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課文 > 朝三暮四典故

朝三暮四典故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99W 次

宋國有一個養獼猴的人,他很喜歡獼猴,養了一大羣獼猴,他能理解獼猴們的心意,獼猴們也得到了那人的關心。那人減少全家的口糧,來滿足獼猴們的.慾望。然而過了不久,家裏缺乏食物了,他想要限制獼猴們吃橡實的數量,但又怕獼猴們不聽從自己,就先瞞哄獼猴們:“(我)給你們橡粟,早上三顆,晚上四顆,夠嗎?”獼猴們一聽,都站了起來,十分惱怒。過了一會兒,他又說:“給你們橡粟,早上四顆,晚上三顆,夠嗎?”獼猴們聽了都趴在地上,感到很高興。

朝三暮四典故

【出處】莊周《莊子·齊物論》:“狙公賦芧,曰:'朝三而暮四。'衆狙皆怒。曰:'然則朝四而暮三。'衆狙皆悅。”

【釋讀】原指玩弄手法欺騙人。後用來比喻常常變卦,反覆無常。

戰國時代齊國的孟嘗君,是四大公子之一,他養了食客三千多人,個各都有特殊的才能。一旦孟嘗君遭遇困難,食客們一定全力相助,幫他解決困難。

泰昭襄王一向很仰慕孟嘗君的才能,因此就派人請他到秦國作客。孟嘗君爲了報答秦王的賞識,於是就送上一件名貴的純白狐裘,作爲見面禮。

孟嘗君與秦昭襄王二人一見如故,秦王對於孟嘗君的才華也是非常敬佩,因此就想拜他爲宰相。但是秦王對孟嘗君的寵幸,引起了秦國大臣的嫉妒,於是有許多大臣就在秦王面前說孟嘗君的壞話。起先秦王並不理會,但是大臣們一而再,再而三地向秦王進讒言,最後孟嘗君終於被軟禁起來了。

孟嘗君遭到軟禁後,就派人去求秦王的寵妾燕妃幫忙。但是燕妃卻說:“如果孟嘗君送我一件和皇上一樣的白狐裘,我就替他想辦法。”孟嘗君聽了燕紀的話,不禁暗暗叫苦:“白狐裘就這麼一件,現在要到那裏再去找一件白狐裘呢?”

就在這時候,有一位食客自告奮勇地對孟嘗君說:“我有辦法,明天以前我一定可以弄回一件白狐裘來。”

這天晚上,這位食客就偷偷進入皇宮,學着狗叫把衛士引開,順利地偷回當初獻給秦王的那件白狐裘。孟嘗君利用白狐裘收買了燕妃,燕妃果然替孟嘗君說了不少好話,過了沒多久,秦王就釋放了孟嘗君。

孟嘗君害怕秦王臨時反悔,因此一被釋放就馬上喬裝改,趁着月黑風高的夜晚,來到了秦國的邊界————函谷關。只要通過了這道關口,秦王就奈何他了。可是現在是深夜,城門緊閉,根本沒有辦法出關。孟嘗君一行人內心真是急死了,城門必須等到雞鳴纔會開放,但是如果等到天亮,又怕秦王發現他們逃走了,而派人追趕他們,這該如何是好呢?

就在這時候,忽然有位食客拉開嗓子,學着雞鳴“喔——喔喔——”,一時之間,全城的雞都跟着一起鳴叫。守城門的將兵一聽到這麼多公雞在叫,以爲天亮了,於是就按照規定把城門打開了。孟嘗君一行人就這樣子平安通過了函谷門,離開秦國,回到齊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