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問答 > 求八年級語文下冊期末複習資料

求八年級語文下冊期末複習資料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85W 次

《醉翁亭記》

求八年級語文下冊期末複習資料

1、文學常識。本文出自《歐陽文正公文集》作者是北宋著名文學家歐陽修,唐宋八大家之一。

2、生字

環滁(chù) 林壑(hè)琅琊(láng yá)飲少輒醉(zhé)

巖穴瞑(míng) 傴僂(yǚ lǚ)酒洌(liè)山餚野蔌(sù)

觥籌(gōng chóu)射者中(zhòng)弈者勝(yì) 頹然(tuí) 陰翳(yì)

3、重點解詞

環滁:環繞着滁洲城。環,環繞。林霏開:樹林裏的霧氣散了。霏,霧氣。

負者:揹着東西的人。負,背。 臨於泉上者:靠近。

泉香而酒冽:泉水甜,酒兒清。冽,清。山餚野蔌:野味野菜。蔌,菜蔬。

雜然而前陳者:雜七雜八擺放在面前的。雜然,錯落的樣子。陳,陳列、擺開。

觥籌光錯:觥,酒杯。籌,酒籌。陰翳:形容枝葉茂密成陰。翳,遮蓋。

佳木秀而繁陰:發榮滋長的意思。 醉翁之意:情趣。深秀者:秀麗。

宴酣之樂,非絲非竹:酣,盡興地喝酒。絲,絃樂器。竹,管樂器

野芳發而幽香:野花開了,有一股清幽的香味。芳,香花。發,開放。

傴僂提攜:老年人彎着腰走,小孩子由大人攙着走。這裏指老老小小的行人。傴僂,駝背,這裏指老人。

雲歸而巖穴暝:煙雲聚攏來,山谷就昏暗了。暝,昏暗。

4、重點語句翻譯

(1)山行六七裏,漸聞水聲潺潺而瀉出於兩峯之間者,釀泉也。

譯:沿着山路走六七裏,漸漸地聽到潺潺的水聲,(又看到一股水流)從兩座山峯中間飛淌下來,這就是釀泉。

(2)峯迴路轉,有亭翼然臨於泉上者,醉翁亭也。

譯:山勢迴環,路也跟着轉彎,有一個亭子四角翹起,象鳥兒張開翅膀一樣,高踞在釀泉上面,這就是醉翁亭。(臨,靠近)。

(3)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譯:醉翁的情趣不在於喝酒上,而在乎山水之間啊。

(4)山水之樂,得之心而寓之酒也。譯:欣賞山水的樂趣,領會於心並寄託於酒。

(5)朝而往,暮而歸,四時之景不同,而樂亦無窮也。

譯:早上上山,傍晚返回,四季的景色不同,而那快樂也是無窮無盡的。

(6)臨溪而漁,溪深而魚肥。譯:到溪邊來釣魚,溪水深魚兒肥。

(7)蒼顏白髮,頹然乎其間者,太守醉也。

譯:蒼老的容顏,雪白的頭髮,醉醺醺地坐在人們中間:這是太守喝醉了。

(8)樹林陰翳,鳴聲上下,遊人去而禽鳥樂也。

譯:樹林茂密陰蔽,上下一片叫聲,是遊人走後鳥兒在歡唱呀!

(9)人知從太守遊而樂,而不知太守之樂其樂也。

譯:遊人們知道跟着太守遊玩的樂趣,卻不知道太守以他們的快樂爲快樂呀。

(10)醉能同其樂,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謂誰?廬陵歐陽修也。

譯:醉了能和他們一塊快樂,醉醒後能寫文章表達這種快樂的,是太守。太守是誰?是廬陵的歐陽修呀!

5、複習文章知識。

(1)歸納段意 第一段:寫醉翁亭自然環境和命名緣由。 第二段:寫山間朝暮和四季景色。

第三段:滁人、賓客、太守遊琅山的情形。第四段:寫日暮醉歸,點明全篇主旨。

(2)本文第一段寫景的順序是什麼?答:由遠到近。

(3)“太守自謂也”在文中作用是什麼?答:製造懸念,引出下文。

(4)請寫出貫穿全文主線的句子。答:山水之樂,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5)第三段文字一共描繪了幾幅圖畫?分別是什麼?核心又是什麼?

答:四幅。滁人遊、太守宴、衆賓歡、太守醉;其中核心是太守醉。

6、理解背誦。(1)“醉翁”的由來是什麼?請用文中原話回答。

答:飲少輒醉,而年又最高,故自號曰“醉翁”也。

(2)本文以色彩鮮明的語言,描繪了四時景物的特徵。其中最突出的四句是什麼?

答:野芳發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陰,風霜高潔,水落而石出者。

(3)第二段中哪個句子把山水之樂具體化了?

答:朝而往,暮而歸,四時之景不同,而樂亦無窮也。

(4)請寫出夕照全景的句子。

答:已而夕陽在山,人影散亂,太守歸而賓客從也。樹林陰翳,鳴聲上下,遊人去而禽鳥樂也。

(5)請寫出歸後情景的句子。答:樹林陰翳,鳴聲上下。

(6)概括本文的`主旨。與民同樂(文中原句“醉能同其樂”)(醉樂統一的句子)

(7)領起全文的句子是:環滁皆山也。

(8)文章中微露主旨的句子是:醉翁之意不在酒。

(9)體現全文核心及醉翁命名之意(寫出醉翁言在此而意在彼,情趣所在)的句子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

(10)爲後人傳誦最多的一句話(七個字的成語)是;醉翁之意不在酒。

(11)文中作者描繪琅琊山山間朝暮之景的句子是:若夫日出而林霏開,雲歸而巖穴暝,晦明變化者,山間之朝暮也。

(12)表達作者複雜感情的句子是:人知從太守遊而樂,而不知太守之樂其樂也。

(13)文中貫穿全文主線的句子是:山水之樂,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14)文中與'飲少輒醉,而年又最高'相照應的文字是:蒼顏白髮,頹然乎其間者,太守醉也。

7、請舉出本課的兩個成語,並說說現在人們常用它表達什麼意思。

“醉翁之意不在酒”現在通常用來表示:本意不在此,而在別的方面

“水落石出”現在通常用來表示:事情真相大白

8、本文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答:寄情山水,與民同樂的曠達情懷。

《 岳陽樓記》

一、生字

謫(zhé)守 朝暉(huī)夕陰霏霏(fēi)薄暮冥冥(míng)

霪(yín)雨 心曠神怡(yí) 皓(hào)月寵辱偕(xié)忘

潛行(qián) 浩浩湯湯(shāng) 瀟(xiāo)湘屬 ( zhǔ 同“囑”)

二、重點解詞

增其舊制:擴大它舊有的規模。制,規模。橫無際涯:寬闊無邊。涯,邊。

朝暉夕陰:或早或晚(一天裏)陰晴變化。暉,日光。大觀:雄偉景象。

前人之述備矣:前人的記述很詳盡了。備,詳盡。山嶽潛形:山嶽隱沒了形體。

薄暮冥冥:傍晚天色昏暗。薄,迫近。

翔集:時而飛翔,時而停歇。集,棲止,鳥停息在樹上。

岸芷汀蘭:岸上的小草,小洲上的蘭花。長煙一空:大片煙霧完全消散。一,全。

何極:哪有窮盡。 檣傾楫摧:桅倒下,槳斷折。

鬱郁:形容香氣很濃。

把酒臨風:端酒當着風,即在輕風吹拂中端起酒來喝。把,持、執。

微斯人:沒有這種人。微,無、沒有。吾誰與歸:我同誰一道呢?歸,歸依。

三、重點語句翻譯

1、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廢具興。

譯:到了第二年,政事推行順利,百姓安居樂業,各種荒廢了的事業都興辦起來了。(具,同“俱”)。

2、覽物之情,得無異乎?譯:觀賞景物時的心情大概有所不同吧?

3、若夫霪雨霏霏,連月不開。譯:在那春雨連綿不斷,整月不晴的時候(開,放晴)

4、至若青和景明,波瀾不驚

譯:待到春風和煦,陽光明媚、湖面平靜(景,日光。驚,有“起”、“動”的意思)

5、去國懷鄉,憂讒畏譏

譯:離開國都,懷念家鄉,擔心(人家)說壞話,懼怕(人家)批評指責。(去,離開)

6、心曠神怡,寵辱偕忘。譯:胸懷開闊,精神愉快,一切榮辱得失都置之度外。

(寵,榮耀;偕,一起)

7、予嘗求古仁人之心,或異二者之爲

譯:我曾經探究過古代品德高尚的人的思想感情,他們或許跟上面說的那兩種表現不同。

(求,探求。爲,指兩種心情)

8、不以物喜,不以已悲。譯:不因爲外物(好壞)和自己(得失)而或喜或悲。(以, 因爲)。

9、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

譯:在朝庭裏作高官就爲平民百姓憂慮;不在朝廷做官就爲君主擔憂。

10、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

譯:擔憂在天下人之前,享樂在天下人之後。(先:在……之前,後:在……之後)

11、而或長煙一空,皓月千里:如果大片煙霧完全消散了,皎潔的月光一瀉千里。

12、刻唐賢今人詩賦與其上:把唐代名人和當代作家的詩賦雕刻在上面。

四、文章知識1、本文出自《范文正公集》作者是北宋文學家、政治家范仲淹。

2、歸納段意

第一段:寫重修岳陽樓的背景和作記的緣由。(記敘)

第二段:(寫景)描寫岳陽樓周圍雄偉景色,引出遷客騷人各不相同的“覽物之情”。引出下文。

第三段:(寫景、抒情)寫“遷客騷人”“以己悲”的心情”。

第四段:寫“遷客騷人”“以物喜”的心情。

第五段(抒情、議論)抒發作者闊大胸懷和政治抱負。揭示全文中心。

3、首段交待了什麼內容?在文中有什麼作用?

答:寫滕子京在逆境中的成績,交待作記緣由,爲後文的闊達胸襟做鋪墊。

4、騰子京“謫守巴陵郡”,卻仍然“重修岳陽樓”這說明了什麼?

答:說明滕子京在逆境中仍然奮發治理政事,也具有古仁人“不以物喜,不以已悲”的曠達胸襟。

5、第二段中,“覽物之情,得無異乎?”這句在全文結構上起什麼作用?

答:承上啓下(引出下文的抒情)

五、理解背誦、(1)寫遷客騷人“悲”、“喜”的句子分別是什麼?答:悲“去國懷鄉,憂讒畏譏;”喜“心曠神怡,寵辱偕忘。”

(2)描寫微波時水面月光的句子是什麼?答:浮光躍金。

(3)描寫無風時水中月影的句子是什麼?答:靜影沉璧。

(4)表現作者關心國家大事的句子是什麼?(表現進亦憂,退亦憂的句子 是什麼?)

答: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

(5)“進”“退”分別照應什麼?答:居廟堂之高;處江湖之遠。

(6)突出表達作者曠達胸襟的句子答:不以物喜,不以已悲。

(7)突出表達作者偉大的政治抱負的句子(與現在“吃苦在前,享樂在後”的精神相似的句子。)答: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

(8)作者寫這篇文章的直接原因是什麼?答:屬予作文以記之。

(9)請從文中找出總寫岳陽樓“大觀”的語句。其中最有氣勢的兩個詞是什麼?

答:銜遠山、吞長江,浩浩湯湯,橫無際涯;朝暉夕陰,氣象萬千。(銜、吞)

(10)讚美滕子京政績的句子是什麼?答:政通人和、百廢具興

(11)第二段中說“前人之述備矣”,照應上文哪句話?孟浩然在《望洞庭湖贈張丞相》一詩中是怎樣“述”的?答:刻唐賢今人詩賦於其上。氣蒸雲夢澤,波撼岳陽城。

(12)從空間角度描寫岳陽樓雄偉景象的句子是:銜遠山,吞長江,浩浩蕩蕩,橫無際涯。朝暉夕陰,氣象萬千。

(13) 從時間角度描寫岳陽樓景象的句子是:朝暉夕陰,氣象萬千。

(14)由'四面湖光歸眼底,萬家憂樂到心頭'這副對聯,你能想到范仲淹《岳陽樓記》中的兩句話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面對人生中成功的歡樂和失敗的痛苦,我們應擁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心態。(用《岳陽樓記》中原句答)

六、思考(1)第三四段作者用虛筆設想了一明一暗兩個場景,爲什麼會產生一悲一喜的結果?

答:自然的景象包括天氣的陰晦晴朗會影響人的情緒,天氣惡劣纔會“感極而悲”,天氣美好纔會“心曠神怡”。

(2)第三、四段與文章主旨有什麼關係?(寫這兩段的目的是什麼?)

答:推導出“古仁人之心”與“二者之異”,表現古仁人的“不以物喜,不以已悲”的博大胸襟。

(3)遷客騷人的覽物之情是什麼?答:以物喜,以已悲。

(4)第五段中“或異二者之爲”中“二者”指的是什麼?這句話在文中有什麼作用?作者對“二者之爲”持什麼態度?

答:遷客騷人的兩種覽物之情。引出古仁人之心的內涵。否定。

(5)作者讚美古仁人的實際目的是什麼?答:否定遷客騷人的悲喜觀,勉勵友人。

(6)“遷客騷人”“古仁人”的區別在哪裏?

答:悲喜觀不同;遷客騷人“以物喜,以已悲”。古仁人“不以物喜,不以已悲;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2003年河北省中考填空題)

(7)第五段的議論作用是什麼?

答:揭示了古仁人之心的內涵;抒發了作者的政治抱負;勉勵友人。點明中心。

七、詞語欣賞。陰風怒號,濁浪排空。

答:“怒”以擬人的手法寫出了風勢之大,聲音之響。(1分)

文言文中的成語

·不求甚解:原指讀書時不求深入,只求瞭解一個大概。現在多指學習不認真,不求深入理解,或瞭解情況不深入。(好讀書,不求甚解。——《五柳先生傳》)

·犬牙交錯:形容交界線很曲折,就像狗的牙齒那樣參差不齊。 (其岸勢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小石潭記》)

·醉翁之意不在酒:比喻本意不在此而另有所圖。(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醉翁亭記》)

·水落石出——比喻真相大白。《醉翁亭記》)

·百廢俱興:指任事振作有爲,凡有荒廢者,皆整理興舉起來。(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廢具興。――宋·范仲淹《岳陽樓記》)

·氣象萬千:謂景象宏偉絢麗,非常壯觀。(朝暉夕陰,氣象萬千,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宋·范仲淹《岳陽樓記》)

·心曠神怡:心胸曠達,精神愉快。(宋·范仲淹《岳陽樓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