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日誌 > 《安妮日記》讀書心得

《安妮日記》讀書心得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14W 次

一天的時間眼看就要結束了,我相信大家都是有收穫的,是時候用心地寫一篇日記了。怎樣寫日記才更能吸引眼球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安妮日記》讀書心得,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安妮日記》讀書心得

《安妮日記》讀書心得1

剛見到這本書,明白這是二戰期間安妮在密室中寫的日記時,我很驚訝又有些懷疑,不相信在那種環境下,還會有人靜下心來寫日記。可當我查閱資料確認這本日記是真的時,我就感動了,爲安妮的勇氣、爲她那一顆不懼的心。

她最大的願望是做一名記者和作家,作爲一名成長中的少女,她在日記中吐露了與母親不斷髮生衝突的困惑以及對性的好奇。“二戰後我想出版一本書,叫做《密室日記》……”“我經常心境沮喪,可是從來不絕望。我將我們躲藏在那裏的生活看成一場趣味的探險,充滿危險與浪漫情事,並且將每個艱辛匱乏當成使我日記更豐富的材料。”1944年4月5日安妮在日記裏寫道:“我期望我死後,仍能繼續活着。”這便是安妮那強大的內心。

她生活在密室中,仍然有夢想,並把他們在密室中艱辛的生活和她經過廣播明白的外面納粹殘酷迫害和屠殺猶太人的這些事情,都作爲了她日記的材料。那是一種怎樣的樂觀與淡定啊!

《安妮日記》中所描述的事情早已成了一段歷史,但卻仍然能給我們帶來啓迪。那就是:即使遇到了困難,我們也應當靜下心來,不要因爲困難而亂了腳步。

《安妮日記》讀書心得2

暑假中,我讀了《安妮日記》這本書,這本書以日記的形式記敘了二戰時期猶太人的苦難遭遇。

在二戰期間,爲了躲避德國人的追殺,猶太人安妮一家和他們的幾位猶太人朋友藏在一間密室裏,他們非常的不自由,哪兒也不能去,安妮沒有朋友,她把日記當做她唯一的朋友,把自己的心事以寫信的方式透露給日記這位朋友,在兩年多的密室生活中,她樂觀地生活下來,直至被壞人告密,被德國人抓入集中營,傳染傷寒病離世。

在殘酷的德國法西斯迫害下,安妮的世界沒有光明,這位柔弱的女孩在密室裏生活了兩年多,她隨時面臨着死亡,她痛苦、害怕……但是她卻保持樂觀的心態活下去,在密室中她堅持讀書、學習,做各種條件所允許的事,她有自己的理想,她盼望戰爭結束後,做一名記者或是一位作家,併爲此而堅強樂觀地學習、生活。

安妮說過:“這光芒四射的太陽,這晴朗無雲的蔚藍天空,只要我還能看到這些,我就不應該悲傷。”這句話震撼着我的心靈,一個被囚禁兩年的女孩能說出這種話,真令人欽佩。這就是安妮,我所欽佩的堅強、樂觀的女孩,她的這種美好品質將激勵着每位讀者,無論什麼時候,都要樂觀、堅強地生活。

《安妮日記》讀書心得3

書中的安妮.弗蘭克1929年6月12日生於德國的法蘭克福,她的父親奧拓.弗蘭克經營者一家公司,家中有安妮的母親和安妮的姐姐馬格,一家四口過着富裕安寧的生活。從1942年7月6日躲進密室到1944年8月4日遭人檢舉,而被納粹警察逮捕,他們8個人在密室裏整整生活了兩年啊,在密室裏的生活是極其枯燥和煩悶的,這裏沒有陽光,這裏沒有快樂,只有飢餓、恐懼和病痛折磨着他們,我在日記裏可以看到,她在這段生活中的苦悶,她與長輩之間激烈的衝突,她對在這個特殊的環境中扭曲的人際關係的不適應。

通過閱讀《安妮日記》,我能從中感悟到安妮熱愛生活,熱愛學習和閱讀的精神,我要向她學習,敢於深刻剖析自己,正視自己的缺點,不斷提升自己的品格。

《安妮日記》讀書心得4

安妮,一個德裔猶太女孩,在學校裏有一大幫好朋友,在家裏又有父母寵着她。就因爲德國對猶太人的屠殺,她和全家人一起躲在密室。在黑暗裏寫出了《安妮日記》。

起初,是一個簡簡單單的小女孩,天真,可愛,但又有小女孩的小心事。但是隨着內容的深入,我所看見的早已不是一個小女孩在訴說自己的心事,更像是一個成人在理智的思考。

這些陽光和鬥志的文字,很難想像是來自一個十四歲的女孩之手。她思考女性權利的平等,呼籲世界的和平,祈求明天能變得更美好,是那麼讓人深思。這是個多麼有思想,多麼優秀的女孩啊!

安妮的種族是一個十分聰明與勤奮的民族。可遭到法西斯的殺害和欺凌。她渴望有個美好的未來。她爲此做了很多準備,每天都讀大量的書籍,寫這麼多的文字,思考這麼深刻的問題。她想在戰爭結束後,能回到學校讀書,繼續爲自己的作家夢,記者夢奮鬥。渴望與其她女子不同。可惜她沒有堅持到戰爭結束就離開了這個世界。

這是一卷可貴的歷史資料,揭發二戰時期的黑暗。

願安妮在天堂有自己的快樂,看到世界早已和平。嘴角能有發自內心的微笑。像安妮說的一樣:“只要我活着,能沐浴這燦爛的陽光,看到湛藍的天空,我就無比幸福。”

《安妮日記》讀書心得5

寒假裏我讀了《安妮日記》這本書,裏面講的.是一個在二戰時期猶太小女孩安妮兩年的密室生活。

安妮全家爲了躲避戰爭和法斯的追殺,在安妮13歲生日後不久,全家搬到了荷蘭—阿姆斯特丹公司的後屋,因爲當時是法西主義,猶太人慘遭迫害,他們把那裏當成了他們的“密室”,安妮自從搬到了荷蘭以後,就一直生活在陰森、寂寞和恐慌之中,但她常常擡頭凝望天空,總感到事情會越來越好,殘酷的戰爭終將結束,合平與寧靜會重新來臨的。第二年以後,安妮及密室中的所有人遭人舉報,被人投入了集中營。殘酷的現實摧毀一切,最終安妮死了,死於傷寒,這一切多是討厭的戰爭和種族所引起的。所以我們通過閱讀這本書,能夠了解歷史、戰爭及種族迫害,更能感受到安妮身上那種勇敢、堅強、不屈服樂觀向上希望活着的那種人生態度。

希望世界上永遠不要有戰爭,永遠和平。

《安妮日記》讀書心得6

一部在黑暗中寫就的成長日記,帶着暖意和堅強。

《安妮日記》用書信的方式,記錄下了作者也就是書中的主人公安妮·弗蘭克在藏匿的兩年多的時間裏所親身經歷的大小事情。其中有對現實生活的埋怨,也有對未來生活的無限憧憬;有對親情的排斥,同時又無比的依戀;有對友情的珍愛,同時又渴望擁有更多的愛。安妮·弗蘭克是一名堅強的女孩。在祕密小屋裏所度過的那25個月裏,她用她那細膩而富有生活氣息的筆觸,用她要做一個作家的夢想,支撐她記錄下了在祕密小屋裏成長的點點滴滴。在那兒她思考戰爭、歷史和反猶太主義、思考自然、上帝、宗教等

通過日記中的字裏行間,我似乎看到了那厭惡和平的戰爭狂,希特勒,還有那不識人性的納粹分子;我似乎還看到了那血腥的年代,那骯髒的社會。但同時,我還看到了一個心地善良,活潑可愛,又多愁善感的小女孩。她有主見、有思想、愛思考、不會輕易受別人影響;她堅強、有毅力、在受到責備和委屈時,仍以微笑面對生活。

我會永遠記住安妮·弗蘭克,記住通過文字所能感受到的絲絲天真、甜美和堅強的笑容。它如黑暗中的光明,將會一直溫暖着我。

《安妮日記》讀書心得7

讀完作家安妮·弗蘭克克所著的《安妮日記》後,安妮,從這個比我大幾歲的小姐姐身上,我感受到了太多的震撼。黑夜裏我關掉燈,想象着我的小房間就是安妮曾經躲避侵略猶太人所住的房間:“祕密後屋”。在這兒住上二十五個月,那是一件多麼可怕的事:晚上睡覺會被炮聲驚醒,被警察的敲門聲給吵醒,還會被小偷雜亂的腳步聲嚇醒。每天連上完廁所沖水都要膽戰心驚。安妮雖然也害怕這種恐怖的生活,但她從不曾絕望過。她堅持讀書學習,希望將來成爲一名記者和作家,盼望着有一天能在一個和平的世界裏施展自己的才能,做出自己的一份貢獻。渴望美好活下去的安妮,依然是那麼堅強,儘管挫折一次次向她進攻,但她毫不退縮。猶太人是最聰明的民族,常常讓人嫉妒,所以安妮這陽光女孩也蒙受不幸,但她依然希望、等待着幸福的到來。

這時,我才感到我是那麼的幸福,從小生活在和平的年代裏,被父母呵護着長大,就像溫室裏的花兒,經不起風吹雨打。安妮,一個不曾絕望的女孩,一個永遠樂觀的女孩,她永遠活在我們心中,不斷激勵着我們堅強、勇敢、快樂地生活!

《安妮日記》讀書心得8

《安妮日記》是媽媽推薦給我讀的一本書,據媽媽說她小時候讀完這本書很受震撼。我在寒假期間也閱讀了這本書,讀了之後我也不禁受到了震撼,我還想把這本書介紹給更多的讀者。

《安妮日記》的作者是猶太女孩安妮。弗蘭克,這本書記敘了在荷蘭被納粹佔領的兩年中,13歲的猶太少女安妮一家躲進狹小的密室中,他們猶如坐在一個即將噴發的火山口上,腳下是滾燙的岩漿,火山隨時都有噴發的可能,憤怒、恐懼、絕望、悲傷、甚至瀕臨崩潰,就是在這樣一個極端與特殊的環境下,安妮從沒有絕望!堅持學習寫日記,記錄了周圍環境、人與事對自己的考驗、磨礪和成長的經歷。她盼望世界和平,自己能成爲一名記者和作家,爲社會做出貢獻。她用她的堅強快樂去鼓舞身邊那些絕望到極點的大人們,使他們重燃信心和勇氣。也許我們常常會因爲一些小小的挫折而輕言放棄,會因爲一點小小的困難而怨天尤人,安妮的故事會給我們啓迪和激勵。她那種歷經磨難而樂觀向上的態度,身處絕境卻不放棄希望的精神永遠值得我們去學習。

讓我們學會在逆境中磨練自己,在困難面前知難而進,爲實現自己的理想而不斷努力!

《安妮日記》讀書心得9

安妮·弗蘭克是一個活潑可愛、眉目清秀的猶太少女,由於法斯對猶太人的殘害,她們全家人和四個猶太人鄰居,帶上生活用品,一起躲到她爸爸公司裏一個很隱蔽的房間裏,他們把那裏叫做“密室”。密室裏的生活既艱苦又難熬。走路要輕;要在公司的人來上班之前先洗漱完畢;還要在公司的員工下班以後才能下樓用熱水。如果不遵守以上條例,就可能被人發現,並被帶到集中營去。飛機投下來的炸彈雖然能炸燬房屋,但卻炸不毀安妮堅強的意志。在她感覺無聊時,就用學習和從閣樓上的窗戶眺望大自然來消磨時間。安妮就是這樣堅強不屈地生活着。後來安妮和彼得威爾彼此相愛,每當他們互相親吻的時候,她就感覺幸福走遍了全身。

《安妮日記》不僅讓我瞭解了歷史、戰爭和種族迫害,而且讓我看到了身處逆境的人們是如何克服困難,頑強地生活着。安妮的生活告訴我們:要珍惜生命,熱愛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