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課文 > 流民圖的典故

流民圖的典故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22W 次

典源出處

流民圖的典故

宋·魏泰《東軒筆錄》卷五:“熙寧六、七年,河東、河北、陝西大飢,百姓流移於京西就食者,無慮數萬,朝廷遣使賑恤。或雲使者隱沒其數,十不奏一,然而流連襁負,取道於京師者,日有千數。選人鄭俠監安上門,遂畫流民圖,及疏言時政之失。” 《宋史·鄭俠傳》:“自熙寧六年七月不雨,至於七年之三月,人無生意……俠知 (王) 安石不可諫,番繪所見爲圖,奏疏詣閣門……臣謹以逐日所見,繪成一圖,但經眼目,已可涕泣,而況有甚於此者乎! ……疏奏,神宗反覆觀圖,長吁數四,袖以入。是夕,寢不能寐。”

釋義用法

宋神宗熙寧年間,河東、河北、陝西一帶連年不雨,發生大饑荒,數以萬計的災民至京西求食,處境悽慘。鄭俠繪流民圖,奏上宋神宗,得以發放賑濟。後以此典形容憂民疾苦,救濟災民等。

用典形式

【鄭俠圖】 清·陳學泗:“中丞欲請敖倉粟,司諫先陳鄭俠圖。”

【鄭俠繪】 清·許汝霖:“新圖鄭俠繪,淫祀懷英削。”

【鄭俠繪流民】 清·顧炎武:“爲問伯時圖作貢,何如鄭俠繪流民。”

【繪圖達深宮】 清·沈德潛:“誰能師鄭監,繪圖達深宮。”

【流民鄭俠圖】 清·楊中訥:“空懷憂國長沙淚,難繪流民鄭俠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