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教學反思 > 語文二年級上冊教學反思集合15篇

語文二年級上冊教學反思集合15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53W 次

作爲一位到崗不久的教師,我們需要很強的教學能力,藉助教學反思我們可以快速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那麼寫教學反思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語文二年級上冊教學反思,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語文二年級上冊教學反思集合15篇

語文二年級上冊教學反思1

《小馬過河》一課是一篇淺顯易懂的童話故事。故事說明的道理則由老馬一語道破:孩子,光聽別人說,自己不動腦筋,不去試試,是不行的。河水是深是淺,你去試一試就知道了。從字裏行間,孩子們輕易而舉地悟出了“動腦筋”“去實踐”的道理。等小馬下了河,小心地趟到了對岸,它的體驗是:原來河水既不像老牛說的那樣淺,也不像松鼠說的那樣深。其中的“爲什麼”孩子竟也對答如流。

如果就以孩子“明白了什麼”爲目的,心裏忽然覺得不甘心。新課程倡導閱讀教學要與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相聯繫,加強生活世界與書本世界的溝通,注重生活體驗與實踐活動。我想:道理來源於生活,更要用於生活。不僅要讓學生懂得道理,更要指導孩子實踐道理。於是,我把問題拋向孩子:在你的生活中,遇到過與小馬類似的事情嗎?你是怎麼做的?暫時的沉沒過後,十幾個孩子小手高舉。

“我背《論語》的時候,有一個字不認識,去問爸爸、媽媽,爸爸讀一個音,媽媽讀一個音,我不知道誰說的對,就想:還是去查查字典吧。結果證實了媽媽讀得對。”

“爸爸給我買了一輛四驅車,讓我自己插起來。樓上跟我一起玩的哥哥說很好插,而表弟說很難插。到底是好插還是難插,我決定親自試試,沒想到我一會兒就插好了。”

“我與姐姐、弟弟去公園玩,在遊樂場過獨木橋時,弟弟說會掉下去,很危險,而姐姐說大膽走,不會有危險。雖然我很緊張,但我還是很快地跑了過去。第二次再走,我就不害怕了。”

……

孩子們舉得例子雖然有點幼稚,甚至牽強附會,但我相信:“死”道理已變成了“活”道理。以後的日常生活中,再遇到類似的事情,孩子們已不需要“媽媽”的指點了。

人教版語文二年級上冊《小馬過河》教學反思三

課快要結束的時候,我語重心長地說:“孩子們,童話中值得我們學習和思考的東西還不止這些呢!再讀讀故事,有沒有自己讀書所得而又希望與大家共享的呢?”一石激起層層浪,孩子們又去讀書思考了。不長時間的寧靜之後,一隻只小手舉了起來。

“小馬很願意幫媽媽做事,熱愛勞動。”

“從小馬對牛伯伯說的話,我看出小馬很有禮貌。”

“雖然松鼠對小馬說得不對,但它是爲了小馬好,它很善良,有一顆愛心。”

……

“老師,我想提個問題?”

“好啊,什麼問題?”

“如果水真的很深,小馬一試,結果掉進河裏淹死了怎麼辦?”

“老馬知道水不深,不會淹死,才叫小馬去試的。”“如果水很深,老馬不知道,她叫小馬去試試,小馬不就淹死了嗎?”

我想起了剛從網上看到的一個假設:天剛下過一場大雨,河水上漲了很多,小馬又要過河,它該怎麼辦呢?

是該動動腦筋了。課讓學生帶着問號結束了。

人教版語文二年級上冊《小馬過河》教學反思四

新課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是:“一切爲了每一個學生的發展”,而“發展”是一個動態過程,這個過程中的因素和情景我們無法預見。就以《小馬過河》這一課爲例,我來談談自己在教學這一課時,如何圍繞着這一核心理念的`。

一、適量的講。

用“四兩撥千斤”和“牽一髮面動全身”來說明講的適量也許是最適合不過了,在課堂上當講而講,講則必精。在《小馬過河》一文中,我抓住“評”字,引導學生評價小馬的優缺點。接着,要求學生精讀課文,根據自己的感悟說說從哪些字、詞、句中可以體會小馬的優缺點。

二、適度的講。

所謂“適度”的“度”,就是從學生的認知度出發。教師的講應該讓學生能夠接受,應該依據學生生理和心理的發展水平,考慮學生的認知水平和情感態度。例如《小馬過河》一文的教學中,學生朗讀媽媽對小馬說的話出現困難時,我花了相當一部分的時間講,通過講喚起學生已有的體驗,帶領學生進入課文情境,引導學生步步深入,身臨其境。

三、適時的講。

課堂中教師的講應該具有一定的時機,要“不憤不啓,不悱不發”教學《小馬過河》,在談到小馬的優點時,有學生說小馬很“厲害”其實學生已經意識到了小馬的“勇敢”,只是苦於一時沒有確切的詞語形容,這時候我便抓住小馬的話引導“剛纔這位同學說小馬‘厲害’,那麼小馬究竟厲害在哪裏呢?我們一起讀讀小馬的話,體會一下小馬的語氣,就會明白了。”這一番“講”,使學生的思維找到了“支點”,他們通過朗讀馬上體會到了小馬的“厲害”在於它的“勇敢”,在於它的“敢幹嘗試”。

《小馬過河》這篇課文中,小馬雖然勇敢,但是沒有媽媽的正確、耐心的鼓勵是過不了河的。因此,在課堂上教師多講少講並沒有界限,關鍵在於“意”,而不在於“形”。小馬一定要自己過河,媽媽也可以盡情地說。文本並非僅是一種物化的客觀存在,而是一種理性化了的生命體,只在當閱讀主體對文本的這種生命意義有所覺悟,有所觸動時,文本的生命意義纔會真正生存。

語文二年級上冊教學反思2

《蘋果落地》這篇課文是“好奇”這一單元的第一篇主體課文。這篇課文講的是年輕的牛頓看到蘋果落地的現象感到很好奇,經過反覆思考,專心研究,終於發現了萬有引力定律。這個故事是要向我們說明好奇心的重要性。文正按照事情發展的順序敘述了牛頓發現地球吸引力的經過。通過讓學生感受牛頓發現地球吸引力的經過,培養學生的好奇心。

課上,我先向學生介紹了我們中國的'宇航員在月球上行駛的情況。由於以前就有像學生介紹過月球上失重的這一現象,所以孩子們一下子就能夠明白東西在月球上總是飄在空中,是因爲離開了地球,到了太空中,所以就會失重。通過這樣來導入新課,學生對地球的吸引力這一現象就能較快的理解接受。在課的結尾,我又向學生提問:如果這個蘋果到了太空會怎樣?然而,在地球上它會往哪裏落?這樣整節課前後互相照應。

由於這篇課文的故事性很強。在教學時,我充分利用課文的插圖,引導學生一邊讀課文,一邊想象,在讀懂課文的基礎上,體會牛頓善於觀察、善於思考的品質。牛頓爲什麼從人們司空見慣的現象中發現了萬有引力定律,是因爲他善於觀察,有強烈的好奇心,對什麼事都“感到好奇”,再加上刻苦鑽研,終於成爲人類歷史上傑出的科學家。激勵學生向牛頓學習善於觀察,還要有強烈的好奇心,纔能有所作爲。

相信通過這節課的學習,學生對萬有引力有一定的認識。同時明白要學習牛頓善於思考、勤於鑽研的好品質。

語文二年級上冊教學反思3

《開天闢地》講述的是古代的一個神話故事:很久很久以前,宇宙本來是混沌一團的,後來大神盤古憑藉他的神力把天地分開。盤古死後,他的身軀化生出世間萬物。課文中處處充滿了神奇的想象,用準確生動的語言塑造了盤古雄偉、高大的形象,讚美了他爲開天闢地而勇於獻身的精神。本課時教學的重點引導學生了解盤古如何開天闢地,感受盤古的雄偉高大、力大無窮、意志堅定;他如何化生萬物,體會巨人偉大的獻身精神。

教學時,我是根據故事的發展情節逐段講述的。導入課題時我設計這樣的導入語:當我們眼望蔚藍的天空和廣闊的大地時,心中一定會想“這天地是怎麼來的?人類的祖先是怎麼來的?”,其實古代的人也曾想過這些問題,於是編出了許多美麗的神話故事。關於人的起源,有一個美麗的神話叫“女媧造人”。傳說在女媧造人之前,這個世界沒有山,沒有水,沒有花草樹木,沒有鳥獸蟲魚,沒有天,沒有地,於是世間又流傳了這樣一個美麗的神話故事——《開天闢地》。想探究宇宙是怎樣形成的,這對於求知慾特別旺盛,好奇心特別強的小學生來說,必然會充滿新奇。這樣的導入,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興趣,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接着設計一個考一考,用上“混沌一團,開天闢地,化生萬物”這三個詞說一說課文的主要內容,檢查學生的預習能力,其目的是培養學生良好的預習習慣,提高他們語言的概括能力。

逐段學習課文時,我採用“啓發思考—自主閱讀—交流體會—適當點撥—理解想象”的方法教學。教學第二段的.時候,設計這樣的問題:盤古是如何用神力和身軀開天闢地的?開天闢地後的情況怎樣?然後讓學生自主閱讀,交流讀後的體會,在此基礎上作適當的點撥。如:“左手持鑿,右手握斧”“猛劈猛鑿”可以感受盤古開天闢地的艱難,“巨石崩裂”可以感受盤古的力大無窮,“盤古就頭頂天,腳踏地,站在天地當中,隨着它們的變化而變化”感受盤古意志堅定,矢志不移。“微笑地倒下”感受盤古面對死亡,坦然無畏,對自己所做的一切無怨無悔、無比樂觀的精神,讓盤古高大巍峨的形象在學生的心中樹立起來。

教學第三段時,主要讓學生反覆朗讀,瞭解盤古的身軀化成萬物的經過。引導學生把世間事物美好的特點,跟盤古美好的心靈聯繫在一起,體會盤古把一切都無私地獻給人類的崇高的思想境界。然後設計一個想象說話:發揮想象力,說說盤古還創造了宇宙中哪些事物?

這節課我覺得有幾個不足的地方:1、學生讀,說的機會很多,但我沒能很好利用老師點評、學生點評的方法,激勵手段利用不夠,未能把學生讀書的積極性很好地調動起來。2、通過一節課的教學,盤古的人物形象在學生的心目中不夠豐滿,盤古能開天闢地,化生萬物,學生認爲都是因爲他有無與倫比的神力,而忽視他的意志堅定,和無私奉獻的精神。3、最後安排的想象說話沒有指導到位。應先指導想象的方法,讓同學透徹理解書上最後一段的寫法,有相似特點的兩種事物方可變換,在此基礎上在讓學生想,也許效果會好些。

語文二年級上冊教學反思4

《坐井觀天》這則寓言,通過生動有趣的對話,給孩子們講述了一個寓意深刻的故事,文章通過對青蛙和小鳥對天的大小的爭論,闡明瞭一個深刻的道理:看問題、認識事物,站得要高,看得要全面。不能像青蛙那樣犯了錯誤還自以爲是。這一寓意,對於低年級的小朋友來說具有現實的指導意義,因爲他們對事物的認識往往是片面的`。這一課內容較簡單,因此,我決定讓學生自己讀讀課文,自己來處理相關問題。學生動手畫相關句子,在學生讀正確、流利的基礎上,指導學生讀出感情。這種感情不是單靠單純的模仿和朗讀技巧的訓練得到的,而是在學生入境入情、充分閱讀、感悟的基礎上,自悟出來的,有了語感讀出來的。因此,在本節課上,我讓學生多方式朗讀,目的是讓學生讀中感悟。

在本節課上,我對每一個問題進行了精心的設計,每一個問題的設立要達到既要有思考價值,又要能引起學生興趣。改變了簡單的“問答式”的教學方式,鼓勵學生互相釋疑,合作釋疑,培養他們勤思善問的習慣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語文二年級上冊教學反思5

本冊教材第三單元的口語交際的內容是學會商量。在生活中,當遇到與別人意見不一致的時候,當做什麼事拿不定主意的時候,當需要求得別人的幫助時,就應該學會與別人商量。學會與他人商量,就能使原本看起來挺複雜的問題,變得簡單得多。

一.教學效果:

1.部編教材關於口語交際教學目標的表達有它顯著的特點。所有目標的落腳點都是在“溝通”與“交流”上,而且各年級目標的訓練重點都是分層級螺旋式上升的。一年級要做到“大膽地說”“有禮貌地說”,二年級就要“清楚地說”“注意說話的語氣和規則”。這些都是對上一年級目標的進一步豐富和提升。在本堂課中,無論是師生交流還是生生互動時,教師自始至終都在關注學生舊知的回顧,新知的深化,幫助學生建立起自己的口語交際能力架構。2.作爲教學中的主體的學生是一個個鮮活的個體,他們是有個性的。我們教育的目的,也是發展學生的個性,使之更充實,更鮮明。教學中也要尊重學生,要給予他們自由和權利。本堂課在進行“小組合作交流”中。教師和學生商量,他們願意選擇哪一個情境進行演練,小組之間又進行了商量來自由選擇情境訓練。學生浸漬了各自的情感,交流活動一下子就變得興致勃勃啦,交流起來就更起勁了。這就是尊重學生產生的效果。3.本節課無論是教師評價學生還是學生之間互評,都做得很到位,教師始終提醒學生:注意傾聽,然後評價,學生在評價中體會表達方式,也能夠自覺規範自己的語言。

二.成功之處:

引導學生選擇課文提供的兩個情境,分小組進行交際訓練。具體教學時,需要注意的是:情境1“向同學借的書沒有看完,想再多借幾天”,可以按“同意”和“不同意”兩種情況進行交際訓練;情境2“與爸爸商量換自己喜歡看的電視節目”,可以按“爸爸”的不同表現進行交際訓練,如“特別好說話,爽快答應”“有些猶豫,想繼續看足球賽”“比較強硬,直接回絕”等表現。要求學生面對不同的情況,能用清楚的話來商量遇到的問題,小組成員互相評價哪些對話效果好,哪些對話還可以繼續改進。教師也可創設其他生活中的情境,如“同學約你週末一起去爬山,和媽媽商量,希望她同意你去”“鄰居小明有一件玩具你非常喜歡,和小明商量,讓他借你玩一會兒”“春遊時,因爲你暈車,想坐前面一點,與同學商量調換座位”等。演練後,師生共同小結:與人商量事情時,如能把自己的'想法說清楚,同時語氣恰當、態度誠懇,就可能取得較好的結果。需要注意的是,你可以跟別人商量事情,或請求別人的幫助,但是別人並沒有義務必須滿足你的要求。商量不成是很正常的結果,即使沒有商量成功,我們仍舊要對別人有禮貌。

三.不足之處:

學生自由交流的場面較爲混亂。

四.改進措施:

讓學生在多元互動中完成交際,達到目標,在小組展示,充分體現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有所提高的過程。教師請學生用所掌握的方法解決實際問題,爲學生創設了生活中真實情景,調動積極性,讓學生學以致用。

【課後反思】

成功之處:

1.本次口語交際設計巧妙。按照討論商量的要求——進行情境演練——擴展練習的順序,很好地完成了交際任務。

2.其中情境演練環節設計較爲精細。先是教師指導一番,之後按照情境練習商量,再評價指導。爲後面的學生表演做了很好的鋪墊。

不足之處:

聽別人講後,學生要有適當的補充和評價。

語文二年級上冊教學反思6

教學目標:

1.複習“徵、啓”等12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瞭解小牛的兩張徵友啓事的不同和引發的不同結果。

3.懂得與人交往時,既要考慮到自己的需要,也要考慮到別人的實際情況。

重點難點:

1.學習生字詞,朗讀課文。

2.強調“團”“迎”字的書寫。

3.瞭解小牛的兩張徵友啓事的不同和引發的不同結果。

教學準備:

生字卡片、小動物頭飾。

課前準備:小牛貼圖課件歌曲“找朋友”

第二課時

(一)複習激趣導入。

1.同學們,你們都有朋友嗎?你們覺得和朋友在一起感覺怎樣呢?有一頭小牛,它也很想找個朋友,於是,它就寫了一份《徵友啓事》。請同學們舉起右手,和老師一起板書課題,10、徵友啓示。齊讀課題。

2.上節課,我們一起學習了本課的生字詞,瞧,小牛要來考考你們呢?

3.瞧,小牛爲你們的精彩表現鼓掌呢!(掌聲)請同學們打開課本42頁,再讀一讀課文,想想課文講了一件什麼事。

(二)整體感知課文。

1.課文中小牛幾次貼出徵友啓事?(兩次)

2.找一找哪些自然段在寫小牛第一次貼出徵友啓事找朋友。

(三)細讀理解感悟,指導朗讀。

(1—3自然段)

1.請學生們小聲讀讀課文的1—3自然段,能不能找出第一張徵友啓事的內容。

2.指名讀。(投影出示“我想找這樣一個朋友:能陪我一起吃草,一起玩耍,一起曬太陽,一起學耕田。誰能做到,歡迎聯繫……”)

3.同學們一起來讀讀,說說你讀懂了什麼?

師相機指導:小牛找朋友的條件是什麼?它爲什麼會提出這些條件呢?

4.教師小結:是的,小牛正是因爲自己喜歡做這些事,所以它希望它的朋友所有的這些事情都能做到。

學習第3自然段。

1.師:那麼這張徵友啓事剛一貼出,小動物們有什麼反應呢?看課件說話。

2、如果你是其中的一隻小動物,你會邊跑來邊想些什麼呢?看來你的心情很-----興奮!

5.師:誰能帶着興奮的心情來讀讀這句話?自己試試吧!指名讀,齊讀。

師:可是,看完了,小動物們是什麼樣的了呢?看小動物失望離開的課件,說話。帶着你的感受讀一讀,能帶着動作來讀讀嗎?

同學們,假如你就是這些小動物中的一員,此時,A、(戴上頭飾)請問,你是小山羊嗎?你爲什麼走開了呢?爲什麼還要搖頭呢?B、你會邊走邊說些什麼呢?你能帶着這樣的心情再讀讀這句話嗎?

一二組讀興奮的句子,三四組讀失望的句子,讀出對比來。

師:瞧,第一份徵友啓示的結果就是:小動物們興奮而來,失望而去,而小牛,也一個朋友也沒有找到。它只好去找老牛訴苦,他的心情怎樣呢?請同學們來爲這句話加上小牛的心情描寫:小牛————(失望、傷心、苦惱、奇怪)極了,跑到……

(生加上補充心情的詞語讀第四自然段“訴苦“部分)

師評價:我聽出了你的失望;沒有找到朋友的小牛多麼傷心啊!……

師:讓我們帶着自己理解的心情,來學着小牛訴訴苦。齊讀四段。

10.是啊小牛爲什麼一個朋友也找不到?如果你在小牛旁邊,你會對它說些什麼呢?

11.教師小結。

學習5、6自然段。

師:聽了小牛的怨言後,老牛教了他一個辦法。讓他出了第二份徵友啓示。(課件出示)

1、誰來讀讀?

①.那這兩張徵友啓事有什麼不同呢?學生對比着讀一讀。(課件出示:兩張徵友啓事的內容)。

②學生找不同。

③師:學生邊說,老師邊點出不同的地方。多了這些詞,意思有什麼不同?教師小結:是的,第一份徵友啓示需要做到吃草、玩耍、曬太陽、耕田這麼多方面,可是第二份徵友啓示只要做到其中一點,就可以和小牛做朋友了。這是多麼容易的事啊!

⑤男生讀第一則徵友啓事,女生讀第二則徵友啓事,讀出兩則徵友啓事的不同來。

5.對比着學習第二張徵友啓事貼出後的熱鬧場面。

①師:第二張徵友啓事剛剛貼出,小動物們又會有什麼反應呢?誰願意來讀一讀第8自然段?

②師:是啊,多熱鬧哇!怎樣圍纔是“團團圍住”呢?學生在小組內做一做動作。

③老師來當小牛,請五位同學來當小動物,表演下“團團圍住”這個動作。小動物們把小牛團團圍住,會說些什麼呢?請位同學讀一讀他們的話。

②在這四句話裏,分別都有一個字,它們的意思很相似,你能找到是哪個字嗎?(同、跟、陪、和)

請學生用四個字分別說一句話。

④教師小結:我們中國的漢字真是豐富多彩呀!同一個意思卻可以用不同的詞語表達,真有趣!我們在寫作文的時候,也應該注意這些細節之處,會讓我們的文章更精彩。

來,我們分組來讀讀山羊、獵狗、花貓和馬駒的話。

⑤學生齊讀。你們聽,小牛找到了許多朋友,它和朋友們一起唱起了歡快的歌兒,我們也一起唱唱吧!(放兒歌:找朋友)

(四)拓展想象。

師:小牛這時候可高興了,他唱完歌,又興高采烈地又跑去見老牛,猜猜看小牛會對老牛說什麼。(禮貌;名理)

教師總結:我們交朋友的時候,既要考慮到自己的需要,也要考慮到別人的實際情況,這樣我們纔會交到更多的好朋友。

想不想寫個徵友啓示,那你會怎麼寫?

下課!

板書設計:

徵友啓事

第一次無

考慮自己,想到別人

第二次許多

《徵友啓事》課後反思

這次的備課短暫而顯得有些匆忙,在選課的時候,突然覺得,凡是能編入教材中的課文,每一篇不都是經過各位語文教學的專家精挑細選出來的麼?我們自己只管沿着新課改的路子,按照自己的理解,將精彩的課儘可能生動地講給學生,使得教學相長也就夠了。由於自己是所有老師中第一天上課的,好了,就順着進度講那節《徵友啓事》吧!

如果說課堂教學是一門藝術,每一門藝術中都有值得自己欣慰的地方:

一、抓住主線,貫穿課堂

全文有13個自然段,對於二年級的孩子來說,的確是很長的一篇課文,而這樣的故事性課文,最忌諱從前向後上成“流水帳”形式,於是,我抓住了文章中的兩份徵友啓事作爲主線,然後進行對比學習,不僅使得課堂脈絡清楚,而且在對比中名理。

二、語言訓練,隨手拈來

語文課堂,講究人文,講求拓展,但是永遠都不能丟掉最基本的語言文字訓練。在進行兩則徵友啓事對比的時候,我讓學生觀察第二則徵友啓事和第一則相比,有什麼地方不同?學生得出:多了“或者”和“其中一點”四個詞語。我又追問:“多了幾個詞語,意思上有什麼改變?”讓學生在反覆朗讀的基礎上,明白第二則徵友啓事多了“或者”“其中一點”幾個詞語,卻少了很多對朋友的要求。此文轉自淘.教。案網

故事的進度到了第二則徵友啓事的結果部分,“牛欄前熱鬧極了。大家把小牛團團圍住。”在這裏,“熱鬧”“團團圍住”兩個詞語可以很好地讓學生體會到第二則徵友啓事的成功,如果能緊緊抓住這兩個詞語,“好”與“不好”的徵友啓事分別爲誰便不攻自破了。可是,如何讓學生輕鬆地來理解詞語呢?我拋出問題:“孩子們,牛欄前熱鬧起來,你還見過哪裏有熱鬧的情景?”學生紛紛舉手:“快過節了,超市裏人真多,好熱鬧啊!”“大雁塔廣場上很熱鬧。”“天安門廣場的升旗儀式就要開始了,真熱鬧。”學生在簡單而形象的感知中,早已經將“熱鬧”的含義明白了。我又讓學生來做出“團團圍住”的動作,在動作中理解詞語讓學生輕鬆而快樂。

此外,在備課中,我發現在四個動物都要和小牛做朋友的四句話中,有四個字“同”“陪”“跟”“和”意思非常相似,但是作者並列地運用了它們,避免了語言的重複和累贅,可是,如何處理這部分,才能讓學生體會到中華民族語言文字的神奇之處呢?我依然採用了最原始但卻最紮實的造句訓練,在多個句子的感悟中,學生明白了這四個字的意思其實是基本一樣的,體會到了文字的神奇。

三、和諧愉悅、享受語文

我是一個追求詩意課堂的人,語文教學變來變去都不離其中的就是:爲了達到對學生進行文字的訓練。而我,更喜歡與學生在和諧的交談中,讓學生邊享受邊學習語言。“徵友啓事剛一貼出,小動物們都有什麼反應呢?”學生看圖後紛紛舉手發言,於是,我拿起準備好的'頭飾,隨意地走到一個學生的面前,又隨意地將一個小馬駒的頭飾戴在他的頭上,“請問,你就是那匹健康的小馬駒嗎?你爲什麼走開了呢?”“請問,你是可愛的小花貓嗎?你會邊走邊想些什麼呢?”沒有任何的雕飾的,孩子會很自然地微笑着回答:“是的。”“我想:太好了,我早都想找個朋友了,快去看看有沒有收穫吧!”那時候,我想,我和孩子,我們都是微笑的,因爲我們在享受着語言帶給我們的美妙和幸福感。

四、個性閱讀,不拘一格

小牛沒有找到朋友,心情會怎樣呢?文中寫到小牛去找老牛訴苦,“訴苦“!兩個字對於7歲的孩子來說,實在有些難以理解,怎樣使這裏的“訴”能“苦”出味道來呢?我讓學生加上小牛此時的心情描寫來讀讀這句話,學生加上了“小牛難過地說”“傷心地說”“垂頭喪氣地說”……等描寫心情的詞語,然後我請學生按自己理解的心情來學着小牛訴訴苦吧!學生將這句話讀得有了滋味。

在教學“可是,看完了,小動物們又一個個搖着頭走了。”這句話時,我請學生帶着動作讀一讀,體會小動物們的心情。“請問,你爲什麼要離開呢?你會邊走邊說些什麼?”在學生反饋以後,再帶着那樣的心情去讀,使學生讀出了自己的理解,讀出了自己的個性。

另外,承擔“課中文化”課題以來,在課堂中間的活動上自己也再邊做邊積累。本課以“朋友”開始,以“朋友”結束,於是,在小牛找到好朋友的時刻,我趁機讓學生和小動物們一起“慶祝慶祝”,唱起了“找朋友”的歌曲,使學生得以放鬆。

如果說課堂教學是一門藝術,又都是一門不完美的藝術。

在這節課中,老師有點着急,應當給學生留下充分的思考時間。點題時,可以更加自然一些。另外,要是能夠想辦法將第二份徵友啓事放在最後“隆重出場”,緊接着後面又讓學生仿寫啓事,那會效果更好。

學無止境,教無定法,不過,只要不斷摸索,自己就會有所得。

語文二年級上冊教學反思7

本課由5條關於團結合作的諺語組成,這幾條諺語通俗易懂,給人們啓示也很深刻。如“一花獨放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都可以作爲我們的座右銘,用來時時提醒自己,教育自己。在教學本課時,我以學生髮展爲本,以朗讀爲重點,使學生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受到人文教育。

雖然,課堂上學生朗讀的形式還是很多的`。但不少孩子,齊讀時有喊嗓子的現象,還有拖調現象。只有部分孩子讀得有滋有味。都是我指導不到位所造成的。

在識字過程中,創設多種情境,讓學生在遊戲中識字,在快樂中識字。()識字後,通過自由讀、指名讀、教師範讀、師生合作讀等多種讀的方式,讓學生在讀中悟理。

在寫字指導中,我對“滿”、“容”的寫法進行了重點指導。可在聽寫時,有同學把“滿”寫錯,甚至還有同學組詞寫成“滿易”。

在以後的教學中,我會努力取長補短,發揚優點。讓孩子們會學,愛學,好學。

語文二年級上冊教學反思8

江雪是我本學期所執教的一組內研究課。對於從未在場合上古詩研究課的我可以說是一個極大的挑戰。在進行了幾次教案反覆修改後,我決定把重點放到詩中有畫,詩中悟情這一環節上。

課的開始,我指導學生先有背誦古代的.詩句入手,從而體會詩會蘊含一種心情,一個故事,甚至是歷史,讓人回憶無窮,從而爲理解柳宗元寫《江雪》的背景打下基礎。在指導感受詩中有畫這一環節中,我指導學生從聽覺、視覺、想象力等入手,讓學生置身於這幅畫中,談談又怎樣的感覺。在我步步引導下,學生體會到詩人寒冷、寂靜之情油然而生,再通過各種形式的朗讀體會這種情感,學生把自己所理解的情感投入到朗讀中,詩中之情第一次被學生理解得漓漓盡致。在指導學生體會詩中悟情這一環節中,我讓學生從漁翁的神態、動作等入手體會漁翁的心情,再由詩人當時的寫作背景入手,從而讓學生體會到漁翁其實就是柳宗元的影子,孤傲、堅強、不屈服的情懷由此而生,再體會到朗讀中,學生的朗讀達到了**,就像個小小柳宗元正傾訴着自己的傷心往事。

語文二年級上冊教學反思9

這是一篇朗朗上口的詩歌,反映了鄉下孩子童年生活的詩歌。鄉下孩子在爸爸媽媽的呵護下,在農村廣闊天地裏,自由地嘻戲,快樂地勞動,健康地成長。學生在想象農村生活時,有的根據自己的'生活實際,暢說自己的農村生活,與詩歌中的鄉下孩子進行比較。有的學生鄉下生活缺少,我展示課文中的圖畫再增加一些小貓小狗小雞等可愛的小動物,學生看得明白,對農村生活也有了一定的瞭解。

在學習詩歌的過程中,描寫鄉下孩子豐富多彩的生活時,我重點讓學生抓住幾個動詞“捉”“含”“挖”“逮”,結合課後的連一連,學生能正確地使用動詞。藉助這幾個動詞,我讓學生展開想象,還可以搭配什麼詞語,需要符合鄉下孩子生活,學生能盡情地發揮,如:捉蟈蟈,捉蜻蜓,含柳葉,挖土豆,挖紅薯……學生對鄉下孩子的那份快樂與無憂無慮,在朗讀中自然而然地理解了,明白了 。對於優秀的學生,我讓他們模仿課文說說城裏孩子,學生從動詞入手,展開說,寫得很精彩,如:滑一次旱冰,驚呆了路邊的老奶奶。彈一曲鋼琴,吸引了玩耍的小弟弟。多麼生動的生活畫面,在孩子的筆下生動地展示了。

生活是最好的教科書,讓孩子做個有心人,相信他們筆下的生活會更精彩。讓每個孩子在說的基礎上多動筆,會正確地運用語言。

語文二年級上冊教學反思10

教學目標

1、認讀帶有木字旁的字,引導學生髮現,許多字都有相同的偏旁,可以聯繫起來記。

2、創設情景,樹立生活中學習語文的觀念,能細心地觀察,主動認字。

3、朗誦古詩,達到鞏固積累語言文字的目的。學情分析;

重點難點

讓學生在生活中主動識字。

4教學過程

4。1第一學時教學活動活動1【導入】一年級上冊語文園地四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

你們看,這是誰?喜羊羊!大家和他打個招呼吧!我們這節課就和喜羊羊一起學習語文園地四。喜羊羊喜歡我們一(9)班小朋友,給大家帶來了三份禮物。第一份禮物是什麼呢?

二、採摘蘋果

1、喜羊羊的村子裏有許多棵蘋果樹,蘋果都成熟了。邀請我們一(9)班小朋友去品嚐呢!看,這麼多的蘋果啊!聞一聞,好香呀!小朋友們想摘蘋果吧!(畫面上出現一棵蘋果樹,樹上掛着八個大蘋果。)

2、老師點一下,請一個學生讀出這個蘋果的名稱。

3、開火車來讀。全班齊讀。

4、在這8個字裏藏着一個小祕密,哪個小朋友眼睛最尖,已經發現了?

這些生字寶寶都是“木”氏家族的兄弟姐妹。你們知道他們都與“木”家有什麼關係嗎?(指名回答:都有一個“木”;點擊:“木”變紅色)

5、那爲什麼這些字都有個“木”呢?

6、指一生來回答。

杏、桃、鬆——都是樹的一種。

休:一個人靠在樹上休息。

森:三木成森,指樹木多的地方

林:二木成林,森林裏有很多樹木。

機:原來的意思是織布機,後來沿用爲機器。

橋:最早的橋是用木頭做的。

“木”字可有禮貌了,如果右邊還有別的部件,它就會把伸得長長的腿收一下,這不,捺就成了點。

7、過渡:全班同學互相幫助,回答得真好,摘到了這些蘋果。

小朋友真聰明,發現了這麼多的祕密。誰知道“木”氏家族還有哪些兄弟姐妹?(梅、李、梨、桌……)

遊戲園裏還有另外一棵蘋果樹等着大家呢。(點擊出現另一棵蘋果樹)

早星香春陽晚晨

8、你們發現了什麼?(點擊“日”變紅色)

我們一起來認識這些字吧!小火車誰來開?

9、在我們學過的.字裏,你能說出草字頭的字嗎?

草字頭蘿菜藏黃花草苗藍

過渡:剛纔小朋友不僅發現了祕密,而且說出了很多相同偏旁的字。說明大家平時都在認真學習。喜羊羊送的這份禮物喜歡嗎?他送的第二份禮物是什麼?

三、識字大禮包

1、讓我們一起隨着喜羊羊去識字吧!

2、這個小女孩在讀什麼?(出示兒童電影院)你會讀嗎?你是怎麼會讀的?

標牌大都掛在大門邊或大門上。你們注意過嗎?

3、小朋友在生活中學過不少字了,下面標牌誰會讀?

出示“第五食品加工廠”字牌

“食品”二個字你怎麼認識的?

(買東西也不忘記識字,真能幹!)

4、出示“六一幼兒園”誰會讀?大聲讀出來!小朋友剛從幼兒園畢業,邁進了小學的大門。

5、出示“十人民醫院”

你怎麼發現這是醫院的?(“十字”表示那是醫院。)

藉助小標誌可以認識字,真會學!

老師把剛纔這些標牌藏在迷宮裏,老師點一下,你們快速讀出來。

6、我們在生活中再去看看熟悉的字!讓我們一起走進校園,瞧!出示圖片——箬橫鎮中心小學。

讀得那麼自豪、驕傲,這可是咱們的學校啊!

這又讀什麼呢?——一年級辦公室(這是誰的辦公室?)

我們再去看看學校其它標牌。

男廁所、女廁所。你怎麼認識的?廁所上面也有一個小標誌,男的圖標,女的圖標。請男同學站起來,讀——男廁所。女同學站起來,讀——女廁所。

我們學校對面有一個幼兒園,我們班很多小朋友都在那讀過。你們有沒有注意到大門上的標牌呢?——箬橫鎮中心幼兒園。請在那讀過的小朋友站起來,重溫一下在箬橫鎮中心幼兒園的美好時光。請沒在那讀過的小朋友也站起來,認識一下。

7、走出校園,讓我們一起去逛街吧!走在大街上,你會看到很多的標牌。

“肯德基”小朋友很愛去的一個地方。

“蘇寧電器”

出示“工商銀行”、

誰會讀?

“三和連鎖”很多小朋友經常去三和連鎖吧!

原來,在商店的廣告牌上,路標上,高樓大廈的身上,我們都可以認識很多很多的字。

如果遇到不認識的字該怎麼辦呢?

(問身邊的人)

師:小朋友們真是生活的有心人,在任何地方都沒忘了學習生字!

8、小朋友在平時也積累了很多生字,拿出來展示一下吧!

四、背誦大挑戰

過渡:小朋友積累的生字越來越多了。我們一起來看看喜羊羊送的第三份禮物是什麼?

1、同學們平時都很愛背古詩,現在就請把自己愛背的古詩展示給同學們。

2、這節課我們要學一首新的古詩——《憫農》。

(1)配樂,範讀,老師把這首古詩讀一遍,好嗎?

(2)學生自由選擇一種方法把古詩讀正確。(自己讀,與同桌互讀。)

(3)指名讀。

3、感悟詩意。

請小朋友看這一幅圖,這位農民伯伯在幹什麼?

正在爲禾苗鋤草的農民伯伯怎麼樣?(汗水一滴一滴地往下流)

一位上了歲數的老人,手拿工具,正在田間鋤草。中午的太陽掛在空中,天氣十分炎熱,汗水正一滴滴流到田裏的禾苗上,農民伯伯累得腰都直不起來了。

誰來讀一讀。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

4、出示圖,你們知道我們碗裏的白米飯是怎麼來的嗎?

(每粒都是農民用辛苦勞動的汗水換來的。)讀: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5、我們全班一起來讀一讀。

6、比一比,誰背誦得最快。

7、看了圖畫,讀了詩,你有什麼想說的嗎?(農民伯伯真辛苦呀!糧食來得真不容易啊!我們要愛惜糧食……)

8、李紳寫的另外一首《憫農二》也是寫農民伯伯的。

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

四海無閒田,農夫猶餓死。

語文二年級上冊教學反思11

《江雪》這首詩,簡單易讀,朗朗上口,在背誦上不須花較多時間,我便着重指導學生對詩歌美的感悟及生字的書寫。首先是把課文讀熟。因爲朗讀是理解的有效途徑,反覆地讀文,能提高字詞的復現率,有利於學生對詩意的`理解和強化,能熟讀成誦。但我沒有機械的讓他們反覆讀,因爲這樣做會大大降低學生讀書的興趣,嚴重壓制他們身心的發展。根據中年級學生的表現欲很強,於是在指導背誦上,我採用了表演背的方法,把講臺讓給學生,讓他們也神采飛揚站在這裏施展自己才能,讓每個學生都能享受到成功的喜悅,讓每顆種子都感受到春天的陽光。學生很感興趣,課堂氣氛活躍,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回想起我和學生一起走過的這難忘的四十分鐘,靜靜回味我們的真心交流,品味學習過程中感情的碰撞和思維的火花,我感到了快樂,我想,能夠讓學生體會到一種生活的樂趣,能夠豐富學生語言的積累,能夠讓學生的潛能得以發展,能夠讓學生獲得一定的學習方法,也算是一種真正的語文課吧。這也正是我在這節課中努力追求的。

語文二年級上冊教學反思12

《場景歌》這篇課文主要是讓學生感受場景美,生活美,感知量詞的用法,激發學生了解、觀察大自然,並嘗試用量詞表達熟悉的事物。

在識記生字這一環節上,大部分學生只是運用熟字加偏旁的.方法識記生字,方式單一,學生興趣不是太高。

而我在教學中也沒有充分利用兒童的生活經驗,調動學生認字的積極性,同時對視識字教學的生活化和情景化。平時多注重教給學生多種識字方法,力求識用結合,運用多種形象直觀的教學手段。

2、做“小詩人”這一環節,提出問題後馬上讓學生合作學習,有點流於形式。分析對合作學習理解不夠深透,忽視了部分

學生沒能進行充分的個體學習與自我感悟。對策合作學習要落到實處,在合作之前要讓學生先獨立思考問題,每個學生有了初步想法後再進行探究、交流,共同解決問題。這樣做給不愛動腦筋思考或學習有一定困難的學生提供了進步的機會。

語文二年級上冊教學反思13

識字教學是低年級教學中佔最重要的位置,是認識生字,掌握詞語,學好句子,知道段落、初步感知篇章的基礎。

上這課時,我設置了語言懸念,現在是什麼季節?很多孩子知道是秋天,我說:“對,現在是金秋時節。”藉機板書“金秋時節”。我再設問:秋天是什麼顏色的?許多孩子舉手了,教室裏活躍開了,一個男孩說:“秋天是黃色的,因爲有的樹葉黃了落下來。”一個女孩說:“秋天是紅色的,因爲樹上的柿子紅了。”又一孩子說:“秋天是黃色的,因爲稻穀是黃色的`。”又一女孩兒說:“秋天是紅色的,因爲楓葉紅了。”……孩子們說得太好了。

我接着設問:秋天像什麼?教室裏又熱開了,孩子們爭先恐後地搶答“像一首詩,一首秋收的詩;像一幅畫,畫上有成熟的果子,豐收的莊稼、綠綠的蔬菜……還有落葉……”,我抓住學生的激情興趣,深情地說:“孩子們,我們快走進涼爽的秋天吧!秋天的景象真美呀!就像一幅幅多彩的圖畫,天高雲淡,大雁南飛,田野裏五穀豐登,爪果飄香。看,那秋收冬藏的場面更是讓山河壯美,有好幾個學生情不自禁地跟着朗誦起來,作爲老師,我有一份成就感。

同時,我更不忽視字詞的教學,我邊畫草圖邊板書詞語,把生字顯示出來,指導學生拼讀,證音,拓寬了一些知識面,如:在教學時,我告訴學生“壯”字的分析,“士”形旁,“士”是男子的美稱。還有形近字,同時也注重了自己教學中的實踐活動,讓學生積累,出示關於秋天的詞語:一葉之秋,春蘭秋菊,春種秋收、春花秋月、秋色宜人、秋風過耳、秋風蕭瑟、秋雨綿綿、秋收立秋、中秋時節……

總之,識字課教學方式可以多樣化。這節課還是有收穫的,92%的學生認識生字過關,在詞語的理解上,通過自己在教學中設置的語言,學生基本能理解,同時也激發了學生情感,能感受到祖國山河的壯美。

語文二年級上冊教學反思14

“詞串識字”是借鑑傳統識字教材的呈現方式和古典詩詞的藝術手法編寫而成,具有整體性、形象性、和可讀性等特點。你分開來看,課文橋帕姓氳募缸櫬視錚歡懍鵠炊粒盅乖仙峽冢閿詡撬小6醫灘牡哪諶荽蠖嚶胙納鈑忻芮泄亓緄諞徊嵐才諾“太陽鬧鐘小鳥穿衣下牀起早刷牙洗臉早餐上學升旗做操”與學生的日常生活是多麼一致,小學生讀來會感到非常親切,他心裏會產生這樣的想法:誒,這不就是講的我自己嗎?運用這種形式來識字,不但可以十分便捷地讓學生掌握那些需要他們掌握的漢字,而且能夠爲今後的閱讀和寫作作好鋪墊,我們可以設想,學生憑藉着反覆誦讀,將原本貌似獨立、實際具有關聯的詞語有機整合,並儲存於腦海之中,他們便擁有了以下的可能。若今後再碰到冬天這個概念時,他的頭腦中便會立刻浮現出呼嘯的北風、蒼茫的大雪、盛開的臘梅、傲雪的蒼松、冬眠的青蛙等等鮮明的形象,若需要他們來描述一下冬天時,我想應該不是一件困難的事情了。

這類課文既與認一認有所相似,但又有自己鮮明的特色,所以在教學中,除了可繼續沿用認一認中重視整體誦讀、注意圖文對應的方法外,還要特別注重以下幾點:

1、在誦讀時,要提醒學生特別重視詞語之間的停頓和整個詞串的誦讀節奏。第三冊識字6以詞串形式向我們介紹了塞北、江南、海島、高原四地不同的地域特徵與風光,那麼我們在指導學生朗讀時也應該突出各地不同的風格,讀出不同的節奏與韻味來。首先我們應該一排一排的去指導,如第一排的三個詞語是駿馬、秋風、塞北,要讀的粗獷而豪邁;第二排三個詞語是杏花、春雨、江南要讀的抒情而優美;第三排三個詞語是椰樹、驕陽、海島要讀的'熱烈而奔放,第四排三個詞語是犛牛、冰雪、高原,要讀的悠遠而神往。然後再整篇誦讀。

2、從這一部分教材起,學生開始練習寫字。在教學中要切實處理好“識字、讀書與寫字的關係”,要堅持“寓識於讀,以識促讀、識寫結合”的原則。所謂寓識於讀就是要把識字寓於誦讀過程之中,藉助課文注有拼音的優勢,力求在讀書過程中認識漢字,解決字音;以識促讀則要求我們把認識漢字與正確連貫有感情地誦讀課文緊密結合,用識字的成果去促進課文的誦讀;識寫結合的意思就是說識字與寫字要緊密結合,以識字促進寫字,以寫字鞏固識字。安排意在使識字與人文教育相結合,充分發揮語文教育的豐富內涵。如當冬季到來時,教材又適時安排了一組與冬天有關的詞串:寒流大雪北風臘梅翠竹蒼松蟒蛇螞蟻刺蝟滑雪溜冰跳繩。其每一橫排又是以“氣候、植物、動物、活動”爲歸類標準而組合而成。

語文二年級上冊教學反思15

朗讀教學是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其作用可波及語文教學各個層面,無論是字音、字形等較低的能力層級,還是對課文理解等較高的能力層級,以至最終實現語感能力的提高,都離不開朗讀。足見朗讀在語文教學過程中的必要性、重要性。因此,在上《水上飛機》這一課,我積極探索朗讀方式及策略,發揮朗讀在語文課堂教學中的作用。

1、自由朗讀。

自由朗讀訓練適用於新課文的初讀階段。初學課文,安排學生自由朗讀。其作用有二:一是隨意性大,想怎麼讀就怎麼讀。雖然是小學生,老師也要注重培養學生的獨立的認識的能力;二是有利於發現朗讀難點,如字音、詞義、斷句等方面的問題。

一、師說:“請大家自己讀讀課文,找找水上飛機本領的句子,用波浪線劃出來,再讀一讀。”在交流時,大部分同學都能找到水上飛機本領的句子,主要是老師給大家充分的時間自由朗讀,對課文比較熟悉了,找句子就很容易了。如果採用集體朗讀後,馬上劃句子,對於理解力較差的學生,就比較困難。因爲課文只讀一遍,還沒有讀懂。而自由朗讀,就照顧到了各個層面的學生,學生的獨立認識能力也逐步提高了。

2、齊聲朗讀。

這一訓練方式的優點在於能夠督促學生準確讀出原文,尊重原文,不丟字,不加字。

二、師說:“把描寫水上飛機外行的.句子齊聲朗讀一遍。”學生齊聲朗讀“白色船體的兩邊長了一對大翅膀。”這句話的意思,通過朗讀,學生已經理解,不用老師再費口舌解釋一番。齊聲訓練學生眼到、口到的能力,看得要準確,讀得更要準確,在朗朗書聲中,促使自己專注於文章,達到準確讀出文章的目的。讀得準確,才能熟悉文言文語言習慣,對這種特殊的語言習慣有了把握,才能做到讀來“上口”,產生文言語感。

3、指名朗讀。

大部分教師都青睞這種朗讀方式。在課堂教學中,指名朗讀可以讓教師瞭解到學生把握文章的程度,有針對性進行教學。

三、在揭示課題後,師說:“水上飛機是什麼樣子?它又有什麼本領呢?讓我們跟着小海鷗一起去會一會這位新朋友。”抽8位小朋友,一人一節。在小朋友讀得過程中。我發現由於《水上飛機》課文內容遠離孩子們的生活,比較深奧,理解有困難。因而在個別朗讀時,讀得不夠流利,出現結結巴巴的現象,同時也說明同學在預習時不夠認真。課文內容難以理解,提醒我在下一個教學環節時,注意對課文內容的講解,預習不認真,引起我的重視,採取措施,指導預習。

4、分角色朗讀。

分角色朗讀可以充分發揮其品味語言藝術、領悟作品內涵的作用。小學生天真、活潑,特別喜歡分角色朗讀,這也是小學語文老師常用的一種教學方式。

四、師說:“請同學們同桌扮演小海鷗,水上飛機,分角色朗讀課文。”同學們紛紛操練起來。上課時,我請了兩組同學朗讀,效果並不理想,扮演小海鷗的同學讀得較好,扮演水上飛機的同學明顯不足。課後思考,主要是教學的環節出了問題。我應該把描寫水上飛機的句子出示在黑板上,讓學生在老師的指導下,有感情的朗讀幾遍。在此基礎上,再讓學生扮演角色朗讀,效果肯定會大不一樣。不能因爲學生喜歡扮演角色朗讀,而進行沒有基礎的扮演角色朗讀,或爲了活躍課堂的氣氛,硬拼湊一個扮演角色朗讀。扮演角色朗讀的目的是爲了更好地理解課文內容,如果連課文內容還吃不透的話,又何必畫蛇添足。其實,分角色朗讀的表演要求更高,學生扮演特定角色決定了他們必須擺脫自身社會角色的束縛,走進作品,扮演作品中的人物,把握人物形象,演繹作品。這一訓練方式是諸多朗讀方式中難度最大的一種。因此,在教學過程中,引導學生模仿,揣摩、品味人物對話的言外之意,再結合自己的理解進行分角色朗讀,從而提高學生自身語言能力和審美情趣。

葉聖陶先生說:“吟誦的時候,對於討究所得的不僅理智地瞭解,而且親切地體會,不知不覺之間,內容與理法化而爲讀者自己的東西了,這是最可貴的一種境界。學習語文學科,必須達到這種境界,纔會終身受用不盡。”朗讀是作用於直覺的語文教學訓練方法,它以一定的文字作品(書面語言)爲基礎。通過朗讀加深對文字作品的理解,依靠聲音傳達出來,可以使學生從文字符號中感知形象,體會作品的情味,領悟語言內涵,聯想作品中的形象,悟出言外之意,朗讀是符合現代語文教學理論、內隱學習規律和傳統教學經驗的提高語感能力的有效教學法,是語文課堂教學的重要內容。我加強學習,努力在今後的語文教學中,更好地應用好朗讀這種教學方法,提高語文的教學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