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課文 > 成語以屈求伸的典故

成語以屈求伸的典故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66W 次

成語】以屈求伸

成語以屈求伸的典故

【拼音】yǐ qū qiu shēn

【解釋】屈:彎曲;伸:伸直伸展。用彎曲來求得向前伸展。比喻以退爲進的策略。

【出處】《周易;繫辭下》:尺蠖之屈,以求信(伸)也。

【典故一】

公元前十一世紀時,八十老人姜子牙曾任商朝下大夫,因見紂王荒淫無道,便棄官逃往西岐本想自投西伯姬昌,又怕被人恥笑,所以暫時隱居在渭水河邊的小村莊裏,以待時機。 一天, 他正在渭河邊釣魚解悶,有一樵夫武吉擔柴路過,,見他竟用直鉤釣魚,還離着水面三尺遠,魚鉤上也沒掛香餌,便問長者貴姓。姜尚答道:姓姜名尚,字子牙,號正熊。武吉嘆了口氣說:真是有志不在年高,無謀空言百歲。象你這樣愚拙的人,還自號正熊,實不相稱!姜尚微微一笑:老夫釣魚是假待機進取是真。然而要釣王與侯,寧在直中取,不可曲中求!武吉道:你哪像王侯倒像活猴。說罷,就擔起柴擔進城去了。

不料武吉進城失手打死了守門的軍士招來殺身大禍,巧逢西伯姬昌路過,得知武吉是個孝子,家中有老母無人奉養,便贈與黃金十兩,命他回去安頓好老母再來領罪。老母絕望,便帶武吉來向姜尚求教解救之法。姜教他如此這般,從此武吉只在鄉中幹活,不再進城去了。 光陰似箭,不覺又是一個春天。一日,西伯來到渭河邊踏青打獵。忽聽有人唱道:鳳非乏兮麟非無,但嗟治世有污。龍興雲出虎生風,世人慢惜尋賢路hellip;hellip;姬昌命人將歌者找來,見是武吉,大喝道:你怎敢欺我,不來領罪,反在此唱歌?武吉便照實說了,並說這歌也是姜尚所作,姬昌認爲姜尚必是賢者,便當即赦免了武吉的死罪,命他帶路來河邊尋訪姜尚。姜尚爲試姬昌的誠心,未理採而避入蘆葦叢中。姬昌求賢心切,三日後,又封武吉爲武德將軍,再次帶路,親率百官一同再訪姜尚,封爲太公。 後來太公輔佐文王,隨武王伐紂,建立了周朝。

【典故二】

韓信很小的時候就失去了父母,主要靠釣魚換錢維持生活,經常受一位靠漂洗絲棉老婦人的賙濟,屢屢遭到周圍人的歧視和冷遇。一次,一羣惡少當衆羞辱韓信。有一個屠夫對韓信說:你雖然長得又高又大,喜歡帶刀配劍,其實你膽子小得很。有本事的`話,你敢用劍你的配劍來刺我嗎?如果不敢,就從我的褲襠下鑽過去。韓信自知形隻影單,硬拼肯定吃虧,再說,大丈夫能屈能伸,不能爲了一時之利而不顧長遠之計。於是,當着許多圍觀人的面,從那個屠夫的褲襠下鑽了過去。史書上稱跨下之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