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課文 > 治境無虎的詩詞典故

治境無虎的詩詞典故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03W 次

典源出處《北堂書鈔》卷七十五引晉·華嶠 《後漢書》:“宋均遷九江太守,先是九江多虎,數傷民。均曰:‘咎在貪殘,均今退貪殘。’虎遠渡江,不爲民害。”又引吳 ·謝承 《後漢書》:“劉昆遷弘農太守,先是崤險,驛道多虎災,行旅不通。昆爲政三年,仁化大行,虎皆負子渡河而去。”《後漢書 ·劉昆傳》、《宋均傳》亦載。

治境無虎的詩詞典故

釋義用法據說後漢宋均、劉昆做地方官時,有仁政,境內的.老虎因此都渡河離去。後以此典稱譽地方官吏的政績。

用典形式

【虎去境】 唐·羅隱:“虎知應去境,牛在肯全形。”

【虎渡江】 唐·張祜:“舊愛鵬摶海,今聞虎渡江。”

【九江渡虎】 唐 ·李白:“九江皆渡虎,三郡盡還珠。”

【負子渡河】 宋 ·方岳:“李廣不生周處死,負子渡河何日是。”

【劉昆善政】 宋·陸游:“四郊無事民安靜,有若劉昆多善政。”

【治境無虎】 宋·黃庭堅:“傳聞治境無戾虎,更道豐年鳴白鼉。

【易俗去猛虎】 唐·岑參:“易俗去猛虎,化人似馴鷗。”

【所居猛獸奔】 唐·李白:“出牧歷三郡,所居猛獸奔。”

【渡河適他邦】 唐·李紳:“渡河豈適他邦害,據谷終無暴物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