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勵志中心 > 勵志教育 > 淺談教育公平問題

淺談教育公平問題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33W 次

新聞背景:2月17日《中國青年報》以相當篇幅報道了城市外來民工子弟學校的現狀,長時間內,這些“非法”的民辦打工子弟學校遊走在城市的邊緣,在艱難中跋涉前行。

淺談教育公平問題

難道連最低限度的上學機會都要毀掉嗎

現代民主精神要求每一個公民都有享受基礎教育的權利,政府作爲公共利益的維護者必須公平地配置教育資源與提供教育服務。其中,基礎教育領域的公平乃是具有根本性的底線公平。但城市中的公辦學校不但對民工子弟築起了高不可攀的“門檻”,更沒有爲民工子弟留出足夠的“座位”。各種民辦打工子弟學校雖然只能提供惡劣的硬件設施與質量低下的教學服務,但它們畢竟能夠以民工兄弟們可以接受的價格提供聊勝於無的基礎教育。不要讓事實竟然變成這樣:對於民工子弟而言,以維護教育公平爲法定職責的教育行政管理部門,非但不能爲他們提供平等的教育機會,而且連他們最低限度的受教育權居然也要毀掉!

莫忘農村的娃娃

20年前的2月16日,上海展覽館,一位白髮蒼蒼的老人親切地摸着一名娃娃的頭說:“計算機的普及要從娃娃抓起。”20年後的現在,這句話產生的威力已經在城市中隨處可見,各種電腦的廣告沒完沒了,面向娃娃的培訓班多如牛毛。由此衍生的新名詞層出不窮:昨天還是ADSL,今天又是10兆以太網,明天又變成迅馳加無線寬帶…… 但是,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在陝北的黃土高坡上,在雲貴的藏苗山寨,在湘贛的大山谷中,在內蒙古的草原深處……許許多多農村的娃娃還不知道什麼叫PC,什麼叫軟件,什麼叫硬件,他們很少見到真正的電腦,更別說會使用了。許多娃娃見過的,還只是書本上的圖片或者電視裏的圖像。我國農村的面積佔國土面積的90%以上,農村的人口占全國人口的70%以上,在計算機普及這個關係到中國未來的重要事業上,可不要忘記農村的娃娃們!

教師爲何最關心“自己的待遇”

一項調查表明,在3390名受訪的高校教師中34.66%最關心“自己的待遇”,而關心“國家大事及國際形勢”的只有1.68%。近年來,國家對教育的投資在逐步增加,然而,畢竟“僧多粥少”,學校與學校之間,教師與教師之間不可能享受到相同的“甘露”。一邊是教育資源的極度浪費,一邊是教育資源相當緊缺。一面是條件好的城市學校,教師享受到豐厚的待遇,一面是貧窮的農村學校,教師連工資都不能按時發放,生活都成問題。目前的教育狀況是不樂觀的,“富”教師要比“窮”教師少得多,怎能不讓教師關心自己的待遇呢!

審慎看待大學生就業“大衆化”

就業觀念的“大衆化”首先必須以大學教育的“大衆化”爲基礎。然而據《世界銀行發展報告》中指出:中國內地仍有1/4的縣沒有普及小學教育,中學升學率只有10%,全國平均中學升學率只有44%。全國人才流動中心主任何憲也表示,我國從業人口中具有各類大專以上學歷的僅佔5%。大學教育尚處於“精英”階段時,就業步入“大衆化”非常突兀,而顯得像個怪胎。 在目前城鄉教育差距較大的情況下,一個農村家庭要培養出一位大學生所付出的相對成本要遠遠高於城市。並且農村中本來就已經有很多家庭放棄對子女教育的投入。對於學子們來說同樣遇到類似的困境,讀大學是否有用,也遭到越來越廣泛的懷疑。

教育爲何成了西部農民心頭最大的痛

仔細思考“教育支出是甘肅農民返貧的第二大因素”這個現象,筆者認爲農民投資教育收益率低纔是問題的根源所在。 無可否認,我國實施的城鄉對立的二元模式,以戶籍制度、用工制度把人死死地束縛於所在之地,對農民更是如此。實行的學校教育是着眼於城市和工業化社會、立足於精英選拔的教育,高考制度配合戶籍制度、人事制度,培養了城市所需的大量人才,但卻對農村教育造成了衝擊和負面影響。由於升學考試制度的存在,一小部分人得以離開農村,而大多數人卻不得不生活在農村,可怕的是學校並沒有給他們傳授能夠在農村環境中生存發展的知識和技能,農村的學校教育對提高當地農業勞動生產率沒有起到應有的作用。大量有才能的農村青年離開農村,而農村發展日益艱難。

民工子女入學問題當重視

爲了討回600元工錢給開學的兒子交學費,一位裝修工打碎13樓的玻璃爬出窗戶,懸掛在空中。 各地在春節前開展了轟轟烈烈的清欠行動,幫助不少民工兄弟討回了工錢。然而,儘管如此,依然有部分民工工資沒有追回,一些單位將去年的舊債帶到了今年,春節過完了,歷史遺留問題仍舊沒有解決。在這種情況下,民工家庭子女入學問題當引起政府的高度重視,因爲孩子的受教育權是平等的,是不應因爲拖欠工資而被剝奪的。(文/朱茂文 摘編自《京華時報》)

享受高教的權利應該全國平等

在特大城市高教入學率比其他地區高出3倍還多的情況下,學生在“快樂着學習並全面發展”的時候,其他地區的考生或許正爲了那不公平的高考線多出的30分而掙扎在故紙堆中,我們又怎能奢望其他地區的學校也徹底地摒棄應試教育,和特大城市一樣搞素質教育呢?學生們都是中國公民?穴但他們並沒有選擇自己戶箱的能力?雪,他們應該平等地享有接受高等教育的權利,這不僅是社會公平的表現,也是社會公平的必然要求。

願“黑燈辦學”的尷尬儘早終結

新華社記者近日進行專題調查時發現:一方面,公辦學校因資金、校舍等因素的掣肘,無力也不願招收農民工子女;另一方面,在城鄉結合部應運而生的大量民辦農民工子弟學校,卻大多是“黑燈辦學”,辦學條件、教學質量令人擔憂。 我國18週歲以下的流動人口達1982萬,其中處於義務教育年齡段的孩子有9.3%處於失輟學狀態,近半數適齡兒童不能及時入學。這些主要來自農村的孩子們,長大後無論是留在城市或是返回家鄉,都將成爲未來勞動力大軍中的一員。他們的素質高低必將對未來國家的經濟社會發展產生重要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