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勵志中心 > 勵志小故事 > 宇宙之王霍金的勵志故事介紹

宇宙之王霍金的勵志故事介紹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87W 次

1942年1月8日,這一天剛好是伽利略逝世300週年的日子。就在這一天,誕生了一位後來被人們稱爲“宇宙之王”的偉大人物——史蒂芬威廉霍金。接下來小編爲你帶來宇宙之王霍金的勵志故事介紹,希望對你有幫助。

宇宙之王霍金的勵志故事介紹

當時正值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因爲德國曾承諾不轟炸英國的牛津和劍橋,所以當時居住在倫敦的霍金父母便選擇了"牛津”這個安全地靜候霍金的到來。霍金的父親是約克郡人,家境並不富裕,卻努力完成了在牛津大學醫學院的學業,併成爲了熱帶病專家。母親生於蘇格蘭的格拉斯哥,也在牛津大學研究過哲學、政治和經濟。

霍金小時候的學習能力並不強,他花了很長時間才學會了閱讀。上學後,他在班級裏的成績也並不突出,從來沒有進過前10名。他的作業經常“很不整潔”,老師們都覺得他簡直是“無可救藥”,就連他的同學也瞧不起他,經常嘲笑他。

隨着年齡的增長,小霍金逐漸表現出對“事物是如何運行的”這類問題的興趣。爲了滿足自己的好奇心,他經常把東西拆散以探其究竟,但對於如何把它們組裝回去,他卻沒有辦法了。不過,值得高興的是他的父母並不會因爲這些而責罰他,他的父親還會不斷幫助他,並主動教他數學和物理知識。

在霍金12歲時,他所在的班級裏有兩個淘氣的男孩子用一袋糖果打賭,他們認爲霍金永遠不能成材。同學們甚至還給他起了一個極具諷刺意味的外號——愛因斯坦。可是讓所有曾經嘲弄過他的人都沒有想到的是,20多年後,當年那個被他們認爲必定會一事無成的小男孩,竟然成爲了物理界一位大師級的人物。

十三四歲的時候,霍金髮現自己對與物理學方面相關的研究非常感興趣。中學的物理學並不深奧,可是對當時大多數中學生而言,這門課程是枯燥乏味的。霍金認爲這是最基礎的科學,所以必須打好堅實的基礎。因爲只有基礎牢固,纔有望解決人們“從何處來”和“爲何在這裏”等問題。從此之後,霍金走上了真正的科學探索之旅。

17歲那年,霍金拿到了自然科學的獎學金,順利地進入牛津大學學習。畢業後他轉到劍橋大學攻讀博士學位,並開始研究宇宙學。然而不幸的事發生了。

涉足宇宙學不久之後,他發現自己患上了一種會導致肌肉萎縮的盧伽雷病。醫生對此病束手無策,患病之初的霍金,甚至曾打算放棄自己從事宇宙學研究的理想。好在後來病情惡化的速度減慢了,這使他又重新調整好狀態,克服了種種困難,頑強地從挫折中站了起來,勇敢地面對自己不幸的遭遇,繼續投入到他所鍾愛的事業和研究中去。

1973年,霍金髮現了黑洞輻射的溫度和其質量成反比,即黑洞會因爲輻射而變少,但溫度卻會相應升高,最終黑洞會發生爆炸並消失。他還證明了黑洞的面積定理。1973年11月,霍金正式對外宣佈:黑洞不斷地福射出X光、伽馬射線等,這就是有名的“霍金輻射”。“霍金輻射”是以量子效應理論推測出的一種由黑體散發出來的熱福射。有了“霍金輻射”的理論,就能解釋降低黑洞的質量而導致黑洞蒸發的現象。同樣是在20世紀70年代,他和彭羅斯證明了著名的奇性定理,並在1988年共同獲得了沃爾夫物理獎(其影響力僅次於諾貝爾獎)。

20世紀80年代,他開始研究量子宇宙論。這時他的行動已經十分艱難,後來他還不幸患上了肺炎,並接受了穿氣管手術,從此以後,他再也不能說話了。已經全身癱瘓的霍金,必須要靠電動輪椅來代替雙腳,說話和寫字也需要依靠電腦和語言合成器的幫助。就連閱讀這一最平常的活動,也需要別人替他把每頁紙都攤平放在桌上,他才能在輪椅的幫助下逐頁去看。儘管如此,他仍然孜孜不倦地追求着自己最初的理想,在他所鍾愛的領域裏不斷前行。

霍金一生致力於理論物理學的研究,被譽爲當今最傑出的科學家之一。他的偉大著作包括《時間簡史》及《果殼中的宇宙》等,其中《時間簡史》的影響力最大。在《時間簡史》這部書中,霍金帶領讀者遨遊外層空間奇異的領域,對遙遠星系、黑洞、夸克、“帶味"粒子和“自旋”粒子、反物質、“時間箭頭”等進行了深入淺出的介紹,並對宇宙是什麼樣的、空間和時間以及相對論等古老問題作了闡述,使讀者初步瞭解了狹義相對論以及時間、宇宙的起源等宇宙學的奧祕。《時間簡史》自1988年首次出版以來,已經成爲了全球科學著作的里程碑。它被翻譯成40多種文字,銷售了近1000萬冊,成爲國際出版史上的奇觀。該書的內容是關於宇宙本性最前沿的知識,但是從該書出版以後,無論在微觀還是宏觀宇宙世界的觀測技術都取得了非凡性的進步。這些觀測證實了霍金在該書第一版中的許多理論預言,其中包括宇宙背景探測器(COBE)的最新發現,它在時間上回溯探測到宇宙創生的30萬年《金傳》,2006年湖南科技出版社出版。之前,顯示出了霍金超出常人的時空感知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