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教學反思 > 三年級語文上冊我不能失信教學反思(通用7篇)

三年級語文上冊我不能失信教學反思(通用7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29W 次

作爲一名優秀的教師,我們都希望有一流的課堂教學能力,通過教學反思可以快速積累我們的教學經驗,寫教學反思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三年級語文上冊我不能失信教學反思(通用7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三年級語文上冊我不能失信教學反思(通用7篇)

  三年級語文上冊我不能失信教學反思1

略讀教學一直是我們課堂教學中的盲區。不知道和精讀課文的教學有何區別。通過教學和查找資料,覺得略讀教學可以這樣來教。

王崧舟認爲:設計應以大框架、大板塊爲主。教學流程不宜過精過細。同時,教學應從閱讀技能的鞏固運用着眼。

因此,教這課時,我這樣設計:

  一讀:

統攬全篇,整體感知。弄清楚課文主要寫的一件什麼事?學會用自己的話概括主要內容。

  二讀:

抓詞理句。分步探究。放手讓學生去學,當然老師可以出一個題目,讓學生圍繞這個題目去圈點。去劃出有關語句,或者有關句子寫出體會。一定要動手動筆動腦給足時間讓學生自己去讀去思考去感悟。

  三讀:

入情入境,邊讀邊體會。邊交流各自的觀點感想。老師做聽衆,先不作評價,只作比較。讓學生去評價正確與否。從文中找出依據和理由。

  四讀:

全面欣賞體會。感受人物的可貴品質。明白寫一個人可以通過一個人的語言、動作、表情來表達來描寫。

通過教學,我覺得略讀課文不能像精讀課文那樣精耕細作,不分輕重主次的教學就失去了編者設計略讀課文的意圖。但也絕對不能只是泛泛而談,不求甚解,簡單馬虎走過場。要注意閱讀方法的訓練,閱讀技能的指導。學習形式可以編排課本劇。當導遊解說,辯論會,填寫表格,閱讀推薦等。

  三年級語文上冊我不能失信教學反思2

這篇略讀課文講述的是宋慶齡小時候誠實守信的故事。一個星期天,宋慶齡全家準備到父親的一位朋友家去。可是宋慶齡想起要在當天教朋友小珍疊花籃,雖然父親和母親都勸她改天再教,可是宋慶齡還是留了下來,履行了自己的諾言。

這篇課文語言淺顯易懂,在教學時,我鼓勵學生運用默讀、朗讀、分角色朗讀課文等多種形式,讀通讀懂課文,在此基礎上,組織學生以小組爲單位,圍繞課文前面導語中提到的“想想課文講了一件什麼事、你讀後有什麼感受”展開探討交流。在討論、交流問題時,我引導學生抓住以下重點句子來理解課文內容:“不行!不行!小珍來了會撲空的,那多不好啊!”讓學生知道從宋慶齡的語言和動作描寫表現出她拒絕的態度十分直接了當,沒有絲毫猶豫。“不,媽媽。如果我忘記了這件事,明天見到她時,可以道歉;可是我並沒有忘記,我不能失信啊!”我讓學生認真探討這些話的含義,有的學生說:“宋慶齡沒有忘記自己的承諾。她不能跟爸媽一起去伯伯家,她要在家等小珍。”有的學生說:“宋慶齡拒絕了媽媽的建議,明明白白地表明自己沒有忘記這件事,如果因此向小珍道歉是自己失信的表現,這種明知故犯的失信,比無意中的失信,就更不對了。”在教學中我緊緊抓住文中的對話和動作來領會慶齡守信用的可貴品質,使學生學有所悟,讀有所感,從中受到薰陶感染,使自己做人做事得到啓示。

在下午的班會課上,我還讓學生針對“慶齡這樣做對不對”這一主題進行了辯論,“如果是你,你會怎樣處理這件事”進行身體力行的設想,學生在思維火花不斷的碰撞中感悟體會誠實守信的可貴之處,都決心向她學習,從我做起,從我們身邊做起,在學校要做一個誠信的好學生,在家中做一個誠信的好孩子。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三年級語文上冊我不能失信教學反思3

《我不能失信》一課講述了一個宋慶齡小時候的故事,通過宋慶齡爲了遵守教好朋友小珍疊花籃的約會而放棄了去伯伯家看可愛的鴿子一事,表現宋慶齡的誠實守信品格。因這是一篇略讀課文,我打算讓學生自己去學習,出示了成語“一諾千金”,大部分學生不知道它的意思,我告訴學生一諾千金的意思就藏在課文中後,我就讓學生自己讀課文,學習課文,最後大家又在“一諾千金”的說話練習中結束學習。一節課下來,我比來時少說了一半的話,但學生學習積極性卻很高,效果也出奇的好。課後,好些學生在隨筆中寫了自己的想法。如,歐陽豔寫到:今天,我學習了第八課《我不能失信》,知道宋慶齡爲教小珍疊花籃沒有去伯伯家,她是一個守信用的人,我也要像她那樣做一個講信用的人。

通過這節課,我有兩點思考:一是思想品德教育應該始終貫穿於教學活動。課堂中所傳授的不應僅僅是學文識字,而應該將做人的道理融入其中。二是在教學中要相信學生,該放手時要放手。在本次課堂上,我將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充分調動了他們學習的自主性和積極性。

同時,我也發現在備課過程中,對教材的鑽研還比較膚淺。今後備課要更紮實地鑽研教材。

  三年級語文上冊我不能失信教學反思4

《我不能失信》一課講述了一個宋慶齡小時候的故事,通過宋慶齡爲了遵守教好朋友小珍疊花籃的約會而放棄了去伯伯家看可愛的鴿子一事,表現宋慶齡的誠實守信品格。

我在本課教學中,先讓學生初讀課文後,試着總結文章的'主要內容,鍛鍊學生的概括能力,然後讓學生感悟宋慶齡所具有的品質,絕大多數同學能談到“守信”這一點,於是圍繞守信展開討論,用聯繫上下文的方式,來理解宋慶齡是如何守信的。

首先,難道宋慶齡不想去伯伯家嗎?聯繫上下文討論,答案在第一自然段:二女兒宋慶齡顯得特別高興,她早就盼着到這位伯伯家去了。伯伯家養的鴿子,尖尖的嘴巴,紅紅的眼睛,漂亮極了!伯伯還說準備送她一隻呢!這幾句話都直接或間接的寫出了宋慶齡非常想去伯伯家。

其次,慶齡臨出門時突然停住了腳步,想起與小珍有約,決心留下來,聯繫上下文理解宋慶齡絲毫沒有猶豫的決心:“不行,不行!小珍來了會撲空的,那多不好呀!”宋慶齡邊說邊把手抽回來。“抽回來”一詞非常明顯的寫出了慶齡毫不猶豫的決心。

再次,從“不,媽媽。如果我忘記了這件事,明天見到她時,可以道歉;可是我並沒有忘記,我不能失信啊!”這句中也能體會到宋慶齡的守信,同時,當學生找到這句時,順勢問一句:這句除了寫出了宋慶齡的守信還寫出了什麼?答案:誠實。

最後,揭示主題,強調宋慶齡誠實守信的高貴品質,並希望這種品質能影響在座的所有學生。

  三年級語文上冊我不能失信教學反思5

《我不能失信》是我們進入三年級的第二篇略讀課文,學生在第一單元已經學習了一定的閱讀方法,所以,在學習這篇文章時,我又引導學生重新回顧略讀課文的學習方法,儘量讓學生能夠在自主讀書的基礎上,能讀懂課文內容,並體會作者所要表達的中心思想。反思自己這節課的教學,我認爲自己在指導學生學習略讀課文時針對這節課問題的設計比較好。本文的故事內容比較受學生的喜歡,也非常容易理解。在初讀感知中,我設計了這樣幾個小問題:

1、藉助拼音自己輕聲讀課文,讀不通順的地方反覆多讀幾遍,把課文讀通順,讀流利。

2、分自然段指名朗讀課文,檢查自讀情況。

3、以小組爲單位,圍繞課文前面導語中提到的“想想課文講了一件什麼事,故事告訴我們什麼”。

接下來,我讓學生進一步默讀課文,加深理解:宋慶齡想不想去伯伯家?她爲什麼停住了腳步不去?別人是怎麼勸說的?她是怎麼說的?你從中受到了哪些啓示?

在學生充分閱讀,自主學習的基礎上,進行全班交流。學生大多能夠抓住文中的對話和動作來領會慶齡守信用的可貴品質。這一主題進行了辯論,又給學生創設情境:“如果你是宋慶齡,你會怎樣處理這件事?” “你在日常生活中有沒有遇到過類似的事?你是怎麼處理的?讀了本文後有何感想?”學生在思維火花不斷的碰撞中感悟體會誠實守信的可貴之處,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今後在閱讀教學中,也要有意識地調動學生的自主性和積極性,讓學生能夠有自己的獨特的閱讀感受,傾聽學生的學習效果,時間久了,學生的閱讀水平也會逐步提高。

  三年級語文上冊我不能失信教學反思6

《我不能失信》是人教版小學三年級第二單元的一篇略讀課文,故事內容貼近學生的生活,語言淺顯易懂,學生易於理解。由於三年級上學期是剛剛接觸略讀課文,對於略讀課文的學習方法還不是特別明白。所以,我主要是鼓勵學生運用默讀、朗讀、分角色朗讀等多種形式的讀書活動,引導學生抓住文中的對話和動作來領會慶齡守信用的可貴品質,從而使孩子受到感染和教育,使他們在做人做事上得到啓示。

教學時,我主要是以問題的形式引導學生思考。我設置的問題有:“宋慶齡想不想去伯伯家?她爲什麼停住了腳步?她父母是怎麼勸說的?她又是怎麼說的?”然後再針對“宋慶齡這樣做對不對?”這一主題進行了討論,又給學生創設情境:“如果你是宋慶齡,你會怎樣處理這件事?”接着進行拓展延伸:“你在日常生活中有沒有遇到過類似的事?你是怎麼處理的?讀了本文後有何感想?”通過這一系列問題的設置,學生在思維火花不斷的碰撞中感悟體會誠實守信的可貴之處,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在本次教學活動中,我感受最深的是,在本次課堂上,我將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充分調動了他們學習的自主性和積極性。同時,尊重學生獨特的閱讀感受,對課堂上的不同的聲音不粗暴對待,通過反覆品讀文本以及師生、生生互動的合作、交流,既使持反對意見的學生明晰道理,又給了全體學生一個展示與鍛鍊的機會,效果較好。同時,像這種融合了思想品德教育的課文伺機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會收到較好的效果。

  三年級語文上冊我不能失信教學反思7

  成功之處:

《我不能失信》這篇課文是一篇略讀課文,本節課的教學目標是要培養學生獨立閱讀的能力。在教學時,我以學生的自讀自悟爲主,讓學生獨立閱讀獨立思考。

首先,我讓學生藉助拼音輕聲讀課文,難讀的地方反覆多讀幾遍,把課文讀通順,讀流利。統覽全篇,整體感知。弄清楚課文主要寫的一件什麼事,並嘗試用自己的話概括主要內容。

其次,讓學生細讀課文,抓詞理句,深入探究,感悟文法。放手讓學生去學,我給學生出示問題,讓學生圍繞這個問題去圈點,去劃出有關語句,或者有關句子並寫出體會。一定要動手動筆動腦給足時間,讓學生自己去讀去思考去感悟。

接着,讓學生入情入境讀重點句段,邊讀邊體會。邊交流各自的觀點感想。老師做聽衆,先不作評價,只作比較。讓學生去評價正確與否。從文中找出依據和理由。

然後,分角色朗讀課文,全面欣賞體會,體會情感,感受人物的可貴品質,明白寫一個人可以通過一個人的語言、動作、神態來表達來描寫。課堂上只有充分地讀,反覆地讀,才能讓學生走進文本、深入文本。在此基礎上我安排討論理解,明辨是非。學生對誠信有了更深的理解。總結全文,情感昇華。

  不足之處:

閱讀課文的教學重點在“放”。還課堂給學生,還時間給學生。如果不分輕重主次的教學就失去了編者設計略讀課文的意圖。但也絕對不能只是泛泛而談,不求甚解,簡單馬虎走過場。要注意閱讀方法的訓練,閱讀技能的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