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課文 > 立秋的風俗

立秋的風俗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44W 次

立秋的風俗1

立秋是傳統的二十四節氣之一,這一天是秋天的開始。

立秋的風俗

早在周代,逢立秋那日,天子親率三公九卿諸侯大夫到西郊迎秋,舉行祭祀、蓐收等儀式。漢代仍承此俗。《後漢書· 祭祀志》:“立秋之日,迎秋於西郊,祭白帝蓐收,車旗服飾皆白,歌《西皓》、八佾舞《育命》之舞。並有天子入圃 射牲,以薦宗廟之禮,名日軀劉。殺獸以祭,表示秋來揚武之意。”

民間則有在立秋時占卜天氣涼熱的風俗,東漢崔宴《四民月令》:“朝立秋,冷颼颼;夜立秋,熱到頭。”每逢立秋日 人們還有敬老的習俗。

到了唐代,每逢立秋日,也祭祀五帝。《新唐書·禮樂志》:“立秋立冬祀五帝於四郊。”

從唐宋時起,有在此日用秋水服食小赤豆的風俗。取七粒至十四粒小赤豆,以井水吞服,服時要面朝西,這樣據說可以 一秋不犯痢疾。

《東京夢華錄》中記載:“立秋日,滿街賣楸葉,婦女兒童輩,皆剪成花樣戴之。是月,瓜果梨棗方盛,京師棗有數品 :靈棗,牙棗,青州棗,毫州棗。雞頭上市,則樑門裏李和家最盛。中貴戚裏,取索供賣。內中泛索,金合絡繹。士庶 買之,一裹十文,用小新荷葉包,糝以麝香,紅小索兒系之,賣者雖多,不及李和一色揀銀皮子嫩者貨之。”《武林舊 事》中則有:“立秋日,都人戴楸葉,飲秋水、赤小豆。”而在官家,立秋這天則有迎秋的儀式,據《夢粱錄》中載: “立秋日,太史局委官吏于禁廷內,以梧桐樹植於殿下,俟交立秋時,太史官穿秉奏曰:‘秋來。’其時梧葉應聲飛落 一二片,以寓報秋意。”

《帝京歲時紀勝》上說:立秋前一天,要陳冰瓜,蒸茄脯,煎香薷飲,到立秋日閤家飲之,“謂秋後無餘暑瘧痢之疾” 。香薷飲是中醫的一個古方,由由香薷、白扁豆和厚朴三味藥組成,具有消除暑溼、預防感冒的作用。所以人們在立秋 前一天便紛紛到藥鋪買好這些藥,煎好後露宿一夜,次日立秋之時涼飲。

立秋的風俗2

立秋是秋天的開始,是收穫的季節。人們對秋季十分看重,因而民間有很多關於此節氣的習俗。在我國,立秋不僅是一個重要節氣,也是重要的歲時節日。數千年的文化傳承使立秋的民俗非常豐富。古時候,人們把立秋當做夏秋之交的重要時刻,除封建帝王親率文武百官設壇迎秋習俗外,在民間也流傳着“貼秋膘”、“啃秋”等習俗。

漢朝廷於立秋日有“都試”的政俗,<漢官儀>說:“高祖選能引關蹶張材力武猛者,爲輕車騎士、材官、樓船。常以立秋後,講肄課試,各有員數,平地用車騎,山阻用材官,水泉用樓船。”<後漢書·李通傳>注說:“漢法,以立秋日都試騎士謂課殿最也。”漢宮廷有立秋日“嘗粢”的禮俗,<漢書。韋玄成傳>注說:“立秋驅婁又嘗粢。”粢爲穀類的總稱,嘗粢便是(日記月令>所說的“嘗新”。魏朝廷有立秋日“治兵”的軍俗,<宋書·禮志>說:“延康元年,魏文帝爲魏王。是年六月立秋治兵於東郊,公卿相餞,王御華蓋,親令金鼓之節。”隋朝廷有立秋“祀靈星”的祭俗,<隋書·禮儀志>說:“開皇初,於國城東南七裏延興門外爲靈星壇,立秋後辰,令有司祀以一少牢。”靈星又名天田星,古人認爲主稼穡,祀之祈年而報功。

古代有“擱稻”的農俗,宋馬純<陶朱公書)說:“稻田,立秋後不添水,曬十餘日,謂之擱稻。”唐時有吃“樗根餛飩”的食俗,宋林洪撰(山家清供>說:“劉禹錫著樗根餛飩法,立秋前後,謂世多痢及腰痛,取樗根一兩握搗篩和麪,捻餛飩,清水煮,空腹十枚,並無禁忌。”樗根即臭椿之根。民間亦有“飲井水”的養生俗,清人在<常氏日錄>說:“立秋日,人未起,汲井水,長幼飲之卻病。”

立秋之節,除漢民共有的風俗外,各地方尚有極具地方色彩的風俗。據(古今圖書集成>引<直隸志書>說,永平府(治所在今河北盧龍)“立秋,戶掛蒺藜,雲蚊不入戶。或日中元將至而鬼畏之。” <山東志書>說,陽信縣(今山東陽信)“立秋,七月節。芟草治糞,莪苜蓿。”(江南志書)說,常熟縣(今江蘇常熟)“立秋日,食瓜。或以赤豆七顆和水吞之,以防瘧痢。”嘉定縣(今上海嘉定)“立秋日,食瓜,飲新汲水。雲,令人不瘧痢。”崇明縣(今上海市崇明島)“立秋日,農家各于田畔插青竹夾雲馬紙符,名標秋子,醵錢作青苗齋,即古者方社遺意。” <江西志書>說,南康縣(今江西南康)“立秋日,聚衆作木船,以香楮送於江,亦日禳災。仍豐其酒食,聚飲而罷。”

各地方的立秋佔侯風俗也不盡相同,所謂占候,就是根據天氣物候的變化來推測吉凶。立秋占候,就是根據立秋的天氣與物候推測未來。這和唯心的占卜不同,而是先民們在生產和生活中的實踐經驗的總結。而這些總結又歷代流傳,成爲一種特殊的民俗。茲將古代文獻中有關立秋占候的記錄轉錄如下。

宋趙以夫<易通卦驗>:“立秋晡時,內氣出坤,正氣也。”

“離氣見立秋則歲大熟。”“立秋虎始嘯。”“立秋日腐草化爲螢。”“立秋白露下蜻蜊上堂。”

清馮舒<詩紀曆樞>:“立秋促織鳴,女工急促之候也。”

清喬松年輯(樂緯>:“坤主立秋,樂用磬。”

古典籍<汲冢周書>:“立秋之日涼風至,涼風不至無嚴政。”

宋馬純<陶朱公書>:“立秋之刻,必脫一葉。”

漢京房(京房易佔>:“立秋坤王,涼風用事,坤土也。”

古典籍<符瑞圖>:“立秋,西方闖闌風。一名飆風。”

清李光地(月令占候圖>:“立秋,坤卦用事,其神攝提,荊州分也。晡時申,西南涼風至,黃雲如羣羊,宜粟谷。若晴朗,風雲不至,萬物不成。望西南,坤上有黃雲氣,是正氣。

立秋應節,萬物皆榮。赤氣出其右,萬物半死,豆谷半收。”

明徐光啓<農政全書):“立秋日小雨,吉;大雨主傷禾。”

<直隸志書):“是日佔晴,主萬物少成熟;雷多尤忌之。”

“立秋日東北風,霜早;西南風,霜遲。”“七月佔立秋,東風人疫、草木更榮;南風主秋旱;西風主大雨;北風主冬多雪。”

<江南志書>:“立秋自露在奇日,謂之雄,在偶日,謂之雌,謂雌雄相配爲稔。”“立秋後虹見爲天收,雖大稔,亦碗數。處暑日喜雨,諺雲,處暑若還天不雨,總然結實也無收。”

(浙江志書>:“立秋日天氣清明,萬物不成;有小雨,吉;大雨,傷五穀。其Et屬火,不宜老人,雷雨折木,多怪異。其日東風,禾豐實稀;南風,人民安,秋旱;西風,秋有大雨,賊盜起,米穀賤;北風,有忠孝人出,冬多雪,雨水大;東北風,穀米貴,應在四十五日內;西南風,年豐民樂。”

(江西志書>:“立秋處暑具宜晴,正早稻大收之時。”“立秋宜是月,佔日,七月秋,殷殷收。”

<湖廣志書》:“立秋在六月晦,則早稻遲。諺雲,六月秋,要到秋;七月秋,不到秋。”

<福建志書>:“立秋逢朔日,主人多疾。風雨,主人不安。

立秋處暑日具宜晴,後亦宜雨。諺雲,立秋無雨亦堪愁,萬物從來祗半收。處暑雨不通,白露宜用功。”

古典籍(紀曆撮要>:“立秋日要西南風,主稻禾倍收,三日三石,四日四石。”“立秋日雷名瓣踣,損晚禾。亦云,秋霹靂,主晚稻秕。”“朝立秋,暮颼颼;夜立秋,熱到頭。”

清汪之昌<家塾事親>:“虹以立秋四十六日內出正西貫兌,中秋有水有旱。”

<楊凝式帖>:“當一葉報秋之初,乃韭花逞昧之始,助其肥獰,實謂珍羞。”

清毛煥文輯<萬寶全書>:“立秋日申時西南方有赤雲。宜粟。”

清王象晉<羣芳譜>:“梧桐如某時立秋至期,一葉先墜。”

立秋的風俗3

  立秋節

立秋節,也稱七月節。周代是日天子親率三公六卿諸侯大夫,到西郊迎秋,並舉行祭祀少嗥、蓐收的儀式(見《禮祀·月令》)。漢代仍承此俗。《後漢書·祭祀志》:“立秋之日,迎秋於西郊,祭白帝蓐收,車旗服飾皆白,歌《西皓》、八佾舞《育命》之舞。並有天子入圃射牲,以薦宗廟之禮,名日軀劉。殺獸以祭,表示秋來揚武之意。”到了唐代,每逢立秋日,也祭祀五帝。《新唐書·禮樂志》:“立秋立冬祀五帝於四郊。”宋代,立秋之日,男女都戴楸葉,以應時序。有以石楠紅葉剪刻花瓣簪插鬢邊的風俗,也有以秋水吞食小赤豆七粒的風俗(見《臨安歲時記》),明承宋俗。清代在立秋節這天,懸秤稱人,和立夏日所秤之數相比,以驗夏中之肥瘦。民國以來,在廣大農村中,在立秋這天的白天或夜晚,有預卜天氣涼熱之俗。還有以西瓜、四季豆嘗新、奠祖的風俗。又有在立秋前一日,陳冰瓜,蒸茄脯,煎香薷飲等風俗。

  曬秋

每年立秋,隨着果蔬的成熟,篁嶺進入了曬秋最旺季節。曬秋是一種典型的農俗現象,具有極強的地域特色。在湖南、江西、安徽等生活在山區的村民,由於地勢複雜,村莊平地極少,只好利用房前屋後及自家窗臺、屋頂架曬或掛曬農作物,久而久之就演變成一種傳統農俗現象。這種村民晾曬農作物的特殊生活方式和場景,逐步成了畫家、攝影家追逐創造的素材,並塑造出詩意般的“曬秋”稱呼。

發展至今,全國不少地方的這種曬秋習俗慢慢淡化,然而在江西婺源的篁嶺古村,曬秋已經成了農家喜慶豐收的“盛典”,篁嶺曬秋被文化部評爲“最美中國符號”之後,其更演變成鄉村旅遊提升的“圖騰”和名片,每年吸引數十萬人去篁嶺賞秋拍攝。

  秋忙會

秋忙會一般在農曆七八月份舉行,是爲了迎接秋忙而做準備的經營貿易大會。有與廟會活動結合起來舉辦的,也有單一爲了秋忙而舉辦的貿易大會。其目的是爲了交流生產工具,變賣牲口,交換糧食以及生活用品等。其規模和夏忙會一樣,設有騾馬市、糧食市、農具生產市、布匹、京廣雜貨市等。現今把這類集會,都叫做“經濟貿易交流大會”。過會期間還有戲劇演出、跑馬、耍猴等文藝節目助興。

  秋收互助

秋忙開始,農村普遍有“秋收互助”的習俗,你幫我我幫你,三五成羣去田間,搶收已經成熟的玉米。一料玉米要搬四次:頭茬、二茬、三茬、撈空茬。婦女、老人、十來歲的小孩,他們手提竹籠,一排接一排,一株接一株,挨着個兒去搬。切忌“猴子搬玉米,搬一個撂一個。”而是搬一個放在籠子裏,然後放在地頭玉米穗堆子裏,最後用大車拉回家。頭茬先搬已經成熟了的玉米穗,未成熟的玉米穗,留下來二茬再去搬。二茬、三茬是用同樣的辦法去搬。最後撈空茬,把剩餘的玉米穗,不管老嫩、一齊搬回家中。看誰家的玉米成熟的早,先給誰家搬,既不違農時,又能顆粒歸倉。

  秋田娛樂

秋天,特別是秋忙前後,農事雖忙,秋種秋收,忙得不亦樂乎!但忙中也有樂趣,常見一些青年人和十餘歲的孩子,在包穀、穀子、糜子生長起來以後,特別是包穀長成一人高,初結穗兒的時候,田間里正是他們玩耍、做戲的場所。他們把嫩包穀穗搬下來,在地下挖一孔土窯,留上煙囪,就是一個天然的土竈,然後把嫩包穀穗放進去,到處拾柴禾,包穀頂花就是很好的燃料,加火去燒。一會兒一全窯的包穀穗全被燒熟了,豐碩的包穀宴就在田間舉行。他們還上樹捉麻雀蛋,就地打兔子,能吃的野味很多,都可以在野地的鍋裏,燒製出來。有葷有素,百味俱全。他們還把打來的柿子,弄來的紅苕,放在土窯洞裏,溫燒一個時辰,就會變成香甜的柿子。這種秋田裏的樂趣,一代一代地傳承下來。

  貼秋膘

民間流行在立秋這天以懸秤稱人,將體重與立夏時對比。因爲人到夏天,本就沒有什麼胃口,飯食清淡簡單,兩三個月下來,體重大都要減少一點。秋風一起,胃口大開,想吃點好的,增加一點營養,補償夏天的損失,補的辦法就是“貼秋膘”:在立秋這天各種各樣的肉,燉肉烤肉紅燒肉等等,“以肉貼膘”。

  啃秋

“啃秋”在有些地方也稱爲“咬秋”。天津講究在立秋這天吃西瓜或香瓜,稱“咬秋”,寓意炎炎夏日酷熱難熬,時逢立秋,將其咬住。江蘇等地也在立秋這天吃西瓜以“咬秋”,據說可以不生秋痱子。在浙江等地,立秋日取西瓜和燒酒同食,民間認爲可以防瘧疾。城裏人在立秋當日買個西瓜回家,全家圍着啃,就是啃秋了。而農人的啃秋則豪放得多。他們在瓜棚裏,在樹蔭下,三五成羣,席地而坐,抱着紅瓤西瓜啃,抱着綠瓤香瓜啃,抱着白生生的山芋啃,抱着金黃黃的玉米棒子啃。啃秋抒發的,實際上是一種豐收的喜悅。

  秋社

秋社原是秋季祭祀土地神的日子,始於漢代,後世將秋社定在立秋後第五個戊日。此時收穫已畢,官府與民間皆於此日祭神答謝。宋時秋社有食糕、飲酒、婦女歸寧之俗。唐韓偓《不見》詩:“此身願作君家燕,秋社歸時也不歸。”在一些地方,至今仍流傳有“做社”、“敬社神”、“煮社粥”的說法。

  歌謠

時到立秋年過半,可能有澇也有旱,

男女老少齊努力,戰天鬥地奪高產。

棉花抹杈邊心,追肥時間到下限,

天旱澆水要適量,防治病蟲巧把關。

早秋作物漸成熟,防雀糟蹋要常轉。

晚秋作物治追耪,後期管理不能軟。

適時播種大白菜,炕土壅蔥奪豐產。

保護地菜籌建棚,底肥施足地深翻。

大積大造農家肥,割曬青草抽時間。

林木果樹管理好,摘下果梨去賣錢。

畜禽管理要加強,要緊預防牛流感。

餵魚注意多投草,魚病防治至關鍵,

坑內菱角採下來,繼續管好藕葦芡。

  農諺

“立秋”帶來的首先是天氣的變化。從這一天開始,天高氣爽,月明風清,氣溫逐漸下降,正如諺語所說:“立秋之日涼風至”,“早上立了秋,晚上涼颼颼”。但“立秋”的'早晚又有很大區別,所謂“早立秋冷颼颼,晚立秋熱死牛”,即是提醒人們不可對“立秋”盲目樂觀,有時候“立秋過後,還有‘(秋)老虎’在一頭”。其實,“立秋”降溫最大的法寶是下雨,“秋前秋後一場雨,白露前後一場風”,這是人們長期觀察總結得出的結論。

人們對秋雨無疑是歡迎的,“立秋下雨人歡樂,處暑下雨萬人愁”,在通常情況下,“立秋處暑有陣頭,三秋天氣多雨水”,不但下雨,有時還要打雷,這標誌着“立秋響雷,百日見霜”。“立秋”後每降一次雨,氣溫也隨之下降一定幅度,“一場秋雨一場寒”之說即在於此。但“立秋”後無雨的情況也是有的,其標誌就是“秋前北風馬上雨,秋後北風無滴水”,最直接的後果也很明顯:“立秋無雨秋乾熱,立秋有雨秋落落”。

“立秋”對於農事的影響相當大。古代農業社會,農民對“立秋”的重視程度不亞於過節。如果立秋日天氣晴朗,必定風調雨順,可以坐等豐收。同樣,“立秋”的早晚也相當重要,“七月秋樣樣收,六月秋樣樣丟”。“立秋”後下不下雨更忽視不得,“立秋有雨樣樣收,立秋無雨人人憂”,因爲“立秋無雨是空秋,萬物歷來一半收”。

由此可見,“立秋”還是一個收穫的標誌,所謂“秋不涼,籽不黃”,“立秋十天遍地黃”,“立秋十八天,寸草皆結頂”,一個金色的秋天就要到來了。在這個季節裏,人們盤算最多的就是農事:“立夏栽茄子,立秋吃茄子”;“立秋蕎麥白露花,寒露蕎麥收到家”;“立秋摘花椒,白露打胡桃,霜降摘柿子,立冬打軟棗”,享受收穫之樂的同時,也要掌握好工作的節奏:“七月立秋慢溜溜,六月立秋快加油”,“立秋拿住手,還收三五斗”。對沒進入收穫期的,“立秋”後也需注意:“頭伏芝麻二伏豆,晚粟種到立秋後”;“立秋棉管好,整枝不可少”;“立秋種芝麻,老死不開花”。

立秋”也相應地改變了人們的生活。立秋既是萬物成熟收穫的季節,也是人體陽消陰長的過渡時期,因此,秋季養生從來是人們不可忽視的重要內容。最易做的就是“立了秋,便把扇子丟”。因爲“一場秋雨一場寒”,所以“十場秋雨要穿棉”。天涼了,還應注意“水白露身不露,秋後少遊”,人們甚至認爲“立秋洗肚子,不長痱子拉肚子”。在飲食起居方面,古人認爲“秋天宜收不宜散”,應切記“秋不食辛辣”、“秋不食肺”;還應“早臥早起,與雞俱興”,早臥以順應陽氣之收斂,早起爲使肺氣得以舒展,這樣才合乎秋季養生之道。

立秋的風俗4

  一、二十四節氣之立秋

立秋是我國傳統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三個節氣,在每年公曆的8月7日~9日,太陽到達黃經135°,北斗指向西南,爲立秋。立秋的“立”是開始的意思,“秋”是指莊稼成熟的時期。到了立秋,梧桐樹開始落葉,因此有“落一葉而知秋”的成語。立秋表示暑去涼來,秋天開始之意,是一個反映季節的節氣。到了立秋,梧桐樹必定開始落葉,因此纔有“一葉落而知秋”的成語。秋季包括立秋、處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6個節氣,是由熱轉涼,再由涼轉寒的過渡性季節。

據《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七月節,立字解見春(立春)。秋,揪也,物於此而揪斂也”。立秋一般預示着炎熱的夏天即將過去,秋天即將來臨。立秋後雖然一時暑氣難消,還有“秋老虎”的餘威,立秋又稱交秋,但總的趨勢是天氣逐漸涼爽。從文字角度來看,“秋”字由禾與火字組成,是禾穀成熟的意思。因此立秋也表示草木開始結果孕子,收穫季節到了。古人把立秋當作夏秋之交的重要時刻,一直很重視這個節氣。

我國古代將立秋分爲三候:“一候涼風至;二候白露生;三候寒蟬鳴。”是說立秋過後,颳風時人們會感覺到涼爽,此時的風已不同於暑天中的熱風;接着,大地上早晨會有霧氣產生;並且秋天感陰而鳴的寒蟬也開始鳴叫。

  二、“立秋”節氣的天氣和農事

“立秋之日涼風至”明確地把立秋與天涼聯繫起來。可見,立秋就是涼爽的秋季開始了。由於各地緯度、海拔高度等的不同,實際上是不可能都在立秋這一天同時進入秋季的。按照氣候學上以候(5天)平均氣溫在10℃至22℃之間爲春、秋的標準,在我國除了那些緯度偏北和海拔較高的地方以外,立秋時大部分地區仍未進入秋天氣候,仍然處於炎夏之中。況且每年大熱三伏天的末伏還在立秋後,這就是俗話說的“秋後一伏”。尤其是我國南方立秋節氣內還是夏暑之時,同時由於颱風雨季節漸漸過去,氣溫更加酷熱,因而在我國又把從立秋起至秋分前這段日子稱之爲“長夏”。

我國秋來最早的黑龍江和新疆北部地區也要到8月中旬入秋,一般年份裏,首都北京9月初開始秋風送爽,秦淮一帶秋天從9月中旬開始,10月初秋風吹至浙江麗水、江西南昌、湖南衡陽一線,11月上中旬秋的信息纔到達雷州半島,而當秋的腳步到達“天涯海角”的海南崖縣時己快到新年元旦了。

“秋後一伏熱死人”,立秋前後中國大部分地區氣溫仍然較高,各種農作物生長旺盛,中稻開花結實,單晚圓稈,大豆結莢,玉米抽雄吐絲,棉花結鈴,甘薯薯塊迅速膨大,對水分要求都很迫切,此期受旱會給農作物最終收成造成難以補救的損失。所以有“立秋三場雨,秕稻變成米”、“立秋雨淋淋,遍地是黃金”之說。雙晚生長在氣溫由高到低的環境裏,必須抓緊當前溫度較高的有利時機,追肥耘田,加強管理。

“立秋”時節也是棉花保伏桃、抓秋桃的重要時期,也是“不修棉”的打頂的最佳時機(“不修棉”的打頂時間要比傳統的整枝棉花要延後10~15天)。整枝棉花“棉花立了秋,高矮一齊揪”,除對長勢較差的田塊補施一次速效肥外,打頂、整枝、去老葉、抹贅芽等要及時跟上,以減少爛鈴、落鈴,促進正常成熟吐絮。

茶園秋耕要儘快進行,農諺說:“七挖金,八挖銀”,秋挖可以消滅雜草,疏鬆土壤,提高保水蓄水能力,若再結合施肥,可使秋梢長得更好。

立秋前後,華北地區的大白菜要抓緊播種,以保證在低溫來臨前有足夠的熱量條件,爭取高產優質。播種過遲,生長期縮短,菜棵生長小且包心不堅實。立秋時節也是多種作物病蟲集中危害的時期,如水稻三化螟、稻縱卷葉蟆、稻飛蝨、棉鈴蟲和玉米螟等,要加強預測預報和防治。北方的冬小麥播種也即將開始,應及早做好整地、施肥等準備工作。

立秋的風俗5

立秋立秋節立秋節,也稱七月節。時間在公曆每年8月7日或8日開始。在周代是日天子親率三公六卿諸侯大夫,到西郊迎秋,並舉行祭祀少嗥、蓐收的儀式,(見《禮祀·月令》)。漢代仍承此俗。《後漢書·祭祀志》:“立秋之日,迎秋於西郊,祭白帝蓐收,車旗服飾皆白,歌《西皓》、八佾舞《育命》之舞。並有天子入圃射牲,以薦宗廟之禮,名日軀劉。殺獸以祭,表示秋來揚武之意。”到了唐代,每逢立秋日,也祭祀五帝。《新唐書·禮樂志》:“立秋立冬祀五帝於四郊。”宋代,立秋之日,男女都戴楸葉,以應時序。有以石楠紅葉剪刻花瓣簪插鬢邊的風俗,也有以秋水吞食小赤豆七粒的風俗(見《臨安歲時記》),明承宋俗。清代在立秋節這天,懸秤稱人,和立夏日所秤之數相比,以驗夏中之肥瘦。民國以來,在廣大農村中,在立秋這天的白天或夜晚,有預卜天氣涼熱之俗。還有以西瓜、四季豆嘗新、奠祖的風俗。又有在立秋前一日,陳冰瓜,蒸茄脯,煎香薷飲等風俗。曬秋種典型的農俗現象,具有極強的地域特色。在湖南、江西、安徽等生活在山區的村民,由於地勢複雜,村莊平地極少,只好利用房前屋後及自家窗臺、屋頂架曬或掛曬農作物,久而久之就演變成一種傳統農俗現象。這種村民晾曬農作物的特殊生活方式和場景,逐步成了畫家、攝影家追逐創造的素材,並塑造出詩意般的“曬秋”稱呼。發展至今,全國不少地方的這種曬秋習俗慢慢淡化,然而在江西婺源的篁嶺古村,曬秋已經成了農家喜慶豐收的“盛典”,篁嶺曬秋被文化部評爲“最美中國符號”之後,其更演變成鄉村旅遊提升的“圖騰”和名片,每年吸引數十萬人去篁嶺賞秋拍攝。

立秋摸秋夏曆八月十五日,是爲中秋節。這天夜裏婚後尚未生育的婦女,在小姑或其他女伴的陪同下,到田野瓜架、豆棚下,暗中摸索摘取瓜豆,故名摸秋。俗謂摸南瓜,易生男孩;摸扁豆,易生女孩;摸到白扁豆更吉利,除生女孩外,還是白頭到老的好兆頭。按照傳統風俗,是夜瓜豆任人採摘,田園主人不得責怪。姑嫂歸家再遲,家長也不許非難。此俗清代以前就有,民國以來仍流傳在民間。如在商洛竹林關一帶,中秋節夜裏,孩子們在月亮還未出來時,照例鑽進附近的秋田裏,摸一樣東西回家。如果摸到蔥,父母就認爲這孩子長大後很聰明;如果摸到瓜果,父母就認爲孩子將來不愁吃喝,事事順利。人們視“摸秋”爲遊戲,不作偷盜行爲論處。過了這一天,家長要約束孩子,不準到瓜田裏拿人家的一枝一葉。商南縣的居民,在中秋節的晚上,吃罷月餅後,不肯長高的小孩去摸高梁;沒有男孩的人家去摸茄子;沒有女孩的人家去摸辣子;小孩不聰明的人家去摸蔥。秋忙會秋忙會一般在農曆七八月份舉行,是爲了迎接秋忙而做準備的經營貿易大會。有與廟會活動結合起來舉辦的,也有單一爲了秋忙而舉辦的貿易大會。其目的是爲了交流生產工具,變賣牲口,交換糧食以及生活用品等。其規模和夏忙會一樣,設有騾馬市、糧食市、農具生產市、布匹、京廣雜貨市等。現今把這類集會,都叫做“經濟貿易交流大會”。過會期間還有戲劇演出、跑馬、耍猴等文藝節目助興。秋收互助秋忙開始,農村普遍有“秋收互助”的習俗,你幫我我幫你,三五成羣去田間,搶收已經成熟的玉米。一料玉米要搬四次:頭茬、二茬、三茬、撈空茬。婦女、老人、十來歲的小孩,他們手提竹籠,一排接一排,一株接一株,挨着個兒去搬。切忌“猴子搬玉米,搬一個撂一個。”而是搬一個放在籠子裏,然後放在地頭玉米穗堆子裏,最後用大車拉回家。頭茬先搬已經成熟了的玉米穗,未成熟的玉米穗,留下來二茬再去搬。二茬、三茬是用同樣的辦法去搬。最後撈空茬,把剩餘的玉米穗,不管老嫩、一齊搬回家中。看誰家的玉米成熟的早,先給誰家搬,既不違農時,又能顆粒歸倉。秋田娛樂

立秋秋天,特別是秋忙前後,農事雖忙,秋種秋收,忙得不亦樂乎!但忙中也有樂趣,常見一些青年人和十餘歲的孩子,在包穀、穀子、糜子生長起來以後,特別是包穀長成一人高,初結穗兒的時候,田間里正是他們玩耍、做戲的場所。他們把嫩包穀穗搬下來,在地下挖一孔土窯,留上煙囪,就是一個天然的土竈,然後把嫩包穀穗放進去,到處拾柴禾,包穀頂花就是很好的燃料,加火去燒。一會兒一全窯的包穀穗全被燒熟了,豐碩的包穀宴就在田間舉行。他們還上樹捉麻雀蛋,就地打兔子,能吃的野味很多,都可以在野地的鍋裏,燒製出來。有葷有素,百味俱全。他們還把打來的柿子,弄來的紅苕,放在土窯洞裏,溫燒一個時辰,就會變成香甜的柿子。這種秋田裏的樂趣,一代一代地傳承下來。貼秋膘民間流行在立秋這天以懸秤稱人,將體重與立夏時對比。因爲人到夏天,本就沒有什麼胃口,飯食清淡簡單,兩三個月下來,體重大都要減少一點。秋風一起,胃口大開,想吃點好的,增加一點營養,補償夏天的損失,補的辦法就是“貼秋膘”:在立秋這天各種各樣的肉,燉肉烤肉紅燒肉等等,“以肉貼膘”。啃秋“啃秋”在有些地方也稱爲“咬秋”。天津講究在立秋這天吃西瓜或香瓜,稱“咬秋”,寓意炎炎夏日酷熱難熬,時逢立秋,將其咬住。江蘇等地也在立秋這天吃西瓜以“咬秋”,據說可以不生秋痱子。在浙江等地,立秋日取西瓜和燒酒同食,民間認爲可以防瘧疾。城裏人在立秋當日買個西瓜回家,全家圍着啃,就是啃秋了。而農人的啃秋則豪放得多。他們在瓜棚裏,在樹蔭下,三五成羣,席地而坐,抱着紅瓤西瓜啃,抱着綠瓤香瓜啃,抱着白生生的山芋啃,抱着金黃黃的玉米棒子啃。啃秋抒發的,實際上是一種豐收的喜悅。

立秋立秋歌謠時到立秋年過半,可能有澇也有旱,男女老少齊努力,戰天鬥地奪高產。棉花抹杈邊心,追肥時間到下限,天旱澆水要適量,防治病蟲巧把關。早秋作物漸成熟,防雀糟蹋要常轉。晚秋作物治追耪,後期管理不能軟。適時播種大白菜,炕土壅蔥奪豐產。保護地菜籌建棚,底肥施足地深翻。大積大造農家肥,割曬青草抽時間。林木果樹管理好,摘下果梨去賣錢。畜禽管理要加強,要緊預防牛流感。餵魚注意多投草,魚病防治至關鍵,坑內菱角採下來,繼續管好藕葦芡。立秋節氣的這些習俗可以說都是我國古代普通百姓的智慧結晶,有些可能沒什麼科學依據,但都是他們爲祈求美好生活的直接體現。

立秋的風俗6

“立了秋,把扇丟”,今天上午10:30,正是立秋之時,消去暑意,秋風送爽,成了不少市民最盼望的時節。但是8月6日記者瞭解到,在今年這個夏秋交替的節氣中,諸如立秋過後不吃西瓜、不再下河游泳、忙着貼秋膘等風俗都在發生悄悄改變。

西瓜照售,一直啃到10月底

馬上就要立秋了,可門口西瓜攤上的西瓜照樣價格賣得很高,達到每斤2.2元左右。這幾天,周阿姨一直關注西瓜的行情,這個夏天她家買的瓜沒有低於1.5元/斤的售價。周阿姨表示,按照無錫民間的說法,立秋之日要買個瓜,全家人一起分享,之後就要少買西瓜吃,否則容易腹瀉。另一種說法是,立秋基本上已是最後一茬西瓜,無錫人叫“揪藤瓜”,立了秋後的瓜甜度不夠,所以吃瓜的人很少。

不過,黃土塘的種瓜大王蔣健康表示,立秋之後不食瓜或瓜不甜的說法早已改變。現在的西瓜大多種植在大棚裏,一直能吃到10月底。他透露,實際上,立秋之後的西瓜還比盛夏時的瓜更甜。他解釋說,西瓜在五六月份時口感最好,因爲成熟期較長,要40-50天才能長成,而盛夏時的西瓜只要30天就長好了。而到了立秋後,溫度略降,西瓜的成熟週期要35-40天,甜度比夏天會高一些。

據介紹,今年地產西瓜因爲吃的人多,價格比去年上漲了30%以上,往年批發價每斤1元多的西瓜,今年一直在1.9元至2元之間。這幾天,種瓜大戶們也在關注天氣預報,據說如果持續陰雨的話,西瓜價格會降下來,但如果天氣好,將保持2元以上的堅挺價格。按照現在的銷售趨勢,西瓜的銷量也不會發愁,增長40%左右是鐵定的。而既然西瓜不急着在立秋這天吃,一些賣瓜的小販們表示,當天的西瓜不會出現搶購。

立秋之後泳客估計不會少

立了秋,就不能再光着腳丫到處跑,會受寒氣,小孩子睡覺一定要加個肚兜之類,防止小肚皮着涼。在民間,立秋的“秋”字,即“揪也,物於此而揪斂也。”立秋一般預示着炎熱的夏天即將過去,秋天即將來臨,再也不能像夏天那樣放肆,隨意喝涼水,光膀子。對於江南水鄉的人而言,立秋之後最大的禁忌是,不能下水游泳了。

不過,對於這個禁忌,無錫市新體中心遊泳館的負責人李女士表示,現在的游泳更多是和天氣有關,而非節氣。像去年秋天來得特別早,下水的人就較少,而今年高溫時間長,熱得比較晚,最近一段時間每天都有四五千人下水,幾乎是滿負荷運轉。她估計,如果立秋過後,氣溫還保持在32攝氏度以上,人就不會少。

“今年3月份,天還挺冷的,每天都有1000多人游泳,往年根本沒這麼多人。”李女士表示,他們游泳場館室溫一般在28-30攝氏度之間,水溫恆定在30攝氏度,所以一年四季都適合游泳。更重要的是,好多無錫人並不單純因爲天氣熱到游泳場館避暑,現在出於鍛鍊目的人多了起來,所以節氣影響也就沒那麼大了。

體重不減反增,秋膘不能貼

立秋日以晨秤稱人,和立夏日所秤之數相比後,可知夏天自身的肥瘦。如果體重變輕了,那就是“苦夏”,好多人要貼秋膘來補回流失的營養。市民劉阿婆表示,以前夏天有“雙搶”,在地裏忙活,再加上天氣炎熱,一夏天要瘦掉一身肉。到了立秋之時,就要慢慢開始進補,大塊的紅燒肉、燉雞、燉鴨都會擺上桌,爲人體過冬儲藏脂肪。現在的生活可沒當年那麼清苦了,沒有繁重的勞力活,雞、鴨、魚、肉常可吃到,用不着貼秋膘了。

“一夏天整整長了5斤肉,去年的衣服都穿不上了”,市民吳女士表示,20年前上大學,宿舍連電風扇都沒有,每年夏天睡眠時間不超過3小時,再加胃口不好,就吃點涼皮之類度夏,一夏天都會瘦好多。現在則完全相反,晚上空調開得足,睡眠絲毫不少,再加上懶得燒飯,經常到飯店吃油膩的食物,體重蹭蹭直往上升。所以,她根本不再想貼秋膘,最近趁着天氣涼快下來,正準備報個瑜伽之類的減肥班,同時還要動手做些清淡的食物。

立秋啥習俗?吃餃子搶秋膘曬乾菜

今日立秋,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13個節氣。每年8月7日或8日視太陽到達黃經135°時爲立秋。這一天意味着暑去涼來,秋天開始,梧桐樹開始落葉,因此有“一葉知秋”的成語。

“立秋”對於農事的影響相當大。“雷打秋,冬半收”,“立秋晴一日,農夫不用力”,就是說立秋日如果聽到雷聲,農作物就會欠收;如果立秋日天氣晴朗,必定風調雨順,可以坐等豐收。此外,一過立秋,晴多雨少,秋風送爽,最適宜曬乾菜。

立秋當天,北方有“吃餃子、抓秋膘”的飲食習俗。立秋後氣溫由熱轉涼,食慾開始增加。秋季氣候乾燥,應以養陰清熱、潤燥止渴、清新安神的食品爲主,可選用芝麻、蜂蜜、銀耳、乳品等滋潤食物。

立秋日民間習俗“懸秤稱人” 瘦了的話需“貼秋膘”

“乳鴉啼散玉屏空,一枕新涼一扇風。睡起秋聲無覓處,滿階梧桐月明中。”宋代詩人劉翰的這首絕句,描述的正是夏秋季節交替時的立秋之日場景。

每年8月7日或8日,太陽從北迴歸線向南返回期間到達黃經135°時,爲立秋。據《月令七十二候集解》:“秋,揪也,物於此而揪斂也”。立秋預示着草木開始結果孕子,收穫季節到了。古人把立秋當作夏秋之交的重要時刻,一直很重視這個節氣。

在唐朝以前,立秋當日,天子親率三公六卿諸侯大夫,到西郊迎秋,並舉行祭祀,這在《禮祀·月令》、《後漢書·祭祀志》、《新唐書·禮樂志》等書中都有記載。

而在民間,立秋節這天的習俗是懸秤稱人,和立夏日所秤之數相比,以驗過了一個夏天,人消瘦了還是長胖了。如果稱出來的結果是瘦了,那自然要藉着“貼秋膘”的名義大吃大喝了。

古人將立秋分爲三候:“一候涼風至;二候白露生;三候寒蟬鳴。”是說這時刮的風不同於暑天的熱風,人們會感覺到涼爽;早晨會有霧氣產生;感陰而鳴的寒蟬也開始鳴叫了。

儘管古諺說“立秋之日涼風至”,不過,並不是說秋天就已經到了。在氣象學上,當連續5天日平均溫度在22℃以下,纔算真正入秋了。我國地域遼闊,各地氣候差別極大,入秋的日期也各不相同。

一般來說,秋來最早的黑龍江和新疆北部地區,通常在8月中旬入秋;北京9月初開始秋風送爽;秦淮一帶秋天大多從9月中旬開始;9月底10月初,秋風吹至浙江麗水、江西南昌、湖南衡陽一線;11月上中旬,秋的信息纔到達雷州半島;而當秋的腳步到達“天涯海角”的海南時,已快到新年元旦了。

中國人過年爲何要迎接財神

民俗學家、華東師範大學教授田兆元說,自宋元以來,中國人的財神信仰已有數百年曆史,不過,古今有所變化。這是爲什麼?

“迎財神”風俗從哪裏來

過春節迎財神的風俗來自哪裏?

田兆元教授說,中國財神信仰是在宋元以後興起的一種民俗活動,這個時期正是中國商品經濟不斷髮展的時期,財神信仰一方面滿足人們對財富的願望,同時表達對財富追求規則的渴望。

“由於商品經濟活動帶來的人員流動,各地會出現地方會館,以及各種行業會館,在那裏大都供奉財神。那裏的財神往往是裁決商業事務的監督者,財神被視爲公正的化身。違規商戶往往要罰款爲財神演戲一場,因爲他違背了財富的規則。”田兆元說。因此,過去的財神大多不是本身賺錢的人物,而是關公這樣的捧着《春秋》閱讀的崇尚信義的形象,或是比干那樣的公正、無私心的人物。

“財神信仰”成民俗

據有關調查,個體商戶,尤其是飯店,不少會供奉財神。

中國人的文化傳統充滿了對財富的追求的意願,如拜年的第一句話往往是“恭喜發財”。“曾有一度,財神民俗橫遭批評,這是沒有道理的。而近年財神信仰大興,不予疏導,也是不妥的。”田兆元說。

“千千萬萬的普通民衆、創業者、企業老闆是財神民俗的積極參與者,他們的樂觀情緒,對我們走出經濟低谷,有正面意義”。

田兆元說:“隆隆的鞭炮聲,不就是民衆經濟發展的自我動員令嗎?老百姓養老,撫育兒童讀書,都是需要財富的。所以,對宏大的財神民俗的場面,應該可以理解爲一種積極的民俗活動。”

財神“變臉”

有學者說:現在人們供奉的財神已“變臉”。

學者指出,財神形像本來是多元存在,過去是關公爲主,崇尚信義。而比干財神也是“把元寶踩在腳下”,表示出人是財富的主人。然而隨着時間推移,現在的財神多爲趙公,抱着大元寶。

財神有文財神和武財神之區分。當今道教宮觀中的財神神像,多爲黑麪濃須,騎黑虎,持元寶,是趙公元帥。明代小說《封神演義》有姜子牙封神一節,封趙公明統管人世間一切金銀財寶。其實,家喻戶曉的、以忠義正直著稱的關公,是中國人古代供奉的武財神之一。

文財神又稱“財帛星君”,文官模樣富貴相,白淨面色,五綹長髯,頭戴烏紗帽,身着大紅袍,手執玉如意,腳蹬金元寶,前置聚寶盆,書“招財進寶”。文財神一說是商朝忠烈之臣比干,他不避生死,屢屢勸諫商紂王勿聽妲己妖言,結果被紂王剖腹挖心。由於比干品節高尚,人們相信他手據財權不會肥私,願意他當財神。

田兆元說,“當前的財神民俗由於沒有過去那樣的行會組織、會館組織的管理,有些唯利是圖的傾向,需要引導”。

專家認爲,全社會應該積極正面地傳達財神民俗的動機,建立救助財富基金,建立創業財富基金,甚至可以開展財神民俗與財富論壇,把財神民俗提高到新境界。

城市,習俗的葬禮

從前講究一鄉一俗,但在共冶一爐的大都市浪潮裏面,俗不可耐,俗也不可復得。

風俗從具體的層面來講,無非就是婚喪嫁娶和飲食起居的行爲特點,古代由於交通條件的制約,以及文化交流的族羣界限,不同的地域根據自然環境的差異和宗教政治的影響便形成了千差萬別的風俗習慣,對於中國這麼大疆域的國家而言,風俗的多樣性簡直就是社會學者做研究的豐富寶藏。

但是工業文明的浪潮席捲世界之後,沒有一寸土地可以在更爲強勢的文明前倖免,甚至於這成爲了甄別進步與落後的標準,而工業時代的一大變遷就是城市化,隨着科技進步全球化的的到來,城市化更進一步向着都市化邁進,年輕的有雄心壯志的人們紛紛離鄉背井擠進大都市的舞臺,在新的生活容器裏,當然有着完全不同的生活方式。

現代的城市無疑是一座大熔爐,這裏不像鄉村一樣通過血緣關係和習俗傳統來劃分族羣,在高速的信息交換中完成溝通需要的新一代人必須學會彼此遷就,只有在、如此才能保障人與人之間的無障礙交流,所謂的流行文化有時便是彼此間的最大共識,於是,每個人都自覺不自覺地抹去自己身上太多“不合時宜”的東西,然後共同進入一種無差別的狀態。

所以除了說話的口音,你可以很容易區分老北京老上海和老廣州,卻很難把三地的新人類甄別出來,在相互遷就和適應的過程中,大家都發現祖上的一些風俗習慣漸漸在自己身上消失,在這個風俗消亡的過程中,即使是資源優勢明顯的本地土著,也和千里之外的異鄉人一樣,都是弱勢羣體,於是,城市成了消弭我們差別的廠房,每一天的生活都有對過去的淡忘,慢慢構成了習俗的葬禮。

可能有功利的提問,這些民風舊俗有什麼用?這除了構成我們的身份認同以外,也同時使得我們的生活不那麼單調乏味。

閆濤

老風俗裏的中國年

本報記者 劉 英

1月19日是中國傳統的臘八節,過年的“滋味”從這一天開始。

上午9:30,濟南趵突泉公園內已經排起幾十米的長隊,不到半小時,200多碗泉水熬製的臘八粥分發一空。品嚐到臘八粥的遊客吳先生說,景區送出了一份喜悅,彷彿在提醒大家:“年到了”。同一時間,芙蓉街關帝廟前也排起領粥的長隊,兩年前,“臘八施粥”的傳統開始在這裏“復活”。70歲的市民張大爺說,舊社會臘八施粥是富人給窮人的施捨,現在不存在那種情況了,倒是有點祈福來年安康幸福的意味。重現傳統民俗文化,正成爲各地發掘冬季旅遊的新亮點。

率先挖掘民俗文化的景區受益匪淺。3年前,淄博周村古商城嘗試性地組織“老外來周村過大年”活動,邀請住魯留學生到周村體驗中國年,參與寫春聯、貼春聯、包餃子、吃年夜飯、放焰火、撞吉祥鍾、祈福、看夜景、賞花燈。連續3個春節,吸引了來自柬埔寨、加拿大、印度、美國等30多個國家的70多名留學生。身穿明清古裝的留學生們,徜徉於古色古香的周村大街,見到吹吹打打的擡花轎、拋繡球、劃旱船、騎毛驢、舞獅子等民俗活動,都忍不住親身體驗一把。如今,這一活動已經成爲周村古商城春節保留節目,景區也越來越重視對春節年俗文化的研究和挖掘,再現傳統民俗爲景區添色,年味越做越足。據周村旅遊局統計,今年春節前,已有300多人的臺灣旅遊團隊預訂到周村過大年,另外還有馬來西亞、韓國等國家和地區的海外遊客以及來自北京、天津等地的20xx多人到周村體驗民俗過大年。

除了周村,沂蒙鄉村過大年的氣氛也贏得了市場口碑。沂南縣旅遊局局長黃樹田介紹說,得益於賀年會對年節氣氛的營造,沂南開始叫響“沂蒙鄉村過大年”品牌。在竹泉村過大年,遊客可以用富有沂蒙民居特色的農家小院裝點喜慶佳節,體驗一家人“圍着火爐慶團圓”的樂趣,從臘八到小年、大年再到元宵節,還原鄉村年俗中吃臘八粥、祭竈王、吃團圓飯、貼對子(春聯)、放鞭炮、掛燈籠、請仙客、拜大年、祭財神、逛廟會等傳統習俗,讓遊客在“家裏”體驗原汁原味的鄉村大年。過大年之餘,還可以在福壽廣場上酣暢地扭秧歌、劃旱船、敲鑼鼓,體驗紡紗織布、編竹筐、納鞋底、擊鼓射箭等傳統民俗。從1月15日開始,沂南當地搶手房源已被外地遊客和旅行社“拿下”。初一到初八,智聖湯泉普通客房預訂率達到50%,溫泉別墅預訂超過20%,客源主要來自濟南、青島、濟寧、徐州等地。

“民俗文化是民間的智慧,是社會的流動歷史,而這種歷史是我們可以看得見、摸得着的真實歷史,最容易打動遊客。”山東省旅遊規劃設計研究院院長陳國忠說,除了滑雪和溫泉,山東的冬天還有民俗。民俗與旅遊相融合,找到了一個非常好的“活化”載體。在旅遊景區裏,民俗文化不僅可以得到盡情展示,而且能夠吸引遊客的參與互動,讓遊客在玩樂中受到傳統文化的薰陶,比生硬的教化更容易爲大衆接受。另外,很多傳統景區容易在冬季陷入“無米下鍋”的困境,皆因內涵不足。如果具備挖潛民俗文化的條件,不妨善用民俗節日、民俗禮儀、民俗飲食、民居民宅來開發旅遊產品,彌補冬季短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