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課文 > 語文反思怎麼寫(通用16篇)

語文反思怎麼寫(通用16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72W 次

在辦理事務和工作生活中,課堂教學是重要的任務之一,反思過往之事,活在當下之時。反思應該怎麼寫纔好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語文反思怎麼寫,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語文反思怎麼寫(通用16篇)

語文反思怎麼寫 1

第一:思想不重視。認爲這次考試是小考,沒有意義,對付對付就完了。但是正是我輕視的思想造成了此次考試不好的結果。平時我的語文成績不錯,在班裏居中上游。

第二:從此次考試中,發現自己的基礎知識不紮實。在基礎知識項目被扣xx分,佔全部被扣分數的xx%。原以爲自己的基礎知識紮實,其實不然,給自己敲了警鐘。

第三:從考試中,發現自己上課沒有集中精神聽老師講課。因爲很多老師講的內容出現在考試中,而自己沒有聽講,所以不會。

由以上幾點,我決定在今後的學習中,做到:

第一:重視每一次考試,當成練兵,積累自己的考試經驗;

第二:平時加強自身的基礎知識的學習,不可滿足於現狀;

第三:上課注意聽講,認真記筆記

首先,要學會審題。我要改掉考試不細心讀題目的壞習慣。有時候我往往看着題目前面就順手把後面的問題寫上了,但是卻錯了很多。這也和答題技巧有關係。總之,通過以後的練習,我一定要在考試的過程之中認真審題,自習讀題,把題目看準、看好。時間允許的時候要多檢查幾遍,絕對不允許自己再犯類似於這樣的無謂的錯誤。

第二,要多做各種題型。平日大家都聚在一起做一樣的題目,感覺不出來有什麼明顯的差異。可是一當考試,才發現原來那麼多考試題目是我從來看都沒看過的。只怪自己買的練習題做的少。不能允許自己再繼續這樣下去,所以,我一定要加倍努力,從這次考試之中汲取教訓,增加力量,爲下一次考試做好準備,打好基礎。考試技巧貴在練習。生活之中,我還要多多加強自己的練習和複習,考試之前制定周詳的複習計劃 ,不再手忙腳亂,沒有方向。平日生活學習中學會積累,語文積累好詞好句。

第三,調整考試心態。戰略上藐視,戰術上要高度重視,不要對自己失去信心,雖然我這次考得並不理想,但是我相信自己的實力。下一次考試,我一定會努力的。

首先,學習態度不端正,課前預習不充分,學完每一課後沒有及時複習,導致考試時碰到以前課程的題目,失分過多。學習習慣不好,沒有合理安排時間,作業的質量與效率不高,經常熬夜,上課沒有精神。

其次,上課沒有積極參與課堂,對於每一個問題沒有仔細思考,以致思路不活躍,掌握的知識不具體、不全面,不會舉一反三,思考問題所需時間很長,導致作文時間不充裕。做的練習很少,做題的經驗較少。

再者,便是課外書的`閱讀,閱讀量過少,導致寫作文沒有素材,詞彙的積累也很少,語言沒有邏輯性,文章顯得十分雜亂,蒼白無力。對歷史與人文的理解也很少,對許多文章包括詩詞都不能理解,導致考試中的課外文言文失分不少,閱讀能力仍有待提高。

最後,則是我最大的弱點:粗心。總是“大意失荊州”,做題馬馬虎虎,沒有審清題意便盲目做題,不知是語文,所有的科目都是這樣,做完試卷後沒有仔細檢查,導致犯了許多不該錯的失誤,正確率較低。以後做題一定要仔細,不能因爲題目簡單而不去在意,學習是一個循環漸進的過程,只有打牢了基礎,才能在此之上再去提高,所以,對以前知識的掌握,是必要性的。

語文反思怎麼寫 2

兩首詩一個主題,與其說是在教學兩首古詩,不如說是讓學生通過兩首古詩徜徉在更多描寫春天的美詩文中,從而感悟春的勃勃生機,春的萬紫千紅。教的時候既要注意區別,又要注意聯繫,前者爲點,後者爲面,點面結合構成了美麗的春天。

《詠柳》從剪、裁入手,學習完後自然剪出《春日》,過渡自然。兩首古詩的分開教學看似獨立,其中又有着千絲萬縷的聯繫,自始至終不離“春”這一主題,爲二次整合鋪墊基礎。課末,將兩首古詩再次整和,進行對比參讀。使學生領會到:《詠柳》如細筆勾勒,由一柳而見出整個春天;《春日》則如潑墨揮毫,渲染出春天的“無邊光景”,“萬紫千紅”。然而此處對比的實質並非爲求異,而爲探求兩首古詩內在精神之一致,即對春天的讚美和熱愛。至此,學生對春的感悟和熱情得以昇華,此時,讓他們寫下心中對春的感受便如水到渠成,一蹴而就,課堂氛圍達到高潮。

誦讀是引發讀者與作者情感共鳴的酵母,是作者和讀者情感交流的`紐帶,通過有聲有情的誦讀,文中的字句就會活起來,文章整體也會更具形象性,在潛移默化中,讀者就會感受到作者的情感體驗。在教學中,我用了多種方式讓孩子們誦讀了這兩首古詩。

在教學時,由於有課件的演示和學生對春天已有的認知,因此在課堂中大部分學生髮言積極,對古詩的學習也有濃厚的興趣,氣氛很好。但基礎較差的一部分學生,他們幾乎不思考,不想像,不發問,好像看戲的旁觀者,讓我覺得有點掃興,還有就是要學生自己說詩意的時候,學生牽強附會,毫無章法而言,優美的古詩到了他們嘴中就是乾巴巴的話語,還有,等閒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其中包含的哲理我沒有引申,只是總結的時候輕描淡寫地說了一句:要透過現象看本質,也不知道三年級的孩子是否理解,總之,在講解春日的詩意時,不是很盡人意。

語文反思怎麼寫 3

小學階段,由於學生的知識和能力有限且有待於進一步完善和提高。通過培養學生閱讀能力和習慣是一種很有效的方法。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最終目的是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與理解能力,豐富學生的語言積累,讓學生“好讀書,會讀書,讀好書”,從而爲學生終生的發展奠定下良好的基礎。我從事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已有幾年,我認爲它還存在着許多需要改進的問題,現簡單地總結如下:

1.教學中的拓展閱讀進行得不夠深入和廣泛。拓展閱讀是有效的引導學生進行廣泛的課外閱讀的關鍵。可是在很多常態課堂上,同主題的或關聯主題的拓展閱讀往往進行得不夠深入或不夠廣泛。教師的閱讀積累不夠廣泛和豐富,學校提供給教師和學生的閱讀條件不夠理想等原因是導致該問題的主要因素。

2.學生閱讀興趣不高,學校或班級中沒有形成一種良好的.讀書氛圍。由於家庭因素,學生很少買書;再加上學校圖書室設備的不齊全,僅有班級圖書角,沒有開設培養學生閱讀能力的時間和空間,導致學生的課內外閱讀囫囫吞棗,受益不深,因而感受不到閱讀給他們帶來的快樂,所以達不到預期效果。

3. 由於部分教師對“主題單元”的編寫意圖不理解,對相應的教學策略和方法缺乏研究,因而在實際教學中出現了只教主體課文,沒有處理好“主體課文”與“語文天地”中“閱讀材料”的教學關係,往往是把二者割裂開來,沒有引領學生進行遷移性、拓展性閱讀,養成學生閱讀的習慣,增強學生閱讀的能力

4. 教育觀念陳舊,教學方法單一,閱讀教學時間分配隨意性很大,教學空間封閉。由於教育評價制度的“考試化”導致了部分教師把閱讀教學課變成分析課。課上教師滔滔不絕、繁瑣的講解、分析、提問、解答,不見學生的讀書和思考,沒給學生留下必要的讀、思的時間和機會,不可忽略的讀書活動則被排擠到課外,造成課堂教學效率低。

以上只是我個人的一點淺顯的認識,不足之處,還望各位老師給予批評指正。

語文反思怎麼寫 4

“我的發現”有三組語句,每組的兩個句子的基本意思是相同的,但是第二個句子加上副詞以後,表達的感情更濃重一些。教學的目的是引導學生結合課文,抓住關鍵詞,理解句子的意思,發現兩個句子在表情達意上的不同之處。

“日積月累”是關於諺語的學習,主要涉及到農時和農業氣象。農業氣象諺語是勞動人民在長期生產和生活實踐中,總結歸納出來的能夠預示未來天氣變化的經驗型短語,多以簡練通俗的歌謠或韻文形式流傳於民間,具有地區和季節的侷限性。通過對諺語的學習,激發學生的背誦興趣,引導他們聯繫生活實際,理解諺語的意思。

整體上,自我認爲上課比較順利,所涉及到的教學內容基本講完,每個回答問題的同學都給予了表揚性評價,在學習“我的`發現”中,能夠結合課文內容,進行理解,找到每組句子的不同之處,感受作者所要表達的情感,在學習過程中,運用了多種讀法,例如:師生讀,男女讀,左右讀等,激發學生的課堂積極性,集中注意力。在學習“日積月累”時,將主動權教給學生,讓學生脫離輔助材料,表達自己的理解。每句諺語進行多次朗讀,爭取在課堂上,幫助同學們背誦本節課所學習的諺語。在學習完全部諺語後,做題練習,鞏固加深諺語所要表達的意思。然後給同學一定的時間,進行自由背誦,最後與老師進行比賽,相互提問背誦,提高學生背誦積極性,增大動力。

本節課的不足之處是,在講解“我的發現”時,雖然迴歸了課文,但是對於所要強調突出的感情,沒有講解的透徹。在以後的講解時,可利用換詞的方法進行加深理解,這樣可以使學生更好的體會到作者想要表達的情感。在學習“日積月累”時,只是將諺語的表面意思進行理解,,沒有聯繫實際生活,在以後的講解中,可以通過圖片與諺語進行結合,簡單的圖片更有利於學生理解諺語所要表達的意思。

語文反思怎麼寫 5

經歷了一場中考總複習,結合中考成績再反思三年來的教學,我想我們作爲語文教師在下一輪的教學中應該改進的地方有很多。:

一、從七年級開始就讓學生閱讀課標規定的必讀名著,以及《語文報》、《散文》、《讀者》等優秀報刊。名著的學習和積累應該是從初一到初三實打實的閱讀和積累。而那些報刊雜誌每一期都有優美的文章、豐富的課外知識、深厚的人文底蘊和情感教育。除讓學生廣泛閱讀外,每星期還要求學生做一篇讀書筆記,對自我喜歡的文章或片斷進行欣賞,把感悟寫下來。從七年級到九年級,學生在閱讀方面已積累了許多經驗,中考複習時,老師只是啓發和點撥即可。

二、平時注意抄寫、背誦。每星期佈置抄寫作業,名言警句和優秀的段落或文章。這既能夠練字,同時也是潛移默化,擴大課外積累。同時在抄寫的基礎上全面落實背誦,“背誦雖是一種最野蠻的手段,卻是一個禮貌的辦法”。

三、課堂教學中落實大語文觀,豐富課堂資料,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平時教學能夠放開手腳,以教材爲基礎,但不是拘限於教材,能夠大膽旁徵博引,介紹相關的文學作品、文學故事、名人軼事、成語故事等資料,並關注其他的相關學科,以此拓展學生視野,豐富課堂資料,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提高語文素養。

四、課堂教學當注重有效地使用啓發式、討論式的教學方法和探究性、合作性的學習方式,使教學真正教會了學生學習,既向學生傳授了知識,又培養提高了學生的語文潛力,並落實到了筆端。

五、重視點滴的.作文訓練。平時教學中,當注意培養學生觀察生活、感悟生活的習慣,引導學生時刻用眼用心體會生活,及時用筆記錄生活,以此培養學生豐富細膩的情感,提高觀察感悟潛力,併爲寫作積累鮃活真實的素材。讓學生寫日記或寫隨筆不失爲一個很有效的舉措。

所思爲所行,願在新的初一,新的起點,我能努力做到。

語文反思怎麼寫 6

《送行》是教科版藝術教材第八冊的一首二聲部合唱歌曲,是李叔同採用 美國人約翰·奧德威的 《夢見家和母親》的旋律填寫的 學堂樂歌 。

本節課教學的重點是:學習二部合唱歌曲,體會歌曲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感受多聲部音樂的`和諧美。教學難點是:引導學生用個性化的學習加以感受、體驗,唱好二聲部歌曲。

在歌曲的備課中,我遇到了幾個難題。一是怎麼樣銜接第一課時的舊知識?每週兩節的音樂課,學生對上一課時的教學內容遺忘較多。音樂是聽覺藝術,是時間藝術,學習過程中的許多問題不容易被發現,難以爲下一教學環節的提高提供參照。另一個難題是今天所學的歌曲《送別》創作的年代較遠,怎麼讓學生詳細地瞭解歌曲創作背景,幫助理解歌曲內容,又不佔用課堂太多時間?在開展“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的優化整合”的課題研究中,我嘗試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手段,解決教學中的難題,有效實現教學目標,主要體現在:

一、運用信息技術,激活課堂學習

生動形象是現代信息技術賦予教學的一大特點。根據小學生形象思維佔主導、活潑好動的年齡特徵。我精心製作課件、網頁,直觀地呈現教學內容。在導入歌曲二聲部的學習中,我採用對比欣賞的教學手段。通過對比,幫助學生更清晰地感受二部合唱歌曲。依託信息技術整合學科技能有效解決二部合唱難點。

教學是一個不斷研究過程,本節課在利用現代信息技術與藝術課程的整合嘗試方面取得一定收穫,但課堂研究是無止境的,反思本節課教學還存在一些不足的地方:

二、比如二聲部合唱的學習難度較大,雖然基本完成本課的教學目的,學會二部合唱歌曲《送別》,但演唱質量有待下節課繼續提高。再一個是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如何進行遠程學習交流。包括師生間的交流,同學間的交流以及同行間的交流。

語文反思怎麼寫 7

《金子》是一篇蘊含哲理的文章,彼得在淘金無望、準備離去時,發現雨後土地上長出了小草,從中受到啓發,便留下來種花,終於實現了自己的夢想。

課堂上,我引導學生抓住文中的重點詞句,讀出感悟,並思考“這是一個怎樣的彼得”。如從“彼得不甘心落空,他在河牀附近買了一塊沒人要的土地,一個人默默地挖掘者。”引導學生抓住關鍵詞“不甘心、默默地、一塊沒人要的土地”等詞語,理解彼得的執着和堅決不放棄。從“埋頭苦幹、幾乎翻遍了”等重點詞句,讓學生真正地認識彼得,他是一個比其他人更吃苦耐勞的人;引導學生理解彼得的`“若有所悟”,抓住問題,一場雨後,彼得看到什麼,想到什麼。他爲什麼由這簡單的現象想出種花的好方法,讓學生認識到這是一個善於觀察、樂於思考的彼得。

爲了讓學生體會到彼得是個吃苦耐勞的人,也爲了後面體會要取得真金,就要付出辛勤的勞動。我們在學習種花這個環節的教學中,我緊緊扣住“全部精力”來進行。我引導學生看插圖,體會彼得的辛勤付出。爲了幫助學生理解“全部精力”,我出示了準備好的有關彼得辛勤勞作的填空來說一說,引導學生通過想象來體會:天快黑了,又下起了濛濛細雨,可是還有一塊地沒有鬆,彼得——,花苗終於長起來了,一羣羣雜草在花叢中搶營養,彼得——,爲了防止花苗生蟲,人們還在睡夢中,彼得還在——,再過幾天,花兒就要開放了,可是這幾天陽光非常強烈,花苗渴得無精打采,彼得——不論嚴寒酷暑,不管颳風下雨,彼得都在用他的全部精力精心培育花苗。

說話過程中,學生的表現不錯,對於“全部精力”,把握得比較到位。通過想像彼得在不同場景中如何培育花草付出辛勤勞動,來理解他後面說“我是唯一找到真金的人!”,學生在想像場景中明白了故事的道理。

語文反思怎麼寫 8

教學是一個不斷總結,不斷進步的過程,這幾天來,我對本週的語文教學工作做了一個簡要的分析,深有感觸。感到有一條原則較重要,即讓賞識走進語文教學,可以提高教學質量,讓學生愛學語文。具體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一、在教學中重新擺正師生的關係,開展民主教學。

在民主教育中,老師和學生的關係是平等的,教師在學生面前不是一位不可冒犯的權威,學生也不是唯命是從的卑微者。師生只有建立民主平等的關係,學生纔有了安全感,才能充滿信心,思維纔有可能被激活,纔可能敢於提出問題,敢於質疑。這樣,就爲學生的積極主動參與,創設了一個輕鬆愉悅、民主和諧的環境氣氛,促使學生產生了強烈的求知願望,即親其師,學其道。成功的教學依賴於一種和諧安全的課堂氣氛,這種氣氛的建立需藉助一些手段,如溫柔的目光,親切的撫摸,殷切地希望,加強師生間的情感交流,使學生更加依賴老師,從而激起學生更大的學習熱情,這是學生學好語文的關鍵所在。

二、讓每一個學生都能感受到成功。讓他們認爲自己很重要。

根據羅森塔爾效應實驗,說教師給學生自信,學生就會有高成就。教師對學生的相信是一種巨大鼓舞力量。陶行知先生也這樣忠告我們:“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裏有牛頓,你的.飢笑中有愛迪生。”作爲老師,應該相信每個學生都有成功的希望,每一個學生都具備成功的潛能,而教師的作用,就要喚醒學生的自信。

三、讓學生身心真正的投入到語文閱讀上來,體驗語文學習的樂趣。

在閱讀教學中,教師要更新觀念,還學生以學習和發展的地位,要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對於學生五花八門的答案,教師要充分肯定。即使學生回答的幼稚,膚淺,甚至片面、錯誤,教師也切忌“一棒子”打下去,而應當熱情鼓勵、引導、用心呵護熠熠生輝的思想火苗,這對學生的影響將是巨大的。讓學生髮展自己的思維,獲得審美的體驗,從而提高語文閱讀的質量。

語文反思怎麼寫 9

這個星期,我有幸參加了一場別開生面的“家教”講座。這個講座,讓我受益匪淺,讓我領悟到了超乎講座內容的內容。爲什麼我會這樣說呢?因爲這個講座主要是宣傳週弘老師的“賞識教育”。其間列舉了很多成功的例子,也讓很多家長和老師對教育充滿的信心。

回到學校,我與辦公室的幾個老師展開討論:賞識教育,真的適合每一個學生嗎?每個老師都各抒己見,結合自身的教學實際說出了自己的'見解。

我們都肯定了賞識教育的優勢,同時我們卻認爲並不是每個學生都適合這種教育模式。這令我想起上星期的家長會上三位家長的家教經驗交流:家長一說她在家裏完全是按照周弘的“賞識教育”來進行家庭教育,效果很好,孩子各方面表現是越來越好;家長二說,她的家教方式完全和家長一的相反,孩子一不聽話,自己就要發脾氣,對其進行棍棒伺候,不然,孩子會驕傲。家長三卻中和前兩位家長的方式,賞識和棍棒相結合,結果也一樣令人滿意。

事實上,這三個學生各方面都不錯,但他們並不是在同一模式的家庭教育環境下成長。我想,我們在進行教育的時候,是不是不應該用同一種教育模式呢?

我覺得孔子說得好教育要“因材施教”。已經幾千年了,到現在還是那麼受用。孔子有弟子三千,其中有72人成才。有一次,孔子在引導學生解決同一個問題時,卻給出三種不同的答案。有個學生不解,於是問他:“老師,爲什麼同一個問題,你會給出三個不同的答案呢?”孔子笑着說:“這三個同學有三種不同的性格,我根據他們各自的特點來引導他們解決這個問題,要比給出唯一的答案強得多。”這說明了孔子很善於“因材施教”。

我認爲賞識教育很好,但它並不適合每一個學生。我們身爲教育工作者,應該根據每個學生的個性來定出不同的教育方式。

語文反思怎麼寫 10

《鳥語》是一篇文質兼美的散文,主要講述了“我”與鳥兒交談、傾聽並揣摩鳥語的情景,體現了“我”對鳥兒的喜愛之情,以及人與自然的和諧。

課前,我讀這篇文章,覺得這篇課文告訴學生什麼叫好朋友,人與動物之間一種純真的情意!好朋友是能給你帶來快樂的!和布穀鳥對話時的無拘無束,喜鵲對未來充滿信心,不正給我帶來無窮的樂趣嗎?好朋友是能催你上進的,勤勞的.燕子,守紀的大雁,勇敢頑強的蒼鷹不正是人類積極向上的動力嗎?

教學中,我緊扣住主線——“朋友”。文中小作者和鳥兒成了朋友,他是怎樣喜歡鳥,接近鳥的?怎樣和鳥兒交流的?從鳥兒身上得到什麼啓發?讓學生讀課文,找到“鳥兒的確是我們的好朋友哇!”然後在閱讀課文中找到答案,以“朋友”爲主線展開學習。

教學中,我還穿插梳理課文內容的“句式”訓練,同時這一句式也爲之後的想象說話打基礎。孩子們沉浸在其中,樂此不疲。

“從終日忙碌的燕子那裏,我認識到勤勞的可貴;從飛行整齊的大雁那裏,我懂得了紀律的重要;從搏擊風雨的蒼鷹那裏,我學到了勇敢、頑強的精神……”一句時,我主要讓學生仿照句式進行仿寫。但是,由於時間和鋪墊不夠,教學的效果並不理想。所以,第二課時進行讀寫結合訓練時,我設計了這樣的問題:“這一句中的終日忙碌、飛行整齊、搏擊風雨去掉行不行?”學生馬上異口同聲地回答:“不行”爲什麼不行?我追問到。學生馬上展開了熱烈地討論。有的說:“這幾個詞分別代表了燕子、大雁、蒼鷹的特點,不能去掉。”有的說:“如果前面不出現這幾個詞,後面我所認識到和懂得的道理就沒有說服力。”還有的說:“正是因爲燕子、大雁、蒼鷹具有這些特點,所以我們纔會去學習他們的可貴精神。”那麼,小作者還會從那些鳥的身上得到啓示呢?學生的回答豐富而富有創意。

語文反思怎麼寫 11

這是一篇樸實、耐讀、發人深省的民間故事。一枚戒指引出一個生動的故事,牽出一系列人物形象:貪婪的珠寶商、勤勞的農夫、立場不夠堅定但最終被丈夫說服的農夫的妻子》道出一個勤勞致富的道理。同時也提醒人們:盲目的依靠外力而不付出實際行動會弄巧成拙、適得其反,造成嚴重後果。

在教學中爲了讓人物形象更加鮮明,學生容易領會,我給了學生充足的讀書時間,讓學生自讀自悟,互相交流理解或質疑解難,爲了學生更加深理解故事的主題,進一步剖析人物的形象,我採用了讀思結合的方法,讓學生加深討論,步步深入,再對學生提出瞭如下的問題。

(1)、課後第二題:(通過此題的交流,讓學生理解農夫的勤勞、本分的品質,懂得勤勞致富的深刻含義。)

(2)、如農夫聽了妻子的話動用了希望戒指,他會過上幸福的'生活嗎?(這題讓學生認識到農夫不光勤勞、本分,更有堅定的信念,長遠的眼光。)

(3)、你覺得珠寶商是怎樣一個人?假如他沒有被砸死,他會過上幸福的生活嗎?(讓學生認識珠寶商貪婪的本性,並懂得不勞而獲的財富是短暫的,它更會腐蝕人、墮落人,最終毀滅人。)

(4)、你怎樣看待農夫的妻子?

在出示這些問題的同時,同學們在明白每個人物的本性的基礎上,我課件出示三個人物的語言,讓學生反覆品讀、感悟。學生再次從他們的語言中體會出珠寶商的貪婪,農夫及妻子的勤勞本性。最後我讓學生分角色表演課文,把人物形象推向更深層次的理解。

本節課我感覺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很高,能緊隨教師感悟人物形象,挖掘人物本質,思維一直處於一種思索狀態中。教學環節也比較緊湊,能較好的完成教學任務。

不足之處:學生們雖然讀得比較熟練,但對人物形象在讀中還是把握的不是很到位,在學生朗讀方面還要下功夫

語文反思怎麼寫 12

一、走近生活,創設體驗情境

作爲一位語文教師,我們要樹立大語文觀:“生活處處皆語文,語文從生活中來,又到生活中去。”爲了實現語文的生活化,我在教學《落葉》這篇課文時,課前讓學生去大自然中尋找各種各樣的落葉,然後課堂上利用課件向學生展示美麗的落葉。學生在生活中親身感受了落葉的五彩繽紛。因此請學生描述落葉的美麗時,學生的答案千奇百怪,有的說落葉像一隻只飛舞的彩蝶,有的說落葉像一把把漂亮的扇子,有的說落葉像小姑娘翹起的小辮子,還有的說落葉像小金魚的尾巴。這些都是學生已有的生活積累,極大地調動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也同時爲本文後面小動物們把落葉當做各種有趣的東西做了鋪墊。

二、關注學生,成爲體驗的主人

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人。學生在教學過程中是積極,主動的.參與者,我們應該讓學生在新語文課程所營造的廣闊的空間中自由翱翔……爲了完成學生在聽讀中識字這一目標,我讓學生在自由讀課文時圈出自己不認識的字,然後讓學生採用自己的喜歡的方式識字,有的組成四人小組同來學習,有的小老師在考小夥伴了,有的在拼讀音節呢,有的在寫寫畫畫想着好辦法。看着學生們學得津津有味,我真爲他們感動。

三、重視體驗,讓個性飛揚

在教學時,我注意引導學生用心去思考祖國語言文字,用心去咀嚼語言文字的美,去體驗語言文字所蘊含的思想感情。這種體驗,不是教師強加給他們,而應引導學生在自主學習活動中自己去感悟體驗。在指導學生朗讀課文,美美地讀課文,熟讀成誦時,我鼓勵學生髮表議論,用個性化的語言發表見解,說說小螞蟻、甲蟲、小魚、燕子看見美麗落葉時的高興和激動。並結合學生年齡特點,請他們邊說邊表演。聽着學生富有個性的發言,看着他們大膽有趣的表演。我彷彿捧着一顆顆鮮活個性的童心,陶醉在孩子們天真,爛漫的世界中。

語文反思怎麼寫 13

"日積月累""趣味語文"是人教版四年級下冊第二單元在"以誠待人"這一主題的統籌下安排的體現自主、合作、探究學習的欄目。目的是豐富學生的積累,瞭解中華優秀的文化傳統。要以學生自己閱讀理解爲主,並組織學生交流。通過本文的學習,意在使學生感悟到誠信這一主題。

課文的要求非常明顯:讓學生積累有關誠信方面的古詩文名句和由"信"字組成的詞語,這不僅能豐富語言積累,而且能使學生受到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薰陶,激發學生待人誠懇、講信用的思想情感,並把所學延伸到課外。

在進行教學設計時,我在課堂上呈現出比傳統教學更有情趣、更有活力的教學場景,它的`意義遠遠不止在於讓學生會讀會背有關誠信方面的古詩文名句和由"信"字組成的詞語,其更深遠的意義在於它對學生學習興趣、主動性、積極性的激發,在於它能有效地培養學生熱愛語文的情感,

在進行教學設計時,我還有意識地進行了應用,同類拓展。這樣設計的意圖是:既能強化語文的教學重點,又激發學生待人誠懇、講信用的思想情感,爲把所學延伸到課外埋下伏筆。

反思我研磨的課堂,看到了我的誤區:

一、課前沒有佈置學生預習,致使課堂中學生不能理解古詩文名句,在此耽誤了太多時間,不能達到預定的"按時完成教學內容"的目的。

二、在備課方面備得不夠細。在講到"日積月累"指導學生讀古詩名句我範讀時,有學生指出"論語"中的"論"不是讀第一聲,而是讀第四聲,而且還振振有詞地說是查過字典的。課後一查,結果是學生在說假話。

三、留意度不夠。在課後的評課中,老師們提出:在教學中,有兩次學生讀錯拼音,我留意到,並沒有及時糾正。

語文反思怎麼寫 14

一堂好課,除了目標明確,教師更應關注師生之間的對話,教師應及時地接住拋出的“球”,在課堂中做一個好球手,時時注意找個適合的點與學生對話。比如,這堂課中,教師的教學目標是將夸父歸爲一個“失敗的英雄”,面對失敗不氣餒。在“說說夸父是一個怎樣的人?”這一環節中,已有學生提到夸父是一個自高自大的人。

教師也追問:你從什麼課文的哪個地方看出來的?學生說:他敢與太陽賽跑,是個自高自大的人。此時的教師沒能很好接住這個“球”,應再次追問:爲什麼你認爲敢與太陽賽跑是“自高自大”?而教師爲急於點其他學生回答,未能接住這個球,引導學生體會思考“失敗英雄”的形象,當回過神時,只能眼睜睜地看着這個“球”從身邊滑走。而正因爲這個球未能接住,所以導致下一環節的進行,受到一定的影響,甚至於本堂課的亮點沒能充分展示出。

學生也只能勉強認同教師引導出的“失敗英雄”。其二:對文本的質疑探討還欠缺。由於質疑這個環節中沒有以主問題引導學生思考,就好像讓學生在沒有繮繩的牽引下,駕馭一匹不知其性的良馬一般,要想出引出“失敗英雄”就略顯牽強。

神話故事應該讓學生充分發揮想象,而本堂卻沒有太多的.時間留給學生進行合理的想象。這堂課畢竟只是一個“點”,教師只有及時反思課堂中的不足才能在今後的教學中有所進步。

(1)從七年級開始識字不是教學重點,但生字學習對一部分學生來說確實又有困難,沒辦法輕視;

(2)閱讀應該逐步成爲學習的重點,但由於學生認知水平的侷限,對問題的理解不夠深入、不夠全面,閱讀學習的“度”很難把握;

(3)七年級開始練習習作,不拘形式的寫出自己見聞、感受和想象。但新教材中跨越太大,學生一下子對作文感到非常頭疼,老師的指導有時顯得蒼白無力……面對這些問題,面對全新的教材,我在摸索中前進、在實踐中反思。

語文反思怎麼寫 15

對於學生,考試是對其學習質量的評價尺度,同時也是學生自我評價的基本指標。考試對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學習方法、思維方法及發展方向等方面都有很強的引導作用。

考試爲教學提供反饋信息,從而成爲既是指導控制教學過程的手段,也是促進學生髮展的手段。應該強調的是,考試的上述功能必須以測量的客觀性、正確性爲前提。要充分發揮考試的積極作用,不斷提高考試的客觀正確性,必須認真做好試卷分析工作。

在試卷分析工作中,運用考試理論和教學理論,對考試結果進行分析研究,可以從中挖掘整理有用信息,用於促進我們對教學過程的反思,進而找到下一步工作的方向和改進的措施。通過試卷分析對教師的“教”進行反思,從考試結果反思整個教學的得失,教學目標實現的狀況,教學設計的成功與缺陷,教學過程的薄弱環節等等。通過試卷分析對學生的.“學”進行反思,從考試結果明確學生的基礎和能力的狀況,學生的學習特點和規律。

在試卷分析工作中,運用考試理論和教學理論,對考試結果進行分析研究,還可以檢驗命題和考試本身的質量,採用的測量工具、測量方法和測量過程是否合適,考試的效度和信度是否足夠高,試卷命題的結構、份量、難度和區分度是否恰當。從中可以得出今後改進考試和試卷命題質量的觀點和建議。

試卷分析不是可有可無,不是走形式,而是完整的考試環節的內在要求和必備內容。通過對試卷的定量統計與定性分析,一方面對該課程教與學的效果進行分析和判斷,發現“教”與“學”方面存在的問題,提出改進教學的意見和建議,不斷提高教學質量;另一方面對試卷質量做出科學鑑定和總結,檢測試卷能否真正達到考覈目的,命題是否與人才培養目標及課程的要求相符合。學校相關部門也可通過試卷分析報告全面掌握學校教風、學風和教學質量的現狀。

試卷分析是學校教學質量管理工作的重要環節,對於指導教學工作、提高教學質量有着十分重要的。

語文反思怎麼寫 16

在指導學生閱讀三篇“成長快樂”系列文章,我也力求巧妙地滲透一點讀書方法。我希望課內閱讀能成爲幫助學生打開課外書籍的鑰匙,讓學生在故事的豐富情感中自由地思維、自由的表達,自由的想象;讓學生心與心碰撞、愛與愛交流、情與情融匯,享受情感的愉悅,讀書的快樂!和好書交上朋友!願望是這樣,但在真正教學中,要達到這些又是何其困難。看來在上閱讀指導課之前,教師要認真閱讀作品,掌握作品的思想內容和寫作特點,並且使自己受到感染和教育,這樣才能及時地瞭解學生課外閱讀情況,幫助他們解決一些閱讀中的問題,在交流中形成共鳴。我想在以後的.教學中,如何抓住一節課的重點,突破難點,體現亮點,是我要注重的一個重要課題。

我想達到的教學狀態是師生共讀一本書,在閱讀品味的過程中讓孩子體會到讀書的快樂,閱讀童話是那麼有趣。課上,我創設了一個輕鬆的讀書氛圍,孩子圍在我的身邊,我一頁頁地翻着書,我覺得自己就是帶領孩子推開童話大門,遨遊童話世界的那個引導者。帶着孩子一起走進拇指姑娘的內心世界,和她一起快樂,一起悲傷,一起用一顆明媚的心去幻想,去追求。在閱讀的過程中,我按故事情節的發展組織教學,在閱讀品味的過程中滲透方法的指導,讓孩子懂得讀書時應該讀讀文字、看看插圖,體會人物的內心,遇到優美的語句反覆朗讀,讀書還要思考、想象,讀完一本書還要問問自己懂得了什麼?有哪些收穫?這些方法可能孩子不能完全掌握,但我想它們會慢慢地在孩子心中生根、發芽,在孩子們讀書的道路上成爲一個風向標,指引着他們讀好每一本書。

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閱讀指導課也不例外。孩子在由對語言文字的感悟品味到情感的真切流露,內心產生了與課文的共鳴,課上我還讓學生進行角色扮演,學生以特定的角色帶着情感色彩去學習,在角色體驗的驅動下,會情不自禁地按自己扮演的身份去思考、去表白,孩子的理解、想象、表演能力都有了進一步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