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教學反思 > 螳螂捕蟬教學反思

螳螂捕蟬教學反思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93W 次

《螳螂捕蟬》是一篇寓言故事,講的是春秋戰國時期,吳王決定攻打楚國並不準別人來勸阻。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螳螂捕蟬教學反思,歡迎閱讀參考!

螳螂捕蟬教學反思

  螳螂捕蟬教學反思1

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是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雖然說語文課程中主要任務是提升學生的讀寫能力,但挖掘文字背後深藏的人文思想,歷來都是非常重要的。試想,誰能撇開人文不談,進行單獨的工具性的訓練呢?

精讀本文時,我讓學生首先明白一個問題:文章中分別有哪兩組人來勸說吳王?吳王的態度怎樣?用文章中的一個詞語分別概括。學生經過閱讀思考,立即說出了大臣和少年的勸說結果,分別是“固執”和“打消”,我將這組詞語板書在黑板上,讓學生尋根究底,爲什麼會有不同的結果呢,進而引起了全篇課文的教學。

文章中少年的勸說段落,幾乎都是對話描寫,沒有多少品讀的價值,在指導朗讀課文時,就是蜻蜓點水,一帶而過,讓學生明白意思即可。對少年的描寫,能體現其智勇雙全的,在文章的第三自然段,“毫不介意”和“一連轉了三個早晨”,教學中,我在此處略花時間,在朗讀和述說中讓學生明白了少年的`堅持和聰慧。

教學本篇文章,我們沒有必要斟酌其真實性,目的是透過課文的語言文字,品評其背後隱藏的現實的教育意義,這纔是最重要的。在課堂教學中,我引導學生挖掘文字背後蘊含的東西,讓學生的思想也受到了一次洗禮,在將文字讀薄又讀厚的過程中,實現了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提升。

  螳螂捕蟬教學反思2

《螳螂捕蟬》是一則極富理趣的歷史寓言故事。講的是春秋時期,吳王不聽勸阻,執意要出兵攻打楚國,一位少年便以“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的故事,告誡吳王一心想得到眼前利益、不顧身後隱患是危險的,從而使吳王打消了攻打楚國的念頭。

對寓言這一體裁,學生並不陌生。但學生往往只注意故事的情節,不善於思考蘊含的道理。因此,教學時我主要引導學生抓住揭示寓意的語句,圍繞具體形象的故事,理清“蟬、螳螂、黃雀”間的關係,探究“眼前的利益”和“隱伏的禍患”,從而深刻理解文章內容,領悟告訴人們的道理。

爲了將課題研究的成果充分體現在本節課中,我認真鑽研教材,挖掘合作點,共設計了四次合作。所以,在本課的教學中,我突出了學生的探究性學習,體現了合作式學習,讓學生在合作中與文本對話,理解語言,形成一個生生互動,師生互動,開放的,有生命的語文課堂。

如,爲進一步感悟少年的足智多謀,我設計了這樣的合作學習:請每個小組推選兩位同學,一個當少年,一人當吳王,其他的人是導演,表演對話。要求:表演符合人物身份,配合默契。在排演中,小組成員各有其職,職責分明,相互間進行有效的溝通,在趣味盎然、快樂無比的表演中產生對知識的渴求,學生自覺性就會自然而然地表現出來。在表演之後,我引導學生展示的小組進行評價,及時鼓勵肯定他們的學習成果。

如,在學生明確了蟬、螳螂和黃雀之間的關係後,爲培養學生的合作學習能力,我提高了要求,讓學生以小組爲單位,討論如何用符號表示三者的關係。每組的2號做記錄,1號彙報,4號組長負責組織協調工作。每個人都要發表自己的看法,並認真傾聽組員發言,必要時提問、質疑。片刻之後,每個小組都設計了示意圖,而且各有特色。通過這樣的合作,學生思維的火花被點燃了。

課後,我也佈置了一個合作的作業:吳王放棄攻打楚國,第二天早朝時,他會怎麼對大臣們說纔不失自己的顏面呢?請小組討論爲吳王設計一個講話稿。這樣的作業,不僅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了學生的想象創造力,而且將小組合作學習延伸到了課堂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