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詩詞歌賦 > 古詩 > 《長干曲四首·其一其二》古詩閱讀及賞析

《長干曲四首·其一其二》古詩閱讀及賞析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46W 次

《長干曲四首·其一其二》

《長干曲四首·其一其二》古詩閱讀及賞析

.[唐].崔顥

(一)

君家住何處?妾住在橫塘①。停船暫借問②,或恐是同鄉。

(二)

家臨九江水③,來去九江側。同是長幹人,生小不相識④。

【解題】

此二詩作年不詳。崔顥此題共四首,此處選其一、其二。長干曲:南朝樂府舊題,多寫男女言情之事。長幹:即長幹裏,六朝時京城建康的里巷,大長干巷在今南京中華門外,小長干巷在今南京市鳳凰臺南。二詩寫一女一男初次相識時的問答,第一首爲女子先問,並自我介紹;第二首男子答,恨不從小相識。顯然雙方都有情。二詩語言樸素自然,富有民歌風味。

【註釋】

①君家:你的家。妾:女子自稱的謙詞。橫塘:古堤名,故址在今南京城西南長幹裏附近。三國時吳國沿秦淮河南筑堤至長江口,稱爲橫塘,又稱南塘。②暫:且。③九江:泛指今南京長江多條支流,非指今江西之九江。④生小:一作“自小”,從小。

  【其一鑑賞】

《長於行》是樂府《雜曲歌辭》的舊題。長幹,地名,在長江下游。自南朝以來,長江沿岸商業經濟極爲發達,經商的人往往在水上過着遊蕩生活, 經久不歸。因此, 產生了許多吟詠他們的所思所感的歌謠。這首 《長幹行》即來源於當地民歌, 並以這一地區作爲描寫的背景。

詩人抓住了生活中一瞬間所發生的非常普通的一件事情,不加任何修飾地把它寫了出來,它幾乎平淡得無法再平淡了,然而就在這平淡中,卻蘊含着無限的情思。它引我們到一片明淨的水上,聽那搖船的女子吐露心聲。“君家何處住”,是她在詢問。問誰呢?詩裏沒有說,而就在這一問句中,我們感覺到了另一位的存在。“君”字既是對他人的尊稱,也點明瞭男主角的性別。可他還未來得及作答, 她就急切地自報家門了: “妾住在橫塘”(今南京市西南)。她唯恐失去這次尋找同鄉人的機會,便先說出了自己的家鄉。這樣, 如果他是同鄉人,就不會失之交臂了。從這率直的話語中我們體味到了她的一片苦心。第三句 “停船暫相問”是補敘, 首句的“君家何處住”是她的所問,而“或恐是同鄉”是問的目的,但她發問的主要原因則是那份濃得化不開的鄉愁。想必她離開家鄉已經很久很久了,對家鄉的思念無時不在纏繞着她。“君從故鄉來,應知故鄉事”,也許一夕之談幾句鄉音能沖淡那積鬱在心中的思念吧。這和 “無端又渡桑乾水, 卻望幷州是故鄉”一樣, 客居幷州的.時候思念着家鄉,而當離開幷州遠去他鄉的時候, 又把幷州當作自己的故鄉了。這既是鄉思的移情,也是對故鄉更深切的思念。他鄉得見故鄉人,且將他鄉做故鄉, 二者本是相通的,箇中苦楚, 非親有所感不能體味。那麼他究竟是不是自己的同鄉呢?這首詩裏沒有說,也許是,也許不是,都由你去想。“或恐”二字,給人以無窮的回味。同時, 搖船女子的渴盼也就躍然紙上了。

好詩有一種魔力,它能把人帶到一個全新的世界裏。也許只是一片綠葉, 一陣微風, 卻給人一種啓示, 你因此情感就細膩了些,感覺就敏銳了些。萍水之逢,停船相問, 鄉音綿綿,這其中不就蘊含着一份溫情與喜悅麼?這該是《長幹行》給我們的啓示。

崔顥的《長幹行》,自然真率,樸實無華,具有民歌的風味。話不在多,意不在巧; 平平淡淡地說來, 卻如品甘茗, 清新且優雅。

  【其二鑑賞】

這一首是船家青年對上一首女子問話的回答。答詞說自己家臨九江,長 年往來於江上,所以雖然是長幹同鄉,卻自小並不相識。舊說長江自廬江潯 陽分爲九道,這裏是泛指江水,而並不專指潯陽附近的九江。青年兩次強 調自己的住家和來往行蹤都在江上,主要是告訴女子自己萍跡浪蹤,並無固定 的住處。在證實女子所說“或恐是同鄉”的想法之時,又解釋了同鄉而不相 識的原因。這裏說“自小不相識”,究竟是爲未能早相結識而感到遺憾呢? 還是爲今日得成相識而表示欣慰?或者竟是無意與女子交往而強調互不相 識?單從這首詩的字面來看,很難判斷,因此可以作種種猜測。但這個青年 男子老成持重的性格,卻也正從這種難以捉摸的態度中,得到了鮮明的表 現。

船家青年的答詞,雖出於崔顥的藝術想象,卻本於詩人對南朝樂府民歌 的會心。吳歌西曲中的大部分作品都以女子爲抒情主人公,少部分作品中有 男女對話。女子的癡情和熱烈往往使男子的答話顯得拘謹和被動。因此詩人 將南朝樂府中這類男女問答式的情歌的一般創作經驗運用到《長干曲》中, 便成功地創造出一個謹慎而又實誠的船家青年的形象。

如果不看這組詩的第三、四兩首,第一、二首的問答也完全可以理解成 水上人家往來江上相互問訊的一幕常見情景。可以從中想見長年飄流在外的 人在單調的生活中遇見同鄉的欣喜和快慰。即使不作情歌看,這兩段簡短而 平常的對話中也含有極樸實的人生體驗,是樂府民歌的天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