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詩詞歌賦 > 古詩 > 關於廬山的古詩

關於廬山的古詩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44W 次

廬山以雄、奇、險、秀聞名於世,素有“匡廬奇秀甲天下”之美譽。是世界文化遺產、世界地質公、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下面小編爲大家提供了關於廬山的古詩,一起來看看吧!

關於廬山的古詩

  望廬山瀑布

【唐】李白

日照香爐生紫煙,

遙看瀑布掛前川。

飛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銀河落九天。

  【譯文】

陽光下廬山香爐峯上紫色的雲霧繚繞,遠遠地望去像一道瀑布掛在山前。奔騰的水流飛瀉而下足有三千尺高,就像銀河從高高的天上落到人間。

  【鑑賞】

這首七言絕句,以大開大合之筆,摹寫廬山瀑布雄奇壯麗的景象,堪稱千古絕句。

“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香爐”即位於廬山西北部的香爐峯,峯頂終日雲煙繚繞,有如巨型香爐,故而得名香爐峯。朝日初升的瞬間,晨光遍灑香爐峯上,山中霧嵐氤氳出一片紫煙,香爐峯更像一座巨型香爐。白霧嫋嫋騰起,處處瀰漫,蒼天山川之間,紅日噴薄如金丹乍煉成,紫色的雲霞繚繞在其周圍,更添浪漫光環。首句的精妙比喻爲下文廬山瀑布的出場,創造了仙境縹緲的氛圍。一個“生”字,不僅寫活了香爐峯,也把山間的煙雲冉冉上升、嫋嫋遊浮的景象表現出來了。到第二句時,詩人才把視線集中到山前的瀑布上,“遙看”,點明詩人是站在山腳下,擡頭遠望。“掛”字與“懸”字,都能摹寫出瀑流在陡崖高壁上飛奔而下的氣勢,然而“掛”字較之“懸”字,更能表現出飛瀑有如白練千尺的形貌,行文也顯得更從容,彷彿這掛前川的瀑布乃是造化神奇天工自成。同時“掛”字也從佈局上呼應了首句“遙看”的視角,扣住了詩題中的“望”字,承接更爲自然,點題更爲巧妙。

“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瀑布“飛流”可見其噴涌而出的態勢,“直下”可見飛瀑如銀蛇從天而墜,毫無阻礙的迅猛之勢;“三千尺”就是三百丈,然而“千”與“百”之異,卻造成迥乎千里的藝術效果。三千尺的誇張之詞,將飛瀑從高空直撲而下,勢不可擋的雄壯之姿一筆帶出。李白素有率性之爲,這三千尺的飛瀑形象,恰是詩人灑脫不羈、義無反顧氣質的寄託。

而結句“疑是銀河落九天”則寫得聲震九天,寰宇皆驚。銀河由大量恆星構成。古亦稱雲漢,又名天河、天漢、星河、銀漢。“銀河”在古典詩歌中是經典意象,或關牛郎織女的故事,或關宇宙洪荒的寥廓。然而詩人別出心裁,將銀河與廬山瀑布關聯,廬山瀑布飛流三千尺,驚人魂魄,詩人竟疑心是天上銀河因乾坤扭轉從天際瀉落人間廬山,又從廬山飛流直下。李白素好以氣遣詞,這樣氣吞天宇的想象,很能顯示他“縱意騎射,弩末尤壯”的藝術個性。

全詩共四句,區區二十八言,卻是意隨筆至,寫景宏壯,情感激切。在尺幅之內,詩人用他與生俱來的謫仙人氣質驅遣着自己的想象縱意馳騁,用他獨有的膽識與文采,想出了他人所不敢想,寫出了他人所不能寫,雖爲絕句,卻大開大合,縱橫捭闔,並有歌行之氣質。

  《題西林壁》

  宋·蘇軾

橫看成嶺側成峯,遠近高低各不同。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譯文

從正面、側面看廬山山嶺連綿起伏、山峯聳立,從遠處、近處、高處、低處看廬山,廬山呈現各種不同的樣子。我之所以認不清廬山真正的面目,是因爲我人身處在廬山之中。

  賞析

此詩描寫廬山變化多姿的面貌,並借景說理,指出觀察問題應客觀全面,如果主觀片面,就得不出正確的結論。

開頭兩句“橫看成嶺側成峯,遠近高低各不同”,實寫遊山所見。廬山是座丘壑縱橫、峯巒起伏的大山,遊人所處的位置不同,看到的景物也各不相同。這兩句概括而形象地寫出了移步換形、千姿萬態的廬山風景。

結尾兩句“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是即景說理,談遊山的體會。之所以不能辨認廬山的真實面目,是因爲身在廬山之中,視野爲廬山的峯巒所侷限,看到的`只是廬山的一峯一嶺一丘一壑,局部而已,這必然帶有片面性。

這兩句奇思妙發,整個意境渾然托出,爲讀者提供了一個回味經驗、馳騁想象的空間。遊山所見如此,觀察世上事物也常如此。這兩句詩有着豐富的內涵,它啓迪人們認識爲人處事的一個哲理——由於人們所處的地位不同,看問題的出發點不同,對客觀事物的認識難免有一定的片面性;要認識事物的真相與全貌,必須超越狹小的範圍,擺脫主觀成見。

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一首小詩激起人們無限的回味和深思。所以,《題西林壁》不單單是詩人歌詠廬山的奇景偉觀,同時也是蘇軾以哲人的眼光從中得出的真理性的認識。由於這種認識是深刻的,是符合客觀規律的,所以詩中除了有谷峯的奇秀形象給人以美感之外,又有深永的哲理啓人心智。因此,這首小詩格外來得含蓄蘊藉,思致渺遠,使人百讀不厭。

這首詩寓意十分深刻,但所用的語言卻異常淺顯。深入淺出,這正是蘇軾的一種語言特色。蘇軾寫詩,全無雕琢習氣。詩人所追求的是用一種質樸無華、條暢流利的語言表現一種清新的、前人未曾道的意境,而這意境又是不時閃爍着熒熒的哲理之光。

從這首詩來看,語言的表述是簡明的,而其內涵卻是豐富的。也就是說,詩語的本身是形象性和邏輯性的高度統一。詩人在四句詩中,概括地描繪了廬山的形象的特徵,同時又準確地指出看山不得要領的道理。鮮明的感性與明晰的理性交織一起,互爲因果,詩的形象因此昇華爲理性王國裏的典型,這就是人們爲什麼千百次的把後兩句當作哲理的警句的原因。

如果說宋以前的詩歌傳統是以言志、言情爲特點的話,那麼到了宋朝尤其是蘇軾,則出現了以言理爲特色的新詩風。

這種詩風是宋人在唐詩之後另闢的一條蹊徑,用蘇軾的話來說,便是“出新意於法度之中,寄妙理於豪放之外”。形成這類詩的特點是:語淺意深,因物寓理,寄至味於淡泊。《題西林壁》就是這樣的一首好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