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詩詞歌賦 > 古詩 > 杜甫的詩歌鑑賞四首

杜甫的詩歌鑑賞四首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38W 次

文章導讀: 杜甫(712-770),字子美,祖籍河南鞏縣。祖父杜審言是唐初著名詩人。 下面是本站小編收集的杜甫詩歌鑑賞 ,祝您生活愉快

杜甫的詩歌鑑賞四首

  【篇一】高都護驄馬行

安西都護胡青驄,聲價欻然來向東。

此馬臨陣久無敵,與人一心成大功。

功成惠養隨所致,飄飄遠自流沙至。

雄姿未受伏櫪恩,猛氣猶思戰場利。

腕促蹄高如踣鐵,交河幾蹴曾冰裂。

五花散作雲滿身,萬里方看汗流血。

長安壯兒不敢騎,走過掣電傾城知。

青絲絡頭爲君老,何由卻出橫門道?

【註釋】

高都護:安西都護府都護高仙芝。高仙芝(?—),中國古代北方地區少數民族高句麗人,唐朝著名軍事將領。高仙芝出身於將門之家。父親高舍雞,起初以將軍在河西(指河西走廊及湟水流域)從軍,後立軍功,官至四鎮十將、諸衛將軍。

舊唐書》:貞觀十七年,置安西都護府於西州。顯慶三年,移治龜茲國城。于闐以西,波斯以東,十六都護府隸焉。《隋書》:西域吐谷渾有青海,中有小山,至冬冰合,嘗得波斯馬放入海,因生驄馬,日行千里,故時稱青海驄馬。胡青驄,猶《淮南子》所云胡駿馬。古詩:“躑躅青驄馬。”《廣韻》:“驄,馬青白色。”

《赭白馬賦》:“聲價隆振。”又:“歘聳擢以驚。”注:“歘,忽也。”漢《天馬歌》:“天馬來,歷無草,徑千里,循東道。”

戴暠詩:“刀環臨陣鳴。”《史記》:項王謂亭長曰:“吾騎此馬五歲,所向無敵。”

《國語》:“戮力一心。”《大戴禮》:“均馬力,齊馬心。”應德璉《憫驥賦》:“展心力於知己兮。”《史記》:廉頗曰:“我爲趙將,有攻城野戰之大功。”

《赭白馬賦》:“願終惠養,蔭本枝兮。”

曹植詩:“飄飄隨長風。”《元和郡縣誌》:居延澤,在張掖縣東北一千六百里,即古流沙。《天馬歌》:“天馬來,從西極,涉流沙。”

《赭白馬賦》:“弭雄姿以奉引。”《漢書·李尋傳》:“馬不伏櫪,不可以趨道。”注:“伏櫪,謂伏槽櫪而秣之。”

西征賦》:“何猛氣之咆勃。”《戰國策》:張儀曰:“魏之地勢,固戰場也。”

《南都賦》:“馬踠餘足。”《相馬經》:“馬踠欲促,促則健,蹄欲高,高耐險峻。”《齊民要術》:“馬踠欲促而大,其間才容靽,蹄欲得厚二三寸,硬如石。”踣,踏也。【邵注】“踣鐵,言馬蹄之堅。”

《元和郡縣誌》:貞觀四年,於漢車師前王地置交河縣,取界內交河爲名。交河源出縣北天山,分流城下。《一統志》:今爲西番火州地。【王洙注】唐安西去交河七十里。顧野王詩:“交河冰未堅。”趙曰:東方朔《神異記》曰:北方有層冰萬里,厚百丈。詩言交河有層積之冰,馬幾度蹴踏之而破裂也。舊引顏賦“經玄蹄而雹散,歷素皮而冰裂”,非是。蓋賦謂騎射耳。玄蹄、素皮,皆射帖名,而雹散、冰裂,皆射帖聲,與馬踏冰裂之義無涉。

《名畫錄》:開元內廄,有飛黃、照夜、浮雲、五花之乘。丹元子《步天歌》:“五個花文王良星。”《李白集註》:“五花,馬毛色也。”又郭若虛雲:五花者,剪鬃爲瓣,或三花,或五花。白樂天詩“馬鬣剪三花”,此另一說。

《天馬歌》:“經萬里兮歸有德。”《漢書》:李廣利獲汗血馬來。注:大宛舊有天馬種,蹋石汗血,汗從前肩髆小孔中出,如血。趙曰:“汗血之姿,非萬里無以見。”

鄭氏曰:長安,古雍州地,漢始都此。

崔豹《古今注》:“秦始皇有七馬,一曰追電。”《隋書》:“長孫晟爲總管,突厥畏之,見其赤馬稱爲閃電。”趙注:“此言馬行如電,舉國皆知耳。”舊引傅玄詩“童女掣電策,童男挽雷車”,非其義。孫楚詩:“傾城遠追送”。注:“傾,猶盡也。”

古樂府:“青絲纏馬尾,黃金絡馬頭。”

《漢·西域傳》:“百官送至橫門外”。《三輔黃圖》:“長安城北,出西頭第一門,曰橫門,其外有橋,曰橫橋。”程大昌《雍錄》:“自橫門渡渭而西,即是趨西域之路。”【遠注】出橫門道,言欲馳驅於戰場。張綖曰:凡詩人題詠,必胸次高超,下筆方能卓絕。此詩“雄姿未受伏櫪恩,猛氣猶思戰場利”,“青絲絡頭爲君老,何由卻出橫門道”,如此狀物,不唯格韻特高,亦見少陵人品。若曹唐《病馬》詩:“一朝千里心猶在,曾敢潛忘秣飼恩。”乃乞兒語也。

【創作背景】

詩中的高都護,是安西都護府都護高仙芝,他在天寶六載((年),平定勃律國,虜獲勃律王,由此建功 。天寶八載(年)入朝,次年,又出征討伐石國。此詩當作於入朝後、出征前這段時間裏。

【賞析】

此詩爲七言歌行體,凡十六句,分成四段,每段四句。首段寫驄馬的來歷。“安西都護胡青驄,聲價欻然來向東 ”,高仙芝是安西都護,他的毛色青白相間的驄馬,隨着主人東至長安,名聲與身價也隨之驟增。“此馬臨陣”二句,補敘驄馬曾在邊地立過戰功,它雖是牲畜 ,卻有人的感情。一心助主人建立大功。“與人一心成大功”句,沈德潛認爲“即‘真堪託死生 ’意”(《唐詩別裁集》卷六),可見它們都是杜甫頌馬德的名句。

次段“功成惠養”四句,描寫驄馬的性格。這一段詩意緊承上文,從前,驄馬立功西域,如今,隨主人入朝,受着恩惠被豢養在廄裏。“飄飄遠自流沙至”,意思是說驄馬從遙遠的沙漠地區來到這裏。流沙,泛指西北沙漠地區,《天馬歌》:“天馬徠,從西極,涉流沙 ”。此句照應上文,與“來向東”同意,仍然是敘述驄馬的來歷。繼而,詩人借用曹操《步出夏門行》詩意,稱譽驄馬的品格。老驥伏櫪,尚且有千里之志,何況驄馬並沒有衰老 ,“雄姿”尚在,“猛氣”猶存,因而,它不甘心接受伏櫪豢養的恩惠,時刻不忘建功沙場。詩意透進一層,駿馬的品格表現得極爲鮮明。“腕促蹄高”四句,概述驄馬的骨相形貌,二句寫腕蹄,二句寫身軀。“腕促蹄高如踣鐵,交河幾蹴曾冰裂”,踣,踏地,踣鐵,踏地如鐵。據《相馬經》載,良馬腕須短促,促則力健;蹄須高厚,蹄高則堅硬。交河,西域河名,源出交河縣,流經高昌縣。正因爲腕促蹄高,踏地如鐵,所以幾次蹴踏,就使層積的交河冰破裂。“五花散作雲滿身,萬里方看汗流血”,五花,驄馬毛色,散在各處,如滿身雲錦。這匹驄馬是汗血馬,奔馳萬里,才能見到身上汗流如血。這兩句已從馬的形貌寫到馬的千里之,與末段詩意緊相銜接。

末段四句寫馬的才力和志向。“長安壯兒不敢騎,走過電掣傾城知”,二句承上文詩意,繼續寫出馬的才力。因爲它雄俊絕倫,京都“壯年”都不敢騎乘它,騎術高超的人駕御它,風馳電掣地在城裏奔跑,全城的人都知道它是一匹良馬。“青絲絡頭”二句,照應“雄姿未受伏櫪恩”,寫出驄馬嚮往西域戰場,詩人代馬言志,是說帶上青絲絡頭,老死在槽櫪間,這並非它的志向,怎樣才能出橫門道,重新馳騁於西域戰場上呢?橫門,長安城北西起第一門,橫門道,是去西域的必經之道。以感慨的語調結束全篇,更能點明全詩的題旨。這首詩的前三段,各押一韻(一、平聲東韻;二 、去聲寘韻;三、入聲屑韻),唯獨末段卻是二句押一韻,“騎”、“知”,押平聲支韻,“老”、“道”,押上聲皓韻,沈德潛評論這首詩的結尾,說:“若二語用韻,戛然而止,此又專取簡捷。”(《唐詩別裁集》卷六)。杜甫的歌行,縱橫跌宕,富於變化。此詩的篇幅雖然不長,但在結構上,頗見詩人的匠心。他並沒有走從馬的形貌寫到它的品性、志向這種藝術構思的老路,就題落筆,從高都護回朝,寫到驄馬的來歷,首段敘驄馬立功西域,次段接寫它因功成而受到惠養,第三段寫馬的骨相形貌,與第二段“雄姿 ”、“猛氣”相吻合,又爲末段寫馬的才力和志向作鋪墊。詩人將馬的來歷、形貌、品性、志向融合起來描寫,分插各段中;段與段之間,銜接緊湊,前後照應,筋脈聯絡,如走月流雲,其結構方法適應了連接聯想的構思特徵。

作爲詠物詩,此詩摹寫驄馬的形貌、才力、品格、志向,句句寫馬,體貼入微,頗得其神理。詩人藉着驄馬的伏櫪境遇,比喻自己困守長安的遭際;藉着驄馬的雄姿才力,喻寫自己的才能襟懷;藉着驄馬的立功心願,寄託自己施展抱負的願望。正如張綖說:“如此詠物 ,不唯格韻特高,亦見少陵人品 。”(仇兆鰲《杜詩詳註》引)杜甫確是一位“未受伏櫪恩”、“猶思戰場利”的、不懈地追求理想的詩人。

  【篇二】贈李白

秋來相顧尚飄蓬,未就丹砂愧葛洪。

痛飲狂歌空度日,飛揚跋扈爲誰雄?

【註釋】

飄蓬,草本植物,葉如柳葉,開白色小花,秋枯根拔,隨風飄蕩。故常用來比喻人的行蹤飄忽不定。時李白杜甫二人在仕途上都失意,相偕漫遊,無所歸宿,故以飄蓬爲喻。

未就,沒有成功。丹砂,即硃砂。道教認爲煉砂成藥,服之可以延年益壽。葛洪,東晉道士,自號抱朴子,入羅浮山煉丹。李白好神仙,曾自煉丹藥,並在齊州從道士高如貴受“道籙”(一種入教儀式)。杜甫也渡黃河登王屋山訪道士華蓋君,因華蓋君已死,惆悵而歸。兩人在學道方面都無所成就,所以說“愧葛洪”。

飛揚跋扈,不守常規,狂放不羈。此處作褒義詞用。

【白話譯文】

秋天離別時兩相顧盼,像飛蓬一樣到處飄蕩。沒有去求仙,真愧對西晉那位煉丹的葛洪。每天痛快地飲酒狂歌白白消磨日子。像您這樣意氣豪邁的人,如此逞雄究竟是爲了誰?

【創作背景】

公元744年初夏,杜甫與剛被唐玄宗賜金放還的李白在洛陽相識,遂相約同遊樑宋(今河南省開封市、商丘市一帶)。公元745年(天寶四載),二人又同遊齊趙,他們一同馳馬射獵,賦詩論文,親如弟兄。這年秋天,杜甫與李白在魯郡(今山東兗州)相別,杜甫寫了這首贈詩。詩中慨嘆二人漂泊不定,學道無成。“痛飲”二字,既是對好友的規勸,也含有自警之意,語重心長,可見二人友誼之誠摯。這是現存杜詩中最早的一首絕句。《杜詩鏡銓》引蔣弱六語:“是白一生小像。公贈白詩最多,此詩最簡,而足以盡之。”

【賞析】

此詩作於公元745年秋,此時李白遭奸佞排斥、遠離京都、漫遊齊魯,與杜甫相會。李白也在這年秋寫下了《魯郡東石門送杜二甫》詩。詩云:“飛蓬各自遠,且盡手中杯。”從中流露出詩人依依惜別的深情。這與杜詩中的“秋來相顧尚飄蓬”句,可以參照。李白被賜金放還,與杜甫幸會于山東之時,由於有相同的坎坷遭遇,因而情志相投。

此詩表面看來,似乎杜甫在規勸李白:要像道家葛洪那樣潛心於煉丹求仙,不要痛飲狂歌、虛度時日,何必飛揚跋扈、人前稱雄,實際上,杜詩有言外之意:李白藐視權貴,拂袖而去,淪落飄泊,雖盡日痛飲狂歌,然終不爲統治者賞識;雖心雄萬夫,而何以稱雄?雖有濟世之才,然焉能施展?杜甫在讚歎之餘,感慨萬千,扼腕之情,油然而生。遂將自己的憤懣之情,訴之筆端,乃至於運用反詰的語氣,發出似在埋怨、實則不平的詢問。他的感慨既是爲李白而發,也是爲自己而發的。

此詩突現了一個狂字,顯示出一個傲字。傲骨嶙峋,狂蕩不羈,這就是杜甫對於李白的寫照。在七絕《贈李白》中,正突現出狂與傲的風采、骨力、氣度,顯示出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的精神,這正是此詩的詩眼和精髓。它不僅同杜甫歌詠李白的其他詩篇是一脈相承的,而且也形象地揭示了李白的性格和氣質特徵。

這首七絕,沉鬱有致,抑揚頓挫,跌宕起伏。末句用反詰口吻,把全詩推向了最高潮。清初錢謙益在評註此詩時,獨注“飛揚跋扈”句,其餘一概略而不論,可謂獨具慧眼,也表明它在全詩中的重要價值:“按太白性倜儻,好縱橫術。少任俠,手刃數人,故公以飛揚跋扈目之。猶雲平生飛動意也。舊注俱大謬。”(《錢注杜詩》卷九)是說從新的角度和側面頌揚了李白的豪俠精神,並突出“飛揚跋扈”的飛動性。仇兆鰲注云:“飛揚,浮動之貌。跋扈,強梁之意。考《說文》:扈,尾也。跋扈,猶大魚之跳跋其尾也。”(《杜詩詳註》卷之一)此雖就字注字,就詞注詞,但在《贈李白》中,卻是用來象徵李白豪放不羈的精神。

此詩言簡意賅,韻味無窮。爲了強化全詩流轉的節奏、氣勢,則以“痛飲”對“狂歌”,“飛揚”對“跋扈”;且“痛飲狂歌”與“飛揚跋扈”,“空度日”與“爲誰雄”又兩兩相對。這就形成了一個飛動的氛圍,進一步突現了李白的傲岸與狂放。

  【篇三】登兗州城樓⑴

東郡趨庭日⑵,南樓縱目初⑶。

浮雲連海岱⑷,平野入青徐⑸。

孤嶂秦碑在⑹,荒城魯殿餘⑺。

從來多古意⑻,臨眺獨躊躇⑼。

【註釋】

⑴兗州:唐代州名,在今山東省。杜甫父親杜閒任兗州司馬。邵注:兗州,魯所都,漢以封共王餘。《唐書》:兗州,魯郡,屬河南道。顧宸注:兗州,隋改爲魯郡,唐初復曰兗州,後又改魯郡。仇兆鰲按:唐之兗州治瑕丘縣,即今之嵫陽縣也。

⑵東郡趨庭:到兗州看望父親。《前漢志》:東郡,秦置,屬兗州。隋孫萬壽詩:“趨庭尊教義。”蔡夢弼曰:公父閒嘗爲兗州司馬,公時省侍,故有“趨庭”句。

⑶初:初次。《晉書·庾亮傳》:“乘秋夜往,共登南樓。”此借用其字。張鏡《觀象賦》:“爾乃縱目遠覽,傍通四維。”

⑷海岱:東海、泰山。古詩:“浮雲蔽白日。”海岱青徐,與兗州接壤。《禹貢》:“海岱惟青州。”

⑸入:是一直伸展到的意思。青徐:青州、徐州。鮑照詩:“平野起秋塵。”《海賦》:“西薄青徐。”《唐書》:青州北海郡、徐州彭城郡,俱屬河南道。

⑹秦碑:秦始皇命人所記得的歌頌他功德的石碑。唐太宗《小山賦》:“寸中孤嶂連還斷。”《秦本紀》:“始皇二十八年,東行郡縣,上鄒峯山,刻石頌秦德。”

⑺魯殿:漢時魯恭王在曲阜城修的靈光殿。餘:殘餘。謝玄暉詩:“荒城迥易陰。”徐摛詩:“列楹登魯殿。”王延壽《魯靈光殿賦》:“殿本景帝子魯共王所立。”《後漢書注》:殿在兗州曲阜縣城中。

⑻古意:傷古的意緒。《史記·龜策傳》:“所從來久矣。”隋李密詩:“悵然懷古意。”

⑼躊躇:猶豫。沈約詩:“臨眺殊復奇。”《莊子》:“聖人躊躇以興事。”薛君曰:“躊躇,躑躅也。”《玉篇》:“猶豫也。”黃生曰:前半登樓之景,後半懷古之情,其驅使名勝古蹟,能作第一種語。此與《岳陽樓》詩,並足凌轢千古。

【白話譯文】

我在來到兗州看望我父親的日子裏,初次登上城樓放眼遠眺,飄浮的白雲連接着東海和泰山,一馬平川的原野直入青州和徐州。秦始皇的石碑像一座高高的山峯屹立在這裏,魯恭王修的靈光殿只剩下一片荒蕪的城池。我從來就有懷古傷感之情,在城樓上遠眺,獨自徘徊,心中十分感慨。

【創作背景】

登兗州城樓這首詩和《望嶽》同是第一次遊齊趙時所作,約作於開元二十四年(736年),作者當時到兗州省視父親而登詠兗州南樓。

【賞析】

首聯點出登樓的緣由和時間。“東郡”,在漢代是兗州所轄九郡之一。“趨庭”用《論語·季氏》孔丘的兒子“鯉趨而過庭”的故事,指明是因探親來到兗州,藉此機會登城樓“縱目”觀賞。“初”字確指這是首次登樓。

頷聯寫“縱目”所見形勢。“海”指渤海,“岱”指泰山,都在青州境。兗、青、徐等州均在山東、江蘇一帶。“浮雲”、“平野”四字,用烘托法表現兗與鄰州都位於遼闊平野之中,浮雲籠罩,難以分辨。“連”“入”二字從地理角度加以定向,兗州往東與海“連”接,往西伸“入”楚地。不但壯觀,且傳神。

頸聯寫縱目所見勝蹟,並引起懷古之情。“孤嶂”指今山東鄒縣東南的嶧山。“秦碑”,指秦始皇登嶧山時臣下“頌”德的石刻。“在”指尚在。“荒城”指曲阜。“魯殿”,指縣東二里的漢景帝子魯恭王所建魯靈光殿,“餘”指殘存。“在”、“餘”二字從歷史角度進行選點,秦碑、魯殿在“孤嶂”、“荒城”中經受歷史長河之沖刷,一存一殘,箇中原因是很能引起人們對傳統文化的反思的。

尾聯是全詩的總結。“從來”意爲向來如此。“古意”承頸聯“秦碑”來。“多”說明深廣。它包含兩層意思。其一詩人自指,意爲詩人向來懷古情深,其一指兗州,是說早在東漢開始兗州建置前,它就以古蹟衆多聞名。這就是杜甫登樓遠眺,會生起懷古情思的原因。“臨眺”與頷聯“縱目”相照應。“躊躇”,徘徊。“獨”字很能表現杜甫不忍離去時的“獨”特感受。前人解釋:“曰‘從來’則平昔懷抱可知;曰‘獨’則登樓者未必皆知”。(趙汸)很能道出尾聯的深沉含意。此詩是杜甫二十九歲時作,是杜甫現存最早的一首五律詩。此詩已初次顯露出他的藝術才華。明代李夢陽把“迭景者意必二”作爲“律詩三昧”之一。

此詩雖屬旅遊題材,但詩人從縱橫兩方面,即地理和歷史的角度,分別進行觀覽與思考,從而表達出登樓臨眺時觸動的`個人感受,是頗具特色的。詩人一方面廣覽祖國的山海壯觀,一方面回顧前朝的歷史勝蹟,而更多的是由臨眺而勾引起的懷“古”意識。在藝術上此詩一、二、三聯均運用了工整的對句。“ 東郡”、“南樓”,“趨庭”、“縱目”,“浮雲”、“平野”,“海岱”、“青徐”,“孤嶂”、“荒城”,“秦碑”、“魯殿”,都是實寫。尾聯才由“臨眺”引出思“古”之“意”,則帶有虛寫的意味。而二、三聯“連”、“入”、“在”、“餘”四字,通過對仗,將海岱連接,平野延伸,秦碑雖存,魯殿已殘等自然景觀與歷史勝蹟,在動態中分別表現出來。尾聯“多”、“獨”二字尤能傳達作者深沉歷史反思與個人獨特感受。無怪乎葉石林評論說:“詩人以一字爲工”,“惟老杜變化開闔,出奇無窮”。

  【篇四】《望嶽》

作者:杜甫

岱宗夫如何?

齊魯青未了。

造化鍾神秀,

陰陽割昏曉。

蕩胸生層雲,

決眥入歸鳥。

會當凌絕頂,

一覽衆山小。

【註釋】

嶽:此指東嶽泰山,泰山爲五嶽之首,其餘四嶽爲西嶽:華山;北嶽:恆山;南嶽:衡山;中嶽:嵩山。

岱宗:泰山亦名岱山或岱嶽,在今山東省泰安市城北。古代以泰山爲五嶽之首,諸山所宗,故又稱“岱宗”。歷代帝王凡舉行封禪大典,皆在此山,這裏指對泰山的尊稱。

夫:讀“fú”。發音詞,無實在意義,強調疑問語氣。

夫如何:怎麼樣

齊、魯:古代齊魯兩國以泰山爲界,齊國在泰山北,魯國在泰山南,即山東地區。原是春秋戰國時代的兩個國名,故後世以齊魯大地代稱山東地區。

青:指蒼翠的山色。

未了:不盡,不斷。

青未了:指鬱郁蒼蒼的山色無邊無際,浩茫渾涵,難以盡言。

造化:這裏指大自然。

鍾:聚集。

神秀:天地之靈氣。

陰陽:陰指山之北,陽指山之南。

割:分。誇張的說法。此句是說泰山很高,在同一時間,山南山北判若早晨和晚上。

昏曉:黃昏和早晨。

蕩胸:滌盪胸襟。

曾:通“層”(見人教版《語文》八上)

決眥(zì):眼角(幾乎)要裂開。這是由於極力張大眼睛遠望歸鳥入山所致。

決:裂開。

入:收入眼底,即看到。

會當:應當,終當,定要。

凌:登上。凌絕頂,即登上最高峯。

小:形容詞的意動用法,意思爲“以……爲小,認爲……小”。

【賞析】

這首詩是杜甫早期的作品,大約作於唐玄宗開元二十四年(736)以後。此時,詩人正“放蕩齊趙間,裘馬頗清狂”。當他遊歷到山東,被泰山的壯麗景色所吸引,寫下了這首《望嶽》詩。詩中以飽滿的熱情形象地描繪了這座名山雄偉壯觀的氣勢,抒發了作者青年時期的豪情和遠大抱負。

前六句實寫泰山之景。開頭一句“岱宗夫如何”,以一句設問統領下文。二句的“齊魯青未了”自問自答,生動形象地道出泰山的綿延、高大。“青”字是寫青翠的山色,“末了”是表現山勢座落之廣大,青翠之色一望無際。這是遠望之景。

三、四句是近望之勢。“造化鍾神秀”是說泰山秀美無比,彷彿大自然將一切神奇秀麗都聚集在這裏了,一個“鍾”字生動有力。“陰陽割昏曉”,突出泰山的高聳挺拔,高得把山南山北分成光明與昏暗的兩個天地。“割”字形象貼切,給參天矗立的山姿賦予了生命力。

五、六兩句是近看之景,並由靜轉動。“蕩胸生層雲”描寫山腰雲霧層層繚繞,使胸懷滌盪,騰雲而起,用“層雲”襯托出山高。“決眥入歸鳥”,是瞪大了眼睛望着一隻只飛回山林中的小鳥,表現出了山腹之深。一個“入”字用得微妙傳神,好象一隻只小鳥從遠處徐徐而來,又徐徐而去,足見山腹是何等深遠了。

最後兩句想象中的登山之情,仍是“望”,而不是“登”,是作者由望景而產生了登臨的願望。“會當凌絕頂”中的“凌”字,表現了作者登臨的決心和豪邁的壯志。“一覽衆山小”,寫詩人想象中登上絕頂後放眼四望的景象,其他的山在泰山面前顯得低小,以此襯托出泰山的高大。

這首詩的題目是“望嶽”,全篇緊緊抓住“望”字寫景,寫景中又處處烘托着一個“高”字。從而把泰山的萬千景色、高大的氣勢渲染得纖毫畢現,令人如親臨其境。故此《望嶽》一詩,成爲歷代描寫泰山的佳篇,被人們傳頌不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