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成語 > 樂不思蜀的成語故事及解釋大綱

樂不思蜀的成語故事及解釋大綱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1W 次

成語名稱:樂不思蜀

樂不思蜀的成語故事及解釋

成語拼音:lè bù sī shǔ

成語用法:作謂語、定語;形容忘本。

實用性:常用

感情色彩:貶義詞

成語結構:緊縮式

成語年代:古代

成語解釋:樂:喜悅,快樂;蜀:三國時的蜀國。比喻樂而忘返或樂而忘本。

成語來源:晉·習鑿齒《漢晉春秋》:“王問禪曰:‘頗思蜀否?’禪曰:‘此間樂,不思蜀。’”

成語造句:王朔《癡人》:“要不怎麼叫‘樂不思蜀’呢。”

樂不思蜀的`成語故事

三國時期,劉備佔據蜀地,建立蜀國。他死後,兒子劉禪繼位,又稱劉阿斗。劉禪昏庸無能,在那些有才能的大臣死後,公元263年,蜀國就被魏所滅。劉禪投降後,魏王曹髦(máo)封他一個食俸祿無實權的“安樂公”稱號,並將他遷居魏國京都許昌居住。

樂字開頭的成語

樂不思蜀

包含有樂字的成語

樂不思蜀 伯樂相馬 爲善最樂 不改其樂 潘文樂旨 安居樂業 濠上之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