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詩詞歌賦 > 古詩 > 《感遇十二首其一》古詩原文閱讀及賞析

《感遇十二首其一》古詩原文閱讀及賞析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49W 次

《感遇·其一》是唐代詩人張九齡所作的一首五言詩。詩一開始用整齊的偶句,以春蘭秋桂對舉,點出無限生機和清雅高潔之特徵。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感遇十二首其一》古詩原文閱讀及賞析,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感遇十二首其一》古詩原文閱讀及賞析

  《感遇十二首(其一)》

[唐].張九齡.

蘭葉春葳蕤,桂華秋皎潔。

欣欣此生意,自爾爲佳節。

誰知林棲者,聞風坐相悅。

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

  【譯文】

春日融融,片片溢香的蘭葉蔥蘢垂接;秋夜朗朗、掠人心魄的桂花月華般皎潔!這樣繁茂,這般風韻飄逸,自然,春秋就成了美妙無比的季節。今天,誰知我獨自前來品賞蘭桂的芳姿,只是爲拳拳服膺於她們的高潔品格。是呵,蘭草和桂花本來就有芬芳的美質,何須你這隱逸之士前來攀折?

  【鑑賞】

張九齡《感遇》詩共十 二首,多感事寄興,寄託人生慨望, 作於唐開元二十五年(737)被貶爲 荊州長史時。本詩爲其中第一首, 借歌詠蘭草桂花,表達了詩人不慕 權貴、堅守節操的高尚人格。

一、二句以春蘭秋桂對舉,贊 美蘭花桂樹的生機盎然與清雅高 潔。以“蘭桂”喻志趣高潔之君子, 源自屈原《離騷》,其詩中有“扈江 離與辟芷兮,紉秋蘭以爲佩”、“矯 菌桂以紉蕙兮,索胡繩之”等 句,是中國傳統文學中“香草美人” 之譬喻。此二句意思是,春天裏的 幽蘭翠葉紛披,秋天裏的桂花皎潔清新。此處讚美蘭桂,實則是詩人不同 流合污、潔身自好的'人格自喻。

三、四句承接上句,生動詮釋出蘭桂與季節之間的和諧關係。蘭桂之 所以煥發出勃勃生機,是因爲順應了美好的季節。美好的季節則因蘭桂 的異香而多姿多彩,春色滿園。此處寫蘭桂與季節,實則是君子與君主的 形象對比。君子之所以能懷才抱德,是因爲得到明君的慧眼識才;明君的 勵精圖治與尊賢重才,爲君子的養成營造了良好的氛圍。

五、六句則陡然一轉,由對蘭桂的讚美轉入對山林隱士的慕名嚮往。 林棲者,指隱居山林的隱士。此二句意思是,誰想到山林隱逸之高士,聞 聽蘭桂的芬芳,滿懷喜悅,慕名而來呢?“誰知”,指意想不到,此處暗示蘭 桂以潔身自好、煢煢孑立而自許,不會妄求他人的稱譽歌頌。然而有些事 卻不是它們能左右的,那些隱士還是聞訊趕來,這實在並非蘭桂之本意。

末兩句借蘭桂之口,表達出蘭桂孤芳自賞、守正不阿的高尚節操。草 木散發香氣是源自天性,怎麼會奢求觀賞者的欣賞與攀折呢?“本心”,指 初心,亦指蘭桂高潔自守之品格。此處之蘭桂,不與羣芳爭豔,不攀附權 貴,亦不因他人的欣賞而沾沾自喜,這樣的品格,不正是詩人不畏權貴、耿 直狷介的人格反映嗎?!

本詩寫蘭桂,實際是寫自身。寫蘭桂之芬芳,傲然獨立,其實是借物 起興,表明詩人不懼流讒、不願同流合污的高潔人格。聯想到張九齡因正 直耿介而遭小人構陷被貶荊州的創作背景,無疑會加深我們對此詩中蘭 桂芬芳的理解。明人鍾惺評論此詩曰:“《感遇》詩,正字氣運蘊含,曲江精 神秀出;正字深奇,曲江淹密,皆出前人之上……平平至理,非透悟不能寫 出。”(《唐詩歸》)此乃洞察詩心的領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