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手抄報 > 關於四品八德的手抄報圖片參考

關於四品八德的手抄報圖片參考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82W 次

導語:“四品八德”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下面分享一些關於關於四品八德手抄報的資料,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關於四品八德的手抄報圖片參考

關於四品八德的手抄報圖片參考01

關於四品八德的手抄報圖片參考02

關於四品八德的手抄報圖片參考03

關於四品八德的手抄報圖片參考04

  【四品八德手抄報的資料】

  八德的含義

忠是忠於事業,忠於職守,忠於民族,忠於國家

孝是孝敬父母,孝敬老人。

仁是寬厚,具有仁愛之心,寬於待人,善於待人,不雞腸小肚,不妒賢嫉能。

愛是敬愛兄長,順從長上;在事業中,尊重領導,服從組織,嚴守紀律。

信既是儒家實現“仁”這個道德原則的重要條件之一,又是其道德修養的內容之一。孔子及其弟子提出出“信”,是要求人們按照禮的規定互守信用,藉以調整統治階級之間、對立階級之間的矛盾。儒家把“信”作爲立國、治國的根本。“信”作爲儒家的倫理範疇,意爲誠實,講信用,不虛僞。漢儒把“信”列入“五常”之中。《論語.學而》:“吾日三省吾身,爲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信近於義,言可復也。”《左傳.宣公二年》:“麂退,嘆而言曰:'不忘恭敬,民之主也。賊民之主。不忠;棄君之命,不信。有一於此,不如死也。’觸槐而死。”

義是中國古代一種含義極廣的道德範疇.本指公正、合理而應當做的。孔子最早提出了“義”。孟子則進一步闡棕了“義”。他認爲“信”和“果”都必須以“義也,無適也,無莫也,義之與比。”又:“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孟子.離婁下》:“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義所在。”

和即和諧、協調。古語云“萬事和爲貴”。

平即和平、太平。

  四品的含義

禮是文明禮貌,知書達理,爲人的素養。就是人與人交往時的最合於道理的行爲方式。所以《左傳》上說:“禮者,理也。”社會要走向和諧,就要克服混亂無序的狀態,人人懂得互相尊重、彼此謙讓,這就需要禮來引導。禮是做人的道理、處事的條理,故有禮爲賢士:執禮爲恭人。禮應從“坐立、進退、辭讓、對答”做起,表現在“尊親、敬長、敦戚、睦鄰”的行爲上。

義是公道正義,講誠信,重友情,大義秉公,光明磊落,作風正派,不搞陰謀詭計。人見到合理的事情,即使與自己沒有直接的關係,甚至很危險,也應該挺身而出,以維護公道,聲張正氣,即後人常說的“見義勇爲”。

廉是清廉,高尚,無私無慾,不貪不佔,潔身自好,奉公爲民。古代的士,都把清廉作爲重要的操守來對待。清廉與否,是官聲好壞的主要指標。官員負有領導社會的責任,如果不能清廉自守,一心奉公,就會成爲社會的蛀蟲,危害一方。廉確能提升人品、清明吏治,況金錢乃身外物,生未帶來、死不攜去,何苦做金錢奴!設網自縛呢?倘能崇尚勤儉、廉約節用,豈不快活!

恥是羞恥心,是做人的最起碼的底線,否則,就不配做人。孟子說人有四種善端,“羞惡之心”是其中之一,即對於害人、害己的壞事,有厭惡之心,羞於去做,哪怕打死也不能去做。這是有是非觀念的表現。

故知恥爲君子,不知恥爲小人;知恥必忠必孝,不知恥不仁不賢。

故我們青年人勢須以無恥二字以誓心,雪恥二字而奮鬥抱冰踏火,爲民前鋒,刷清塗在中華歷史上的血污!振我國魂、隆我國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