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詩詞歌賦 > 詩人 > 古代詩人李暠簡介

古代詩人李暠簡介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92W 次

李暠(351年417年),字玄盛﹐小字長生,漢族,隴西成紀人,是其父李昶的遺 腹子,十六國時期西涼國的建立者。自稱是西漢將領李廣之後,李氏先祖自漢代移居狄道,世爲西州大姓,東漢時有西涼軍閥李傕,唐朝李氏亦稱李暠爲其先祖。北涼神璽元年(397年),段業自稱涼州牧﹐以李暠爲效谷縣令,後又升敦煌太守。北涼天璽二年(400年),李暠自稱大將軍、護羌校尉、秦涼二州牧、涼公,改元庚子,以敦煌爲都城,疆域廣及西域。405年,改元建初,遣使奉表於晉,並遷都酒泉,與北涼長期爭戰。

古代詩人李暠簡介

李暠本人喜好讀書,因此在位時注重文化教育,境內文風頗盛。建初十三年(417年),李暠過世,諡武昭王,廟號太祖。子李歆繼位。

【生平】

北涼神璽元年(397年),段業自稱涼州牧﹐以李暠爲效谷縣令,後又升敦煌太守。 北涼天璽二年(400年),李暠自稱大將軍、護羌校尉、秦涼二州牧、涼公,改元庚子,以敦煌爲都城,疆域廣及西域。405年,改元建初,遣使奉表於晉,並遷都酒泉,與北涼長期爭戰。

晉隆安四年(公元400年),北涼晉昌(郡治冥安,今甘肅安西縣東南)太守唐瑤向敦煌、酒泉、晉昌、涼興、建康、祁連六郡發出倡議,推舉北涼敦煌太守李暠任冠軍大將軍、涼公,領秦涼二州牧,護羌校尉。同年,李暠在敦煌建立西涼國,疆域東自建康,西至鄯善。

安帝隆安四年(400),晉昌太守唐瑤將六郡檄交給李暠,並推他爲大都督、大將軍、涼公、領秦涼二州牧、護姜校尉。於是李暠的西涼政權建立了,年號爲庚子。建國後,李暠以諸事草創,倉帑未盈,故息兵按甲,務農養士爲指導思想;在政治上努力做到知人善任,積極納諫,執法寬簡,賞罰有信。他赦其境內,號召因戰亂而背井離鄉的百姓返回家園,重視農桑,並給這些重返家鄉的百姓以優惠待遇和資助,很快就有逃民2.3萬多戶遷回敦煌。爲了統一河西,他還派遣重臣宋繇東征涼州,西擊玉門,都取得了成功。隨後,他又實施了寓兵於農的措施,將大批軍隊開到玉門關、陽關等地屯田,廣積糧谷作爲東伐的資本。因此,敦煌因戰亂而遭到破壞的經濟,很快得以恢復和發展。此時,李暠在城南門外臨水處建起一座靖恭之堂,作爲他同朝臣商議朝政、檢閱武備的處所。爲振興文教,培養儒士,他修建了泮宮(學校),並在各郡設置五經博士,負責傳授經學。文風一時大興。

安帝義熙元年(405),李暠改元爲建初。他派人向東晉奉表。義熙二年(406),北涼詛渠蒙遜侵略西涼國,發兵進攻建康郡(今甘肅高臺縣駱駝城),掠走了3000餘戶人家。李暠得知後非常氣憤。立即親自率兵追至彌安(今灑泉縣東),打敗了他們,截回了掠走的全部人家。此後,他促勸耕作,百姓樂業,國內安福,出現了一派昇平盛世的景象。

李暠執政後廣開言路,積極振興文化教育。在他統治的西涼境內,當時好多文人名流,都投靠於他,被他重用,一時羣英齊集敦煌,在學術上做出了突出的成就,形成了以敦煌爲中心的"五涼文化"的`興盛時期。李暠不僅是一個胸懷大志的政治家,還是一位文學家。曾著有《述志賦》、《槐樹賦》、《大酒容賦》等多篇。但除《述志賦》外,其餘都沒有流傳下來。

西涼國,雖然拓地東自建康西到鄯善,但是,邊境是不穩固安定的。建都張掖的北涼王沮渠蒙遜,對西涼虎視眈眈,抱有野心,經常派兵騷擾。爲了抗禦北涼,李暠在徵求了部下的意見後,於公元405年把都城由敦煌遷到酒泉。敦煌則由他的三子李讓鎮守。遷都酒泉後,李暠積極整軍修武,勵精圖治。北涼曾數次對西涼用兵,均未得逞。雙方只好訂立盟約宣佈罷兵。從此以後,西涼國暫時出現了安定時期。

李暠於義熙十三年(公元417年)病卒,享年67歲,死後諡爲"涼武昭王"。之後他的二兒李歆繼位。西涼國經過三傳,維持了21年,亡於北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