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素材 > 有關愛國素材作文三篇

有關愛國素材作文三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66W 次

有關愛國素材作文三篇

有關愛國素材作文三篇

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都寫過作文,肯定對各類作文都很熟悉吧,作文是人們以書面形式表情達意的言語活動。寫起作文來就毫無頭緒?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愛國素材作文3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愛國素材作文 篇1

  屈原(約公元前340—前278年),名平,字原。

他出身楚國貴族,年輕時就表現出傑出的才能,做了楚懷王的左徒(官名),協助懷王籌劃國家大事,發佈政令;對外接待各國使者,處理外交事務,很得懷王信任。這樣就招來一些人的妒忌。他的政敵上官大夫在懷王面前造他的謠,說屈原居功自傲,連懷王也不放在眼裏,懷王就怒而疏遠了屈原。

當時在戰國“七雄”中,最強大的是秦、齊、楚三國,“合縱”、“連橫”的鬥爭非常激烈,最後誰能取勝,就由這三國的內政外交的得失來決定。屈原在楚國內政上主張選賢任能,勵精圖治,企圖建立一個理想的如堯舜禹湯時代的社會;在外交上則主張聯齊合縱,對抗強秦的連橫。由於懷王疏遠了他,屈原這些正確的主張都未能實行。

懷王是個昏庸的君主,在秦惠王的離間和誘惑下,接連上當,斷絕了和齊國的聯盟關係,結果損兵折將,丟失土地,國勢漸漸衰弱下來。秦昭王繼位後,提出和楚通婚,約懷王相會,屈原極力勸阻懷王不要再上當。但懷王在其幼子子蘭的慫恿下還是去了,結果遭到秦國的'武力劫持,死在秦國。懷王的長子頃襄王繼位,令尹子蘭和上官大夫等人又在頃襄王面前構陷屈原,頃襄王一怒之下把屈原流放到江南。

屈原晚年在沅水、湘水流域長期過着流放生活,眼看祖國日益衰弱,即將被秦滅亡,自己報效君王的抱負不得施展,憂心如焚,無日可了,寫了大量抒發憂憤的詩作,最後在絕望中投汨羅江自盡。

  【素材點撥】

在許多人看來,屈原對一個昏君忠心耿耿,似乎有些愚忠,但是屈原所忠心的並不是楚懷王,而是自己所生存的楚國,對自己並不富裕的故土充滿熱愛併爲其發展而努力奔波,這是屈原身上最值得我們推崇的地方,這也是當代許多中國人應該深思的。

  【適用話題】

愚忠與愛國、赤子不嫌國貧。

愛國素材作文 篇2

 [名人名言]

我是中國人民的兒子,我深情地愛着我的祖國和人民。(鄧爺爺)

不管你跑到天涯海角,你始終脫離不了祖國,祖國永遠在你身邊。(巴金)

愛祖國,爲祖國的前途而奮鬥,是時代賦予我們的神聖職責。(蘇步青)

愛國主義就是千百年來鞏固下來的對祖國一種最深厚的感情和爲祖國獻身的精神。(列寧)

熱愛祖國,這是一種最純潔、最敏銳、最高尚的情感。(霍姆林斯基)

 [警句解讀]

常思奮不顧身.以徇國家之急。

語出東漢司馬遷《報任安書〉〉。意爲:常想奮勇向前,不顧個人安危,在國家危難之際獻出自己的生命。這飽含愛國之情的話語己成爲衆多愛國者的座右銘

 [事實論據]

1.魯迅三易其志我國著名的文壇巨匠魯迅爲了祖國三易其志。他先學採礦,希望實業報國,後改學醫,欲救治民衆於疾苦;面對一些中國人精神麻木,他又棄醫從之,欲喚醒沉睡的國人。同時以筆作槍,捍衛正義與民主,成爲中華民族的“脊樑”。

2.居里夫人命名釙瑪麗·居里是法籍物理學家、化學家,她生於波蘭華沙,後因求學留居法國。雖然身在他鄉,但是她心繫祖國。1898年7月,她發現了一種新的放射性元素,爲了紀念自己的祖國——波蘭,新元素被命名爲釙(波蘭的意思)。

愛國素材作文 篇3

充滿智慧的反脣相譏

猶太人沒有自己的國家,他們分佈在世界上各個角落,主要是在歐洲和美洲。雖然並沒有自己的祖國,但是猶太人是一個凝聚力非常強的民族。德國大詩人海涅就是個猶太人。他寫詩充滿愛國激情,但是有些人就因爲他是猶太人而對他抱有成見。有一段時間,他在公共場合常遭到一些無恥之徒的侮辱和攻擊。有一天,在一個晚會上,有個不懷好意的傢伙對他說:“告訴你一件奇怪的事情,我發現了一個小島,這個島上竟然沒有猶太人和驢子!”海涅看了他一眼,不動聲色地說:“看來,只有你我一起去那個島上,才能彌補這個缺陷!”

以生命維護祖國尊嚴的小孩

這個故事發生在廣東中山縣(現在的中山市)的一個廣場上,時間是抗日戰爭時期,當時,一隊日本兵駐紮在那裏,一天,幾個日本兵在餵馬,一個十歲左右的小孩,好奇地遠遠望着這些高大的馬匹。日本兵拘捕了他,審問不出什麼名堂,就對小孩說:“皇軍寫幾個字,你照着寫了,我們就把你放走。”一個日本兵就蹲在地上寫了“日本戰勝中國”六個字。

小孩接過石塊,蹲在地上也寫了六個字:“中國戰勝日本”。

日本兵唧唧喳喳討論了一會,估計小孩不明白他們的意思,一個日本兵又重新寫了一遍“日本戰勝中國”,指着這幾個字對小孩說道:“要按我們的意思去寫,懂嗎?否則,死拉死拉的!”

小孩拿起小石塊,重寫:“中國戰勝日本”。

日本兵暴怒,用馬鞭抽打小孩,還把他綁在木柱上。過了一夜,他們把小孩放了。可是第三天,日本兵又把小孩抓了回去,原因是他的家人“頑固不化”,沒有帶孩子去向“皇軍”“認罪”。於是又在木柱上將小孩捆綁了一天,然後押送到了監獄。經過近一個月的關押折磨,小孩已經氣息奄奄,但是就是不求饒,不肯把“中國戰勝日本”幾個字顛倒過去。

日本兵眼看小孩就要不行了,就假裝仁慈的把他放回了家。第二天,孩子就離開了人間……

歷的小英雄

古代的春秋時期,魯國有個少年叫汪踦。一次,魯國受到外敵入侵,軍隊將士打了敗仗,土氣消沉。身爲僕人的汪踦跟隨主人一起跳上戰車,高喊着殺敵的口號,衝向敵人。將士們見了,士氣大振,又重新殺上戰場,終於打退了敵人。而汪踦在戰鬥中犧牲了。

近代,有一個不知名的少年,他的家鄉旅順在中日甲午戰爭中被日軍佔領,全城的大多數人被日寇殺害。這個少年決心爲同胞報仇,就化裝成小乞丐,混入敵營,把毒藥放進水缸,毒死了許多敵人。他被敵人發覺抓住後說:“我就是來毒死你們的,並不想求生!”他倒在敵人的屠刀下。

在革命戰爭年月,爲國犧牲的少年更多了。河北完縣的農村少年王璞是兒童團長。 1943 年,日寇對根據地大掃蕩,王璞和大人們被敵人圍在空場上,四周架着機槍。敵人讓他認出人羣中誰是八路軍,他堅決不認。敵人打他,他高喊:“寧爲抗日死,不當亡國奴!”被敵人殺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