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徵文 > 傳承家規家訓培育廉潔家風徵文(精選7篇)

傳承家規家訓培育廉潔家風徵文(精選7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69W 次

在生活、工作和學習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會接觸到徵文吧,徵文的結尾要或緊扣開頭,首尾呼應,或重申觀點,再次點題,或給讀者留下想象的空間等。你知道徵文怎樣寫才規範嗎?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傳承家規家訓培育廉潔家風徵文(精選7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傳承家規家訓培育廉潔家風徵文(精選7篇)

  傳承家規家訓培育廉潔家風徵文1

勿以善小而不爲

善良,一直是中國傳統文化所崇尚的美德,看到有人受難,要出手相救;看到有人受困,要伸出援手。關於“善”,從古至今比比皆是,如“人之初,性本善”“從善如流”“上善若水”等。我們的長輩一直都教育後代要與人爲善,“勿以善小而不爲”是我家的家訓。

一碗粥,換來興旺大家庭

解放前,孤苦零丁一貧如洗的曾祖父靠打短工來餬口,飢一頓飽一頓是常有的事兒。1942年的冬天,家鄉河南鬧饑荒,爲了活下去,十幾歲的曾祖母一路逃荒來到曾祖父所在的村中,寒冬臘月連着下了幾天的雪,飢寒交迫的曾祖母暈倒在了村口,當時很多村民圍着看,可誰都不敢將曾祖母接回家中,一是怕救不活萬一死在家中怎麼辦?二是那個年代糧食稀缺,家家都不寬裕誰也不想多添張嘴。出門打短工的曾祖父路過時想都沒想救下了奄奄一息的曾祖母,當時有鄉鄰勸他,曾祖父說:怎能見死不救?這好歹是條人命!他忍着餓將自己當時僅有的一碗稀粥給了曾祖母。這碗粥救了曾祖母的命,喝了熱粥的曾祖母出於善良的本性,想回報曾祖父這一粥之恩就在村裏落下了腳,一來二去的相處,兩個善良的人決定共同生活,就有了我的爺爺。聽爺爺講,當年鄉鄰曾常笑談曾祖父一碗粥換一媳婦,值!可曾祖父卻一直教導爺爺:勿以善小而不爲!歷經四代,現在我們這個大家庭有五十多人,是個名副其實的“興旺之家”,我們都是曾祖父當年種的善因,結的善果。

百家飯,養育一家均成才

鄉里鄉親無論哪家有事,曾祖父總是忙前忙後、傾其所有,這也造成了他的日子是“捉襟見肘”,家裏常常是吃了上頓沒下頓。因爲曾祖父總是爲他人着想,樂善好施,村民推舉他作爲村支書、鎮委書記直到縣紀委書記後這種情況不僅沒有改變反而更糟。爺爺兄弟姐妹七人,實在沒有辦法,將最小的兩個弟妹都送人了,“善人者,人亦善之”質樸的左鄰右舍看到爺爺家的情況,既敬重曾祖父又可憐兄妹幾個這麼小沒有飯吃,做好飯就給他們兄妹幾個端一碗。爺爺回憶起小時候講爲此在心裏曾深深的埋怨過曾祖父。後來爺爺幾兄妹去當兵、去上大學,正當曾祖母爲錢糧着急上火時,鄉親們送來乾糧和錢,爺爺幾兄妹深深的感動了!從那時起他們從心裏發誓要做曾祖父這樣的人!走向工作崗位後,他們幾兄妹一直想回報家鄉,無論聽說哪家鄰居有困難,爺爺他們都是熱心相助。改革初期,藉助黨的好政策,爲發展經濟,爺爺他們主動聯繫自己家鄉提出了“修路修到家門口”的想法,並牽頭在村中集資出錢出力。鄉鄰們怎麼也沒想到,爺爺幾兄妹都靠着自己的努力走向城市了,還在牽掛着他們,可是爺爺常說:這是他們該做的!

知感恩,千里之外善傳家

受爺爺的影響,雖然爸爸媽媽把家安在了廣州,但善良之花也開在了廣州。爸爸總是教育我,勿以善小而不爲!老家的親戚朋友、鄉里鄉親需要幫助時,千里之外爸爸也會盡力相幫,爸爸單位號召給希望工程捐款、扶貧,他首當其衝;疫情期間心繫武漢,堅守崗位捐錢捐物他最積極;同事生病他第一時間去探望;家人、朋友有困難時他第一個去幫忙。同事們都笑稱:爸爸“及時雨”,意思是哪裏有需要,哪裏就有爸爸。去年奶奶生病,爸爸的同事、朋友經常來探望,問候關心。每當我看到這些時,我的心頭總是暖暖的。善良,體現在爸爸和同事間的互幫互助中。

善良是一種傳承。受爸爸的影響,我也立志做一個善良的人!每當同學需要幫助時,我總是毫不猶豫第一個伸出援手;放學路上看到老人行丐時,我會掏出口袋裏的錢放到碗中。前不久一個暴雨天,我收拾好東西準備回家,走到校門口,碰到一個老人,他問我__班放學了嗎?原來他的孫子還沒出來,老人等不及了,想進去找。我與保安協商一番後,帶着老人去了__班,發現班門早就鎖了,此時的老人明顯慌了,我忙安慰他,彆着急,有可能他已經到家了,你給家裏打個電話問問他到家了沒?當老人得知孫子已經到家後,我準備離開時,老人對我說:“好孩子,你真善良,謝謝你。”

“勿以善小而不爲”是我們家的家訓,雖然我們家庭不是豪門,也不多金,但我很驕傲我生長在一個以善傳家的大家庭!毛澤東說過,做一件好事不難,難的是做一輩子的好事。希望大家都能心存善、播種善,讓善良之花處處開放!那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會更融洽,我們的社會將變得更美好!

  傳承家規家訓培育廉潔家風徵文2

說起傳家寶,每家每戶都不同。有的可能是一幅頗有來歷字畫、有的可能是一把意義非凡的刀劍、有的甚至是一尊充滿時代印記的瓷器......傳家寶,總帶着濃濃的家族文化氣息,是家風的濃縮,是給後代一種念想和經驗啓示,它在時間的沖刷下歷久彌新。

我們家的傳家寶不太一樣。它是上海有名的一道年菜——四喜烤麩。上海人過年吃菜愛討口彩,冠以“四喜”的名字,喜字又更能討口彩,所以,有了“四喜烤麩”之稱,我們家一脈相傳的家風就蘊藏於此。

“烤麩”的名字是怎麼來的?據說有位婦女總是欺負老實的丈夫,女人的母親很擔心。有一天女兒回孃家,母親製作了一些麩,女兒吃後很是滿意。晚上突降大雨,丈夫怕妻子回家時被雨淋溼,冒着大雨給妻子送來了雨傘,母親趁機苦口婆心地勸說女兒,女兒聽不進去,只想着剛纔的美味,不停地問那道菜是什麼做的,母親只是不停地說着:“靠夫,靠夫。”從那以後母親每逢過年過節都會給女兒送去一塊蒸制過的麩,而女兒也想起母親的勸導,慢慢改掉了壞脾氣,和丈夫和和睦睦地生活着。也是因爲這個寓意,我們家每年過年都要吃這道年菜。

和紅燒肉、油爆蝦一樣,四喜烤麩絕對稱得上是上海人家中“濃油赤醬”的代表作之一。在上海人心中的地位也不一般,逢年過節的時候,家家戶戶的餐桌上都少不了這道菜。外婆是上海人,定居廣州之後傳承太婆婆的“大業”年菜——四喜烤麩。聽名字好像很高大尚,這道菜卻一點也不難做。把幹烤麩、香菇、木耳、黃花菜用冷水充分泡發,起油鍋下備料,再撒一把香脆的花生米。待所有食材快熟時,加鹽、糖、生抽、老抽、陳醋調味,加少許水,小火翻炒以防烤麩粘鍋,待汁收濃變稠便可熄火上碟。傳統的烤麩需要用沸水氽燙至豆腥味去除,濾幹水後起油鍋炸至金黃再與其他配菜一起炒,這樣大量用油又不健康。隨着時代的變化和年歲的增長,外婆走進了健康生活之道。在一次次的製作中終於來了一個創新——煎制。由此一來既可以保持烤麩的豆香又不至於烹飪時間過久從而導致其變軟變碎。送一筷入口,口感糯中帶脆,有甜有鹹的醬汁從烤麩氣孔中滲出,再配上爽脆的木耳和黃花菜,味道濃郁同時伴隨着清爽宜人的口感,令人回味。

《深夜食堂》中有這麼一句話:人世間,酸甜苦辣,若長良川。長良川是日本的條河流。真正的美食不一定是山珍海味,上好的食材只能一時感動味蕾。而一碟質樸簡單的素菜,有時卻能令人久久不能忘懷。美食,是一道情感的寄託,它像溫潤的流水一樣撫慰着生活的疲憊。我們一家和小姨一家都會在過年期間去外婆這好好地吃上一頓年夜飯,香噴噴的四喜烤麩一直是我童年至今的美好記憶。

每年外婆身體力行地製作素菜,從不馬虎。烤麩和黃花菜專門託上海的親戚寄過來,香菇精挑又厚又大的,買生花生回來炒至酥脆。食材簡單,但製作過程精益求精,在最簡單的食材中尋找臻味和意義。四喜烤麩的創作和發展蘊含着老一輩對此的創造、探究與改良,蘊含着中華民族別樣的耐心與智慧。質樸中尋找真諦,腳踏實地、勇於創新就是藏在這一碟四喜烤麩中的奧祕,使其美味又不失健康,而且讓我們秉承傳統。

如今,每年的年夜飯便是對中華文化、對家風的最簡單傳承,吃着家裏人煮的可口飯菜,我們紀念着從前的先祖留下的傳統、愛着身邊現在的人,希望着新一年有更美好的開始,年復一年。年三十晚家家戶戶窗口亮起的燈——不論是爲了照亮期盼、是爲了照亮相聚、還是爲了照亮歡笑,彷彿都匯聚成無形的銀河,承載着溫暖的團聚、以及中華源遠流長的文明,流向一個個美好的未來。

  傳承家規家訓培育廉潔家風徵文3

孔子有過這樣一句“過庭訓”:“不學‘詩’,無以言;不學‘禮’,無以立。”家庭文明是社會文明的縮影,反映着整個社會文明的程度。漫漫光陰長河中淌過無數有血有肉的鮮活個體,沿溯血脈而上是家風串聯傳承着這個個體,乃至整個家族的靈魂。一個詞,一句話,一個家裏的故事,一段家庭的記憶,都是家風的載體。今天就讓我用文字將我們家族的故事娓娓道來。

“老麻,您的衣服已經這麼破了爲什麼還不換?”(老麻在潮汕話中指曾祖母)。當時老麻已步入耄耋,仍神采奕奕面帶吉祥瑞光,她得知我們要來把針線活往桌子上一放,急匆匆跺拉着拖鞋出來迎接我們。她依舊如我小時記憶那般手腳伶俐不需要別人攙扶,只是我注意到了老麻衣服上四處散亂地打上了一個又一個藍灰的補丁。“衣服啊,縫縫補補又三年就過去了。”老麻慈祥地笑着對我說,臉上福氣的皺紋隨着臉部動作而牽扯。

飯過三晌,一家子人圍在飯桌上輕聲細語地回憶往事,夾雜着頭頂吊着的風扇慢悠悠的“嗡嗡”聲。在安靜祥和的氛圍下老麻拾起手上的針線活一遍縫着一邊講話,從零星的言語片段中我終於知曉了補丁背後的祕密:老麻自小家裏窮,嫁了人後時運不好又守了活寡,一個人把三個兒子拉扯大。爲了補貼生計,老麻壓榨每一分一秒閒暇時光,平日還會爲村子裏的紅白喜事縫紉服飾。從前養成的勤儉樸素的好習慣還一直延續,耳濡目染地傳給了孫子們、曾孫子們:我祖父那一輩都是種莊稼的老實人,只有老叔走出東巷村到鎮子上數十年如一日地刻苦鑽研學畫、鑲瓷工藝,成爲潮汕地區有名工藝人,現在還可以在廣東博物館潮州館看到老叔畫的壁畫。我父親那一輩也是在節儉樸素的家風中長大的,爺爺奶奶都沒有什麼文化,只能拼命耕田種瓜,父親作爲家裏最小的兒子也會一起幫忙動手做工。四個懂事孝順的兒子刻苦讀書不讓父母操心,最終都能以優秀的成績考上大學。

這次我作爲林家的第四代人回到家鄉走訪,前輩無數樸素的生活作風給予了我極大的啓發。我頻繁地往長輩那邊跑,腳踏實地收集了許多第一手資料,這才明白在我收集實地資料在鍵盤上碼字的過程,也正是新時代堅韌不拔家風的新體現。在物慾氾濫的當今社會,靜下心來去重新描繪從前的故事,去講述過往那些家風古訓,更是堅韌不拔好家風不忘初心的新傳承。

只可惜,老麻過世四年了,她以九十九歲的高齡結束了樸實艱苦的一生。遺憾也是有的,在科技信息高速膨脹發展的二十一世紀,老麻臨終前仍然沒有選擇換上面料舒適的新衣裳,而是堅持穿着自己一針一線縫製的“補丁”老頭衫。她貫徹着自己過了幾十年樸素的生活習慣,雖然再也沒有下一個縫補衣服的三年,可這節儉耐苦耐勞的家規祖訓將繼續延續給後輩。

好家風是祖輩經歷滄桑歲月,用智慧結晶創造出來的精神財富。他們從城市的盡頭,破舊的棚戶區,廣袤的農田中走來,一個個飽經生活風霜的生命傳遞了這份執着。太陽從地平線上升起,照亮了城市的盡頭,照亮了他們的生活。他們,終將會成爲我們,他們的家風家訓,也會由我們這一輩繼續傳承。我們所要做的,就是繼承併發揚光大,迎接第二天的太陽!

  傳承家規家訓培育廉潔家風徵文4

家風,何爲家風?

“潘岳之文采,始述家風;陸機之辭賦,先陳世德。”

“家風”又稱門風,指的是家庭或家族世代相傳的風尚、生活作風,即一個家庭當中的風氣。家風是給家中後人樹立的價值準則;是建立在中華文化之根上的集體認同,是每個個體成長的精神足印;是一個家族代代相傳沿襲下來的體現家族成員精神風貌、道德品質、審美格調和整體氣質的家族文化風格。這些都是死板的概念。

或許曾經年幼,不懂得家風是什麼。還記得問過只有3歲的弟弟,什麼是家風,他圓溜溜的眼睛悄咪咪地滾了一圈,然後咧起嘴角說:“是風嗎?”我楞了一下,風?我也不知道。若你之前問起我家的家風,我會非常篤定地告訴你:“沒有!”因爲年幼的我根本感覺不到有任何東西一直祖傳般的影響着我。到了後來,隨着年紀增長,我才領悟到什麼是“家風”。它似遠似近,飄渺虛幻,可是又真實存在,悄無聲息。實話實說,我們都受到它潛移默化地影響。

鄰里互助,是我收到最大的感觸。無功不受祿。從只有幾歲,能蹣跚學步的時候,當我開始蹲在菜地時,就一直在認識它。或許很普通,或許很平凡,或許司空見慣,但是,不得不說,有些東西真的深深地刻在骨子裏了。蹲在樹蔭下,一大片菜地被附近的退休伯伯瓜分,烈日當空,一頂頂草帽在玉米叢中穿梭,一滴滴汗水低落在泥土上,一雙雙佈滿裂痕,指甲縫裏藏着泥土的手在一片片青蔥綠葉上撫摸着大自然的恩惠,一陣陣笑聲洋溢在這幾十畝大的田地上。“老蘇!來!看看我家的玉米怎樣?還行嗎?”“蘇兄,咱家的香蕉,一大串哎!分你一束!拿回去放幾天就成!”“蘇爺爺!我爺叫我拿給你咧!咱家的番茄,大個多汁,今早摘的,你不在,所以這才下午再給你了啊!呀,妹妹也在,來擦擦就嚐嚐,可好吃了!”爺爺欣然地接收這些好意,一一謝過,吩咐我拿回家後,便轉身走向他們的田裏,投身進幫忙鬆土、除草、澆水的行列裏。等到我回到地裏,我也很不解,自家的田還沒弄好,怎麼跑去弄別人家的了?等到爺爺歸來,挺着腰板,拿起毛巾,擦着滿身的汗水時,我便提出我的疑問。爺爺愣了愣,然後哈哈大笑,彎下腰,摸了摸我的腦袋,說:“雖然我們是鄰居,是好友,可是關係再好也不能白拿別人的東西。咱們地裏的東西要麼沒熟要麼前幾天摘了,沒什麼好給人家,那就幫別人乾乾活,也不礙多少時間。記得啊,以後可不能白拿別人便宜啊!要是給爺爺知道了你敢這麼做,爺爺可就再也不給你種你愛吃的小番茄啦!”那時的我似乎才五六歲,只知懵懵懂懂地點個頭,爺爺也沒有再怎麼講,只是往後每次收到鄰里的好意都會回饋一些瓜果蔬菜或者去幫忙幹活。後來,田地隨着徵收,面積越來越小,大部分伯伯都失去了那一畝桃源,可是深厚的.情誼未曾改變。盛夏,黃皮、龍眼、荔枝紛紛成熟,哪怕不再一起勞作,誰也不忘各家各戶互送新鮮摘取的水果,路途再遙遠,心意永不遲到。

後來,現在的我十幾歲人了,漸漸邁向成年,也不得不說這類的事情還在影響着我。互聯網發達,我們家也迷上網購,可是父母上班,我要上課,快遞到家無人簽收。對面屋的阿婆平時無事,打理着屋邊的一小塊田地,邊上有個用木頭搭的小木棚,裏面放着她平時收起的可回收品。母親囑託阿婆幫忙收一下快遞,阿婆很樂意地幫忙起來,買東西多的時候,她甚至一天斷斷續續收三四回快遞。阿婆不願意收錢,鄰里談錢傷感情,可是骨子裏也不允許白白讓自己得到這樣的好處,於是母親吩咐我們把廢棄的書、紙張、紙皮、易拉罐、塑料瓶收好,每次趁阿婆在屋內忙的時候,悄咪咪把這些東西悄無聲息地放在她的木棚裏,這也是一份心意、一份回報。這些年,同樣的,阿婆也經常分享她菜地上的各種蔬菜和草藥,我們週末買菜的時候也會幫她買活禽。媽媽說,鄰里之間,這些不算什麼。但是,我總覺得,哪怕只是這些小事,也很重要,我說不出它哪裏偉大,可是每次,心裏都流淌着一股暖流。

這些事情很普通,真的很平常,但不得不說,這些教會了我很多。鄰里和睦、互幫互助、將心比心、爲人着想、節儉樸素、尊老愛幼、家庭和睦、勤儉持家、努力學習回報國家,這份無形的精神,這份無形的力量,跨越時空,跨越江海,跨過山河。

或許,這不算家風,或許,這就是家風。或許,我那天真年幼的弟弟說的沒有錯,家風就是“風”。它像風,悄然滋養萬物細無聲;它像風,隨着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它像風,一陣又一陣地吹進千家萬戶;它像風,又可細水長流又可波濤洶涌……

這就是家風,從祖輩一直傳下來;從一件件小事中表露出來;從街坊鄰里間一位傳一位,一家傳一家,一戶傳一戶;或許是生活中的點點滴滴,或許是客廳裏被框裱起來的“自強不息”“學無止境”,或許是在睡夢中呢喃的囑咐,或許是爺爺深沉又活潑的叮嚀……

這,就是家風!

  傳承家規家訓培育廉潔家風徵文5

家風,是一個家庭世代相傳的風尚,是一種薪火相傳的文化和道德氛圍。古有諸葛亮的《誡子書》、司馬談的《命子遷》;近有傅雷的《傅雷家書》,曾國藩的《曾國藩家書》,無不包含了長輩對於晚輩的諄諄教誨,對於下一代甚至於社會,產生了深遠悠久的影響。

而家訓,則是家風的體現。就如《詩·周南·桃夭》中所描繪的“宜室宜家”,家訓,是家族中個人的行爲準則,是對於家風的守護。

明代有文學家、思想家呂坤寫《望江南·示兒》:“貧賤易,富貴良獨難。一分有利一分害,半生不足半生安。無私心自寬。”告誡兒子安貧樂道,無私坦蕩;而今有家父予我之言:“同根源,少計較。有難處,多幫襯。”——這是我家的家訓。而它,就像那綿綿細雨,“潤物細無聲”,默默地體現在柴米油鹽醬醋茶的日常生活之中。

仍記得幾年前,老家大嶺村裏需要建造一座新亭子供村民休息。一時間,或多或少的錢財從四面八方匯向一處,而身爲建築師的父親,更是向村委會自薦,想要設計這一座涼亭。當我回村時,涼亭已經修建完畢了。正正方方的一隅小亭,四個亭角高高翹起,時不時有飛鳥短暫棲息於上。這涼亭名喚“蓮沁亭”,位於村頭祠堂前的古菩提樹旁。菩提樹濃密的枝葉幽幽的壓在亭子紫紅色的瓦頂上,往亭中灑下一片斑駁光影。六個象牙白的圓柱,直直的支撐着這一方天地。它周圍圍着一圈浮雕石欄,粗糙的質感使我心生歡喜。

“好美的亭子!”我由衷的感嘆道,“爸爸爲了修建這座新亭定是費了不少心思啊!”我本以爲,爸爸修建瞭如此精美的亭子,那麼村裏的獎賞也定是不會少的吧?卻沒想到,在一次偶然的閒聊之中,我竟得知:爸爸修建這座“蓮沁亭”,一分報酬也沒有!反而還要自己再投入一些資金。

坐在亭中冰涼的花崗岩石凳上,我不解。“爸爸,這明顯是‘虧本的買賣’呀!”爸爸的嘴角卻勾起了一抹微笑:“你知道,這座亭子爲何要叫做‘蓮沁亭’嗎?”我搖頭。爸爸指了指不遠處的陳氏宗祠,“落葉終要歸根。我們的祖先因逃難來到此地,開村建房;如今雖已是太平盛世,但百年來我們族人團結一致的品格從未改變。我們就像這蓮蓬裏的蓮子一樣,同根同源,哪怕身處他鄉,心中亦滿懷掛念。還記得我常與你提及的‘家訓’:‘同根源,少計較。有難處,多幫襯。’嗎?這亦是這個道理。金銀固然珍貴,但同族之間的羈絆,確是比錢財更寶貴的。”。

撫摸着粗糙的石欄,我將目光投向不遠處的祠堂。那一句“同根源,少計較。有難處,多幫襯”久久地在我的腦海中徘徊。它雖只有短短十二字,卻是對於我百年來同甘共苦、寬以待人、互幫互助的祖德和家風的最好概括。它影響了一代又一代的大嶺陳家人,培育了我們“明月入君懷”的美好品質,鞏固了我們風雨同舟的凝聚力!

“木欣欣以向榮”,微風輕柔,身披五百年古菩提撒下的陰影,我再一次默唸那十二字家訓.....

  傳承家規家訓培育廉潔家風徵文6

家風是什麼?是家庭中看不見的精神風貌,是摸不着的風尚習性,是家人們舉手投足間的真實流露。它經過長時期的汰選、沉積,是一輩又一輩人的思想結晶。

戰國時期,墨子就提倡“節儉”,堅決否定“鋪張浪費”“揮霍無度”。三國時期著名人物諸葛亮就曾在《誡子書》中教導自己八歲的兒子諸葛瞻要“靜以修身,儉以養德。”“節儉”這一中華美德,就是我們家的家風,它深深地刻在我的骨子裏。

我的爺爺奶奶都是勤儉的人。我小時候,奶奶就用行動爲我貫徹着“節儉”的家風。以前,奶奶和爺爺在長島租了個房子,就在部隊大院旁邊。小時候,媽媽很少給我買玩具,正巧奶奶就住在部隊家屬樓旁住,許多人家由於種.種原因,有很多玩具還好好的,就扔了。奶奶就把玩具撿給我玩,我不想奶奶被人叫做“撿垃圾的”,一開始我死活不要,奶奶卻跟我說:“做人,不能浪費,要節儉。這些玩具好好的,不是也能玩嗎?我們可以把省下的錢用在刀刃上。”奶奶說得很對,我也照聽。爺爺可謂最能說了,沒事就找我談心,給我講大道理,而爺爺講得最多的,就是“節儉”二字,這些話我至今都深深銘記在心。

接過了爺爺奶奶“節儉”的棒子,媽媽秉承了全部精髓。媽媽從穿衣到吃住,都沒有什麼好的,貴的,反而把錢都省在有用的地方,如果有真正需要的東西,比如說我的學習用品,媽媽絕對是毫不猶豫地買,買,買。媽媽還生了一張巧嘴,可謂“鐵齒銅牙”。一買什麼東西,這“伶牙俐齒”就派上用場,貨比三家後,媽媽來了口水戰,爲那麼一點錢,爭得“你死我活”“禮尚往來”。媽媽從來不讓步,說得賣家都得後退一步,我看不慣了,媽媽卻頭頭是道地說,“能省一點是一點,這一點一點地積累下來,將會變成巨大的財富。”這話說得我無言以對,只能認同。節約的思想,一點點像雨露一樣,滋潤着我的心靈。

在這樣的家庭中成長,“節儉”也如陽光溫暖着我了,一切,就像預定好了一樣,我也受到了潛移默化的影響。“節儉”這顆小小的種子,經過爺爺奶奶播種,媽媽的培養,在我心中生根發芽。話說,從小到大,我從沒多花一分冤枉錢,不管多少錢,都不揣着,生怕掉了。在攀比風氣極重的現在,我也是做好自己。簡樸、節約的品質,已佔據了我的整個心頭,我也一定會去遵守,去繼承,更要發揚起來。從一點一滴小事做起,不講排場,吃飯時實行“光盤行動”,不只注重服飾……不管在哪,我都會把“節儉”銘記於心,並會讓我的子孫後代繼承併發揚光大。讓“節儉”的心態,激發我們的本性;讓被利益矇蔽的雙眼,迴歸最初的本真;讓“節儉”永生不息,萬世不竭。

千千萬萬的小家,成就祖國大家;千千萬萬的家風,成就中華美德。樹立家風,繼承發揚,讓家規、家風,成就一片樂土。

  傳承家規家訓培育廉潔家風徵文7

庚子年生日後,我恰滿16歲。那天依然陷在網課的忙碌旋渦裏脫不開身,不曾想午睡醒來時在牀頭髮現了爸媽的一封書信。每天低頭不見擡頭見的,生活裏的瑣碎話語必不會選擇以這樣一種方式訴說,懷着好奇與揣度,我展開了信紙。

“近夏日炎長,正是讀書好時節”

我家既不是詩書之家,也非繁盛望族,甚至只是上幾代都是莊稼人的尋常百姓,自然不會有像題掛在客廳的書法大字、小時便被要求的背誦的家訓那樣化形的家風,他們更偏向字面意思,化爲無形的清風,散在生活中,浸潤着從懵懂到成熟的我,潛移默化間,驀然回首,發現家風已悄然潤澤了每一寸心田。

父親的文化水平並不高,但他愛書。小時候我字還未認熟,每夜倚在牀頭等爸爸熄燈,只見他捧着一本老舊裝訂的厚書,湊在燈下,暖黃的光亮縈在他的鏡框上,繞着他翻頁的帶着粗繭的手指,最後落在頁面有些斑駁的書面上,上面綴着無數個我還認不清的字。有時我會湊過去問這是什麼書,父親沒有轉頭,只一字一頓地回答我:《三國演義》。尾音上揚,浸着歡喜。

於是我有樣學樣,也開始讀書。後來,我也愛上了讀書且一發不可收拾,那時我還不懂,長大後等自己拿到夢寐以求的書向友人介紹時,開口後才驚覺語氣同那時的父親像了個七分。

家裏有一個很大的書櫃,小時候的書大多是父親的,但因爲他工作忙,數量不多,只佔了櫃子小小的一隅,剩下襬滿了雜物。漸漸地,雜物被撤下來,我的書登上了廳堂。隨着年紀增長,書的數量逐漸增多,很快超過了父親的那方小小,在升上高中之前已經把那個大櫃子放滿。每次提出買書,父親也不攔,反倒樂呵呵的,甚至會找我借書看。

父親在信中再三提及了讀書的益處,我一一看下來,用心記住。時至今日,文學已經成爲了我綴在不長的人生之路前方的長庚星,甚至是一個習慣,閒時閱讀是消遣,忙裏閱讀是激勵,得意時靜讀,失意時抄書......這樣浸在文字裏時,我恍然想起,是少時的那陣家風,把我這顆小小的種子刮到了這片文學的土壤,我才能在此生根發芽。

龍應臺曾言:“從哪裏來,到哪裏去,心中漸漸有一分明白,如月光泄地。”對我而言,由父親教給我的這樣一種不成文的家風,告訴我從哪裏來;而書籍同文學鋪開的這條道路,告訴我要到哪去。

“進退有度,以禮待人”

接下來的字跡是母親的。

母親是個樸實且熱情的人,小時候放學遇到暴雨,她會送縮在路邊擋雨的小孩回家;路邊撿到錢包,她會一遍又一遍地撥打電話,直到對方得知並來領回;好幾次她爲外出務工還沒找到住處的親戚朋友提供暫時的居所。

這樣一個熱情的人,她從小教導我時對我說的最多的一句話,卻是“君子之交淡如水。”

因爲父母工作很忙,我很小便被教導獨立,也因此早早地擁有了自己的房間。“有眼不見,有耳不聞,有口不言”,這是最早被母親漆在房間牆上的話,我記得清楚。

她在信裏寫道:“尊重,是人際交往第一要領。”

除卻言傳,這在母親平日的舉動裏也能找到身教。母親在很早的時候就能尊重我的意見,儘管那時我還是一個無知的小孩,她從未看過我的日記,進我的房間會事先敲門......漸漸的,更懂事一些,我也學會尊重她的觀點,尊重她的生活和私人空間。

我知道,比起母女,她也希望和我成爲朋友,我亦然。

後來,帶着這樣的教導,我走過了小學,走過了初中,如今走到了高中。期間遇到過和朋友們的友誼的開始與逝去,也經歷過爭吵和分歧,每次沮喪時,想到母親的話:尊重對方,和而不同。便漸漸地從面紅耳赤中恢復冷靜。

實踐賦予理論力量。每一次的挫折,都會加深對過往知識的理解。

母親也曾回答過我:“善意和熱情是我能回饋給過去幫助過我的人唯二兩樣東西,而尊重和禮貌,是我送給你,在你那段沒有我的未來裏,能幫助你走下去的登山杖。”

是了,這樣的家風潛移默化着我,讓我變得更謙卑,能以一個舒適的姿態去探索未知。

“祝夏安”

父親母親的諄諄誡言如在目前,結尾收筆的弧度好像也帶着真切的期盼,我一時不想再用清風一詞形容它,家風,家風,更像是過去的人們凝了半輩子的心血,給予後來者的禮物。你切實抓住它了,便不再是風,而是護佑你向前的旗幟;反之它便是風,一直拂動你的心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