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教學設計 > 語文課堂教學設計15篇

語文課堂教學設計15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08W 次

作爲一位傑出的老師,時常要開展教學設計的準備工作,藉助教學設計可以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一份好的教學設計是什麼樣子的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語文課堂教學設計,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語文課堂教學設計15篇

語文課堂教學設計1

在語文課堂教學中,往往有這樣的現象:教師在課堂教學一開始的導語設計上很用心,很巧妙,很動人,但在課堂收束時卻草草收場,大多以重複課堂教學內容爲主,以佈置作業和自習直接收束。其實,在課堂教學中,總結語也很重要,它是語文課堂教學的最後一個環節,起到對課堂教學內容完善、補充、強調的作用,既是對課堂教學重點、難點的凝練收束,也對後續學習起到一定的提示、引導作用,如匠心不施,就顯得整個課堂虎頭蛇尾。其實,語文課堂教學總結語設計貴在提升延伸,即通過對課堂教學內容的總結提升,對文本學習內容的延伸解讀,進一步提醒學習的重點難點,明確下一步學習的方向思路,給學生留下回味無窮的空間。

一、總結提升凝要義

根據心理學研究,在課堂教學的最後幾分鐘,往往是學生精神力最爲渙散的時候,如果這一時間段放之任之,就會造成時間浪費、課堂鬆散的結果。針對學生這一特定心理現象,語文教學更應該做好總結語設計,利用最後幾分鐘總結課堂學習的重難點,引導學生對教學內容進行回味思考。這種總結語一般是對課堂教學內容作一個提要式的歸納,突出教學的核心,幫助學生明晰學習的要點,凝練要義、加深印象。

如執教史鐵生《我與地壇》,我將“感悟我、地壇、母親三者之間的關係,我對地壇和母親的情感”作爲教學的主要目標,在課堂教學即將結束時,這樣總結:

同學們,對於史鐵生而言,是地壇與母親給予他第二次生命,因此,多年以後,即使他離開了地壇,久久不曾回到地壇,也始終忘不了地壇給予他的啓示,筆下文中多次寫到地壇。地壇已經成爲精神憩息的家園,那裏雖然頹敗卻並不荒蕪,充滿了勃勃生機;同樣,多年以後,即使母親也離開了他,他也依然不曾忘記最初寫作的初衷,爲了讓母親驕傲,爲了告訴母親他找到了屬於自已的路,母親已經成爲其寫作的動力源。此時此刻,地壇即母親,母親即地壇,地壇與母親告訴他,你應該活下去,以自己的方式走好自己的路。這就是地壇與母親對史鐵生最好的撫慰,也是史鐵生收穫的第二次生命。希望同學們課後在文中感悟作者更深層次的情感,下節課大家共同分享。

在總結語中,我再次將課堂教學中的主要內容重申了一次,通過比照說明,將地壇母親對於作者的意義進行了重申,幫助學生理清三者之間的關係,也幫助學生明晰作者的情感,突出了教學重點和難點。這樣的總結語,可以說對學生的.學習具有提煉總結和指導歸納的效果,必將引起學生的注意,自然會明確學習的重點難點。

二、延伸勾連留餘味

不少教師往往很注意課堂的開始和主要教學環節,卻忽視了課堂結束語。這就像一個故事,開頭很有懸念,中間情節也非常生動,而結尾卻不了了之一般,讓人感覺不是滋味。其實,課堂教學的結尾正如精彩故事的結尾一般,也需要精心設計,豐滿課堂教學的結尾。在具體設計中,可以將與課堂教學相關的內容或者文學作品進行介紹延伸,引導學生在課後加以學習,將課堂學習延伸到課外,使得語文學習不僅僅侷限於課堂,更多的是生活的積累。

如在教學《報任安書》這篇文言文時,我感覺這篇文章在風格上很有特色,將太史公的那種怨氣、情緒表達得含蓄且耐人尋味,於是我設計了這樣的總結語:

司馬遷在《報任安書》中看似回覆任安的要求,其實直白地表達自己著作《史記》、不願流俗世人的宏願。在諸多不解、鄙視的眼光中正道直行,這是一種勇氣,體現在文章中就是文氣縱橫、氣勢昂揚;這樣的文章同樣出現在《史記·太史公自序》中,還有其外孫楊惲《報孫會宗書》中,同樣的不屈於淫威,不計較世俗,正道直行,爲幾千年的中國文人壯了膽氣、樹了榜樣。同學們課後可以將這三篇文章放在一起讀,在領略這種文氣的傳承中,蘊文膽、養文心。

相信在這樣總結語的提示下,會有學生在課後找來這兩篇文章進行比較閱讀,這就實現了語文學習延伸到課外的效果。

三、關注現實見行動

課堂結束語不同於導入語,不需要華麗的辭藻,也不需要生動的言辭,需要的是真正讓學生在內心接納文本傳遞的人生哲理、思想情感,在共鳴之餘能在行動中有所體現。

如執教《品質》一文時,懷着對老鞋匠的尊敬,設計總結語:

文中的老鞋匠爲我們詮釋了什麼是職業道德,什麼是真正的品質;而這些看似很傻的卻可貴的品質正蘊藏在街道邊、巷弄裏,正如羅蘭所說,世界上不缺少美,缺少的是發現美的眼睛。如果我們能利用週末等閒暇的時間,走街訪巷,帶上幾瓶礦泉水,帶上自己需要縫補的衣物鞋子,帶上尋找誠信、樸素等可貴品質的真誠內心,尋訪我們周圍被忽視的散發光芒的人們,以此來洗滌我們的內心。希望大家認真記錄下來,既作爲一次社會實踐,更作爲一次心靈的洗禮,發現自己眼中的美吧!

結果,到了週一語文課,不少學生爭先恐後地發言,講述自己在尋訪中發現的美,發現的可貴品質,還有對他們的幫忙,雖然是微不足道的一瓶礦泉水,但是從他們真誠的笑臉中我也發現了這些年輕的學生們最爲可貴的品質,我想這樣的學習纔是真正的語文學習。

語文課堂教學設計2

一、原則

(一)科學性原則

科學性原則是指設計要全面、準確、合理。

(二)獨創性原則

所謂獨創就是技巧的展示個性,達到當前制高點,它具有無可替代性。

語文課是最能獨創,更能充分展示教學個性的學科。每一篇文質兼美的課文,都是一朵獨一無二的精神花朵。即使是面對同一篇課文,不同的老師,也可依據各自的個性上出風格迥異的課來。

1、具備獨立自主的教學個性

教師的個性有益於創造語文教學的藝術。個性意識強,個性教學主動性明顯,就能有效地進行和指導語文教學。同樣,個性意識越強,教學創新意識就越強,更能創造地運用於語文教學藝術之中。獨立自主的個性,是實施個性語文教學的前提。

2、設計獨樹一幟的個性化教學思路

思路要新穎,不同凡響,就要別出心裁,不拘一格地設計教學思路。首先要有超前意識,儘可能打破原先的課堂教學模式,賦予新意。不拘泥於教參,不受名人名言的束縛,用自己的個性去演繹作品的個性,更可以用自己的個性進行教學組織和課堂教學的再創作。其次,找準教學“突破口”。教師如何發展學生的個性是教學思路的“突破口”。個性的差異和個體發展都要求教師因材施教,有針對性、創造性地促進“有個性的個人”的全面發展,使之形成優良的個性。教學的思路應該是把課堂還給學生,讓學生說個性的話,讓課堂充滿學生的個性活力。個性化的教學思路,不是拘泥於一家之言、之行,而是在尊重教育規律上各展所長。

3、尋求與衆不同的個性化教學藝術

教學的藝術不在於傳授,而在於激勵、啓發、引導。教師的職責不在於“教”,而在於指導學生如何“學”。個性化的語文教學藝術,教學上要“運其才智,相機誘導,體悟傳神,發展個性”。要有個性化的語言藝術,語文教師的語言除了應該有一般教師的生動、準確、活潑的特點以外,還應該有自己的個性特點。或者詞采豐美,富於感情;或者自然流暢,幽默生動;或者妙語連珠、意蘊深刻、耐人回味;或者自然親切、啓人思維。藉助個性去吸引學生,感染學生,使他們在美的享受中完成語言的享受。

4、塑造別具一格的個性化教學風格

教學的個性,體現在語文教學中,就是將獨創性教學方法和與衆不同的教學手段相融合,形成切合教師個性實際的教學風格,從而在教學上產生對學生個性教育的最大效果。

5、展現略高一籌的個性化教學品位

教學起點高,手法新,品位高,是個性化的語文教學藝術的體現。品位高的前提就是教師要創建和諧、愉悅的教學環境和氛圍。師愛和師生平等是個性化教育所要求的。二是開展合作學習。品位高的個性教學藝術還要求教師要善於結合課文內容的多層次性,語文問題的多樣化,語文學科的多極化的`特點,引導學生根據不同的思路去思考和理解,去參與討論和辯論,在充分表達自己的獨到見解的基礎上,明是非,分主次,求同異,達到培養個性,發展創新能力的目的。

(三)、主體性原則

主體性原則是指在課堂教學中,教育者激發受教育者運用科學文化知識進行自我發展的原則。

它充分肯定學生的主體地位,強調教學過程要形成有利於創新的民主氛圍,改變一言堂、滿堂灌的弊病,確立以學生爲中心的生動活潑的學習局面,讓學生主動參與、自主學習、自主活動、自主評價,使學生敢想,能想。

(四)、因材施教的原則

因材施教就是根據受教育者的基礎、能力、生理、心理等不同實際情況,採用適合其胃口的,對不同層次的需求都能適應的方法性原則。它具有適度性、量力性。

對不同學生有不同要求,授課時,有一個學生沒有參與學習,就不能算是優質課。它要求針對學生的個別差異,處理好一般與個別(優生與學困生)學生的關係,對教學內容、教學深度及其教學廣度適時予以彈性調節,充分調動、發揮各層次學生的積極性。創設出主動學習氛圍,發展學生的個性,培養學生的興趣。

(五)、目標導向的原則

一節課,想面面俱到往往會面面不到。要目標明確,做到有的放矢。

目標包括智力目標和非智力目標。

(六)、開放性原則

開放性原則就是創建的課堂情境促使學生思維呈現活化狀態,學生思考的空間廣闊,可以從不同的角度提出問題,用不同的方法來解決問題......

開放性原則與教育的不斷適應變化、吸取外部能量、追求持續發展等理想異曲同工;這是由學生心理髮展特點決定的。它要求面向學生的整個生活世界,面向每一個學生的個性發展,尊重每一個學生髮展的特殊需要,強調富有個性的學習活動,促使學生學習器官的全方位開放。解放學生的腦,讓其自由思考;解放學生的口,讓其自由講;解放學生的手,讓其自由做。

開放既有教學思想的開放,教學過程的開放,也包括教學方法的開放,教學內容的開放。

(七)、彈性原則

彈性,即事物的伸縮性。語言是一門“彈性藝術”,同樣的表達對象,表達的形式和風格各不相同;同樣的語言表達,理解的角度和程度也會因人而異。語言的這種“變化之妙”,註定了語文教學既不能滴水不漏,也不可能立竿見影,無論是閱讀理解還是言語表達,都應有一定的“彈性”發展空間。

彈性原則,不僅在課堂結構的安排和教材處理的價值取向上適用,在教學內容的選擇、教學方法的運用、評價原則的確立之中都可應用。

二、教學思想

教學的先進與否,關鍵取決於教師的教學思想。因爲有什麼樣的教學思想,就可能出現什麼樣的教學方法,隨之就會出現什麼樣的課堂結構。因此,教學結構的改革受教學思想轉變的制約。爲此,我們要樹立如下幾種新的教學觀念:

(—)“主體教學觀”。

這是一個基本的指導思想問題,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切爲了學生,要學生真正成爲學習的主人,就得把學生放在學習主人翁的地位,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作用。

成長無法替代,發展必須主動。培養健全人格,保護學生個性的前提,就是促進學生自身積極主動地發展。給孩子一些權利,讓他自己去選擇;給孩子一些機會,讓他自己去體驗;給孩子一點困難,讓他自己去解決;給孩子一個問題,讓他自己找答案;給孩子一種條件,讓他自己去鍛鍊;給孩子一片空間,讓他自己向前走。

(二)“民主教學觀”。

教學要民主,要尊重學生,不獨斷專行,不搞—錘定音,讓學生消除壓抑感,體會和諧感,產生能動性。

一個出色的教師,應該教會學生思考、學習、批判的本領,培養學生開拓新領域、分析新情況、迎接新挑戰的能力。強調爲實際需要學習,也關注從實踐中學習,有利於學生在感興趣的自主活動中全面提高語文素養,是培養學生主動探究、團結合作、勇於創新精神的重要途徑。

(三)“大語文教學觀”。

語文教學要大視野、多渠道、大容量、全方位,要解放學生學習的時間,拓寬學生學習的空間,通過多種形式促進學生的自我發展。

(四)“思維教學觀”。思維能力的培養是課堂教學的核心內容。培養學生的能力就要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問題的習慣,培養學生髮散思維能力、求異思維能力和創新思維能力。

(五)“分類教學觀”。學生之間是有差異的,要根據學生的差異實施分類教學,讓學生相互積極影響,相互促動,形成“能走的就走,能跑的就跑,能飛的就飛”

語文課堂教學設計3

一、教材簡析

《早操》是字與拼音(三)中的一篇小韻文。它用一段富有童趣的語言,配以生動形象的畫面將早晨欣欣向榮的景象淋漓盡致地描繪出來。同時它又安排了八個要求能認的字和五個要求會寫的字,引導學生拼讀,聽讀識字。不愧是一篇陶冶孩子情操,培養識字能力的好文章。

二、教學目的要求:

1、藉助漢語拼音讀熟、讀懂韻文《早操》,養成早起鍛鍊的好習慣。

2、引導學生採用拼讀、聽讀法識字,能用字組詞。

3、掌握新筆畫FEB8、FEB9,學習先中間後兩邊的書寫規則。能準確、工整地書寫五個生字。

4、培養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品質,養成良好的書寫習慣。

三、教學難點及重點:

培養閱讀能力和識字能力。

四、教具準備:

實物投影儀、活動掛圖、拼音卡片、生字卡片、錄音機、音樂帶、生字巧巧板。

五、板書設計:

以粘貼圖片式出現。

六、課時安排: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複習引入:

1、(激趣)今天我又要和小朋友們一起學習語文課了,大家高興嗎?老師今天準備了許多小金星,要獎給進步最大的同學,小朋友們可要努力爭取呀!

2、(複習)在前面我們認識了許多複韻母好朋友,我們再來讀讀,好嗎?比比誰的聲音宏亮,發音準確。

(將複韻母ai,ei,ui,ao,ou,iu,ie,ue,er寫在綠葉形卡片上)

二、創設情境,觀察圖畫,初感韻文內容:

(一)語言描述,趣味導入:

早晨太陽升起,大地萬物甦醒,人們紛紛來到大樹下,花叢中進行晨練。老師把這欣欣向榮的景象用筆畫了下來,你們想看嗎?

(提出要求:仔細觀察圖畫,認真聽,看看圖上都畫了什麼。)

(二)讓畫“活”起來,帶動學生看圖說話。

1、(實物投影)師伴音樂(輕快、愉悅)依次拉動小露珠、小鳥兒、小蜜蜂、小學生,用簡潔而又富有詩意的語言來介紹。

2、讓學生來說說看到了什麼?(不要求說全,但要講一句完整的話)

3、教師小結。

三、初讀小韻文,初感字音,深入瞭解內容:

(引語)老師根據這一情景,還寫了一首小兒歌呢,你們想聽嗎?

(一)、(實物投影)師伴樂,邊活動畫面,邊朗誦韻文《早操》。用圖畫美、音樂美、文字美吸引學生。

(二)、(實物投影韻文《早操》)

請學生自己來讀讀韻文《早操》,把不認識的字標出來,問問老師、同學。(允許走下位子交流)。

(三)、鼓勵學生讀給大家聽。(聽的要求:用手指着字認真聽,發音是否準確)。引導學生互相評議。

(四)、師生互換角色,老師讀,學生評。教師根據學生的有價值評議再讀韻文。

(五)、師小結。

四、認識八個生字,培養識字能力。

(引語)剛纔同學們從小兒歌中找出了好多不認識的字,今天我們重點來認識,這八個字娃娃。

【(師邊說邊貼出。注:字寫在剪成娃娃樣的紙上。如:起qǐ

(一)自己讀韻文識字畫出生字:

1、(激趣)這幾個字娃娃可調皮了,他們一下子跳到兒歌中躲了起來,和你玩“藏貓貓”。小朋友們,你們能邊讀兒歌,邊把它們從兒歌中找出來嗎?

(要求)找到後就用筆畫個圈,把它們留住,好嗎?

2、學生活動,師組織指導。並實物投影學生畫出的生字。

(二)小組內認字。

在識字小先生的帶領下和小組的同學一起讀讀兒歌,拼拼音節,學習這八個字。比比誰認的字多,讀音準確。

(師注意組織好小組合作學習。)

(三)玩遊戲,集體識字。

(激趣,提要求)你們想不想和字娃娃做好朋友呀?你只要準確讀出字娃娃的音,就可以和它們做好朋友啦!比比看,誰找的好朋友最多。

1、讓學生上前認字,找朋友。並教全班同學拼讀識字。將找到的字娃娃贈給學生。

2、《找朋友》的`音樂中,師小結。

(四)練習組詞:

1、在兒歌中,每個字娃娃,都有自己的好鄰居,它們手拉手就組成了一個個的詞。我們一起來找一找,讀一讀,好嗎?

(實物投影)師邊畫邊領讀。

2、在生活當中,這些字娃娃還可以組成好多的詞。我們來玩開火車接兒歌,組詞的遊戲好嗎?

(看卡片,拍手。如:這是誰?這是“起”。什麼“起”?“起來”的“起”。)

五、再讀韻文,鞏固識字。

(一)、鼓勵學生加上動作,表演韻文。並讓學生當衆展示。

(二)、一起表演,師小結。

六、玩“生字巧巧板”學寫字:

(引語)生字大家認得很好。我們一起來練習寫字好嗎?比比誰觀察仔細,字寫得正確漂亮。

(實物投影、田字格)

(一)、“小”

1、(邊說邊擺)“小”字要先寫中間的“FEB8”,寫在豎中線上。你看,它的鉤是鉤向哪兒的?(書空)再寫左點,再寫右點,都寫在橫中線上。

2、練習書空“小”字。

3、讓學生在田字格中練寫。

(二)、自學“兒、飛”

1、(激趣),你想和老師一樣用“生字巧巧板”擺字嗎?

同桌看書觀察田字格學習“兒、飛”兩個字,搞清楚先寫什麼,再寫什麼,每一筆寫在什麼位置上。

2、讓學生擺字。邊擺邊講清筆順和所佔位置。學生評議,師強調後,書空,練寫。

(三)、巧記“早”字

1、師出示“早”字,讓學生觀察,它是哪兩個好朋友組成的。鼓勵學生編兒歌或字迷記“早”字。

2、師擺字,告訴學生“早”字的書寫規則,所佔位置。

3、書空、練寫。

(四)、師生共學“生”字。

1、師生討論,找出“生”字的難點:橫多,結構難掌握。

2、師擺字,並強調筆順,及三條橫的位置及長短差異。

3、生書空,練寫。

(五)、展示,評議

(實物投影)展示學生書寫作業,評議,鞏固認字。

七、小結

1、(伴《做早操》音樂)師評議這節課同學們的表現。(表揚、鼓勵爲主)

2、實踐性作業。

教家人學會韻文《早操》。

語文課堂教學設計4

教學目標:

知識:1、瞭解雅魯藏布大峽谷的自然生態情況,感受大峽谷的壯麗奇異之美。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情感:讀課文,想畫面,感受大自然的神奇。

教學重難:

一邊讀一邊想象畫面。

教學時數: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觀潮》一課向我們呈現了一種壯麗的美,今天,我們一起走進雅魯藏布大峽谷,看看那裏是怎樣一道風景線。

二、初讀,感知全文。

1、出示雅魯藏布大峽谷的圖片,感受它的美、險、奇。

2、初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不添字,不加字。

3、抽讀課文,檢查預習情況。

4、說一說,聽了、讀了課文對雅魯藏布大峽谷的介紹,你覺得哪個詞最能體現它的特點?再讀讀課文,看看有沒有合適的字?

梳理歸納出壯麗奇異

5、默讀全文,找一找課文哪個自然段的內容在寫雅魯藏布大峽谷的壯麗。哪些段落在寫它的奇異。

壯麗(2自然段)奇異(3-4自然段)

三、再讀,感悟全文。

1、齊讀2自然段,讀一讀,哪些句子最能說明雅魯藏布大峽谷的壯美。

海拔:3000米長5044米平均深:22686009

從這些數字中,我們深切地感受到了雅魯藏布大峽谷的壯觀。這種方法叫列數字。

2、除了列數字外,作者還運用了做比較的方法,找一找在哪兒?

美國的科羅拉多大峽谷一爭高下(齊讀)通過對比你發現了什麼。你想說什麼嗎?

3、指導朗讀,強調氣勢。

4、齊讀3-4自然段,找一找,你認爲哪些現象最能體現出雅魯藏布大峽谷的奇異。

奇異:山異(熱帶雨林、冰川)

水異(涓涓細流、滔滔江水)

生物的多樣性

5、指導朗讀:

6、雅魯藏布大峽谷的發現,是意味着什麼呢?齊讀5自然段。爲什麼說它是上個世紀人類最重要的地理事件之一呢?大家交流資料,瞭解雅魯藏布大峽谷的歷史意義。

四、有感情地朗讀全文。

3、鳥的天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學習本課生字新詞

2.初讀課文,理清文章的脈絡。

教學準備:

1.多媒體課件,生字卡片。

2.有關榕樹的資料、圖片、作者的資料。

教學過程:

一、課題導入,激發興趣。

1.齊讀課題。看到這個題目,你有什麼想法?(鳥棲息的地方,鳥的樂園、有很多鳥發揮學生想象。)

2.這個鳥的天堂在哪兒?你知道嗎?(一棵大榕樹)

3.介紹資料:這棵大榕樹在哪兒?結合你課前查找的資料能給大家介紹一下嗎?(這棵大榕樹在廣東省新會縣的天馬河上,已有五百多年的歷史了,每年都長出許多氣根,從樹枝上倒掛下來,鑽進土裏,過些日子又長出新的枝幹來。這樣不斷生長,它已長成了榕樹林,佔地達16畝。被當地人稱爲神樹。天堂中的樂園。又因爲上面棲息着許多鳥,被人們稱爲鳥的天堂。)

4.今天這節課就讓我們跟隨巴金爺爺去看一看那棵獨特的大榕樹。

二、自由讀課文,掌握生字新詞。

1.指名讀文,讀準字音。

2.投影出示練習:選擇帶點字的正確讀音。

3.自學生字,掌握字形。

重點指導:

梢:形聲字,與稍、捎區分。

暇:左邊是日,注意與瑕區分。

4.畫出不理解的詞語。藉助工具書解決。

燦爛:光彩鮮明耀眼。

陸續:前前後後,時斷時續。

展示:明顯地表現出來。

留戀:捨不得離開。

不可計數:沒有辦法來計算,形容數量很多。

應接不暇:形容人或事情很多,接待、應付不過來。暇:空間。文中指鳥太多,看不過來。

三、理清文章的脈絡。

1.默讀課文,思考:巴金爺爺幾次經過鳥的天堂?看到的景象有什麼不同?

2.彙報交流。

學生甲:作者兩次經過鳥的天堂,第一次看到的是大榕樹,第二次看到了許多鳥。

學生乙:課文59自然段寫的是作者第一次經過鳥的天堂時的情景,1013自然段寫的是第二次經過時所見到的情景。

3.理清課文的脈絡。

(1)作者是按遊覽的順序寫的。可以分爲幾個部分?

(2)學生彙報:

課文可以分爲四個部分。

(14)作者和朋友划船出去遊玩。

(59)第一次經過鳥的天堂見到的景象。

(1013)第二次經過鳥的天堂見到的景象。

(14)作者對鳥的天堂的留戀和讚美。

四、分小組合作讀課文。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內容,瞭解大榕樹的奇特和美麗,衆鳥紛飛的景象。

2.學習作者動靜結合的描寫方法。

3.有感清地朗讀課文,背誦喜歡的段落。

教學過程:

一、整體感知

1.導入:請同學們先聽一段樂曲,聽後說一說你有什麼感受?(播放《百鳥朝鳳》錄音帶。鳥很多,鳥的天堂板書。)

2.這節課,我們就和巴金爺爺一起去廣東新會縣天馬河上一個被人們稱作鳥的天堂的地方去看一看,巴金爺爺兩次去鳥的天堂,看到的景象截然不同,第一次看到的是(學生接:大榕樹),第二次看到的是(學生接:鳥)

3.請同學們選擇自己喜歡的讀書方式快速閱讀課文,體會一下榕樹給你什麼感受?鳥兒又給你什麼感受?

(榕樹大、茂盛;鳥多、歡快)

二、重點感悟。體會榕樹的奇特美和羣鳥紛飛時的壯觀景象。

(一)請同學們選擇你喜歡的部分,抓住重點詞句深入體會,體會後放出聲音有感情地朗讀出來。用朗讀的形式加以彙報。

(二)彙報交流。

大榕樹:

1.大

學生甲:有機會看清它的真面目,真是一株樹,枝幹的數目不可計數。

(1)彙報讀,其他同學聽讀:哪兒讀得好?爲什麼?你聽出了什麼?從哪兒聽出來的?(從不可計數體會出枝幹數目很多,說明樹很大。)

(2)重點體會真字。

兩個真有什麼不同呢?聽老師讀,體會一下。

出示投影:

學生體會出:第一個真意思是本來的,實際的。第二個真指的是確確實實。應讀出驚歎的語氣。

學生乙:枝上又生根,有許多根直垂到地上,伸進泥土裏。

(3)重點體會又字。指樹根很多。

出示圖片:誰來指一指哪些是氣根?(體會根上生枝,枝上又生根,獨木成林的景觀。)

學生丙:一部分樹枝垂到水面,從遠處看,就像一棵大樹臥在水面上。

(4)體會臥字。(樹佔地面積大。)

(5)這株大榕樹佔地面積有多大呢?誰查找到了這方面的資料?(學生答:一萬多平方米。)

(6)課下大家丈量了操場和教室的面積,大家計算一下:合幾個操場?幾個教室?(結合具體情況請學生作答。)

(7)經過換算,你有什麼感受?(簡直太大了。)

2.茂盛。指名讀句,談體會。

學生甲:那麼多的綠葉,一簇堆在另一簇的上面,不留一點縫隙。(不留一點縫隙,說明樹葉多。)

(1)重點體會推。請同學們演示,說明葉多而密。

學生乙:地翠綠的顏色,明亮地照耀着我們的眼睛,似乎每一片樹葉上都有一個新的生命在顫動。

(2)重點體會顫動。

同學演示,體現微微地動態。

(從中我們體會到榕樹的.生命力非常茂盛。)

學生丙:從對大榕樹特點的描述中,我們看出作者不禁在內心深處發出感嘆:這美麗的南國的樹。

3.看錄像:榕樹的大與茂盛。

4.請學生反覆朗讀這部分內容,突出重點詞句,體會榕樹的特點,在讀中表達出自己對課文內容的理解與感受。

5.請學生畫板畫,體現榕樹大而茂盛的特點。

1.播放課件錄相:羣鳥紛飛的場面。使學生形象地感受這部分的動態美的描寫。

2.導語,讓我們走進課文,欣賞熱鬧的場面。請你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讀課文,盡情地感受這部分所描繪的美。

3.再次默讀課文,思考:從哪些重點語句中能夠體會出這裏的鳥兒多?

4.學生彙報。

我們繼續拍掌,樹上就變得熱鬧了,到處是鳥聲,到處是鳥影。(兩個到處說明鳥很多。)

我注意地看着,眼睛應接不暇,看清楚了這隻,又錯過了那隻,看見了那隻,另一隻又飛起來。(應接不暇的意思就是說人或事情很多,接待,應付不起來。在課文裏是說鳥太多了,眼睛看不過來了。)

大的、小的、花的、黑的有的站在樹枝上叫,有的飛起來,有的在撲翅膀。(有的有的有的,說明鳥的姿態很多,種類也很多。)

一隻畫眉鳥飛了出來站在一根小枝上興奮地叫着,那歌聲真好聽。(體會到鳥兒很歡快,快樂地叫着。)

5.教師藉機指導,激發學生的想象力。

那麼,請大家想象一下,樹上還有什麼姿態的鳥呢?(學生髮散想象。)

6.看到這麼一棵奇特的榕樹,領略到樹上鳥兒歡騰的場面,作者又發出了怎樣的感嘆呢?

學生齊讀(投影出示)

昨天是我的眼睛騙了我,鳥的天堂的確是鳥的天堂啊!

7.教師追問:

(1)從這句話中,你發現了什麼?(第一個鳥的天堂有引號,而第二個則沒有。)

(2)作者爲什麼要這樣寫呢?有什麼不同的含義嗎?

(第一個鳥的天堂指的是這棵大榕樹,第二個鳥的天堂指的是真真正正鳥的天堂。鳥兒在這裏棲息繁衍,過着幸福的生活。)

8.配上歡快的音樂,把美術課上畫的小鳥,放飛到大榕樹上。

9.再讀課文這一部分,體會熱鬧歡快的場面。

三、瞭解榕樹成爲鳥的天堂的原因。

1.什麼原因使這棵大榕樹成爲了鳥的天堂呢?

2.學生根據查找的課外資料或其它知識加以介紹分析。

3.小結:榕樹的枝繁葉茂爲鳥類提供了生存空間、食物、水分,當地的居民愛鳥、護鳥,同時鳥的糞便成爲榕樹生長的有機養料。使這棵榕樹長得愈加的繁茂。

四、思維拓展,深化主題。

1.播放鳥的天堂的完整課件。

2.出示思考題:

請你以導遊或小鳥兒的身份,向遊人介紹這裏的景象。介紹的形式可以自由選擇。如寫導遊詞、寫詩,順溜。

3.學生分頭準備。

4.學生選擇自己最喜歡的方式來表達自己學習的感受。彙報交流。

五、總結全文。

大榕樹被大自然賦予了旺盛的生命力,成爲了鳥的天堂。作爲人類也要保護動物。保護環境,保護大自然。

附:板書設計

4*火燒雲

一、學習目標:

1、學會生字新詞

2、通過理解課文內容,感受晚霞的美麗,多姿多彩。激發學生觀察大自然的興趣,培養想象能力。

3、學習作者抓住火燒雲顏色和形狀的變化進行觀察的方法。學習積累作文素材.

4、初步瞭解蕭紅及她的《呼蘭河傳》

二、教學重點:

通過語言文字的學習,瞭解火燒雲顏色和形態的變化,學習作者的觀察和表達的方法。

三、教具準備:1、CAI課件

2、學生自學生字詞,熟讀課文。

四、課時安排

一、創設情景,激發興趣。

誰知道,火燒雲指的是怎樣的雲呢?

老師帶來了火燒雲的投影片,請大家看一看。

誰來說說,火燒雲是怎樣的。

書上有一句話描寫的就是投影片上的情景,你能把它找出來嗎?

二、自讀課文,理清順序。

請同學們自由輕聲讀課文,邊讀邊找出描寫投影片上情景的一句話。找得快的同學,再想想看:作者是按照什麼順序寫火燒雲的?(劃出表示描寫順序的詞語)

?小結:作者就是按照上來了、變化着、下去了這樣的順序來寫火燒雲的。

三、學習第一部分課文。

火燒雲上來時是怎樣的情景呢?課文的第一小節告訴了我們。請同學們試試看,能不能把這段課文讀通順,讀流利呢?能把這段課文讀通順,讀流利的同學再想想看,這段課文讀的時候要讀出什麼。

指名讀。評價。

小結:火燒雲上來了,滿天霞光,多新奇呀!多有趣呀!我們要讀出新奇,讀出有趣!學生練讀。

四、學習第二部分課文。

1、快速閱讀課文第26節。

想一想,課文是從哪兩方面來寫火燒雲的變化的?

2、學習寫顏色的這一部分課文。

作者寫火燒雲的顏色,共寫了哪些顏色?

你還能說出其它顏色嗎?

這麼多顏色,真是太美了,你能用一個成語來歸納嗎?

?火燒雲五彩繽紛,絢麗多彩。這些顏色是如何變化的呢?你能用一個詞語把這些表示顏色的詞語連起來嗎?連起來讀一讀,你就知道火燒雲的顏色是怎樣變化的了。一般同學可以參照書上的辦法連連看。

特別聰明的同學動腦筋想想看,還可以怎樣連。

小組討論,交流。

3、學習描寫形狀變化的這部分課文。

火燒雲的顏色絢麗多彩,並且變化極快。那麼它的形狀又是怎樣變化的呢?

引讀

剛纔老師和同學們一起朗讀了描寫火燒雲形狀變化的這一部分課文,通過朗讀,我們知道了作者是按照出現了什麼?什麼樣兒的?怎樣變化的?順序來寫火燒雲形狀變化的。下面,老師就請同學們按照這個順序把火燒雲形狀變化的過程分別說說看。聯想豐富的同學,還可以加進自己的聯想來說。

小組討論,交流。

指名說。(挑你最感興趣的說。)

這時空中又出現了什麼?(請同學們看課件)什麼樣兒的?怎樣變化的?(調投影儀的焦距)

指名說。誰能比他說得更好?

這時天空中又出現了什麼?(請同學看課件)什麼樣兒的?怎樣變化的?

請同學們仔細觀察,然後仿照課文中的寫法,把觀察到的寫下來好嗎?

請幾個同學上臺交流。

火燒雲形狀的變化是這樣多,這樣快,你能用一個成語來概括嗎?

五、學習第三部分課文。

火燒雲下去時又是怎樣的情景呢?

齊讀。找一個詞語來說說看。

理解:恍恍溜溜

3、總結全文。

火燒雲這篇課文,按照上來了、變化着、下去了這樣的時間順序,着重寫了顏色和形狀的變化。火燒雲上來時作者寫霞光主要是抓住靜態來寫的,火燒雲的變化,作者主要是抓住動態來寫的。

?動靜結合,寫得多美麗,寫得多生動啊,把我們帶到了一個童話般的境界之中。我希望同學們能認真體會作者觀察之細緻,想象之豐富,寫法之巧妙。

四、課堂總結

作者是怎樣觀察火燒雲的?你從中學到了什麼?

這篇課文描繪了晚飯後火燒雲從上來到下去的過程中顏色和開頭的變化。晚霞是美麗的,古人有話雲:最美不過夕陽紅莫道桑榆晚,雲霞尚滿天,這些都是誇讚落日晚霞之美。同學們可以親自觀察,通過切身實地的感受,你會發現大自然的美麗是令人驚歎的!

這篇文章是以一個孩子的口吻進行描述的,這個孩子就是兒時的蕭紅,蕭紅又是誰呢?下面則簡單介紹中國現代著名女作家蕭紅以及對她影響極深的呼蘭河。引發孩子們對這位作家的喜愛,並從而試圖去閱讀她的作品。

五、佈置作業,觀察並描寫晨霧

語文園地一

教學目標:

1、培養學生關於觀察,勇於交際的能力。

2、通過習作訓練,培養學生的寫作能力。

3、通過我的發現教學,培養學生邊讀邊想象的習慣。

4、積累對聯

5、通過趣味語文教學,培養學生對祖國語言文字的熱愛之情。

目標重難點:

習作練習及培養學生邊讀邊想象的能力。

教學時間:45課時

教學過程:

一、口語交際及習作

(一)口語交際

1、生自由讀要求,思考:本次交際的內容是什麼?(交流各自了解的自然奇觀)

2、生自由分組交流。師提示:要說清這個自然奇觀在哪裏?奇在何處?最好能說出奇觀是怎麼形成的。

3、生推薦生一名參加全班交際。

4、全班交流,師生注意評價。生可以提問,也可補充,還可以討論。

5、全班評議。

(二)習作

1、生在口語交際的基礎上,圍繞自己遊覽過或瞭解到的一處自然景觀,寫一篇習作。

2、生審題,確定自己想寫的內容。

3、生與同桌同學交流。

4、生擬定草稿。

5、師初評:

(1)語句通順。

(2)沒有錯別字。

(3)有條理,有順序。

(4)有重點、清楚地介紹。

6、生根據提示,四人小組評議。

7、定稿,抄習作。

二、我的發現

(一)生讀對話,反覆讀。思考:這段對話告訴我們什麼?

(二)生反饋

(讀文章,邊讀邊想象,能在頭腦中形成畫面。)

(三)師生共同再讀《觀潮》,邊讀邊想象,爭取在頭腦中出現畫面。

(四)總結

三、日積月累

(一)生自由讀,思考:

這些句子有什麼特點嗎?

(二)生反覆讀,背自己最喜歡的。

(三)生上臺表演。

(四)師生齊讀,再背。

四、趣味語文

(一)

好讀書,不好讀書。

好讀書,不好讀書。

1、生試着讀,看應該怎麼讀。

2、生讀後,思考:這樣讀有什麼意思?哪種讀法更有道理。

3、師生小結。

4、再讀。

(二)

1、生自由讀,分析每種讀法的意思。

2、師生再讀。

3、生收集其它這樣的例子。

語文課堂教學設計5

教學目標:

(一)情感、態度、價值觀:

1.感受童謠的音韻美;

2.培養學生喜愛小動物、熱愛大自然的情趣。

(二)知識要點:

1.學習並朗讀這首童謠。

2.能正確認讀本課11個生字。

(三)學法和習慣:

1.學習用指讀的方法聽讀識字。

2.能在具體的語言環境中學習漢字。

教學重點:

認讀本課的11個生字;通過朗讀感受童謠的音韻美。

教學難點:

兩、朋、友這三個字學生不常見,掌握起來是難點。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小朋友,你們數學學數字了嗎?(學了)今天這節語文課,我們就來學習一首和數字有關的兒歌“數字歌”(老師板書)。

二、講授新課

1.這首小兒歌非常有趣,裏面藏着好多小動物呢!打開書第11頁看看你能不能很快找出都有哪些小動物。(訓練學生說完整話。)

2.如果你們能數出這些動物朋友各有幾隻,他們就會從課本中跑出來和你們做遊戲。請用數字標在圖旁邊。(老師把阿拉伯數字貼在黑板上。)學生彙報動物的只數,(要訓練學生說完整話。)學生每說出一種動物老師就在黑板上貼小動物的.圖片,並把它們貼到相對應的數字下面。

3.自己小聲地讀一讀,把不認識的字用你喜歡的符號標出來。

4.聽文錄音,(整體感知課文)尤其要聽清你不認識字的字音。在聽錄音時要用手指着每一個字,聽到哪,指到哪。(培養學生指讀習慣,滲透聽讀識字的方法。)

(良好學習習慣的培養,就應這樣長抓不懈。如:說完整話;指讀方法的訓練)

5.誰願意當小老師,帶着大家讀?注意:邊讀邊用手指着。讀後,你有什麼收穫?

(引導學生進行自評,學有收穫的意識。)

6.自己再讀兒歌,如果還有不認識的字,你可以向同桌請教,也可以問老師。如果認識了,就把記號擦掉。

(教給學生識字的途徑)

7.你們學得真努力,課文裏的字娃娃想看看你們是否真的認識它們了。瞧,他們偷偷的溜出了門。(從黑板上的課文中拿出一、兩、三、四、五、六、七、八、九、十。)他和誰是朋友?(不按順序出示,讓學生把這些漢字與黑板上的數字一一對應貼。再單獨拿每個漢字數字卡片讓生讀完返還到課文中。)

8.孩子們,還有幾個字在跟我們捉謎藏,來看一看(出示卡片“小朋友”“數字”)每個詞兩生讀,再齊讀。

9.現在更難了,誰還會讀?(出示“小”“朋”“友”“數”“兩”“只”“個”這幾個字讓生單獨認讀。字爲紅色,讀完貼在黑板上課文中的空白處)在讀“只”時,老師把“只’字放在課文中:三小羊、四雞、五鴨,(生讀。)誰還能照樣子說說?再讀“個”時,問生:看看周圍,你還能想到什麼?(引導生聯繫生活說出幾個用“個”做量詞的短語)你們不光字記的好,還能在生活中注意積累,真是很了不起。

(注重引導學生聯繫生活實際進行學習,鞏固了知識,培養了能力。)

10.我們手裏都有生字小卡片,請兩個同學一起互相說說“悄悄話”,說說你都認識哪個字了,怎麼認識的?不會想想怎麼辦?

11.字娃娃都回家了,你們還願意讀課文嗎?同桌兩個人互相讀:如果都他讀對了,你就用你喜歡的方式,誇誇他。如果他不僅讀對了,而且讀得特別好,你可以獎勵他一顆小星星。如果他還有不認識的字,你就幫幫他。

(把評價的權利還給了學生,爲他們交流情感、分享收穫、體驗成功提供了空間。)

三、複習鞏固

1.師生對讀。

2.男女生對讀。

3.做數字拍手歌。(兩人結成一組,用你拍一,我拍一的方式,填上數字歌的詞,老師可先和一名同學做個示範。)

四、小結

誰說說你這節課的收穫?

(引導學生進行自評,強化學有收穫的意識。)

你們的收穫課真不小,能用你們的收穫來幫助小貓解決問題嗎?出示第14頁小貓釣魚的圖,全班共同作練習。

語文課堂教學設計6

寫作

發揮聯想和想象

【教學目標】

1.在閱讀教學的基礎上了解聯想和想象的特點,深入體會聯想和想象在寫作中的作用。

2.進行聯想和想象片段訓練,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

3.鼓勵學生在寫作中主動運用聯想和想象的方法,使文章內容更豐富,表達更生動。

【教學重難點】

1.展開聯想,使文章主題更加深刻。進行聯想和想象片段訓練,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

2.文中運用聯想和想象要富有新意,使得文章新穎、深刻,使文章內容更豐富,表達更生動。

【教學課時】

2課時

第1課時

【課時目標】

1.在閱讀教學的基礎上了解聯想和想象的特點,深入體會聯想和想象在寫作中的作用。

2.進行聯想和想象片段訓練,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

【教學過程】

一、情景導入

師:同學們,看見這漫天飄飛的雪花,你想到了什麼?

預設

“撒鹽空中差可擬”、“未若柳絮因風起”、棉花、飛絮、白綢幕、天上的世界、那年發生在下雪天的故事……

師:同樣是飄飛的雪花,謝朗想到了鹽粒,謝道韞想到了柳絮,同學們想到了飛絮、白綢幕……甚至心馳神往,想到了天上的世界、那個下雪天發生的故事……我們把這種思維活動叫作什麼?(明確:聯想和想象)今天,我們一起來進行“發揮聯想和想象”寫作訓練。

(板書課題:發揮聯想和想象)

【設計意圖】從學生的生活中選取熟悉的事物,激活學生已有的閱讀經驗,啓發學生的思維,引出課題,明確學習目標。

二、溫故知新

1.辨一辨:聯想和想象的區別

師:現在我們一起來重溫一下《天上的街市》,看看哪裏用的是想象,哪裏用的是聯想,二者有什麼區別。

課件出示:

天上的街市(節選)

遠遠的街燈明瞭,

好像閃着無數的明星。

天上的明星現了,

好像點着無數的街燈。

我想那縹緲的空中,

定然有美麗的街市。

街市上陳列的一些物品,

定然是世上沒有的珍奇。

預設

聯想是由某一事物想到與其相關的另一事物。想象是在頭腦中創造出的新形象。聯想是“客觀實際,由此到彼的過程,特點是實的”,想象是“人腦主觀創造的,特點是虛的”。

2.理一理:聯想的方法有哪些

師:下面,我們再來看一組我們耳熟能詳的詩文,看能不能從中理出幾條聯想的方法。

課件出示:

(1)牀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2)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

(3)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4)坑灰未冷山東亂,劉項元來不讀書。

(5)傷心橋下春波綠,曾是驚鴻照影來。

(6)來日綺窗前,寒梅著花未。

(師生交流明確)

預設

聯想的方法:橫向的有相似聯想、反向聯想、因果聯想和相關聯想等;縱向的有“過去”“現在”“將來”之間的聯想。

【設計意圖】這個板塊是在課內閱讀的基礎上擇取的典例閱讀,通過典型示例,幫助學生進一步瞭解聯想的特點、聯想的方法。

3.想一想:運用聯想和想象的注意事項

師:在寫作中運用聯想和想象要注意哪些事項呢?請同學們一起來欣賞一組句子,看看這些句子給了我們哪些啓示。

(1)花裏帶着甜味兒;閉了眼,樹上彷彿已經滿是桃兒、杏兒、梨兒。

——《春》

(2)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點兒,有的地方草色還露着;這樣,一道兒白,一道兒暗黃,給山們穿上一件帶水紋的花衣;看着看着,這件花衣好像被風兒吹動,叫你希望看見一點兒更美的山的肌膚。

——《濟南的冬天》

(3)她把這個小東西放到地面上。說也奇怪,這個泥捏的小傢伙,剛一接觸到地面,馬上就活了起來,並且一開口就喊:

“媽媽!”

——《女媧造人》

仔細品讀,思考:這三組句子哪些是實寫的景或內容,哪些是聯想或想象的情景?每一個句子是怎麼由眼前景物過渡到聯想或想象的景物的?

預設

前兩句是由帶甜味兒的花聯想到了樹上結果的樣子;由山好像穿上了花衣聯想到了一個有着美好肌膚的女子。最後一句在如實敘述的過程中,發揮了奇特的想象力,展現了女媧造人的情景和畫面。“閉了眼”“看着看着”“說也奇怪”這幾個詞語相當於一個橋樑,將眼前實景與腦海中的想象之景自然結合起來,給人一種和諧感。

師:想象和聯想必須以事實爲基礎,進行合理的推導,內容應該有邏輯性,符合情理。聯想要自然貼切,想象要合情合理,二者都要力求有新意。

課件出示:

①聯想要自然恰切。②想象要合情合理。③聯想和想象要有新意。

【設計意圖】這個板塊意在讓學生了解在寫作中運用聯想和想象要注意的事項,進一步體會聯想和想象在寫作中的作用,爲寫作實踐做準備。

三、實戰演練

師:聯想和想象被人們稱爲寫作的翅膀。現在,讓我們展開聯想和想象的雙翅,放飛思想,準備抒寫華麗篇章。

1.口頭訓練

(1)教師舉例。

師:我們先來看一組詞語“木頭”“足球”,這兩個詞語不屬於同一範疇,我們如何能從木頭想到足球呢?

預設

我們可以這樣去想:由木頭可以想到其來源樹木,由樹木可以想到樹林,由樹林可以想到草地,由草地可以想到綠草如茵的足球場,由足球場想到足球。

(2)學生練習。

師:現在請同學們來試一試聯想下面一組詞。

課件出示:

鋼筆——月亮

預設

【示例一】由鋼筆可以想到墨汁,墨汁可以想到黑色,黑色可以想到夜空,夜空就能想到月亮。

【示例二】由鋼筆想到了詩人,由詩人想到了詩歌,由詩歌想到月亮。

2.片段訓練

(1)聽音樂,想象寫話。

師:下面,我們來輕鬆一下,聽一段描繪泉水的樂曲《泉水叮咚》,把你想象的畫面用優美的文字寫下來。

預設

【示例】泉水一衝出深山,月光就撲了過來。一輪梨花月變成了液體。揉碎了的月光,叮叮咚咚唱着歌,奔跑跳躍在竹林間的草地上,忽然從高高的石崖向下“蹦極”,珠玉四濺;忽然在花叢間潛伏蛇行,若斷還連,幽幽咽咽的;忽然又在光滑的鵝卵石溪牀上跳着輕盈的舞步,帶着小魚,攜着蝌蚪,跑向山外的世界……

(2)學生片段寫作。

(3)學生習作交流、共評。

3.續寫訓練

(1)出示文題。

課件出示:

發揮聯想和想象,爲本單元課文《皇帝的新裝》續寫一個故事。不少於500字。

提示:

①認真閱讀課文的結尾,想象故事發展的各種可能,然後抓住一點落筆。

②要使人物的言行和性格與之前的表現相符,故事發展和情節設計要合情合理,令人信服。

(2)出示例文。

師:下面分別是葉聖陶和魯兵寫的《皇帝的新裝》的續篇。看完之後,說說續篇有什麼新的含義。

課件出示:

①那個光着身子的皇帝在遊行受到嘲笑後惱羞成怒,當場宣佈:“誰再說壞話,立即處決!”結果四五十人被就地處死。從此,皇帝再不穿別的衣服。有一次,他的愛妃陪他喝酒,無意間講了一句:“啊呀,把胸膛弄髒了!”另一次,一位大臣辭職後說:“再不用看不穿衣服的皇帝了。”都因犯了皇帝的禁令而被殺。有一次皇帝巡行京城,因爲經過的街道多,說笑的老百姓也越多,皇帝竟殺了一千多老百姓。有一個慈心的老大臣爲了改變這種狀況,想了一個辦法,去對皇帝說:“您向來喜歡新衣服,還是另做一套新的換上吧!”可是皇帝硬說這套神奇的衣服永遠不會舊,把他關進了監獄。終於有一天,皇帝要殺老百姓時,大家一起撲上去打皇帝,兵士和大臣也傾向了人民那一邊,皇帝身體一軟就癱倒在地上。

②一次,“我”在睡夢中接到安徒生髮來的電報,電文是《皇帝的新裝》最後一節——遊行結束了,皇帝氣得要發瘋,捉拿了騙子進行絕密審訊。騙子說不該治他們的罪,因爲“沒有相信謊話的皇帝,也就沒有騙人的我們”。還說:“壞就壞在說皇上實在沒穿衣服的人,該把他們抓來治罪纔是。”於是皇上下令追查,因爲所有的老百姓都說了,不好辦,又下令追查第一個說這話的人,這樣就抓到了那個小孩。小孩承認了自己所說的話。可是,怎麼判罪呀?皇帝翻遍了所有的法典,找不出一個恰當的罪名。他一惱,衝口而出:“那麼多人說假話,誰叫你說真話呢?你犯的就是說真話罪!”

(3)師生共評。

(4)學生寫作。

例文:

課件出示:

續寫《皇帝的新裝》

安徒生上篇寫道:那皇帝穿着根本就不存在、當然誰也看不見的新裝在遊行大典中赤身裸體出盡了醜,那小孩的話像烙鐵一樣燙灼他的耳朵、燙灼他的心。他又羞又氣又惱又恨,沒待慶典結束,就派大臣趕緊把兩個騙子抓起來。

回到皇宮,皇帝急忙穿上自己原來的衣服,然後對着鏡子出神,想想剛發生的事,臉上一陣紅一陣白,真是無地自容。自己是一國之君,至尊至貴,今天竟讓賤民百姓看了笑話,真是威風掃地,顏面盡失。今後還怎麼有顏面統領臣民?事情起於兩個騙子,不殺他們難解心頭之恨!……但是殺了他們,恨是解了,光着身子上街的影響還是不能挽回……皇帝畢竟是皇帝,思來想去,終於有了絕妙的主意。

皇帝命人把兩個騙子押來。兩個騙子面如土色,見了皇帝渾身發顫,認爲必死無疑。皇帝開口說道:“你們兩個手藝絕倫,新裝做得世所罕見。如此華美無比的衣服,朕不願獨自享用,朕要讓全城男女老少與朕一同分享。朕命你們二人在十天之內爲全城每人趕製一套新裝。十天之後,再舉行一次全城共試新裝大典!你們二人必須在十天之內把新裝趕做出來!”

兩個騙子如遇大赦,暗自慶幸,萬萬想不到皇帝會有如此異想天開的想法。騙子終歸是騙子,任何時候都不忘一貫伎倆。

他們啓奏皇帝:“製作全城臣民的衣服,十天時間有些困難——”皇帝“嗯?”了一聲,目光中露出了逼視的威嚴。

騙子們急忙改口:“小人晝夜不停,盡力效命,保證如期完成,如期完成。只是請皇上派百名青年男女,協助小人。”

皇帝恩准了騙子的請求。

十天之後,全城臣民按皇帝詔諭穿上騙子做的新裝舉行遊行大典。皇帝巡視四方,只見一片赤裸裸的身子,兩個騙子也赤身站在一邊。皇帝想笑,但忍住沒笑出來。

皇帝對自己這一妙不可言的決策得意非常:這下可堵住他們的嘴了,看誰還敢笑寡人!

師點評:原著中的皇帝顯耀新裝,愚蠢之極,想借騙子的新裝來識別大臣稱職、愚蠢與否,結果不肯承認自己的愚蠢,而且赤身裸體地參加了遊行大典。而續寫的內容正是圍繞皇帝的愚蠢被揭穿了之後,惱羞成怒,使出的更爲愚蠢的對策,這正是皇帝虛榮、愚蠢性格的升級。這樣安排情節,是爲了告訴我們愚蠢固執的人難以從失敗中吸取教訓、幡然醒悟,反而更可能在錯誤的路上越走越遠。

【設計意圖】這個活動由三個板塊順次推進,先對學生進行聯想思維訓練,再對學生進行想象能力訓練,多角度打開學生的思路,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能力,最後進行續寫訓練,用名家名作示例,進一步拓寬學生思路,讓學生順暢地開展自己的寫作。

四、總結昇華

師:愛因斯坦說過:“想象力遠比知識更重要,因爲知識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並推動着進步。想象纔是知識進化的源泉。”本節課我們區分了聯想與想象的概念,明確了聯想與想象要注意的要點(抽查學生回顧),希望大家在寫作中運用聯想和想象。它們可以爲你的文章插上翅膀,到達更高的境界;它們也可以讓你的思維更加開闊,讓你享受思想漫遊的無限樂趣。

第2課時

【課時目標】

引導學生在寫作中主動運用聯想和想象,使文章內容更豐富,表達更生動。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師:書畫家告訴大家,藉着色彩的翅膀,我們可以飛到最美的地方;歌唱家告訴大家,乘着歌聲的翅膀,我們可以飛向音樂的殿堂;老師想通過今天的寫作指導課告訴大家,張開聯想和想象的翅膀,我們可以讓思緒盡情飛揚。這節課,就讓我們繼續學習如何在作文中發揮聯想和想象。

二、範文引路

師:“沒有想象,便沒有藝術。”好的文學藝術作品之所以能在歷史長河中始終閃爍着璀璨的光芒,歷久而彌新,靠的是作家、藝術家奇崛而豐富的想象力。

讀一讀下面這篇文章,談談你的認識。

課件出示:

假如我夢迴烏江……

夢得一江春水向東流,不求醉生夢死。

——題記

我一身素裝立於帳前,見你矗立在烏江畔,戰袍遮不住的是你魁梧、盡顯男兒本色的身軀。烏江水滾滾,宛如短短白綾翻轉,四目相對的一剎那,我知道,外表平靜的你,此刻必定心如刀割。

於是,孤獨的影子又多了一個。沉默良久,我的雙手不自覺地觸到了琴絃。你迴轉身,微怔片刻,又點點頭。於是,烏江邊,響起了悽婉的琴聲,你的雙脣微微顫動,我聽到了你的歌聲,聽到了你慷慨激昂卻又不失清雅的歌聲,竟是那首《垓下歌》。這,是生平第一次,也有可能,是最後一次,即便這樣,我也很滿足。夠了,一切都夠了。

歌聲中,我聽出了你對生與死的無奈,感受到了你的困惑與無助,體會到了你的悲哀與絕望!你不明白,是你殺掉了十萬秦兵使得民心渙散,還是鴻門宴上的優柔寡斷致使霸業拱手讓人?你困惑,爲何當初萬人之上,此刻卻連最愛的人也保護不了?你無奈,有勇有謀,今日卻爲何面臨絕境……一曲終了,你默嘆:“對不住你了,明日,即便血流成河,也要護你周全。”你起身,走進帳去,我的淚,決堤而下。

閃着銀光的劍,在夜裏更冰涼。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飲,愛過了,便不遺憾。涅槃一次,心如止水,從此便可笑看紅塵散場。縱使一切結束,項王,你也一定要在心裏疼惜那個你愛過的人,不要讓這個因風而瘦的名字,打溼千年風月無力拯救的悽美,如此便好。虞姬定將不會拖累你,去戰鬥吧,我庇佑你。只願在多年後一個無法言說的意境中彼此隔空隔水地望着,任由你憔悴……

劍起,人亡,寂寞的烏江邊,盛開一朵潔白的梨花。恍惚中,我聽到項王那響徹天穹的怒喊,同時聽到的,還有那首歌,那首寄託無限情思的歌,那首項王唱給虞姬的歌,來自心靈深處的歌——《垓下歌》。

師:時光倒轉流逝,作者化身虞姬,採用第一人稱的寫法,通過豐富的`想象,生動形象地描繪了虞姬與霸王項羽在烏江河畔生離死別的悲壯場面,給人以獨特的情感體驗。無論是人物的心理描寫,還是神態描寫,都想象合理,符合特定情景中的人物性格特點,生動形象,悽美動人。學生課上在創設的環境中想象,當堂寫作,訓練學生書面表達能力,同時可以瞭解學生對想象這一寫作手法的掌握程度。

【設計意圖】本環節是爲了突破難點而設計,以名篇佳作爲範例,引導學生理解什麼叫作合理而大膽的想象,示範作用明顯。另外,本環節也是爲下一環節——學生自由想象自己十年後的生活做鋪墊。

三、寫作實踐

師:同學們,讓我們拿起筆,徜徉於聯想和想象的世界。

1.學生寫作

課件出示:

題目:你有沒有憧憬過未來的生活?你覺得,十年以後的你是什麼樣子的呢?在做什麼?又有着怎樣的精神面貌呢?請以《十年後的我》爲題,發揮想象,寫一篇作文。不少於500字。

思路點撥:發揮大膽而豐富的想象,可從十年後的生活變化、社會發展變化等方面着手,塑造人物的變化,如人物的相貌、心態及性格等,但性格的發展一定要符合邏輯。

寫法指導:選擇一件事或幾件事,通過語言、動作等描寫來展現人物的性格。寫作中也可採用前後對比的手法,如現在的“我”性格暴躁,十年後的“我”性格溫順等,通過人物的變化來反映社會的變化。

(學生自主寫作)

2.綜合評改

(1)出示評改要求。

課件出示:

總體要求:想象合理,內容豐富。

基本要求:卷面整潔,字跡工整,字數達標,無字、詞、句、標點錯誤。

具體要求:

(1)可以大膽想象,但要符合你性格發展的邏輯。不僅要想象你自己的生活,還要想象十年後社會的發展,因爲這是十年後的你所生活的環境。

(2)不要只是概括地敘述,要在具體情境中展開故事,通過一件或幾件小事,結合語言、動作等描寫,具體地展現你的性格、心態,以增加真實感。

(2)小組內評改。

提示:先在組內兩兩交換相互批閱,指出優點,提出改進建議。然後每組推選一篇優秀作品,並談一談推薦的理由。

(3)優秀習作展示。

提示:師生共同挑選組內優秀作品1~2篇,在全班展示,全體學生參與點評。教師針對訓練目標提出改進建議,或指出優點讓大家學習借鑑。

(4)自己修改作文。

提示:根據其他人的提議和自己對本次寫作的新體悟,對自己的作文進行升格修改。

結束語:生活因爲有了想象而豐富多彩,文學因爲有了想象而神采飛揚,相信同學們有了想象的翅膀定能在作文的天空裏自由翱翔。

【設計意圖】學生課上在創設的環境中想象,當堂寫作,訓練學生書面表達能力,同時可以瞭解學生對想象這一寫作手法的掌握程度。

【板書設計】

【教學反思】

這次寫作課的教學設計,圍繞“在寫作中主動運用聯想和想象的方法,使文章內容更豐富,表達更生動”這個核心目標,着力開展了三個實踐活動:典例閱讀,幫助學生進一步瞭解聯想和想象的特點,深入體會聯想和想象在寫作中的作用,明確在寫作中運用聯想和想象要注意的事項;思維訓練,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能力;範文導航,教師點撥,引導學生主動運用聯想和想象豐富作文內容,完成寫作。整個教學設計,學生活動充分,訓練點明確,有口頭表達訓練,有片段寫作訓練,有續寫訓練,有全文寫作訓練,層層訓練,讓學生拾級而上,能在寫作中主動運用聯想和想象,提高寫作能力。

【佳作賞析】

十年後的我

“譁……”在一片雷鳴般的掌聲中,我大步流星地走上領獎臺,雙手接過主持人頒給我的諾貝爾物理學獎,臉上洋溢着一種自豪的微笑,啊!我實現了十年來的夢想了!(設置懸念,倒敘手法。)

在我讀小學六年級的時候,曾學過一篇課文——《宇宙生命之謎》。那時候,我只是一個年僅11歲的小女孩,但在我幼小的心靈裏卻有一個信念:那就是我堅信在茫茫的宇宙中,肯定還有很多存在着有生命的物體的星球。於是,我立志要當上一名物理學家,揭開宇宙是否還有別的生命物體的奧祕。從此,我刻苦學習,結果在18歲時考取了清華大學物理系學研究生的學位。我在這著名的學府裏孜孜不倦地鑽研、探索、學習……在我25歲時終於成爲一名聞名遐邇的物理學家,成爲物理學科壇中一顆璀璨的新星。於是,我便踏上探索宇宙中別的星球奧祕的征途……(簡要敘述自己的學習經歷,讓讀者逐步接受跨越式的作文進程。)

我到過月球、火星、智慧星等,有一天,我吃過21世紀新營養早餐後,乘坐“藍天一號”飛碟在太空遨遊。突然,一顆銀色的星球從飛碟旁擦身而過,我驚呆了,怎麼從來沒見過這個星球?(故事由這一未知星球引發開來。)難道它就是我夢寐以求要尋找的有生命體的星球嗎?我立刻命令X2E機器人讓飛碟降落在那個星球上。飛碟停下來了,我走出碟艙,眼前的景象又讓我驚歎不已:無數奇形怪狀的房子在空中飄來飄去,地上全部都是鬱鬱蔥蔥的花草樹木、各種可愛的小動物跑來跑去。啊!這個星球的確是有生命物體存在的。這時,一羣體形奇特的外星人向我們走來,(一切都是那麼新鮮,一切都吸引着讀者的眼球。)我連忙拿出外星翻譯器,其中一個外星人熱情地對我“嘰嘰咕咕”了一會兒,翻譯器也馬上響起了“您好!歡迎來到我們的‘歡樂星’做客”的漢語譯音。哦,原來這是一顆還未被發現的星球——“歡樂星”!友好的外星人請我和我的助手吃了一頓美味的午餐;在外星人的陪同下,還參觀了星球的美麗環境;瞭解了外星人的生活方式等。當我們要告辭的時候,有兩個外星人還跟隨我們一起來到地球……

從此,我成了“歡樂星”與地球上的友誼大使,兩名外星人也和很多地球人交了朋友。隨着科學技術的進步,不少人類已經開始到美麗的“歡樂星”觀光旅遊,甚至生活;人類所需要的一些資源還可以到“歡樂星”去開發……由於我在探索宇宙奧祕方面取得了偉大的成就,因此,諾貝爾頒獎協會便把最高的榮譽獎——諾貝爾物理學獎頒發給了我……(照應開頭,揭示懸念。)

【點評】

小作者在合適的範圍內大膽發揮想象,將未來的太空探索描繪得真實可觀,尤其在開頭採用了倒敘的寫法,更能吸引讀者的眼球。故事的設計符合道理,符合大多數人的正常思維,再加上合理的結構安排,這樣就大大增加了作文的可讀性。

語文課堂教學設計7

古詩《小池》是統編人教版一年級下冊語文第六組組課文《12課古詩兩首》中的一首古詩。它的作者是南宋詩人楊萬里。這首古詩通過對細流、樹陰、水面、小荷、蜻蜓等這些景物的描寫,形象的勾畫了一幅充滿生機的初夏風景畫。這一組課文寫的都是夏天的美麗景色,而《小池》這首詩又是這一組的第一課,目的是讓孩子在古詩中初步地感受夏天的美麗景色。

《小池》原是人教版小學語文二年級下冊的一篇課文,但在部編版教材中,卻安排到了一年級下冊,這對於古詩底蘊嚴重不足的一年級學生來說,理解起來是較爲困難的。所以在古詩《小池》的教學設計上,我充分地考慮一年級學生的學識基礎和年齡特點,努力化難爲易,化繁爲簡,淡化古詩意思的講解,而是從整體入手,抓住古詩寫景的特點,通過圖文對照的方法,以圖解詩,以景悟情。讓學生在欣賞美麗的圖畫中與詩文對照,感受古詩文字的語言美和意境美。

一、以詩引詩,加大積累,加深品味。

在開課導入時,我抓住學生的年齡特點,課件出示“春暖花開”的美圖,在瞬間吸引了學生的基礎上,讓學生吟誦關於春天的古詩,學生在自己平時積累的基礎上輕鬆背出了《詠柳》、《春曉》、《村居》,初步感受到古詩美妙的韻味。然後自然過度到初夏時節,課件再出示《小池》的畫面,以圖解詩,化難爲易,充分調動學生各種感官參與學習,激發了學生學習古詩的興趣,感受到古詩離我們並不遙遠,它就在我們的身邊。讓語文課堂一開課就充滿濃郁的詩味。

教學設計如下:

1.談話導入:

課件出示春天的美麗圖畫。

師:看,春天柳綠花紅,鶯歌燕舞,多美呀!古代詩人寫下了許多春天的詩,哪些小朋友能給我們吟誦一首?指生吟誦。

師:春天悄悄過去,天氣漸漸熱起來,初夏已經來到了我們身邊。今天,我們來學習一首描寫初夏時節的古詩《小池》,伸出小手,跟老師一起書寫課題。

2.誰積累過這首詩,能背給大家聽聽嗎??指生背古詩?。

3.很多同學都熟悉這首詩,其實它描寫的就是初夏時節的一處小池塘。課件出示《小池》圖。著名的宋代詩人楊萬里當年看到了這個小池塘,在周圍的景物映襯下,被深深的吸引、陶醉,於是便揮筆寫下了這首千古吟誦的詩句《小池》。?

4.簡介詩人:讓我們走近作者,認識一下楊萬里。課件出示,師解說:楊萬里是宋代的大詩人,最善長寫山水田園詩,一生寫詩兩萬多詩呢!被譽爲一代詩宗。

課末,學完楊萬里的《小池》這首初夏時節寫景詩後,我又引出楊萬里的另一首盛夏寫景詩《曉出淨慈寺送林子方》,讓學生在讀和簡單的品味中感受到夏日西湖的美麗。這樣設計,既增強了學生學習古詩的興趣,又增加了學生對古詩的積累。同是楊萬里的詩,一首展現的是初夏池塘的生機美,一首展現的是盛夏西湖的驚豔美,對比着來學習,發現詩境卻完全不同,但學生卻學的興趣盎然,意猶未盡,因爲他們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生機和美麗。

教學設計如下:

師:《小池》讓我們欣賞的是初夏的小池塘。初夏一過,盛夏來臨,(課件出示盛夏荷塘圖)這婀娜多姿的荷花就成了池塘的主角。他讓楊萬里詩興大發,提筆又寫下了《曉出淨慈寺送林子方》。(課件出示帶拼音的古詩)

1、師範讀,配上古箏曲《漁舟唱晚》。

2、生練習朗讀。

3、指個別生誦讀。

4、問:同學們,在這首詩裏,你們從哪兒感受到這是夏天?

生結合詩中的句子和詞語談自己的認識。

4、這就是西湖六月的美景!我們一起跟着音樂讀出盛夏池塘的美。全班配樂齊讀。

5、美麗的夏日,讓我們記住了楊萬里的《小池》,也領略了《曉出淨慈寺送林子方》。詩情畫意令人陶醉,大自然的美讓人感嘆。其實生活中到處都是美,夏日還留下了哪些名詩名句呢?回去好好找一找,把他補充在課文裏,好嗎?

二、淡化講解,以圖解詩,以景悟情。

傳統的古詩教學注重的是學生對詩意的理解。但一年級學生年齡小,知識儲備少,他們在一年級上冊只學習了一首漢樂府詩《江南》,所以對古詩的理解能力是很薄弱的。所以我淡化詩意講解,而是從整體入手,抓住古詩寫景的特點,通過圖文對照的方法以圖解詩,以景悟情。讓學生在欣賞美麗的圖畫中與詩文對照,感受古詩文字的意境美。

教學設計如下:

1、學習第二行詩

師:泉水流呀流,流到了小池裏。你們看,池水美嗎?(課件出示池水和樹陰圖)仔細看圖,誰能說說你看到了什麼?指多生自由表達,師相機板書:樹陰

師:大家說的真好,初夏時節,天空多晴朗,樹陰在水中多美麗,你們喜歡這晴天柔和的風光嗎?樹陰也喜歡,這就叫:樹陰照水――

學生回答:愛晴柔。師相機板書:愛晴柔

感情朗讀:你能讀出這種愛嗎?誰能愛得再深一些?

學到這兒,我們發現小池是那樣的清澈、那樣的寧靜。難怪詩人會如此疼惜,如此喜愛。讓我們把這兩行詩連起來讀一讀,讀出詩人對小池的愛。

2、學習三四行詩

師:小池中間還有什麼景色呢?你看到了什麼,誰能用自己的話說一說?(課件出示小荷和蜻蜓圖)

鼓勵學生仔細觀察,大膽表達。師相機板書:小荷尖尖角、蜻蜓立上頭

師:同學位觀察得真細緻,描述得真有趣。詩人楊萬里也看到了,他是這樣描寫的。課件出示詩句,學生齊讀。

三、以讀爲本,讀中解義,讀中悟情。

語文課標指出:小學各年級的閱讀教學重視朗讀,要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培養語感,在讀中受到情感薰陶。閱讀教學如此,古詩教學更是如此。大量事實證明:低年級學生學古詩,靠老師的逐句串講,根本行不通;必須更多地藉助讀,讓學生在反覆誦讀中識字、學詞、析句、理解內容。

對古詩教學中的朗讀指導,我以正確讀――熟練讀――感情讀爲途徑,配以音樂讀,體會情趣讀,多種形式的讀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在讀中加深理解,品讀悟情,從而使學生在誦讀中受到美的感染。

教學設計如下:

片段一:

1.打開書P68,自己藉助拼音讀課文,要求:①讀準字音,讀通句子。②然後圈出生字,拼一拼,記一記。

……(省略識字過程)

3、生字寶寶們藏到課文裏,你還會讀嗎?指生把整首詩讀正確。

4、老師範讀,讀出詩的節奏。

老師讀得好,是有竅門的,詩就像歌一樣,是有節奏的。

5、課件出示:帶停頓現的古詩。學生按節奏練習朗讀古詩,再指生朗讀。

片段二:

1、出示第一行詩,指一生讀。

師:這句詩裏詩人寫了什麼景物呢?

你們知道泉眼是什麼嗎?課件出示泉眼圖,看,這冒着泉水的地方就叫泉眼。

泉水從泉眼裏流出來,是怎麼流的?(無聲、細)

師:看,這就是泉水的細流,課件出示細流圖。

師:這細細的泉水悄悄地流,沒有聲音,多安靜呀!誰能讀出這種靜?(指生讀,女同學試讀。)

師:這細細的泉水慢慢地流,不急也不搶,真輕柔呀!誰能讀出這種輕?(指生讀,男同學試讀。)

這細細的泉水可是泉眼媽媽的寶寶呀,寶寶要出門了,媽媽心裏多麼捨不得呀,詩中哪個字寫出了泉水媽媽的'不捨?(板書:惜)誰能讀出這種不捨?(指生讀,全班齊讀。)

初讀階段,我要求學生自己對照拼音圈生字,做到讀準字音,讀通句子,把詩讀正確流利。這樣做有利於複習漢語拼音,也利於學生克服依賴思想,提高朗讀能力。其次教師聲情並茂的範讀讓學生得到薰陶,再以繪聲繪色的領讀,讓學生耳、腦、口、眼協調活動,注意詩的停頓和節奏,讀出感情,從中感受到詩的語言美、節奏美、音律美,從而漸入古詩意境。

品讀階段,我變換多種朗讀形式,如個別讀、分男女讀、全班齊讀等,讓學生感受讀的樂趣,悟出詩的意境,提高朗讀能力。

一節課,學生讀詩不下二十遍,學生讀得不累,而且越讀興致越高,他們的朗讀一次比一次讀得有味,大多學生能夠熟讀成誦,當堂背誦是根本不成問題。這樣將朗讀貫穿古詩教學全過程,一步一個腳印,紮紮實實地進行朗讀訓練,充分體現了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的主體地位。

四、把握重點,靈活識字,規範寫字。

《語文課程標準》把“喜歡學習漢字,有主動識字的願望”作爲第一學段識字的重要目標。本課時要求學生會認“泉、流、愛、柔、荷、露、角”7個生字。由於多數生字字形較爲複雜,所以在識字教學環節中,我的設計努力做到有層次、有梯度。給了學生充足的時間,從看拼音識字,去拼音識字,說識字好方法,到讀準詞語,最後生字迴歸詩文認讀,每一個步驟都能紮紮實實地去落實。我採用多種方式激發學生識字的興趣,鼓勵學生用自己感興趣的方式識字,把理解字義和識記字形結合起來,潛移默化地領悟生字的特點。

教學設計如下:

1、請同學們打開語文書P68,自己藉助拼音讀課文,要求:①讀準字音,讀通句子。②然後圈出七個生字,自己拼一拼,記一記。

2、課件出示:帶上拼音的生字,

師:這些生字寶寶你會讀了嗎?

指生拼讀生字,老師強調“流”的聲母是“l”,不要讀出“niu”

3 、課件出示:去掉拼音的生字,

開小火車拼讀。

4、交流識字方法:這些生字,你有什麼好辦法記住他們嗎?

學生根據已有的識字經驗彙報自己的識字方法。學生說到哪個生字,老師相機指導。

(1)課件出示“泉”字的字理圖。學生觀察後師小結:“泉”字是象形字,古人看到水從山洞裏流出來,就創造了“泉”字,本義就是泉水。

(2)課件出示“愛”字的字理圖。學生觀察後師小結:手捧着東西送給朋友,以此表示喜愛、友愛。相機用“愛”組詞並說一句話。

(3)學生能用“加一加”或“形聲字”的方法識記“流、柔、荷、露”。

(4)引導學生聯繫生活實際識記“角”,如:牆角、羊角、牛角、衣角。

5、課件出示詞語:泉眼、細流、樹陰、喜愛、晴天、柔和、荷葉、露出、愛惜。

這些詞語你認識嗎?

6、課件出示古詩。生字寶寶們藏到課文裏,你還會讀嗎?

本課時要求學生會寫“無、樹、愛、尖、角”5個生字。由於學生有了一定的寫字基礎,加上課堂時間有限,所以五個生字的教學應該有主次之分。在寫字教學中,我是先放手讓學生根據自己的觀察,來提醒大家注意字的寫法,學生能抓住田字格橫中線和豎中線的關鍵筆畫去觀察,對字的寫法掌握較好。節省出來的時間,我用來重點指導字形複雜的兩個字“樹、愛”的書寫,並給與了學生充分書寫的時間,不讓寫字流於形式。

教學設計如下:

1、課件出示5個會寫字。

師:同學們,這是今天我們要學習書寫的5個生字,仔細觀察一下,你覺得哪個字需要提醒大家注意些什麼?

學生能在自己已有的寫字經驗基礎上指出:

“尖”注意上面不是“小”,第一筆是豎不帶鉤。

“無”的豎彎鉤要甩出去,豎寫在豎中線上。

“角”上小下大,最後一筆豎在豎中線上。

2、師重點指導:

師:樹和愛這兩個字比較複雜,我們重點來學習。師邊講解邊示範。

“樹”左中右結構,每部分較爲瘦長,橫撇穿插到點的下方。

“愛”上中下結構,爪字頭小,禿寶蓋扁寬,友的撇捺舒展。

3、學生執筆書寫,教師巡視指導。

五、存在的不足:

1、這堂課教學設計到位,但由於自己對課堂的把控能力不足,對學生的放手不夠,導致學生對詩句的品讀少了,在關鍵問題的回答上的也淺了,所以課堂的亮點和精彩點沒有生成。

2、想象環節的設計處理欠機智。如:從這個“立”字,你感受到這是一隻怎樣的小蜻蜓?當有學生談到:這是一隻在休息的小蜻蜓,它正立在荷葉上欣賞小池的美景呢!此時,我應該放大對這位學生的鼓勵,並順勢引導學生想象:想一想,小蜻蜓和荷葉會悄悄地說些什麼呢?這符合低年級學生的特點,既讓學生展開豐富的想象,又更好地理解詩句的意境。

以上是我執教古詩《小池》後自己的反思,在新教材的教學上,自己還存在很多的不足,通過這次研討課,自己收穫了很多。學無止境,希望在以後的語文教學道路上能再接再厲,探索出一條屬於自己的道路。

語文課堂教學設計8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關注自然、關注生活,培養學生細心觀察、勤于思考的習慣。

2.培養學生熱愛生活、熱愛寫作的意識,明瞭寫作與生活的關係,增強用語言文字表達思想感情的信心。

3.引導學生從平凡的生活中捕捉美好、有趣、有意義的瞬間,記錄自己的感受體驗。

【教學重難點】

1.引導學生從平凡的生活中捕捉美好、有趣、有意義的瞬間,記錄自己的感受體驗。引導學生關注自然、關注生活,培養學生細心觀察、勤于思考的習慣。

2.培養學生熱愛生活、熱愛寫作的意識,明瞭寫作與生活的關係,增強用語言文字表達思想感情的信心。

【教學課時】

2課時

第1課時

【課時目標】

1.學會觀察生活、感受生活,從生活中發現自然之美、人情之美。

2.學會從身邊的事寫起,寫自己最熟悉的人和事,表達自己的真情實感。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師:同學們,生活需要我們細心觀察,才能發現它的有趣。下面這些場景或細節,你是否注意過呢?

課件出示:

1.媽媽是如何在忙忙碌碌中度過一天的?

2.爸爸每天到家後第一件事做什麼?

3.校園裏最安靜的角落在哪裏?

4.你哪個朋友的名字比較有特點?

5.你的同學進教室時,開門、關門的方式各有什麼特點?

6.你的語文老師最喜歡穿什麼顏色、什麼樣式的衣服?

(師指名作答,並對學生的回答簡要點評)

師:由此看來,有不少同學對生活觀察得還不夠細緻。進入中學階段,老師希望大家都成爲生活的有心人,用心觀察和感受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這對我們學習語文很有幫助。

剛纔給大家的幾個小測試來自教材P17的知識短文《熱愛生活,熱愛寫作》,大家可以打開教材閱讀這頁的知識短文,總結這個知識短文講了哪幾個方面的內容。

預設

(1)寫作是生活中與人溝通、交流、分享信息的一種方式。

(2)寫作就像我們平常說話一樣,寫作就是用筆來說話。話說好了,寫作也就不是什麼難事了。

(3)要做生活中的有心人,要學會觀察、積累,勤于思考。

(4)應該寫有趣的、有意義的或印象深刻的事情、人、物。

(5)寫作還能訓練人的思維。

師小結:這也就是說,我們要熱愛生活,因爲寫作的源泉就是生活;我們還要熱愛寫作,因爲寫作是很重要的語文素養。

【設計意圖】用幾個小問題測試學生對生活的觀察能力,是爲了警示學生觀察生活的重要性;引導學生閱讀知識短文,是爲了讓學生意識到寫作的重要性,並明確寫作與生活的關係。

二、熱愛生活,積累素材

師:有的同學,提到作文就頭痛,望着題目就發矇,主要是因爲無話可說;而有的同學,總有寫不完的新鮮事,生動有趣的文章還能得到老師的表揚,同學的羨慕。我想,兩者的區別主要在於,是否有一雙慧眼,是否有一顆敏感的心,是否善於觀察和感悟生活,並從中選擇貼切的素材,表達我們陽光向上的人生志向和情趣。

現在請同學們思考一下,你的作文素材是通過什麼方式積累來的?

(生髮言後,師歸納)

預設

留心觀察生活,多讀多記,摘抄,有靈感時隨身記……

課件出示:

(1)留心細心,觀察生活。

(2)用心思考,感悟生活。

(3)廣泛閱讀,豐富生活。

(4)多記多寫,美化生活。

……

師:大家的發言,讓老師想起了李賀“錦囊”的故事、梅堯臣“詩袋”的故事及陶宗儀“瓦罐”的故事,讓我們看看這些名人大家是怎樣積累素材的呢?

課件出示:

唐代詩人李賀,爲了把詩寫好,每天起得很早,帶上僕人、錦囊,騎上一匹瘦馬,到處漫遊。

一路上,他細心觀察和了解自然風物,即景吟詩,每逢想出佳句就寫在紙條上,放入錦囊之中。就這樣從早到晚堅持積累生活素材,勤奮地進行詩歌創作。

正因爲李賀不辭辛勞,精雕細琢,才使得他的詩篇千年傳誦。

宋代著名的詩人梅堯臣,凡外出遊玩或訪親會友時,總是隨身帶着一個號稱“詩袋”的布袋。看到什麼新鮮的事或美麗的風景,有時成句,有時成詩,立即用筆在紙上記下,把它投入袋中。長此以往,梅堯臣的詩作獲得了很高的成就。

元末明初的文學家陶宗儀,他積累資料的辦法既不是“錦囊”和“詩袋”,也不是現代的“卡片箱”,而是一隻奇妙的“瓦罐”。

他曾在松江隱居過,那時,他一邊參加農業勞動,一邊利用休息時間在樹蔭下捋摘樹葉,記錄他的所見所聞、所思所想,然後將這些樹葉放入家中的瓦罐裏。日積月累,年復一年,十年竟積累下十幾大罐。後來,他就用這些積累的資料寫成了一部共有三十卷的鉅著《南村輟耕錄》。

師小結:同學們,中學時代是人生路途中一個新的時期,我們的情感在豐富,心智在成熟,認知能力在提高,我們的生活正在悄然發生着變化。豐富多彩的生活,既簡單又複雜,既平凡又偉大!家庭讓我們感受親情的溫馨與美好,校園讓我們體驗成長的快樂與煩惱,而社會生活則給我們提供了一個展現自己、磨礪自己的舞臺。讓我們熱愛生活,在生活中發現自然之美、人情之美;讓我們熱愛寫作,在寫作中提升能力,進一步完善自我吧。

【設計意圖】生活猶如源泉,文章猶如溪水,源泉豐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涓涓不息。此環節的交流與討論,旨在幫助學生打通生活與作文素材的通道,認識生活與寫作的關係,引導學生從生活中積累素材,熱愛生活,熱愛寫作。

三、寫作指導

1.技巧歸納

師:羅丹說,美是到處都有的,對於我們的眼睛來說,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最近,你留心觀察生活了嗎?你發現你周圍的生活有什麼變化了嗎?

(生討論後回答)

預設

(1)植物大多都出現了落葉現象,一些植物的葉子由綠色變成了黃色;

(2)桂花飄香,菊花爭豔,一串紅、雞冠花等花兒也開放了;

(3)果園和田野裏一片豐收的景象;

(4)天氣轉涼,空氣變乾燥,氣溫冷熱交替頻繁;

(5)白天逐漸變短;

……

師:現在已經步入秋天了,這是一個多彩的季節,秋高氣爽,黃葉翻飛,大自然向我們展示了另一番多彩的景緻。你能把這些變化寫下來嗎?寫作之前,我們先回顧本單元課文裏的寫景精彩片段,總結概括寫景的技巧。

課件出示:

寫景的技巧

1.抓住景物特點。如《濟南的冬天》就抓住了濟南冬天“溫晴”的特點來寫。觀察家鄉九月份的氣候和景物特點,可以從景物本身的色、狀、形、味等方面來描寫,也可以從自己的感受(如穿戴)等方面來描寫。

2.合理選擇寫作手法。在具體描寫中,還應根據事物的具體情況,綜合運用多種描寫方法,並抓住事物的特點,恰當地運用詞語,貼切地採用修辭手法及敘述、描寫、抒情等表達方式,具體描繪出事物的特徵,表達自己的真情實感。

3.合理安排寫作順序。按一定次序寫景狀物,可以讓文章更有條理。如《春》中“春花圖”按照由高到低的空間順序寫花,《濟南的冬天》中寫“薄雪覆蓋下的小山”時按照由高到低的順序寫山,《雨的四季》按照四季變化的時間順序寫不同季節雨的不同特點。

1.範文展示

課件出示:

秋天的花

秋天是花的季節。你瞧,儘管許多花都凋謝了,但月季花仍然在露出笑臉,耐寒傲霜的菊花纔剛剛開放。菊花雖然沒有牡丹那麼富貴高雅,也沒有玫瑰那麼芬芳,但是它是秋天的象徵。瞧,那黃的賽金、白的如雪、粉的似霞的菊花,你不讓我、我不讓你地開着,有的像扁盤,有的像無數條龍在空中飛舞,還有的一下子開放出千千萬萬朵小菊花,好似滿天的星星降落於地面。它總是以自己純潔、樸實的高尚品質裝點着秋天這個美麗的季節。

秋天來了

秋天來啦,楓樹戴上紅色的手套,菊花姑娘穿上五彩的裙子,銀杏扇着風,正等着迎接豐收的到來。秋天來啦,大雁排成“人”字往南飛,它扇動翅膀,好像在和大家告別。秋天來啦,大樹寫了秋天的信找秋風姐姐幫忙寄信,寄給松鼠,松鼠看了,趕快準備好松果過冬;寄給小燕子,燕子看了,趕快把窩用草蓋得嚴嚴實實的,準備過冬;寄給小蛇,小蛇看了,趕快回洞冬眠;寄給小魚,小魚看了,馬上游向熱帶取暖;寄給小朋友,小朋友看了,馬上跑回家,穿上毛衣,跑到花園裏面玩耍。秋天來啦,葡萄掛滿了枝藤,紅的、紫的、白的、淡綠的、紫紅的,五顏六色,美麗極了;蘋果一個個咧開嘴笑,正等着讓人去採摘呢;玉米戴上金燦燦的帽子,告訴大家收穫的季節到了。

俗話說:一葉知秋。

早晨,門前的老槐樹上,幾片枯黃的樹葉被風吹落,在空中旋轉飄舞,打了幾個滾兒,緩緩落地。

奶奶說:“天氣轉涼,快立秋了吧!”我翻開了日曆,發現今天正是立秋。望着蔚藍色的天空,是那麼的乾淨,我想這就是秋天的樣子吧。

秋,不僅給我們帶來了涼爽的風,還給我們帶來了豐收的喜悅。原野上的小草,不再像春天那樣嬌嫩,夏天那麼翠綠,草尖上泛起了一片片淡黃;牧童悠閒地趕着牛羣在放牧。田野裏秋實累累,生機盎然:沉甸甸的棉桃壓彎了枝頭,好像一個個銅鈴鐺;火紅的高粱低下了頭,好像在向我敬禮;成熟了的水稻也懷揣着豐收的喜悅;就連田埂上的狗尾巴草也着實垂下了腦袋;芝麻卻追着花兒直往上躥。我不禁感嘆,秋天真美!

3.寫作實踐

學生現場完成寫作實踐一的片段寫作。

4.教師點評

師檢查並點評學生的習作。

點評標準:(1)特徵突出;(2)層次清晰;(3)描寫細緻;(4)語言優美。

師小結:生活就像五彩的萬花筒,有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寫作素材。正如朱熹所說:“問渠那得清如許?爲有源頭活水來。”只要我們在生活中學會觀察、學會積累,做生活的有心人,用在課文中學到的寫作技巧把生活中自己的點點滴滴、喜怒哀樂記載下來,有了“源頭活水”,我們的寫作必定越來越輕鬆,越來越享受。

【設計意圖】在談話交流中搜集整理素材,從課文、範文中學習寫作技巧,在具體點評要求裏明確寫作方向,只爲一層層搭設臺階,幫助學生降低寫作難度,引導學生一步步深入,觀察生活,熱愛寫作。

四、學以致用

師:這個秋天對大家來說是新鮮的,認識了新的老師,新的同學,融入了新的集體。此時此刻,一定有許多見聞、感受、想法令你印象深刻,請同學們暢所欲言。(生自由交流)同學們的見聞、感受和想法的確很豐富,老師建議大家圍繞自己感受最深的某一點來說。例如,我們可以參考以下話題:

課件出示:

參考話題

1.新的校園,新的環境

2.我是中學生了,感覺真棒

3.我的新同桌真幽默

4.校園裏有這麼一個有趣的地方

(生選擇一個話題互相討論並講述,教師點評)

提示:可從人、事、景、情、理五個方面簡要評議。

師:同學們討論得很熱烈,那麼,讓我們根據剛纔在寫作實踐一中學到的方法、經驗,課下完成寫作實踐二,把你的所見所想寫下來吧。

【設計意圖】這是教材中三道寫作實踐裏最容易寫的一道題,因爲它貼近學生生活,學生有話可說,所以安排爲課後寫作訓練。爲預防選擇素材的面撒得太廣,造成重點不突出,此環節設計了必要的限定與幫助,用以激發學生作文的興趣和自信心,積極參與作文實踐。

五、佈置作業

課後完成教材P18寫作實踐二。

要求:(1)明確寫作中心;(2)寫出真情實感。

第2課時

【課時目標】

1.通過析讀例文,引導學生用心觀察和體驗生活,發現生活之美。

2.學習寫記人敘事的文章,學會捕捉生活中的精彩瞬間,記錄自己的感受和體驗。

【教學過程】

一、展示交流

師:上節課課後,我讓大家寫寫進入初中後新的見聞、感受和想法。這節課,我們首先一起來對自己的習作進行診斷,方法如下:

課件出示:

診斷方法

1.是否有錯別字、語病或標點符號誤用?

2.作文是否扣住了“新”字?中心是否明確?

3.材料是否典型,是否有真情實感?

4.條理是否清晰?

5.語言是否流暢?表述是否精確?

1.師指名學生談談自己的診斷結果和寫作體會。

2.小組推薦幾名學生展示自己的習作,由同學互評或教師點評。

二、例文析讀

1.回顧經歷,積累素材

師:從第一個寫作實踐中,我們明白,仔細觀察生活,保持敏感和好奇心,可以積累豐富的寫作素材;從第二個寫作實踐中,我們明白,深情凝望生活,用心感悟生活,敏銳地捕捉生活中動情的瞬間也可以積累豐富的寫作素材。除此之外,我們每個人身上還自帶着一個個素材大寶庫,你們發現了嗎?(明確:我們豐富多彩的記憶)

魯迅先生在《朝花夕拾》一書的“小引”中說:“這十篇就是從記憶中抄出來的。”魯迅先生從自己記憶的寶庫中擷取了十個篇章聯珠綴玉,寫成了著名的散文集《朝花夕拾》,請大家也從自己記憶的寶庫裏尋找一件讓你最難忘的事,與同學們一起分享。

(生自由發言,師點評總結)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回到自身,回憶自己身邊的人和事,學會感悟被自己忽視的真情,從自己的生活儲備中提取觸動心靈的人和事。

2.賞析例文

師:現實生活中,有時一句話、一個動作、一個眼神都能讓我們感動。抓住它,敘述出前因後果,描繪出它令你感動的具體細節,讓自己感動了,也一定能打動別人,引起別人的共鳴,給人以思想上的啓迪和美的享受。有位小作者以“手”爲線索,爲我們串起了兩代人的幸福回憶。我們一起來欣賞她的作文《奶奶的手》。

課件出示:

奶奶的手

記得小時候,曾經偎在奶奶的懷裏,聽她講故事。忽然,我發現,自己的手是又紅又圓,奶奶的手卻是又瘦又皺。天真的我,禁不住問出聲來。

奶奶笑了,沒有回答。晚上,爸爸對我說——

以前家裏很窮,一大家子的生活只靠奶奶一個人打理,但奶奶憑着那雙熱愛勞動的手,把家裏大大小小的事安排得井井有條。奶奶在園子裏種了許多的菜。鬆土、施肥、澆水都要奶奶一人操辦。肥料需要到幾裏外的縣城去買,水也要到村外的河裏去打,但奶奶從沒有一句怨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每天回來,那雙手都沾着厚厚一層泥。

每逢秋天,園子裏的果實都成熟了,這也是爸爸和叔叔他們最開心的時候,因爲他們終於可以吃上一頓好的飯菜了。放學歸來的他們,還沒到家,就聞到一陣飯菜的香味。奶奶做的飯可是十里八鄉出了名的好吃,她那雙勤勞的手總能把普通的飯菜做出不一樣的味道,讓人回味無窮。

日月如梭,在那個貧窮卻又最真最切的年代,在奶奶的勞作中,爸爸和弟兄們度過了一個美好而又快樂的童年,他們長大了,一個個相繼離開了家。

離家的時候,奶奶每次都會用那雙已不再細膩的手,連夜縫製一牀又鬆軟又舒適的棉被。可以想象,那牀一針一線,用一個母親的愛縫製出的棉被,一定很舒適,一定有種“家”的味道。那時,也許奶奶在抱着棉被泣不成聲,也許奶奶會笑着撫摩棉被,但她一定是幸福的。

奶奶老了,本該盡享天倫之樂,可一個個孫子孫女的出生,使她再一次忙碌起來。我是奶奶看大的,我的童年是快樂的,身上穿的是奶奶爲我縫製的小花襖,腳上穿的是奶奶縫的老虎鞋,頂着奶奶扎的羊角辮,快活地奔跑在奶奶的園子裏。

奶奶就是用那雙勞動的手,托起她的子女,把他們托出這窮鄉僻壤,託向美好的未來。

那晚之後,直到今天,我一直相信奶奶的手是神奇的,就是那雙勞動的手,帶給我們刻骨銘心的愛,無法割捨的情。每當回想起奶奶那雙勞動了一生的手,我就感到,這一雙手一直在身後託着我,很輕很柔……

思考下列問題:

(1)這篇習作擷取的是誰的回憶?

預設爸爸和“我”,兩代人的回憶。

(2)本文有哪些優秀之處可供借鑑?

預設

①小作者用含情的目光凝視奶奶的“手”,並以此爲線索,串起兩代人的幸福回憶,讓文章結構完整,渾然一體。②小作者選材視野開闊,既有爸爸的回憶,又有自己的感受,文章內容豐富。③文章素材豐富,如奶奶做讓人回味無窮的飯菜,奶奶連夜縫製鬆軟舒適的棉被,奶奶用雙手爲孫輩創造幸福童年。

(3)本文表達了怎樣的情感?

預設

文章通過兩代人的回憶,寫出了小作者珍貴的人生感悟,表達出了一種時代變遷、親情不變的厚重感。

【設計意圖】本環節的設計一來可消除學生的畏難情緒,進一步明確寫作源於生活,激發學生的創作熱情;二來用例文引路,喚醒學生潛意識裏的寫作慾望和靈感。

三、實戰演練

1.明確題幹要求

師:閱讀教材P18的寫作實踐三,讀讀題乾和“提示”,然後集中討論一下,你是如何理解這個寫作實踐暗含的.要求的。

預設

(1)這個題目可以簡單概括爲成長中的事件,範圍比較寬廣,類似於經常碰到的《難忘的一件事》一類的作文題。

(2)一定要注意“成長”這個關鍵詞,在描述這個事件時,一定要寫出自己人生體悟的變化。

(3)要選擇一件有意義的、使“我”成長的事來寫,在文末還應昇華主題,寫出自己在經歷這件事後得到的人生啓示。

2.補充寫作提示

師:爲了幫助大家完成好這次習作,老師在教材的基礎上,還另外補充了三條“提示”。

課件出示:

提示:

1.選材要小。選取生活中的一兩個片段來刻畫人物、表達感情。從小事入手,於細微處見精神,以小見大,突出“難忘”“印象深刻”。

2.敘事要詳略得當。敘事要圍繞中心,抓住重點,把最能體現事件意義、最能展示人物形象的言行、心理描寫得真實而詳細。同時,要講究剪裁,選取典型的、能揭示事物本質的、有說服力的材料表達中心思想,做到詳略得當,主次分明。

3.寫好感人的細節。選擇展示的細節必須真實,要有生活實感,這就要靠我們平時在生活中多觀察、多積累。

3.課後完成寫作實踐三

結束語:宋朝大詩人陸游說,寫詩“工夫在詩外”,生活纔是最好的老師。積累生活素材,不僅要用眼睛看,更重要的是用心去思考生活、感悟生活。同學們,希望你們熱愛生活、熱愛寫作,拿起手中的筆,搜尋過往的時光,記錄令人感動的瞬間,寫下喜怒哀樂,道出所思所想,表達我們陽光向上的人生志向和情趣,寫下自己最美好的青春年華!

【設計意圖】這是一篇看似容易,實則有難度的習作訓練。在上個環節引導學生回顧自己的生活經歷的基礎上,在此要讓學生搜尋一些特殊的記憶印象。設計裏的分析題目暗含的要求及補充的寫作提示,可以帶領學生有效地突破寫作障礙。

【板書設計】

【教學反思】

此次的寫作實踐是初中語文學習的第一次寫作課,要求學生注意觀察生活、留心身邊發生的事,勤于思考,並用文字的形式表達出來。其目的在於激發學生對生活、對寫作的熱情,增強用語言文字表達思想情感的信心。

爲了幫助學生在初中寫作之旅的初始階段克服寫作的“畏難”心理,本設計基於教材上的三道寫作實踐題目,從觀察感受自然、攝取生活瞬間和選取提煉素材三個角度設計寫作訓練。第一次片段訓練旨在引導學生觀察生活,習得方法,熱愛寫作;第二次自由訓練旨在引導學生凝視生活瞬間,思考生活,進一步激發學生作文的興趣和自信心;第三次全文寫作旨在幫助學生提升理解、篩選和提煉有意義、有啓發性的生活素材的能力,抒寫最真實的體驗和感受。三次訓練,循序漸進。由於設置了一系列學生活動,課堂整體推進較爲輕鬆;在一個個寫作訓練環節中,採用不同形式,爲學生搭建了能力攀升的臺階,指導性強。

【範文賞析】

媽媽,您聽我說

親愛的媽媽:

住校的我和在家的您又一週沒見了。您說過,要把心思全放在學習上,不要念家。可每天晚上,寢室一熄燈,我就會想起您,眼淚便悄然無聲地淌下……

您每天晚上都會親切地撫摸着我的頭,抱着我和我說笑;我一困,您就讓我躺進香香的被窩,哄着讓我快快睡覺,那時的我是多麼幸福呀!……不過您放心吧,我不會影響學習,相反,每次想您,只會讓我的學習更有勁頭。真的。

媽媽,我很愛您。您說我就是您在黑暗中時突閃出的明星,閃動了您的動力和能量,讓您更有力量生活。這樣說的話,您就像那春天中細密的春雨,滋養了我的心靈,潤溼了我的眼睛,使我用更明亮的眼睛去注意生活中的細節,用更美好的心靈去感受自然世界。您是我學習和向上的動力,是我奮發前進的源泉啊!

都是您的精心呵護和培養,才使得我成爲一個富有情趣、敏銳開朗的孩子。清楚地記得我小時候您在月下給我講故事的情景。您坐在陽臺上,我側躺在您的懷中。星空下,我吮着拇指,靜靜地聽您講故事。月亮,彎彎的,夜,那麼的恬靜。您講的故事總是那麼的精彩有趣,我聽得如癡如醉:荷花精靈牽着我的手和我跳舞,螢火蟲串成的項鍊戴在我的胸前,閃着藍瑩瑩的光;滾着南瓜的小兔子正唱着歌;小豬看見狼,倉皇地躲到磚壘的房屋裏;兔子和烏龜比賽跑步;狐狸在獅子面前假威風……

如今,您的手上裂口橫縱,皺紋錯雜在您的頭鬢兩端。您的頭髮因爲爸爸的幾次生病而迅速花白,白絲中鑲了多少您所付出的心血。您苦澀的痠痛,也同樣深刻在我的心中,無法磨滅。時間悠悠而過,它洗刷不走您對我的恩、我的情。您爲我們這個家付出了多少,操勞了多少呀!您平時的待人接物,也教會了我多少做人的道理啊!

秋盡冬來,天轉涼了。您要記得添衣服,注意保暖啊!您的貼心小棉襖不在您身邊提醒您,您也要注意休息啊!

千絲萬縷表不完我心中的愛——我的母親!

【賞析】這篇文章寫得自然、大方。小作者十分注意觀察生活,帶着真實的情感回憶與媽媽朝夕相處的歡樂時光,進而用抒情的語調、優美的語句抒寫對媽媽的想念和感激之情,處處彰顯一個小姑娘的細膩和動情。平淡的語句直接感染着每一位讀者。

語文課堂教學設計9

寫作

寫人要抓住特點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學會抓住特徵刻畫人物。

2.體會細節描寫對於塑造人物的作用。

3.培養學生養成善於觀察、善於積累的習慣,並鼓勵學生將這些信息準確、形象地表達出來。

【教學重難點】

1.引導學生學會抓住特徵刻畫人物。體會細節描寫對於塑造人物的作用。

2.培養學生養成善於觀察、善於積累的習慣,並鼓勵學生將這些信息準確、形象地表達出來。

【教學課時】

2課時

第1課時

【課時目標】

1.學習觀察方法,學會抓住特徵刻畫人物。

2.學習通過外貌、語言、動作、心理描寫等突出人物的精神品質和性格特徵。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課件出示:

古時候,有一個縣衙貼出告示,要抓一小偷,告示內容是:今有一人入室偷竊,所盜數額巨大,現懸賞五十兩緝捕。該小偷,個子不高不矮,身材不胖不瘦,臉色不黑不白,眼睛不大不小,嘴巴不寬不窄。請有線索者速告本縣。

師:通過這則告示,能抓到小偷嗎?爲什麼?

預設

不能。因爲這則告示對小偷的描述沒有突出小偷的外貌特徵,沒有辨識標誌。

師:由此觀之,要寫好人物,只有仔細觀察,抓住外貌特徵,才能寫誰像誰。

(板書課題:寫人要抓住特點)

【設計意圖】本環節設計旨在通過故事導入,降低學生對抓外貌特徵寫人作文的畏難情緒,激發學生對人物外貌特徵的重要性的認識和學習本課內容的參與意識。

二、讀教材,學方法

1.瞭解描寫手法

學生自主閱讀教材P54“寫人要抓住特點”,並交流思考:如何寫出人物特點?

預設

課件出示:

(1)以貌傳神,寫出人物的特點。

外貌描寫又叫肖像描寫,指對人物的體態、容貌、衣着、神情的描寫。外貌描寫的要求:根據需要,抓住特徵,繪形傳神,刻畫性格,顯示靈魂。外貌描寫必須切合文章的主題,能爲刻畫人物服務。

(2)用語言、動作描寫等展示人物個性。

言爲心聲。一個人的語言表達是展示其性格特徵的鏡子。所以,寫人一定要重視語言描寫,選擇人物有代表性的語句來刻畫其內心世界,表現其個性和思想。注意語言要符合人物的身份。

動作描寫能表現人物性格。除語言外,人的行爲也是受思想感情支配的。動作描寫對刻畫人物性格、表現人物品質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要描寫人物的行爲,就必須細心觀察人物的動作,精心選擇最準確、最恰當的詞語。

(3)用心理描寫直接展現人物的內心世界。

通過對人物的心理進行描寫,能夠直接深入人物靈魂,揭示人物的內心世界,表現人物豐富而複雜的思想感情。心理描寫要實事求是,恰如其分,不可主觀臆造,不可無限制地擴大。

2.分析示例,加深理解

師:接下來,讓我們根據例文了解一下各種描寫手法。

課件出示:

(1)外貌描寫

“畫”肖像時,可描寫人物的容貌、衣着、體態、神情等。還可以抓住人物的局部特徵重點描繪,如小酒窩、眯縫眼、憂鬱的眼神、樂觀的笑容等。

【示例】他長得十分可愛,像國寶大熊貓一樣憨態可掬。他的頭圓圓的,虎頭虎腦,看似愚笨,其實十分聰慧。他的髮型很是特別,額頭前的頭髮整齊排列,呈半弧形,像是用一隻碗在額頭上扣了一個圈兒。圓圓的腦袋,配上他那個性的髮型,那形象簡直萌到爆!

(2)語言描寫

語言描寫要能夠表現人物的思想感情,反映人物的心理活動。語言要性格化,符合人物的身份,表現出個性特徵來。

【示例】周瑞家的進來笑道:“林姑娘,姨太太着我送花兒與姑娘戴來了。”寶玉聽說,便先問:“什麼花兒?拿來給我。”一面便伸手接過來了。開匣看時,原來是宮制堆紗新巧的假花兒。黛玉只就寶玉手中看了一看,便問道:“還是單送我一人的,還是別的姑娘們都有呢?”周瑞家的道:“各位都有了,這兩枝是姑娘的了。”黛玉冷笑道:“我就知道,別人不挑剩下的也不給我。”周瑞家的聽了,一聲兒不言語。(曹雪芹《紅樓夢》)

(3)動作描寫

“描”人物的行爲、動作時,要抓住人物個性化的動作,精心選擇恰當的動詞,運用細節描寫,突出人物的思想、性格,表現人物特點。

【示例】掃開一塊雪,露出地面,用一支短棒支起一面大的竹篩來,下面撒些秕穀,棒上系一條長繩,人遠遠地牽着,看鳥雀下來啄食,走到竹篩底下的時候,將繩子一拉,便罩住了。(《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

(4)心理描寫

“刻畫”心理,要寫出人物細微的感情和心理變化過程,反映出人物的感受、特點。

【示例】我獨自躺在牀上,心中充滿了喜悅,企盼着新的一天快些來到。啊!世界上還有比我更幸福的孩子嗎?(《再塑生命的人》)

三、繪名人,學經典

1.經典再回顧

師:下面我們再看看幾處經典描寫,通過分析人物的描寫方法,說說這些句子分別表現了人物的哪些精神品質或性格特徵。

課件出示:

《朝花夕拾》人物我瞭解

(1)其時進來的是一個黑瘦的先生,八字須,戴着眼鏡,挾着一疊大大小小的書。(外貌描寫)

(2)因爲讀到這裏,他總是微笑起來,而且將頭仰起,搖着,向後面拗過去,拗過去。(神態、動作描寫)

(3)“哥兒,你牢牢記住!”她極其鄭重地說。“明天是正月初一,清早一睜開眼睛,第一句話就得對我說:‘阿媽,恭喜恭喜!’記得麼?你要記着,這是一年的運氣的事情。不許說別的話!說過之後,還得吃一點福橘。”(神態、語言描寫)

(生討論後發言,逐一分析)

預設

(1)通過“黑瘦”“八字須”“戴着眼鏡”“挾着一疊大大小小的書”,具體地描寫了藤野先生的外貌,表現了藤野先生生活儉樸、治學嚴謹的學者形象。

(2)這一句中“微笑”的神態和“將頭仰起,搖着,向後拗過去,拗過去”的動作描寫,準確生動地描寫出先生讀書時的專注認真與全身心投入的沉醉狀態,說明先生讀書對“我”來說是很有感染力的。

(3)通過阿長“極其鄭重”的神態,一再叮囑的語言,描寫了阿長在除夕夜對“我”的認真叮囑,表現了阿長的迷信、愚昧以及對新的一年的期盼。

師小結:從上面的分析,我們可以知道要寫出人物的精神品質和性格特點,必須抓住人物的特徵,細緻描摹,着眼於神,揭示其精神內涵。

2.典型人物描摹

下面我們一起來描摹經典人物,看是否能用文字寫出人物的精神品質和性格特徵。

課件出示:

觀察下面魯迅的圖片,通過外貌描寫表現出人物的精神品質和性格特點。

(1)學生結合自己對魯迅先生的'瞭解,嘗試寫作。

(2)小組交流。

(3)教師展示名家作品片段並引導分析。

課件出示:

他的面孔是黃裏帶白,瘦得叫人擔心,好像大病新愈的人,但是精神很好,沒有一點頹唐的樣子。頭髮約莫一寸長,原是瓦片頭,顯然好久沒剪了,卻一根一根精神抖擻地直豎着。鬍鬚很打眼,好像濃墨寫的隸體“一”字。(阿累《一面》)

師:這段文字從哪幾個方面對魯迅先生進行了外貌描寫?哪些詞語能體現魯迅先生的精神品質和性格特點?

預設

從面容、頭髮、鬍鬚三個方面對先生進行了外貌描寫。先生面部消瘦,但精神很好。“一根一根”“精神抖擻”“直豎”“打眼”“濃墨寫的隸體”等字眼表現了先生頑強和倔強的性格特點,這正是作者要極力刻畫的民主戰士的形象。

3.修改習作

(1)學生將剛纔的習作進行再次修改,着眼於通過外貌描寫體現人物的精神品質和性格特點。

(2)小組內再次展示習作,評選優秀習作。

(3)全班展示修改成果:每組選出一篇修改前後的對比習作,展示交流。

(4)師生根據展示作品,點評。

【設計意圖】本環節意在引導學生明確人物描寫方法的作用,引導學生在具體語言環境和實踐中逐步提升描寫人物的能力。

四、繪同學,用方法

師:平時,我們最熟悉的人莫過於朝夕相處的同學,你仔細觀察過你的同學嗎?你能用文字描述出來,讓別人猜出他(她)是誰嗎?

1.學生習作,小練筆

課件出示:

請同學們現場仔細觀察同桌或你最熟悉的一個同學,結合他(她)平時的語言、動作、神態,用200字左右的文字給他(她)“畫”一幅肖像。寫好後,展示出來,我們一起來猜猜他(她)是誰。

(1)學生寫作。

(2)小組互相交流評價。

(3)小組推薦優秀習作展示:展示——猜人物——點評。

2.修改範文,明確方法

(1)修改示例。

師:這些同學們都能抓住同學特徵,讓人一猜就中。本節課開頭講的那個故事裏的小偷,因外貌特徵描寫不突出,難以辨別。假如你是縣官身邊的師爺,你認爲如何修改告示才方便抓住小偷呢?

(生自主修改,師指名展示並點評)

(2)修改習作。

小組合作,修改剛纔描寫同學的習作。

步驟:

①小組內,每個同學再次展示習作。

②小組長組織,對不能很好突出人物特徵的習作逐一進行集中修改。

③全班展示修改成果:每組選出一篇修改前後的對比習作,展示交流。

④師生對展示作品一一點評。

結束語:這節課,我們知道了寫人要抓住特點。要抓住特點,先要學會細心觀察,從外貌、語言、動作、神態等方面細緻觀察,寫出人物個性特點。抓住特點描寫人物就是爲了表現人物的精神品質和性格特點。

【設計意圖】本環節通過讓學生描述自己的同學,進行小寫作實踐,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

【板書設計】

寫人要抓住特點

第2課時

【課時目標】

1.學會以事寫人,在典型事例中刻畫人物形象。

2.能抓住細節描寫人物,突出人物特徵。

【教學過程】

一、啓發思考,導入新課

師:“人”從來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處在一件件事情中。要把人寫“活”,寫成“他自己”,就要把人放在事件中寫,寫他與別人的交往,寫他富有個性的語言、動作行爲和心理活動。所以,要想寫出一個人的精神特徵,還要學會以事寫人。

(板書:以事寫人)

二、精選事例,以事寫人

師:我們在寫人時,會發現有很多事情可以寫。哪些事是必須寫的,哪些事是可寫可不寫的,哪些事是完全沒必要寫的呢?這時我們心中要有一個核心,即能夠表現人物特徵的事情要寫,表現人物精神品質和性格特點的事更要重點寫。寫的事情可以是一件,也可以是幾件。

1.課文引路,學習方法

師:現在我們以《再塑生命的人》爲例,學習通過幾件事表現人物精神品質和性格特點的寫法。

(1)回顧《再塑生命的人》,師生一起理出課文的主要事件:

課件出示:

①1887年3月3日,莎莉文老師來到海倫的身邊,握住了海倫的手,把她緊緊抱在懷裏。

②莎莉文老師送給海倫布娃娃,並且在她的手上拼寫“doll”。

③莎莉文老師又給海倫一個更大的布娃娃,繼續在她的手上拼寫“doll”。

④當莎莉文老師與海倫爲“杯”和“水”兩個詞發生爭執,海倫總將“杯”和“水”混爲一談時,莎莉文老師暫時丟開這個問題,重新練習“doll”這個詞。

⑤在海倫摔壞了布娃娃後莎莉文老師沒有生氣,而是把布娃娃的碎布掃到爐子邊,帶海倫外出。

⑥散步到井房,莎莉文老師把海倫的手放在噴水口下,讓水在她手上流過,讓她理解了“水”這個詞。

(2)根據主要事件,引導學生畫出思維導圖並顯示:

課件出示:

師:這些事例,都是圍繞着莎莉文老師的教學展開,代表了她教育“我”的不同階段。井房的經歷是全文的高潮,“我”的學習由量變到質變,表明莎莉文老師的教育取得了初步成功。這些事例,都表現出莎莉文老師的耐心、愛心和高超的教育藝術。

2.課堂實踐,寫作交流

課件出示:

請參照上面的示例,選取一個熟悉的人爲寫作對象,先思考要描寫的人物的特點,然後在腦海中選擇事例,再畫出思維導圖。

參考寫作對象:我的老師、我的同學、我的爸爸(媽媽)、我的偶像等。

步驟:

(1)學生自選主題,畫思維導圖。

(2)展示交流。

【設計意圖】本環節旨在引導學生明確如何圍繞人物的精神品質和性格特點選擇材料,刻畫人物內在的個性特徵。兩個環節,從課內引申到課外實踐,用思維導圖的方式,直觀易學。

三、抓住細節,事中顯神

當我們寫多件事情表現人物時,要處理好敘事的詳略。詳寫的事情也不能面面俱到地展開敘述,而應該突出重點,要將概括敘述與具體敘述相結合,力求通過一些具體而微小的細節表現人物特點。

1.例文引路,學習方法

師:下面我們一起以魏巍的《我的老師》爲例,學習多件事情敘述的詳略安排,學習用細節刻畫表現人物形象。

(1)師印發並指導學生閱讀魏巍的《我的老師》。(見《教師教學用書》P161第三單元寫作的“例文評析”欄目)

(2)明確閱讀要求。

課件出示:

閱讀要求

①勾畫出描寫蔡老師的外貌、語言、動作、神態、心理等語句,體會語句表達的真摯感情。

②概括出本文寫的七件小事。

③標註出每件事的詳略。

預設

七件小事:①蔡老師假裝發怒;②教“我們”跳舞;③帶“我們”觀察蜜蜂;④教“我們”讀詩;⑤“我”看老師寫字;⑥看老師收拾東西;⑦夢裏尋師。

(3)閱讀交流。

師:你從這篇文章中看到魏巍是怎樣表現蔡老師的精神品質和性格特點的?

(生討論,師指名錶述意見)

預設

①通過寫七件具體的事情表現蔡老師的精神品質和性格特點;②通過對蔡老師的外貌、語言、動作、神態、心理的細緻描寫,表現了蔡老師溫柔美麗、善於觀察孩子內心的性格特點。

2.課堂實踐,寫作交流

(1)完善思維導圖。

同學們進一步完善剛纔畫的思維導圖,做如下改進:

課件出示:

完善思維導圖:

①在你的中心部分註明你要表現的人物的精神品質和性格特點,如:我的老師——幽默風趣,知識淵博,愛生如子。

②圍繞你想表現的人物的精神品質和性格特點,標註出事例的詳略及順序安排。

③用150字左右,寫出其中一個小細節。

(2)交流展示。

①小組互相交流,互相評價。

②推薦優秀作品展示,師生評價。

要求:看細節是否能刻畫人物精神,詳略安排是否圍繞中心。

結束語:同學們,這節課,我們明白了“人”不可能脫離事情單獨存在,學習了在具體的事情中表現人物的方法,知道了通過幾件事情表現人物的時候,要對事情做詳略處理,更要有細節描寫,人物纔會活靈活現,才能形神兼備。

希望同學們平時多注意用心觀察,抓住特徵,勤於練筆,積累經驗,讓筆下的人物形象更加豐滿。

【設計意圖】本環節是對一、二課時所學的知識點的綜合運用,是綜合能力的展示。通過對完整文章的分析,全面瞭解圍繞人物精神品質和性格特點選擇材料,運用細節描寫刻畫人物形象的方法。課堂實踐可操作性強,直觀,易於學生學習和評價。

四、佈置作業

以下題目二選一:

1.根據你課內完成的思維導圖,完成一篇以寫人爲主的記敘文。題目自擬。不少於500字。

2.你有自己的偶像嗎?選擇一個你最崇拜的偶像,蒐集關於他(她)的圖片、材料,畫出思維導圖,選取典型事例,表現偶像個性特點。圍繞“我的偶像”這個話題,自擬題目,完成一篇以寫人爲主的記敘文。不少於500字。

【設計意圖】本環節進一步要求學生根據思維導圖完整呈現出一篇規範的寫人習作。另外要求學生蒐集資料,畫思維導圖,促使學生養成蒐集資料的習慣,在此基礎上再練習寫作,讓學生有話可說,不至於盲目選材,一知半解地評論偶像。

【板書設計】

寫人要抓住特點

【教學反思】

在本次教學設計中,我實現了講練結合,既有寫法指導,也有寫作實踐,力爭以興趣爲激發點,以能力爲落腳點,以訓練爲手段,逐層深入,步步推進,引導學生學習如何使用人物描寫方法和在具體事情中體現人物精神品質、性格特徵的方法。

【範文賞析】

我家的“俠女”

你不要小看這個女生哦,她可是我們家的“俠女”,只不過這個稱號至今沒有被人認同而已。看在我和她的交情非同一般的分兒上,在此宣揚一下她多方面的特點,看你到底怎麼定位她。(第一段總體寫主人公的外貌特徵,描寫比較傳神,抓住了典型的特徵。)

她的性格超活潑。說到這裏,就不得不介紹她家的另外一位大將——臭兒,一隻白色的小西獅狗。這位“女俠”總是把這隻可憐的小狗當作假想敵,所以小狗從來到她家起就受盡了她的折磨虐待。每逢週末就是臭兒的世界末日。她要麼提起臭兒,來個大倒立,然後再扔到牀上;要麼用牛肉引誘臭兒,然後讓它雙腳前進。有時興致來了乾脆將臭兒全身上下裹得嚴嚴實實,還自命爲“特效蒸汗減肥法”。可憐的小狗兒受盡了折磨,卻又偏偏離不開她,夜裏總鑽到她的被子裏,自以爲找個溫暖的小角落舒服地臥下,卻被她睡夢中一招“連環奪命腿”踢到牀下,唉!你肯定以爲這小狗早已瘦得像非洲難民,可它卻比誰都肥嘟嘟呢!因爲這“俠女”其實是很疼它的,所有好吃的東西都分一半給它,每天又細心地照顧它,它不肥纔怪呢!(此段意在表現“俠女”活潑而略顯瘋狂的一面。動作描寫很逼真,讓人真的有一種“俠女也瘋狂的”感覺。同時也能看出她對小狗的那種憐寵,展示了她性格的兩面性。)

她也有安靜的一面。別看她平時好像很神經質,可是她卻瘋狂地迷戀文學。看過她作文的人都會詫異,有點不相信那柔美的文字是屬於她的。她看書的時候,和平常的樣子完全不一樣了。她喜歡在陽光灑滿屋子的下午躲在牀上的小角落裏,捧一本瓊瑤的小說,放上一張唱片,細細地接受小說中意境的洗禮。那時候的她會出奇的淑女,因爲她愛文學,愛寫作,愛這世上所有的快樂所有的痛苦,愛這美麗的文字、這柔和的世界。(此段寫出了“俠女”安靜、柔和的一面。)

她的初中老師曾評價她說,她是那種會用200%的精力去享受生活的人。她看書,寫作,聽歌,聊天;她上網,運動,郊遊,打遊戲;她感慨,多愁,愛哭又樂觀。她就是我們家的“俠女”,她就是我。哈哈,我沒有騙你,我真的是“俠女”哦!我可是“絕對快樂派”的第一代掌門人!我們的信物就是開心地笑,快樂地笑。加入我們這個門派吧!因爲我們的宗旨是沒有什麼不快樂,快樂萬歲!(最後一段揭曉謎底,這個“俠女”就是“我”。引用老師的話高度概括了“我”的特點。並且引出了新奇的“絕對快樂派”,讓人回味。)

【點評】

本文通過第三人稱,介紹了“我”的特點,避免了“王婆賣瓜,自賣自誇”的尷尬。語言詼諧幽默,又略帶叛逆,人物個性鮮明真實,內容生動有趣。不足之處就是在主次上應該再加以揣摩。

語文課堂教學設計10

一、教材分析

《畫雞》這篇課文是一首古詩。通過對一隻大白公雞的描繪,表達了作者對公雞的讚美與熱愛之情。這首古詩以“畫雞”爲題,從繪畫的角度寫“公雞”,通過描繪的過程,讚美公雞的美麗和貢獻,培養兒童喜愛大公雞、學習大公雞的思想感情。全詩共四行兩句,分兩層。第一層(1~2行),具體描繪公雞威武神氣的樣子。第二層(3~4行),點明公雞言行作用。在教學這首古詩時,我抓住古詩的特點,以讀貫穿始終,注重學生個性的感知、聯想、體驗等心理活動,努力調動學生多種感官參與學習過程,以此發展學生語言,啓迪他們的智慧,讓他們的心靈和情感受到美的薰陶。一是讓學生了解動物的外表;二是通過語文學習活動培養學生感受美和積累語言的能力。

二、學情分析

這一階段的學生已開始比較系統地學習漢語拼音l,能夠藉助漢語拼音試讀程度適合的文章,能夠感興趣的內容提出自己的問題,並能用口頭或圖文的方式表達自己的觀點和認識。

三、教學目標:

1、認識5個要求認識的字,會寫3個字。

2、學生能理解詩意,能背誦全詩。

3、體會學習拼音識字的樂趣,加深理解字與拼音的關係。其中,學生能初步運用拼音試讀古詩,學習生字詞。

四、設計理念:

主體性教學理論。從教學角度來看,學生是認知和發展的主體。教育的本質就是喚起學生主體內在的需要、動力,創設發揮學生主體性的情境,激勵學生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幫助學生不斷創造新的自我。我們應把握新課程標準的基本理念,即“以人爲本,促進個體的和諧發展”,要注重興趣的培養、情感的激發、語言的感悟積累、學習方法的習得、良好學習習慣的養成等。

五、教學流程:

(一)引入:

首先,我以看圖說話的方式導人,激發學生交流的興趣。讓學生談自己對公雞的瞭解和認識?從而揭示課題並板書課題:畫雞。這時我用拼拼音的方法,讓學生試讀生字,拼讀生字。其目的是要引起學生對拼音的注意。接着,通過引導激勵,激發學生學習古詩的興趣,另一方面以拼音爲憑藉認識相應的生字詞,並順利過渡到試讀古詩。

(二)初讀古詩,趣學生字

1、指導試讀古詩,學習生字:

1)讓學生試讀古詩,初步運用拼音來學習生字;同桌間互讀古詩,相互幫助學習生字。

2)用手指着書,跟着錄音讀古詩。從而喚起學生的有意注意,幫助學生記憶字形、位置,糾正字音。

3)檢查,指名讀,引導學生評價

4)小老師帶讀,利用學生之間識字量的差異,讓識字量大的學生當小老師,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需求。

5)同桌合作,相互讀。因爲,這是初入學兒童進行小組合作學習的基本形式。

6)師生接讀,這是幫助學生記憶熟悉語言的`一種方法,有助於兒歌的整體輸入。

7)全班齊讀

8)分組比賽讀

2、教學生字詞:

1)縮小語境,提出詞語。

2)再從詞中抽出生字。

3)靈活運用生字卡片,通過“開火車”、“搶答”等多種遊戲活動,使單個生字反覆多次,不斷與學生見面,激發學生興趣,動靜結合,最終達到準確快速認讀的程度。多種方法學習生字。

4)教師根據漢字的結構規律和學生的年齡特徵,對生字進行多種方法構建、學習。

例如:a、猜字謎。平:一字五筆,有些出奇,六十又差,八十有餘;千:一個字,有十撇。

b、編故事。生(牛一):它是牛小壯,在跑道上奔跑。

c、數筆畫。萬:一筆橫,二筆撇,三筆橫折鉤,一共有三筆。

d、看實物。門:觀察教室的門框,學習“門”字。

e、找朋友。戶:“屍”字上面加一點,就是“戶”字。

f、出示生字,多種方法識字(指名讀,齊讀,開火車讀,領讀)

g、給生字戴帽子:拼音作帽子,找準生字給戴上。

總之,通過以上多種形式,大面積,分層次的聽讀、識字活動,較好地促進了學生對古詩的整體記憶,發展兒童了的語言;同時,利用拼拼音的方法和無意識的識字作用,達到識字的目的。

(三)再讀古詩,整體感知

1、學生自由讀詩。教師激疑:同學們讀了這首詩,說一說知道了什麼。

2、學生一邊說,教師一邊歸納並板書。

樣子:頭上紅冠

大公雞

顏色:滿身雪白

打鳴:一叫門開

3、出示表格練習(口答)

4、突破難點,學習最後兩行。通過認識祖國的地圖,教讀祖國的名字和欣賞祖國的風景圖片等方式,學生情感得到了薰陶,入情入境,從而達到與作者、教材情感的共鳴。

(四)、品詞賞句,感悟詩情

1、自由讀第一句,看圖想一想:這隻大公雞的冠子和羽毛有什麼特點?(頭上紅冠,滿身雪白。)

(1)出示圖片,讓學生再次看一看大公雞的冠子和羽毛,理解“頭上紅冠”和“滿身雪白”。(2)指名錶演大公雞“走”的神態。(3)教師小結:同學們已經認識了這隻大公雞,你們在日常生活中聽見過大公雞的叫聲嗎?有誰知道它一般在什麼時候叫?我們學習第二句就知道了。

2、指名讀第二句,聯繫生活實際想一想:大公雞怎樣叫?

(1)理解“叫”。

(2)提問:大公雞一叫,人們就去幹什麼?(學生據古詩內容回答後,教師再引導學生聯繫生活實際展開想象)(3)說一說這句詩的大意。(4)體會大公雞的勤勞:這首詩的作者喜歡這隻大公雞嗎?爲什麼?

(五)、感情朗讀,背誦古詩

因爲學生預習時,大多已經將古詩背誦會了,所以該環節只需要給學生幾分鐘時間讓學生自由誦讀即可。

(六)、回讀古詩,完成作業

1、按古詩原文填空。

不敢輕言細語,一叫開。

大公雞

樣子顏色打鳴

2、畫一隻大公雞,看誰畫得又快又好。在畫的左上角題上《畫雞》這首詩,左下角寫上自己的名字。

(七)、課外延伸,積累語言

選擇一種動物,介紹它的樣子,從而將課堂延伸至課外,讓學生的學習興趣得到了繼續保持,並促進了學生間,學生和家長間的交流、溝通。

語文課堂教學設計11

【案例背景】

在教學中,我們常常會在課堂上遇到一些突發事件。這些突發事件會極大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比如一隻鳥飛進了教室,某個同學從板凳上跌落等等,課堂常常在一片喧鬧中久久不能平靜。新課改中要求教師要注意課堂的生成性,那麼作爲一個語文教師,在遇到這類和教學完全無關的突發事件時該如何處理呢?生成性的課堂考驗着教師的教學智慧。

【案例描述】

夏末秋初的一天,下午的第二節課學生本來就沒有精神,再加上天空陰沉好像要滴下水來的`樣子,這節語文課就上得很沉悶。離下課還有十幾分鍾,我正想如何將下一個知識點落實下去,突然一聲炸雷,大雨瓢潑般落下。學生全都驚呼起來:“下大雨了!”所有的眼睛望向窗外,嘴裏還發出各種各樣的感嘆和評價。看來,後面的十幾分鍾就要泡湯了。

我突然想起了一個作文話題:“風”,今天,我是否可以讓學生以“雨”爲話題進行一個片斷練習呢?

於是,我要求學生安靜下來,觀察雨,然後展開自己的聯想,以“雨”爲話題寫一段文字。

學生聽着挺感興趣,很快就安靜下來,開始沉思,幾分鐘後,幾乎所有人都開始寫起來。十分鐘後,所有的片段交上來,都比平時要寫得好。

第二節課,我又對學生的作文進行了講評,引導他們從描寫逐步深入到對“雨”的精神、意義的思考,由“雨”擴展出去,談出自己的觀點和看法。學生思路比較開闊,想到了各種時節的雨,各種特點的雨,雨的節奏、雨的聲音,由雨引起的思緒等等。

【案例評析】

上完這節課,自己有一點小得意:我沒有讓這十幾分鍾白白浪費,而且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開拓了學生的思維。在整個過程中,教師運用自己的智慧順勢利導是非常重要的。對學生的喜好,宜疏不宜堵,在那種情況下,強要落實原來的教學計劃幾乎是白費力氣,而且沒有任何效果,那爲何不順勢而爲呢?我認爲在這堂課上,教師基本做到了重視調動學習興趣,對學生進行有效地引導,對學生的學習行爲有要求有檢查等方面,還算是比較成功的。

這樣的片段還有很多,比如因明天要開運動會,下午的最後一節課學生特別浮躁,我就設計了與運動會有關的語言運用題和學生一起做,學生興致高漲,訓練效果非常好。

【教學反思】

不過,課後我發現有一個女生沒有交上寫作片段,在大家寫的時候,她緊捂着耳朵趴在桌面上。課間我將她批評了一頓。

後來經過了解才知道該女生從小對大雨充滿恐懼,尤其害怕打雷。

反思自己當時的行爲,如果課間不是粗暴的批評,而能加以詢問,引導學生描寫出自己的害怕,收到的效果是不是更好呢?由此可見,教師不光要有知識,還要有善於觀察的眼睛。

語文課堂教學設計12

一、 出示《遊子吟》古詩。指名讀。

二、 檢查預習。

1、 你知道這首詩是誰寫的?(板書:孟郊)他是哪個朝代的人?(唐朝)

2、 他爲什麼寫這首詩?(生:他想銘記母親對自己的慈愛)板書:銘記(什麼叫銘記)生:永遠記住

3、 師小結:他就是想記住母親的恩情,今天我們繼續學習(請學生伸出小手和老師一起書寫課題)師生共同板書師提示學生注意恩是上因下心。

三、 自由讀一節,動筆畫出給自己感受最深的句子。

小組內交流最感動的句子。生1:夜深了,母親還在油燈下一針針一線線地縫補衣服。從一針針一線線體會到了母親很關心很愛他,縫得很仔細,指名2-3人讀中體會問:她在縫衣服時還會想些什麼?你從中又體會到了什麼?(生1說捨不得兒子走;生2說她想兒子早點回來)

第二節中還有哪些地方讓你感受深?指名說並讀。(師點評你讀出了母親對兒子的不捨)生2讀(師點評你讀出了依依不捨)生齊讀。這時孟郊看到母親頭上怎樣?他心裏又會怎樣想?生1她昨夜肯定沒睡好,爲我操心生2母親昨晚睡遲起早生3:母親爲兒子操心把頭髮都弄白了。師:溼潤是什麼意思?(眼淚在眼眶裏打轉轉沒流下來)

師小結:母親的恩情一方面體現在行動上,一方面體現在語言上。板書

四、 讓我們輕輕地讀這首詩,找出文中和詩句相對應的句子,仔細聽。

師:沐浴着陽光的小草,無論怎樣都報答不了母親的.恩情啊!(生:):

師:有一天,兒子要出遠門了,母親給他縫補衣服。

師:夜深了,母親還在油燈下一針針一線線地縫着。生;臨行密密縫

師讓學生說意恐遲遲歸的意思。

讓學生練習背誦,看誰在最短的時間內背上。一組展示背誦(齊背)背得怎樣?有感情嗎?另一組挑戰背。師小結:剛纔兩小組同學把最後一行詩句背誦的特有感情又《遊子吟》齊讀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這是千古名句,要記住。那麼我們能爲母親做些什麼呢?小組內討論,看誰能做一個愛母親的孩子

生1幫母親洗衣服、刷碗、切菜、等做家務。生3:洗腳。

師:希望你能說到做到,落實到行動上今晚給母親洗腳。

板書: 行動上

母親的恩情 太陽的光暉

銘記 語言上

孟郊

語文課堂教學設計13

學習目標:

1.認識7個生字,會寫13個生字。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邊讀邊想象,感受錢塘江大潮的壯觀。

3.蒐集有關錢塘潮的資料,瞭解大自然的神奇。

學習重難點:

理解生字新詞和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錢塘江大潮的壯觀。

課前準備:

1.多媒體課件。

2.課前蒐集有關錢塘潮的資料。

課時安排:

二課時

(一)

一.導入新課

1.啓發談話。

2.課件播放錢塘江大潮錄像。

二.學習新課。

(一)初讀課文,讀準字音。

1、同桌對讀生字詞。

2、抽讀生字卡,師正音。

(二)導學課文,理解字詞。

1、學習第3自然段,結合句子理解字詞,並指導朗讀。

①聽師朗讀第3自然段,勾出帶有生字的詞語。

②讀後提問。

③理解詞語:人聲鼎沸。

④總結學法:(小黑板出示)。

2、用同樣的方法學習4、5自然段中的生字新詞(2分鐘)。

①同學們還有哪些生字新詞不能理解?

②師答疑。

3、同桌互相檢查這些生字新詞是否都理解了。

4、教師抽查並總結。

(三)析字形,寫生字。

1、學生找出難寫或易寫錯的字,大家分析,老師在黑板上板書示範。

2、學生練習,將黑板上的字一個寫一遍,再分小組評議,說說你認爲誰的哪個字寫得好,好在哪裏,,引導學生鑑賞。

三、作業:

1、抄寫生字。

2、朗讀課文。

(二)

一.激趣導入,引出壯觀

1.談話,板題。

2.理解觀的意思,引出天下奇觀。

3.導入3、4自然段。

二、觀看錄像,感受壯觀。

看看畫面,聽聽聲音,感受這一天下奇觀。

三、小組合作,感悟壯觀

1.談話激發學習興趣。

2.合作學習提示:a.你喜歡文中的那一句,爲什麼?你能把你喜歡的這句話讀的讓你們組內的同學也喜歡上它嗎?b.你在學習中有什麼問題,你們小組是怎樣幫助你解決的?c.通過小組合作,你都學懂了些什麼?

3.組建合作小組

4.組內合作學習

5.反饋合作成果,構建全體讀書感悟氛圍。

6.引導小組感悟。

a.朗讀文中描述大潮的句子;

b.課件展示描述的情景;

c感情朗讀。

四、聽聽讀讀,發現作者觀潮順序

1.範讀課文,聽後練習。剛纔大家很有感情地朗讀了這些描寫潮水的語句。不過,把觀潮的順序給打亂了。其實,作者寫得可有順序了。下面,我們就先來做一個聽的練習。

聽老師讀這段話(出示),看誰本事大,能聽清作者是用哪些詞語把這四處的描寫給連接起來的。待會兒,請你把聽到的詞語寫下來。

師讀生聽:

午後一點左右,從遠處傳來隆隆的響聲,好像悶雷滾動過了一會兒,響聲越來越大,只見東邊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現了一條白線。那條白線很快地向我們移來,逐漸拉長、變粗,橫貫江面。(再近些),只見白浪翻滾,形成一道兩大多高的白色城牆。(浪潮越來越近),猶如千萬匹白色戰馬齊頭並進,浩浩蕩蕩地飛奔而來。那聲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顫動起來。

2.感悟發現:作者是按從遠到進順序來描寫潮水的;抓住了大潮的`聲音和大潮的變化描述出了大潮的雄偉壯觀。

3.齊讀課文,感受壯觀。

五、思路引導,背誦壯觀

1.出示思路提示句子

2.出示音樂、畫面,激發背誦興趣

3.評價:背誦得多有感情啊!我們彷彿站在錢塘江畔,和作者一起感受到潮水越來越近,聲音(越來越響),浪頭(越來越高),氣勢(越來越大)。錢塘江大潮真不愧爲(天下奇觀)!我們爲之自豪,爲之(驕傲)!

六、創設情境,運用語句

1.積累詞彙

今天,我們學習的兩個自然段裏,詞語非常豐富,你們想不想把它們積累起來?聽老師說詞語的意思,看誰的反應快,老師語音剛落,就能很快地站起來說出哪個詞語表達了這個意思。(人聲鼎沸、山崩地裂)

2.運用詞彙

看得出,同學們在閱讀課文的時候,還挺注意詞語的積累,不過,會不會用了

呢?咱們來自我檢驗一下,我這兒有一段話,可是不完整,你們能不能在括號中用上今天學到的詞語,使這段話表達得清楚通順呢?師出示一段話:

今天,我去海寧觀潮。潮來之前,江面上()。可潮來時,卻一浪一浪(),一浪一浪()。湖水聲猶如(),海堤上儘管(),但竟聽不出他們在說些什麼。漸漸的,潮過去了,消失在()的地方。

(學生分四人一小組討論,然後選派一代表報告)

3.師生共同評價

七、全課小結。

語文課堂教學設計14

1.課題名稱:

《詹天佑》、《懷念母親》、《彩色的翅膀》、《中華少年》 2.概述

· 小學六年級語文上冊。

· 所用教材:人教版九年義務教育小學語文教科書 · 所需課時:八課時 3.教學目標分析 知識與技能:

1.學會生字,能正確讀詞語。能抄寫自己喜歡的詞語和句子。 2、感情朗讀,並背誦自己感受最深的部分。 3、蒐集文中相關的資料,爲綜合性學習做準備 過程與方法:

1)談話導入,揭示課題。培養訓練學生分析比較的思維能力。

2)初讀課文,感知課內容, 通過討論活動,培養學生的協作能力、分析思考能力。 3)理解課文交流感受。 通過研究活動,使學生掌握應用網絡進行學習的方法。 情感態度價值觀

課文從不同的角度表達了愛國情感,讓學生在字裏行間感受着中華兒女的愛國情懷,增強對祖國的熱愛之情,併爲自己是一箇中國人感到自豪,更爲祖國的日益強盛而驕傲。

4.學習者特徵分析:根據以往在此班上課的觀察與瞭解我認爲: 在智力因素方面:

在這節課前,學生們已經瞭解了單元大綱要求。該班學生的整體學習成績在年級中屬於中等,學習能力較強,思維活躍,肯動腦筋,能積極參與討論、發表自己的觀點。 在非智力因素方面:學生的蒐集信息和處理信息的能力 5.教法和學法:

主要是啓發、講授爲主要方式。由教師提供資料,引導學生根據資料進行學習。整體上把握本單元的課文內容主要通過老師的分課講授由學生圍繞課文題目進行分析、討論,並在此過程中,培養學生的分工協作精神。 組織學生進行成果展示,鍛鍊學生的思維能力、表達能力。儘量發揮學生的學習主動性、積極性。 利用課件和網絡媒體進行教學,使學生充分掌握該單元的大綱要求

學生的自主學習策略:課上積極參與思維、協作、討論。(主動參與策略) ,利用網絡收集、整理信息,與小組成員協作使用PPT製作電子作品。(信息加工策略、問題解決策略、協作策略)講解調查結果,演示PPT作品。(表達策略、參與策略) 6. 教材分析:

本組教材圍繞“祖國在我心中”這個專題,按照近代到現代的順序,選編了適合高年級學生的幾篇具有濃厚愛國主義情感的課文。《詹天佑》、《懷念母親》、《彩色的翅膀》、《中華少年》這四篇課文都圍繞專題,從不同的角度表達了愛國情感,讓學生在字裏行間感受着中華兒女的愛國情懷,增強對祖國的熱愛之情,併爲自己是一箇中國人感到自豪,更爲祖國的日益強盛而驕傲。

《詹天佑》教學的重難點是:抓住關鍵句段,體會詹天佑的愛國熱情和創新精神,並體會關鍵詞句在表情達意方面的作用。 《懷念母親》教學的重難點是:能抓住關鍵詞、句、段和日記,體會季羨林爺爺思念祖國的情感,感悟愛國情

《彩色的翅膀》、教學重點是::1.瞭解邊防戰士愛祖國海島的獨特方式,體會戰士的愛海島、愛祖國的情感。2.瞭解自然界中瓜果蔬菜的收穫與昆蟲的關係。

難點:理解戰士小高最後說的那段話的含義,感受戰士們對海島的熱愛,對祖國的熱愛。 《中華少年》教學重點:瞭解祖國的過去、今天、明天

難點:感受中華少年熱愛祖國的情感和自豪感。

7、教學過程: 學習情景:

通過圖片演示和展示資料,爲學生學習提供真實的情景。爲學生的協作學習創設適當的網絡環境。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感。

(一)出示圖片,談話引入

1.通過閱讀資料,同學們自由談 (二)、讀略讀提示,明確學習目標

1.讀略讀提示,想想這節課的學習任務是什麼?

(1.以充沛的感情朗讀課文,體會作者的深情。2.採用不同形式的讀,然後交流讀後的體會。) (三)分配任務,學生自讀詩文

1.生分四人小組,自己分工。教師出示學課文指導 A 小組分工,分幾個角色。 B 幾人合作朗讀課文。

C 找出不理解的地方,與小組成員討論得出結論。(可藉助學習工具幫助學習,如字典) D 討論每段課文分別講了什麼,表達着怎麼樣的一種感情。 E 帶着自己感受到的感情分角色朗讀。

F 換角色再讀詩文,將自己的感受用一段話表達出來。(文體不限,字數不限) 2.生分組活動。

(四)全班交流學習成果

1.生按自己的角色分配,全班一起讀課文。 2.生交流小組尚未解決的問題。

3.生交流每段課文分別講了什麼,表達着什麼樣的思想感情。

從不同的角度表達了愛國情感,學生在字裏行間感受着中華兒女的愛國情懷,增強對祖國的熱愛之情,併爲自己是一箇中國人感到自豪,更爲祖國的日益強盛而驕傲。

4.交流自己寫的'感受,在聽別人感受後,可以充實自己的感受。

(五)選擇自己感受最深的段落,帶着激情在反覆讀,然後背誦。 8.資源

· 指導教師一名;

· 網絡教室;

· 人教版義務教育小學六年級上冊語文教科書 · 與教材配套的掛圖若干

· 關於介紹第二單元的圖片、視頻和閱讀材料,關於學生討論中需要用到的表格,學生學習活動中可能用到的相關網站的網址以及與此主題相關的或類似的其他主題網站的材料。

9. 評價

?學生自評:

?“第二單元的學習成果”討論評價表

請公平的爲各個小組的表現打分!打分可以是1~5種的任意一個。其中5爲最好,1爲最不好。

10.幫助和總結 拓展思考題/活動: 1、在讀中探討、理解

在教學過程中能通過多形式、多層次的讀讓學生探討、理解課文。在課的結構上體現了“三大讀”:感知性讀、感悟性讀、鞏固性讀,很有層次性;而在形式上有:默讀、個別讀、範讀、引讀以及老師與學生、同學與同學的分角色讀。

2、抓住重點進行學習

3、創設情景,激發情感,加深感悟

本組教材還圍繞專題安排了一次“祖國在我心中”的綜合性學習。從這個安排,我們不難看出編者的意圖在於讓學生通過

多種途徑、多種形式感悟、表達自己的愛國情,強調語文的薰陶感染作用和培養學生的蒐集信息和處理信息的能力、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感。

4、讓學生提出疑問,培養學生們自主學習的興趣和能力。

語文課堂教學設計15

【教學目標】

《<論語>十二章》是文言語錄體。孔子及其弟子爲我們闡釋了對今天的學生仍有指導作用的學習方法和態度,還有道德修養和爲人處世之道。《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指出:“認識中華文化的豐厚博大,吸收文化智慧”是語文教學的總目標之一。而這一目標的達成主要依靠對文言文的學習。本課涉及的《論語》是一本記錄孔子及其弟子言論的語錄體古籍,是我國古代文獻中的一部鉅著,是中華民族優秀的文化遺產,對我國幾千年的封建政治、思想、文化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即使在今天,其精華部分依然爲人們所倡導。

課文中所選的《<論語>十二章》,着重敘述了求知態度、學習方法、修身做人三方面內容。這三方面內容均歸屬於良好的行爲習慣和學習習慣範疇。著名教育學家葉聖陶說過:“教育就是養成好習慣。”著名語言學家呂叔湘先生也曾說過:“在語文教學上主要的任務應該是培養學生的良好習慣。”因此,本文旨在讓學生深刻理解語言含義,並聯系生活實際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和行爲習慣,深入養成教育。

【教學目標】

1.學習重點文言詞語和句式,正確理解課文內容,背誦課文,積累語言。

2.品味語言,感受《論語》的魅力,體會其中倡導的修身和爲學之道。

【教學重點】

1.掌握常用的文言實詞,能用現代漢語翻譯課文。

2.理解課文的內容,掌握關於學習方法和學習態度的名言警句。

【教學難點】

領悟《論語》的深刻內涵。品味語言,感受《論語》的魅力,體會其中倡導的修身和爲學之道。

【教學課時】

2課時

第1課時

【課時目標】

1.學習重點文言詞語和句式。

2.理解疏通文意。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瞭解作品

師:人們常說“半部論語治天下”,《論語》不僅作爲一種導向,更作爲一種精神,融入了世代中國人的血脈,隨着時代跳動的脈搏,流淌不息。今天我們要學習的就是《論語》十二章。讓我們先來了解一下孔子和《論語》。

課件出示:

(1)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魯國陬邑(今山東曲阜東南)人,春秋末期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儒家學派的創始人,與戰國時期儒家的代表人物孟子並稱“孔孟”,被後世尊爲“聖人”。相傳孔子有弟子三千,其中賢者七十二人。孔子知識淵博,是私人講學之風的開創者,爲我國教育事業的發展做出了重大貢獻,被譽爲“萬世師表”,是中國歷史上偉大的教育家,更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代表人物。

(2)《論語》共20篇,是由孔子的弟子和再傳弟子編寫,以語錄體和對話體爲主,是記錄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的一部儒家經典著作。

《論語》以語錄體爲主,只記錄孔子及其弟子說的話,不寫出說話的環境和說話的對象;也有對話體,記錄孔子對弟子(或其他人)的問題所做的回答;還有敘事體,其中有一點情節,但也以記錄孔子的話爲主。

《論語》首創語錄體寫法,格言警句,美不勝收。我們耳熟能詳的成語“不恥下問”“溫故知新”“學而不厭”“舉一反三”“見義勇爲”“當仁不讓”“盡善盡美”“捨己爲人”等都出自其中。

師:我們今天學習的《〈論語〉十二章》也是格言警句的薈萃,大體可以分爲“修身”“治學”兩大類。這節課的學習,我們要完成兩個目標:熟讀成誦,理解文意。我們分三步進行:朗讀,解讀,吟誦。

【設計意圖】介紹孔子及《論語》的相關知識,讓學生初步感受《論語》魅力,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爲課文學習做準備。

二、朗讀課文,理解文意

1.藉助資料,讀準字音

2.範讀學讀,讀準節奏

師播放課文朗讀錄音,課件出示課文朗讀節奏劃分。

課件出示: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學而》)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爲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學而》)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爲政》)

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爲師矣。”(《爲政》)

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爲政》)

子曰:“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雍也》)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雍也》)

子曰:“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述而》)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捨/晝夜。”(《子罕》)

子曰:“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子罕》)

子夏曰:“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張》)

3.自由練讀

朗讀提示:

(1)字正腔圓。“字正”就是字音準確,“腔圓”就是發音飽滿。

(2)抑揚頓挫。讀準節奏,注意語速語調。

4.指名朗讀

教師指名學生朗讀,並點評。

【設計意圖】理解文言文,首先要讀準文言文。從朗讀開始進入課文學習,通過朗讀,感受《論語》語錄體的特點,培養文言語感,初步感知文章內容。

三、藉助註釋,疏通文意

1.理解重點詞語

課件出示:

(1)通假字

①不亦說乎(同“悅”,愉快)

②吾十有五(同“又”,用於整數和零數之間)

(2)詞類活用

①學而時習之(名詞作狀語,按時)

②吾日三省吾身(形容詞作狀語,每天)

③溫故而知新(形容詞用作名詞,“學過的知識”“新的理解和體會”)

④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形容詞的意動用法,以……爲快樂)

⑤飯疏食,飲水(名詞用作動詞,吃)

(3)古今異義

①可以爲師矣(古義:可以憑藉。今義:表示允許或能夠。)

②飯疏食,飲水(古義:粗糙。今義:事物之間距離遠,事物的部分之間空隙大。)

(4)一詞多義

不亦樂乎(形容詞,高興)

回也不改其樂(名詞,樂趣)

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形容詞的意動用法,以……爲快樂)

學而時習之(代詞,指學習的內容)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代詞,指學問和事業)

曲肱而枕之(代詞,指胳膊)

擇其善者而從之(代詞,指優點)

2.理解重點句子

課件出示:

①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譯文:有志同道合的人從遠方來,不是很愉快嗎?人家不瞭解我,並不因此惱怒,不也是君子嗎?

②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譯文:只是讀書卻不認真思考,就會迷惑;只空想卻不讀書,就會疑惑。

③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譯文:幾個人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可以做我老師的人。選取他們的優點而學習,如果也有他們的缺點就加以改正。

④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捨晝夜。”

譯文:孔子在河邊感嘆道:“時光像流水一樣消逝,日夜不停。”

⑤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譯文:廣泛學習且能堅定自己的志向,懇切地發問,思考當前的事,仁就在其中了。

3.針對性精講

4.翻譯全文,貫通文意

5.齊讀課文

師:同學們,《論語》是中國文化的核心典籍之一,對後世影響深遠。下面,讓我們懷着一種自豪的心情再一次誦讀本課。(生齊讀課文)

【設計意圖】指導學生在朗讀的基礎上進行默讀,圈出難以理解的字詞,再借助文下注釋、工具書和老師提供的重點詞語、句子的解釋,自主譯讀課文。教師進行有針對性的講解,引導學生貫通文意,達到準確理解全文意思的學習目標。

四、佈置作業,課外鞏固

熟練背誦本文。

第2課時

【課時目標】

品味語言,感受《論語》的`魅力,體會其中倡導的修身之法和治學之道。

【教學過程】

一、複習導入

1.檢查課文背誦

2.導入

師:上節課我們初步理解了本文的大意,今天讓我們繼續探究這十二章內容中所蘊含的修身之法和治學之道。

二、分章概括,整體感知

師:通讀全文,用自己的話概括每一章論述的問題是什麼。

預設

課件出示:

第一章:第一句講學習方法,第二、三句講修身做人。

第二章:闡述自省以提高自我修養的觀點。

第三章:講的是不同年齡階段修身做人的一些做法。

第四章:討論學習方法,說明了溫習舊知識的重要性。

第五章:闡述學習和思考的辯證關係。

第六章:讚揚顏回安貧樂道的高尚品質。

第七章:講興趣對於學習的重要性。

第八章:講的是當“富”與“義”發生矛盾時,寧願貧賤而堅守“義”。

第九章:前兩句講正確的學習態度:要虛心求教,取長補短,彌補不足。後兩句講的是要學習別人的優點,對照別人的缺點修正自己的缺點。

第十章:對時間流逝、生命短暫的嘆息,說明要學會珍惜時間。

第十一章:講的是要堅守自己的志向。

第十二章:說明一個人要有大志,還要善於思考,纔能有較大的收穫。

三、分類品析,探究哲理

師:《〈論語〉十二章》章章精粹,有教我們修身的,有教我們治學的,我們把它理一理,請同學們在書上批註標示,將文中的哲理句子分類歸納到“治學”“修身”兩類裏。

預設

課件出示:

治學篇

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學習方法)

溫故而知新,可以爲師矣。(學習方法)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學習方法)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學習態度)

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學習態度)

修身篇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爲人處事)

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道德修養)

吾日三省吾身:爲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自我修養)

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個人修養)

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道德修養)

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道德修養)

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道德修養)

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仁在其中矣。(道德修養)

【設計意圖】將零散的“語錄”分類歸納,既整理了思維,啓迪了思考,也爲進一步體會文中倡導的修身和爲學之道做了準備。

1.品讀“治學篇”

(生根據課件,一齊吟誦“治學篇”)

(1)思考:在新知與舊知、知識與實踐的關係上,孔子是怎麼看的?

預設

在新知與舊知的關係上,孔子認爲“溫故”可以“知新”,“溫故”“知新”的人可以當老師。這裏,孔子強調的是“知新”,是一種開拓、創新的精神。

在知識與實踐的關係上,孔子認爲要“學而時習之”。學了知識要按時去複習,把所學的東西運用到行動上,在實踐中加深對知識的掌握程度。

(2)在學與思、學與問的關係上,孔子是怎樣認爲的?

預設

在學與思的關係上,孔子認爲學習與思考必須結合,二者缺一不可。只讀書而不通過自己的頭腦加以思考,就會迷惑;只是一味地空想而不讀書,就會疑惑。

在學與問的關係上,孔子主張既學又問,不僅問知識比自己多、才能比自己高的人,即使是知識比自己少、才能比自己低的人,只要他們在某一方面有一技之長、一得之見,就應該虛心向他們求教。

(3)結合自身談一談:你最欣賞的“學習之道”是哪一句?它給了你怎樣的啓示?

預設

示例一:我最欣賞“溫故而知新”。溫習舊知識,能有新的發現,這需要在溫習的時候有所思考,有所領悟。所以,我們在複習的時候,要獨立思考,從舊知識裏獲得新的體會。

示例二:我最欣賞“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一味讀書而不思考就不能深刻理解,一味空想而不去踏實學習就會疑惑不解。所以,學習和思考要結合起來,才能深入理解,有所領悟。

示例三:我最欣賞“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樂之”才能全身心地置身其中,纔能有真知灼見,纔能有所成就。所以要提高學習興趣,全神貫注投入學習。

示例四:我最欣賞“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每個人都有缺點和優點,我們要虛心向他人學習,時刻關注身邊的人與事,從中汲取經驗教訓。

【設計意圖】在理解文意的基礎上,引導學生整理、思考、交流,逐步消除學生與經典的隔閡,拉近典籍和現實的距離,帶領學生深入領會“學習之道”,吸取其中的有益營養,古爲今用。

2.品讀“修身篇”

(生根據課件,一齊吟誦“修身篇”)

師:在“修身篇”裏,有孔子及其弟子自述的修身進德之法。我們來品析一下這幾句話的意思。

課件出示:

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吾日三省吾身:爲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1)孔子的進德修業可以分爲哪幾個階段?曾子的自我修養的方法是什麼?子夏的求“仁”途徑又是什麼呢?用自己的話說一說。

(生交流明確)

預設

孔子的進德修業可以分爲三個階段:十五到四十歲是學習領會階段,五十到六十歲是安心立命階段;七十歲是主觀意識和做人的規則融合爲一的階段。

曾子的自我修養的方法是加強自我反省。

子夏求“仁”的途徑是“博學”“篤志”“切問”“近思”,就是廣泛學習,堅定志向,提出疑惑,聯繫實際思考自我。

(2)從孔子及其弟子的“修身之道”裏,你懂得了什麼道理呢?

(生交流明確)

預設

進德修身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道德的修煉需要自我學習,自我反省。自我反省能把外在的道德約束內化爲對自己的自覺要求。當思想與言行統一,能自覺遵守道德規範時,就達到了極高的道德境界。

(3)“品德是最高的學位。”明白了這些道理,你準備怎樣開啓自己的修身之路呢?

(生聯繫自身實際,各抒己見)

預設

堅定志向,加強學習,加強自我反省,等等。

【設計意圖】這一教學板塊,精心整合了教學內容,細緻地安排了學生的學習活動,引導學生以吟誦、品議的方式逐步理解經典的思想核心,讓學生成爲課堂有序學習活動的主體,使其在活動中啓迪思維,涵養心靈,得到傳統文化的薰陶。

【板書設計】

【教學反思】

這篇課文的教學設計,我運用了板塊式教學思路,第一節課分三步(“朗讀—解讀—吟誦”)落實第一個教學目標“學習重點文言詞語和句式,正確理解課文內容,背誦課文,積累語言”;第二課時通過分類品讀落實第二個教學目標“品味語言,感受《論語》的魅力,體會其中倡導的修身和爲學之道”。

【疑難探究】

《論語》裏的“爲學之道”有哪些?

①關於學習的態度。孔子認爲,追求學問首先在於愛學、樂學,這是關鍵。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雍也》)其次,要“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述而》)。第三,專心致志,知難而進。孔子曰:“士志於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里仁》)同時,他還認爲追求學問是一個艱難的過程,要敢於知難而進,“力不足者,中道而廢,今女畫。”(《雍也》)孔子勉勵冉求要知難而進,只有這樣才能得道。事實上孔子自己就是“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述而》)的人。第四,要虛心求教,不恥下問。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同時,孔子提倡和讚揚“敏而好學,不恥下問”(《公冶長》)的學習精神。

②關於學習的方法。孔子在和弟子的交談中多處提及學習方法問題,最著名的莫過於“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學而》),“溫故而知新,可以爲師矣”(《爲政》)。與此同時,孔子還特別強調學思結合,勇於實踐。他說:“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爲政》)另外,孔子還非常重視精益求精,“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學而》),反對一知半解,淺嘗輒止。

③關於學習的內容。孔子主張學習要博,要廣,不能偏頗、單一。他提出要用四種東西作爲自己的學習綱要,這就是“文、行、忠、信”(《述而》),即文化知識、品德修養、忠誠篤厚、堅守信約。這四項內容對於自己和別人都具有重要意義。孔子在重視博學的同時,也強調學習要抓根本的東西。子曰:“賜也,女以予爲多學而識之者與?”對曰:“然,非與?”曰:“非也,予一以貫之。”(《衛靈公》)這裏孔子在回答子貢的問題時,說明自己的“多學”是相對的,在多學的基礎上,是用一個道理來貫穿自己的學說的,這個道理就是學習的根本,學習重在抓住根本。

④關於學習的目的。孔子認爲,學習必須有明確的目的,但重點在於“學以致用”。子曰:“誦《詩》三百,授之以政,不達;使於四方,不能專對;雖多,亦奚以爲?”(《子路》)又說:“德之不修,學之不講,聞義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憂也。”(《述而》)由此可見,讀書的目的,不在於死記書本,而在於應用,在於實踐,在於“舉一反三”地靈活運用知識。關於這一思想,在孔子的學生子夏的思想中也表現出來。子夏曰:“仕而優則學,學而優則仕。”(《子張》)也就是說當官時有餘力就應該學習,學習後有餘力就可以做官。這一思想實質上也體現了學與用的關係,也體現了孔子辦私學的目的,即通過教育培養德才兼備的人才,讓他們直接登上政治舞臺或做教師培養政治人才。當然,在孔子看來,學習的目的也在於對道義、真理的追求,“士志於道”,“朝聞道,夕死可矣”(《里仁》)。更值得注意的是,孔子還提出了“爲己之學”的學習目的,所謂“古之學者爲己,今之學者爲人”(《憲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