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教學反思 > 《童年的發現》教學反思(精選6篇)

《童年的發現》教學反思(精選6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58W 次

作爲一位到崗不久的教師,我們要在教學中快速成長,寫教學反思可以快速提升我們的教學能力,那麼大家知道正規的教學反思怎麼寫嗎?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童年的發現》教學反思(精選6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童年的發現》教學反思(精選6篇)

  《童年的發現》教學反思1

這是我第二次教學《童年的發現》這篇文章。備課時,第一次教學這篇文章的種種不足就浮現在眼前,因此,無論是對教材的分析,還是對學情的估計,我都進行了較爲周密的考慮,盼望能有所突破。

也許是準備充分的原因,前面的課堂效果較爲理想,我心中頗爲得意。沒想到,意外出現了。當我問:“你們在生活中也有過許多發現,來,說說吧!”(我預先認爲這將是一個精彩的瞬間)剛纔還熱鬧的課堂一下子沉寂了下來,一個個默不作聲,我看在眼裏,急在心裏。突然,我腦中靈光一閃,何不講一講自己童年的發現來啓發啓發學生。我馬上想到“蜘蛛在雨天結豎網,晴天結橫網”,面帶微笑對學生說:“這樣,我先來講一個我童年時候的發現吧!”“好!”頓時,全班同學的目光都投向了我,我慢慢地講到:“小時候呀……”話音剛落,教室裏便慢慢地嘀咕開了。但這時學生說出的發現多是用眼睛看到的,這種情況下,我讓學生回憶課文,讓他們說說作者的童年發現是什麼,是用什麼發現的,從而讓他們知道發現可以是用眼睛看,還可以用耳朵聽,甚至可以用腦子想。這樣學生的觀察就會是多角度的,對他們的觀察能力、寫作能力的提高都將很有作用。 課堂中的這個小插曲引起了我的思考:我們常會遇到學生思路不暢的情況,首先,教師切忌動怒,必須剋制自己的情感,用理智駕馭感情,保持冷靜。“不管風吹雨打,勝似閒庭信步”,這是應用教學機智的原則之一。冷靜,能讓我們的頭腦更清楚,思維更敏捷,能讓靈感在剎那間迸發出來,更能恰當而有效地引導學生。其次,教師要隨機應變,靈活處理課堂中的意外情況。我們雖然可以在課前作好充分準備,但再有預見性的教師也不可能預料到課堂偶發情況的出現;再周密的教學設計,也不可能爲偶發情況事先設計好具體的解決方法和步驟。因爲教學環境不是完全封閉的,更何況課堂教學是師生的雙向交流活動,教師面對的是活生生的人,學生的思維發展、情感交流的情況,教師也不可能完全預見到。我在備這一課時,就根本不覺得讓學生說自己的發現是一個難點,反而覺得只要教師一提出這個問題,學生就能很快說出很多發現來。因此,完全沒料到學生會出現思維障礙,出現冷場。但我突然靈機一動,想到用我自己童年時的一個小發現來拋磚引玉,打破了僵局,喚醒了學生生活經驗,激活了學生的思維。這一點就充分體現了教師的教學機智,同時也可以看出教師的教學機智是多麼重要。

當然,一個教師的教學機智並不是天生的,它需要教師不斷地學習、思考、實踐,再學習、思考、實踐,長期堅持,循環往復,經過艱苦磨礪和用心領悟而來的。它像一個人的語感一樣,是屬於個性化的範疇,是一種駕馭課堂的隨機應變的能力。它不僅要求我們教師要有深厚的文化底蘊、紮實的專業知識,還要有開闊的心胸、敏捷的思維、豐富的閱歷、迅捷的反應力等。因此,我們不能不永遠當“學生”。

  《童年的發現》教學反思2

《童年的發現》是小學語文五年級下冊第二組課文中的精讀課文,是這個單元中難度最大的課文。

白金聲老師說“較爲淺顯的文章,可以來個淺文深教;比較深的文章,也可以深文淺教……一句話,就是要因文定法,辯證施教”,所以,我抓住了本文的中“我”的兩個特點,展開教學活動,進行“深文淺教”。

首先,是夢中飛翔,引發追問。追問是小學階段所有孩子們的共性,只是所追問的問題不同而己。對於“我”的追問孩子們不難理解。從夢中飛翔到從河裏看到小魚會翻來覆去仔細看想了現將來人類會有什麼樣的特徵,體現一個孩子渴望得到更深層的知識。

其次,對課文的最後一個自然段,尊重孩子們的感受,從孩子的視角去看問題。爲此設置了一個環節,將一個答對問題的孩子強行趕出教室。他在冷風中體驗到了被老師冤枉的心情。所以,沒有過多去講解“世界上重大的發明與發現,有時還要面臨着被驅逐和迫害的危險”,而是讓孩子們感受作者的自我安慰和幽默。同時,建議孩子們在課外看看哥白尼等科學家的故事。

第一次這樣嘗試着”深文淺教“,還有許多不足之處。在這課的教學當中,板書的設計不夠明朗化,顯得有些亂。上完了一課,靜下來反思,爲”再教設計“做準備。

  《童年的發現》教學反思3

上週三上午的第一節課我上了我的邀請課《童年的`發現》,想想自己的這堂課可寫得東西還真不少。

備課時,讀過一遍課文後發現:這篇課文不像那些故事性強、情節生動、貼近兒童生活的文章那麼通曉明白、富有情趣;也不像那些情感豐富、語言優美的文章那樣愉悅身心、激動心靈。也許因爲這是一篇譯文,俄語的言語表達方式與我們的言語、思維習慣不大一樣,更主要的還是文中一些涉及生物學的科學現象和術語不是一下能理解的,這影響了閱讀的暢順。當讀了許多遍以後,人物形象鮮明起來了,我被費奧多羅夫這個孩子執著的科學探究精神,被他大膽的、富有詩意的想象,被他的天真聰慧所感染,在閱讀理解的過程中,我漸漸培養起了對文章的喜愛的情感,伴隨着一次又一次的朗讀,我的教學目標明確了,教學思路漸漸清晰起來。

正式上課之前我看了實錄和查閱了不少的資料,對備課內容進行了多次的修改。針對高年級學生的特點,我不想在課堂上花費大量的時間在理清課文思路的問題上,因此課前我佈置了預習的任務:1、熟讀課文並概括文章的主要內容;2、給文章分段並概括段意;3、蒐集資料。

整堂課我主要是圍繞着“發現”二字進行的,切入點爲課後的三道習題,想通過我們共同的探討去解決問題。借用文中的一句話“孩子的想象力是驚人的”,我想說孩子的領悟力也是驚人的。有了課前的預習和資料的蒐集,課上他們在理解和回答很多問題的時候能從文中領悟出許多讓人欣喜的東西,但在同學們敘述、爭論時,我總感覺到不夠盡興。學生的一些感悟好像都程式化,所說的都與教學參考差不離,似乎與我想要的有一定的距離。

整堂課給我的感覺是前鬆後緊,前面浪費了一些時間在檢查預習上,後面的小練筆就沒來得及寫,把這個遺憾留在了課後進行的。語文教學中,我們常常希望自己的教學能把朗讀訓練、語言的品味、語感的培養、情感的薰陶等融入到課文的分析中,使文章的解讀豐滿起來,使語文的工具性與人文性有機地整合起來,但事實上,在有限的40分鐘裏面,要達成這樣的教學目標是不容易的。

  《童年的發現》教學反思4

今天我教學了《童年的發現》,《童年的發現》是一篇回憶童年趣事的文章,這篇文章理解起來不難,初讀感知、自讀自悟、重點悟讀、討論交流等問題都很快地解決了,然而在最後一個環節卻出現了問題。我問:“你們在生活中也有過許多發現,來,說說吧!”(我預先認爲這將是一個精彩的瞬間)可出乎我意料的是,剛纔還熱鬧的課堂一下子沉寂了下來,一個個默不作聲,我看在眼裏,急在心裏:“不一定是重大的發現呀,在生活中的,學習中的,只要是你自己通過思考、觀察得來的,都行。”可仍舊沒有一個人舉手,我不禁有一絲慍怒,正要發作時,一個聲音告誡我說:“冷靜,冷靜,千萬不可動怒!”怎麼辦呢?此時,我腦中靈光一閃,何不講一講自己童年的發現來啓發啓發學生呢,於是我馬上想到一篇文章,即蜘蛛在雨天結豎網,晴天結橫網。於是面帶微笑對學生說:“這樣,我先來講一個我童年時候的發現吧!”“好!”頓時,全班同學的目光都投向了我,我慢慢地講到:“小時候呀……”話音剛落,教室裏便慢慢地嘀咕開了。

“我發現壁虎的尾巴斷了會再長出來。”

“很小的時候,我在玩水時發現天要下雨、天氣很悶時,魚兒都要浮到水面上來吸氣……”

“我發現螞蟻是靠嗅覺聞氣味來找夥伴和回家的……”

“我發現了天氣很熱時,往空中噴一口水會出現小小的彩虹……”

“我發現螞蟻搬要下雨,是因爲……”

“我發現魚的尾巴是用來掌握方向的,有一次我把魚的尾巴剪了,它就……”

反思:

課堂中,我們常會遇到學生思路不暢的情況,該怎麼辦呢?

首先,教師切忌動怒.必須剋制自己的情感,用理智駕馭感情,保持冷靜。

其次,教師要隨機應變,靈活處理課堂中的意外情況。我們雖然可以在課前作好充分準備,但再有預見性的教師也不可能預料到課堂偶發情況的出現;再周密的教案,也不可能爲偶發情況事先設計好具體的解決方法和步驟.因爲教學環境不是完全封閉的,更何況課堂教學是師生的雙向交流活動,教師面對的是活生生的人,學生的思維發展、情感交流的情況,教師也不可能完全預見到.

最後,我想說,課堂教學是實施素質教育的主渠道,教學機智是教師素質的畫龍點睛之筆。讓我們不斷地在實踐中學習、摸索、思考、積澱,不斷地充實自己、追求個性、構建風格,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

  《童年的發現》教學反思5

《童年的發現》講的是作者童年時的一個發現,反映了兒童求知若渴的特點和驚人的想象力。課文先概述了作者童年時的發現,然後具體敘述這項發現的經過,最後寫這個發現在幾年後老師講課時得到證實。

  一、教學效果

抓住文中重點詞句,感悟人物精神。

在初讀課文,理清了課文脈絡後讓學生再次默讀課文,思考:“我”是怎麼一步步探究的?“我”對人體起源這個問題的認識是怎麼變化的?哪些地方給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這裏注重了學生的自主感悟,讓學生在自己覺得印象深刻的語句旁寫上批註,讓學生與文本對話,與作者對話,接下來集體探討交流重點詞句。對於這些句子,鼓勵學生帶着自己的感受有感情地朗讀,師生合作分角色朗讀,結合語境去體會其中的關鍵詞,讓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經歷談理解,使學生從“我”大膽提問、不斷追問、絞盡腦汁的一步步探究中感悟到“我”求知若渴的心情。

在學習重點段落第11自然段時,讓學生反覆朗讀有關“我”的發現的句子,並帶着自己的理解轉述“我”的推算,學生自然能感受到“我”驚人的想象力。

如果說在學習“我”如何一步步探究的過程中,學生對文中人物形象的感悟還是支離破碎的,那麼最後讓學生聯繫課文內容評價一下童年的費奧多羅夫,應該是水到渠成的,學生應能感受到這個人物富於幻想、求知慾強的特點以及執着探究的精神,也能從中受到一定的啓發。

  二、成功之處

充分利用課前蒐集的資料,加深學生對文本的理解。課文涉及有關人的起源的知識,如人的細胞是否只是在晚上繁殖?人究竟是怎麼來的?母親爲什麼懷胎九個月才生下嬰兒?母腹中的胎兒是否再現了人的歷史發展的每個階段?對於小學生來說,他們會和文中的“我”一樣,對“胚胎髮育規律、進化論”等問題充滿了疑惑與好奇,他們也希望像文中的“我”一樣弄個明白。

但課文畢竟是文學作品,與一般的科普作品不同,所以這些問題不宜在課堂上花很多時間去探究,於是課前的功課可讓學生做足,學生在預習時查找有關人的起源的資料,初步瞭解地球上生物的進化是由最初的單細胞逐步進化成多細胞,接着由兩棲動物逐步進化到低級的哺乳動物,再演變成高級的哺乳動物,那麼在課堂上學習“我”的發現時,讀到“我”的推算,就知道了作者列舉的幾種動物恰好反映了生物進化的幾個階段。這樣通過課外知識的補充閱讀,滿足了學生的興趣,使他們初步瞭解進化論的相關知識,對課文內容的理解也就輕鬆了。

  三、不足之處

反思這堂課,沒有正確處理好課堂上的老師引導作用與學生自主學習的關係。

  四、改進措施

我覺得老師還是應該學會在課堂上尋找矛盾。這裏給我提出了一個很好的思考問題:給學生自主的空間了。在分組讀議的過程中,教師該提出怎樣的問題引導學生的討論更深入,以至於能夠盡興呢?這就是在自主學習的過程中,教師的指導作用應怎樣發揮,才能既促進學生髮展又不會降低任務水平,真正起到一個組織者、引導者的作用,這個問題在今後的教學中我還將作更進一步的探索。

  《童年的發現》教學反思6

《童年的發現》講的是作者童年時的一個發現,反映了兒童求知若渴的特點和驚人的想象力。課文重點寫了作者在童年時發現胚胎髮育規律的過程。這個過程大體經歷了三個相互聯繫的階段:先是夢中飛行;由夢中飛行引出了爲什麼在夢中飛行及老師對此所作的解釋;由老師的解釋引出了“人究竟是怎麼來的”疑問以及對這個疑問的大膽猜想,這個猜想就是作者童年的發現。在設計教學設計時,我爲了突出重點,從“發現”入手,引導學生初讀課文,把握“發現”是什麼,進而圍繞“發現”精讀課文。在設計環節時,總體思路爲總―分―總式,即先引導學生在讀文時整體把握“發現”的過程,在學生交流表達的基礎上,引導學生歸納出發現過程分爲三步:即夢中飛行、尋求解答、大膽猜測。在此基礎上再分別從三方面引導學生理解,重點通過感情朗讀、理解重點詞句理解把握作者的發現過程,並適時滲透作者求知慾強、好奇心重的特點,最後再反過頭來回顧整個發現過程,感受作者是個怎樣的孩子。設計教學設計時,自認爲思路清晰,重點把握突出,課堂效果應該較好。

但整堂課下來,總有一種“蜻蜓點水”之感:教學內容不深不透。雖然各個教學知識點都已講到,但總沒有深入、細緻的去談、去讀、去體會。如在教學“尋求解答”一節中,只是讓學生分角色讀課文,體會“我”的好奇,有刨根問底、善於思考的特點。此時,我向學生提出:“作者問了幾個問題?”有的同學說“四個”,有的說“五個”。張翔宇同學還把課文中未出現、隱藏在文中的問題(晚上我爲什麼會做飛行的夢啊?)問了出來,而此時,我並沒有趁勢表揚鼓勵,說明我平時的教學機智還不夠,不善於傾聽學生的回答並作出適時地反應。引導學生理解“幾個問題”時,我雖然出現了“追問”一詞,也作了講解,但沒有趁熱打鐵,引導學生朗讀體會,使學生在朗讀中感受我強烈的求知慾。結果在講完發現過程後,再回過頭來思考作者是個怎樣的孩子,從整體角度看,一是教學內容重複,二是理解進教材意圖的偏離,沒有在特定情境中達到文意兼得的目的。

正如楊老師所談,本節課可以分爲兩部分,在初步引導學生了解發現過程後,可以引導學生邊讀邊思考,文中的作者在發現的過程中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學生在自讀自悟得基礎上,可以結合具體詞句談出自己的看法,此時再深入指導朗讀會更好。這樣,不僅整合了課堂內容,突出了重點,還鍛鍊了學生思考表達的能力,促進了學生的合作、探究,在體會朗讀中,真正感悟理解作者是個怎樣的孩子。比較前面老師的牽引、指導強過百倍。

由這節課的教學,我再一次感受到教師對教材把握的價值,它是成功上好一堂課的關鍵。只有深入鑽研教材,抓好文章主線,把握好文章的“題眼”,並圍繞“題眼”去設計環節,精心提問,纔會走向成功。就像本節課,我的“題眼”並不明確,錯以“發現的過程”爲“題眼”,其實應該圍繞發現的過程體會作者求知若渴、善於思考、大膽想象的特點,纔是本文真正的“題眼”。一切教學應該爲它服務,向它靠攏,而我卻用過多的時間去泛泛理解發現過程,導致上完課有“蜻蜓點水”的感覺。

再次,我也感受到了自己教學機智的不足,今後要努力提高。要注意傾聽,重視學生髮言中的“亮點”,及時捕捉,適時鼓勵,才能調動起學生的積極性,也才能因勢利導,引導學生層層深入,達到深刻理解、體會的效果。

第三,感受再深的就是要入情入境的引導學生朗讀,要做到說讀結合。而這方面我做的還不夠。有時自己在課堂上講得多,問題重複或過碎,過多佔用了學生朗讀體會的時間;而有時的朗讀並沒有在理解透徹的基礎上體會、感悟的去讀,而是爲了讀而讀,效果不好。

以上的反思與感悟又一次讓我深深地觸動,自己的教學水平將如何提高?只有不斷反思、總結、鑽研,在實踐中才能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