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教學反思 > 語文《楓橋夜泊》教學反思(精選12篇)

語文《楓橋夜泊》教學反思(精選12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98W 次

作爲一名到崗不久的人民教師,課堂教學是重要的工作之一,通過教學反思可以快速積累我們的教學經驗,那麼優秀的教學反思是什麼樣的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語文《楓橋夜泊》教學反思,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語文《楓橋夜泊》教學反思(精選12篇)

語文《楓橋夜泊》教學反思 篇1

當週五上午聽完王崧舟老師執教的《楓橋夜泊》之後,令我覺得汗顏。課堂過程中教師不僅是引領學生對一首詩歌進行剖析與感悟,更是一次與詩歌、民族經典文化的零距離面對。整個70分鐘的授課過程,不光臺上學生投入學習,臺下幾百個師者也沉浸其中,給人感覺那不單單是一節語文課,更是一種文化的追根溯源,一份美的享受。

整個上午,我都沉醉在詩一般的課堂氛圍中,跟隨王老師的每一步教學,專注中時光轉瞬即過,那味卻悠悠不絕。心靈最大震撼之一——師之功底。

教師本人身上、言語間所傳輸出的深厚文化底蘊,是作爲一個師者最基本也最凸顯的地方。王老師的旁徵博引,談古論今,信手拈來,都使人感到師者本身的功底。也許正是這份功底使師者的教學風格更顯從容淡定,自然深遠。不論是詩歌教學以後報告講座,教師自身的這份文化修養和學術魅力,都猶如詩之有韻、有味、有境,讓人聽罷仍語音縈繞,回味深長。

古之雲: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不論“傳道”“授業”“解惑”都需教師有紮實而深厚的底蘊,這底蘊,來自於文化素養,來自於個人修爲,是“知”與“識”的合二爲一,是教育之源頭活水。

語文《楓橋夜泊》教學反思 篇2

低年級的古詩詞教學,主要定位在誦讀和理解詩意上。進入三年級的孩子,有了一定的獨立閱讀能力,如果僅僅限於讀正確和理解詩意是遠遠不夠的,我們要努力實現意義到意境、意蘊的跨越,所以在教學《楓橋夜泊》一詩時,我把重點放在理解古詩詩意、體會詩情上。

教學中,我緊抓住詩中的“愁”字展開教學,找準了這首古詩的感情基調。緊扣詩眼,抓住“這首詩到底抒發了詩人一種怎樣的心情呢?你能從詩中找出一個字嗎?”學生一下子找到了“愁”,什麼叫愁?(煩惱)從哪裏可以看出他愁呢?他爲什麼發愁呢?”這一連串的問題,引導學生深入地學習古詩。在引導學生體會詩人張繼“愁什麼”時,首先是引導學生通過對詩句字面意思的理解,烏鴉悲慼地啼叫,整個大地都被寒霜籠罩,江邊的楓樹,點點漁火,寒山寺的夜半鐘聲這一切都讓詩人感到孤獨、淒涼、寂寞。然後引導學生展開想象,猜猜詩人爲何而愁,學生猜測:他可能遠離家鄉,在思念親人;他可能是憂國居民等,然後出示一段介紹詩人張繼落榜的小故事,讓學生更進一步地認識到詩人張繼的孤獨、寂寞。

最後指導學生誦讀詩歌,學生的情感也就自然而來,也就讀出了張繼這種深深的愁。

語文《楓橋夜泊》教學反思 篇3

《楓橋夜泊》是第三課《古詩三首》中的第三首古詩。在教學時我先檢查第一首《山行》的掌握情況。

1、檢查背誦。

2、出示填空題,瞭解重點內容的掌握,特別是“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這一名句是“坐、霜葉、於”的意思。

3、檢查默寫。

從這首詩引出另一首描寫秋天的詩——《楓橋夜泊》。

1、自讀古詩,讀準字音。

2、檢查朗讀,注重糾正學生中出現的錯音,特別是“眠”字的讀音。

3、圖文對照,理解詩意,體會詩人抒發的孤獨寂寞的感情。

4、指導朗讀、背誦。

5、生字教學。

閃光點:

1、複習導入,檢查學生對上一首古詩中的重點內容的掌握情況,夯實基礎。

2、圖文對照,理解詩意,把解決問題的權力交給學生。

不足:

1、檢查古詩的默寫可放在課後,複習舊知的時間應控制在5分鐘左右,把更多的時間放在新課的教學上,突出本節課的重點。

2、在學生圖文對照理解詩意時要放手讓學生各持己見,自己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真正地參與到學習中,成爲學習的主人。本課雖然也讓學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了,但“放”的不夠,應不怕學生說錯、說得不到位,這時才能凸顯教師的“導”的作用。所有偏差的看法、說法引導到正確的思路中去。

3、對“楓橋夜泊”中的“泊”的理解有點淺嘗輒止,部分學生仍像霧裏一樣。另外,詩人寫詩時的背景缺少介紹,學生很難真正走進詩人內心、體會詩人情感。

在以後的古詩教學的備課中,還應多備些學生,深挖教材,多方面地蒐集些有關古詩及作者的資料,幫助學生理解詩的意境,真正體會詩人的思想感情。

語文《楓橋夜泊》教學反思 篇4

今天,我和學生一起品讀、賞析《楓橋夜泊》描繪的畫面,領略詩中悲涼的意境,體會詩人的感情。正如備課是預設的一樣,學生們不僅能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背誦全詩,而且理解了詩的意思,領悟了詩人凝重孤寂的思想感情。可是就在理解詩意時,出現了一個小插曲。對於作者描寫的是什麼時候的景,大多數學生都認爲作者描寫的是深秋夜晚的景。可有個學生卻認爲這首詩描寫的是清晨的景。“一石激起千層浪”,於是,我讓學生討論,得出這首詩是詩人在深秋的夜晚泊船楓橋邊,感悟了整個夜晚的景色,只是在具體描寫是作者採用倒敘的寫法,先寫拂曉時看到的景物,然後追憶夜晚的景色以及聽到的鐘聲,這是詩中特有的一種時空景,而正是這種時空景才更進一步表達了詩人凝重惆悵的情感。

由此,我想,在教學實踐中,當我們拿着精心設計的教案走進課堂與學生對話時,學生往往會有意無意的提出一些奇怪的問題,給老師毫無準備的意外。這個“意外”就是課堂的生成。面對新的生成,我們不應固守預設,而應該尊重學情,當好一個促進者引導者,積極有效地進行調控,促進更精彩的生成,這就是新理念指導下教師應有的教學策略。在古詩《楓橋夜泊》的教學中,面對“意外”,我抓住並有效的利用學生突發的疑惑,適度的“放大”,激發學生”潛心會文”的熱情。正因爲把學生當作了一個個天真活潑、個性鮮明的人,看成一個個具有“生成慾望”和“生成潛能”的人,所以學生的對話是活潑、深入、有效的,恰似“一江春水”,充滿生命活力,學生在對話中更深刻、更全面地瞭解了文本,感悟了文本。

在對話過程中,課標新理念強調尊重學生主體地位,“尊重學生的獨特視角”,但並不意味着教師放棄引導的職責。此時教師的引導更重要。因爲小學生作爲特殊的生命羣體,受自身的認識水平、生活閱歷、知識積累的侷限,理解判斷能力不會很全面很深入,所以教師巧妙地引導必然會點燃學生思維的火花,生成更精彩的“對話”。教學中,我們要給學生充分的思辨的時間,鼓勵、引導學生深入的讀書、思考、辯論,使學生對文本的'畫面、文字、已經獲得較爲豐富的感悟,與詩人的情感產生共鳴,讓對話充滿了激情和活力。

語文《楓橋夜泊》教學反思 篇5

《楓橋夜泊》是唐代詩人張繼寫的一首七言絕句。全詩描繪了詩人夜泊楓橋的所見所聞。月落、霜天、江楓、漁火伴着烏啼、鐘聲,交織成一幅悽美的秋江夜泊圖。“愁眠”是《楓橋夜泊》的詩眼,因爲愁眠,詩人才看到月落、江楓、漁火,感受到霜氣滿天,聽到烏啼、鐘聲。月落後,天地之間一片昏暗,江邊楓樹影影綽綽,江中漁火星星點點,霜氣襲人、烏啼淒厲,景中無不帶着作者的愁思。詩人與愁思相伴,難以入眠。或許,只有城外寒山寺悠揚迴盪的鐘聲,才能與詩人相伴。在教學時,我從詩題入手,引出“愁眠”,在反覆品讀中感受詩人內心的孤獨。

一、讀詩題,談所得,引出“愁”。

“楓橋夜泊”簡單的四個字,交代了地點、時間、事件。“楓橋”在蘇州西北的楓橋鎮,詩人夜間在此停泊。詩題不難解讀,學生在課前也做了充分的預習準備,能夠準確說出生字“泊”的意思。理解詩題後,我提出了這樣的問題:“楓橋在蘇州,距離詩人的家鄉湖北襄陽千里之外。此時,詩人不是一個遊客怡然自樂,而是一個科舉考試的失敗者。此時,夜深了,詩人獨自一人,他的心情如何?”愁,自然引出。

二、讀詩文,勾畫面,體味“愁”。

詩人揮不去幾多愁,無法入眠。正因與愁相伴、睡不着,詩人才能看到眼前景,聽到耳邊聲。“請同學們輕聲朗讀詩文,閉上眼睛,你的眼前彷彿出現了一幅怎樣的畫面。把你看到的景物在詩中用‘——’畫出來。”學生讀完,我先請學生用一句話或幾句話說說詩人看到了什麼,這是整體的描繪。然後,我讓學生按順序說出詩人看到的景物“月落、江楓、漁火”,並思考“如果讓你來畫這些景物,你會選擇什麼色的畫筆,怎樣畫”。讓學生想象作畫的過程,也是學生理解詩意,感受詩情的過程。學生說“月落”在畫面中不好表現,我說:“是啊,月亮落下,可不好畫啊,那可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可張繼一直守着天邊的月,一直到月落。你感受到了什麼?”這樣月落就被賦予了詩人的情感,那是憂鬱、孤獨、傷感。受到插圖和現實生活的影響,幾個學生在說畫“江楓”時選擇紅色的畫筆。我沒有急着否定,給出所謂的正確答案。而是順着學生的話:“是啊,‘霜葉紅於二月花’,楓樹是火紅的。可是,此時月亮已經落了,在沒有月亮的夜晚,沒有燈光,你能看得很遠、看得很清楚嗎?”學生搖搖頭。“是啊,四周黑洞洞的,藉着微弱的漁火,江邊的楓樹在詩人眼裏也是模模糊糊的,會透着火紅的色彩嗎?”月亮已經落下,江邊的楓樹模模糊糊,船上的漁火星星點點,一切都不是那麼清楚。“此時,在昏暗的夜色中,詩人會有什麼感受,你能用一個詞形容嗎?”詩人很孤獨,在秋天的深夜,會感到瑟瑟寒風,詩人甚至感到了——“霜滿天”。接着,我和學生辨析,“霜能不能滿天,是不是詩人寫錯了,用詞不當?”學生各抒己見,最後達成共識,詩人悽悽冷冷,感覺到霜氣滿天,實際上是到處都冷,沒有一絲溫暖啊。

三、品鐘聲,抒情感,解落“愁”。

“烏啼”、“鐘聲”是詩人聽到的。烏啼透着淒涼,但是鐘聲是複雜的。我播放了鐘聲的音頻,讓學生感受鐘聲的深遠、悠長,並補充了寒山寺鐘聲的特殊意義:過年時,夜裏11點40分寒山寺的鐘聲都會敲響108下,最後一聲敲響正好第新年的0點。這108聲鐘聲,預示着人的108種煩惱都會隨鐘聲消除。“這鐘聲好像在對張繼說:……”,寫話訓練水到渠成。孩子們說出了自己的心裏話:“張繼啊,請你不要再發愁了,這108聲鐘聲之後,一切都會好的。”“張繼啊,科舉落榜不算什麼,你還有機會。”……

寒山寺的鐘聲響了千年,你聽,在陳小奇在《濤聲依舊》中這樣寫道:“留連的鐘聲,還在敲打我的無眠。塵封的日子,始終不會是一片雲煙……”歌聲在教室內響起,孩子們沉浸在音樂聲中,此時下課鈴已響,可他們堅持要聽完這首歌。我想,“楓橋夜泊”的風景和“楓橋夜泊”的鐘聲一定會留在孩子們的心中。

語文《楓橋夜泊》教學反思 篇6

唐朝是中華民族歷史篇章中最爲璀璨耀眼的明珠,這句話,我們通常會從歷史課堂上反覆聽到。王崧舟有一堂公開課,也在大肆渲染這句話,但不是用歷史的眼光,而是從文學的角度。

好的課程,從來不用受限於學科本身。

唐朝詩歌三千萬,這是在計的數目,還有被歷史之流帶走的呢?太多的耀眼,總容易讓人遺忘。假如耀眼衆多,你還能注意到一顆,那可見它的光華,已經到極致了。《楓橋夜泊》就是這樣一顆明珠。蘇教把它編入三年級上冊語文書裏,這就遇到難題,這樣的璀璨,你如何能讓黃口小兒體味到?

王崧舟的實錄課上,從老歌毛寧的《濤聲依舊》入手,再到宋明朝的名詩,倒入歷史的手段,切入“鐘聲”這一意向,給學生以當頭一敲,可以說這是非常高明的導入了。全篇非常關注“鐘聲”這一意象,當然也不忘點撥詩眼“愁”。

我在給化蝶班的孩子們上這首詩時,特別想借用王老的這個模式,因爲覺得自己再想不出更好的了,課時轉眼一想,學情畢竟有別,王老帶的五年級的孩子,有一定的詩境底蘊,到我們班的毛毛蟲們,感悟詩歌意境上基本零基礎,縱然你有三千恢弘的意境,放置於他們眼中也是一個大寫的問號。所以我還是套用了自己的導入,拿同樣赫赫有名的秋詩《山行》做對比,一個行山,一個泊水,一個閒雲,一個愁月,一個行,一個停,這樣對比不夠詩意化,倒是讓他們更快進入主題。

詩意的解讀上,全是秉承王老一套,所見,所聞,所感,但是在“霜滿天”這一意境的解讀上很有分歧。

從科學的角度上來說,霜成於地面,水汽凝結而成,所以不可能出現“霜滿天”的景象。所以有同仁認爲張繼此詞是指漫天水霧,讓張繼以爲“霜滿天”,這樣解讀也符合初秋凌晨的氣象,但是王老卻將這一意象單獨拎出來,讓學生分析到“霜”並非詩人肉眼所見,而是此刻詩人心灰意冷,滿目瘡痍,所見所聞都是冰寒徹骨,正如王國維所言“一切景語皆情語”,所以詩人此時並非真實見到了漫天霜,而是倍覺孤獨,異地欺生,連滿天的霜也如同這異地的陌生,鋪天蓋地的席捲而來,讓他感覺被霜的寒氣深深包裹。我把這一意象單獨拎出來,讓學生自己分析,加上物理學上的點撥,學生居然很自覺的把他歸類爲詩人的感覺。

三年級的孩子對錯分明,還不能明確道理並非是有對與錯。我在晨讀教他們《垓下歌》時,告訴他們項羽被劉邦圍困,死的很悽慘,後來繼續教《大風歌》的時候,他們知道是劉邦的詩時,非常生氣,覺得劉邦是個大壞蛋,不要學他的詩。所以在這裏我本來想補白一句“詩本千家言”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看法,後來想想還是作罷,這種凝聚複雜的愁緒,若非歲月的沉澱,是無法體會的。

而我所教,唯圖異日,他們與異地求學求生,偶遇一橋,偶聞一鍾,偶逢寂寥秋季,各種感慨涌上心頭時還能記起年少時的一首《楓橋夜泊》,聊勝萬般愁緒,無言可說。

語文《楓橋夜泊》教學反思 篇7

低年級的古詩詞教學中,主要定位在誦讀和理解詩意上,進入三年級後的孩子,有了一定的獨立閱讀能力,如果僅僅限於讀正確和理解詩意是遠遠不夠的,我們要努力實現意義到意境、意蘊的跨越,所以在教學《楓橋夜泊》一詩時,我把重點放在理解古詩詩意、體會詩情上。

教學中,我緊抓住詩中的“愁”字展開教學,找準了這首古詩的感情基調。緊扣詩眼,抓住“這首詩到底是怎樣的一種情?愁,什麼叫愁?(煩惱)誰在愁呢?(詩人張繼)他爲何而愁呢?”這一連串的問題,引導學生深入地學習古詩。在引導學生體會詩人張繼“愁什麼”時,首先是引導學生通過對詩句字面意思的理解,烏鴉悲慼地啼叫,整個大地都被寒霜籠罩,江邊的楓樹,點點漁火,寒山寺的夜半鐘聲這一切都讓詩人感到孤獨、淒涼、寂寞。然後引導學生展開想象,猜猜詩人爲何而愁,學生猜測:他可能遠離家鄉,在思念親人;他可能是憂國居民等,然後出示一段介紹詩人張繼落榜的小故事,讓學生更進一步地認識到詩人張繼的孤獨、寂寞。

最後指導學生誦讀詩歌,學生的情感也就自然而來,也就讀出了張繼這種深深的愁。

語文《楓橋夜泊》教學反思 篇8

五年級的學生,已經具有初步的根據註釋理解詩句意思的能力,有了一定的獨立閱讀能力,但對詩情、詩境的領會還不夠。我認爲到了中高年級,僅僅限於讀正確和理解是不夠的,我們要努力實現意義到意境、意蘊的跨越,在後兩者有所着力。我們在古詩教學中一般停留在意義的解釋,而詩的薏蘊卻沒被挖掘出來。“詩無達詁”,如果我們一字一字地解釋,詩意就沒有了,詩只剩下枯燥的文字。所以我們要教給學生抓詩眼、悟詩情、入詩境的方法。

所以我設定了如下教學目標:

1、能正確有感情地讀古詩,初步理解詩句的基本內容

2、想象詩句描寫的意象,初步感受詩的意境,從而體會詩人的愁緒。我們要把能讀到的儘量就讀並且抓這首詩的詩眼,圍繞“愁”來展開教學。

本節課我個人認爲最主要兩個問題:一是未能讀出層次感。二是師、生底蘊不足,表詞達意上及對詩情、詩境的領會未能達到預想效果。

語文《楓橋夜泊》教學反思 篇9

學校總是通過各種活動,通過各種辦法爲我們教師搭建張揚個性、提升自我的平臺,我認爲學校的每次教研活動更是我們每位教師相互學習、取長補短的大好時機。

我們每位語文教師大多時候都會把閱讀教學作爲公開課或競賽課的首選。由於本次教研活動時,我班的教學進度的關係,我大膽嘗試進行了古詩教學,講的是《楓橋夜泊》這首詩,也想通過本次活動與領導、同行們探討古詩教學究竟怎樣進行,通過精心的課前準備,我認爲本節課的可取之處在於:融方法於潛移默化中按常理,這僅僅28個字的一首詩,學生讀讀背背,按註釋理解詩意,哪能用上40分鐘,然而,我將引導學生學古詩的方法在悄無痕跡地滲透給學生,激趣導入,板書課題,直接強調“泊”在本課的讀音,提問還有哪個音,只是強調,學生便很自然地熟記了這個多音字,並動筆積累在書上,然後,引導學生看着課題,你有什麼要問的嗎?引導學生學會質疑,接着初讀感知,我引導學生自由反覆讀詩,直到讀流利。再如:當學生沒能很好地讀出韻味之時,我採取了與學生合作讀詩的方式,引導學生掌握了讀這首詩的節奏、語氣、語速。一切都不用多說,全靠學生心領神會。再如最後:引導學生把學會的同類的詩句歸納到一起,做到熟記於心,就是平時我們常說的積累。

語文《楓橋夜泊》教學反思 篇10

《楓橋夜泊》是唐代詩人張繼的詩作,詩題意爲夜晚停船於楓橋,全詩寫的是一位旅途中的遊子,夜泊楓橋時所領略到的一種悽清、寂寥的景色,以及由此而產生的愁緒。

一、精心設計、引領孩子成長。

本課無論是在導入新課的創設情境,感受意象時的畫面想象方面,還是在領悟與昇華詩情,激發閱讀與積累方面,都進行精心構思,巧妙設計,力求符合學生認知規律,最大限度調動學生主動參與學習過程。比如,在課始,我通過“有一首詩,讓一位詩人名垂千古,讓一個城市名揚天下,讓一座橋樑成爲當地衆多名橋之首,讓一座寺廟成爲中外遊人嚮往的勝地,這首詩就是唐代詩人張繼寫的《楓橋夜泊》。”這樣一段話激起學生對《楓橋夜泊》的閱讀興趣,緊接着又以教師的範讀,把學生帶入古詩,讓學生產生自己也想試試的迫切願望。

二、想象畫面,感悟詩歌意境。

“詩無達詁”,如果我們一字一字地解釋詩句,詩意就沒有了,詩只剩下枯燥的文字。因此,我們在古詩教學中要努力挖掘詩的薏蘊。教學時,我緊緊地抓住了詩人張繼看到了什麼?聽到了什麼?引導學生對詩中“月落”“烏啼”“寒霜”“鐘聲”等景物的想象和體驗,從而自然而然地理解了詩句的意思,感受詩人此時的孤獨、淒涼、寂寞。

在進一步理解體會詩情,感受魅力時,我緊扣詩眼“愁眠”一詞展開教學,找準這首古詩的感情基調。“詩人張繼爲什麼愁眠?引導學生深入地學習古詩。通過文字資料的介紹,讓學生更進一步地認識到詩人張繼的愁不僅僅是愁自己,愁家鄉,更是愁國家的命運,愁百姓的疾苦,層次分明,並且實現了理解詩意到感悟詩歌意境的跨越。

三、多樣朗讀,唯美聲畫渲染。

學習語文,理解課文,培養語感,最有效的方法是朗讀。學習古詩時朗讀貫穿於課堂的始終,由讀通讀順,到讀出感情,再到邊讀邊想象畫面、感受意境,學生們帶着不同的目標,一次次充分朗讀詩文,層層深入瞭解詩意,也體會了詩人的情感。尤其是多次配樂朗讀,更好的引領學生融進《楓橋夜泊》這首詩所散發出來的愁苦孤寂的意境中去。

四、借月詠愁,感悟詩詞魅力。

雖然學習的是這一首詩,但教學時卻聯繫到了學生們過去所學的很多首古詩,如王維的《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杜甫的《絕句》,白居易的《憶江南》等,尤其是將很多通過“明月”來寄託思鄉之情的詩句歸納整理,讓學生再次感受到了中華古典詩詞的偉大魅力。

當然,教學是一門遺憾的藝術,在這次教學中,還有許多不盡滿意的地方,如,在一次次的誦讀中,學生還是沒有真正觸摸到詩人那顆憂愁的心,與作者共鳴的目的,仍未達到預期效果……我一直在努力。

語文《楓橋夜泊》教學反思 篇11

《楓橋夜泊》是唐代詩人張繼的詩歌作品,由題目可知講的是詩人夜晚停船於蘇州楓橋時的所見所聞。全詩講述了一位客居他鄉的遊子,在楓橋,月落秋霜之夜見到的一種悽清、寂寥的景色,聽見的哀愁的聲音,進而由此產生了對自身的愁、對家鄉的愁、對國家的愁、對百姓命運的愁。

在介紹作者時,我聯繫了詩人張繼所在的時代,介紹有關的歷史時代背景。在備課時,我這樣安排的初衷是爲了幫助學生能在最後感受詩人愁家國的理解上有一定的知識儲備的聯繫,便於知人論世。令我意外的是,當我講到唐肅宗是唐玄宗的兒子,玄宗末期經歷了安史之亂,國家由盛而衰,詩人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客徙他鄉的時候,孩子們都十分的感興趣。這樣的小插曲讓古詩教學的課堂突然活躍起來。

在進一步理解詩意,體會詩情的時候,我引導學生關注“愁”這個字,爲全詩找準情感基調。接着,以“從哪裏看出來詩人很憂愁?”引導學生進行學習。這一部分,首先是引導學生對詩作的字面意思進行理解,然後通過詩人的所見所聞,即看到了什麼?聽到了什麼?感受詩人此時的孤寂與哀愁。以“詩人愁的是什麼?”來聯繫之前對詩人的介紹,感受詩人的羈旅之愁、家國之悲。

課程結束後,我在網上無意間看到一位老師的教學設計,他將詩中詩人的所見所聞進行了串講,詢問學生,如果“愁”有顏色,它是什麼顏色的,你從哪裏感受到?如果它有聲音,又是什麼聲音的,你從哪裏感受到?雖然都是講所見所聞,這位老師的教學方法相較於我就顯得詩意多了,也更加便於學生自主的學習理解,也會對“愁”的理解更加深刻。看來,要教好一首古詩,教的有詩意,讓學生學的有體會,須得多花心思。

語文《楓橋夜泊》教學反思 篇12

在備這首詩的時候,我覺得讓學生來體會詩人的“愁”很難,所以感到很棘手,在網上看了幾篇有關這篇課文的教學設計之後,收穫很不多,總覺得二升三的學生沒有這樣的感悟能力,畢竟在他們的腦海裏,由景抒情的文章他們一般只會體會出高興、興奮等積極向上的情感,哀怨憂愁的似乎很難,更何況是古詩呢!面對這樣的古詩,我想只能從詩句中的字詞理解,進而來開啓學生的情感之門。

在課上,我簡要地複習了一下上次所學的古詩《山行》,背誦、提問等等,讓學生能夠溫故而知新,以便更好的引入新古詩的學習。開始教授《楓橋夜泊》了,我直接挑明瞭作者的情感,告訴孩子們:“我們今天所學的新古詩,跟《山行》可不一樣。雖然兩首都是描繪了秋天的景色,可作者抒發的情感卻不相同,大家要注意體會哦。”開門見山的說法,大大引起了學生的興趣。在接下來的聽範讀過程中,我都注意讓孩子們聆聽,聽聽錄音老師是怎麼讀的,語速如何,哪兒停頓,哪兒緩慢,並讓大家在書上標好記號。在反饋意見的時候,孩子們敏銳的小耳朵果真聽出了不少地方,他們爭先恐後地告訴我,看來,孩子們已經站在了這首詩的門口。有一個學生的回答很精彩,他說:“我聽了之後,覺得作者好像在嘆氣。”“嘆氣”,多樸素的詞語,可他卻已經體會到了詩人的情感,我爲他的精妙詞語而鼓掌。

圍繞着“嘆氣”,我就開始講解古詩。一些費解的字詞解釋,我一邊口述,一邊做板書,孩子們聽得很認真,並開始不約而同地做筆記了。由景抒情,爲了更好地讓學生明白詩人的“嘆氣”,我從“殘月”、“霜天”、“江楓”、“漁火”、“寒山寺”、“客船”這六景,和“烏啼”、“鐘聲”二音入手,讓孩子們來親臨詩人當時所處的環境,配上插圖,加上詩句的講解,孩子們開始點頭:“是啊,詩人在嘆氣。”“所以,整首詩都是圍繞一個字來寫的,那就是……”我馬上接着孩子們的體會,步步深入。“愁。”大家異口同聲地回答。“真棒!你們已經讀懂了。”我由衷地讚歎他們。後來,孩子們已經能夠用他們稚嫩的聲音,讀出詩人憂愁的情緒。我想,能夠做到這一點,已經算是比較成功了。

古詩是難理解的,尤其是這樣的古詩,讀好難,要讀懂更難。我們作老師的要扶着學生,一步步的走進詩中,理解詩句的意思,體會詩人的情感,並且要時時注意抓住孩子們的回答,“一石激起千層浪”,說不定他們的回答會更好地讓自己來感悟詩中的精華,更好的引領自己走進詩,喜愛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