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課文 > 小學語文《離開媽媽的小黃鸝》教後反思

小學語文《離開媽媽的小黃鸝》教後反思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9.69K 次

在教學《離開媽媽的小黃鸝》一課時,我力求從以下幾個方面去落實“三維”目標。

小學語文《離開媽媽的小黃鸝》教後反思

一、自主學習,貫穿閱讀

閱讀教學以讀爲主。本節課我共設計了三個層次的讀書,把讀貫穿於教學的始終。由於我講授的是第二課時的內容,我以“小黃鸝第二次離開媽媽又幹什麼去了,結果又會怎樣呢?”這一與上節小黃鸝第一次離開媽媽有緊密聯繫的問題爲切入點,把學生讀書的興趣充分調動了起來。這時,我安排了第一個層次讀書,並且要求學生在讀書的過程中遇到不認識的字可以藉助拼音讀,或問老師,問同學。讀完後,我鼓勵學生站起來輪讀,每人讀一個自然段,要求學生把課文讀通順,讀流利。緊接着我安排了第二個層次讀書,要求學生邊讀課文邊思考,課文中每一自然段寫小黃鸝幹什麼去了?在學生理解了課文內容的基礎上,我引導學生進行了第三個層次讀書,也就是隨文識字,分角色朗讀。以上三個層次的朗讀設計,環環緊扣,層層遞升,使得整節課的朗讀指導有目的,有層次,體現了教師指導和學生學習的過程;由讀得不完全正確到讀得正確,讀得不大通順到讀得通順、流利,讀得比較平淡到讀出感情,真到實現了讀的目標。

二、多樣識字,讀中悟情

語文實踐包括知識的學習、技能的訓練,也包括情感的體驗,興趣的培養。這節課我注意讓學生從已有的生活體驗入手,多種方法識字,再借助課文內容,入情入境的`讀,從而獲得真實的情感體驗。比如,“真”先從拼字音開始,再想從這個字中想到哪些字,誰真可憐,怎麼讀出老白頭翁的可憐呢?然後在範讀和仿讀中,爲學生以後的情感昇華作了鋪墊。再比如學習“跟着”時,我把對字形和字義的認識做爲重點,鼓勵學生用換偏旁法記,在自己的身上找帶有“跟”的詞,然後再結合課文理解“跟着”的含義。特別是學完課文之後,爲了達到情感的昇華,我採用了分角色朗讀,老師來做解說,由學生來做小黃鸝和黃鸝媽媽,看誰讀的像。學生在這種趣味的讀和演中再次體驗到小黃鸝熱情助人和虛心好學的情感,此時情感目標的完成有如瓜熟蒂落,水到渠成。

當然在教學中也有很多的不足和失誤,比如:對於每個字的字形的認識還不能做到有輕有重,學生的一些情感體驗不能做到有收有放,這些都需要各位同行們批評指正。

總之,整節課的學習中,我本着只是起着一個引導作用的教學理念,更多的是學生的自讀、自悟;對學生的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培養,不是老師說教式的灌輸,而是學生自我體驗後的感悟。我覺得這節課的教學,真正使三維目標落到了實處,從而實現了課堂教學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