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課文 > 《雷鋒叔叔,你在哪裏》教學反思

《雷鋒叔叔,你在哪裏》教學反思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29W 次

在當今社會生活中,我們要在教學中快速成長,反思指回頭、反過來思考的意思。反思我們應該怎麼寫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雷鋒叔叔,你在哪裏》教學反思,歡迎閱讀與收藏。

《雷鋒叔叔,你在哪裏》教學反思

《雷鋒叔叔,你在哪裏》教學反思 篇1

優點之處:

1、識字教學方面,我是這樣安排的。

根據識字規律,我讓學生在課文中識字:讓學生自由讀課文,畫出本課所要認識的生字,並藉助拼音學習生字和讀通課文。先同桌討論學習,再小組合作交流,然後全班展示,在全班的展示中,我更多的請孩子交流自己的識字方法,其次是採用多種形式的認讀,或開火車,或摘蘋果,或登山等等凡是認讀。在此基礎上組詞造句,在語言環境中理解生字的意思。這樣分層次地進行識字教學。我認爲低年級應在閱讀中識字,在識字中閱讀。教寫生字,不要分析的太詳細,要讓學生整體觀察字形的結構(左右、上下、半包圍)。

2、尋找相似段落,感受詩歌的寫作特點,爲朗讀做好鋪墊。

在教學時,我首先出示教學目標:仔細讀詩歌,看看詩歌共有幾個小節?這首詩歌中哪些段非常的相像。又有哪些不同?學生開始認真地研讀詩歌,仔細的尋找起來,在這樣的探究中,才真正走進了文本,細心地去尋找種種蛛絲馬跡。因此像“一、三小節的字數多少,句子長短都一樣,只是改變了地點和修飾的詞語,動詞用得不同,但意思相近。”“一、三小節後面一句一模一樣,但讀的時候語氣要分出來。”“二、四小節的開頭都是XX說,中間說雷鋒做的好事也差不多的。”等等精彩的答案也就出來了。

這就是通過教師層層遞進的導入,引導學生自學的最好範例,在這樣的過程中,學生研讀文本的能力、口頭表達的能力、解剖分析的能力及仔細學習的氛圍都得到了很好的培養。同時,也爲學生理清思路,指導背誦作了很好的鋪墊。

3、感悟朗讀,感受課文的韻律美,爲學生積累語文導航。

新課程標準指出:“學習語文要注重感悟,積累和運用,小學閱讀教學,不僅要指導和訓練學生理解語言,並且還必須指導和訓練學生積累語言和運用語言”。本篇課文的語言文字很美,讀起來特別富有詩的韻味美。在這堂課的教學中,我充分利用教材,引導學生理解重點詞句,邊讀邊想當時的情景,特別是課間的適時現,“泥濘的小路”“濛濛的細雨”等畫面的出現,爲孩子的理解和感悟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再次基礎上又採用採取多種形式的朗讀來培養孩子的技巧和能力,讓學生自己來感悟應該帶着怎樣的語氣去讀,讓孩子們在讀中有所感觸,有所感想。

4、突破教材,走近文中人物,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

雷鋒這個人物對於我們這代人來說是非常熟悉的。但是對於現在我所面對的小孩子,卻非常陌生。但上這課時適逢學習三月五日雷鋒日,總隊部佈置了學習雷鋒的活動,真是來得早不如來得巧。因此在上完這課後,爲了讓學生更好地瞭解雷鋒,學習他的先進事蹟,我就讓給學生布置了以下和雷鋒有關的四個小作業:

1、學習雷鋒做一件好事;

2、學唱一首和雷鋒有關的歌;

3、收集雷鋒說的名言;

4、找一本關於寫雷鋒故事的書去仔細閱讀。我想,通過這樣有意義的而且有主題的作業,學生一定會有很多的收穫。這對我們拓展教材的內容,真正達到育人的目的,體現語文“人文性”這個特點是很好的做法。我將繼續堅持,使自己的語文課堂變得更有意義,更有實效。

不足之處:

1、課堂上比較遺憾的是沒有給孩子留出充分的寫字時間,課標一再強調保證10分鐘的書寫時間。我決定在今後的教學中以上這些不足要引起足夠的重視,不斷地進行識字教學的實踐、思考,以尋求更好的識字教學方法。

2、對雷鋒的介紹應提前滲透。給學生做好鋪墊。

改進措施:

課文和識字的教學應更合理的設計,要保證每堂課的寫字時間,這是低年級的重點學習目標。

《雷鋒叔叔,你在哪裏》教學反思 篇2

《雷鋒叔叔,你在哪裏》這是一首兒歌,作者以優美的語言和流暢的音韻,沿着“長長的小溪”和“彎彎的小路”娓娓向我們講述,輕輕撥動我們的心絃。但對於二年級孩子來說,他們只能領會表層所描寫的雷鋒做的`好事,卻很難把握詩歌的主旨——號召我們向雷鋒叔叔學習,把雷鋒的精神發揚光大,爲此,如何讓孩子動情?講述課文之前我特意問了一下學生,雷鋒叔叔的事蹟你知道了嗎?你在課下蒐集了嗎?讓孩子簡單講一講他們蒐集的雷鋒叔叔的故事。

通過多媒體課件,展示雷鋒叔叔的頭像,耳邊迴盪着雷鋒叔叔的故事,一起走入了第六課《雷鋒叔叔,你在哪裏》。這篇課文表面上講人們尋找雷鋒,其實是在尋找雷鋒精神,呼喚我們向雷鋒同志學習。可對於7、8歲的孩子們來說,雷鋒叔叔確實與他們有點距離,至少他們對雷鋒的故事所知甚少,更何談雷鋒精神?爲了能讓雷鋒叔叔真正走進孩子們心中,課前我佈置的查找資料幫了我很大的.忙,孩子們瞭解了雷鋒叔叔。講讀課文時我主要抓住小朋友在小溪邊,小路上尋找雷鋒兩大塊,讓情景再現,並抓住重點詞“泥濘、荊棘”品讀課文,使學生在一遍又有一遍的朗讀中身臨境地感受雷鋒的樂於助人、大公無私。但是在小路上這一節的講解上我加入了學生學雷鋒背大娘,孩子們覺得好玩笑場了,這裏應該去掉,這個小活動課後好幾位老師給我說起到的效果不大。應直接用學習第一小節的形式來讓孩子自學。最後我讓孩子們看着圖片資料說一說他們看到的雷鋒,在街道上,在敬老院,在校園裏,到處都是“雷鋒叔叔“的身影,不但深化了主題,而且起到了讓孩子們向雷鋒叔叔學習的效果。

課後我又讓孩子們背雷鋒的名言,看雷鋒的電影,唱雷鋒的歌曲,講雷鋒故事。在三月這個雷鋒活動月,讓孩子們把信念轉化爲行動,“學雷鋒,做好事”。整個三月,孩子們大大小小的好事記了一本子,原來,一個個小雷鋒就隱藏在大家心中,原來,孩子們正在用一件件小事踐行着雷鋒精神。我爲之感動!爲之驕傲!

《雷鋒叔叔,你在哪裏》教學反思 篇3

在教學《雷鋒叔叔,你在哪裏》這一課時,我反覆研讀課文和教學參考書後,設計了教學內容,因爲準備得很充分,所以,很有信心講好這一課。

開始上課了,孩子們在我的引導下,自由讀文,然後圈畫生字,練讀生字,同桌互相考讀,教學在有條不紊地進行着。因爲二年級語文的教學重點是識字和朗讀,在檢查了生字詞的認讀情況後,我開始着重引導學生朗讀課文,令我意想不到的是不論我怎樣引導啓發,孩子們都只是爲了“讀課文”而去“讀課文”,並不能入情入境,課堂氣氛異常沉悶,怎麼辦呢?操控課堂的同時,我的大腦在飛快地旋轉。此時,我急中生智,讓孩子們把書放下,先不急於讀課文,然後,我給孩子們介紹了雷鋒的生平,還飽含深情地講了幾個關於雷鋒的小故事。從孩子們理解與敬佩的眼神中,我看到了希望。果然,再讀課文時,孩子們不但能讀得朗朗上口,而且個個飽含深情。

課後,我靜靜地坐下來,然後進行了深深地反思。爲什麼自認爲準備得很充分,卻出現了這樣的突發狀況呢?想來想去,覺得自己還是沒有“備好學生”。因爲我所教的學生只是二年級的孩子,對於他們而言,雷鋒離他們太遙遠了,而且,大多數孩子根本就不知道還有“雷鋒”這樣一個人,在這樣的情形之下,如何能把課文讀好呢?反之,學生會自然而然地讀好課文。由此,我又想到,語文課標提出,讓孩子們在具體的語言環境中識字,朗讀不是也需要一定的“環境”嗎?這就需要我們老師在上課前一定要努力地備好教材,備好教法,更要備好學生,只有這樣,預設才能得到“生成”,情感才能得到“昇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