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教學設計 > 安塞腰鼓教學設計(精選6篇)

安塞腰鼓教學設計(精選6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25W 次

作爲一名無私奉獻的老師,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教學設計,藉助教學設計可以更大幅度地提高學生各方面的能力,從而使學生獲得良好的發展。如何把教學設計做到重點突出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安塞腰鼓教學設計(精選6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安塞腰鼓教學設計(精選6篇)

  安塞腰鼓教學設計1

  教學目標

1、情感目標:感受安塞腰鼓所宣泄的生命力量,激發學生對人生的思考。

2、知識目標:體會運用修辭手法、短句和富有張力的詞語所構成的場面描寫。

3、能力目標:能夠借鑑本文的寫作方法、寫作技巧,完成簡單有一定內涵的場面描寫。

  教學手段

多媒體powerpoint工作環境暴風影音工作組件

  教學步驟

(課前播放背景音樂《黃土高坡》)進入上課時間。

一、導入

一曲激昂高亢的《黃土高坡》,把我們的思緒引向了廣袤的黃土高原。這裏沒有小橋流水人家,這裏也沒有吳儂軟語的咿咿呀呀;這裏只有奔騰的黃河,只有醬色的黃土,只有火紅的高粱,只有樸實、剽悍的西北漢子。

今天,就讓我們文化之旅的腳步隨着劉成章的生花妙筆踏上黃土高原,踏上這片曾孕育出橫掃六合的秦朝、大一統的漢朝、號稱“唐帝國”的唐朝的神奇土地,去安塞古鎮,去聆聽那從2000多年前的戰場傳來的鼓聲,去欣賞有“天下第一鼓”之稱的安塞腰鼓。

二、教師板書課題

三、師:請大家把課本打到123頁,快速瀏覽文章,自己解決生字詞。如果你願意的話,可以小聲讀一下。(過程2~3分鐘)

四、結束瀏覽

請看大屏幕,這裏有幾張安塞腰鼓表演圖片(3~4張),請大家看一下這與文中描述是否一致。(教師對圖片做簡單講解,圖片選用比較有張力、有氣勢的)

五、有一個問題要問大家:本文記述了一個的過程,描述了一個的場面。注意,這兩個問題的答案是一樣的,請大家思考一下。

(明確:安塞腰鼓表演)

六、既然是過程,那麼當然就又先後,文章以表演安塞腰鼓爲主體,那麼就可以分爲三部分,即表演前、表演中和表演後。(板書設計見附錄)誰能用課本上一個字來概括表演前和表演後的氛圍特點?

(生:靜。)

師:那麼中間表演的過程可以用哪個字概括?

(生:動或鬧。)

那麼這篇文章的整體氣氛依次爲靜、動、靜。動靜結合,互爲襯托。仔細看文章的開頭和結尾,開頭的“靜”和結尾的“靜”一樣嗎?誰可以在“靜”字前再加一個字,把這兩個“靜”區分一下?

(生:前爲安靜,後爲寂靜。)

誰能區分這兩個詞語的不同?

明確:安靜一般形容有生物而保持安靜的狀態,寂靜一般用來形容環境的安靜。例句如:學生都在認真地寫作業,教室十分安靜。2、我在田野中漫步,四周一片寂靜。

七、文章既然描寫了一個場面,那麼必然有構成這個場面的要素,想一想文章中構成場面的東西有哪些?

(明確:茂騰騰的後生、繫着紅綢子的腰鼓、黃土高原、起伏的羣山、火紅的高粱。)

想象一下,這些東西聚合在一起給了你什麼樣的感覺?

(明確:諸如粗獷、豪放、狂野、大氣磅礴、活力等。)

八、那麼想一想,如果我們朗讀這篇文章的話,我們該怎麼讀它?

(明確:開頭和結尾應低沉一些,更深情一些,中間部分應激情澎湃,情緒激昂。)

九、那麼一會我給大家時間自由朗讀這篇文章,然後大家展示。朗讀之前我把個人的一個朗讀心得介紹給大家,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幻燈片內容:四部朗讀法:1、大,大而不喊;2、慢,慢而有情;3、快,快而不亂;4、穩,穩而有度。)

簡單解釋:大,就是讀的聲音要大,即使讀錯了,也要大大方方的讀出來,這樣別人纔可能給你指點。大而不喊,不要扯開喉嚨,要讓聽到的人知道你在讀課文。慢而有情,要體會文章所蘊含的感情,是高亢還是低沉,是歡快還是悲傷等等。快而不亂,講究把文章讀熟。穩而有度實際上是前三點之後的總結,是一種效果。簡單的說,就是通過前三步的閱讀,根據自己對文章的體會,讀出的課文,該高的高,該低的低;該快得快,該慢的慢;該高亢的高亢,該低沉的低沉;該歡快的歡快,該悲傷的悲傷。

好了,下面給大家5分鐘的時間大聲自由朗讀。

十、學生片段朗讀展示,老師及同學點評。人數控制在3~4人,如沒有學生朗讀靜態段落,教師可進行提示。如有能力,教師可在學生朗讀後進行朗讀示範。

(至此用時不超過25分鐘。)

十一、播放《安塞腰鼓》視頻朗讀。(互聯網上有寒風朗誦並製作的本文配樂配表演朗誦,非常精彩,總長7分36秒,建議使用。)

十二、通過讀課文,看場面,聽朗誦,設想一下,假如你現在就是在現場的一名觀衆,你感受到了安塞腰鼓的什麼,或者可以用文中的哪一句話來概括它?

(明確:文章第12自然段。個人總結的詞語有勁、自由等。)

教師提示:勁也好,自由也好,實際上都是生命的躍動。我認爲用生命去概括最好,安塞腰鼓詮釋了生命,激情與張揚,放縱與自由;生命的激情也支撐着安塞腰鼓,剛勁與活力。

十三、設想一下,假如你是表演隊中的一員,此時你會想些什麼?

(明確:什麼也沒想,只把它看成是一種激情的宣泄、生命的激盪,他不會在乎周圍有沒有觀衆,有沒有人關注,他在用“敲起來”和“跳起來”來獲得一種精神上的自由。)

十四、展示教師個人感悟(幻燈片形式)

一場安塞腰鼓,實際上就是人生的完整歷程,在起始的安靜中積蓄、孕育到人生輝煌時的揮灑與張揚,再到老去時的沉思與寧寂。

“上窮碧落下黃泉,兩處茫茫皆不見”,慢慢沉寂下來的是鼓聲,而久久震撼我們心田的是那近乎瘋狂的搏擊着的生命。“我們崇尚專注一生的事業,我們更讚賞自由奔放的靈魂”,那千年黃土孕育的奔流黃河滋潤的安塞腰鼓啊,你敲擊着生命之門,跳動着生命之舞,燃燒着生命之火。

當遠處那聲渺遠的雞啼響起,我感到有另一種生命在涌動。

十五、作業

1、對印象深刻的某個場面進行描寫,用上排比、反覆等修辭手法,150字左右。

2、朗讀文章,體會文章的修辭和句式特點。

  安塞腰鼓教學設計2

  導入:

1、我先作個調查,看過腰鼓表演的同學請舉手。

2、看後你有何感受?

3、對,那是心靈的呼喚,那是生命的宣泄。今天我們來歌頌激盪的生命和磅礴的力量的文章,題目是——

  一、整體把握

1、請大家自由高聲地朗讀,朗讀前標上序號,並思考問題:

(1)這篇文章要表達什麼?(A這是一篇歌頌激盪的生命和磅礴的力量的文章。B歌頌陽剛之美。C表現要衝破束縛、阻礙的強烈渴望。D人就應該這樣痛快淋漓地生活、表現)

(2)說一句話:__________的安塞腰鼓

(3)文章分爲幾個部分?你這樣分的依據是什麼?

2、討論明確上述問題。

  二.分角色讀主體部分。

1、讀

2、仿句

  三.品讀

1、結尾句是含義

2、文章美嗎?美在哪裏?

美在這篇文章,內容和形式取得了完美的統一。

課文多用短句來表現內容。如“一羣茂騰騰的後生”,簡潔地表現了年輕生命的熱烈奔放;“忘情了,沒命了”,有力地表現了生命沸騰、力量噴涌不可遏止的情景;其他如“落日照大旗”“只聽見隆隆,隆隆,隆隆”,“愈捶愈烈”等句,無不鏗鏘激昂。

本文大量運用排比,有句內部、句與句、段與段之間的排比,不僅交錯出現,而且一連許多,如“使人想起……”“愈捶愈烈”,都是一連用三個排比句,猶如江河一瀉千里,不可遏止。許多排比對偶工整,如“驟雨一樣,是急促的鼓點;旋風一樣,是飛揚的流蘇;亂蛙一樣,是蹦跳的腳步;火花一樣,是閃射的瞳仁;鬥虎一樣,是強健的風姿”一段,氣勢昂揚;還有的排比層層遞進,如“掙脫了、衝破了、撞開了”“震撼着你,燒灼着你,威逼着你”等,排山倒海般讓人透不過氣來。

課文自始至終,一直保持着快速的節奏。一個排比接一個排比,一個高潮接一個高潮,不讓人有半分喘息的機會。快節奏使得內容表達得更熱烈、更激盪,充分表現了生命和力量噴薄而出的神韻。

2、西北現在好像成了貧困落後的代名詞,作者爲什麼這樣歌頌西北漢子?

西北,是中華民族的主要發源地,曾有過秦、漢、唐的強盛,擁有雄睨世界的輝煌文明。在今天,凝重的土地,貧困的生活,西北好像落伍了。作者爲什麼這樣深情地歌頌這片土地?歌頌什麼?“消化着紅豆角角老南瓜的軀體”,並沒有因生活的貧苦和封閉而喪失希望,復生的生命能量就在這沉重的軀殼內奔突,終有一天會噴發的。這裏的人們是有希望的,這裏的土地是有希望的。

落後是暫時的,只要生命還在期盼“搏擊”,重生之日並不遙遠。圍繞這一話題,可以作相應的問題探討。

  四,結束語

《安塞腰鼓》既是高原生命的熱烈頌歌,也是民族魂魄的詩性禮讚。它以詩一般凝鍊而又富有動感的語言,譜寫了一曲慷慨昂奮、氣壯山河的時代之歌。

給你們一份禮物:《龍泉日報菁菁校園》等你去發表一篇文章,正標題自擬,副標題是

  安塞腰鼓教學設計3

  學習目標

1.識記本文出現的重點字詞,瞭解安塞腰鼓。

2.學習本文通過生動形象的語言描述腰鼓表演的技藝,品味文章的語言。

3.學會欣賞舞蹈表演的藝術,感受舞蹈的美,體會安塞人的內在品質。

  教學過程

  一、課堂導入。

師:源於生活的藝術,表現形式有很多,哪位同學能夠說出自己知道的幾種?

生:畫畫、雕塑、武術

師:我們身邊的能列舉幾個嗎?

生:鬧元宵、踩高蹺、舞獅、秧歌

師:對,其實,還有一種威風鑼鼓表演,氣勢宏大、場面壯觀。今天我們學一篇同樣爲鼓的表演安塞腰鼓的文章,看看安塞人能舞出點什麼?

  二、理解題目。

教師引導學生就文章題目提出問題,對課文有一個初步的整體感知。

  三、整體把握課文。

1.解決文章中的生字詞。

教師把生詞分爲四類:注音、解釋、書寫、累積。啓發學生體會這樣分類的目的。指出整理、累積詞語的方法,什麼樣的詞語需要整理和累積(不認識的、重要的、有價值的)?如何累積(分類、書寫記憶、運用記憶)?

2.文章寫了什麼?

要求:默讀課文,回答下列問題。

(1)文章開始部分,寫一羣后生神情沉穩而安靜地站着;緊接着寫他們開始捶、發狠、忘情、沒命地捶;這樣的行爲一直持續寫到了文章的什麼段落?文章最後說:當它戛然而止的時候,世界出奇的寂靜。由此可見,文章寫了一次黃土高原人表演安塞腰鼓的文藝活動。由此,你認爲整篇文章的層次可以如何劃分?歸納一下各部分的大意。(教師預設:第一,表演前;第二,表演中;第三,表演後。)

(2)在文章中間的部分,同學們是否發現有一些句子反覆出現,在整體理解課文方面能給你什麼提示?根據這些提示,試着把這一部分劃分一下小的文章層次,總結一下層意。(教師預設:第一,寫安塞腰鼓的舞姿以及給人的聯想。第二,寫安塞腰鼓巨大的聲響給人的感受。第三,寫安塞腰鼓給人心靈的搏擊。第四,從力量、聲響、光影的變換,藝術的享受寫安塞腰鼓的舞姿給人蓬勃的想象力。)對你欣賞舞蹈藝術有什麼啓示嗎?由此初步思考,作者寫安塞腰鼓,要表現什麼?從哪些語句、段落可以看得出來?試着讀一下。

  四、重點研讀。

師:你認爲文章哪一句話、哪一段、哪幾段寫得比較好?好在什麼地方?說一說理由,讀一讀,體會一下;或者有什麼疑問、需要討論的問題,咱們一起討論一下。

1.文章寫表演前的情況,有什麼好處?

師提示:沒有一個靜止的開始,後面的忘情的動,好像就沒有參照系一樣。這裏的靜,是爲後面的動蓄勢。

分析:人物茂騰騰的後生;背景一片高梁地,噝溜溜的南風;性格樸實;神情沉穩而安靜;腰鼓呆呆的,似乎從來不曾響過。

2.作者寫安塞腰鼓的舞姿有什麼特點?是怎樣寫的?這樣寫有什麼好處?

先用排比寫:一捶起來就發狠了、忘情了、沒命了;然後用比喻寫後生的舞姿像強震擊起的石頭;然後用排比和比喻的方法寫鼓點像驟雨;流蘇像旋風;腳步像亂蛙;瞳仁像火花;風姿像鬥虎。

這樣寫的好處:比喻使描寫的對象更加生動具體,排比增強了文章的語言氣勢,很好地寫出了安塞腰鼓壯闊、豪放、火烈的特點。

3.容不得束縛,容不得羈絆,容不得閉塞。是掙脫了、衝破了、撞開了的那麼一股勁!怎麼理解?

寫出了陝北高原人的性格特點:粗獷、豪放、開放。表現:在這樣一片貧瘠的土地上那消化着紅豆角角老南瓜的軀體要掙脫、衝破、撞開束縛、羈絆、閉塞,由晦暗追求明晰、光明、富裕生活的一種信心和勇氣。

4.如何寫安塞腰鼓的響聲的?

用排比和比喻的修辭方法,寫出了安塞腰鼓沉重的響聲以及聲勢的不同凡響。

第一句寫響聲撞擊在山崖上,山崖發出回聲;第二句寫響聲撞擊在心裏,觀衆的心裏產生共鳴;第三句寫響聲引起的豪壯的抒情、嚴峻的思考、犁尖翻起的土浪、陣痛的發生和排解。

5.是從哪幾個方面寫安塞腰鼓給人豐富的想象力的?(力量、聲響、光影的變換。)

6.爲什麼說:當它戛然而止的時候,世界出奇的寂靜,以至使人感到對她十分陌生了。簡直像來到另一個星球?

這是人對鬧聲的一種感覺,當鬧聲突然停止的時候,人會感覺特別的寂靜。這裏是用靜來反襯剛纔的鬧。

7.如何理解耳畔是一聲渺遠的雞啼?

雞啼是天亮的象徵,是希望的象徵。有這種安塞腰鼓所噴發出來的力量,有這些安塞人的精神,他們一定會創造出一個嶄新的世界,這也正是希望之所在。

  五、小結。

1.文章寫了一次安塞腰鼓的表演活動,作者想通過敘寫,表達作者對於生命中奔騰的力量的讚美;表達作者對黃土高原人特有的內在的精神品質進行讚美的思想情感。

2.在文章的寫法上,你有什麼啓發?(按照時間劃分來寫活動的方法;語言大多使用修辭方法,以增強語言表現力;善於抓住生活中美的東西;寫表演活動可以從舞姿、聲響、給人的想象、給人心靈的衝擊等方面着手。)

3.安塞人內在的東西給你什麼啓示?(人應該有追求,應該這樣痛快地生活和追求着。)

4.閱讀這樣的文章應該注意的問題:學會調動自己的感覺經驗,體會問題背後所蘊含的東西,從而達到理解語言文字的目的。

  六、佈置作業(選其一)。

1.觀看千手觀音,寫一段自己的感受與同學交流。注意運用劉成章寫安塞腰鼓的手法,學習他的語言。(教師提供網址)

2.你知道我們家鄉獨有的民間藝術表演形式嗎?試着蒐集、整理、交流一下,學習本課的寫法,寫一寫正月十五鬧元宵時秧歌隊伍表演的情形。

第二部分網絡議課實錄

問題一:教學設計到教學實踐:加法還是減法

陳大偉(以下簡稱陳):讀完你的教學後記,我能清楚地感受到你對教學的理性追求。做事之前要清楚自己想幹什麼,這雖說是老生常談,但在實踐中我們卻常常迷惑和忘記。你對學生的理解基礎、達成理解可能的方式、理解什麼、學會描寫的方法,學會欣賞舞蹈等方面的認識和分析給人很多啓發。這種啓發是對認識教材和分析教材的思路的啓發,對我的幫助很大。你在反思中提到這節課,自己設計的內容過於繁重。想法太多,反而一個也沒有實現好。我很同意這樣的看法和觀點。課堂教學不能貪大求全,什麼東西都想做,結果什麼事情都沒有做好。

任念國(以下簡稱任):非常同意你的觀點。追求大而全向來是教師經常犯的一種錯誤。但是自己感覺:老師備課時還必須要大而全,只是在具體的實施過程中要選擇最佳的、適時的切入點,以點代面,重點突破,從而更加深入地全面把握。

陳:我同意備課要深、透、全,但關鍵是在課堂教學的具體實踐中要學會捨得,並充分認識到一節課不可能吃成胖子,教學中不是爲了展示自己對教材理解多麼深刻!想法太多,反而一個也沒有實現好。或許,現在教師要做的,不是怎麼去擴充,而是應該想想怎麼做減法。

陳:很多老師在做公開課時帶着沉重的包袱,想着得獎,想着聽課者的好評,卻失去了自我和真實。實際上,一節課就是一節課,三維目標需要在經常的教學活動中追求,不是一節課就能實現的。評課時,我們也不能求全責備,不能要求一節課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都必須出現。

任:這一點我是深有感觸。如果不能把壓力很好地轉化爲動力,戰時的狀態不能很好地調整的話,這確實是一個授課教師一個用粉筆作戰的戰士要打敗仗的很重要的原因。

陳:這是很難避免的壓力。我認爲,有更高層次和境界的教師在此時是心中只有學生,只根據學生的需要和現狀進行教學。

問題二:單篇教學與主題單元如何有機聯繫

陳:我把你的《安塞腰鼓》教學簡記讀了兩遍,我認爲你的把握是對的:以時間爲線索,分表演前、表演中、表演後進行,而在表演中,又從聲響、動作、想象等方面展開。

以時間爲線索是一方面,同時考慮到這是一個藝術欣賞的單元,還可以從舞臺藝術的角度具體展開,比如:

表演前:

(人物)一羣茂騰騰的後生。

(場景)他們的身後是一片高梁地。噝溜溜的南風吹動了高梁葉子,也吹動了他們的衣裳。

(動作神態)他們的神情沉穩而安靜。緊貼在他們身體一側的腰鼓,呆呆的,似乎從來不曾響過。他們樸實得就像那片高梁。

我覺得這是一個電影場景的寫法,也是戲劇開幕前的場景,可以讓學生充分想象,並在想象中期待那驚心動魄的一捶。

表演中:

鼓點像驟雨(聲);流蘇像旋風(物);腳步像亂蛙(人);瞳仁像火花(眼);風姿像鬥虎(人的整體感覺)。

任:你的建議讓我很受啓發。從主題單元的角度來考慮這篇課文的教學設計,不失爲一種好的方法和策略。因爲自己對舞臺藝術瞭解不多,所以沒有去涉獵。陳老師所建議的設計,是一個很好的思路,對於學生來說,文化藝術舞臺藝術的涉獵和儲備,可能對他一生都有好處。這個思路我會汲取的,謝謝!

陳:在我的聽課實踐中,我注意到很多老師很難把握一節課的要點,他們僅僅是就事論事,缺乏整體感和前後關聯只見樹木不見森林,而且也很難找到展開教學的思路。所以我與中小學教師交流時常常談到:我們要學會欣賞整個畫面,而不是僅僅陷入某一個局部。我注意到你在此處特別強調謝謝,我很高興,哪怕就這一個問題我們達成了共識,都是我們討論的成果。

問題三:如何認識和處理文章的特色

陳:我以爲這是一位舞蹈藝術行家的傑作。學習排比,是這節課的一個要點。通過這裏的學習,讓學生意識到,排比不是重複,而是從不同角度展開(或者不斷深入地迫近,此處是從不同角度展開)。學生要學習觀察舞蹈藝術,需要從聲、形、動態、眼神、整體感覺等方面入手。

任:關於排比,你的觀點讓我很受啓發。學生的理解不夠深刻,可能就是緣於教師的考慮膚淺。自己平時的分析也只是站在考試的角度,讓學生體會一下:排比的使用有什麼具體意義,增強了什麼樣的語言氣勢(有什麼表達效果)而已。至於如何從哪些方面來增強語言氣勢、如何在實際運用中學會寫排比,還真的沒有深入探索過。我想這也許是自己今後應該注意和努力的方向。

陳:另外,我在此受到的一點啓示是,比喻首先應該建立在聯想和想象的基礎上,學習比喻是學習聯想和想象。對於這個看法,是否有道理?不知道你怎麼看?

任:對於比喻的產生,首先是建立在聯想和想象的基礎之上的說法,我認爲還是很有道理的。比喻的本意是用另外一個大家或者聽話人比較熟知的東西,來陳述自己要說而對方不大容易理解的內容,所以,先有聯想,然後才能產生自己認爲很貼切的比喻;至於想象,如果在此時有用武之地的話,換成比較好了!

陳:在這裏,比較是一種方式,我是從心理活動的角度來考慮的,你說比喻的本意是用另外一個大家或者聽話人比較熟知的東西,來陳述自己要說而對方不大容易理解的內容,對我認識比喻有好處。但我在想,有沒有把比較熟知的東西想象成更美妙的大家不大熟悉的東西(這之中的心理活動可能是想象)?你能不能想到一個例子?

任:非要找一個例子的話,找張曉風的《行道樹》好了。

陳:另外,你很注意抓住詞、突破詞、強調詞,我覺得這是很好的。但短句也是這節課的一個重點,短句怎樣利用,在運用中體會短句的作用,我覺得還需要討論或者引起重視。

任:對!自己在詞語、短句、鋪排句子組合的整體設計上,確實缺乏一個通盤的考慮,導致在語言的學習上缺乏整體性。

陳:在此,我更想向你請教:長句、短句表達的差異是什麼,在此課中怎樣處理更好。

任:可以從幾個方面來體會:

(1)短句、長句、段落的交錯使用、融合,與安塞腰鼓鼓點的急促與舒緩,沉重與輕盈,整齊劃一的隊伍行動與個體的舒展表現相結合的現場描摹是一致的。

(2)甚至可以用長句、短句、段落的重複交錯使用來完成對課文的整體梳理和把握。

(3)可以放在文章的整體把握階段,加深對文章內容的整體、深入理解和體會,以求得對這種舞臺藝術的深入體會和領悟。

(4)在對這種表達方式的仿寫和運用中加以體會。

陳:真好。我還體會,鼓點急促是用短句來突出、來表現的。我在想:關於詞的教學是集中好,還是具體到句段賞析時再分散處理好?

任:我覺得是分散在具體的語言環境中體會要好一些,讓詞語成爲有家的詞語、成爲句子中、語言中活生生的詞語。實際上,我在詞語的設計上是想教給學生一種梳理的方法。但最後,還是少了這一環節。

問題四:生活是源還是文學是源

陳:如你所說,對安塞腰鼓你不熟悉,學生也不熟悉。因此你在教後反思中所設想的一次視頻的播放的意義和價值似乎不能低估。如何用更好呢?我想把它作爲引起和展開教學的核心。我設想:是否可以先播放一段視頻,這樣安排教學流程:

(1)引導:看了這一段,你最強烈的感受是什麼?用幾個詞描述一下。

(2)啓發:我們來看一看某某作家的感受,他是怎樣描述這種感受的?

(3)體味:反覆詠讀、品味字、詞、句,體味短句、排比、比喻的用處。

(4)運用:現在我們再看一遍視頻,想一想,你對這段舞蹈有了哪些更深刻的印象。

(5)表達:想一想,面對這段舞蹈,你會寫些什麼?你將怎樣寫?

這樣的線索會不會簡單一些,會不會節約出一些時間來?

我沒有語文教學經驗,所以僅僅是一種設想,要請你思考和批評。

任:關於語言文字的理解,是先由具體的現實錄像般的視覺感受給大家一個印象,還是在學生自己感悟語言文字產生印象之後,再給學生一個具體的例子予以現身說法?我還是希望:先讓學生感悟語言文字本身,將視頻放在最後。原因很簡單:所謂,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讓學生先有自己的哈姆雷特是很重要的,一是任何事情必須先有自己的判斷,二是避免被先入爲主的感性材料所左右,泯滅創造的機會和可能,這更符合語言文字理解的習慣吧!

陳:你的.意見很有道理。我也說說我這樣考慮的理由,它實際上涉及生活是源還是文學是源的問題。我的考慮是:安塞腰鼓舞蹈藝術是源,這篇作品是流,先有安塞腰鼓這種藝術形式或者藝術活動,然後纔有這篇文章,我想的就是先回歸本源,而不是首先用文本約束。

這樣的教學進程就是:直觀地迴歸藝術本身,自己先感受、體悟;然後用文章做參照,體會文章的特色與創造;再回到藝術,提升自己對藝術的感悟和表達。這樣,學生將有更大的創造空間,一千個哈姆雷特更容易出現。我個人的感受是,音樂藝術、形象藝術留給人的創造空間比文學藝術留給人的創造空間更大,所以《易繫辭上》說:書不盡言,言不盡意。

當然,這種討論和實踐都可以繼續深入。

  安塞腰鼓教學設計4

  教學目的

1、感受安塞腰鼓所宣泄的生命力量,激發學生對人生的思考。

2、品味排比句式的節奏、氣勢與激情。

  教學重難點

引導學生藉助文字描繪再現形象領略意境是教學的難點;引導學生品讀描繪形象、揭示內涵的排比句,從不同角度、側面感受安塞腰鼓的所宣泄的生命力量,並通過聯繫生活,加深對生命的思考認識即教學的重點。

  教學過程

一、導語設計

同學們,腰鼓表演我們並不陌生,許多大型文藝晚會裏有這類節目,現在就請大家先欣賞一個片段(播放表演片段,約1分鐘)。這就是安塞腰鼓,鏗鏘激越,發聾振聵。請大家再看一看有關的文字介紹。(播放文字資料,片刻後提問)什麼是安塞腰鼓?(安塞腰鼓融舞蹈、歌曲、武術於一體,是一種獨特的民間大型舞蹈藝術形式,具有2000年以上的歷史。可由幾人或上千人一同進行,氣勢磅礴,獨具魅力。

豪邁粗獷的動作變化,剛奔放的雄渾舞姿,充分體現着陝北高原民衆憨厚朴實、悍勇威猛的個性。)(學生能概括出一些特點即可)任何文藝形式都是對人生、社會的感受和認識的反映。安塞腰鼓的磅礴氣勢與壯闊場景,我們只需看一看便能感受到,但安塞腰鼓所蘊涵的文化價值、生命意識,卻需要我們用心去體驗和感悟。下面我們學習《安塞腰鼓》這篇課文,看看作者是怎樣用生花妙筆去描摹一場動人心魄的表演,並揭示其文化意韻的。

二、研習課文

(一)速讀,整體感知。

1、劃分結構層次。

本文共分爲三大部分,請說出作者是按什麼順序來構思文章的。主體部分又可分爲四個層次,請用"||"劃出並概括層意。(顯示結構圖表)

2、劃出文中明確揭示安塞腰鼓文化內涵和生命意識的一句話。

("容不得……一股勁!")

3、從句式特點及思想內涵兩方面品評這句話。(學生髮表見解,教師點撥。)

(句式特點:①排比:一氣呵成,氣勢磅礴,表現安塞腰鼓衝破一切障礙的強大力量。②前後對應,"掙脫"、"衝破"、"撞開"力量急速遞增,使人聯想到爆發生命力、排山倒海的社會變革……)

(二)精讀,重點突破。

1、過渡:安塞腰鼓是一曲生命與力量的禮讚,爲了表現生命掙脫束縛、衝破羈絆、撞開閉塞的雄渾粗獷的力量,作者十分注意形式與內容的和諧。我們重點品讀其中一個片斷,感受作者是怎樣造成一種快速躍動的節奏、排山倒海的氣勢,來與所要歌頌的生命的力量相輔相助的。

2、(播放表演片斷,配合錄音朗讀)請概括本段的語言形式特點,並舉例說明其表達效果。(學生髮表見解,教師點撥。)

(①多用短詞短句,簡潔有力,清脆響亮;②善用排比,一氣呵成,表現氣勢,渲染形象,節奏鮮明,鏗鏘有力。)

3、各自放開聲音激情朗讀,體會語言的節奏和氣勢。

4、指名朗讀,自由評議。

5、安塞腰鼓不僅帶給我們視覺形象上的刺激,更帶來思想情感上的震撼。看來藝術欣賞不僅要察其形,更要重其意。我們再來探究一下作者是如何將寫形與寫意結合起來,從不同角度、側面展示安塞腰鼓的美的。

(如驟雨,如旋風,如亂蛙,如火花,如鬥虎——這是安塞腰鼓的"形";掙脫了束縛、衝破了羈絆、撞開了閉塞——這是安塞腰鼓的"意";"使人想起……使人想起……使人想起……"——聯想和想象是聯結"形"與"意"的紐帶。)

6、小結:前面我們品讀主體部分的第一層次,領略了排比句式的節奏、氣勢與激情,感受了安塞腰鼓的意蘊;又分析學習了由寫實到寫意的藝術描摹手法。

現在請大家快讀其他片斷,運用前面學習所得進行賞析,並發表見解。

三、遷移練習

(播放畫面)

要求:多角度、多側面觀察(正面、側面;動態、靜態;調動各種感覺手段……)多角度、多側面聯想(由景生情,聯繫社會,感悟人生);適當運用排比句式;大約200—300字。當堂交流、評講。

四、佈置作業

(一)自由選擇文中某一精彩片段朗讀、背誦。

(二)思考課後練習三。

教後記:

1、朗讀是與文本接觸的開始,通過聲情並茂的朗讀,學生對課文的情感基調就有直接、真切的感知,能更好地進入課文情境。

2、新課程標準倡導探究式學習方式,在“師生互動,共同探討”這個環節中,教師讓學生主動質疑,合作解疑,培養學生探究性閱讀的能力。學生在多角度、有創意的品味中,拓展思維的空間,加深了對文章內涵的理解和體驗,本文的教學重難點也得到很好的解決。

  安塞腰鼓教學設計5

  一、教學分析

1、教材分析

《安塞腰鼓》是一篇充滿着詩意美的散文。作者通過宏大的場面、奔放的動作、鏗鏘的節奏、激越的鼓點、反覆的詠歎、盡情的讚頌,來表現對生命的詩意理解,對時代的審美感受,對民族家鄉的真摯熱愛。這種腰鼓是陝西地區所特有的,具有濃烈的鄉土風味。教學這篇課文,主要是要讓學生了解這一民族藝術奇葩,品味語言,激發學生對民族藝術的熱愛。

2、學生分析

本課我要教學的對象是生活在南方城鎮的學生,他們大多數沒有見過腰鼓表演。所以僅僅通過文字讓學生感悟這種民族藝術幾乎是不可能的。因此,很有必要運用信息技術,將圖片、音頻、視頻等引進課堂,讓遙遠的安塞腰鼓真正走進了課堂,讓學生能有情境體會。

3、環境分析

現代信息技術以多媒體和網絡技術爲核心,本課教學打破了傳統的“一書、一板、一粉筆”較爲枯燥的教學模式,採用多媒體的教學環境,將美妙的音樂、動人的畫面、逼真的場景一一呈現給學生,讓學生在語文學習的過程中發現美、感受美、欣賞美並進而創造美。

4、教師分析

信息技術和學科教學的整合,無論是CAJ教學,CAL助學,或是ITTC教學,都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般來說學科教師應具有以下素質:理念上要先進;意識上要重視,還要有一定的技術掌握。

  二、教學目標

根據教材和學生的特點,結合信息技術與學科整合的理念,我確立以下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目標:

瞭解安塞腰鼓這一民族藝術奇葩;

整體感知課文內容,品味語言,學習本文通過生動描寫來抒情的寫法。

2、過程與方法目標:

通過信息技術,引導學生通過網上自主學習,收集、整合相關信息。

培養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和合作精神。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在信息技術的幫助下,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品讀中感受生命與力量的美,激發對民族藝術的熱愛。進而達到對生活與生命的熱愛,培養積極向上的生活態度。

  三、教學重點和難點

1、朗讀品味課文,從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側面感受安塞腰鼓的美。

2、引導學生藉助文字描繪再現形象,領略意境。

  四、教學方法和學生學法

1、、賞析法:通過《安塞腰鼓》視頻朗讀,再現優美語段,感悟文字魅力。

2、、討論探究法:組織學生討論,學習小組交流。

3、能力遷移法:展示《千手觀音》視頻,引導學生將《安塞腰鼓》的寫景方法,運用到寫作實踐中。

4、對比品讀法:播放flash視頻朗讀與學生的朗讀作對比,加深感悟。

  五、教學資源

教材、學生蒐集的網絡資源、多媒體課件、視頻、專題學習網站等

  六、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情導入

教師播放《安塞腰鼓》舞蹈片段,讓學生真切的感受安塞腰鼓場面,帶動學生快速的進入學習情境。

(設計理念:播放圖片和視頻,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以形象直觀的圖像幫助學生了解安塞腰鼓,從而幫助並引導學生展開豐富的聯想,進而真切的感受安塞腰鼓的魅力。)

(二)、檢查學生課外學習情況

課前要求學生在網上查找本課相關資料,課堂上進行交流,教師加以歸納總結。

(設計理念:既培養了學生收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同時也拓寬了學生的知識面,學生的主體性也得以到充分的體現。)

(三)、對比朗讀,把握情感

1、首先不作任何提示,讓學生自由朗讀全文。

2、學生自我評議剛纔朗讀課文時所存在的問題。

3、播放課文的flash配樂朗讀。要求學生帶着剛纔評議的問題去聽,並根據範讀在文中作一些標記,如節奏、重音等。

4、對比評議:將自己的朗誦與老師(或錄音)的朗誦進行比較,發現他人長處。

5、學生挑選自己喜歡的自然段讀,注意節奏、重音。讀書畫面美、力量美、音樂美。

(設計理念:讓傳統教學環境下的朗讀和信息技術整合下的朗讀進行一次PK,flash配樂朗讀能讓學生快速進入情境,體驗學習,從而把握文章的情感。)

(四)圍繞問題,體味探究

1.本文的結構非常清晰,思考文章主要是描寫了哪幾個場景?(學生回答明確:三個場景:表演前安靜——表演中亢奮——表演後寂靜。)

2、學生討論交流:這三個場景你覺得哪裏描繪得最精彩的地方,試着朗讀。用“我喜歡句子,因爲”的句式進行評點。

3、這樣的安塞腰鼓使你聯想到什麼?它體現了什麼樣的主題思想?

(設計理念:運用多媒體展示問題,指向明確,讓學生在任務的驅動下完成學習。)

(五)知識遷移,學以致用

1、播放節目《千手觀音》視頻,將學生帶入另外一種舞蹈情境。

2、定格畫面,讓同學們模仿《安塞腰鼓》的語言,將胸中涌動的激情化作千言萬語,奮筆疾書,快速成文。

(設計理念:充分發揮了現代信息技術突破時空限制的特點,將《千手觀音》引入課堂,既讓學生充分感悟到了兩種舞蹈的不同的魅力,提升了學生的能力,同時又讓學生陶醉於這樣的課堂。)

(六)課外拓展,深化學習

教者給學生提供了一個更廣闊的學習田地,讓其感受學習的快樂。

1、教師製作了主題學習網站,學生課後可進一步學習交流。

2、學生可自行上網查找相關學習資料,進行學習,並將有價值的內容拿來交流學習。

3、可利用電子郵箱、博客等的回覆功能交流心得。

4、推薦網絡資源

(引導學生積極利用校園網和互聯網進行自主學習,由課內延伸到課外,拓寬了知識面,並且加強了師生間的互動。

(六)教學反思

這節課我的成功點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1、教學情境設置創新。打破時空的限制,讓陝西的腰鼓進入南方的課堂。

2、教學環節設置創新。讓傳統教育環境下的朗讀和信息技術整合下的朗讀直接進行猛烈的碰撞,不比不知道,一比見實效。

3、教學反饋創新。利用主題學習網站,加強了師生互動和生生互動,並使課堂得以延伸。

4、培養了學生利用信息技術的能力,有利於推動素質教育的全面發展,與時俱進。

  安塞腰鼓教學設計6

  一、學習目標

1、知識和能力層次:通過感受模仿,訓練朗讀能力,感受安塞腰鼓的磅礴氣勢。

2、過程和方法層次:通過自主選擇——捕捉關鍵——品讀感悟的方法,鍛鍊學生的探究和鑑賞能力。

3、通過各種方式朗讀和媒體輔助,讓學生閱讀實踐中體會聲音的藝術美,感受安塞腰鼓壯美的一面,從中領悟生命力量的偉大。

  二、教學重點:通過模仿比較學習朗讀的方法,感受安塞腰鼓的磅礴氣勢。在自主閱讀中開展探究性學習,在品味語言中領悟生命力量的偉大。

  三、教學難點:讀好課文中的關鍵語句、理解課文中疑難的句子

  四、教學方法:自主探究、品讀感悟

  五、教學思路:情境引入、激興趣——預習交流、展成果——整體感知、理思路——自主選擇、學朗讀——合作探究、找問題——品味語言、感受美

  六、教學媒體:多媒體課件多媒體電腦投影儀

  七、教學過程:

1、情境引入、激興趣

小小的白蝴蝶、日夜飄灑的樹種讓我們對生命有了更深的感動、思索、領悟……

小小的腰鼓又會給我們帶來什麼樣的思考呢?

1)出示課件:腰鼓

2)點撥:中國的腰鼓之鄉是哪?簡介安塞腰鼓

3)板書課安塞腰鼓

4)視頻展示:安塞舞姿

5)說感受:安塞腰鼓給你什麼印象?

(雄壯熱烈火爆……)

2、預習交流、展成果。

1)掌握的字詞忘情狂舞閃射火烈亢奮晦暗羈絆碰撞搏擊燒灼奔突輻射翻飛淋漓

2)瞭解的內容(安塞腰鼓的響聲……特點……)

3)有感受的語句(讀懂了的、覺得寫得好的、令你感動)

4)說出你不懂的問題。

3、整體感知、理思路

  自主閱讀課文,建議完成以下要求:

思考:文中關鍵句是哪一句?課文從哪幾方面寫好一個安塞腰鼓?安塞腰鼓有何特點?

4、自主參與、學朗讀。

1)尋找你最喜歡的一段話用符號作出朗讀有關要求的符號。

2)根據自注的符號自讀

3)小組內交流

4)個別試讀,說理由(爲什麼這樣讀)

重點引導閱讀:第七段和第21——25段領會文章主題(生命偉大的力量)

5、合作探究、找問題

就課文內容或語言,展開探究。

1)要求:A分組:全班分兩大組,大組內各分三小組(即6~8人爲一組)B、自主發現、尋找問題(3分鐘)C、小組內流(2分鐘),每小組推薦最好兩個問題至大組D、大組間,相互提問、解答

6、品味語言、談感受

找課文你認爲值得品味的語句讀一讀,說說自已的感受和理解

例:①它使你驚異於那農民衣着包裹着的軀體,那消化着紅豆角角老南瓜的軀體,居然可以釋放出那麼奇偉磅礴的能量!

明確;也許很多人認爲。黃土地的農民已經被歲月的風霜、土地的貧瘠折磨得喪失了生氣

②多水的江南是易碎的玻璃,在那兒,打不得這樣的腰鼓。

明確:江南的流水已經蝕消廠生命的“元氣”。已經沒有承載這樣原始生命力量的“厚土”了。

③當它戛然而止的時候,世界出奇地寂靜。以致使人感到十分陌生了。

明確,人們已經被生命的力量所折服所感動所沸騰,當腰鼓“戛然而止”時,人們已經不習慣這樣寂靜、冷清的世界了。

④耳畔是一聲渺遠的雞啼。

明確:當鼓聲停止後,人們仍沉浸在激情中,好像熾熱後的沉寂,這時以“雞啼”反襯寂靜。

7、課外延伸,求創新

模仿第七段,圍繞一個主題(一次表演、活動等),寫一段運用排比句式的語段

8、結課語。

9、作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