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課文 > 白龍魚服成語典故

白龍魚服成語典故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13W 次

白龍魚服成語典故1

白龍魚服成語典故

白龍化爲魚在水中游,爲人所射傷,借喻貴人微服出行而恐有不測之虞。典出西漢·劉向《說苑·正諫》。

春秋時,吳王闔閭想要跟老百姓一起飲酒,大臣伍子胥勸諫說:“不可以這樣做。從前,有一條白色的神龍,變作一條魚,到人間來玩。它在河水中搖頭擺尾,游來游去,覺得很有趣。這時,有個叫豫且的漁人發現了這條魚。當白龍玩得正有興致時,豫且一箭射去,正中白龍的一隻眼睛。白龍負痛而逃,向天帝告狀,要求懲治豫且。天帝問明原委,說道:‘漁人本以捕魚爲業。豫且不知魚是你變的`,見到魚當然要射。他所射的是魚,而不是龍,他有什麼罪呢?問題倒出在你自己身上,你在天上好好的,爲什麼要變作魚到人間去呢?’如今君主放棄國君的身份,而跟老百姓一起飲酒,我擔心將會有像白龍被豫且射中一樣的禍患發生。”吳王聽了伍子胥的建議,放棄了跟平民百姓一起飲酒的想法。

成語“白龍魚服”即由此而來。舊時人們借用這句成語來比喻貴人隱藏身份,化裝到民間去。

白龍魚服成語典故2

典源出處:劉向 《說苑·正諫》:“吳王欲從民飲酒,伍子胥諫曰:‘不可,昔白龍下清泠之淵化爲魚,漁者豫且射中其目,白龍上訴天帝。天帝曰:“當射之時,若安置而形?’白龍對曰:“我下清泠之淵化爲魚。”天帝曰:“魚固人之所射也,若是,豫且何罪。”夫白龍,天帝貴畜也,豫且,宋國殘臣也,白龍不化,豫且不射,今棄萬乘之位,而從布衣之士飲酒,臣恐其有豫且之患矣。’王乃止。”

釋義用法天帝的白龍化爲魚,下游清泠之淵,被漁人豫且射中其目,白龍向天帝告狀,天帝說,你當時化身是魚,射魚無罪。伍子胥以此事勸諫吳王勿輕易出遊民間。後以此典形容大人物或有才能的人因處境不利而受困厄。

用典形式

【魚服困】 清·趙翼:“與噲伍憐魚服困,假齊王伏狗烹災。”

【魚服訴】 清·黃景仁:“不見魚服訴,亦使豫且笑。”

【豫且網】 清 ·顧炎武:“白龍化爲魚,一入豫且網。”

【豫且困】 清 ·黃景仁:“白龍且有豫且困,泄憤區區無乃鄙。”

【豫且制】 唐·李白:“白龍改常服,偶被豫且制。誰使爾爲魚,徒勞訴天帝。”

【白龍魚服】 唐 ·李白:“黃口爲人羅,白龍乃魚服。”

【白龍微服】 清 ·黃遵憲:“秋草木蘭馳道靜,白龍微服記爲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