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教學設計 > 四年級上冊語文《舉手的祕密》教學設計4篇

四年級上冊語文《舉手的祕密》教學設計4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89W 次

作爲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就不得不需要編寫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教育技術的組成部分,它的功能在於運用系統方法設計教學過程,使之成爲一種具有操作性的程序。那麼問題來了,教學設計應該怎麼寫?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四年級上冊語文《舉手的祕密》教學設計,歡迎閱讀與收藏。

四年級上冊語文《舉手的祕密》教學設計4篇

四年級上冊語文《舉手的祕密》教學設計1

教學目標:

1、在語境中理解重點語句的意思。

2、在閱讀中,體會文中的細節描寫,使學生能夠結合生活經驗,感受“我”是怎樣進步的,感悟老師巧妙的做法是對“我”的尊重、信任、和鼓勵,從而使人產生戰勝困難的自信心。

教學過程:

一、質疑導入

1、舉手對我們來說是再普通不過的事了,上課回答問題要舉手,有問題請教老師也要舉手。舉手會有什麼祕密呢?現在讓我們繼續學習課文

2、讓學生用自己的話說一說課文講了一件什麼事?

二、小組合作探究、導引釋疑

1、在學習中,“我”遇到了什麼困境?當時我心裏是怎麼想的?在課文中找到相關的句子,讀一讀。

方法提示:a自由讀課文1、2自然段 b結合實際,談自己遇到類似困境時,最希望什麼?c有感情的朗讀來感悟我的心情。

2、正當“我”傷心時,高老師是怎樣對待我的,後來又用什麼巧妙的方法幫我進步的?爲什麼高老師不當衆提出這種辦法呢? 方法提示:a有感情地讀3、4自然段來感悟 b結合重點詞句理解 c充分發揮想象力。

三、全班展示

預設:

當“我”不會回答問題舉手露餡時,心情會怎樣?應怎樣用讀來表達呢?

1、學生有感情地朗讀1、2自然段。並適時指導朗讀。

2、學生結合自己的經歷,談自己最希望:有人來幫助自己脫離困境或鼓勵自己走出困境

“舉手的祕密”是指什麼?後來我走出困境了嗎?你從中體會到了什麼?

(從中,使我能體會到高老師對學生的尊重、愛護、關心和鼓勵、、、或在遇到困境時,別人的.鼓勵、尊重能使自己樹立自信和勇氣,從而走出困境等)

四、總結全文,拓展延伸

1、“那淺淺一笑,照亮了我快樂的童年”從這句話中,我們能看出“我”克服了困難,並擁有了快樂的童年。如果你是當時的“我”,你有什麼話想對高老師說?

2、你希望老師跟你之間有什麼“祕密”嗎?可以寫在小紙條上告訴老師。

板書設計:

14、舉手的祕密

露餡兒(不自信)———從容(自信)

祕密(老師的愛)

四年級上冊語文《舉手的祕密》教學設計2

教學目標:

1.會認10個生字和1個多音字“露”,會寫6個字,參照詞語庫積累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瞭解故事中的“我”是怎樣進步的,感悟到尊重、信任和鼓勵能使處於困境中的人產生戰勝困難的自信心。

4.使學生認識到課文中的高老師之所以能巧妙地給予“我”鼓勵和信任,是出於她對學生的熱愛。愛護別人,與人爲善,纔能有效地幫助別人,啓發別人克服困難。

教學重點:

1.學會本課生字新詞。

2.理解課文內容,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

1.懂得學習時要充滿自信。

2.瞭解高老師的做法,理解她對學生的“愛”。知道愛護別人,與人爲善,才能真正地幫助別人克服困難。

教學準備:

生字卡片

教學時數: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談話導入,揭示課題。

1.小朋友們,你們有自己的祕密嗎?誰願意悄悄地告訴老師?有一個小朋友和你們一樣,也上三年級,他有一個祕密,你們想知道嗎?板書課題:舉手的祕密。

2.師範讀課文。

二、學習生字詞,初讀指導。

1.各自輕聲自由讀課文,要求:

(1)畫出文中生字新詞,想辦法記住字形、弄懂詞語的意思。

(2)把課文讀準確,讀通順,能說出故事的大體內容。

2.檢查初讀效果:

(1)小黑板出示生字詞:

A.誰能準確地領大家拼讀這些生字詞?指名領讀。擦去拼音再讀。隨機抽查生字詞讀音。注意多音字。

找出課文中這些字讀什麼音,讀讀這些句子。

B.小組內相互交流:你是用什麼方法記住生字字形、弄懂詞語意思的?

C.組織集體交流,教者適當總結帶有規律性的辦法。鼓勵

學生有創見。比如:記字形,可以用熟字換偏旁的辦法。記“仍”,把“扔”(或“奶”)的偏旁去掉,換上“亻”(單人旁)。“份”還可以用加一加的辦法識記。記“況”,左邊“冫”,右邊“兄”。“題”:左邊是“是”,右邊是“頁”,注意“頁”字要寫在“是”字最後一捺上。

(2)這篇課文講的是一個什麼故事?

A.各自練習說。

B.指名當衆講述。

3.學生自由練習朗讀。

三、鞏固練習。

1.比較下面各組字,組成詞。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選擇自己喜歡的一段對話,嘗試有感情地讀一讀,並說說爲什麼這樣讀。

第二課時

一、檢查複習。

1.試一試,你能正確認讀下面的詞語嗎?

2.出示句子:

“那淺淺一笑,照亮了我快樂的童年。”

指名讀。那是誰的笑,爲什麼會這麼大的魔力?今天繼續學習課文。

二、精讀感悟課文。

1.自由讀課文第一、二自然段。

(1)說說“我”遇到了什麼困境?在遇到困境後,“我”心裏是怎麼想的?在課文中找出相關詞語。(直接描寫:不敢舉手,出於虛榮心;動作、表情描寫:“腦袋嗡的一下蒙了”“低着頭從座位上站起來,臉紅得發燙……眼淚很快流下來”。)

(2)結合實際,談感想:你有沒有在生活中遇到過類似“我”這樣的困境?在困境中,你最希望什麼?

(3)指導朗讀:想一想該怎樣讀,爲什麼。

(4)指名當衆朗讀,說出自己對所讀內容的感受。

(5)師生評議。

2.默讀課文第三、四自然段。

(1)在“我”很傷心的時候,高老師是如何對待我的?(“一雙溫暖的手搭在我的肩膀上”“親切的笑容”)如果將課文中的“搭”換成“放”,你認爲好不好?爲什麼?看到高老師“親切的笑容”,想想“我”會怎麼想?

(2)思考:高老師是怎樣引導“我”走出困境的?

(3)高老師提出今後“我”怎樣舉手,是對“我”一個人說的,大家都不知道。爲什麼高老師不當衆提出這種辦法呢?(高老師對我十分尊重。舉左手、舉右手是師生二人獨特的'溝通辦法,既維護了“我”的自尊心,又使高老師知道了真實情況,可謂巧妙,能看出高老師對學生真摯的愛。)從這裏也可以看出這是師生倆的祕密。點題。

(4)齊讀三、四自然段。

3.輕聲讀課文第五自然段,想一想:

(1)高老師引導“我”走出困境了嗎?指名讀課文中相關句子。

(2)每每當“我”在課堂上與高老師的目光相遇時,我倆都

心照不宣地相互一笑。請同學們仔細體會這種情形,想一想,你知道了什麼?(高老師和學生心心相印,情感交融。聯繫課題,體會師生倆的祕密非常美好。)

(3)如果你是當時的“我”,你有什麼話想對高老師說?

(4)男女生比賽讀。

三、有感情地朗讀全文。

採取分組讀,師生共讀等方式。

四、總結全文,拓展延伸。

1.體會題目《舉手的祕密》中的“祕密”二字,爲什麼用這個詞?

2.你喜歡課文中的高老師嗎?爲什麼?

3.你學到了什麼?

4.你希望老師跟你之間有什麼“祕密”嗎?可以用小紙條告訴老師。

五、課外活動。

小組同學合作,將課文改編成三個場景的課本劇。

四年級上冊語文《舉手的祕密》教學設計3

教學目標

認識“蝙、蝠”等11個生字,讀準多音字“系”,會寫“蚊、即”等14個字,會寫“蚊子、即使”等12個詞語。

教學重難點

1、學會從不同角度提問。

2、能借助問題理解課文內容。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激發興趣。

1、讀了課題,同學們肯定會有疑問:課文講的是什麼東西夜間飛行的祕密?而飛機的夜間飛行和蝙蝠有什麼關係呢?下面就讓我們走進課文去找一找吧。(板書課題)

2、我們在預習的時候,蒐集了有關蝙蝠和雷達的資料,請同學們說一說你印象最深的一點是什麼。

學生交流蒐集到的資料,談自己的瞭解。

課件出示:

蝙蝠:哺乳動物,頭部和軀幹像老鼠,四肢和尾部之間有皮質的膜,夜間在空中飛翔,吃蚊子、飛蛾等昆蟲。視力很弱,主要靠本身發出的超聲波來引導飛行。

雷達:利用發射和接收無線電波進行目標探測和定位的裝置。無線電波傳播時遇到障礙物就會反射回來,雷達就根據這個原理,把無線電波發射出去,再用接收裝置接收反射回來的無線電波,這樣就可以測定目標的方向、距離、大小等。雷達在使用上不受氣候條件的影響,廣泛應用於軍事、天文、氣象、航海、航空等方面。

二、初讀課文,掃清字詞障礙。

1、請同學們大聲地朗讀課文,在讀課文的過程中,圈出本課的生字,讀準生字的字音。

2、課件出示本課生字,教師指導讀寫生字。

(1)教師重點指導易混字、易錯字。如“即”字書寫的時候要注意觀察字形,左邊上面不要多寫一點;“究”字是上下結構,下面是“九”,寫的時候要和“挖”的右半部分區分開來;“駛”右邊是“史”,不要寫成“吏”。

(2)認識多音字“系”:系(jì)鞋帶系(xì)列

(3)小組成員之間互相交流生字的寫法,互相聽寫幾個生字,並互相訂正。

3、默讀課文,用簡潔的語言概括這篇課文的主要內容。

(1)指導:要想概括課文的主要內容,我們可以先看課文題目,再根據題目去找飛機夜間飛行和蝙蝠之間的關係。我們可以先找出文中表明二者關係的重點語句,通過對重點語句的改寫,明確二者之間的關係,然後就可以概括主要內容了。

(2)請同學們找出重點語句。(課文第8自然段開頭兩句。)

(3)通過對這兩句話的改寫,我們就能概括出課文的.主要內容了。誰來說一說?

主要內容:科學家們經過反覆研究,揭開了蝙蝠能在夜間飛行的祕密,並從中受到啓發,給現代飛機裝上雷達,使飛機在夜間飛行更安全了。

小結:這個環節要層層深入,先從字詞入手,然後通過閱讀課文,瞭解課文內容,並概括文章主要意思,爲下節課的學習奠定了基礎。

第二課時

一、複習故知,導入新課。

1、聽寫生字詞,學生對照課件出示的詞語自行訂正。

2、上節課我們理解了課文的主要內容,誰能複述一下?指名回答。

3、大家都瞭解了課文的主要內容,下面我們就來仔細品讀這篇文章吧。

二、精讀課文,仔細品味。

(1)課件出示問題,學生根據問題讀相關段落

課件出示:爲了弄清蝙蝠能在夜裏飛行的祕密,科學家做了哪些實驗?

學生讀相關的段落,思考並找出問題的答案,進行全班彙報。

預設:先把蝙蝠眼睛蒙上做實驗,發現蝙蝠能在夜裏飛行和眼睛無關。再分別把蝙蝠的耳朵塞上,嘴封住,蝙蝠夜裏飛行出現了狀況。

(2)我們瞭解到科學家進行的三次實驗,也知道了最終的實驗結果。那麼,科學家通過這三次實驗得出了什麼結論呢?(課件出示表格,根據學生的回答依次出示答案)

課件出示:科學家們一共做了幾次實驗?結果分別是怎樣的?

實驗次數實驗方法實驗結果結論第一次把蝙蝠的眼睛蒙上鈴鐺一個也沒響,蝙蝠一根繩子也沒碰着蝙蝠在夜裏飛行,靠的不是眼睛第二次把蝙蝠的耳朵塞上,蝙蝠像沒頭蒼蠅似的到處亂撞,鈴鐺響個不停,蝙蝠在夜裏飛行,是靠嘴和耳朵配合起來探路的第三次把蝙蝠的嘴封住。

學生小組討論交流,總結答案,完成表格。小組選代表在全班交流。

(3)科學研究僅僅是得出結論就行了嗎?我們進行科學研究主要是爲了從中得到啓發,利用研究成果,服務我們的生活。那麼,科學家們從這些實驗中得到了什麼啓發呢?

生讀課文最後一個自然段,用簡潔的語言概括科學家得到的啓發。

預設:科學家模仿蝙蝠探路的方法,給現代飛機裝上雷達,使飛機的飛行更安全。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先從問題入手,再探究從實驗到結論的過程,這個研究過程能引起學生探究的興趣,激發他們對科學的興趣。

三、發散思維。

1、回答以下問題。

(1)飛機在夜間安全飛行僅靠雷達就可以嗎?

(2)超聲波在生活中還有什麼用途呢?

2、學習了課文,大家還有什麼問題呢?下面我們就進行一個小組活動:讀課文,列出自己的問題清單。

可以從不同角度提出問題,如可以針對課文內容提出疑問,可以從課文的寫法上提出問題,也可以聯繫生活經驗提出問題。

小組討論,列出問題清單,全班進行交流解答。

預設1:除了飛機,還有哪些地方使用了雷達?

雷達廣泛應用於軍事、天文、氣象、航海、航空等方面。

預設2:生活中有哪些發明是受到動物啓發的?

根據蜻蜓的翅膀,研製出了能消除顫振危害的飛機機翼;根據青蛙的眼睛,發明電子蛙眼等。

3、讀課後習題中《它們是莖,還是根?》的選段,提出自己的問題。

預設:選文介紹了哪幾種變態莖?作者介紹變態莖的時候,採取了什麼說明方法?

(學會從不同角度提問)

板書設計

教學反思

發散性思維對於學生來說非常重要。在教學過程中,我不僅注重對學生理解能力的培養,更注重對學生進行發散性思維的培養。我引導學生學習從不同角度提出問題的方法,並讓學生通過課後習題進行實踐,同時想辦法自主解決問題,這樣既鍛鍊了學生的發散性思維,又提高了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四年級上冊語文《舉手的祕密》教學設計4

活動目標

1、通過實驗知道油不溶於水。

2、培養、激發幼兒動手操作及對科學活動的興趣。

3、學習、認識、理解詞彙:融合、分離。

4、探索各類繪畫材料的特性(水粉顏料、油畫顏料、蠟筆等)。

5、激發幼兒樂於探索科學實驗的樂趣。

活動準備

教具:

1、清水、牛奶、紅色水、藍色水、油各一小杯。

2、圖片一張、一盆清水、一個空盆

學具:

(1)桌面:一小碗油、紅色水、黃色水、藍色水各半杯

(2)桌底:一盆清水、一個空盆

(3)每位幼兒兩個透明杯、一把小勺。

3、棉籤、白紙教具的準備中,控制好有色顏料水的濃度,以便可以在清水中更好的體現出它的色彩。選擇深色系的圖片,讓幼兒可以清晰的觀察出透過水和水杯展現出的影像。

學具的準備需要爲每位幼兒準備好一套實驗工具,讓每位幼兒都可以自己動手操作,體會其中的樂趣。清水和空盆的提供可以每桌一個,大家共用。透明的水杯以選擇底部較穩的杯子爲宜,以免幼兒在操作中碰到後,將水灑出。

活動過程

一、鞏固已有知識經驗

1、出示水提問:水是什麼顏色的?

隔着玻璃杯,透過水,可以清晰的看到圖片上內容。以此幫助幼兒理解:水是透明的。

請小朋友自己進行歸納總結,說出水的特性,知道水是無色、透明、可以流動的。

再出示牛奶提問:剛纔水顏色是無色,那請小朋友說一說牛奶是什麼顏色?

幼兒歸納總結。

設計意圖:對於水的瞭解,小朋友們從小班開始就有了逐步的接觸和認識。所以這一系列的操作由老師進行,幼兒進行總結歸納,在鍛鍊了他們觀察能力的同時也進一步加深了他們對於科學實驗所產生的結果能用語言進行總結的技能。

二、練習盛水、倒水的方法師:請小朋友們將小杯靠近大盆,再用桌子上的小勺輕輕的將大盆中的水盛到小杯中。看看誰的本領最大,可以不讓小水滴偷偷溜到盆外。

設計意圖:玩水是大部分孩子的天性,當幼兒們看到桌子上的勺子和水杯時,早已按捺不住伸手一試的衝動。爲了讓孩子能將注意力放在接下來的科學實驗中,所以在一開始就讓他們嘗試盛水、倒水的小樂趣。在幫助幼兒理解水是可以流動的特性同時,也爲了在接下來的活動中,所產生的一些操作上的需要,做好相應的練習準備。

三、融合小實驗。

1、師:小朋友,清水中加入紅色水會變成什麼顏色?幼兒進行猜測。

幼兒進行操作,並且得出正確結果:清水中加入紅色水後就變成紅色水了。

同樣方法,瞭解清水與黃色混到一起後的.變化。

學習新詞彙:“融合”

2、幼兒動手操作,請個別幼兒展示。

請幼兒新詞彙“融合”對於剛纔的操作進行總結和歸納。

設計意圖:通過水與有色水的混合,讓幼兒理解了相互融合的意義。同時爲下面的另一個新詞彙“分離”做好鋪墊。

四、油水分離小實驗出示花生油師:請小朋友說說老師手上的花生油是什麼顏色的?

通過觀察知道花生油是黃色、透明的。

師:如果讓它和水放在一起會有怎麼樣的變化?

幼兒進行預測、探索。

師:爲了證實小朋友們的設想是否正確,現在還是請你們進行小實驗。將玻璃杯中盛半杯清水,再盛一勺油放在清水杯中,看看會發生怎麼的結果。

幼兒動手操作、攪拌。

由幼兒進行總結。教師引導幼兒說出:油和水是分離的,水在下面,油在上面。

學習新詞彙:“分離”

教師小結:油不溶於水的原因是由於油比水要輕。

設計意圖:油水分離的實驗是本節活動設計的重點,所以在活動中所佔時間長一些。首先由幼兒進行觀察油的特徵,其次進行猜測混合後的變化,再次進行操作得出正確結果,最後由幼兒總結,老師說出油和水不能融合的祕密。所有過程由全部交由幼兒操作進行,符合大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充分展示了他們愛動腦、愛動手的能力體現。

五、活動延伸

師:今天我們要畫一幅有趣的畫,工具是棉籤和油。請小朋友在白紙上用沾了油的棉籤畫一幅你喜歡的畫。在吹乾以後,用剛纔我們融合在一起的紅色、黃色顏料刷在白紙上,看一看完成後的作品會有怎樣的奇妙之處。

設計意圖:利用油水分離的方法,通過繪畫作品的展示,更爲直接的體會到不同的風格的繪畫樂趣。

六、探索活動尋找我們在日常生活中關於油和水的一些工具,給我們生活所帶來的便利。

活動反思:

油和水是日常生活中常見的事物,油和水混在一起到底會出現什麼現象,這是在生活中經常出現的但又不太注意的現象,我抓住這一現象,意在通過觀察記錄和實驗操作激發幼兒的探索興趣。整節活動連接緊密,穩紮穩打。在活動過程中教師引導幼兒大膽猜想並堅持幼兒自己動手探索、發現的原則,培養幼兒主動探索的能力,讓幼兒在實踐中感悟出真知,在細心的觀察中發現“油和水”的奧祕。也培養了幼兒敢於質疑、樂於猜想的科學態度。活動達到教育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