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課文 > 《憶江南》的語文教學反思(通用13篇)

《憶江南》的語文教學反思(通用13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59W 次

在社會一步步向前發展的今天,我們需要很強的教學能力,反思自己,必須要讓自己抽身出來看事件或者場景,看一段歷程當中的自己。反思應該怎麼寫纔好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憶江南》的語文教學反思,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憶江南》的語文教學反思(通用13篇)

《憶江南》的語文教學反思 篇1

雖然以前曾引領孩子們背過不少宋詞,但是詞作爲文本的一種形式,在教材中出現,這還是第一次。因爲是第一次,就得慎重,希望能讓孩子們留下難以磨滅的印象。

(一)回顧江南的美

上課鈴聲響過,簡單的師生問候之後,話題由我們所處的江南談起,讓孩子們說說自己印象中的江南是怎樣的。

孩子們略一思索,便舉起了自己的小手。

金洋第一個發言:“陽春三月,江南桃紅柳綠,鳥語花香。”

“好一個桃紅柳綠,鳥語花香的江南!”我點頭對金洋的發言表示讚許。

“江南不但風景如畫,而且江南人文明禮貌,熱情好客!”張瀟淵站起來作了補充。

“由景及人,你有一雙善於發現的慧眼!”我誇讚孩子。

周餘釗說:“江南山美,水美,人更美!”

“高度概括!”我稱讚道,微笑着繼續發問,“誰能說具體一些?”

“春天,江南鶯歌燕舞,百花齊放;夏天,江南綠柳成蔭,蟬鳴蛙叫;秋天,江南瓜果飄香,碩果累累;冬天,江南白雪皚皚,小朋友們在雪地裏堆雪人,打雪仗。”趙凡瑜一邊斟酌,一邊說。

“江南真是四季——”

我話音未落,孩子們馬上接茬了:“景美如畫!”

“孩子們,請看窗外,咱們的江南——”我把孩子們的視線引向窗外,爲的是讓孩子們再次感受江南如畫的美景。

“看,江南有小橋、流水、人家!”

“老師,常山江像一條碧綠的帶子,緩緩東流。”

“江邊的防洪堤壩上,綠草如茵,花兒正含苞欲放。”

“大家快看!江面上還有一隻小船在飄蕩。”

“哇!真美!江南真是太美了!”

孩子們你一言,我一語,爭先恐後地描述着窗外美景。

“如此美麗的江南,引得多少文人墨客揮筆繪江南。孩子們,這節課,我們一起來學習《憶江南》!”見上課的時機成熟了,我話題一轉,導入了新課。

上述案例片斷,是本課的導課。由孩子們熟悉的江南談起,一方面可以加強孩子們的口語表達與交際能力的培養,另一方面對新課的展開作了很好的鋪墊。在情感上,孩子們喜歡這種導入課文的方式;在內容上,孩子們由熟悉的景物,領悟到江南的景美與人美,有利於詞的學習與理解。

(二)品味江南的好

師:孩子們,白居易記憶中的江南是怎樣的?

“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孩子們異口同聲地回答。

師:喜歡這兩句嗎?爲什麼?

生:因爲這兩句寫得非常好!

師:好在哪裏?

生:這句用火焰與江南的紅花作比較,寫出了江花的紅豔,用藍草的藍來形容江水的綠。

師:江花爲什麼會紅勝“火”?這個“勝”就是——

生:勝過、比過、超過。

師:江花爲什麼會比火還紅?原因?

生1:太陽出來了,陽光照在紅花上,花兒就顯得更紅了,像燃燒的火焰。

師:還有原因嗎?

(生沉默了,陷入了思索。)

師提示:江水是——

生:碧綠的。

師:在碧綠的江水的襯托下——

生(恍然大悟):在碧綠的江水的襯托下,花兒就更紅了,比火還要紅。

師:江水又怎能綠如藍啊?這個“藍”字讓你感受到了什麼?

生:我從這個“藍”字感受到了這不是平常的綠,綠的很純淨,很美。

師:這“綠”在“紅”的映襯下……你來說

生:由於江花是紅的,太陽是紅的,在紅色的映襯下,江水就顯得更綠了,如同藍草染過一般。

師:於是就出現了──

生:(讀)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

師:這是何等的一種境界啊?誰能用自己的語言來描述。

生:春天百花盛開,太陽出來了,使鮮豔的紅花更紅得耀眼。春天的江水碧綠,而紅豔豔的陽光灑滿了江岸,更顯得綠波粼粼。這紅與綠相互映襯,於是紅的更紅,“紅勝火”;綠水更綠,“綠如藍”。

師:好一個紅得更紅,綠得更綠啊!請你讀出花紅勝火,水綠如藍的美!

生: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

師:這樣美的江南,因此詩人不禁讚歎江南——

生:“好”!

師:幹嘛不說江南“美”?

生:除了景美,還有人好。江南人文明禮貌,熱情好客,所以稱“江南好”。

師:學學詩人,贊江南——

生:江南好,風景就曾諳。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

師:如此好江南,難怪詩人——

生:能不——憶——江南?

師:請看詩人在洛陽寫的《魏王堤》

生:花寒懶發鳥慵啼,信馬閒行到日西。何處未春先有思,柳條無力魏王堤。

師:洛陽由於天還很冷,“花寒懶發”,只有魏王堤上的柳絲才透出一點兒春意,卻在無力的搖擺。讓人感覺春天還沒有來到。

師:難怪詩人身在洛陽,心中卻念念不忘江南。再讀《憶江南》

由於課前認真地備課,學習了名師的課堂實錄,對自己很有啓發。因此,在學習《憶江南》的過程中,孩子們學習熱情高漲。只要稍加點撥,孩子們就能緊扣“好”字,抓住重點詞句感悟品讀詩詞的意境,深入領會詩人發自內心的對江南的喜愛與讚美之情。

(三)比較詩詞不同

感悟、品讀了《憶江南》後,不用老師提醒,孩子們就找出了古詩與詞的不同之處。除了古詩的字數、行數、押韻有嚴格的規定外,孩子們還發現了古詩的題目與詞不一樣,詞多數用詞牌名,每一種詞牌的句式是固定的,不同的詞牌有不同的句式。孩子們一口氣說了很多詞牌名,有天仙子、西江月、點絳脣、蝶戀花、漁家傲、踏莎行等等。經過簡單的講解,孩子們明白了:詞,原是配合隋唐以來燕樂而創作的歌辭。後來逐漸脫離音樂關係,成爲一種長短句的詩體。

經過這一課時的學習,孩子們學習古詩詞興趣大增。

《憶江南》的語文教學反思 篇2

教學過程很平實。我一改以往教詩詞的老套路:解釋理解——朗讀背誦——寫意做題(這種完全爲了應付考試的做法延傳至今,而且還會在很長時間內存在。至少我們這裏會)。學生不會朗讀——全是唱讀,沒有半點節奏和韻律感,這是我事先預計到的,因此有意加強了古詩詞的朗讀訓練,把讀作爲這堂課一個重要目標。從試讀,到指導讀,再到體會意境後的感情朗讀,這一線索貫穿始終,達到了預期效果,學生終於能讀出韻味來了。之所以要花這麼大功夫去完成這一目標,就是希望孩子們明白:書要這樣讀,僅僅是要這樣朗讀!也希望我們的一部分老師知道——朗讀,朗讀,還是朗讀!別不在乎語感!我想給大家傳遞一個信息:跟上,與現代教學理念近點!

其次是學生在課堂上表現,讓人真的很無奈。整堂課中除了在試讀環節有三分之一的學生舉手要求讀之外,在自學過程中,不與同伴交流,不與集體交流,只有一兩個學生有慾望。在體會意境環節,要求學生談談江南美景,居然沒人主動舉手。雖然這們這裏還不是典型的江南,但生活在長江以南的他們,並不缺少那些感性認識。他們能說上青山、綠水,能說上蜂蝶、鳥雀,還有紅花、綠樹。但,沒有人發言......

今天上了一節相對成功的語文課了。今天上的是《憶江南》。

這同樣是一首簡單的詞,詞裏的內容學生通過朗讀都能大致瞭解。有了前兩節課的經驗,在上這節課之前我就一直在思考。在這節課裏我應該教給學生什麼內容?所以在備課的時候,我從網上找了許多的內容。找了關於白居易的生平。還有其他兩首詞等來豐富課堂內容。

課伊始,我就向學生介紹詞人。“白居易是唐朝著名的詩人,這首詞是他在任杭州刺史的時候寫下的。看到學生那認真的目光我就向他們提問“你知道刺史相當於現在的什麼官職嗎?”學生都搖着頭說不知道。看着他們搖着頭的樣子,我心裏一陣高興,因爲他們的注意力被我吸引了,我成功的邁出了第一步。接着我向他們解釋 “刺史相當於現在的市長。白居易曾經在杭州當過市長,那他一定遊覽過許多的地方,那他筆下的杭州是什麼樣子的呢?請同學們認真的讀一讀這首詞。”這樣的導入或許會顯得過於簡單,但是當我看着學生們那認真讀書的樣子,我認定這是一次非常成功的導入。當學生以愉快的心情讀了詞,我給了他們鼓勵的掌聲。這是一羣可愛的學生,只要給予一些陽光,他們就回報給你們無限的燦爛。這掌聲是給學生,也是給我自己的。壓抑得太久的我也需要一些鼓勵來肯定自己。當然這是我的努力換來的。

接着我開始解釋詞中重點詞語的意思。根據課文的註解學生能較正確的理解詞的內容。於是我縮短了這一部分學習的時間。讓學生帶着感情朗讀詞。

課文就這樣結束了?這是我在頭天晚上在備課的時候一直在考慮的問題。但是當我找到了《憶江南》這首詞的其他兩首時,我決定用剩下的時間來朗讀這兩首詞。當我說這首詞還有另外兩首,“想不想看看時,學生興趣較大,於是我把另外兩首詞抄在黑板上,並且簡單的解釋了意思。”我並不能預測到底這另外的兩首詞會對學生有多大的幫助。但是當學生做同步指導的作業時,裏面出現了《憶江南》的第二首看到學生那興奮的表情,我知道了這額外的學習的好處。這讓我有了一種想法,如果學生的學習都能如此般愉快和簡單,那將是一筆多大的財富啊。之前的課堂是我束縛了學生的能力嗎?是,我將改正。

今天我也感覺到了壓力,因爲我的請假和對學生的不熟悉。現在我們的課已經落在了別班的後面了。我應該如何才能追趕上他們呢?我不想佔用學生別的時間,或許只能逐步的提高自己上課的質量了。我應該怎麼樣備課才能讓學生更準確的吸引到精華呢?於是我開始努力的備好《桂林山水》。

不急,慢慢來,這是我對自己的勸告。我現在一直在儘自己最大的努力備好每一節課。現在的我已經開始瞭解學生。相信在不久的將來。我們一定能趕超別人。一起加油吧我的學生人們。

《憶江南》的語文教學反思 篇3

從來沒有嘗試過詞的教學,很想嚐嚐鮮。拿來《憶江南》,讀了幾遍,這樣的佳作,讓人衝動,於是,開始了幾天的辛勤勞作。《憶江南》是一首意境十分優美的詞,是唐代詩人白居易的絕唱之筆。作者以如畫之筆描繪出一幅江南春景圖,在人們記憶中留下難忘的印象。古詩詞教學有個“詩中有畫、詩中有情、詩中有詩”的共性規律——這是我執教這堂課的努力方向,也是引導我整堂課設計的基本理念!我的整個設計思路是:先從“憶”、“好”入手,瞭解詩詞創作背景及情感基調。再感受具體描繪江南美景的“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

通過圖片感受,音樂渲染,資料供給,體驗交流,將這兩句讀“胖”,讀出江南風光的柔美、熱情,讀出這兩個短短的句子所蘊含的對江南風光的深刻理解與感觸,讀出這兩個句子“滴水藏海”似的對江南風光的涵蓋力。將“憶江南景”過渡到“憶江南人”,提升詩歌情感,厚重“憶”的意義!

最後,“唱歌兼唱情”,和曲一首《憶江南》,在聲韻悠揚中融化在山溫水暖的江南風景中!我認爲,自己的設計理念正確,設計思路比較清晰完整,能基本上兼顧語文學習的工具性與人文性。在處理特殊的古詩詞教學時,自己也比較大膽,能不拘一格地去解構、組合、拓展,呈現一堂“完整”的古詩詞教學課,而非很摳門地“粘”着個別字、詞不放,而忽視詩詞的整體美及渾然天成的韻味。

不足之處有很多,大處敗筆主要是“留白”不夠。一堂好的語文課,肯定有一部分時間是“安靜”的,在這段時間裏,學生在靜靜汲取、思考、品味,然後有更多智慧的生成,這樣的情景與“熱鬧”的“師生互動”相得益彰,才能構成一堂真正意義上的語文課。而我的課雖也有個別精彩的生成,但放手不夠,不免顯得有點畏縮。希望自己能在不斷的探索與實踐中,深厚自己的文化功底,提升自己的課感,上出好的課!

《憶江南》的語文教學反思 篇4

《憶江南》這首詞我已教過三遍,很熟悉了,沒想到今天的授課,學生給了我一份不曾意想的驚喜。教學時,在讀通,讀正確的基礎上,以學習小組爲單位,根據自己的理解,解釋這首詞的意思。在解釋這首詞時,有的學生認爲“江花”是指“江中的浪花”,有的學生認爲“江花”是指“江邊的浪花”,在理解“綠如藍”時也出現了分歧,有的學生認爲是“藍天”,有的學生認爲是“藍草”。針對這種情況,我想這正是給學生自主學習,探究學習過程的一個好機會,於是我把這些問題留在課後去討論,查資料完成。下去後,學生通過上網、查課外資料、問家長等方法,理解了“江花”是指“江邊的浪花”“藍”指“藍草”。

這堂課的學習,讓我更多的聽到了學生們來自心靈深處的聲音,讓學生切身感到了學習過程的快樂。

《憶江南》的語文教學反思 篇5

本學期我承擔了省“教海探航”的音樂課的教學任務,承接這個任務領導對我的一種信任,對於我本人來說是一種全新的挑戰和莫大的光榮。通過近兩個月的努力,在市區教研員及音樂同行們的幫助下,這節課終於獲得了全體省市區藝術教育老師的肯定和認可。

現將備課、磨課、試教以及公開課教學後的一些感想談一談:

一、首先要端正自己的心態。

這次的教育教學公開課,總的來說級別比較高,我在教學中遇到的困惑、煩惱也是前所未有的,以前的素質大賽也就突擊個兩三天就結束了。心態也比較輕鬆,它代表得只是我個人或者學校。但這次公開課凝聚了常州市廣大教師的智慧和思想,由我來展現,壓力很大。一遍一遍反覆試上,反覆修改,讓我的心態也變得煩躁、頹廢、鬱悶、苦惱起來,往往是剛剛想出來一個點子,試教下來效果自認爲還行,但領導縱觀下來不夠好把握,或者音樂老師衆說風雲,結果就給pass掉了。搞的自己最後一頭霧水,江郎才盡,黔驢技窮的地步。但是後來覺得這樣下去我更上不出自己的特色來,關鍵還在於自己。最後採納了大家的一些建議加入自己的想法上了這節課,通過這課感覺人有時候不能人云亦云,自己心裏得有底,才能上好課。

二、構思要新穎。

要備好一節課教學設計的構思很重要,既要做到有出彩點,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又要讓你的教學紮實有效,完成教學的任務。這節課從一開始參照了網上的一節《憶江南》的課,覺得很難結合到自己的特點去實施,然後考慮到要有自己的思考,結合自身的特點,結合課題的精神去備,拿來主義並不實用,最後構思既然是《憶江南》,就結合江南的景、江南的詩、江南的歌,江南的樂、以及改變憶江南的伴奏對比不同的風格去備,終於讓教案有了些眉目,然後是斟酌修改美化語句,經過多遍才定稿,實則不易,通過這次體會到平時要多思考,到時纔不會有臨陣磨槍的現象。

三、多媒體輔助爲教學增姿添彩。

說實在的通過這次活動,讓我對計算機輔助教學的有了更深刻的瞭解,平時上課因爲條件限制是很少使用的,《憶江南》的音樂、影片、圖像資料爲了給學生以美感的欣賞找了我一個多月,總算功夫不負有心人,確實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但是過程只有自己的知道,往往一個素材要找10多種進行對比了才能擇優選定。這節課給我的啓示是有時要多收集積累留心點上課的素材,上課時才能精爲其用。

四、教師的語言。

我們平時的教學語言、教態都是比較隨便的,一到上公開課的,就會呈現出各種問題,語言不精煉嚴謹,一個問題反覆多遍,羅嗦;教學語言沒有啓發性,感染力,不能拉近與學生的距離:語言沒有美感,創設一定的學習氛圍等等。這是作爲老師平時就應該修煉的。需要落實到平時的每一課中去,功夫在平時。

《憶江南》的語文教學反思 篇6

《憶江南》這首詞是白居易離開杭州,回到洛陽以後懷念時寫了三手中的第一首,教學時主要是讓學生展開大膽的想象,通過體會江南美麗景色,使學生熱愛美,熱愛大自然的情感得到提升。

我在進行課堂教學的時候,主要以層次性的朗讀、吟誦爲重點,引導學生自主探究、感悟詩境,活化古詩詞的形成過程,重新煥發了古詩詞的生命活力和人文精神。具體會如下:

我在教學中改變了單純的師生交往形式,通過小組合作、生生交流等環節,爲學生提供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的空間。這樣讓學生取長補短,相互啓發,增加課堂的信息量,促使學生全面深入地感悟,又給學生提供了展示個性的機會和場所。在《憶江南》的教學中,正因爲讓學生通過小組合作,在組內自讀自悟,才使學生思維的火花得以綻放,體會得如此有滋有味。

教給學生多樣的感悟方法。

1、多層次的誦讀。“好詩不厭百回讀”。朗讀和背誦在古詩詞教學中有特別重要的地位。古詩節奏鮮明,音律和諧,教師必須做好學生的朗讀和背誦的訓練指導,給學生以美的享受。陶冶學生的情操。同時加深學生對詞的理解和記憶,達到“熟讀成誦”之目的。

2、要求學生質疑。古人云:“學起于思,思源於疑。”現代心理學也認爲,疑是思維的火花,是探究的動力。在古詩詞教學中鼓勵學生將自己不明白的地方提出來,運用啓發討論式的教學方法,有利於師生間交流和溝通,活躍了學生的思維,調動了學生學習積極性。

我在放手讓學生活動的過程中表現得很自信,把主動權還給學生,不怕學生出錯,也不擔心學生“亂”,這是構建開放而有活力的語文課程所必需的。它同時也說明開放的課程對老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他們必須具備高度的專業素質,包括知識儲備、調控能力,教學機智、心理素質等。

一位作家曾說過:“教育應是一扇門,推開它,滿是陽光和鮮花,它能給小孩帶來自信、快樂”是的,教育是一扇門,它是開放的,它在任何時間、任何空間裏都是“進行時”只要做個有心人,你就能給孩子們構建一個充滿陽光和鮮花的開放世界

《憶江南》的語文教學反思 篇7

“語文課程應致力於學生語文素養的形成與發展”,“提高兒童文化品位和審美情趣”,“教學要注意在誦讀過程中體驗情感,領悟內容,培養語感”……這是新課程改革非常強調的理念。

古詩又是小學語文教材中一類特殊的課文,從語言文字上看,它用的是古漢語;從表現形式上看,它含蓄、凝鍊、節奏強、跳躍大;從敘寫的內容上看,它離我們的時代較久遠。因此,在古詩教學中,教師要在創設自由、和諧、民主、開放的學習環境基礎上,以層次性的朗讀、吟誦爲重點,引導學生自主探究、感悟詩境,活化古詩詞的形成過程,重新煥發古詩詞的生命活力和人文精神。

1、提供學生足夠的感悟空間:

蘇霍姆林斯基說:“教室裏讓學生集中思考、各抒己見,雖有點亂,但要珍惜這樣的時刻。”根據“合作互動”的原則,教學中改變了單純的師生交往形式,通過小組合作,生生交流等環節,爲學生提供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的空間。這樣讓學生取長補短,相互啓發,增加課堂的信息量,促使學生全面深人地感悟,又給學生提供了展示個性的機會和場所。在《憶江南》的教學中,正因爲讓學生通過小組合作,在組內自讀自悟,才使學生思維的火花得以綻放,體會得如此有滋有味。

2、教給學生多樣的感悟方法:

⑴ 多層次的誦讀:字串“好詩不厭百回讀”。朗讀和背誦在古詩教學中佔有特別重要的地位。古詩節奏鮮明,音律和諧,教師必須做好學生的朗讀和背誦的訓練指導,給學生以美的享受,陶冶學生的情操。同時加深學生對詩的理解和記憶,達到“熟讀成誦”之目的。

⑵ 要求學生質疑:

古人云:“學起于思,思源於疑”。現代心理學也認爲,疑是思維的火花,是探究的動力。在古詩教學中鼓勵學生將自己不明白的地方提出來,運用啓發討論式的教學方法,有利於師生間的交流和溝通,活躍了學生的思維,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憶江南》的語文教學反思 篇8

開學第一週,真的是超忙碌的一週,很多事情蜂擁而至,除了有點目不暇接,還有點不知所措,比如說新學期被扣了一頂班主任的帽子,比如說要兼職教語文,對於我來說,都是初次試水。所幸,第一週居然就迎來了被聽課,學習的機會近在咫尺,怎能不抓住。

我本課講得是白居易的名篇《憶江南》,相對於前兩首古詩李白的五言律詩《獨坐敬亭山》和劉禹錫的七言絕句《望洞庭》,《憶江南》是一首詞。對於第一次接觸詞和詞牌名的四年級孩子,我並未一開始就給他們引入詞牌名這個專業的概念,而是先從介紹作者介紹題目開始導入。介紹作者時我也跟孩子們賣了個關子,說劉禹錫有位好朋友姓白,並且跟我們大家都是老鄉,同學們知道他是誰嗎?孩子們頓時樂了,很快就記住了作者。那麼對於很多沒有去過江南,甚至沒有離開過家鄉的孩子來說,江南是個很遙遠的地方。怎麼樣讓孩子們儘快的瞭解,並且覺得它並不陌生,我參閱了幾本教參之後,決定就拿我自己的一段旅行經歷說起。地理位置上的江南在地圖上給孩子們介紹完之後,我給孩子們用課間展示了一張我自己的生活照,剛好就是在蘇州旅遊時拍的,跟白居易寫《憶江南》的背景是一樣的。雖然經歷數百年曆時的風風雨雨,但是江南這種水鄉古鎮的氣息,我想應該是隨着歷史的煙雲能夠保留一二的。至少從那些斑駁的牆壁之間,蔥鬱的樹木之間,以及小橋流水之間,可以窺見白居易時江南的幾點風姿。孩子們一看是自己班主任的私家生活照,頓時來了精神,這一點不得不說,其實多數人都是很八卦的,尤其對這幫好奇的孩子來說。這樣每一句詩配上我當時所拍的蘇州拙政園和街市的特有景色,講解起來,就特別有味道了。讓孩子們知道其實江南離我們並不遠,祖國的大好河山,如詩如畫般的風景正等着我們配備完科學知識後來依依飽嘗呢。

不過,本節課雖然圓滿的完成了教學任務,還是有一些問題存在,需要及時改進逐漸學習的。記得開學初,王校長就倡導讓把課堂變成學堂,把課堂還給孩子,讓孩子能夠主導課堂,自主學習,這一點我做的有失欠缺,並沒有把引導和輔助工作做充分。我雖然把該學的知識都講給了孩子們,但是對於孩子們來說,想必自己學到的收穫的才應該會記憶更爲深刻吧。所以對於課堂上如何設置問題來引導孩子自己找到答案,產生質疑,是我今後重點學習的目標。另外一點就是“以讀代講”。俗話說書讀百遍,其義自現。《憶江南》這首詞中,作者給我們描繪了一幅如詩如畫般的江南美景,可是我卻沒能讓孩子們在自己一遍遍的朗誦中去切身感受江南的美景。這也是比較失誤的一點。對於這兩大問題,我在今後的教學中一定多學習多借鑑,爭取儘快提高。

《憶江南》的語文教學反思 篇9

《憶江南》是我國唐代詩人白居易的詞,學生們語文第一課正在學習本首詞。學生對歌詞背景已相當瞭解。教學中我從優美的畫面作爲切入點,讓學生爲畫面配樂,從而引出《憶江南》的歌曲教學。這樣做的目的就是先讓學生對江南有一個總體的感受,爲後面的歌曲教學做一個情感鋪墊。

初聽教師範唱,學生們找出歌曲表達江南美景的句子且印象最深的句子,從這一句開始學習歌曲,打破歌曲教學的常規,這樣的目的是能使歌曲教學始終圍繞一個字“美”。之後的歌曲教學通過教師唱譜 、學生接唱等方式讓學生來學唱歌曲。

這首歌曲雖然不長,但是卻有許多的一字多音,這是歌曲的難點。教唱時我採用層層深入的方法,同學們掌握的很好,在完整演唱時基本沒有錯誤。教師的教學語言很重要,教師韻律優美、富有感染力的語言,能把學生帶入到音樂情境之中,加深他們對教學內容的印象,引起學生的共鳴,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課堂的.設計有它的完整性。

通過這節課,我也知道了自身有不足,要通過自己每天、每一節的反思不斷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真正成爲一個有自己獨特的教學方法的教師。

《憶江南》的語文教學反思 篇10

《江南好》是一首民樂合奏。樂曲既流暢優美又歡快活潑,具有典型的江南音樂的特點,細膩婉轉、清澈秀麗。樂曲的結構爲兩大部分。第一部分中速,優美、婉轉的旋律好像把我們帶到了風景如畫的江南水鄉。春雨綿綿、楊柳依依,清風、綠柳、紅花,小橋、流水、人家,使我們沉浸在優美的意境之中。樂曲的第二部分由慢漸快,旋律輕快、跳躍,清脆的竹笛聲好像把我們優美的景色之中驚醒。原來,江南不僅有優美的景色,更有江南人的淳樸、豪放,他們載歌載舞表達着對性福生活的感受,逐漸歡快的情緒使我們受到感染。

在這節課的教學上,爲了讓學生知道樂曲的兩個段落。我首先讓學生完整聽一遍樂曲。然後我問:“同學們這首樂曲給你留下怎樣的印象啊?”學生說:“歡快的”;“抒情的”。我說:“哪部分抒情?哪部分歡快啊?”學生說:“前面一部分抒情,後面歡快。”我說:“對,樂曲分爲兩個段落,A段抒情、B段歡快。你再來聽一聽,看一看你能不能分清除兩個段落。提示,A段B段之間有個速度變化的地方,聽到這個變化的時候請舉手示意。”學生在我的示意下認真聽音樂,並能夠找出速度變化的地方。分清段落之後我又帶領學生完成書中的要求,把組成B段三部分旋律排列順序,開始,我只是在鋼琴上彈奏了三部分的旋律,然後讓學生排序,通過實踐學生根本不能完成要求。後來我又讓學生隨琴哼唱旋律,然後再聽B段音樂,有一部分音樂素質較好的學生能夠聽出來。爲了能讓大部分學生都能分辨出旋律的排序,我又把譜子改寫成簡譜,然後讓學生唱。這一次學生不僅能正確排列出旋律的順序,而且還比較牢固的記住了旋律。效果很好。

反思,學生上欣賞課不但要體驗音樂的美,還要學會如何欣賞音樂,最後記住音樂主題。那麼在這節課裏學生就通過以上的教學活動,達到了欣賞音樂的目的,教學有實效。

《憶江南》的語文教學反思 篇11

在朗朗讀書聲中,《憶江南》結束了,回想整堂課,真是幾多歡喜幾多愁,因爲這是語文活動課,是展現自己一年多進行古詩文誦讀這項課題研究成果的一堂課,所以無法在其它班級試教,也不可以做排練等違規的事情,所以我只能反覆在腦中排練整個課堂過程,但是“空想主義”終究是要碰壁的,在這堂課上,在一些細節上出現了問題,比如在一個環節上媒體沒有同步,比如板書當中的一些失誤,以及在隨機問答中的不夠嚴密等,都是因爲準備的不夠充分,或者說是設想的不夠嚴密,因此渴望完美的我課後充滿懊惱,並一次次告誡自己:今後上課務必要認真、再認真,做到百密而無一疏。

當然歡喜的事情還是很多,班中的孩子顯得那麼訓練有素,令我驕傲,經過一年多的薰陶,他們對古詩文的感悟能力非常敏感、準確,運用多元智能學習駕輕就熟,操縱電腦宛若行家,因此這些孩子真正唱起了主角——圖畫組的電腦繪畫十分逼真,“紅勝火”的江花在片刻間出現,手工繪畫的孩子也展現了“綠如藍”的江水,他們的畫形象但不僵化,既展示美景,又啓示了智慧,激發了想象;語言組的蘇依凡大顯身手,運用網絡資源製作了演示文稿,把詞中的關鍵詞的意思,每一句的解釋,以及整首詞的意思都翻譯並展示了出來,讓其餘同學直觀、準確地理解詞,他們的技術運用是最艱難,也最成功;朗讀組的在音樂庫中尋找喜歡的、適合《憶江南》朗讀的樂曲,並採用個人讀、集體組合讀的多形式來聲情並茂地朗讀了詞,也把大家的興趣激發了起來,然後全班一起嘗試配着吉他朗誦,效果好極了;而創作組儘管錯誤極多,頗受爭議,但他們的靈氣還是有目共睹,他們把詞改寫成三言、五言、七言,基本上做到了工整,但是在標點等細節上還是顯得稚嫩,推敲不夠,當然這樣的嘗試已不容易,並和平時的訓練息息相關。因此,在課堂上,孩子們發揮了團隊合作精神,充分利用了老師提供的多種資源:如網站、音像,仔細地研讀詞,並在問題的引領,任務的驅使下出色完成了任務。

課堂的活躍、生動,是孩子們的創造的,同樣離不開網絡的貢獻。網絡也使孩子們學習如魚得水,每個小組相應的資源讓他們如虎添翼,機器和人就這樣相映成趣,唱出了一支和諧美妙的古典之曲。

想起了一句話——留戀戲蝶時時舞,自在嬌鶯恰恰啼。而我們在網絡的世界裏舞動,在古詩詞的世界裏吟唱!

《憶江南》的語文教學反思 篇12

《憶江南》是一首意境十分優美的詞,是唐代詩人白居易的絕唱之筆。我的整個設計思路是:瞭解詞的知識,從 “江南好”入手,充分感受描繪江南美景的“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古詩詞教學要引領學生入情入境,才能使學生受到情感薰陶。因此,通過視頻引導學生欣賞江南風光的柔美、熱情,可立即使學生陶醉於江南的美景之中。再加上優美的導言和教師聲情並茂的配樂朗讀,使學生在心中盪漾起一種淡淡的嚮往之情,激發學生學習這首詞的濃厚興趣,達成“未成曲調先有情。”與作者的情感產生共鳴——“江南好”。

通過讓學生看、聽、唱、編感受江南音樂爲主線,圍繞歌曲中江南美的主旋律,讓學生在音樂實踐中感悟江南的各種美。巧妙運用多媒體課件,畫面優美,語言精練又富有有詩意,讓聽者都陶醉在江南水鄉小鎮那古樸、恬靜的意境之中,令人回味無窮。這節課的教學設計清晰明瞭,教學目標明確,教學內容容量大,涉及面廣,學生人人蔘與,學生學習的的積極性非常高。在看江南這個環節上,教師精心準備,先讓學生從一幅幅具有江南古樸神韻的圖畫中瞭解江南;通過吟江南,讓學生理解白居易的詩《憶江南》的內涵,進而感受到詩詞、音樂的韻律美。接着又讓大家唱江南,通過老師的範唱、聆聽歌曲、交流,解決歌曲的難點,引導學生用自然優美的聲音演唱歌曲《憶江南》,很好地完成了本節課的教學任務。最後的拓展欣賞,是蘇州白話演唱的《憶江南》以及評彈版本《憶江南》,進一步拓寬了學生的音樂視野,培養了學生聽辨審美能力。

這節課從一開始參照了網上的一節《憶江南》的課,覺得很難結合到自己的特點去實施,然後考慮到要有自己的思考,結合自身的特點,結合課題的精神去備,拿來主義並不實用,最後構思既然是《憶江南》,就結合江南的景、江南的詩、江南的歌,江南的樂、以及改變憶江南的伴奏對比不同的風格去備,終於讓教案有了些眉目,然後是斟酌修改美化語句,經過多遍才定稿,實則不易,通過這次體會到平時要多思考,到時纔不會有臨陣磨槍的現象。

說實在的通過這次活動,讓我對計算機輔助教學的有了更深刻的瞭解,平時上課因爲條件限制是很少使用的,《憶江南》的音樂、影片、圖像資料爲了給學生以美感的欣賞找了很久,總算功夫不負有心人,確實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但是過程只有自己的知道,往往一個素材要找10多種進行對比了才能擇優選定。這節課給我的啓示是有時要多收集積累留心點上課的素材,上課時才能精爲其用。

總體來說,這次上課還是比較順的,四年級的學生不管是回答問題上還是聲音表現上都較爲出色。這課的整體思路比較清晰,也圍繞了江南這個主題來進行拓展,本曲中的難點就是一字多音和江南民歌特有的細膩委婉的特點來滲透,從讀詞到唱譜再到整體演唱的一個過程。歌曲的結構也進行分段式的教學,從易到難,循序漸進,我用了多種方式來指導,如科爾文手勢引導唱譜,對比鞏固解決一字多音,多次範唱。在意境上也用了多種形式來引導,如欣賞蘇州評彈演繹的《憶江南》,讓學生更真切的感受到江南吳儂軟語,江南音樂的細膩。但是在歌曲的整體演唱情緒上還需要使學生再多一點的投入,所以在這點上還需要加強。

《憶江南》的語文教學反思 篇13

一、注重讀中感悟:

古人云:書讀百遍,其義自見,詩詞的朗讀要求語速要慢,而且語調要有高低的變化,課堂上我注重朗讀指導,加強示範,並設計了多種形式的讀:指名讀、齊讀、帶上動作讀、配樂讀,讓學生讀出詩中的情,讀出詩中的美,讀出感情了,對詩意的感悟自然就水到渠成了。

二、給學生留有足夠的想象空間:

詩人之所以能寫出優美的詩句,是因爲他曾經身處在那樣的意境之中,只有爲學生創造詩意的氛圍,讓學生有身臨其境之感,學生才能真正感悟到詩意。所以在教學 “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這句詩時,我讓學生閉上眼睛想像彷彿看到了什麼?聽到了什麼?學生不但能說出詩中所寫景物,而且有的孩子能說出彷彿聽 到了流水的聲音,這足以見得學生真的去想了,真的走進了詩的意境。

三、大膽嘗試了隨文識字。

識字教學仍是教學重點,我嘗試了隨文識字的教學方法,採用多種方法識字如:兒歌識記、家族識字、給生字組詞,用詞語說句子等多種方法,夯實了識字教學,特別是用詞語造句,學生能結合課文內容說,不但培養了孩子的語言表答能力,而且感悟了課文內容,可謂一舉兩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