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詩詞歌賦 > 古詩 > 《望月懷遠》古詩閱讀及賞析

《望月懷遠》古詩閱讀及賞析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76W 次

《望月懷遠》

《望月懷遠》古詩閱讀及賞析

.[唐].張九齡.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

情人怨遙夜,竟夕起相思。

滅燭憐光滿,披衣覺露滋。

不堪盈手贈,還寢夢佳期。

【解題】

這首詩是寫月夜懷念遠人的。抒發了詩人真摯而深厚的相思之情。

此詩作年不詳。詩中抒寫懷念遠人的深情,這遠人是戀人還是友人不能確定,此外,詩人常用香草美人而別有寄託深意,此詩亦無從考證。首聯爲千古傳誦之名句,境界開闊,感情深厚。以下寫徹夜相思,從室內到室外,又回室內,竟發奇想捧月光贈人,又希望在夢中會面。全詩委婉深曲,饒富情致。

【註釋】

1.懷遠:思念遠方的親人。

2.天涯:極遠的地方。謝莊《月賦》:“隔千里兮共明月。”這裏化用其意。

3.遙夜:長夜。竟夕:早晚。即《古詩》:“愁多知夜長”的意思。

4.滅燭:謝靈運《怨曉月賦》:“臥月洞房兮當何悅,滅華燭兮弄素月。”滋:滋潤:

5.盈手:滿手。晉·陸機《擬明月何皎皎》:“照之有餘輝,攬之不盈手。”佳期:《楚辭·九歌·湘夫人》:“與佳期兮夕張。”

【譯】

在浩淼無垠的大海上,

冉冉升起一輪明月,

在遙遠的海角天涯,

此時,你也面對着這碧澄的世界。

想着你、念着你,倩影在眼前朦朧綽約,

熱戀中的人,怨恨起這無邊的長夜。

吹熄了燭光,滿屋的月華更惹人憐愛,

披衣漫步,露水送給我溼潤的感覺。

我要捧起一把月光送給你,

月華卻從手縫間漏出,流向原野。

還是回去吧,回到夢中——

那裏會有一個甜蜜溫柔的世界。

【賞析】

古人作詩,往往極重開端。這首即景寫情、月夜懷遠之作的開頭尤其如此。“海上生明月” 一句寫“望月”所見,其佳處在於以單純而又鮮明的形象組合成開闊而又靜穆的意境,一掃一般相思離別之詞的纖弱之感,而以雄渾開闊的情調帶起全篇。一句五字,自然渾成,平淡無奇卻字字千鈞。一個“生”字,靜中含動,極勁健有力。此句看去似純然寫景,其實感情亦流動其間,遂成爲千古名句。次句“天涯共此時”,即“望月”點出“懷遠”;即眼前之景,道出胸中之情。如果說首句是景中含情,那麼此句亦情中含景。明月此時,人各一方,這兩句既緊扣題意,又情景交融,遂領起下文的.怨情。

詩的後面六句用具體的形象來描繪情人望月懷遠的種種情態。在遙遙長夜之中,情人滿懷幽怨之情而竟夕難眠,“怨”字乃是望月懷遠情緒的落腳點。既怨夜遙,又徹夜難眠,相思之苦中更表現相思之深。因而表面看去是滿懷的“怨”,而潛藏其中的卻是深摯的“愛”。這兩句既緊承開頭,把“天涯共此時”的情緒具體化,而又以“竟夕起相思”引起了下面的一系列活動描繪,過渡十分妥貼自然。

詩的五、六句進一步具體寫這一特定環境之中人物的具體活動。置身漫漫長夜,面對皎皎月色,當然不能不激起對天涯情人的刻骨思念。“滅燭”、“披衣”二句既寫出了主人公因相思而坐立不安的情狀,同時也寫出了主人公對美好月色的珍愛和對情人的殷切期待。“光滿”極寫月色之優美充盈;“露滋”則極寫月夜之長和主人公佇立之久。景物和人物融合無間,情景極爲生動入微。

相思如此之苦,而期待如此之切,遂引出詩的最後兩句:“不堪盈手贈,還寢夢佳期”。主人公本想用盈手的月光贈送給遠方的情人以表達自己的情意,因爲此時此刻唯有皎皎月色是他們共享的,是可以傳達他們之間的深情的;可惜的是,主人公滿懷深情雖溶入皎皎月色,卻無法贈給自己的心上人,無奈只好在夢中實現會面的心願了。這兩句,上句仍緊扣“望月”寫不堪爲贈,足見情思之難以表達;下句則紫扣“懷遠”,寫“還”、“寢”、“夢”連續三個活動,亦足見盼望之殷切。兩句用出人意表的想象,既進一步點染了清美的意境,又和盤托出主人公的滿懷情思,迴應詩的開頭,使主人公的望月懷遠之情得到了進一步深化。

這首月夜懷遠之作,結構極爲緊湊清晰,構思極爲新巧別緻,而描繪亦極簡潔精切。由望月而生相思幽怨之情,而及於與此相關的一系列活動,當現實無法解脫情思之時,便又託於夢境,如此層層寫來,既傳達出纏綿深摯的情思,又構成曠遠清幽的意境,讀來十分清切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