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手抄報 > 著名詩人李白手抄報材料

著名詩人李白手抄報材料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46W 次

無論是在學校還是在社會中,大家都知道手抄報吧,手抄報是一種羣衆性的宣傳工具,它就相當於縮小的黑板報。你知道什麼樣的手抄報才具有教育意義嗎?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著名詩人李白手抄報材料,歡迎大家分享。

著名詩人李白手抄報材料

李白生平

李白 (701年~762年),漢族,字太白,號青蓮居士,有“詩仙”之稱,與杜甫並稱“李杜”。身長七尺有餘(約1.83米)。生於安西都護府碎葉城,幼年遷居四川綿州昌隆縣(今四川省江油市這種說法以郭沫若爲代表)。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其詩風格豪放飄逸灑脫,想象豐富,語言流轉自然,音律和諧多變。他善於從民歌、神話中汲取營養素材,構成其特有的瑰麗絢爛的色彩,是屈原以來積極浪漫主義詩歌的新高峯。韓愈雲:“李杜文章在,光焰萬丈長。”(《調張籍》)。唐朝文宗御封李白的詩歌、裴旻的劍舞、張旭的草書爲“三絕”。李白的劍術在唐朝可排第二(在裴旻之下),但是,如果李白棄文從武,專心研究劍術,相信是不會亞於裴旻的。李白在年輕的時候是一位路見不平、拔刀相助的俠士(這與他的三大思想之一的俠士思想有關),《野史》上有若干關於這方面的記載。

盛唐最傑出的詩人

李白是盛唐最傑出的詩人,也是我國文學史上繼屈原之後又一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素有“詩仙”之稱。他經歷坎坷,思想複雜,既是一個天才的詩人,又兼有遊俠、刺客、隱士、道人、策士等人的氣質。儒家道家和遊俠三種思想,在他身上都有體現。“功成身退”是支配他一生的主導思想。

李白留給後世人九百多首詩篇。這些熠熠生輝的詩作,表現了他一生的心路歷程,是盛唐社會現實和精神生活面貌的藝術寫照。李白一生都懷有遠大的抱負,他毫不掩飾地表達對功名事業的嚮往。《樑甫吟》、《讀諸葛武侯傳書懷》、《書情贈蔡舍人雄》等詩篇中,對此都有繪聲繪色的展露。李白自少年時代就喜好任俠,寫下了不少遊俠的詩,《俠客行》是此類詩的代表作。在長安3年經歷的政治生活,對李白的創作產生了深刻的影響。他的政治理想和黑暗的現實,發生了尖銳的矛盾,胸中淤積了難以言狀的痛苦和憤懣。憤怒出好詩,於是,便寫下了《行路難》、《古風》、《答王十二寒夜獨酌有懷》等一系列仰懷古人,壯思欲飛;自悲身世,愁懷難遣的著名詩篇。李白大半生過着流浪生活,遊歷了全國許多名山大川,寫下了大量讚美祖國大好河山的優美詩篇,藉以表達出他那種熱愛自由、渴望解放的情懷。在這一類詩作中,奇險的山川與他那叛逆的不羈的性格得到了完美的契合。這種詩在李白的詩歌作品中佔有不小的數量,被世世代代所傳誦,其中《夢遊天姥吟留別》是最傑出的代表作。詩人以淋漓揮灑、心花怒放的詩筆,盡情地無拘無束地舒展開想象的翅膀,寫出了精神上的種種歷險和追求,讓苦悶、鬱悒的心靈在夢中得到了真正的解放。而那“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的詩句,更把詩人的一身傲骨展露無遺,成爲後人考察李白偉大人格的重要依據。

李白作爲一個熱愛祖國、關懷人民、不忘現實的偉大詩人,也十分關心戰爭這一重要問題。對保衛邊疆的將士予以熱情的歌頌(如《塞下曲》),對統治者的窮兵黷武則給予無情的鞭撻(如《戰城南》、《丁都護歌》等)。李白還寫了不少樂府詩,描寫勞動者的艱辛生活,表達對他們的關心與同情(如《長幹行》、《子夜吳歌》等)。

李白的詩具有“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的藝術魅力,這也是他的詩歌最鮮明的藝術特色。作爲一個浪漫主義詩人,李白調動了一切浪漫主義手法,使詩歌的內容和形式達到了完美的統一。李白的詩富於自我表現的主觀抒情色彩十分濃烈,感情的表達具有一種排山倒海、一瀉千里的氣勢。比如,他入京求官時,“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想念長安時,“狂風吹我心,西掛咸陽樹。”這樣一些詩句都是極富感染力的。

極度的誇張、貼切的比喻和驚人的幻想,讓人感到的卻是高度的真實。在讀到“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白髮三千丈,緣愁似個長”這些詩句時,讀者不能不被詩人綿長的憂思和不絕的愁緒所感染。李白的這一藝術表現手法在《夢遊天姥吟留別》、《蜀道難》等詩中表現得尤爲突出。

李詩中常將想象、誇張、比喻、擬人等手法綜合運用,從而造成神奇異采、瑰麗動人的意境,這就是李白的浪漫主義詩作給人以豪邁奔放、飄逸若仙的韻致的原因所在。他的語言正如他的兩句詩所說,“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明朗、活潑、雋永。

李白的詩歌對後代產生了極爲深遠的影響。中唐的韓愈、孟郊、李賀,宋代的蘇軾、陸游、辛棄疾,明清的高啓、楊慎、龔自珍等著名詩人,都受到李白詩歌的巨大影響。

李白的經典古詩

1、答湖州迦葉司馬問白是何人(唐代-李白)

青蓮居士謫仙人,酒肆藏名三十春。

湖州司馬何須問,金粟如來是後身。

2、贈裴司馬(唐代-李白)

翡翠黃金縷,繡成歌舞衣。若無雲間月,誰可比光輝。

秀色一如此,多爲衆女譏。君恩移昔愛,失寵秋風歸。

愁苦不窺鄰,泣上流黃機。天寒素手冷,夜長燭復微。

十日不滿匹,鬢蓬亂若絲。猶是可憐人,容華世中稀。

向君發皓齒,顧我莫相違。

3、口號(一作口號留別金陵諸公)(唐代-李白)

食出野田美,酒臨遠水傾。東流若未盡,應見別離情。

4、越中秋懷(唐代-李白)

越水繞碧山,週迴數千裏。乃是天鏡中,分明畫相似。

愛此從冥搜,永懷臨湍遊。一爲滄波客,十見紅蕖秋。

觀濤壯天險,望海令人愁。路遐迫西照,歲晚悲東流。

何必探禹穴,逝將歸蓬丘。不然五湖上,亦可乘扁舟。

5、題宛溪館(唐代-李白)

吾憐宛溪好,百尺照心明。何謝新安水,千尋見底清。

白沙留月色,綠竹助秋聲。卻笑嚴湍上,於今擅名。

6、古風其五十八(唐代-李白)

我到巫山渚。

尋古登陽臺。

天空彩雲滅。

地遠清風來。

神女去已久。

襄王安在哉。

荒竟淪替。

樵牧徒悲哀。

7、晉州留別州守及束鹿令用李白崔秋浦韻(明代-李夢陽)

荒原送行客,白楊起西風。雙鳧下雲漢,五馬系秋桐。

連城滹水上,馳譽燕代中。登高望雲海,離思浩無窮。

8、題李白醉歸圖 其一(明代-胡奎)

寄語襄陽兒,莫唱銅曲。春風吹潑醅,漢水年年綠。

9、寄李白州都憲(明代-陳獻章)

東南遺愛望重臨,萬里滇南恨正深。引領東山歸去路,騎牛跨鳳許相尋。

10、過採石懷李白十首 其二(明代-宗臣)

憶君乘月下金陵,何處吳山不夜登。一曲瀟湘秋萬里,至今疑在白雲層。

11、春日遊羅敷潭(唐代-李白)

行歌入谷口,路盡無人躋。攀崖度絕壑,弄水尋回溪。

雲從石上起,客到花間迷。淹留未盡興,日落羣峯西。

12、送長沙陳太守其二(唐代-李白)

七郡長沙國。

南連湘水濱。

定王垂舞袖。

地窄不回身。

莫小二千石。

當安遠俗人。

洞庭鄉路遠。

遙羨錦衣春。

13、琴曲歌辭 其二(唐代-李白)

閼氏黃葉落,妾望白登臺。月出碧雲斷,蟬聲秋色來。

胡兵沙塞合,漢使玉關回。徵客無歸日,空悲蕙草摧。

14、答族侄僧中孚贈玉泉仙人掌茶(唐代-李白)

常聞玉泉山,山洞多乳窟。仙鼠如白鴉,倒懸清溪月。

茗生此中石,玉泉流不歇。根柯灑芳津,採服潤肌骨。

叢老卷綠葉,枝枝相接連。曝成仙人掌,似拍洪崖肩。

舉世未見之,其名定誰傳。宗英乃禪伯,投贈有佳篇。

清鏡燭無鹽,顧慚西子妍。朝坐有餘興,長吟播諸天。

15、古風 其十四(唐代-李白)

胡關饒風沙,蕭索竟終古。木落秋草黃,登高望戎虜。

荒城空漠,邊邑無遺堵。白骨橫千霜,嵯峨蔽榛莽。

借問誰凌虐,天驕毒威武。赫怒我聖皇,勞師事鼙鼓。

陽和變殺氣,發卒騷中土。三十六萬人,哀哀淚如雨。

且悲就行役,安得營農圃。不見征戍兒,豈知關山苦。

李牧今不在,邊人飼豺虎。

16、嵩山採菖蒲者(唐代-李白)

神仙多古貌,雙耳下垂肩。嵩嶽逢漢武,疑是九疑仙。

我來採菖蒲,服食可延年。言終忽不見,滅影入雲煙。

喻帝竟莫悟,終歸茂陵田。

17、句(唐代-李白)

焰隨紅日去,煙逐暮雲飛。令一日賦山火詩云:

“野火燒山後,人歸火不歸。”思軋不屬,

白從旁綴其下句,令慚止

綠鬢隨波散,紅顏逐浪無。因何逢伍相,應是想秋胡。

白從令觀漲,有女子溺死江上,令賦詩云:

二八誰家女,漂來倚岸蘆。鳥窺眉上翠,魚弄口旁珠。

令復苦吟,白輒應聲繼之

舉袖露條脫,招我飯胡麻。(見《二老堂詩話》)

18、贈崔司戶文昆季(唐代-李白)

雙珠出海底,俱是連城珍。明月兩特達,餘輝傍照人。

英聲振名都,高價動殊鄰。豈伊箕山故,特以風期親。

惟昔不自媒,擔簦西入秦。攀龍九天上,忝列歲星臣。

布衣侍丹墀,密勿草絲綸。才微惠渥重,讒巧生緇磷。

一去已十載,今來複盈旬。清霜入曉鬢,白露生衣巾。

側見綠水亭,開門列華茵。千金散義士,四坐無凡賓。

欲折月中桂,持爲寒者薪。路傍已竊笑,天路將何因。

垂恩倘丘山,報德有微身。

19、古風其五十七(唐代-李白)

羽族稟萬化。

小各有依。

週週亦何辜。

六翮掩不揮。

願銜衆禽翼。

一向黃河飛。

飛者莫我顧。

嘆息將安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