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元史》卷七十 志第二十一 ◎禮樂四○郊祀樂舞降神文舞,(崇德之舞。)《乾寧之曲》六成。圜鍾宮三成。始聽三鼓,(一聲鍾,一聲鼓,凡三作,後仿此。)一鼓稍前,開手立;二鼓合手,退後;三鼓相顧蹲。三鼓畢,間聲作。(二聲鍾,一聲鼓。)一鼓稍前,舞蹈;二鼓舉左手,收,......

  • 《金史》卷八十三 列傳第二十一大綱 張通古張浩張汝霖張玄素張汝弼耶律安禮納合椿年祁宰張通古,字樂之,易州易縣人。讀書過目不忘,該綜經史,善屬文。遼天慶二年進士第,補樞密院令史。丁父憂,起復,懇辭不獲,因遁去,屏居興平。太祖定燕京,割以與宋。宋人慾收人望,召通......

  • 《宋史》卷六十八 志第二十一 ◎律歷一○應天乾元儀天曆古者帝王之治天下,以律歷爲先。儒者之通天人,至律歷而止。歷以數始,數自律生,故律歷既正,寒暑以節,歲功以成,民事以序,庶績以凝,萬事根本,由茲立焉。古人自入小學,知樂知數,已曉其原。後世老師宿儒猶或弗......

  • 《新元史》卷五十四·志第二十一 ○河渠三△渾河滹沱河冶河灤河吳松江澱山湖四川江堰鹽官州海塘諸路水利渾河,又名盧溝河,其上流爲桑乾河,發源於太原之天池,伏流至朔州馬邑縣,渾泉涌出,曰桑乾泉,東流自奉聖州入宛平界,至都城四十里東麻峪,分爲二派:一自通州高麗......

  • 《漢書》卷五十一·賈鄒枚路傳第二十一 賈山,潁川人也。祖父祛,故魏王時博士弟子也。山受學祛,所言涉獵書記,不能爲醇儒。嘗給事潁陰侯爲騎。孝文時,言治亂之道,借秦爲諭,名曰《至言》。其辭曰:{臣聞爲人臣者,盡忠竭愚,以直諫主,不避死亡之誅者,臣山是也。臣不敢以久遠......

  • 《周書》卷二十九 列傳第二十一大綱 王傑王勇宇文虯宇文盛(弟丘)耿豪高琳李和伊婁穆楊紹王雅達奚實劉雄侯植王傑,金城直城人也,本名文達。高祖萬國,魏伏波將軍、燕州刺史。父巢,龍驤將軍、榆中鎮將。傑少有壯志,每以功名自許。善騎射,有膂力。魏孝武初,起家子都......

  • 《莊子集解》外篇第二十一田子方大綱 田子方侍坐於魏文侯,數稱溪工。釋文:李雲:‘田子方,魏文侯師,名無擇。溪工。賢人。'司馬本作雞。文侯曰:溪工,子之師邪?子方曰:非也。無擇之裏人也,稱道數當,成雲:稱說言道,頻當於理。故無擇稱之。文侯曰:然則子無師邪?子......

  • 《舊唐書》卷四十一 志第二十一大綱 ◎地理四○劍南道東西道九嶺南道五管十△劍南道成都府隋蜀郡。武德四年,改爲益州,置總管府,管益、綿、陵、遂、資、雅、嘉、滬、戎、會、鬆、翼、巂、南寧、昆、恭十七州。益州領成都、雒、九隴、郫、雙流、新津、晉原、......

  • 《新五代史》 卷三十三 死事傳第二十一大綱 嗚呼甚哉!自開平訖於顯德,終始五十三年,而天下五代。士之不幸而生其時,欲全其節而不二者,固鮮矣。於此之時,責士以死與必去,則天下爲無士矣。然其習俗,遂以苟生不去爲當然。至於儒者,以仁義忠信爲學,享人之祿,任人之國者,不顧其......

  • 《北史》卷三十三 列傳第二十一大綱 李靈曾孫元忠渾弟子璨璨曾孫德饒公緒李順玄孫元操李孝伯兄孫謐謐弟子士謙李裔子子雄李義深弟幼廉李靈,字武符,趙郡平棘人也。父勰,字小同,恬靜好學,有聲趙、魏間。道武平中原,聞其已亡,哀惜之,贈宣威將軍、蘭陵太守。神蒨中,太......

  • 卷第二十一大綱 詠史百一遊仙詠史詠史詩五言王仲宣自古無殉死,達人共所知。禮記曰:陳幹昔寢疾,屬其子曰:如我死,使吾二婢子夾我。幹昔死,其子曰:殉葬非禮也。杜預左氏傳注曰:以人從葬爲殉。鶡冠子曰:達人大觀。秦穆殺三良,惜哉空爾爲。左氏傳曰......

  • 《後漢書》卷三十一·郭杜孔張廉王蘇羊賈陸列傳第二十一 郭伋字細侯,扶風茂陵人也。高祖父解,武帝時以任俠聞。父梵,爲蜀郡太守。伋少有志行,哀、平間闢大司空府,三遷爲漁陽都尉。王莽時爲上谷大尹,遷幷州牧。更始新立,三輔連被兵寇,百姓震駭,強宗右姓各擁衆保營,莫肯先附。更始素聞伋......

  • 《史記》卷八十一 廉頗藺相如列傳第二十一大綱 廉頗者,趙之良將也。趙惠文王十六年,廉頗爲趙將伐齊,大破之,取陽晉,拜爲上卿,以勇氣聞於諸侯。藺相如者,趙人也,爲趙宦者令繆賢舍人。趙惠文王時,得楚和氏璧。秦昭王聞之,使人遺趙王書,願以十五城請易璧。趙王與大將軍廉頗諸大臣......

  • 《南史》卷三十一 列傳第二十一大綱 張裕茂度仕爲宋武帝太尉主簿、揚州中從事,累遷別駕。武帝西伐劉毅,北伐關洛,皆居守留任州事。出爲都督、廣州刺史、平越中郎將,綏靜百越,嶺外安之。元嘉元年,爲侍中、都督、益州刺史。帝討荊州刺史謝晦,詔益州遣軍襲江陵。晦......

  • 《唐律疏議》故唐律疏議卷第二十一鬥訟 【疏】議曰:鬥訟律者,首論鬥毆之科,次言告訟之事。從秦漢至晉,未有此篇。至後魏太和年,分繫訊律為鬥律。〔一〕至北齊,以訟事附之,名為鬥訟律。後周為鬥競律。隋開皇依齊鬥訟名,至今不改。賊盜之後,須防鬥訟,故次於賊盜之下。30......

  • 《隋書》卷二十六志第二十一 隋書《隋書》共八十五卷,其中帝紀五卷,列傳五十卷,志三十卷。本書由多人共同編撰,分爲兩階段成書,從草創到全部修完共歷時三十五年。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隋書》卷二十六志第二十一,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百官上《易》曰......

  • 《荀子》解蔽篇第二十一大綱 凡人之患,蔽於一曲,而闇於大理。治則復經,兩疑則惑矣。天下無二道,聖人無兩心。今諸侯異政,百家異說,則必或是或非,或治或亂。亂國之君,亂家之人,此其誠心,莫不求正而以自為也。妒繆於道,而人誘其所迨也。私其所積,唯恐聞其惡也。......

  • 《中論》復三年喪第二十一大綱 天地之間,含氣而生者,莫知乎人。人情之至痛,莫過乎喪親。夫創巨者其日久,痛甚者其愈遲。故聖王制三年之服,所以稱情而立文,爲至痛極也。自天子至於庶人,莫不由之,帝王相傳,未有知其所從來者。及孝文皇帝,天姿謙讓,務崇簡易。其將......

  • 《陳書》卷二十七 列傳第二十一◎江總 姚察大綱 江總,字總持,濟陽考城人也,晉散騎常侍統之十世孫。五世祖湛,宋左光祿大夫、開府儀同三司,忠簡公。祖蒨,樑光祿大夫,有名當代。父紑,本州迎主簿,少居父憂,以毀卒,在《梁書孝行傳》。總七歲而孤,依於外氏。幼聰敏,有至性。舅吳平光侯......

  • 《後漢紀》孝桓皇帝紀上卷第二十一 建和元年(丁亥、一四七)春正月戊午,大赦天下。賜男子爵各有差;鰥寡孤獨不能自存者粟,人三斛;貞婦帛,人三匹。二月,黃龍見譙。夏四月庚寅,京兆地震〔一〕。〔一〕範書桓帝紀作京師地震。續漢五行志作京都地震。以定策功益封......

  • 《北齊書》卷二十九 列傳第二十一大綱 李渾(子湛渾弟繪族子公緒)李璵(弟瑾族弟曉)鄭述祖(子元德)李渾,字季初,趙郡柏人人也。曾祖靈,魏鉅鹿公。父遵,魏冀州徵東府司馬,京兆王愉冀州起逆,遇害。渾以父死王事,除給事中。時四方多難,乃謝病,求爲青州徵東府司馬。與河間......

  • 《梁書》卷二十七 列傳第二十一◎陸倕 到洽 明大綱 陸倕,字佐公,吳郡吳人也。晉太尉玩六世孫。祖子真,宋東陽太守。父慧曉,齊太常卿。倕少勤學,善屬文。於宅內起兩間茅屋,杜絕往來,晝夜讀書,如此者數載。所讀一遍,必誦於口。嘗借人《漢書》,失《五行志》四卷,乃暗寫還之,略無遺脫。......

  • 《新唐書》卷九十六 列傳第二十一大綱 房杜房玄齡,字喬,齊州臨淄人。父彥謙,仕隋,歷司隸刺史。玄齡幼警敏,貫綜墳籍,善屬文,書兼草隸。開皇中,天下混壹,皆謂隋祚方永,玄齡密白父曰:上無功德,徒以週近親,妄誅殺,攘神器有之,不爲子孫立長久計,淆置嫡庶,競侈僭,相傾鬩,終當內相誅......

  • 《宋史列傳第二十一》節選文言文閱讀題 李濤,字信臣,京兆萬年人。後唐天成初,舉進士甲科。晉天福初改史館修撰晉祖①幸大梁張從賓以盟津叛陷洛陽扼虎牢故齊王全義子張繼祚者實黨之晉祖將族其家。濤上疏曰:全義歷事累朝,頗著功效。當巢、蔡之亂,京師爲墟,全義手披荊......

  • 《新元史》卷一百二十四·列傳第二十一 朮赤臺怯臺哈答畏答兒博羅歡伯都朮赤臺,兀魯特氏。其先納臣拔都,太祖八世祖蔑年土敦第七子也,生二子:長曰兀魯特、次日忙兀特,子孫遂以名爲氏。朮赤臺刀兀魯特之六世孫。兀魯特與忙兀特、札剌兒、宏吉剌、亦乞列思,歸附太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