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課文 > 中山酒的典故

中山酒的典故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44W 次

典源出處

中山酒的典故

晉·張華 《博物志》卷十:“昔劉玄石於中山酒家酤酒,酒家與千日酒,忘言其節度。歸至家當醉,而家人不知,以爲死也,權葬之。酒家計千日滿,乃憶玄石前來酤酒,醉向醒耳。往視之,雲:‘玄石亡來三年,已葬。’於是開棺,醉始醒。俗雲:玄石飲酒,一醉千日。”晉·幹寶《搜神記》卷十九:“狄希,中山人也。能造千日酒,飲之千日醉。時有州人姓劉,名玄石,好飲酒,往求之。希曰:‘我酒發來未定,不敢飲君。’石曰:‘縱未熟,且與一杯,得否?’,希聞此語,不免飲之。復索曰:‘美哉!可更與之。’希曰:‘且歸,別日當來,只此一杯,可眠千日也。’石別,似有怍色。至家,醉死。家人不之疑,哭而葬之。經三年,希曰:‘玄石必應酒醒,宜往問之。’即往石家。語曰:‘石在家否?’家人皆怪之。曰:‘玄石亡來,服以闋矣。’希驚曰:‘酒之美矣,而致醉眠千日,今合醒矣。’乃命其家人,鑿冢破棺視之,冢上汗氣徹天,遂命發冢。方見開目張口,引聲而言曰:‘快哉,醉我也。’因問希曰:‘爾作何物也?令我一杯大醉,今日方醒。日高几許?’墓上人皆笑之,被石酒氣衝入鼻中,亦各醉臥三月。”

釋義用法

傳說劉玄石飲了中山人制的千日酒,歸家即大醉,家人以爲其死,將其埋葬。至三年時酒家前往看視,掘開棺木,見其方醒。後以此典稱美酒; 也用以表現沉迷醉鄉,逃避世事。

用典形式

【千日飲】 北周·庾信:“只言千日飲,舊逐中山來。”

【千日酒】 唐·孟郊:“欲慰一時心,莫如千日酒。”金·元好問:“若爲釀得千日酒,醉著東君不放歸。”明,餘懷:“聽鷓鴣啼罷,霓裳舞破,千日酒,真堪醉。”

【千日釀】 明 ·高啓:“上國豈無千日釀? 獨憐此是故鄉春。”

【千日醉】 唐·劉庭芝:“願逢千日醉,得緩百年憂”。唐·杜甫:“甘從千日醉,未許七哀詩。”宋·陸游:“縱酒山南千日醉,看花劍外十年狂。”元·馬臻:“無酒可供千日醉,有錢難買一生閒。”

【中山春】 宋·陸游:“尉曹堆盤笠澤膾,秀才瀉榼中山春。”

【中山酒】 宋·蘇軾:“醉眠中山酒,夢結南柯姻。”宋 ·張炎:“中山酒,且醉飧石髓,白眼青天。”清·王士禛:“牢愁不畔中山酒,慷慨還爲上堵吟。”

【中山醉】 清·錢謙益:“中山醉死真堪羨,千日無勞問醒期。”

【酒沽千日】 唐·李端:“酒沽千日人不醉,琴弄一弦心己悲。”

【醉一千日】 唐·趙嘏:“中山暫醉一千日,南苑往來三百年。”

【一醉千日醒】 宋·汪元量:“勸君一醉千日醒,世事花開又花落。”

【中山曲米春】 金·元好問:“只應有似鬆庵日,時醉中山曲米春。”

【玄石葬荒丘】 清·蒲松齡:“尚有孫陽憐瘦骨,欲從玄石葬荒丘。”

【醉酒一千日】 唐·劉禹錫:“醉酒一千日,貯書三十車。”

【醉嫌千日少】 清·黃景仁:“醉 嫌千日少,事到十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