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教學反思 > [推薦]一年級語文教學反思

[推薦]一年級語文教學反思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83W 次

身爲一位到崗不久的教師,我們要在教學中快速成長,通過教學反思可以很好地改正講課缺點,那麼大家知道正規的教學反思怎麼寫嗎?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一年級語文教學反思,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推薦]一年級語文教學反思

一年級語文教學反思1

走過又一學期,覺得語文教學真是有好多的東西需要在平日教學裏勤懇挖掘,就要像蚯蚓不斷地去鬆學生小腦袋裏的土壤,使他們獲得新鮮的知識的時候又得到新鮮的思維方式。下面從三個方面對本學期教語文心得做以反思:

一、識字。

在這冊書中大量的識字認字有一定的難度。因此在學習時我採取了多種方法幫助孩子認字識字。

1、 根據學校的自主學習研究專題,先交給學生掌握自學生字詞的方法。藉助拼音識字;和家長一起讀一讀。

2、 在課堂上,對學生的識字採取了各種方法,讓學生能跟據自己的經驗用加一加、減一減、組詞、和自己、同學的名字聯一連、等方法識記。

通過一個學期的教學,大部分學生都能用自己的方法進行識字,在認字上有了很大的進步。現在班級裏有2、3個學生認字速度慢一些,其餘學生較好。

二、 朗讀。

朗讀教學也是本冊教學的重點。在如何指導好朗讀,我採取瞭如下方法。

1、每篇課文先讓學生熟讀,達到98%的學生熟讀。

2、老師範讀。每一篇課文精彩的地方或是難懂的`文字我都要進行範讀。使學生在聽讀的時候揣摩老師爲什麼這樣讀,老師爲什麼要把這個詞重讀、要把那個句子度的很輕,等。在聽讀中感悟文字所表達的思想。

3、 學生讀文我採取多種讀文方式,如師生對話,背誦句字男女交換讀、小組讀、分角色讀等形式,讓學生充分練習朗讀,在讀流利的基礎上按照自己的理解方式讀出情感。在閱讀時,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體和看圖片度課文。遇到自己不理解的地方,小組討論解答,加深對文章的理解。

 三、口語交際。

這學期的口語交際基本是根據柏娜老師的《口語交際行爲設計》內容上課。

1、佈置學生根據口語交際的內容進行定向體驗(觀察周圍的事物或有目的的體驗活動)。

如在教學《我們身邊的垃圾》時,我先帶領學生去參觀操場上,問發現了什麼,根據學生的發現讓學生談談這些垃圾是從哪來的,然後再進行下面的教學,最後在回到家裏觀察家長是怎麼處理,得對不對,還可以怎樣更好的進行處理。

2、引導學生從六要素上進行口語交流。

學生在交流時必須說清楚時間、地點、人物、事件的起因、經過、結果。這樣經過一個學期的訓練,大部分孩子知道從哪幾個方面入手進行說話,而且說得比較清楚。以上就是我本學期教語文的一點反思。

一年級語文教學反思2

本學期以來,我對一年級語文教學工作進行了深入的思考,結合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和今後工作打算,我有如下感受:

一、考後思考:小學語文的教學和學習對於學生的發展以及其他科目的學習都是至關重要的。小學語文的學習,有助於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是學生學習其他科目的基礎。因此,關注小學語文教學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二、教學改進:

1、靈活調整學生的座位

低年級學生不同於高年級的學生,他們更加註重課堂的新鮮感,靈活多變、生動有趣、富於趣味的東西更能激發他們的學習慾望。在進行課外活動或者公開課講演時,教師可以改變原有的座位安排,這樣可以極大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學習熱情。

2、營造良好的師生氛圍

要努力爲學生營造一種融洽的學習氛圍,給予學生更多的關注,耐心細緻地對待學生提出的問題,鼓勵和幫助學習成績不好、基礎較差的同學,教師要尊重學生的觀點和意見,主動徵求學生的看法。

3、廣泛收集課外知識

教材所涵蓋的知識面是相對有限的,教師在講解課文之前應該廣泛蒐集相關的課外知識,將課外知識與教材內容完美的結合在一起,拓寬學生的知識面,同時使學生對課文的領會更加透徹,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要求學生自己整理相關課外知識。

4、學習方法多樣化

教師可以利用網絡資源進行教學方法和教學內容的優化組合,引導學生開展豐富多彩的`語文實踐活動,拓展語文學習的渠道,在語文實踐中提高語文素養。

三、專業不足

1、教師教學方法單一,影響學生學習的興趣。在小學語文的課堂教學中,教師只是注重課本知識的教授,學生對知識缺乏深度的理解。

2、教師與學生缺乏交流,不能全面瞭解每一位學生。

教學中,教師與學生缺乏溝通與交流,特別是對於成績較差的同學,教師缺乏足夠的瞭解。

3、小學語文教學忽視學生的認知特點,忽視學生的主體地位。

小學語文的課堂教學只是採取教師講解,學生聽取的模式。這種模式完全忽視了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的地位。

一年級語文教學反思3

第一課

《一去二三裏》是一首饒有趣味的童謠,它向我們呈現了一幅美麗的山村風景,巧妙地把一到十的數字鑲嵌其中。在教學時,我首先引導孩子們觀察課本插圖,說說插圖裏都畫了些什麼,然後引出課題《一去二三裏》,接着請他們讀一讀童謠,用鉛筆圈出本課的生字。因爲一到十這十個數字大部分孩子都已經認識了,因此教起來沒有耗費太多的時間,比較順利。而就童謠本身來說,我發現很多孩子都已經能背誦,但存在朗讀拖沓的現象。針對這一問題,我及時進行了糾正,不過效果不是很好。看來,這是一項需要時間慢慢來的工作。就整篇課文來說,我認爲難點在於字的書寫。孩子們第一次真正意義上的書寫是從這節課開始的。在認識了田字格之後,我指導孩子們觀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是怎麼樣的,養成良好的寫字習慣,並告訴他們字不要寫得“頂天立地”。我發現大部分孩子對寫字還是很有興趣的,一筆一劃寫得可認真的。有的孩子認爲自己字寫得不夠好,就一直擦,直到寫得自己滿意了爲止。對這樣的孩子,我及時進行了表揚,同時告訴他們一筆一劃看清楚,找準位置再寫,這樣就不會不停地返工了,《一去二三裏》這節識字課就這樣上完了。從整體來所,條理比較明晰,結構也相對較爲完整,但是我也發現了自己存在的很多不足,最大的不足就是教學過程中情景的引入做得還是不到位,比如在介紹課文時,可以講一個小故事,讓孩子們把注意力轉移到課文中,而不是單純地爲識字而識字。“繪聲繪色”地上好一堂課,是我努力的方向和目標。

第二課

《口耳目》學生在上語文課的時候,如果老師說我們來用數學知識學語文,或者是說來畫畫、唱首歌等,學生的注意力很快就會被吸引過來,表現出很大的興趣。課程和課程之間,並不是截然分開的,而語文這門課程又是和生活緊密聯繫的,有很多內容都是可以和別的課程相聯繫。比如在認識一到十的數字時,在鞏固的時候我就做一個數學小遊戲,讓學生加一加、減一減,把得數找出來,這樣,學生的興趣就比開火車或者指名讀好濃多了。

第三課

《在家裏》作爲第一堂課跨越式課例展示,課前我作好充分準備。我認真備課,根據本課教學要求和教材特點,我是這樣安排這堂課的:一、創設情景,學生介紹自己的畫。二、出示課文插圖,引導學生看圖說話。三、學習本課生詞,按:圖──拼音──漢字的順序出示。選詞說話;認識三個偏旁扌、氵、糹,四、讓學生進入跨越式平臺。從實施教學的方案來看,教學思路清晰,課堂氣氛較活躍,基本完成教學目標。

第四課

《操場上》整個教學過程中,我採用了多種生動活潑的方式復現生字,開火車、比賽、玩拼字遊戲、貼圖都是學生喜聞樂見的活動,這些活動中又調動了學生的眼、耳、口、腦多種感官參加活動,學生始終處於興奮之中,學習熱情高漲,在愉快的玩中不知不覺認識了這些字。 注意力難以保持是一年級的年齡特點。只有尊重孩子的天性,讓孩子在玩中學習,在快樂中學習,才能收到理想的效果。因此,教學中要創設學生主動參與的教學情境,激發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主動識字,體驗識字的樂趣。這樣教識字,學生學得輕鬆,愉快,不是把識字當作任務,而是一種樂趣,一種享受。教師的建構主義思想、人本教育理念蘊含其中,體現了個性化教學的`本質特徵。

第五課

《畫》是一篇經過裝裱的山水畫和一首五言謎語詩。畫上有山、水、花、鳥,給人以鳥語花香、山水相襯的美感。教學時,我緊扣畫中的內容,讓學生看圖,說一說,你看到了什麼?當學生對圖中內容熟悉後,我說“山”,讓學生找到相應的詩句,畫出來,讀一讀,並圈出“山”;我說“水”,讓學生找相關的詩句,當學生找到“近聽水無聲”,讓學生說說爲什麼水會沒有聲音呢?從而不斷的讓學生揭出謎底。在說到意思相反的詞時,也許是學生對詩句不夠熟悉,我發現學生中能找到3對反義詞的同學不多,師生一起探討後,我引導學生找一找生活中意思相反的詞,學生的積極性倒是蠻高,說出了好與壞,高與矮,胖與瘦、美與醜等相對的詞語,課堂中出現了一個小高潮。

第六課

《四季》1、教師的欣賞與鼓勵,可以生成學生學習的動力,從而樹立了他們的自信心。2、正因爲有了前面語言的積累,情感的體驗,纔有了這些精彩的創新和運用!3、這裏創設了一個讓學生當小詩人來作詩的情境,這樣不但讓學生產主了新奇感,而且運用了所學語言。

第七課

《小小竹排畫中游》是一首詩歌,它主要通過對江南水鄉的優美景色的介紹,讓學生體會到江南的美麗,激發學生熱愛家鄉的思想感情。在教學這一課時,我主要以學生爲主體,依據學生的需求和興趣愛好,儘可能給學生直觀的形象感受,把學生帶入江南美麗的風光中,感受江南的美好,讓學生在具體的語言環境中學語言。在學習“竹排、樹木密、禾苗、江南、魚米鄉”等詞語時,我讓學生利用生活經驗、圖片、聯繫上下文等方式來幫助理解詞語。在教學中我重視朗讀,讀中感悟。其實一年級的孩子剛剛接觸課文,別看這麼短的兒歌,有些孩子要讀上好幾遍才能讀通順。在學生理解了字詞、理解了課文後,我讓學生朗讀課文、背誦課文,採取自讀、自背,小組內讀、背,等多種方式,有很多同學學完課文就會背了,而且很輕鬆,效果非常好。

第八課

《哪座房子最漂亮》本課認識一個偏旁“草字頭”,學會7個生字和會認9個字。在7個生字中,要重點指導讀準“青、前、香”的字音。9個認讀字要讀準“座、哪、房、最、亮、窗”的音,在記字形方面,可以利用熟字,筆畫筆順記字形。1、用比較的方法,觀察圖畫,讓學生說說哪座房子最漂亮?再讓學生指指哪是小學堂。2、讓學生觀看過去農村破舊房屋、矮窄門、小低窗、房前房後樹少草多的錄相。讓學生在比較中明白小學堂爲什麼最漂亮。

第九課

《爺爺和小樹》 這一課在教學時,我主要採用了動畫現情境,語言煽情的教學方法,激發學生學習課文的興趣。我自己比較滿意:那就是在讓孩子們看動畫的時候,我問:這西北風怎樣啊?他會對小樹說些什麼呢?你覺得小樹怎麼樣啊?(很可憐),小樹會說些什麼,做些什麼呢?你看着一切,你想爲小樹做些什麼呢?當孩子心地裏那柔柔的溫情被形象的畫面,老師的語言撩撥起來的時候,我不失時機地說:別急,有位老爺爺看在眼裏,疼在心裏,他來保護小樹了。他是怎麼做的?這樣學生興致勃勃地學習課文,朗讀起課文來。後來,又讓學生想象說說,小樹穿上了暖和的衣裳又會怎麼說?有了前面的鋪墊,在學習第三自然段的時候,思維格外活躍,語言生動,想象合理又充滿着親情,讓人感動。這是一堂情與理交融的課。孩子們在讀課文的過程中得到了情感的薰陶和人性的教育。文以載道莫過於如此。

第十課

《靜夜思》 在教學《靜夜思》這首古詩時,我首先讓學生藉助拼音把古詩讀準,由於大部分學生在幼兒園已經熟背了這首古詩,因此在別的同學朗讀時,一部分同學根本不認真看書中的每一個字。當我把書中要求會認的字找出來時,一部分同學卻不會讀。

這就使我想到了一個問題;在幼兒園先學這些知識,是弊還是利。於是我把這首詩抄到了黑板上,強迫他們在聽別人讀古詩時,認真看古詩中的字。經過長的培養,我想:他們一定會養成好的聽課習慣。

第十一課

《小小的船》教學過程中激發學生識字的興趣、激發學生認識情感、激活學生認字思維,從而讓學生找到識記的方法和樂趣,在樂趣中識記、主動識記。首先,讓故事激發興趣。我在開課時,設計了謎語激趣引入。在開課環節,充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學生在開課時迅速進入學習狀態。這樣一下就抓住了學生的心,調動了他們的興趣。

第二,注重識字教學。學生一開始就對課堂產生了濃厚興趣,抓住這個機會,我們利用設計好了的各種認讀識字的形式將知識點更好的傳授給學生。首先要學生對本課的認讀生字有個初步的認識。例如通過自由朗讀、點名朗讀、齊讀課文等形成學生對生字的音和形有整體的感知。學習生字,我不是一味地讓學生用各種方法記字形,而是預設了幾個教學點,“坐”字用猜字謎、反義詞(坐對立)來幫助學生釋義,學習“彎”字,我演示了偏旁“弓”的變化過程,幫助學生記形。鞏固生字環節,我用了遊戲“摘星星”,學生興趣濃厚,效果非常明顯。

第三,練習想象說話。在本課教學中,我還不失機會地積極開擴學生的想象空間。我設計的“彎彎的月亮像什麼”、“彎彎的事物有那些”、“藍藍的天空像什麼”、“閃閃的星星像什麼”等問題,並讓學生想象“你坐到月亮上,會看見什麼?”讓孩子積極投入了想象和思考,並鼓勵他們踊躍的表達自己的看法。在交流中,學生對課文內容也有了更深的理解。

第十二課

《陽光》是一篇優美的散文,怎樣讓學生感受陽光的美好與寶貴呢 我設計的是在識字的基礎上,讓學生運用想象,比較,做動作等方式,去朗讀課文,在讀中感悟,理解,體會陽光的真正美好與寶貴.教學中緊緊圍繞陽光給大地及人們帶來的美麗與歡樂,來表現陽光的寶貴,學生理解起來淺顯易懂.又通過蒐集的課前資料,去了解陽光的一些課外知識,即幫助理解了課文,又開拓了視野,增長了見識,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另一方面讓學生感受到了學習的樂趣.

這節課下來,整體來說效果還好,但也有不足的地方,在識字部分有些拖拉,以至指導寫字過程中時間有些緊張,在理解重點詞時,引導得不夠到位,以至學生沒法領會,回答不到點子上,最後忍不住自己講出來了,以後,我會吸取經驗,多請教老教師,討教些好的經驗方法,讓自己的教學能夠更上一層樓.

第十三棵

《影子》1、在教學中,我注意了從生活現象入手,喚起學生的生活體驗,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出發,創設學生熟悉的、感性的情景

進行教學,不僅有效地利用了生活資源,在課堂中營造了濃厚的生活氛圍,而且把學習語文與認識事物緊密結合起來,調動了學習熱情,又活躍了課堂氣氛。 2、通過“小組合作學習”,培養了學生的合作意識,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小組合作學習”培養了學生之間互相合作交流的能力。通過小組的學習交流,學生解決了問題,獲得了知識,體驗了成功。

3、自主質疑,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 在教學中,我通過讓學生質疑,更有效地促進學生主動參與課堂教學,培養了他們學習的主動性、創造性和思維能力。它不僅讓孩子由被動學習轉爲主動學習,而且激發起學生求異思維的火花,激活了課堂教學氛圍。

第十四課

《比尾巴》開始上課,我用猜謎語的形式引出六個小動物,讓孩子們當裁判來評評動物們的尾巴,同時也讓接近生活實際的活動走進他們的認知世界和情感世界。孩子們躍躍欲試,很快能猜出來,這樣的情境很能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 在教學的各個環節,我也是從學生的興趣入手,以學生原有的知識經驗爲基礎展開教學,讓學生說說你有什麼方法學好這些生字,同桌之間互相交流,鼓勵他們用多種方法識記生字。這樣從會讀到會認,由簡到難地進行學習。比如抓住識字規律,把幾個相似的生字“巴、把、公、鬆”放在一起,讓學生髮現識字規律,滲透識字方法。

兒歌的內容其實很簡單,基礎好的學生在課前就會背了,爲此,在朗讀指導中,我重點指導學生讀好問句,同時注意穿插多種形式的讀書活動,如:“開火車”讀、男女生對讀、師生合作讀、邊讀邊表演等,讓學生多動腦,多動手,調動多種感官參與學習過程,以提高語文課堂的實效性。

本節課存在的問題,我覺得主要有兩點:一是在指導朗讀時,有些亂,層次性不夠強,沒有落到實處。二是課後拓展部分,從課堂實效性來說,花的時間較長,意義不大,我經過反思覺得安排背誦會更有效。

第十五課

《比一比》識字是語文學習的基礎,是閱讀的基礎,是寫作的基礎。通過這節課的教學,我體會到低年級的識字、韻文教學也是首先研究教材,把握重難點。然後圍繞識字的重點確定教法、學法。在“比中學,學中比”,體現了本課的特點,又符合低年級兒童的特點。托爾斯泰說過:“成功的教學所需要的不是強制,而是激發學生的興趣。” 語文課堂應是情趣和夢幻的棲息地,這學期我自己也感覺課堂上嚴肅有餘而活潑不足,忽視了兒童的情感需要。課後,我強烈地感覺讓課堂充滿情趣,不僅是低年級孩子的心理需求,也是語文教學、識字教學本身內在的要求。語文生來就是爲着放飛兒童的夢想而存在的,每一個漢字都可以激發孩子無窮的想象,一個個漢字連綴起來那就是一片放飛的天空

第十六課

《自選商場》在教學《自選商場》一課時,我對學生進行了如何說完整話的滲透與指導。而且效果不錯,表面看沒有什麼缺憾。但是當課後學校領導進行監控時我才發現,自己在課上只注意了對學生順向思維的訓練。因此,當問到什麼是日用品時,學生就不會順着這樣的問題說完整話了。可見缺少逆向思維的訓練。導致學生只會按照教師的訓練直來直去地說話。低年級學生的特點是可塑性比較

大,教師向什麼方向引導,學生就會向什麼方向發展。因此,教師要多角度地思考問題成爲拓寬學生思路的指引者,另外,教師要注意自己的語言完整性,善於聽學生說話,時刻引導學生說完整話。只有這樣學生才能真正得到訓練,確實達到提高能力的目的。

第十七課

《菜園裏》這篇課文有十幾個要求認的生字,我想方設法讓所學生字和學生多見面,先是讓孩子看蔬菜圖片(圖片上有蔬菜名稱和拼音)說說你認識的蔬菜寶寶名稱,再讓會認的小朋友帶大家認讀,這是第一次和生字寶寶見面。再是讓同桌藉助拼音讀蔬菜名稱,再開火車認讀蔬菜寶寶名稱。認讀後去了拼音再認,再從這些蔬菜名稱中出示生字,讓孩子互相交流記憶方法。然後是學生齊讀,集體交流識字方法,孩子用加一加減一減,記筆畫等辦法來說自己的認字法。接着請同學們指名認讀不帶拼音的生字。這樣循序漸進、由淺入深,學生在多次與生字詞見面後,很自然地記住了,教學效果較好。如此生字教學體現層次性,遵從一年級學生識字的特點,“認得快,忘得快。”這麼有層次有梯隊,通過反覆訓練,紮實識字,採用多種形式,調動學生自主識字意識學生對生字的認記一定能得到鞏固。

第十八課

《日月明》這一課將多個會意字,串編成了一篇小韻文,這麼多個會意字,學生們會理解並記憶嗎?

我帶着自己畫的簡筆畫走進課堂,學生一下子被吸引過來了,他們有的說:“‘日’很亮,‘月’也很亮,那‘明’就更亮了。”在學習“鮮”的時候,學生說:“‘魚’肉很好吃,‘羊’肉也很好吃,‘魚、羊’在一起就更好吃了。”“滅”字學生會說:“‘火’上蓋牀被子就滅火了。”

我想,作爲一名教師要面對新課程的挑戰,我們要學會向書本學習,學習理論,開闊視野,尋找解決辦法後,再回到課堂。因而,我也感到自己的知識儲備太少了,我還應該加強學習,多讀書、多積累,以滿足教學需要。

第十九課

《我多想去看看》一,本課注意了讓學生讀課文後,讓學生提出問題,通過引導,有些學生能較好的提出問題。例如,他們想去哪裏看??看什麼?天山什麼意思。這樣從學生問題出發,避免了課堂煩瑣的分析,讓學生感到枯燥,而注意力分散。這樣從學生的問題出發吸引了學生,也可以有效的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二,由於本課的特點,符合學生的心理特別容易激發學生的說的願望,所以,在教學中安排了說話練習。讓學生模仿課文中的句式進行練習,學生說得不錯,有的孩子說,他要去天上看看那裏的月亮,有的說也要去北京看看,有的說要去太空??很好的發揮了他們的想象。這樣的訓練也是幫助學生逐漸從口語表達向書面語轉化的一個好途徑,這種模仿說使他們很快掌握、瞭解一些意思該如何表達。

有了好的課文,一些訓練,一些感悟就成了自然而然的事情。

一年級語文教學反思4

孩子們是一年級的新生,他們剛踏入校園,才適應了拼音教學,又要面對新的挑戰—學習識字。識字課的教學重點,難點,教學步驟、老師的教學環節都和拼音教學有差距,孩子們能和自己配合好,給自己的這節課交上一份比較滿意的答卷嗎?

爲了和孩子們上好這節識字課,我決定從以下幾個方面去做準備:

一 、選好課文,激發識字的興趣。

《口耳目》這一課共十二幅漂亮的圖,十二個生字,那一個個妙趣橫生的象形字會不僅讓孩子們感到快樂,同時會激發孩子們無窮的想象力記住十二個生字。

二 、瞭解學情,掌握第一手資料。

這課要求孩子們認識的字雖多,但是並不難,並且這些字是和孩子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如今家長對孩子們的智力早期開發了,說不定許多字都認識。果然,不出所料,十二個字孩子們幾乎都認識。於是我將自己的教學設計由最初的強化識字爲激發孩子們對祖國文字的喜愛和培養學生獨立識字的能力以及識字的方法上。

三 、大膽嘗試,培養自學的能力。

葉聖陶老先生說過:“教是爲了達到不教。”這課完全可以放手大膽的讓學生自己學習生字,讓孩子們自己感受到獨立學習的快樂,爲以後的自主學習打下好的`基礎。

基於以上三項準備,我在課堂上大膽的進行生字教學。我重點選擇了有代表性的“目”字,先看圖說目,一方面引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另一方面則培養了說話能力;接着看圖比字,告訴學生這是古代人寫的字,進而比較古字和圖的相似處,讓學生初步瞭解了象形字的由來:古人根據圖畫畫出來的,因而字和圖畫很像;最後出示演變到現在的目字,比較目和目圖的相似處。

“目”教學完後,我讓學生回憶學習的步驟:一 看圖說意認字 二 看字比形識記生字。然後讓學生自己學習五個象形字:口 耳 鳥 兔 羊。當學生感受到了象形字的奇妙後,爲了更加激發學生對祖國文字的熱愛,我又給學生講倉頡造字的傳說。從孩子們的眼神中我感受到了孩子們內心的渴望--- 去認識、瞭解更多的語言文字。

上完這節課後,我覺得這節課學生雖說學習積極性較高,孩子在課堂上的表現不錯。尤其是口頭組詞可以看出學生的知識儲備非常豐富的。但是這節課離自己設想的預期效果相差甚遠,留下了許多的遺憾。

1、設計自學的程序死板。培養學生獨立自學的能力,這種教學理念是對的,學生利用老師交給的方法學習取得了較好的效果,如自學過後讓五個小老師說自己的學習過程。這五個孩子想象力豐富,都能看圖記形。對於鳥字與圖具有極大的相似性,小老師譚子傑找出了很多。比如:說一點像鳥眼睛,橫像鳥停的樹枝,鉤像鳥的爪子,鳥字上面部分像鳥頭。在不斷的交流中,學生不僅瞭解了象形字的由來,理解了它的字義,更懂得了象形字最簡單的記憶方法,就是象形字與它表示的物體是相象的,由圖識字。

可是自己安排學生在自己學習的時候,教學設計缺乏靈活性。當教完生字“目”,讓學生自己學習其餘的象形字的時候,學生不知從何下手學習。好多學生都處於觀望的狀態。作爲自己沒有及時的調控。所採取的僅僅是發一張小小的笑臉來激發學生學習。學生爲什麼沒有動起來,那是因爲自己給學生定的模式過死,沒有正確地估量學生的實際。學生是鮮活的生命體,有共性,但更多的是個性,應該讓他們按照自己的方式來反饋生字,讓課堂真正活起來。這個環節裏,正是自己給自己設了個圈套,導致浪費了學生寶貴的時間,後來時間的緊迫,生字鞏固遊戲,拓展識字及把這些字歸類,甚至書寫“十”這個字的的時間都來不及上。

2、自己的教學機智有待提高。其實在反饋生字的識記這一環節,自己已意識到這樣會使後面的教學任務完不成,可卻沒有想到應該馬上調整自己的教學方法。其實給生字組詞是記住字的方法之一。因而不必讓孩子們給每個生字組詞,花去了許多的時間,應該馬上讓學生說其它識記生字的方法。(編順口溜,加一加,減一減,猜謎語等)

3、對教材的知識體系把握不夠。漢字是音形義的結合。本課的象形字充分的體現了這點。可是自己在引導孩子們學習的時候,將圖字進行了剝離。尤其是將義與形分開了。當看圖學完一個漢字的時候,爲了鞏固漢字,應該在記住形後就讓學生給生字組詞記住字義,可是自己在教學中卻對音形義進行了分離。自己對語文知識體系的把握有待及時加強。

一年級語文教學反思5

作爲一年級的小學生來說,如何能讓他們在40分鐘的課堂上認真地聽講,是十分重要的。因此,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是我教學工作開始的重點。從坐直到站立,從寫字到讀書拿書,從持續正確的讀寫姿勢到愛惜學習用品,使學生基本都能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剛開始教學主要是培養這些行爲習慣。

在教學方面,首先漢語拼音知識是學生學習語文的基礎,在開學前一個半月教學拼音的時光裏,我針對學生因材施教,並經常引導學生對已學拼音知識活學活用,透過學兒歌、“摘蘋果”遊戲等形式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教拼音的`過程中主要創設學習情境,激發了學生的求知慾。一年級學生具有好奇、愛探索、易感染的心理特點。爲此,我將找來的各種圖片給學生們看,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激起了學生學習本課的慾望。在拼讀的過程中主要通過開火車的方式使學生學會張開嘴巴來讀。還通過巧講故事,比如再講jqx的過程中,怎麼去掉帽子,來講故事學生更快的理解與運用。還對學生進行了思想品德教育,課文來源於生活,貼近生活,極大地喚起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再講過馬路時候,讓學生知道過馬路時候碰到紅燈綠燈應該怎麼走。

不足和需要反思的地方:

1、課堂上給學生自主活動時光過多,有時候一節課的資料沒有完成。

2、對困難生的關注不夠,一小部分學生由於年齡上的差異,以及家庭教育的空缺,學習上就有點困難了,因而班級裏就有了兩個極端的現象。

一年級語文教學反思6

教學時,我利用插圖,創設情境,激發同學們的學習興趣。我先讓同學們觀察圖畫,作者在描寫圖畫時都是按照由遠及近的觀察順序進行描寫的,先寫遠處的景再寫近處的人,課文也是這樣對照圖畫來表現的。讓同學們先觀察圖畫後用自己的語言表達出來,很容易讓同學們走進課文。課文的語言比較淺顯,同學們能夠流利地朗讀。

運用多種方法進行識字、寫字教學。低年級的學生注意力集中的時間較短,因此要採取多種識字的方法以調動他們學習的興趣。在“男”這個字時,可以編口訣“田力男”;在教授“原”這個字時,給學生猜字謎:小白進工廠;在教授“跑”這個字時,讓學生與“泡”、“炮”、“苞”“飽”這些形近字相區別。用這些不同的方法可以增強學生學生學習的興趣。

在學法總結這一環節,同學們尚不能自己有效地總結學習的'方法,所以這一方法在後來的運用中並不是很好。再接來的仿寫過程中,同學們只能寫一、兩句話,不能完全仿照課文來寫。還需要在以後的教學中多加訓練。

一年級語文教學反思7

因爲個人原因,今年教一年級語文。回顧這一個多月的教育教學工作,感觸頗深,尤其是漢語的拼音教學。覺得拼音教學都有一個固定的模式:看情景圖——認識新的拼音字母——識字——學情景歌。每個環節都訓練了孩子的某種習慣和素養。每部分都有它的作用和意義。

我聽了許多老師的課,根據自己上課的實例來說。我覺得要上好一堂一年級的語文課,首先要抓住孩子的注意力。在一年級最好是通過遊戲帶動吸引每個孩子的注意力,並把他們積極的帶動到遊戲中去,但不好的是孩子容易過度興奮,課堂紀律難把握,所以就要求老師駕馭好課堂。其次建立多元的激勵手段,適當的鼓勵和表揚,樹立其自信心。再次我覺得老師的精神面貌同樣能影響和帶動整個班級孩子的情緒。因此老師首先必須有好的精神面貌。

我記得在上《a u iu》這課時,我因爲自己身體不舒服,精神確實不佳。課堂效果真得是不太好。第二天,抽查學生髮現多數學生沒有很好的掌握,真的心裏很不是滋味。後來,複習時,我充分調動孩子的積極性,效果很好。所以,我覺得老師的精神面貌,也很重要。因此,爲了孩子我們也要善待自己,以最佳的`狀態站在講臺上……

這些都是我的一些反思和感想,也許還不太成熟。當然,一年級的課堂上需要注意的問題有很多,需要老師精心的準備和更多的耐心。我常對自己說:若不給自己設限,則人生中就沒有限制你發揮的藩籬。

一年級語文教學反思8

那是一節語文課,課題是《小壁虎借尾巴》。課前,我讓學生通過自己聽錄音、三思語文網、問長輩等方法去預習。一上課,戴着小魚、小燕子、老黃牛頭飾的3位小朋友上臺,當他們正在炫耀自己的尾巴的時候,垂頭喪氣沒了尾巴的“小壁虎”上來了,說自己的尾巴被蛇咬斷了。小壁虎沒了尾巴,該怎窗炷?教師因勢利導,引導學生研讀課文,要求把自己知道的答案告訴別人。學生們很認真地研讀課文後,人人把小手舉得高高的,爭着把自己知道的告訴大家。一時間,有站起來的,有把雙手舉起來的,全班學生情緒十分高漲。在把答案告訴別人的同時,文章的大意也就明白了。接着,教師要求學生選自己最喜歡的句子或詞語讀給大家聽,可以加上動作用表演的形式讀,也可以單純表情朗讀。不過,要把爲什麼這樣讀的原因告訴大家。學生們小聲自讀了一陣之後,紛紛搶着在全班表演朗讀。“他讀得好,我會讀得比他更好。”“我認爲這一句應該這樣讀!”“因爲是老黃牛,所以讀的時候聲音要粗一點,沉一點。”這是小朋友們的聲音。“你讀得真好!”“你的`表演動作真棒!”這是教師鼓勵的話語。這些聲音伴隨着聲情並茂的朗讀不斷把課堂推向一個又一個高潮。

通過學生反覆的表情朗讀(其中也有教師適當的指導),生字會讀了,詞義理解了,文中各種動物尾巴的功能也瞭解了(對文中的生字,教師有意識地抽出來,讓學生討論記字的方法)。在表情朗讀過程中,小魚細柔的聲音、燕子清脆而略帶尖聲的語調、老黃牛蒼老剛勁的話語,被小朋友學得惟妙惟肖。再加上小朋友們情不自禁表演的自創動作,使整個課堂充滿了童趣。課堂上,學生還向教師提出了很多種動物尾巴的功能問題,直到下課,學生們仍意猶未盡,還在討論蛇爲什麼沒有腳、它的尾巴到身體的哪一部分?如果小魚的尾巴斷了,會不會再長出來?等問題。

這節課,摒棄了過去呆板的教法,學生學習興趣濃。學生在一系列自主學習活動中學到了應學的知識,同時,這節課拓展了學生的思維,挖掘了學生的潛能,培養了學生的創新精神。反映了生本教育理念。生本教育是爲學生設計的教育。像上述那節語文課,通過創設情景讓兒童自主學習,主動發現探究;課堂上,學生可以朗讀自己最喜歡的語句,可以表演,可以發表議論,可以和別人討論,它適合兒童的天性,使兒童忘記了自己在學習,忘記了自己是在課堂上。於是,學生的學習熱情和學習效率空前提高了,潛能得到激發,天性得到發展。

在今天的信息時代裏,學生從各種渠道獲得過去所不能比擬的極其豐富的信息,教師作爲惟一信息源的地位已經被改變。況且知識經濟社會需要人的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學生的個性發展已經成爲社會的迫切需求。在這種情況下,教育只有真正爲了兒童,爲兒童而設計,纔會找到自己正確的出發點和歸宿,才能通過激發學生髮展和創造的能量,使教育質量和效率出現新的飛躍。所以,我們應把爲教者的設計轉變爲爲學生而設計。

一年級語文教學反思9

很快,一週的時間就這樣過去了,這一週剛過到週三的時候嗓子已經啞得說不出話來了,說實話,這一週很累,想不充實都難。

這一週最讓我開心的事情是見到了我可愛的孩子們,而且發現過了個年,他們個個變得更加懂事,更加優秀了。

在這一週裏,我重點在安全,紀律,衛生和學習這四個方面對他們進行了嚴格的要求。孩子們很聽話,對我的要求都很認真的完成,各方面做得都還不錯,我感到很欣慰。

我們學習了四課,識字量由上個學期的七八個增加到了十四個,要求會寫的字也由4個增加到了8個,對孩子們來說任務量很重,特別是對於後進生,我的擔心是存在的,有五六個孩子對要求認識的.字不認識,要求會寫的字寫不出來,讓我苦惱的是新課逐步進行,不會的東西會日積月累,這將會是個大問題,所以,每天過關是是我的必修課,可是收到的效果並不是很好,難道是我急於求成麼?也許孩子們慢慢的就會了,就接受了,我想這樣安慰自己一下,自己也需要反思一下這個問題到底該怎麼解決?

希望自己放鬆心情,儘量抽出一些時間給後進生補補吧!這是我現在能想到的辦法。

一年級語文教學反思10

作爲一年級的小學生來說,如何能讓他們在40分鐘的課堂上認真地聽講,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是我教學工作開始的重點。從坐直到站立,從寫字到讀書拿書,從保持正確的讀寫姿勢到愛惜學習用品,都需要老師不厭其煩地說,通過一學期來的培養,我班學生基本都能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在教學方面,首先漢語拼音知識是學生學習語文的基礎,在開學前一個半月教學拼音的時間裏,我針對學生因材施教,並經常引導學生對已學拼音知識活學活用,通過學兒歌、“摘蘋果”遊戲等形式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識字是閱讀和習作的基礎,也是低年級語文教學的一個重點。所以特別注重引導學生主動識字,一年級上學期是意義識字的關鍵期,不僅要求對課文內容熟悉,同時加強了課外閱讀。學生在閱讀實踐中反覆多次和漢字見面,並通過一段時間後又對多篇課文進行閱讀訓練,使學生逐漸認識漢字,然後以適當的方法強化刺激,達到識字的目的`。寫字教學是一年級語文教學工作的難點。學生的字寫得好壞美醜,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反映他的語文水平。

在課堂上引導學生學會讀帖、描紅,既從技能方面要求學生,又從習慣方面的要求學生。特別是習慣方面的要求,如怎樣握筆,寫字姿勢,這些往往容易忽略,而恰恰正是這影響了學生的寫字質量的提高。因此,在抓好學生寫好字的同時,我更注重學生有良好的寫字習慣。在讀書的訓練上我採用了當天閱讀最認真的小朋友就可以當隔天的小老師進行帶讀的辦法,或者是小組讀、合作讀、擂臺讀等多種形式的手段來提高孩子們對課文進行多次閱讀的興趣。

課前我要求每天學生需預習課文,在學習課文的開始階段,教師不需要過早給學生加以引導提示,讓學生先行感知課文,那麼這第一次的感受能訓練學生的理解能力,就算有理解偏差、有錯誤,經過之後的共同討論、共同訂正、理解課文,都能夠解決。先學後教,體現了以學生爲主體,重視學生主動參與,有利於課文的感知和學習。課後要求不定時複習,鞏固原有知識,承上啓下幫助新知識的掌握。關注差異,並及時和家長進行溝通,幫助家長解決輔導上的難題,也同時認清自己教學上各個方面的不足。

經過大半個學期的學習孩子們願意讀了,課文中的、課外的故事也願意讀了,不僅增加了他們識字量,而且認識的詞語也越來越多。組詞訓練不再是單調的了,總聽到“我還有”“我還會別的”這樣的話,課堂生動多了,有更多學生願意展示自己。

要在評價中促進學生的成長,因爲“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學生想學愛學主動學了,那麼,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性才能充分發揮出來。

一年級語文教學反思11

興趣,乃喜好之情緒也。它是調動學生積極性的一種“能源”,是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先決條件和首要問題。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可見,興趣是獲得成功的關鍵。及時發現和培養,正確誘導,可以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適應教改的需要。

初中學生正處在一個新的迅速發展時期,心理特徵和生理特點都發生了變化,但還學有完全脫離小學生的特點 喜怒哀樂易於表現,並支配他們的行動。意志活動很大程度上依靠外部的影響才能完成,根據他們的年齡特點和心理特徵,及時發現他們的興趣所在,創造一個良好的培養興趣環境,選擇適合的方式,通過各種途徑完成他們的學習。其過程爲新奇 → 有趣 → 學與專 → 掌握知識。我在從事初一語文教學時,在這方面進行了一些嘗試,希望能通過興趣教學發展學生智力,循序漸進增強吸收知識的能力。

(一)興趣來源之一:課前三分鐘演講

葉聖陶先生曾指出:學習語文要聽、說、讀、寫四者並生,培養學生學習說話能力就成爲語文教學的重要內容與環節,初一學生年齡小,知識面窄,口關鍛鍊機會少,然而求知慾強烈,又喜歡在衆人面前表現自己,希望引起別人注意。因此,爲鍛鍊學生的說話能力,滿足學生心理要求,培養獨立性,適應勇和培養的需要,我在教學中試着開展了課前三分鐘演講。試講一個學期以來效果顯著,達到了預期目的,學生們出表現及濃厚的興趣。

我曾在一個學期中,由淺入深地進行兩個階段的訓練,第一階段內容簡單,只要求把話說清楚,能使別人聽懂就可以,以培養其膽量。爲了讓學生有內容可講,通常前一天佈置第二天的演講內容,如我的家庭成員,包括我的爸爸、我的媽媽、自我介紹,我的童年等,不僅使學生得到鍛鍊,而且加深入了同學間的相互瞭解和友誼。第一階段的成功給第二段奠定了良好的基礎,學生有了第一次經驗,鼓足了信心,自學地嚴格要求自己。第二階段的內賓是講故事,這次提高了要求,不僅要把故事講清楚、明白,而且要充滿感情,要有表情,學生們選出自己最拿手的故事,做好充分階段的準備講給同學聽。內容有童話故事、神話傳說、歷史故事、科幻故事、好人好事等,第二次演講時學生們就顯得比較老練,鎮定,有聲有色、層次較爲清晰,以各自的特色吸引了同學們的注意力,至此,課前三分鐘演講成了語文課必不可少的內容。

三分鐘演講拓寬了學生的視野,加深了能力訓練,深得學生們歡迎,現在已經成爲學生盼望上語文課的一個重要因素,事實證明,這種融趣味性、知識性、思想性、科學性於一爐的做法,舉例學生興趣特點,適應能力培養的要求,形式活潑的練口活動,能務有效提高學生說話能力,同時對學生作文水平的提高也有很大幫助。

(二)興趣來源之二:美的欣賞

愛美之習人皆有之,“美是一種心靈的體操——它使我們的精神正直、心地純潔,情感和信念端正”。初一學生雖然不會全面地、有深度、有廣度地鑑賞美,卻會用自己樸素的感受,獨自的方式欣賞美,正如俄國教育家烏申期基所說:“孩子們憑形狀、色彩、聲音和一般感覺而思考事物”。從中可以看出,我們可以從直觀的具體形象入手,引導學生欣賞美,使學生得到美的享受,美的愉悅。

洪氏教材中,有 許多描寫自然景物的文章,這些自然景物的描寫都融進了作者的感情,表達了他們的美學理想,通過形狀、色彩、聲音等方面對自然景物進行分析,對於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熱愛生活,提高學習興趣有着重要意義。例如,魯迅的《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中關於百草園夏秋景色的描寫,從總體描寫“不必說……也不必說……”到具體分述:“單是周圍的短短的泥牆根一帶”,無論是花草樹木,飛禽走獸,還是擺弄果實,都是學生們所熟悉所喜愛的,再加之作者妙筆生筆生花,安排得聲情並茂,色彩鮮豔,動靜相宜,高低參差,錯落有致,因此這美好的景物,無限趣味正符合學生們的年齡特點。我便在教學中投期所好,在趣味中教學,給予美的享受,不僅得到聽課老師的好評,也使學生記深刻。又如朱自清的《春》,清新秀麗,如詩如畫。“春天的腳步近了”以春的恬情調動了學生的聽覺感受,轉入視覺中把學生引一個夢一般的境界:暢遊在繁花嫩草,柔柔的輕風,綿綿的細雨之中,使人感到親切,作者對新的美好生活的渴望深深地印在學生們的心中。通過美的欣賞,情感的交流,牢固地掌握知識,永久難忘。新材中類似的文章還有老舍的《濟南的冬天》中冬天濟南的不同美景;陸定一的《老山界》中半夜被凍醒進的感受和周圍景色描寫;郭沫若的《天上的街市》中美麗街市的描繪等都以不同形式,不同內容的美感染學生。都德的《最後一課》中韓麥爾先生愛國主義形象,冰心的《小橘燈》中小姑娘純潔、鎮定、勇敢、樂觀的美好心靈等。

(三)興趣來源之三,朗讀

初一學生的抽象思維和創造能力比較差,但形象思維和模仿能力卻很強。他們對課文內容、寫作技巧的學習興趣不大,卻很熱衷於朗讀。他們模仿磁帶的語調,模仿老師的表情,也極力模仿播音員的標準播音。洪氏教材所選課文均易上口,易朗讀。因此,我在朗讀教學中也極力推崇這種學習方法,以培養學生的興趣,激發他們的能力。

在朗讀教學中,爲加強不同朗讀方法的學習和適應學生心理要求,也進行了兩階段的訓練:一學習鍛鍊,二表演錄音。學齡前習鍛鍊階段着眼於不同文體朗讀知識的傳授和技巧的學習,通過範讀→講解→練習→掌握的過程,聲情並茂的節奏,和諧婉轉的`韻律,很好地再現了作品的神韻美、聲音美,用範讀的魅力抓住學生的心,激發學生的情、點燃學生的趣,促進學生的練,藉助於不同形式,齊讀、單讀、一個接一個讀、賽讀等,在普遍提高的基礎上進行個別指導,以好帶差。兩個月後較入學時朗讀均有明顯提高。表演錄音階段是對前一階段的考查、鞏固,也是爲了滿足學生的好奇心理,他們總想聽聽自己讀的聲音是什麼樣,朗讀水平如何,於是利用下午自心課時間進行朗讀錄音,每個學生準備自己最拿手的段落,經過充分的準備(課下反覆朗讀)站在錄音機前錄下自己的聲音,然後再播放。對於這種新的嘗試,學生們表現出空前的熱情。放音時,老家裏異常安靜,每個人都屏住呼吸,辨別着同學的聲音。聽出是誰的聲音是一陣歡呼,強烈地要求再聽第二遍。朗讀興趣培養爲教材內容的掌握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另外。興趣的不源還有以唱代講情感交流,辦班報、想象聯想及各種競賽等。

一個學年的興趣的培養,確實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們在學習中綻於了笑臉。“語文課真好玩!我愛上語文課”,道出了孩子們的心聲。效果也是顯著的,開學初按成績分班,期中、期末兩次考試中,所教授的一年級四班四次在同軌班中名列第一,證明了興趣培養的初步成功,體現了教材紮實、活潑、有序的要求。在今後的教學中將進一步研究、探討,以便更好地適應洪氏教材對激發學習興趣達到培養學生能力的要求。

一年級語文教學反思12

核心提示:在教學過程中我充分利用情境圖,把學習內容有效地整合起來,既有利於學習拼音,幫助記憶字母的音和形,又增強了學習興趣。 另外通過遊戲和活動,調動學生多種感官協調參與,如:利用課件做遊戲“摘蘋果”,蘋果上注...

在教學過程中我充分利用情境圖,把學習內容有效地整合起來,既有利於學習拼音,幫助記憶字母的音和形,又增強了學習興趣。 另外通過遊戲和活動,調動學生多種感官協調參與,如:利用課件做遊戲“摘蘋果”,蘋果上注有音節或字,讀對了蘋果就落下來

二、善於使用激勵手段,使課堂氣氛輕鬆、和諧、愉悅。 音節的拼讀比較枯燥,我就採用爭星比賽,比一比哪一小組爭的星星比較多三、注重引導自主學習,使學生的創新能力、合作探究能力得到發展。 1、讓學生自編順口溜,學生會編“像個2字Z、Z、Z,像個半圓C、C、C……” 2、在教學第一組音節的拼讀之後,我讓同桌合作,互相當小老師。

當然,本節課也有許多不足的地方:

一、常規培養需強化。 學生年齡小、自制力差,需要時時刻刻做出有效的`引導、調控。特別是對於一、兩個比較好動或特別內向的學生,還需多費苦心。合作小組的構建、強化也有待於提高。

二、 三拼法一直是拼音教學的難點。雖然前幾節課一直學習三拼法,但學生很容易忘記。有個別同學還沒掌握起來,還學要繼續練習。

一年級語文教學反思13

語文教學經過多年的改革,已經出現了可喜的局面,但是,以整體而言,語文教學效率偏低的問題仍然沒有得到很好地解決。面對學生不懂文體,不會謀篇,詞不達意,表達不清,錯別字連篇等諸多語文能力的缺漏,人們在思考,語文教學怎樣才能走出頹靡的困境?怎樣才能大面積提高語文教學質量以適應四個現代化建設的發展與需要?

 首先,應擺脫操作上的簡單化。

國家教育部門爲方便教師查找備課資料,編寫了教學參考書,其目的主要是讓教師在備課時,參考使用一些資料,因此在表達形式上並不那麼深入淺出和有條理性、邏輯性。而有些教師則不加思考的地將教參上的內容照搬到課堂上,不結合本地區,本班的學生情況,這樣的傳授知識,學生如何能接受?於是就形成了“千節一面”的情況,甚至包括有些優質課、觀摩課也是如出一轍,缺少新意。提高語文教學效率就只能成爲一種良好的願望。

 其次,升學考試導致了語文教學中的短期行爲,誘使教學中的簡單化。

多年來,各級教育部門的領導,學生家長及至教師本人已經習慣和認同了成績就是效果,考分就是質量。於是教師爲考而考,學生爲考而學,領導以考視人。把繁紛複雜的、豐富厚實的語文世界收縮於考試說明之中,排斥了除考試說明之外的其它內容。教師將豐富多彩、優秀生動的課文,分解成支離破碎的骷髏,難怪教師教得累,學生學得苦,本來貼近學生生活,感情豐富,吸引學生的文章,學生會覺得學起來枯燥乏味。我們看到不少教師,爲了應付考試,把語文課上成了應考訓練課,題型分析,應考技巧,大量的時間被消耗了,這無疑大大限制了教師教學的創造性和學生在語文學習中的積極性,如果不擺脫爲應試而採取的簡單的短期行爲,那麼大面積提高語文教學質量的路子會越走越窄。

 第三,要大面積提高語文教學質量,還應遵循語文學科自身的教學規律。

語文教學中的簡單化,還表現爲排斥與不重視語文學習中的直覺,領悟等非理性現象的存在。近年來,不少地方把語文教學量化了,甚至把理科教學中的某些做法引進了語文教學領域。語文學習不像數、理、化那樣容易操作。認識若干生字、背誦一篇課文可以在一定時間完成,而要理解、體味一段或一篇文章則不一定能在一定時間完成或取得滿意效果。中學生已具備了一定的閱讀能力,因此自覺與感知對於他們學習語文來說是十分可貴的潛能。所以我們的'前人十分重視學生讀的功能,把入學學習稱之爲“讀書”。“讀”是我們教學中的優秀傳統。可我們現在大多數教師卻忽略了學生的讀,而特別重視學生的寫與對文章的分析。漢語言較之其他語言而言,更有許多不確定性,如果把晏殊的“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譯成白話,就會索然寡味。葉聖陶先生說:“課文無非幾個例子”如果不加強對語文教學規律的研究,不能把學習“例子”轉換成技能,則學生只能得到死的知識,大面積提高語文教學質量的問題則無從談起。

一年級語文教學反思14

人的識字能力是學習能力的基礎。小學低年級學生的思維特點是以具體形象思維爲主,識字教學是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的重點,也是難點。爲了使學生在愉快輕鬆的氣氛中主動地識字,教師要根據兒童年齡特點,有意識地激發他們的識字興趣,拓寬識字途徑,培養識字能力。基於這樣的認識,我對低年級識字教學進行了探索。

一、利用遊戲的形式,調動學生學習抽象文字的.興趣

興趣是激發兒童從事學習的動力。遊戲是兒童喜聞樂見的形式,兒童喜歡模仿,喜歡錶現。我在教學中利用遊戲的形式調動學生學習抽象文字符號的興趣,不斷採用兒童喜聞樂見的形式來進行教學,如:猜字謎,找朋友、摘蘋果、風車轉轉……將這些遊戲引入課堂,使課堂成爲學生學習的樂園。學生在課堂上感受到了遊戲的樂趣,對識字就會興趣盎然。

二.教師有意識地引導學生無意識字

低年級學生年齡小,他們特別愛聽故事、還愛講故事,在識字教學中充分利用學生的這些心理特點,鼓勵學生根據自己的能力學習掌握一些詞語,並在講故事時練習使用。老師也常常隨手把一些學生比較熟悉,字型又不怎麼複雜的詞語寫在黑板上,對一些同音字,形近字還適時適度地作一些比較。在學生看書的時候,老師提醒學生注意看故事中有沒有剛學過的生字,它在故事中組成了什麼新詞,看到後把它告訴同學或老師。這種看似無意,實爲有意的做法,收到了非常好的效果。一是學生在無意中複習鞏固了學過的生字。而且又在新的語言環境中學會使用這些生字,收到了溫故而知新的效果。

三。比賽中激發學生的識字興趣

小學生好勝心強,一提起比賽,他們就來勁了,所以在識字時,穿插一些比賽,能提高教學效果。如開火車比賽,教了生字後,開兩列火車比賽,看哪組同學讀得又快又準,就評出哪列火車開得又快又好;又如組詞比賽,教了生字,讓學生口頭組詞,看誰組得多;又如說話比賽,讓學生用當堂學的詞語說話,看誰用的詞多。這些比賽,既能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又能培養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相得益彰。

四、創設情景幫助學生識字

在識字教學中,通過簡筆畫、動作、語言等,創設情景,使漢字與事物形象地聯繫起來,能有效地提高識字效率。如教“哭”字時,學生比較容易寫漏一點,老師可以出示一幅小妹妹哭的圖畫,再讓學生用簡筆畫畫出她哭的樣子,讓學生說出“哭”怎麼記,這樣,學生寫“哭”字時,就會想到這滴眼淚,就不會漏寫這一點了。又如教“跑”、“跳”、等字時,可讓學生做做這些動作,體會這些字的部首與意思的關係,從而記住這些字的字形

總之,小小漢字,奧妙無窮。教師要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結合學生的思維特點,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使學生積極地參與識字教學,處處從學生主體的實際出發,鼓勵學生想象,實踐,學生就能獲得成功的喜悅。

一年級語文教學反思15

在本課學習中,二三四段的句式是一樣的,我選擇第二段作爲重點來講,通過學生的對比朗讀,個性朗讀,抓重點詞“你擠我,我擠你”等,感悟太陽玩滑滑梯的樂趣。並且指導學生在課堂上背誦下來。 在發展學生思維方面,我引導學生聯繫生活,還會有哪些事物也會在美麗的`春天玩滑滑梯。剛開始,學生回答得畏畏縮縮,不夠自信,句式也不完整,教師在評價中激勵孩子,鼓勵他們大膽的說,孩子們情趣被調動起來,小手林立,個個躍躍欲試。 在學生字中,教會學生學習生字的規律,即會讀、會認、會寫、會用。讀:要讀準字音,特別是平、翹舌音,前、後鼻音以及整體認讀音節的發音;認:要會把生字的結構、偏旁部首以及每個字的筆畫認出來;寫:即每個生字的書寫筆順、在田字格的正確書寫位置等;如,在教,“雨”字時,,我是這樣引導孩子們記憶和書寫的:第一筆橫,我們可以看作是廣闊的天空,豎、橫折鉤我們看作是(生:

一間小屋子),另一豎就象(生:一條雨線),四點就是(生:一滴一滴的雨水)。通過這樣形象的分析和引導來啓發學生掌握生字的方法,且形象易記,從而明白了“雨”字的結構、書寫和本質,學生要用就容易多了,同時培養了他們的思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