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課文 > 這樣的閱讀考題真好

這樣的閱讀考題真好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05W 次

在小學中高年級的語文試題中,“閱讀短文,完成練習”是常見的題型。每到複習考試階段,教師都要組織學生強化訓練,而命題時更是絞盡腦汁,求新求精。筆者讀到兩個有關“閱讀短文完成練習”的題目,深有感觸。題目是這樣的:

這樣的閱讀考題真好

( 1 )“爬山虎的腳長在莖上。莖上長葉柄的地方,反面伸出枝狀的六七根細絲,每根細絲像蝸牛的觸角。細絲跟新葉子一樣,也是嫩紅的。這就是爬山虎的腳。”(《爬山虎的腳》)請根據這段話,再加上你的想象,把爬山虎的腳畫出來。

( 2 )“居庸關山勢高,岩層厚,詹天佑決定採用從兩端同時向中間鑿進的辦法。…… 八達嶺隧道長一千一百之米,有居庸關隧道的三倍長。他跟老工人一起商量,決定採用中部鑿井法。先從山頂往下打一口豎井,再分別向兩頭開鑿,兩頭也同時施工,把工期縮短了一半。”(《詹天佑》)根據文字敘述,發揮自己的想象,分別畫出居庸關和八達嶺的山勢及開鑿隧道的簡明示意圖。

細細比較、口味上面兩道題,有三個顯著特點值得借鑑。

其一,圍繞教學目標,注意導向性。

“對學生的評估,要有得激勵和促進學生語文水平的發展”,“不僅是爲了考察學生達到學習目標的程度,更是爲了檢驗和改進學生的語文學習和教師的教學,改善課程設計,完善教學過程,從而有效地促進的發展”。兩道題正是基於上述目的,以新大綱和課本所確定的要求爲內容,做到教什麼考什麼,怎麼教就怎麼考。《爬山虎的腳》課題點出了重點,“預習”“思考 . 練習”都要求仔細研讀描寫爬山虎腳的句子;《詹天佑》一課着重講了京張鐵路修築過程中“開鑿隧道”等幾處關鍵工程的施工情況,表現詹天佑的智慧和才幹,突出了他“傑出的愛國工程師”的形象。

值得一提的是,根據新大綱重新審定的人教版教材,不約而同地新增了“畫爬山虎的腳”和“畫開鑿居庸關和八達嶺隧道示意圖”的練習題。編者的'意圖達成度如何,教學中如何改進和完善,考查一下學生畫得怎樣便一目瞭然了。

其二,重視語言感悟,注意思考性。

“閱讀分析”的考查重點是瞭解和評價學生對讀物的綜合理解能力,包括詞句理解、文意把握、要點概括、內容探究、作品感受等方面。上述兩道題雖然是筆試題,但是一改以往機械記憶式的文字敘述和猜謎式的選填 ABC ,要求學生“畫”出答案來,不過,若不認真默讀,用心思考,就不能理解語言文字的內涵,就不能內化爲自己的經驗,也就不能把答案“畫”正確。

題( 1 )所引的 4 句話,依次介紹了爬山虎的腳的位置——“莖上”“長葉柄的地方”“反面”,形狀——“枝狀”“六七根”“細絲”,顏色——“嫩紅”。忽略哪一個細節都會出錯。題( 2 )所引的 4 句話採用對比的方法介紹了兩個隧道不同的施工方法,因爲居庸關“高”,所以採用的方法是“兩端同時向中間鑿進”;因爲八達嶺“長”,所以採用的方法是“中部鑿井法”。山勢的不同特點和開鑿的不同方向都要正確地“畫”出來,如果不能抓住關鍵詞語理解句子的意思,也是不行的。

其三,體現學科溝通,注意綜合性。

新頒佈的《語文課程標準》積極提倡語文的綜合性學習,要求“拓展語文學習和運用的領域,注重跨學科的學習和現代科技手段的運用,使學生在不同內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滲透和整合中開闊視野,提高學習效率”。從這個意義上看,兩道試題不失爲改革考試內容和方法的有益嘗試。“畫”答案的方式,既讓學生感到新鮮、有趣,又使學生意識到掌握繪畫的基本方法,提高給水平也是不容忽視的。除了共同涉及的美術學科以外,題( 1 )還溝通了“語文”與“自然”的聯繫,通過畫爬山虎這種植物加深了對“莖”“葉”“葉柄”這些植物學名詞和知識的理解;題( 2 )則把“語文”和“地理”,乃至建築學的一些知識聯繫在了一起,“山勢”“隧道”“鑿井”這些不容易的詞讀讀、想想、畫畫就明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