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課文 > 倒黴的典故

倒黴的典故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95W 次

原意爲把豎在門前的旗杆弄倒。該詞是由“倒楣”一詞演化而來的。

倒黴的典故

隋唐廢除了世襲的九品中正制,推行科舉制度,讀書人寒窗十年,總要在考場上比個高低,露一番身手。一旦鄉試中了,便要炫耀一番,在家門口豎好旗杆,杆上高懸大旗,上寫“捷”字,以此裝點門楣,以示榮耀。如果京試高中,還要另豎黃杆,升起黃旗大大慶賀一番。反之,如京試不中,則把原先豎在門前的旗杆拔倒,人們稱之爲“倒楣”。因此,“倒楣”的本義是拆倒原先用來炫耀門第、裝飾門楣的'旗杆。

清·顧公燮《消夏閒記摘抄》載:“明季科舉甚難,得取者,門首豎一旗杆,不中,即撤去,謂之倒楣。今吳俗譏事不成者謂之倒楣,想即本此。”而明朝沈德符《萬曆野獲編》則寫得更加具體明白:“士子鄉試會試考中者,揭竿於門,上懸捷旗。此風處處皆然,沿以爲例。殿試得鼎甲者及選爲庶常者,則又另植黃竿,另張黃旗,比鄉會加數倍,高竿大旗,飄颻雲漢,可謂門楣增輝矣。未中,反其意爲‘倒楣’。”這裏“倒楣”是指運氣不佳,科舉落榜。

“倒楣”最早在江南流行,屬蘇州地區的方言,傳到北京,變得更靈活多樣,“楣”訛傳爲“黴”。在現代北京話裏,說運氣不佳,多用“倒黴”“倒邪黴”“倒了八輩子邪黴”或“倒血黴”;稱晦氣的人叫“倒黴蛋兒”。現人們多用“倒黴”比喻事情辦得不順利,運氣不好或者碰到了極爲不順心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