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教學反思 > 小學二年級語文《紅領巾真好》教學反思

小學二年級語文《紅領巾真好》教學反思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91W 次

身爲一名人民老師,教學是重要的工作之一,藉助教學反思我們可以快速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教學反思要怎麼寫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小學二年級語文《紅領巾真好》教學反思,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小學二年級語文《紅領巾真好》教學反思

小學二年級語文《紅領巾真好》教學反思1

《紅領巾真好》一課是一首清新優美的兒童詩,內容貼近兒童生活實際,語言生動活潑。整篇課文採用了擬人的手法,爲人們展示了一幅清新、活潑、動人的畫面,唱響了一曲人與自然合諧相處的美與愛的讚歌。課文有8個要求會認的字,都是形聲字。教學本課生字我是這樣做的。

一、以熟字“領”爲例,重溫形聲字構字規律,複習形聲字的學習方法,爲本課科學識字、正確書寫夯實了基礎。同時,“嘰嘰喳喳”“撲棱棱”不易讀好,通過教師示範,學生學有榜樣,很快就讀得入情入味。

一開始我讓學生們複習“領”字,重溫形聲字構字規律,並指導書寫。根據形聲字的規律我們很容易就記牢它的樣子,讀準它的音,並理解它的意思。

二、類比拓展,“學一個帶一串”,不僅增加了識字量,還遷移了形聲字的學習方法,使識字更加自主科學。

學習“嘰、喳”二字,感受疊音詞、擬聲詞的特點。引導發現“嘰、喳”是形聲字,你能當小老師教大家怎樣記住它們嗎?(出示“嘰”“喳”二字)及時評價小結,指導讀準字音。嘰、喳的“口”字旁在這裏的確是表示口發出聲音。這兩個字都是表示聲音的字,合起來“嘰嘰喳喳”這個詞也是表示聲音,請跟老師讀(j īji zh ā zh ā)。我們來學着小鳥的叫聲,把這個詞讀得輕快些。老祖先造了許多表示聲音的字也像“嘰、喳”一樣帶有“口”字旁。我們根據形聲字的特點,來猜猜這幾個字怎麼讀。(分別出示貓圖、鼠圖、青蛙圖及對應“喵”“吱”“呱”三字,生自由猜讀。)

三、在教學中通過實例繼續有意識地給學生講清各常見偏旁(即形聲字的形旁)的來源、類屬意義,進一步滲透形旁在形聲字表意上起主體作用的常識,尤其是“牌”的教學,形象、直觀,直抵學生心靈深處。

1、學習“棱”字。“撲棱棱”這個詞也是表示聲音的。“撲棱棱”表示的是什麼聲音呢?我們來學學小鳥撲扇翅膀。邊撲扇翅膀邊連讀這個詞。讀得急促些纔像鳥撲扇翅膀的聲音。 “棱”也是個形聲字。聲旁是右邊的“夌”。對這個字你有什麼好奇的地方?形旁怎麼是木字旁呢?跟木有什麼關係?“棱”還有個讀音是l éng,指的是木板的夾角(師邊比劃講臺的棱角),所以帶木字旁。但是在這個詞中表示聲音,可跟木板沒關係,讀作l ēng 。

2、學習“嶄”字。“嶄”也是形聲字。下面的“斬”是聲旁,也念做zh ǎn,“斬”上加了“山”成爲“嶄”,猜一猜,和山有什麼關係?“嶄”原先指山很高很高、很陡很陡。“嶄”現在有“很”的意思。“嶄新”就是……很新很新。你見過嶄新的什麼東西

3.學習“牌”字。“牌”字也是形聲字,我們看左邊的“片”﹝圖字結合形象演示“片”字的來由:

“片”字就像劈開的木片。你們猜猜,帶有片字旁的“牌”指的是什麼?人們在牌子上寫字做成各種牌。你知道的有哪些?門牌、車牌、撲克牌……

4、階段回顧生字,鞏固識字效果。

讀詞語:嘰嘰喳喳、撲棱棱、嶄新、木牌。認讀單字並組詞:嘰、喳、棱、嶄、牌、喵、吱、呱

四、教學“蓬”字,巧妙地由形旁而事物,由事物連接聲,聯結聲旁;又由“蓬鬆”聯繫“梳理”,由“梳理”聯想“精神”,繼而由“精神”感悟小鳥的可愛、美麗與快樂。把字理、字義、事物及詩意完美融合。

學習“蓬”字。引導發現形義聯繫。根據蓬的形旁“艹”猜一猜,“蓬”大概和什麼有關?多角度理解字義。(出示蓬草圖)這就是蓬草,看起來鬆鬆散散的。(出示小鳥羽毛蓬鬆圖)小鳥經過一夜的睡覺,羽毛看起來很鬆散,就稱爲----蓬鬆。詞語搭配訓練。你還知道什麼是蓬鬆的?(出示棉花、兔毛、草堆圖)看看這些圖,用“蓬鬆的()”說話。

聯繫實際,聯繫課文理解“梳理”。

課件出示頭髮蓬亂的一個小朋友。人睡了一覺,沒梳頭、沒整理,頭髮又蓬又亂,稱爲---蓬亂。這時就需要用梳子好好來整理整理,叫做-----梳理。

鳥兒用什麼當梳子呢?

人用梳子來整理頭髮,鳥用嘴順着羽毛的紋理把羽毛整理整齊,這都叫做---梳理。梳理過羽毛的小鳥看起來怎麼樣?(出示圖)

五、“巢”字是象形字,教學中圖字結合,凸顯了象形字從圖形到文字的有趣演變過程。漢字在學生眼裏不再是死氣沉沉的方塊,而是栩栩如生的圖畫;不是乾巴巴的筆畫組成,而是流暢的線條揮畫。“巢”字形象地將雛鳥在巢中盼母歸的'畫面展示在學生面前,學生對幼鳥的憐愛之情、爭做“愛鳥護鳥小衛士”的豪情油然而升,很好地辨明瞭難記字,又生動地幫助理解了課文,真正做到了一舉兩得。

學習“巢”字。“巢”字是個象形字,畫的就是鳥巢。

圖文結合演示“巢”字的演變:

和同桌說說,你怎麼從楷體的“巢”字看出一幅畫的。

鳥巢就是鳥兒們的窩,老祖先造的“巢”字使我們彷彿看到了:樹上有個鳥兒的家---巢,巢的上方露出三隻伸長脖子的幼鳥。

六、發現寫字規律,正確書寫同偏旁字。

帶有“足”的字意思一般和腳的動作有關,“捉”是手的動作,怎麼和“足”有(示範寫“捉”字並複習“足”字的正確書寫:“口”表示的是膝蓋,口下面的幾筆

是腳趾,從膝蓋到腳趾的部分就是“足“。)

2、形義結合識記生字“躍”。“躍”也是跳,怎麼跳呢,請看右邊的“夭”。

“夭”就像一個人甩動雙臂奔跑。像----人跑時歪着腦袋。 “足”放在字的左邊當足字旁時,好給右邊部分騰位置。

總之,本課生字教學,能夠根據兒童的認知特點與思維水平,把漢字與小學低年級的識字教學巧妙融合,同時,又做到了把科學的識字與兒童詩的朗讀、理解與感悟巧妙融合。

小學二年級語文《紅領巾真好》教學反思2

《“紅領巾”真好》是一首清新優美的兒童詩,內容貼近兒童生活實際,語言生動活潑。整篇課文采用了擬人的手法,爲人們展示了一幅清新、活潑、動人的畫面,唱響了一曲人與自然合諧相處的美與愛的讚歌。文本中的“紅領巾”、“小鳥”對於學生來說都非常熟悉,而且課文圖文並茂,面對這樣的一篇優美的課文,學生們非常樂於學習。而且二年級的學生已經具有一定的自學、朗讀和語言表達能力。所以教學中我在挖掘學生生活經驗的基礎上,發揮詩歌利於朗讀的優勢,引導學生整體感知,多形式讀文,體會小鳥的可愛和人與自然的和諧,感受“小衛士”的快樂自豪,激發學生積極投身愛鳥護鳥公益活動中去。

一、引情入境,建立和諧愉快的課堂氛圍

面對二年級的小學生,如何讓孩子喜歡語文,走近語文,品味語文?一開始我讓學生們整理好自己胸前的紅領巾,明白誰就是“紅領巾”,並自始至終貫穿全文,讓學生明白自己就是紅領巾,時刻注意自己的.行爲舉止等。設置紅領巾爲什麼加引號”激發了學生學習的樂趣,學生在這樣樂意融融的情境中,開始學習課文。

二、設疑激趣,激發主動求知的慾望

在明白了“紅領巾是誰”後,我自然地引出“看着題目你有什麼問題?”,在質疑問難中激發了學生的主動求知的意識。因爲學生的好奇心很強,他們自然地順着老師的引導,帶着問題去讀課文。

三、創設情境,體驗情感

我們知道,知識的掌握和能力的形成,應是學生在感受和體驗中掌握和形成。傳授知識、培養能力、產生情感體驗,形成積極的人生態度等,都產生於一定的教學過程中。課文一、二兩節講述的是清晨小鳥的快樂、活躍,第三節是寫紅領巾的愛鳥行動。如何把文字所傳達的開心快樂轉爲學生的快樂,變成學生的直觀體驗,從而讀出快樂呢?形象的畫面,逼真的音響,聲情並茂的朗讀,都將濃厚地渲染氣氛,讓學生深深地融入情景。學生理解小鳥一會兒一會兒體會小鳥在樹林裏做什麼,讓學生帶着快樂和機靈的感覺讀書。在本節課的朗讀中讓學生把自己想象成小鳥讀書。 三、把握年級特點,讓學生自主識字寫字

識字、寫字是閱讀和習作的基礎,也是低年級語文教學的一個重點。在教學中,我有意識地引導學生主動地識字、寫字。指導學生書寫“躍、捉”時,讓學生自己發現其中藏着的祕密。兒童是具有天生的好奇心和探索“祕密”的能力。面對富有挑戰性的任務,孩子們的興趣一下子就被調動起來了。在這環節中,最大限度地減少教師的講授,最大限度地滿足學生自主發展的需要,儘可能做到讓學生在在“主動”中發展,在“發現”中增知,充分體現學生學習的自主性。

當然,在這一節課的教學中,我還有很多不足的地方,紅領巾真好爲什麼加引文預設太早,學生3,4個人都沒有回答到問題實質,搞得自己很被動,這個問題應該放到最後來解決肯定好一些,這是一個的、穿全文的一個問題。在本節課中爲了達到好的朗誦效果,我加了音樂讓學生帶動作朗讀,沒有大大預想的效果。我雖然滲透了一些新的課程觀念,但還不夠放手,這麼美的文章我這個經營着卻沒有帶學生讀出美是我最大的遺憾!

小學二年級語文《紅領巾真好》教學反思3

《紅領巾真好》是一首清新優美的兒童詩,內容貼近兒童生活實際,語言生動活潑。整篇課文采用了擬人的手法,爲人們展示了一幅清新、活潑、動人的畫面,唱響了一曲人與自然合諧相處的美與愛的讚歌。文本中的“紅領巾”、“小鳥”對於學生來說都非常熟悉,而且課文圖文並茂,面對這樣的一篇優美的課文,學生們非常樂於學習。而且二年級的學生已經具有一定的自學、朗讀和語言表達能力。所以教學中我在挖掘學生生活經驗的基礎上,發揮詩歌利於朗讀的優勢,引導學生整體感知,多形式讀文,體會小鳥的可愛和人與自然的和諧,感受“小衛士”的快樂自豪,激發學生積極投身愛鳥護鳥公益活動中去。

一、引情入境,建立和諧愉快的課堂氛圍。

面對二年級的小學生,如何讓孩子喜歡語文,走近語文,品味語文?一開始我讓學生們整理好自己胸前的紅領巾,明白誰就是“紅領巾”,並自始至終貫穿全文,讓學生明白自己就是紅領巾,時刻注意自己的行爲舉止等。並設置了“知道這羣可愛的紅領巾是誰嗎?”激發了學生學習的樂趣,學生在這樣樂意融融的情境中,開始學習課文。

二、設疑激趣,激發主動求知的興趣

在明白了“紅領巾是誰”後,我自然地引出“看着題目你有什麼問題?”,在質疑問難中激發了學生的主動求知的意識。因爲學生的好奇心很強,他們自然地順着老師的引導,帶着問題去讀課文。

三、創設情境,體驗情感

我們知道,知識的掌握和能力的形成,應是學生在感受和體驗中掌握和形成。傳授知識、培養能力、產生情感體驗,形成積極的人生態度等,都產生於一定的教學過程中。課文一、二兩節講述的是清晨小鳥的快樂、活躍,第三節是寫紅領巾的愛鳥行動。如何把文字所傳達的開心快樂轉爲學生的快樂,變成學生的直觀體驗,從而讀出快樂呢?形象的畫面,逼真的音響,聲情並茂的朗讀,都將濃厚地渲染氣氛,讓學生深深地融入情景。

其實從文本角度看,只有學生在很好地解讀了“小鳥”之後,才能從“小鳥”這個側面真正感悟到“‘紅領巾’真好!”。新課標中指出的“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人,教師是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和引導者。學生是課堂學習的主人,理想的課堂教學應該是在重視他們的情感體驗基礎上生成的”。所以教學中我在充分挖掘學生生活經驗的基礎上,發揮詩歌利於朗讀的優勢,引導學生整體感知,多形式讀文,尤其是通過想象朗讀、問答式對讀、賽讀,學生在興趣盎然中體會小鳥的可愛和人與自然的和諧,在讀中悟,悟中讀,既較好地培養了學生的語感,又讓學生感受“小衛士”的快樂自豪,萌發了積極投身愛鳥護鳥公益活動的熱情。

四、把握年級特點,讓學生自主識字寫字

識字、寫字是閱讀和習作的基礎,也是低年級語文教學的.一個重點。在教學中,我有意識地引導學生主動地識字、寫字。指導學生書寫“躍、蹦”時,讓學生自己發現其中藏着的祕密。兒童是具有天生的好奇心和探索“祕密”的能力。面對富有挑戰性的任務,孩子們的興趣一下子就被調動起來了。在這環節中,限度地減少教師的講授,限度地滿足學生自主發展的需要,儘可能做到讓學生在在“主動”中發展,在“發現”中增知,充分體現學生學習的自主性。

當然,在這一節課的教學中,我還有很多不足的地方,自己雖然滲透了一些新的課程觀念,但還不夠放手,這麼美的文章我這個經營着卻沒有帶學生讀出美是我的遺憾!

小學二年級語文《紅領巾真好》教學反思4

《“紅領巾”真好》這篇課文是一篇優美的兒童詩。語言生動形象有趣,貼近兒童生活實際,插圖精美,極大提高孩子的閱讀興趣。使文章與學生產生共鳴。

在教學中,我充分利用詩歌朗誦節奏性強的特點,採用多種形式讓學生從閱讀中感悟文章中心思想。在學習文章的同時還要強調語文知識的訓練,注意各種詞語的.積累,如“AABB,ABB式詞語”,以及“一會兒一會兒;因爲所以”句式的訓練,通過訓練達到鞏固低部學生的語文基礎

語言是一種技巧,是一種技能,要想掌握必須通過訓練,不斷夯實雙基,打開學習科學文化知識的“金鑰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