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詩詞歌賦 > 詩詞名句 > 遇見的詩詞15篇

遇見的詩詞15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69W 次

遇見的詩詞1

“牀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皎潔月光下,在一個透着微微亮光的小小窗口前,一個小女孩在咿咿呀呀地用着稚嫩的聲音在讀着一首詩。淡粉色溫馨房間裏,兒童玩物放滿在牀上,木偶鬧鐘擺放在牀頭邊,房間整整齊齊,乾乾淨淨。一個扎着雙尾辮不過十歲的小女孩在拿着本兒童讀物,用那雙胖乎乎的小手,指着讀物上的一個古人,奶聲奶氣地問道:“媽媽,他是誰啊?”“他啊,是唐代的詩人李白。”“李白?好奇怪的名字!跟洗衣粉立白一樣”……額,他的名字已經早是家喻戶曉啦。而且,他還被稱爲詩仙呢!“”詩仙?哇,作詩都作成仙人了,好厲害!”“額……”

遇見的詩詞15篇

李白?立白?小女孩的腦海中從此便出現了這古怪名字的人,也許是因爲他的名字跟立白有諧音吧,也許是因爲今後的教材書上很多次出現這個人的名字,使小女孩更加印象深刻。她看過他的資料,是一個漂泊流浪的詩人,希望能得到他人的推薦和賞識而得官,卻每次令他失望。“真厲害,一個漂泊四方的詩人,卻能得到這個‘詩仙’的稱號,真是個人才!“小女孩這樣想道。隨着年齡的增長,小女孩懂得他的詩就更多了,他寫的詩有很多種,山水景的,思鄉的,還有送別朋友的,許許多多。漸漸地,小女孩喜歡上了古詩,並且時時會朗讀於口。而這個小女孩,就是我。

偶然的一次,小女孩又在書上看到了李白的一首送別詩:《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這時的她,已經是初一的學生了。她反覆朗讀了幾遍,大概的瞭解了意思後。便問媽媽:“媽媽,這個‘龍標’是在哪裏?”“這個啊!‘龍標’是唐朝縣名,是在湖南,現名叫黔陽。”“哦……”我恍然大悟,“那……‘楊花落儘子規啼’中的‘子規’是什麼?是植物嗎?”“這個啊,‘子規’指的是一種動物,即杜鵑鳥,又稱布穀鳥。”“那麼‘五溪’指的是什麼?是五條溪流嗎?”“沒錯,的確是五條溪流。它們是湖南西部五條溪流的總稱,分別是酉水、辰水、漵水、舞水和渠水,統稱‘五溪’。”“我還有一個地方不懂,那就是‘夜郎’是什麼東西?”“‘夜郎’啊,指的是古代少數民族國名,轄境主要在現在貴州西部。”“哦……”我終於弄明白了。“千千,你知道,這是一首什麼詩嗎?”“我知道,這是一首送別詩。”“從哪些地方看出來?”“我們可以從最後一句品味出來;‘我寄愁心與明月,隨風直到夜郎西’。其中,‘我寄愁心與明月’最爲明顯,當作者知道好朋友王昌齡被貶湖南黔陽後,爲他同情,也爲他擔憂,‘我寄愁心與明月’的意思是我把我憂愁的心思寄託給明月,而‘隨風直到夜郎西’的意思則是希望能隨着風一直陪着你到夜郎以西。全詩選擇了楊花、子規、明月、風等意象,以擬人和奇特的想象力編織出一個朦朧的夢境,表達了作者對王昌齡懷才不遇的惋惜與同情之意。“不錯不錯,看來,你的古詩知識又提升了!”“嘻嘻……”

又一個夜晚,風溫柔的戲弄着柳樹的細辮,楊花開得豔美,卻又是那麼的淒涼。皎潔的月光照進屋子裏,像是披了一層朦朧地霧霜。蟬兒終於停止了他高昂的歌聲,轉爲了永眠的沉睡。波光粼粼的小湖上,銀光閃閃,倒映着寂靜的夜空。朦朦朧霧中,似是一位穿着青玉白褂衣竹葉服的詩人站在湖邊,雙手背後,擡頭望月,默默碎念着:“家鄉可好……家鄉可好……”夜光照在他身上,顯得一片淒涼。我不禁又念起五年前那一首思鄉的《靜夜思》:牀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思起了家鄉,也思起了人。李白當時的心,也許就是這樣的吧。人間情源可有,卻又無緣相見。問夢知多少,似是故鄉來。

遇見的詩詞2

夕陽不僅會勾起我們那些未解的惆悵,夕陽有時候也有一種門掩黃昏,漁樵晚歸的靜謐和溫馨。

而如果說斜陽照亮的只是一己憂傷,那它不會留下古今這麼多的吟唱,之所以如此,更重要的是因爲斜陽照徹古今,見證江山更迭。比個人心事更開闊的是黃昏的那份莊嚴,是斜照裏的興衰。

一天之中最意味深長的時候,莫過於夕陽西下。這個時刻,光影迷濛,熟透了的溫暖中隱隱含着一絲感傷,夕照把影子映得細長細長,人心中的眷戀也如絲如縷,綿長悠遠……龔自珍說:“吟到夕陽山外山,古今誰免餘情繞?”只需要唸到、想到“夕陽山外山”這幾個字,千古以來的詩人騷客們,就都被重重疊疊的情思纏繞住,無法逃避。這裏的情,可以是男女的愛情,可以是親朋的感情,還可以是人感時傷懷的一種情愫。“夕陽山外山”,到底牽絆着我們多少歌唱呢?

夕陽西下,一天流光走到了邊界,馬上就要墜入茫茫黑夜。這一瞬間,人心百轉千回。李白說:“暝色入高樓,有人樓上愁。”爲什麼暝色使人愁呢?就是因爲,有歸來就有未歸,有未歸就有思念,有思念就有哀愁。當歸不歸,一天的流光和心願,都無法安頓。

其實,歸來是人的永恆心願。我們一次次地出發,就是爲了一次次地歸來。《詩經·王風》裏,看着茫茫暮景,一個思婦想念她在遠方的愛人,“君子于役,不知其期。曷至哉?”我的良人出去服役,走的時候也沒告訴我歸期,這個時候你在哪兒呢?什麼時候你才能歸來呢?接着,她細數眼前風景:“雞棲於塒,日之夕矣,羊牛下來。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太陽西斜了,雞上架了,羊啊牛啊全都回家了,我的良人啊,你叫我怎麼能不想你呢?這是中國人對日暮晚歸的最早歌唱,平白如話。“歸來”的心願在中國詩歌中,曾經如此樸素啊!

就是這樣的樸素情懷,喚醒了人心中掩埋的情感,開啓了詩歌史中的“閨怨詩”題材。清代許瑤光評價《君子于役》這首詩:“雞棲於桀下牛羊,飢渴縈懷對夕陽。已啓唐人閨怨句,最難消遣是昏黃。”看到雞上架、牛羊回家,就開始想到遠方的人,想到自己的等待沒有盡頭,內心纏繞着百折千回的思念,怎堪面對夕陽?一天之中,最難面對的時光,最難排遣的情緒,就在黃昏時分。所以錢鍾書在《管錐編》裏說:“蓋死生別離,傷逝懷遠,皆於黃昏時分,觸緒紛來,所謂最難消遣。”

人心中所有的懷遠、離別,在這個時刻,都裹在了一起,紛至沓來,涌上心頭。它有美好,有眷戀,它有失落,有感傷。著名的“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千古絕唱,短短十個字,蘊涵着遼闊的意象和豐富的回味。“夕陽無限好”講的是空間,籠罩着天地景象的溫馨、歡愉;“只是近黃昏”講的是時間,黑暗漸漸逼近,留下的是悲傷,是蒼涼。空間的迷茫和溫馨,時間的蒼涼和短促,組合成了荒煙落日、斜陽晚照,組成了中國人千古以來的日暮情思、不捨歌唱。

每每讀到“近黃昏”三字,生命匆急之感撲面而來,倉促與疲憊,感傷與哀愁,面對時間流逝,人心中的那一點點不甘,都在這三個字中泛起,讓人不由得渴望傾情投入這一刻,抓住黃昏時分這最後一點點流光。

遇見的詩詞3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

——用於向命運挑戰,不屈服,樂觀向上的人生態度

李白,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唐代詩人,被譽爲“詩仙”。生性浪漫曠達,豪放不羈。

李白的許多詩都充分表現了他非凡的抱負,及奔放的熱情。他希望有“大鵬一日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里”之日,也曾被朝廷召去供奉翰林,但因反權貴和,而遭受排擠。《行路難》這首詩真是他遭受讒毀後,在被貶長安的途中所寫的。全詩表達了他用於向命運挑戰,不屈服,樂觀向上的人生態度。

“行路難,行路難,多歧路,今安在?”但當他的思路回到眼前現實中來的時候,又再一次感到人生道路的艱難。離筵上瞻望前程,只覺前路崎嶇,歧途甚多,要走的路,究竟在哪裏呢?這是感情在尖銳複雜的矛盾中再一次迴旋。但是倔強而又自信的李白,決不願在離筵上表現自己的氣餒。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他那種積極用世的強烈要求,終於使他再次擺脫了歧路彷徨的苦悶,唱出了充滿信心與展望的強音。“長風破浪”表達了作者強烈的政治抱負,雖被貶謫,但他的報國之志並沒有消退,他希望有“長風破浪”之日,“直掛雲帆濟滄海”。這更表明了他曠達豪放,積極的人生態度。雖屢受挫折,卻難抵內心的悲憤,他仍以樂觀向上、積極進取的態度激勵自己。

含蓄的語言,昂揚的鬥志。好一個“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讓人讀起來有身臨其境的感覺,很能引起讀者的共鳴,從而達到激勵人心的效果,鞭策了很多失意之人的奮進。

遇見的詩詞4

風吹、草低、牛羊,寥寥數語,一幅壯麗的草原風光盡展眼前,還帶着靈動的氣息,高而藍的天,無垠的草原,風吹過,青草翻起波浪,彷彿可以感受到風吹在臉上的爽意,心胸也豁然開朗。 可見古人對漢字的運用已經到了爐火純青的程度,比如“春風又綠江南岸”中的“綠”,一個字讓整首詩頓時有了生命的色彩,船行江裏,兩岸一片蔥蘢。而其中的“又”字,可以看出詩人對家鄉的強烈思念,在明月初升的渡口,羣峯在月色中襯托着一個落寞的背影。

“勸君更盡一杯酒”的“更”字,道出了送別友人的不捨,出了陽關,你在沒有往日的好友了,再喝一杯吧!隱隱地我感到作者的惋惜和祝福。 一個字,就像一把鑰匙,打開你心中的門,門外是11歲女孩的懵懂無知,門內是知識的草徑深幽,吸引着我一探究竟。 有一些詩詞寫出了我們兒童的神態和心理,可愛極了!“兒童散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鳶”,真的,我就是這樣的,回到家一放下書包就急急忙忙地拿起書來看,共鳴!共鳴!還有“ 意欲捕鳴蟬 ,忽然閉口立”,小孩子的活潑俏皮一下子就躍然紙上,我想詩人應該也有一顆童心,不然怎麼能寫出這樣可愛的詩句呢!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蘇軾·赤壁懷古”、“七八個星天外,兩三點雨山前—辛棄疾·西江月”……這些詩句,語言直白,往往沒有華麗的`辭藻,似乎是在不經意中產生的文字,讀起來有一種蕩氣迴腸的痛快勁兒,是我最喜歡的。詩人們用自己的滿懷激來熱愛生活,彷彿可以看到他們懷着無限的希望,在高山之巔,朝着大海,向着遠方,大聲地喊出自己心裏的聲音。 古人對文字的運用可謂出神入化。詩詞的美感和韻律,讓我更加喜歡漢語言。

古詩詞就像一塊美玉,歲月掩蓋不了它的美好,愛它的人會在心裏將它打磨得日益美潤。 “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傑。”詩人們纔是我心目中真正的英雄豪傑!

遇見的詩詞5

縱觀中國寶庫,古詩是中華民族悠久的傳統文化。自古以來,就有無數詩人寫出着這些篇幅不長卻又生動、富有活力、飽含真摯感情的作品。

“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我喜歡這首孟郊的《遊子吟》。它體現了人間最樸素最真摯的愛——母愛。前四句描寫了母親爲即將出遠門的兒子縫衣服的情景,看似十分平常,但仍使我感受到這個慈母對兒子深切的愛。母愛是一縷陽光,照亮了遊子心頭的黑暗,在寒冷的冬天也能感受到溫暖;母愛是一口清泉,滋潤我們茁壯成長,讓我們的情感永遠清澈。而我們就像一棵小草,怎能報答母親那無私永恆的愛呢?孟郊將如此偉大的母愛融入到這短短的六句裏,使我不得不佩服。可它又是我們日常生活中的素顏寫照啊!

“京口瓜洲一水間,鐘山只隔數重山。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我更加喜歡這首王安石的《泊船瓜洲》。它體現了詩人濃濃的思鄉之情,迫不及待想回家,卻又無法實現。王安石無數次幻想着能跨過長江,越過大山,見到家人。在他的眼裏,自己的家鄉如此的近,卻又如此的遠。春風已吹綠了江南,仍不能如願。句中的“綠”形容詞動詞化,把他內心的惆悵和無奈表現的淋漓盡致。最後一句更是寫出了他無比的悲傷。每次讀到這一句,我總想象出這樣的畫面:王安石獨自站在岸上,望着遠方的家鄉,又望望天上的月亮,無奈地搖了搖頭。這二十八個字中體現了多少情感啊!

古詩文化,博大精深,我們需要慢慢的去讀懂它,體會它。我愛古詩,愛它的粗獷豪放,也愛它的細膩柔美。

遇見的詩詞6

綠竹影零亂,白露休蟬,草木凋零又一年。世事茫茫難自料,黯然獨眠。

星轉如參商,有限時光,西樓望月幾回圓。浮雲流水殘陽逝,墟上孤煙。

清平樂;抒懷

束翅鴻鵠,聲斷蒼穹處。癡望閒雲當空舞,淚溼楊柳絮。

今朝前恨不減,空付壯志凌雲。耳聞譏笑連連,盡是枝頭燕雀。

雨霖鈴;林黛玉

清宵獨坐,邀月言愁,冷淚雙流。桂影底下輕歌,說知音,自古難求。瀟湘春潮暗生,疑是《葬花吟》。空自悲,韶華虛度,暗愁青瀑化飛雪。

應憐春盡花飛墜,更可傷,殘朵剩枝頭。閒來寂寞尋樂,閱琴譜,銷愁猶憂。哪堪淒涼,孤館深閉月夜魂歸。無限恨,只問神瑛:雨露可還得?

關河令

風吹弱柳蕩金屢,正是妖嬈處。燕子來時,剪開花千樹。

惆悵相思遲暮,到而今,別愁紛絮。露溼青衫,此情向誰訴?

念奴嬌;遊五祖寺

五祖寶剎近春節,更添無限風光。日照青松三萬頃,露打竹葉清響。大雄寶殿,莊嚴輝煌,龍涎燎沉香。養生池中,風吹碧水盪漾。

應念慧能舂米,得傳衣鉢,苦海引慈航。神秀面壁出奇語,逍遙夢遊閬苑。菩提非樹,明鏡非臺,名利本無相。持經高歌,靜看雲聚雲散。

遇見的詩詞7

“層層疊疊上樓臺,幾度呼童掃不開。”古詩詞如同春雨點點,滋潤着我的心田,那些清風明月般的清詞麗句,總能勾引起我那五彩斑斕的夢。

以前,我總是看見哥哥在陽臺上讀古詩、背古詩。我覺很無聊,就上去問:“哥哥讀古詩難道比玩遊戲快樂嗎?”哥哥說:“對啊,你現在還小,聽不懂,等你大了些,慢慢感受,細細品嚐,一定也會愛上古詩詞。”我又問:“那你這樣不厭其煩地讀、背古詩,不會覺得枯燥嗎?”哥哥笑着說:“學而時習之,不亦悅乎?讀古詩是快樂的、陶醉的、令人難忘的。你看,唐代大詩人李白寫的《月下獨酌》中的"獨酌無相親"不就寫出了自己獨獨的情感嗎?”我似懂非懂,對哥哥說:“那"對影成三人"是不是說影子變成了三個人來陪伴李白呢?”哥哥聽了,忍不住哈哈大笑,我也不知道哥哥笑什麼,但看着哥哥哈哈大笑的樣子,我也傻乎乎地笑了。

在哥哥的引導下,我也開始接觸古詩詞。隨着年齡地增長,我對古詩有了更深層的認識。這時候,我發現古詩詞是那麼吸引人。讀了李白寫的《望天門山》我彷彿看到了波濤洶涌的長江從雄偉的天門山流過,祖國的山河是那麼壯闊。讀了蘇軾寫的《飲湖上初晴後雨》我又彷彿看到了西湖那奇妙的景色。

古詩詞雖說離我們很久遠,但是我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精神財富。我愛古詩詞,就像小鳥不能沒有翅膀一樣。每當我完成作業總會認真地讀幾首詩。這時候的古詩就像一杯濃郁的咖啡,爲我提神,餘香不絕,繞心三日。每當我臨睡前,都要選幾首詩細細品嚐。這時的古詩就像一首旋律優美的夜曲,伴我入睡,進入夢鄉。

我心中的古詩詞,是那巍巍崑崙,是那草根上晶瑩的露珠,是那驕豔動人的牡丹,古詩詞中的世界是無聲的中冷月,是青天裏的一行白鷺,是那沉舟側畔的萬點白帆,是那山重水複後的柳暗花明。

遇見我心中的古詩詞,是那麼美好、那麼惹人喜愛的。

遇見的詩詞8

是誰,見證了歷史長河中鮮爲人知的往事,帶來了今日的光輝。是誰描繪着祖國富麗山川的美麗,令人沉醉其中,流連忘返。是你,詩詞,你是華夏民族的驕傲,你是中華文化的瑰寶。

念一篇蘇軾的《念奴嬌·赤壁懷古》感受“大江東去,浪淘盡”的豪邁;感受“驚濤拍岸,捲起千堆雪”的氣勢和驚險;感受“江山如畫”大好河山的多姿多彩;感受“人生如夢,一尊還酹江月”的憂愁。用心去讀,彷彿看到了宋神宗元豐五年的情景。

光陰似箭,歲月如梭,當堅韌的磐石也逃不掉被水滴穿的命運,而你卻光輝依舊。

心在北,我可以馳騁於塞外草原,可以領略“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的雄奇;可以感受“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的開闊。那種豪放不羈的美麗,就從這一句句詩,一首首詞中流瀉。意在南,我可以流連於江南雨巷,可以撐着一柄油紙傘翩躚而過,去邂逅那丁香般結着憂愁的美麗姑娘;可以獨自憑欄,看那一川菸草,滿城飛絮,聽那春雨淅淅瀝瀝地滑落於簾外芭蕉,似誰的千指百指在按摩耳輪,感受那一剎那的寧靜與超然。

詩詞給予我聆聽音樂美的耳朵,欣賞繪畫的頭腦與眼睛。當你聽到“蒹葭蒼蒼,白露爲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而感動時,別忘了,這是詩詞。

“大江東去,浪淘盡,去千古風流人物”詩詞從古入口中娓娓道出,詩詞被當陽關橋頭的張飛一聲吼出,詩詞從憂國憂民的范仲淹筆端流出,詩詞帶我們到天姥山的仙人洞裏體驗神奇,到景陽岡上感受驚險。

曾經,你是“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的邊塞大漠,我願遨遊於漫天黃沙裏。如果,你是“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深山從林,我願跋涉在荊棘小道上。

不須“衆裏尋他千百遍”,你已“在燈火闌珊處”落落大方的戰士芳容,就像此時,聞着窗外陽光的氣息,感受着文學的翰墨流香,清風將我的髮絲拂起,拂起我嘴角的一絲微笑,因爲我知道,詩詞正在悄悄改變着我,詩詞必將成就我!

遇見的詩詞9

試酌百情遠,重觴忽忘天。

天豈去此哉,任真無所先。

這是陶淵明《連雨獨飲》中說過的一種狀態。“任真”二字指的是一個人內心的率真性情,天性本真的流露。今天的人上一點年紀就會覺得天真是一種不成熟,其實不然,天真不等於幼稚。天真是那種歷經滄桑磨洗不掉的至真至純的性情。在中國文化中,萬物有性,所謂“人性”,是純粹率真的永不泯滅。

一個人要怎麼樣才能保持自己內心的天真呢?

禮者,世俗之所爲也;真者,所以受於天也,自然不可易也。故聖人法天貴真,不拘於俗。《莊子·雜篇·漁父》中“法天貴真”說得好:取法於天的是什麼?是人在行爲上效法自然,不過多地束縛自己,不太多地壓抑自己。在《歸去來兮辭》裏,陶淵明召喚自己遠遠地離開社會角色的實現,漸漸地回到天性本真。我們提起田園詩,總會說它的景色寫得多麼淺淡,它的詞句白描般的優美,它的風光讓我們賞心悅目。其實這一切還不是它最可寶貴的。抱朴含真纔是田園詩真正的核心價值。人怎麼樣才能夠欣賞真正的自然,能夠不矯情,不做作,不雕琢,不違心,真正學會與自然相處,取決於他心裏的一份天之本真。

陶淵明的《歸去來兮辭》中說:“既自以心爲形役,奚惆悵而獨悲!”“心”與“形”是兩個存在,“心”是自我,“形”是需要名與利的外人外物,“心”一旦做了“形”的僕人,自我便被外人外物所奴役,這件事情還不讓人失落,還不令人悲傷嗎?

好在迷失不久,還有年華回得來。詩人在歸鄉的路上,不斷地問划船的人離他們家還有多遠——“舟遙遙以輕颺,風飄飄而吹衣。問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這條歸來的路,他難道不認識嗎?他爲什麼要一遍一遍地追問別人呢?這份惶惶然的喜悅只是因爲心情實在太迫切。“富貴非吾願,帝鄉不可期。”這裏的“帝鄉”是指仙界,人在那兒長生不老當神仙。古時的人無非在求兩件事,第一求富貴,第二求長生。這兩個心願我們今天也有,我們此刻能夠過得更富足一點,這叫好;我們富足的日子過得更長久,那就更好。但是這兩樣東西,都不是陶淵明想要的。我們看見富貴的時候,錢財來了,它一定會拿走你生命裏的另外一些東西。比如說你要失去悠閒,甚至要喪失一些尊嚴;你要對一些人去賠笑,甚至要做一些違心的事情,才能換來這點富貴。而陶淵明之所以成爲陶淵明,是因爲只有他爲了不失去寧可不得到,因爲失去的是人生命的本真。不是陶淵明不想要富貴,而是他不想用自我與富貴做交易,不想用一個面目全非的自我去換五斗米的富貴。我們都想得到,但我們很少看見失去。人人想長生,想成仙,陶淵明卻早看得明白,“帝鄉不可期”。真有仙境嗎?我們今生可以羽化成仙嗎?他認爲這件事達不到,所以他就不抱虛幻期待。

兩個願望都沒有了,剩下的是什麼呢?“懷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登東皋以舒嘯,臨清流而賦詩。聊乘化以歸盡,樂夫天命復奚疑!”這是陶淵明的日子,“良辰孤往”,獨自欣賞美好的時光與風景;“植杖耘耔”,把手杖放下拿起鋤頭農具,耕作田地;“聊乘化以歸盡”,順其自然地過完自己的一生,樂天命,不懷疑。生命本該如此,那些山間長嘯或者清流邊寫詩的日子,難道不是生命中最好的時光嗎?

遇見的詩詞10

小米多和王大威再一次不經意間進入了楚杏白爺爺創造的虛擬“夢學圓”,在一間老舊的房子展開了小米多和王大威遇見杜甫的段段經歷與成長過程……小米多與王大威遇見了五歲的杜甫。在這個漫長的穿越之路,小米多帶領我們得知了杜甫一生壯志難酬,黎民疾苦、國家命運都盤桓於他的愁腸。因爲杜甫的爺爺是著名的詩人,所以杜甫自然胸有大志,想做一番事業。但他時運不濟,戰亂中,貧病交加,最後死在一葉扁舟上,但他也寫成千古不朽的名篇,具有很大的歷史穿透力。

在小米多帶領下,我們更加清楚地瞭解杜甫這位偉大詩人的一生,生活的艱辛苦難,身體的疼痛,戰爭的摧殘,並沒有吞沒杜甫的愛國情懷,依舊堅持用詩詞的形式,來體現他的情懷。

讀了這本書,感受了杜甫如此強烈的愛國情懷,我也懂得了作爲一名中國人,我們應該熱愛我們的祖國,保衛家園。作爲一名小學生,我應該認真讀書,好好學習,爲祖國的繁榮富強儘自己的一份力量與責任。

遇見的詩詞11

翻開泛黃的書頁,指尖於泛着墨香的字句間流連。時光像被定格,天地間只餘下遠方輾轉而來的詩意,落在我的心底。

記得很小的時候,我和媽媽一起到野外訪春,大紅大紅的杏花,一朵挨着一朵,一簇擁着一簇,好不熱鬧!媽媽即興來了句:“紅杏枝頭春意鬧”,我不解地問:“媽媽,花不會動,更不會‘鬧’啊!”媽媽抱起我,圍着杏花轉,說:“你看看,花兒是不是在翩翩起舞?在嬉戲打鬧?”我恍然大悟點着頭,說:“杏花好調皮!”我立刻被這種意境所折服,並從此打開了吟詩誦詞之門。通過我的積累,我發現,詩詞除了韻律美,詞藻也美,其對仗工整,言簡意賅,尤其是那意境、那厚重的歷史文化底蘊,令人慾罷不能。當我徜徉於詩詞的懷抱中不能自拔時,我發現它已悄無聲息地深入我的骨髓,滲入我的生活。

當清香袒露在春風中時,我會想起韓愈的“草樹知春不久歸,百般紅紫鬥芳菲”;當星星鑲嵌在夏夜中時,我會想起辛翁的“七八個星天外,兩三點雨山前”;當晨霧籠罩着菊花時,我會感慨“不是花中偏愛菊,此花開盡更無花”;當雪花覆蓋在梅花身上時,我會低吟“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

不同詩人詩作,會給予人不一樣的享受。讀李白之詩,足以感受他那渴望施展自我才華的萬丈豪情,如“天生我材必有用”, 不同詩人詩作,會給予人不一樣的享受。讀李白之詩,足以感受他那渴望施展自我才華的萬丈豪情,如“天生我材必有用”, “千金散盡還復來”。品岳飛之作,足以感受他精忠報國的愛國情懷,如 “壯志飢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而賞偉大的開國主席毛澤東的詩詞,足以品味他海納百川、胸懷天下的博大胸襟,如 “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等等。詩作的種種不同呈現出不同的人生態度,詩詞之美,美在博大精深,更美在文有盡而意深遠。

詩詞引領我們穿梭在歷史的長河中,暢覽在中華民族的古典文化中,使我們放下一顆浮躁的心。遇見詩詞,遇見更美的享受。

遇見的詩詞12

在遙遠悠久的歷史長河中,我遇見了那朗朗上口的古詩詞。我漫步在古詩詞中,感受着那四季美景與人間真情。

“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灑旗風。”是杜牧描寫江南春日的美景,寫出江南春天的廣闊。“天街小雨潤如酥,早色遙看近卻無”又是韓愈描寫早春美景的七言絕句。看着池塘外的荷花開了,夏日便來了,“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楊萬里描寫了初夏來臨的秀美景象,表現大自然親密,充滿生機。“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是唐代詩人杜牧筆下讚美秋天深林的景象,向人們展現了秋日山林熱烈的景象。“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這是柳宗元描繪了一幅冬日老漁夫孤獨臨江垂釣的景象。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人們常言道,詩人們的友情,也使我感受到情誼的厚重。“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寫出王昌齡對友人深切眷戀,又表現詩人品性高潔純淨。“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這首送別詩寫出詩人王維對元二的依依不捨之情,使人感覺情真意切。“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是王倫對李白那種樸實濃厚的感情。王倫對李白的情啊,是比潭水還要深的,“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這首送別詩,寫出高適對友人的勸說,情感雖然十分直白,但卻使人感到溫暖。

在詩中,我認識到許多人生哲理。“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它告訴我們人們的高低地位不同,看待問題的性質也不同。對於客觀事物的認識有片面性,而我們要做的是認識事物的真相與全貌,要超越小的範圍有自己的主見。白居易的“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寫出了讓我們雖處在逆境中但也要奮力向上的精神品質。

當我讀了杜甫的《月夜憶舍弟》想象出詩人當時在戰亂而離散的背景中寫出,就不禁想象杜甫、李白、辛棄疾、李清照等詩人不都是如此憂國憂民嗎?都是懷才不遇啊,我想,若是李清照身爲男人身,必定是豪傑,做出一番偉大的事業。

我漫步在古詩詞中,在歷史的長河中,感受着一切……

遇見的詩詞13

星期六,我們學校以鄭陸片冠軍的好成績,參加了武進區“最美古詩”電視賞讀大賽的決賽,這次比賽在武進電視臺隆重舉行。我也有幸參加了這次比賽,雖然我只是伴舞的配角,但與“最美古詩詞”的美麗邂逅,深深地震撼了我。

比賽現場碩大的舞臺,絢麗的燈光,富有詩意的背景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比賽分“經典誦讀”、 “知識比拼”兩輪進行。我們誦讀的是《遊子吟》,輪到我們上場了,學姐範芝儀和葉馨陽表演非常投入,把孟郊和母親濃濃的母子情表現得淋漓盡致。我面帶微笑,跟隨着節奏盡心盡力地做好每個動作。我也在心裏一遍又一遍地吟唱着《遊子吟》,此情此景,感人至深,我們的表演贏得了評委和觀衆的嘖嘖讚歎。

隨着“知識比拼”環節的進行,我的心也懸了起來,看着範芝儀兩題都答對,我心裏暗暗地爲她祝賀、叫好。接下來的常識問答、詩句填詞、詩句聯想環節,我們抽到的題目都較有難度,可我們的隊員還是鎮定自若,自信大方,雖然最後丟失了兩題,但最終也憑藉出色的表現獲得了武進區三等獎,我們都抑制不住內心的喜悅歡呼起來。

爲了參加這次比賽,我們排練了一遍又一遍,幾位學姐反覆地讀、背、寫,真是“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啊!邂逅“最美古詩詞”,我受益匪淺,感受到了經典文化的博大精深和無窮魅力,經典詩詞文化在我心裏生根、發芽??相信在老師的帶領下,我們都會成爲“腹有詩書氣自華”的橫小真娃。

遇見的詩詞14

腹有詩書氣自華。古今亦然。

李白遇見詩詞,一首“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道盡自己的豪雲壯志;王昌齡遇見詩詞,一首“黃金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道盡自己的雄心壯志;杜甫遇見詩詞,一首“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道盡自己的滿腔熱血……

我遇見詩詞,一首“富家不用架高堂,書中自有黃金屋。”道盡我對詩詞的熱愛。詩詞跨越千年,古人的智慧才略、壯志豪情在詩詞中展現地淋漓盡致。而今我在詩詞中體會那刻骨銘心的情懷。

我與詩詞是如何相遇,想來記憶也有些模糊,依稀記得是兒時讀起的“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帶給我的衝擊,第一次令我感到詩詞的力量。

詩詞曾無數次將我從沉睡中激醒,將我從深淵中拉回,將我的星空點亮。詩詞的力量是“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那般的壯觀雄偉,更是“不畏浮雲遮望眼,自緣身在最高層”那般的偉大。

我與詩詞相遇,與歷史相會,與古人相識。詩詞賦予我自信與勇氣,詩詞教導我堅毅向上,詩詞賜予我拼搏向上的力量。

腹有詩書氣自華。

詩書中國氣自華。

與詩詞爲伴,與高尚情懷爲伴,與書香爲伴,與壯志豪情爲伴,我進取。

遇見詩詞。

遇見的詩詞15

有一次,老師給我們佈置了一個作業。背誦古詩50首。隨着一首首古詩背過去,我發現自己漸漸愛上了古詩。古詩是如此的詞句精練,竟境優美,背古詩,漸漸變成了一種美的享受。

剛開始背古詩的時候,我覺得很難,很不容易記住。媽媽就教我一個好方法;先把古詩讀兩遍不懂的圈出來,搞明白他的意思,然後把詩轉變成畫面,前後聯繫這樣彷彿自己也置身於裏面了,詩文就脫口而出。爲了鞏固背詩效果,外出散步時,我會一邊欣賞風景一邊背,睡覺前閉上眼睛再想一遍;第二天醒來時再背背,真神,通常都是一字不差,背古詩其實就這麼簡單。

背完了50首古詩,我發現自己變聰明瞭。記得有一次去奶奶家,馬路兩旁有許多整齊的大樹,細細的柳條隨風飄舞。我說;‘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絛。’爸爸媽媽都向我伸出大拇指

我還把古詩運用到作文裏比如寫《荷花》時,我用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來寫湖面上一片連一片的荷葉和從荷葉中冒出的那亭亭玉立的荷花。

同學們,我們遇到困難千萬不要退縮,仔細想,就能找到好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