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對聯 > 《三國演義》對聯大全

《三國演義》對聯大全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85W 次

導語:《三國演義》是中國古典四大名著之一,是中國第一部長篇章回體歷史演義小說,全名爲《三國志通俗演義》(又稱《三國志演義》),作者是元末明初的著名小說家羅貫中。下面是語文迷小編爲您整理的《三國演義》對聯大全,供您參考和借鑑。

《三國演義》對聯大全

筆下雖有千言  胸中實無一策

此聯出自第43回舌戰羣儒中。諸葛亮爲聯吳抗曹而出使江東,在謁見孫權之前,與江東文武二十餘人會於外堂,其中張昭等多數文臣主張降曹,知諸葛亮來意,故意撓起論爭,欲使諾葛亮知難而退。誰知諾葛亮從容不迫,對答如流。此聯是諸葛亮回擊程德摳說自己:“爲儒者所笑”而對“小人之儒”的描畫。其大意是:小人之儒只會誇誇其談,卻不能解決一個實際問題。

沉魚落雁之容  閉月羞花之貌

此聯出自第44回智激周瑜中。周瑜本來主戰,卻故意裝作主降,魯肅信以爲真而與之爭論。諸葛亮早看穿了周瑜心思,也故意說主降,並說曹操之所以大軍甫徵,目的之一就是要取江東二美人大喬和小喬。曹操本是好色之徒,而二喬國色天香,是那麼美!諸葛用此聯來形容她倆的容貌。其大意是:簡直是太美了!魚見了沉入水底,雁見了降落沙洲;月見了躲進雲層,花見了含羞低頭。周瑜聽罷,大罵曹操欺人太甚,方說出本意。並希望諸葛亮助一臂之力,共破曹賊。

整備窩弓以擒猛虎  安排香餌以釣鰲魚

此聯出自第56回三氣周瑜中。周瑜定下了假途滅虢之計,虛名取川,實取荊州。劉備向諸葛亮問計時,諸葛亮口占了這副對聯。其大意是:準備好彎穹的強弓硬弩來擒拿兇猛的老虎,安排下噴香的誘餌引料來釣取碩大的老鱉。具體內容是令趙雲領兵在荊州城內嚴陣以待,關羽,張飛、黃忠、魏延四路兵馬包抄其後,齊聲喊:“活捉周瑜”,周瑜氣得箭瘡復裂,墜於馬下,咬牙切齒,賭氣真要去取西川。行至巴丘,上流又有劉封、關平領軍截住水路。周璃愈怒。忽又報諸葛亮遣人送書至,周瑜看後仰天長嘆:“既生瑜,何生亮!”連叫數聲而亡。第24回尾有一副類似的對聯:整備窩弓射猛虎  安排香餌釣鰲魚  總之,通過徐庶的二副口占聯和諸葛亮自己的四副口占聯,充分表現了諸葛亮作爲智慧化身的藝術形象。這是作者花了最多心血、作了最大努力的一個藝術形象。

伏路把關饒子敬  臨江水戰有周郎

此聯出自第45回三江口鬥智中,周瑜因知諸葛亮有王佐之才,便請其兄諸葛瑾勸其棄劉備而事東吳,結果未成。周瑜轉恨諸葛亮,存心欲誅殺之,便請諸葛亮星夜往聚鐵山斷曹操糧道。諸葛亮欣然領諾,轉而假託江南童謠而口占了上聯,來激將周瑜。其大意是:魯肅等人只能伏路把關而不能水戰;周瑜只堪臨江水戰而不能陸戰。周瑜被激怒,更自領軍去斷操糧遭。諸葛亮笑而阻之,操賊平生慣斷人糧道,今必有備。周瑜播首頓足曰:“此人見識勝吾十倍。”

同心協力,救國扶危  上報國家,下安黎庶

此聯出自第1回桃園結義中。劉、關、張三人在張飛桃園中,備下烏牛白馬祭祀等項,焚香祭拜而言誓,以上述對聯爲宗旨,結爲異姓兄弟,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願同年同月同日死。其大意是,思想一致,共同努力,救助困難,扶持危急;上可報效國家社稷,下能安定黎民百姓。全聯採用了對偶自對的技法,“同心協力”自對“救國扶危”,“上報國家”自對“下安黎庶”,都很工穩。

從第1回桃田結義到第83回劉備爲關羽、張飛報仇討伐東吳,作者用了將近三之二的篇幅來寫三人的忠義史,刻畫三人的江湖義氣,呼應這副勵志聯。劉、關、張爲了遵循所立宗旨,縱然犧牲生命和事業也在所不惜,真正做到了患難與共,至死不渝。

駑馬並麟麟  寒鴉配鸞鳳

此聯出自第36回走馬薦諸葛中,劉備拜徐庶爲軍師,曹仁領大軍進攻新野,徐庶輔佐劉備使得曹軍三戰皆北,敗回許昌。曹操用程昱計騙走鋒庶,徐庶臨行向劉備推薦諸葛亮。當劉備問“此人比先生才德何如”時,徐庶以此聯應答。其大意是:我與他相比,是小巫見大巫,相差何止十萬八於裏!全聯對仗工穩,“駑馬”“寒鴉”形名偏正詞組對,“麒麟”“鸞鳳”並列詞組對。

赤面秉赤心,騎赤兔追風,馳驅時無忘赤帝

青燈觀青史,仗青龍偃月,隱微處不愧青天

此聯出自第77回關公顯聖中。關羽死後被封爲神,往往於玉泉山顯聖護民,鄉人感其德,就於山頂上建廟,四時致祭。後人題此聯於廟前。其大意是:紅色的面容顯示了赤誠的忠心,騎着赤兔追風馬,縱橫馳騁時從沒有忘記自己是漢帝的武將;在青色的油燈下攻讀青史,拿着那把青龍偃月大刀,即使在心靈最隱祕的地方,也沒有對不起蒼天的醜行。此聯的對仗於工穩中見奇巧,對關羽的外貌,坐騎、兵器、愛好以及品德各方面的特點,都做了全面的概括與評價。聯語應用了顏色重字對的技巧,四赤對四青,妙趣橫生,令人回味無窮。

這副對聯大力稱頌關羽的忠肝義膽。誦讀聯文,我們的腦海中不禁浮現出關羽身在曹營心在漢,得知劉備消息後,即掛印封金,保護着甘、糜二夫人,千里走單騎,過五關,斬六將,徑往河北投奔劉備,一路上關羽禮敬二位皇嫂,每晚常在燈下憑几看書等一系列情景。

淡泊以明志  寧靜而致遠

此聯出自第37回二顧草廬中。劉、關、張三人跟童子進諸葛草廬,至中門,劉備見門上大書一聯。其大意是:不追求名利,生活簡單樸素,才能顯示出自己的志趣;不追求熱鬧,心境安寧清靜,才能達到遠大目標。通過此聯揭示了諸葛亮的高尚德操。諸葛亮的《誡子書》中有這樣兩句話:“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本來是排閥句,小說作者以肯定句的形式取代了原來的否定之否定的形式,而用作諸葛草廬的門聯。但它仍然還是排偶句而非對偶句,幹仄極不和諧。

書中在這副對聯出現前後,多次展示了諸葛亮的這一志向。第36回回末,徐庶入草廬見諸葛亮,告之已報他推薦給劉備一事。諸葛亮聞言作色曰:“君以我爲享祭之犧牲乎!”說罷,拂袖而入。第38回中,劉備請諸葛亮出山時,他說:“亮久樂耕鋤,懶於應世,不能奉命。”劉備聽罷,失望已極,哭着說:“先生不出,如蒼生何!”說完已是淚滿衣襟。諸葛亮見劉備“其意甚誠”,才答應“願效犬馬之勞。”第二天動身時又對三弟諸葛均說,因感劉備“三顧之恩”,自己才“不容不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