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課文 > 唐朝的茶風俗

唐朝的茶風俗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18W 次

唐朝以前,人們把茶當藥用,後來才逐漸成爲提神解渴的飲料,進而在南方形成風氣。下面我們來看看唐朝的茶風俗。

唐朝的茶風俗

飲茶開始形成一定規模向北傳播始自於開元、天寶時期。至盛唐,飲茶在南北方蔚然成風,茶事活動上升了一個層次,而形成了茶道。在唐朝興盛的飲茶活動中,陸羽是開創一代風氣的關鍵性人物。

“一之源”

在“一之源”中,主要講茶的種植和栽培技術。茶是“野者上,園者次”,但隨着需要量的增加,必須靠人工栽培。“其地,上者生爛石,中者生櫟壤,下者生黃土,凡藝而不實,植而罕茂。法如種瓜,三歲可採”。陸羽分析了土壤的好壞,又指出種植不實的`,很少有茂盛,與種瓜同理。“若採不時,造不精,則飲之成疾,茶則爲累矣”。說明採摘和加工是關鍵的一環。

“三之造”

在“三之造”中陸羽認爲每年的二、三、四月是最好的採茶時間。而且,“其日有雨不採,晴有云不採”,天氣晴朗時是最佳的時機,要選“其中枝穎拔者採焉”。茶葉的加工是“蒸之、搗之、拍之、焙之、穿之、封之”,先將茶葉放在竈釜中蒸透,再放入杵臼中搗成泥狀,然後,用模、規拍製成形,通風晾乾以待烘焙。烘焙時要不斷翻動,使其均勻乾透,再用竹皮把茶貫穿成串,最後,把它封存在竹木編成的“育”中以保持乾燥。茶的種類有粗茶、散茶、末茶、餅茶,製作方法大同而小異,均是經過蒸青不發酵茶,這種製法對後世產生了深遠影響。

總之,茶道的精髓就在於它具有保健強身和修德養性的雙重功能。儘管各階層人們對茶的認識與理解不盡相同,飲茶的方法也有差別,但茶滲入到唐代社會生活的各個角落,不論貧富貴賤,不論僧道俗人,人們以茶待客會友,以茶示廉明志,以茶養性怡情,飲茶成爲人們追求的一種高雅的生活方式。唐宋時期的茶文化以其特有的魅力向周邊國家輻射,至今仍風行於世的日本茶道便脫胎於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