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手抄報 > 說家訓揚家風手抄報

說家訓揚家風手抄報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33W 次

家是社會的細胞,家教是人生教育的起點,家規是家人道德規範和行爲準則,家風則是人成長的環境氛圍。下面是小編爲您整理的關於說家訓揚家風手抄報的相關資料,歡迎閱讀!

說家訓揚家風手抄報

  說家訓揚家風:八德家風 光耀千秋

宋代有八德:孝、悌、忠、信、禮、義、廉、恥。這其中再次恢復了管仲提出的四維,去掉了仁,增加了孝與悌,將家族道德置於首位。隨着中國農業社會的發展,以家庭爲本位的農業經濟日益穩定與發展,家對於農業經濟的發展,對於社會的祥和與穩定等功能日益突出,家乃國之基,家和萬事興,因此齊家,家庭與家族的凝聚也就日益重要。

多子女大家庭中的人倫關係,已經不僅需要縱向倫理的“孝”,更需要調整橫向倫理的“悌”,有了縱向的“父慈子孝”,又有了橫向的“兄友弟恭”,建構一個縱橫交錯的家庭倫理十字架,就有可能實現“家和萬事興”。“家”是“國”的細胞,只要這個細胞健康而充滿生機,整個社會、國家就有可能祥和穩定、發展繁榮,“家固而國寧”。故宋代從“家”與“國”的辯證關係上,突出“孝悌”,並將其置於“忠信”的前面,是一種審時度勢的創造。這“八德”是宋代對中華道德的新建構,是對中華道德的新發展,它一直影響到明清,以致影響到朝鮮、韓國等東亞各國。

面對西方強勢文化對於中國弱勢文化的衝擊,康有爲、梁啓超、 孫中山都認爲,道德是中國之長項,只要推陳出新,就能夠建構中國的新道德。梁啓超等維新派,試圖以“孝、悌、忠、信”這“四德”爲基礎,吸收西方近代道德精華,建構中國新道德。孫中山、蔡元培等提出了“忠、孝、仁、愛、信、義、和、平”新“八德”,這是“中體西用”、中西道德精華相融合的傑作。這“八德”,調整了“孝”與“忠”,“家”與“國”的位置,表明民族和國家觀念,高於家族的觀念,既是對古人“教孝即教忠”的繼承,也適應了現代“國家至上”的價值觀。中國在宋代以前,沒有“亡國”意識,只要“家固”便可“國寧”,故有“以家爲本”的倫理道德觀。到了近現代,西方列強是要吞掉一個個的“國”,淪爲殖民地國家的人民,在血和淚中領悟了“國破”必然“家亡”的真理。因而,各國人民的“國家觀念”、“愛國意識”不斷強化。孫中山立足中國、面對世界,順乎歷史潮流,將“忠”,也就是將忠於祖國、忠於人民放在首位,建構“以國爲本”的中華倫理道德觀,代表了中國人民的根本利益。

中華道德發展的歷程表明,以孟子“五倫”爲標誌,形成了“以人爲本”的倫理道德觀,千年之後,宋代以“八德”爲標誌,形成了“以家爲本”的倫理道德觀,又過近千年,清末民初,孫中山以新“八德”爲標誌,形成了“以國爲本”的倫理道德觀。“三個爲本”分別成爲不同時期道德教化的着重點,反映了不同時代對道德發展的必然要求。道德是歷史的產物,又推動歷史的不斷進步。

八德,從社會、經濟、政治等等領域,涵含蓋了個人與家庭、社會的道德關係。一個人,如果能夠在不同程度上具備了這八種品德,就是一個有道德的人,不僅不會落後於時代,而且會成爲新世紀的強者。整個國家,建立這種道德規範體系,就可以逐步建成新世紀的“禮儀之邦”,萬民歸附,爭相朝拜,必將會雄於世界。

從古代家訓方面解讀孝、悌、忠、信、禮、義、廉、恥八德的思想內涵以及社會教化的現實意義。

說家訓揚家風手抄報 第2張

有道是:“百善孝爲先”!古人把孝放在八德首位,是有深意的!孔子在《孝經》中如此說到:“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復坐,吾語汝。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揚名於後世,以顯父母,孝之終也。夫孝,始於事親,中於事君,終於立身。《大雅》雲:‘無念爾祖,聿修厥德。’”用白話文翻譯這段話,意思是說“這就是孝。它是一切德行的根本,也是教化產生的根源。你回原來位置坐下,我告訴你。人的身體四肢、毛髮皮膚,都是父母賦與的,不敢予以損毀傷殘,這是孝的開始。人在世上遵循仁義道德,有所建樹,顯揚名聲於後世,從而使父母顯赫榮耀,這是孝的終極目標。所謂孝,最初是從侍奉父母開始,然後效力於國君,最終建功立業,功成名就。《大雅·文王》篇中說過∶‘怎麼能不思念你的先祖呢?要稱述修行先祖的美德啊!’”

“夫孝,天之經也,地之義也,民之行也。” 孔子說孝道,是乃天經地義。他還說“君子之事親孝,故忠可移於君;事兄悌,故順可移於長;居家理,故治可移於官。是以行成於內,而名立於後世矣。”翻譯成白話文,是說∶“君子侍奉父母親能盡孝,所以能把對父母的孝心移作對國君的忠心;奉事兄長能盡敬,所以能把這種盡敬之心移作對前輩或上司的敬順;在家裏能處理好家務,所以會把理家的道理移於做官治理國家。因此說能夠在家裏盡孝悌之道、治理好家政的人,其名聲也就會顯揚於後世了。”

“君子之教以孝也,非家至而日見之也。教以孝,所以敬天下之爲人父者也。教以悌,所以敬天下之爲人兄者也。教以臣,所以敬天下之爲人君者也。《詩》雲:‘愷悌君子,民之父母。’非至德,其孰能順民如此其大者乎!”翻譯成白話文,是說∶“君子教人以行孝道,並不是挨家挨戶去推行,也不是天天當面去教導。君子教人行孝道,是讓天下爲父親的人都能得到尊敬。教人以爲弟之道,是讓天下爲兄長的人都能受到尊敬。教人以爲臣之道,是讓天下爲君主的能受到尊敬。《詩經·大雅· 酌》篇裏說∶‘和樂平易的君子,是民衆的父母。’不是具有至高無上的德行,其怎麼能使天下民衆順從而如此偉大呢!”

“孝悌之至,通於神明,光於四海,無所不通。”孝悌之道,是做人的基礎與根本,八德中的重中之重 孔子把孝道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他告訴人類,孝悌之道,如果做到極致,就可以與天地鬼神相通,天人一體,互爲感應,德教自然顯揚於四境之外,遠近幽明,無所不通。古之二十四孝,流傳至今感人至深,建安七子孔融與兄孔褒一門爭死,悌之至也,千古佳話,後人稱頌。

古人認爲禮定貴賤尊卑,義爲行動準繩,廉爲廉潔方正,恥爲有知恥之心。禮,在中國古代是社會的典章制度和道德規範。作爲典章制度,它是社會政治制度的體現,是維護上層建築以及與之相適應的人與人交往中的禮節儀式。作爲道德規範,它是國家領導者和貴族等一切行爲的標準和要求。在孔子以前已有夏禮、殷禮、周禮。夏、殷、週三代之禮,因革相沿,到周公時代的周禮,已比較完善。沒有規矩不成方圓,上下有別,尊卑有序,天之經、地之義、民之行也。孔子繼承發揚光大。孔子創辦私學,收徒授學,有教無類,以詩禮教育,聞名於時!,作爲觀念形態的禮,在孔子的思想體系中是同“仁”分不開的。孔子說:“人而不仁,如禮何?”他主張“道之以德,齊之以禮”的德治,打破了“禮不下庶人”的限制。到了戰國時期,孟子把仁、義、禮、智作爲基本的道德規範,禮爲“辭讓之心”,成爲人的德行之一。荀子比孟子更爲重視禮,他著有《禮論》,論證了“禮”的起源和社會作用。他認爲禮使社會上每個人在貴賤、長幼、貧富等等級制中都有恰當的地位。在長期的歷史發展中,禮作爲中國社會的`道德規範和生活準則,對中華民族精神素質的修養起了重要作用;同時,隨着社會的變革和發展,禮不斷被賦予新的內容。

孔子重禮,教育兒子孔鯉,既要學《詩》,又要學《禮》,故謂之爲庭訓。孟母是先秦孔門家訓的主要代表,因教子成名儒,在中國乃至世界家訓史上,也享有盛譽。

謙謙君子,知禮明禮尊禮守禮,趙匡胤千里送京娘,不因美色而失禮,柳下惠坐懷不亂,扶助弱女子,尊禮守禮,成爲道德楷模。

說家訓揚家風手抄報 第3張

  說家訓揚家風故事

  例1

1992年,王未水的小兒子王學剛由於初中耽於嬉戲,結果不出意外地沒考上高中。和所有恨鐵不成鋼的父親一樣,王未水怒火攻心,但他想起了父親的教誨:“對孩子要引導爲主,激發他們自己的能量。”經過幾天思考,他把學剛帶到父親曾任職的三汊港高中,告訴他:“爺爺在這裏當過校長,你若不能學出個名堂,有辱爺爺名聲。”又特意到學校的光榮榜前駐足,大表哥陸夢龍的大名赫然在上,“哥哥沒有辱沒家風,三年以後看你的。”三年後,學剛以全縣應屆第二的成績考入北京理工大學,後就讀丹麥奧胡斯大學,取得博士學位,參與國際人類基因組計劃1%測序任務,是人類基因組計劃參與科學家之一,並獲得北京市優秀十佳外來青年等榮譽稱號。

這種你追我趕,不甘人後的風氣,讓這個家庭出了4名博士生,1名碩士生,4名本科生。王未水的大外甥是當年的全縣文科狀元,後在社科院獲得博士學位;自己的兒子和二外甥先後在丹麥奧胡斯大學取得博士學位,大侄女是北京交大的碩士研究生。小侄女現在美國攻讀博士學位。

  例2

李戎自幼身患疾病,媽媽心疼她,從不要求她學習,她卻每晚看書至深夜,她說:“我要靠我自己生活。”22歲,她考入江西中醫學院,27歲,她考上助理醫師,29歲,她又取得了執業醫師資格。31歲那年,她遇上了陳杰。

陳杰也是一個苦命的孩子,他被李戎的自強所吸引,兩個飽經了生活苦楚的人開始一起追尋陽光。他支持她自己出來開診所,診所的一切對外事務和家務活,他不讓李戎沾手。2011年,她懷孕了,生活似乎對他們露出了笑臉。可是女兒生下來後,卻是重度腦積水,一歲多點就夭折了。李戎覺得天塌了,爲了孕育這個孩子,她承擔了超出常人幾倍的艱辛。是陳杰,用自己的愛心一點一點地溫暖她,重新鼓起了她生活的勇氣。2015年,37歲的她鼓足勇氣,再次懷孕,產下了一個健康的小寶寶。

感念於生活的恩賜,陳杰加入了都昌在線愛心社區,他說,我受過苦,我願幫助和我一樣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