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日誌 > 《日記》教學反思

《日記》教學反思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77W 次

有趣的一天又要結束了,我們對人和事情也有了新的看法,不妨坐下來好好寫寫日記吧。相信許多人會覺得日記很難寫吧,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日記》教學反思,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日記》教學反思

《日記》教學反思1

本單元寫作是觀察日記,要求圍繞觀察對象進行連續觀察,用觀察日記記錄自己的收穫。本單元的的課文《爬山虎的腳》《蟋蟀的住宅》都體現了連續細緻的觀察,通過課文的學習學生也掌握了觀察方法。在三年級的時候已經學習過觀察事物的變化,把實驗過程寫清楚,本次習作是在此要求上進一步提升的。

爲了本次習作,從十一假期開始就着手準備,十一假期的作業就讓學生在家水培大蒜,並以表格的形式記錄下來。分別從形狀、顏色、形態幾個方面來記錄,爲觀察日記做準備。

當講到習作時,同學們把自己的水培大蒜帶到了學校,更加直觀的觀察。講解習作格式、引導學生寫出作文提綱,明確習作要求,要寫出大蒜在觀察中的變化。觀察記錄卡中沒有明顯變化或者重複的地方就刪掉,不體現在習作中。引導學生思考自己在觀察時看到大蒜不同的變化有什麼樣的心情,無論是培育成功還是培育失敗想必心情都是不同的。讓他把這種心情寫在觀察日記中,這也是觀察的一部分。

最後給學生梳理寫作思路,觀察日記的格式是先寫日期再寫正文,爲了讓別人清楚觀察的過程也要交代必要的觀察時間,最後用剛纔、之前、然後等表示時間的詞語把觀察過程銜接起來,這樣觀察日記就形成了。

《日記》教學反思2

《日記兩則》是一片以“夢”爲主線,以“助人爲樂”爲教育思想的課文。課文的內容與學生的生活聯繫緊密,尤其是第一則日記,幾乎每一名學生都有過這樣的生活體會,所以很容易引起學生的共鳴。於是,我着重引導學生感悟課文內容,讓學生走進作者的內心世界,感同身受。

理解日記內容的過程,既是學生體會關愛的過程,也是學生學習語言文字的過程。教師應以朗讀,聽讀,評價的方式去完成這一教學目標,學生自己寫的日記也許有不少問題,或許標點不正確,或許有錯別字,或許掉字,或許加字,但肯定有值得讚賞的地方。教師要在學生初學寫日記時給予肯定和鼓勵,保護好學生學寫日記的興趣。

結合我們今年開學初就開始練習日記,對日記我沒有給以嚴格要求,而是以激發學生寫日記興趣爲主,每次日記進行點評,充分調動了學生的興趣,並且在每次評點日記中學生對日記要求和格式也慢慢有了很好的領悟,所以在上這節課時比較輕鬆,學生能很好的掌握這節課的內容和要點。

《日記》教學反思3

課文第四單元是讓寫觀察日記,怎麼引導學生寫呢?學生一般會無話可說,有的觀察得很不仔細,寫起來也是寥寥幾筆。爲了讓學生有話可說,我提前佈置學生在家裏養豆子和大蒜,並讓學生仔細觀察,過兩天寫一篇觀察日記。爲了便於孩子觀察大蒜的生長,我讓學生帶了兩頭大蒜,放到教室裏,和學生一起觀察。

星期一,學生們很興奮,向我說着他們大蒜的成長。我讀了幾篇比較好的觀察日記,讓學生一起觀察教室裏的大蒜,告訴學生怎樣才能把習作寫具體生動,並讓學生繼續觀察,過兩天再寫一篇觀察日記。這樣子,學生一共寫了三篇日記。最後,我讓學生把這三篇日記整合成一篇寫在大作文本上。引導學生每篇日記之間可以用“過了幾天”作爲日記與日記之間的連接。

本來以爲學生把三篇日記連起來會寫好多,但有的同學偷懶,只摘抄了一篇。有的學生很認真,寫了兩三張。有的同學能夠把觀察到的情況寫具體生動形象了。有的同學寫了大量的心理描寫,對植物的變化着墨很少。這提醒我,要在講課的過程中,加強仿寫訓練和一些片段描寫。

《日記》教學反思4

《日記兩則》一課生字較多,於是上課伊始,學生藉助拼音自由朗讀課文,並畫出帶有生字的詞語;然後同桌互相檢查生字的讀音;接着在小組長的帶領下, 齊讀生字詞,小組交流哪些字音容易讀錯及記字方法。這樣學生從個體自學課文,讀準字音,到同桌互相檢查生字讀音,再到小組的學習,一步步的主動自學課文,這正體現新課標自主、合作學習的理念要求,也體現了學生是學習上的主人。在小組合作中,我改變以往的做法,實行輪流坐莊,定期輪換小組組長,使每位小組成員都能過把癮,都能亮亮相,都能享受成功的喜悅。同時,我又推出“小組連坐”的管理方式,小組能否得到小標籤,取決於小組每個成員的表現,不再是個人的行爲。實行後效果不錯,學生的集體榮譽感很強,學習合作的積極性調動起來了。

雖然小組“樹”上結出了合作“果”,但我認爲合作不僅僅是課內的事,課外呢,下課鈴響之後呢,是不是就沒有合作。我想這也是我們以後要做的。

《日記》教學反思5

朗讀本課,要重點領會作者關愛他人的思想感情,並對日記的內容和寫法有一個直觀的印象。

1.自由朗讀。抓住“‘我’做了一個什麼夢,夢想成真了嗎”這個問題,自由朗讀課文。

2.在朗讀中感悟。先比較這兩則日記有什麼相同點?夢中情景有什麼不同?讀第一則日記,要注意指導點撥學生,因爲“我”的夢想沒有實現,心裏埋怨媽媽,因而要把“我”不高興的語氣讀出來。最後一段朗讀的難度較大,要多指導。並組織學生討論:你認爲小女孩的媽媽小氣嗎?爲什麼?讀第二則日記,可以讓學生思考:“我”又做了一個夢,夢見了什麼?同時指導學生把“我”夢中開心的事,用高興的語氣讀出來。

3.比較朗讀。比較一下這兩則日記內容上和情感態度上的不同。思考:媽媽沒有給“我”買心愛的白紗裙,“我”的心情怎樣?後來“我”爲什麼沒讓媽媽買白紗裙?

4.教師出示日記格式,並啓發學生:日記的寫法比較自由,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來寫,寫出一天當中有意義的事或自己特別想記下來的話以及自己的心情等等。

日記的篇幅可長可短,一定要寫自己的真實感受。

《日記》教學反思6

本節課首先創設情境,運用“我說我所想”的形式,讓“記者”採訪“魯濱孫”,小記者問:“魯濱孫先生,你一人在荒島的感受是什麼?”“遇到了這麼多困難,你是怎樣想的?當時有沒有想到死?”在同學的回答下,學生們瞭解了本節課的內容,對魯濱孫的克服困難,謀求生存的經歷有所體會。

課堂上轉換角色,創設師生交往互動、平等對話的教學關係,教師從過去的知識傳授者,權威者轉變爲學生學習的幫助者和學習的夥伴,教師沒有了架子,尊重學生的意見,給足了交流的時間,讓學生真正感受到平等和親切,師生間實現零距離接觸,民主和諧的課堂氛圍逐漸形成。

本節課讓學生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問題特別多,尤其是針對“魯濱孫是如何生存的”這一問題,學生爭論得最激烈,既給學生上了一堂思想課,又訓練了學生的思維活動和口頭表達能力,大家的積極性很高,雖然學生說得不深刻,根據我班學生的水平,我已經很知足了。學生的思維空間需要我們開拓,學生身上閃耀的智慧火花也令我備受鼓舞。

通過這節課,我發現,要想讓我班學生積極交流,首先教師應創設一些和她們生活較近的情境,同時教師不要對談話內容的深刻性進行要求,想什麼說什麼,不必精雕細刻。

《日記》教學反思7

本篇課文的內容與學生的生活聯繫緊密,尤其是第一則日記,幾乎每一名學生都有過這樣的生活體會,所以很容易引起學生的共鳴。於是,我着重引導學生感悟課文內容,讓學生走進作者的內心世界,感同身受。

我設計抓住文中的關鍵詞句,引導學生準確地體會和感受課文言語地豐富內涵,培養學生對語言地敏感。在第一則日記第一自然段中地“一定”一詞是理解全篇的關鍵,作者對夢中的幸福感和對媽媽給自己買裙子的自信就是通過這個詞表達的,後來小作者的失望和對媽媽沒有給自己買白紗裙的.埋怨也是由這個詞鋪墊和襯托的。可以說理解了“一定”一詞在這裏的作用,就理解了第一則日記小作者的心情。我在這一環節用了提問的方式進行引導,作者做了個什麼樣的夢?她醒來後是怎樣想的?然後指導學生讀出課文第一自然段,理解什麼是“一定”。體會出作者非常自信的心情。尤其是後來,抓住“就是沒有……”這一句式體會她在希望落空時的感受。這樣一來,學生能較準確地體會和感受課文言語的豐富內涵,對於增強語感有很大的作用。

《日記》教學反思8

昨天下午,我準備了一節公開課,課題是《日記兩則》,我從“一年有多少天”入手,引導學生認識記日記的重要,從而進入今天的教學。接下來的流程就是學習字詞,分析課文內容。課文教學我圍繞這一主線進行,“夢想白紗裙——媽媽不給買———我不讓媽媽買”,先分析後美讀,最後以“媽媽是否小氣”昇華文章主題。計劃很好,設想也不錯,可在教學過程中,卻出了很多錯,特別是讀文的過程,很多學生讀不出期的效果。看來這一點還需要在以後的教學中多下功夫

老教師還給我提了很多中肯的意見,如在識字教學時應教會學生連字成詞,連詞成句。在學生讀書時少齊讀,換換花樣,可以比賽讀。學生回答問題時要養成舉手的習慣。

另外,我覺得這節課的內容有點多,適當減少一點,也許會更從容。

《日記》教學反思9

《日記兩則》一課生字較多,學生藉助拼音自由朗讀課文,並畫出帶有生字的詞語;然後同桌互相檢查生字的讀音;接着在小組長的帶領下,齊讀生字詞,小組交流哪些字音容易讀錯及記字方法。這樣學生從個體自學課文,讀準字音,到同桌互相檢查生字讀音,再到小組的學習,一步步的主動自學課文,這正體現新課標自主、合作學習的理念要求,也體現了學生是學習上的主人。在小組合作中,我改變以往的做法,實行輪流坐莊,定期輪換小組組長,使每位小組成員都能過把癮,都能亮亮相,都能享受的喜悅。同時,我又推出“小組連坐”的管理方式,小組能否得到小標籤,取決於小組每個成員的表現,不再是個人的行爲。實行後效果不錯,學生的集體榮譽感很強,學習合作的積極性調動起來了。

雖然小組“”上結出了合作“果”,但我認爲合作不僅僅是課內的事,課外呢,下課鈴響之後呢,是不是就沒有合作。這也是我們以後要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