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問答 > 人教版高三二模語文試題及答案

人教版高三二模語文試題及答案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48W 次

  銀川一中2014年高三語文第二次月考試卷(新人教版附答案)

人教版高三二模語文試題及答案

第I卷 閱讀題

甲 必考題

一、現代文閱讀(9分,每小題3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3題。

人類是唯一會臉紅的動物

人類是唯一會臉紅的動物,達爾文把這一行爲稱作“最獨特和最具人類特徵的表情”。達爾文早在研究進化論時就已注意到這個問題了。他發現,不論是哪個國家、哪個民族的人,在感到難爲情時都會面紅耳赤,而包括一些靈長類在內的高級動物卻不會出現臉紅。達爾文解釋不了這種奇怪的現象。著名生物學家、美國埃默裏大學的弗朗斯•德瓦爾教授也把臉紅描述爲“進化史上最大的鴻溝”之一。他說:“我們是唯一對尷尬情境或者謊言被揭穿時臉會變紅的靈長類動物。”可是,爲什麼我們需要這種表達內心情感的信號呢?

科學家經過研究發現,臉紅是由人的大腦決定的。當遇到特殊刺激時,人們通過眼睛、耳朵等感受器官把刺激信號傳給大腦皮質,而大腦皮質的一個重要的作用就是刺激腎上腺,而腎上腺受到刺激,就會分泌出腎上腺素。腎上腺素在體內由酪氨酸轉變而來,它的作用特點是,少量分泌時能夠使血管擴張,尤其引起臉部的皮下小血管擴張;可是大量分泌腎上腺素的時候,反而會使血管收縮。當外界刺激比如害羞等信號傳入大腦的時候會分泌少量腎上腺素,就引起面部血管擴張,血流增加,血的顏色是紅的,所以容易引起心理性臉紅。

科學家認爲,如果用“險惡、野蠻和無禮”來描述人類早期社會是正確的話,那麼冒犯是可能導致暴力衝突的。結果,人類就發展出了表達歉意的方法,以告訴別人他們爲自己所做的事而感到後悔。

想想你們家那條狗的表現,當它在你的院子裏刨坑被你發現時,它就在地上打滾。你的狗躺在地上向你展示它的肚子,告訴你它不想在此時挑戰你的憤怒——這是痛悔的表示。對大多數人來說,很難對一條在地上翻滾的狗繼續保持憤怒。與此類似,臉紅可能是人爲自己的錯誤行爲而懊悔的標誌。通過臉紅,我們可以告訴別人我們認識到了自己做得不對,我們正爲此付出代價。而此時看到我們臉紅的人則可以瞭解我們在那一刻所經歷的不快感受,臉紅也許就是我們對所犯錯誤表示歉意的身體語言。

當然,對人類來說,語言纔是最主要的交流方式。但是語言是受意識控制的,可以進行欺騙,而不受意識控制的臉紅卻能透露真實的想法,這些想法有時是你想用語言掩飾的。臉紅髮出的信號有時甚至比語言還要準確:臉紅會讓人們的撒謊變得困難。因此臉紅使人類保持誠實可信,促使羣體更團結。

在哺乳動物中,只有靈長類具有三色視覺,能夠看到由三原色組成的彩色世界,其他哺乳動物都是色盲。如牛、羊、馬、狗、貓等,幾乎不會分辨顏色,反映到它們眼睛裏的色彩,只有黑、白、灰3種顏色,如同我們看黑白電視一樣單調。感謝造物主讓人類有一雙最敏感的眼睛,也只有這雙眼睛才能捕捉到臉紅的信息。

(摘編自《百科知識.》2012.4)

1.下列關於“人類臉紅”現象的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A.人類的臉紅是不分國家、不分民族的,達爾文認爲這一行爲是最獨特和最具有人類特徵的表情。

B.人類的臉紅是表達內心情感的需要,其他靈長類動物並不會出現臉紅,人類的臉紅具有唯一性。

C.人類臉紅是因爲大腦皮質通過感覺器官接受到外界刺激信號後,刺激腎上腺分泌出了腎腺激素。

D.人類的臉紅是人類某些心理活動的外在表現,生理上與面部血管擴張,血流增加有必然的聯繫。

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A.如果說人類早期社會是“險惡、野蠻和無禮”的,那麼,臉紅就是人類爲避免衝突而表達歉意的方法。

B.臉紅也許可以告訴別人我們認識到了自己做得不對,向別人表達了歉意的同時,也表明自己飽受自責。

C.臉紅和語言相比,不受意識控制的臉紅更能傳遞人類的真實情感,而語言受意識控制,可以言不由衷。

D.人類是唯一會臉紅的動物,因爲其他哺乳動物都是色盲,不會分辨顏色,看不到三原色組成的彩色世界。

3.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內容的一項是

A.弗朗斯•德瓦爾教授認爲臉紅是“進化史上最大的鴻溝”,這也說明臉紅是人類和其他靈長類動物的最大區別。

B.人是否臉紅,與大腦皮質接受刺激信號的強弱有關係,如果大腦皮質接受的刺激信號過強,就不會引起臉紅。

C.狗犯錯後,躺在地上向主人展現它肚子的行爲,是在向主人表示自己的痛悔,並以此來平息主人對它的憤怒。

D.臉紅對人類社會具有良性功能,它可使人類保持誠實可信,人類羣體更團結,因爲臉紅讓人們撒謊變得困難。

二、古代詩文閱讀(36分)

(一)文言文閱讀 (19分)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小題

李通,字次元,南陽宛人也。父守,身長九尺,爲人嚴毅。初事劉歆,爲王莽宗卿師。通亦爲五威將軍從事,出補巫丞①,有能名。莽末,百姓愁怨,通素聞守說讖雲“劉氏復興,李氏爲輔”,私常懷之。且居家富逸,爲閭里雄,以此不樂爲吏,乃自免歸。

及下江、新市兵起,南陽騷動,通從弟軼,亦素好事,乃共計議。會光武避吏②在宛,通聞之,即遣軼往迎光武。光武初以通士君子相慕也,故往答之。及相見,共語移日,握手極歡。時守在長安,通因具言其計。光武既深知通意,乃遂相約結,定謀議,期以材官都試騎士日,欲劫前隊大夫及屬正,因以號令大衆。乃使光武與軼歸舂陵,舉兵以相應。遣從兄子季之長安,以事報守。

季於道病死,守密知之,欲亡歸。會事發覺,通得亡走,莽聞之,乃系守於獄。會前隊覆上通起兵之狀,莽怒,守家在長安者盡殺之。南陽亦誅通兄弟、門宗六十四人,皆焚屍宛市。時,漢兵亦已大合。通與光武、李軼相遇棘陽,遂共破前隊,殺甄阜、樑丘賜。

更始立,使通持節還鎮荊州。通因娶光武女弟伯姬,是爲寧平公主。光武即位,徵通爲衛尉。建武二年,封固始侯,拜大司農。帝每征討四方,常令通居守京師,鎮百姓,修宮室,起學宮。五年春,代王樑爲前將軍。六年夏,領破奸將軍侯進、捕虜將軍王霸等十營擊漢中賊。公孫述遣兵赴救,通等與戰於西城,破之,還,屯田順陽。時天下略定,通思欲避榮寵,以病上書乞身。詔下公卿羣臣議。大司徒侯霸等曰:“通懷伊、呂、蕭、曹之謀,忘身奉主,有扶危存亡之義。功德最高,海內所聞。通以天下平定,謙讓辭位。夫安不忘危,宜令通居職療疾。欲就諸侯,不可聽。”於是詔通勉致醫藥,以時視事。其夏,引拜爲大司空。

通布衣唱義,助成大業,重以寧平公主故,特見親重。然性謙恭,常欲避權勢。素有消③疾自爲宰相謝病不視事連年乞骸骨帝每優寵之。令以公位歸第養疾,通復固辭。積二歲,乃聽上大司空印綬,以特進④奉朝請。十八年卒,諡曰恭侯。帝及皇后親臨吊,送葬。

(節選自《後漢書•李通列傳》)

[注]①巫縣(今重慶巫縣北)縣丞。 ②避吏:逃避獄吏的追捕。③消:病名,即糖尿病。 ④特進:官名。授予列侯中有特殊地位的人,位在三公下。

4.對下列句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3分)

A.通從弟軼,亦素好事 從:堂房(親屬)

B.期以材官都試騎士日 期:約定時日

C.乃系守於獄 系:聯繫

D.以病上書乞身 乞身:請求辭官回家

5.下列文句中,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 3分)

A.素有消疾/自爲宰相謝病不視/事連年/乞骸骨/帝每優寵之

B.素有消疾自/爲宰相/謝病不視事/連年乞骸骨/帝每優寵之

C.素有消疾/自爲宰相謝病/不視事/連年乞骸骨/帝每優寵之

D.素有消疾/自爲宰相/謝病不視事/連年乞骸骨/帝每優寵之

6.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李通心懷鴻鵠之志。他雖然先後爲劉歆、王莽做事,後來因讖語“劉氏復興,李氏爲輔”而辭去王莽授予的官職,等待日後恢復劉姓漢室的機會。

B.李通極力支持在外逃亡的光武帝(後來稱帝的劉秀)。在下江、新市起兵後,李通與堂弟李軼共議迎接光武帝,並與光武帝謀劃起兵之事。

C.李通功高位顯。他爲光武帝建功立業,而且又迎娶了光武帝的妹妹寧平公主,所以備受光武帝器重,也被大臣認可。

D.李通能審時度勢,不重權位。雖有朝臣讚譽,官位顯赫,但在天下太平之後常以病請求辭官退養。

7.將下列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0分)

①會前隊覆上通起兵之狀,莽怒,守家在長安者盡殺之。(5分)

②通布衣唱義,助成大業,重以寧平公主故,特見親重。(5分)

(二)古代詩歌閱讀(11分)

閱讀下面的詩歌,完成8-9題

8.閱讀下面這首宋詩,回答問題。(5分)

幽居初夏①

陸 遊

湖山勝處放翁家,槐柳陰中野徑斜。

水滿有時觀下鷺,草深無處不鳴蛙。

籜龍②已過頭番筍,木筆③猶開第一花。

嘆息老來交舊盡,睡來誰共午甌茶?

【注】 ①這首詩是作者晚年居住山陰時所作。②籜龍:就是筍。③木筆:又名辛夷花。

8.詩人寫景是如何從內容和技巧上突出表現一個“幽”字的?請簡要分析。(5分)

9.這首詩抒發了詩人哪些複雜的思想感情?(6分)

(三)名句名篇默寫(6分)

10.補寫出下列句子的空缺部分(6分)

(1)屈原在《離騷》一文中表示即使被肢解也不會改變志向的兩句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詩經•氓》一詩中,寫女子沒有什麼過錯,可是男子的行爲卻前後不一致的兩句詩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王維《使至塞上》一詩中描寫塞外風光的著名詩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 選考題

請考生在第三、四兩大題中選定其中一大題作答。注意:作答時必須用2B鉛筆在答題卡上把所選大題對應的題號方框塗黑。只能做所選定大題內的小題,不得能選做另一道大題裏的小題。如果多塗按所答第一大題評分;多做按所答的第一大題評分。

三、文學類文本閱讀(25分)

11.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4)題。(25分)。

祁 茂 順

汪曾祺

祁茂順在午門歷史博物館蹬三輪車。

他原先不是蹬車的,他有手藝:糊燒活,裱糊頂棚。

單件的燒活,接三轎馬,一個人鼓搗一天,就能完活。他在糊燒活的時候,總有一堆孩子圍着看。糊得了,就在門外放着:一匹高頭大白馬——跟真馬一樣大,金鞍玉轡紫絲繮;拉着一輛花軲轆轎子車,藍車帷,紫紅軟簾,軟簾貼着金紙的團壽字。不但是孩子,就是路過的大人也要停步看看,而且連聲讚歎:“地道!祁茂順心細手巧!”

如果是成堂的大活:三進大廳、亭臺樓閣、花園假山……一個人忙不過來,就得約兩三個同行一塊幹。訂燒活的規矩,事前不付定錢,由承活的先湊出一份錢墊着,交活的時候再收錢。早先訂燒活,都是老式的房屋傢俱,後來有要糊洋房的,要糊小汽車、摩托車……人家要什麼,他們都能糊出來。後來訂燒活的越來越少了,都興火葬了。誰家還會弄一堂“車船轎馬”到八寶山去?

祁茂順主要的活就剩下裱糊頂棚了。後來糊頂棚的活也少了。北京的平房講究“灰頂花磚地”,紙糊的頂棚很少見了——容易壞,而且招蟑螂,招耗子。鋼筋水泥的樓房更沒有誰家糊個紙頂棚的。高考資源網

祁茂順只好改行。

午門歷史博物館原來編制很小,沒有幾個職員,不知道爲什麼,卻給館長配備了一輛三輪車,用以代步。經人介紹,祁茂順到歷史博物館來蹬三輪車。館長姓韓。韓館長是個方正守法的人,除了上下班,到什麼地方開會,平常不爲私人的事用車,因此祁茂順的工作很輕鬆。

祁茂順很愛護這輛三輪車,總是擦洗得乾乾淨淨的。晚上把車蹬回家,鎖上,不許院裏的孩子蹬着玩。

不過街坊鄰居有事求他,他總是有求必應的。隔壁陳大媽來找祁茂順。“茂順大哥,你大兄弟病了,高燒不退,想麻煩您送他上一趟醫院,不知您的車這會兒得空不得空?”

“沒事,交給我了!”祁茂順把病人送到醫院。掛號、陪病人打針、領藥,他全都包了。

祁茂順人緣很好。

離祁茂順家不遠,住着一家姓金的。他是旗人皇室宗親,是“世襲罔替”的貝勒,行四。街坊則稱之爲“金四爺”。辛亥革命後,旗人再也不能吃皇糧了。幸好他的古文底子好,又學過中醫,協和醫學院特約他校點中醫典籍,他就有了穩定的收入。

貝勒府原是很大的四合院,後來大部分都賣給同仁堂樂家當了堆放藥材的樓房,只保留了三間北房。金四爺還保留一些貝勒的習慣。他不愛“灰頂花磚地”,愛腳踩方磚,頭上是紙頂棚,四白落地。上個月下雨,頂棚漏溼了,垮下了一大片。金四爺找到了祁茂順,說:“茂順,你給我把頂棚裱糊一下。”

祁茂順說:“行!星期天。”

祁茂順星期天一早就來了,帶了他的全套工具:棕刷子,棕笤帚,一盆稀稀的糨子,一大沓大白紙。這大白紙是紙鋪裏切好的,四方的,每一張都一樣大小,不是要用時現裁。

金四爺看着祁茂順做活。

只見他用棕刷子在大白紙上噌噌兩刷子,輕輕拈起來,用棕笤帚託着,腕子一使勁,大白紙就“吊”上了頂棚。棕笤帚抹兩下,大白紙就在頂棚上呆住了。一張一張大白紙壓着韭菜葉寬的邊,平平展展、方方正正、整整齊齊。拐彎抹角用的紙也都用眼睛量好了的,不寬不窄,正合適,棕笤帚一抹,連一點褶子都沒有。而且,用的大白紙正好夠數,不多一張,不少一張。連糨子都正好使完,沒有一點糟踐。金四爺看着祁茂順的“表演”,看得傻了,說:“茂順,你這兩下子真不簡單,眼睛、手裏怎麼能有那麼準?”

“也就是個熟。”

“沒有個三年五載,到不了這功夫!”

“那倒是。"

金四爺給祁茂順倒了一杯沏了兩開的熱茶,祁茂順嚐了一口:“好茶!還是葉和元的雙窨香片?”

“喝慣了。”

祁茂順告辭。

“茂順,別走,咱們到大酒缸喝兩個去。”

“大酒缸?現在上哪兒找大酒缸去?”

“八面槽不就有一家嗎?他們的酥魚做得好。”

“金四爺,您這可真是老黃曆了!八面槽大酒缸早都沒了。現在那兒改了門臉兒,賣手錶照相機。酥魚?可着北京,現在大概都找不出一碟酥魚!”

“大酒缸沒有了?”

“沒有嘍。"

金四爺喝着茶,連說了幾句:“大酒缸沒有了。大酒缸沒有了。”

很難說得清他的話是什麼意思。

(有刪改)

(1)下列對小說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當的兩項是(5分)

A.這篇小說用樸實的語言,講述了手藝人祁茂順在時代變遷中的生活境遇,故事雖然簡單,但耐人尋味,寄寓作者深刻的思考。

B.祁茂順糊燒活、裱糊頂棚曾經贏得了人們的讚歎,後來被迫改行,這說明他的手藝已經落伍,無法滿足人們生活的需求。

C.作者以欣賞的筆觸描寫祁茂順的高超技藝,表達對舊民俗的留戀;敘述火葬、鋼筋水泥樓房,也表達出對新觀念、新事物的認同。

D.鮮明的對比是這篇小說突出的特色,金四爺保留一些貝勒習慣的守舊做派就是通過祁茂順適應新生活的態度反襯出來的。

E.小說的結尾含蓄雋永,尤其最後一句“很難說得清他的話是什麼意思”,讓讀者難以琢磨,也引發讀者更深刻的思考。

(2)小說主人公祁茂順這一形象有哪些特點?請簡要分析。(6分)

(3)小說中祁茂順幫助金四爺裱糊頂棚的情節有什麼作用?請簡要分析。(6分)

(4)小說中“燒活、紙糊的頂棚、大酒缸”逐漸淡出人們的生活,對此,你怎麼看?請結合全文,談談你的看法。(8分)

四、實用類文本閱讀(25分)

12.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4)題。

大匠吳良鏞:讓中國人詩意地棲居

2012年2月14日,兩院院士、新中國建築教育奠基人、建築學家吳良鏞獲2011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這是吳良鏞一生中獲得的最重要的榮譽。

1922年,吳良鏞出生於南京城南謝家祠。他名字中的“鏞”,乃古樂器——奏樂時用來打節拍的一種大鐘。父親希望他能奏出生命強音。吳良鏞從小愛好廣泛,喜歡吟詩作畫,讀完《紅樓夢》後,突發宏願,希望將來也建造一座像大觀園那樣秀美的園林建築。

1940年,吳良鏞以優異的成績考入重慶中央大學建築系。大學裏,吳良鏞的才華很快顯露,他發表在校刊上的文章被著名建築學家樑思成看到,樑先生覺得他是個不可多得的建築奇才,便讓他當自己的助手。得到樑思成先生的賞識,吳良鏞欣喜不已,這也讓他能有機會看到樑思成從國外帶回的最新的建築領域前沿資料,開闊了眼界。從此,樑先生成了吳良鏞學術與人生的引路者。

1948年,在樑思成的推薦下,吳良鏞赴美留學深造。在美國求學期間,吳良鏞深受沙裏寧的器重。一次,在接受媒體採訪時,沙裏寧對弟子吳良鏞不吝溢美之詞:“在他的工作中,灌注了一種稱之爲中國現代性的精神。這種精神不僅來自於一般的人類文化發展,而且來自於中國實際生活的發展,一種新與舊的結合,基於中國自身的堅定不移的精神……”

1950年,正當吳良鏞想繼續深造時,忽然收到恩師樑思成的信函——“新中國急需建築人才,見信速歸!”吳良鏞趕緊收拾行囊,回到祖國。歸國後的吳良鏞在清華大學建築系執教,與恩師樑思成一樣,他的刻苦勤奮也是出了名的。吳良鏞學術思想前衛,講課時妙語連珠;爲人隨和風趣,也很正派,亦師亦友,能跟學生打成一片,平時生活也很樸素。

20世紀50年代初,針對建築人才匱乏的問題,吳良鏞呼籲重視建築教育,建議建築專業要與建築教育相結合,從而更有效更多地培養基本建設生力軍。在吳良鏞的努力下,清華建築系人才輩出,成爲全國最具影響力的建築教學中心之一。

改革開放後,高瞻遠矚的吳良鏞提出了許多系統的設想與建議,一直致力於開闢具有中國特色的建築學之路。進入20世紀80年代,在北京進行舊城改造中,吳良鏞也遇到了與恩師一樣的困境,爲保護北京歷史遺蹟四處奔走呼籲。爲此,他對北京舊城區進行調研,本着以人爲本的原則,提出了“有機更新”的整治理念和建造“類四合院”的住房體系構想,這樣既能滿足民衆現代生活的需求,又能很好地保護和傳承老北京的建築古韻。他的“有機更新”理念,很快得到有關部門的重視,並在菊兒衚衕改造中得以應用。在他看來,城市和人體一樣,永遠處於新陳代謝之中,應該保留相對完好的,逐步剔除破爛的沒有文物價值的,但是新的建設要自覺地順其肌理,用插入法以新剔舊。

吳良鏞認爲,北京的舊城改造最迫切的任務是要創造一種社會型住宅,因地制宜,不僅要滿足現代生活美觀舒適的要求,還要與原有的歷史風貌相吻合,做到兩者相得益彰。按照吳良鏞的“有機更新”的理論改造完成的菊兒衚衕今非昔比,白牆黛瓦,柳綠花紅,一派祥和寧靜的景象,既保持了老北京的建築特色,又瀰漫着現代生活氣息,體現了吳良鏞“以人爲本”的設計理念,成爲北京危房改造中的典範之作。1993年,菊兒衚衕獲得聯合國“世界人居獎”。一位英國建築評論家說:“菊兒衚衕的成功改造,對亞洲發展中國家的危房改造,都具有指導借鑑意義。它既能保持城市歷史底蘊,又能使城市煥發新的生機和活力,新舊交融,相得益彰,開闢出一條舊城更新和危房改造的新途徑。”

(選自《名人傳記》,有刪改)

(1)下列對傳記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當的兩項是 (5分)

A.吳良鏞從小受到《紅樓夢》的影響,有從事建築工作的人生理想。他父親對他也有這樣的期望,希望他能奏出生命強音。

B.本文選取了吳良鏞人生中的一些片段,表現了一個有理想、有追求、有創造性、熱愛祖國與人民的建築學家的精神品質。

C.吳良鏞在建築方面的才華,得到樑思成的賞識,也得到世界建築大師沙裏寧的高度評價,沙裏寧認爲吳良鏞身上有一種基於傳統文化的中國現代性的精神。

D.爲了保護北京的古建築,吳良鏞不僅呼籲各方面重視歷史遺蹟,而且親自調研,針對實際情況,因地制宜地提出了自己的科學見解,並得到實施。

E.吳良鏞深受恩師樑思成的影響,工作刻苦勤奮,重視保護歷史遺蹟,因此菊兒衚衕得以成功改造,並獲得世界大獎。

(2)世界建築大師沙裏寧讚美吳良鏞,說他的工作有“中國現代性的精神”,這種精神具體指什麼?具體體現在吳良鏞工作的哪些方面?(6分)

(3)爲何說“樑先生成了吳良鏞學術與人生的引路者”?請簡要分析。(6分)

(4)其實,在吳良鏞的身上也體現着一種詩意的棲居。結合文中吳良鏞的人生經歷,談談哪些因素讓他“詩意的棲居”。 (8分)

五、語言文字運用(20分)

13.在下列句子的空缺處依次填入成語,最恰當的一組是(3分)

(1)讀者欣賞作品清新的故事,卻忽略了蘊藏的熱情,欣賞文字的樸實,卻忽略了作品隱伏的悲痛,實際上近於________。

(2)中國古代文化是一座巍峨的高峯,不管我們在儒、釋、道哪一條路上行走,________,最終都必然會在山頂上相逢。

(3)多年前,集團首席執行官就感覺自己________,在集團迅猛發展、國際市場不斷拓展的今天,他的危機感絲毫未減。

A.南轅北轍  異曲同工  如臨深淵

B.買櫝還珠  殊途同歸  如履薄冰

C.南轅北轍  殊途同歸  如履薄冰

D.買櫝還珠  異曲同工  如臨深淵

14.下列各句中,沒有語病、句意明確的一句是(3分)

A.一家心理衛生研究所對使用手機的人羣進行抽樣調查,結果顯示超過50%以上的人有“手機依賴症”,總在期待自己能收到最新信息。

B.奧斯卡金像獎設立以來,不僅對世界許多國家的電影藝術有着不可忽視的影響,而且反映美國電影藝術的發展進程,一直享有盛譽。

C.工業化和城鎮化是支撐我國經濟持續增長的基礎,而農村人口能否較爲順利地轉入工業和城鎮,又是決定工業化和城鎮化的關鍵。

D.行業新標準的出臺將加快大氣污染防治工作的真正落實,煤電行業、鋼鐵行業、水泥行業以及工業生產都將成爲減排重點監管對象。

1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橫線處的語句,銜接最恰當的一項是(3分)

殲—15是我國第一代多用途艦載戰鬥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被譽爲兇猛強悍的“空中飛鯊”。

①它具有作戰半徑大、機動性好、載彈量多等特點

②可根據不同作戰任務攜帶多型反艦導彈、空空導彈、空地導彈以及精確制導炸彈等精確打擊武器 ③實現全海域全空域打擊作戰能力 ④各項性能可與俄羅斯蘇-33等世界現役的主力艦載戰鬥機相媲美

A.①②③④     B.④①②③

C.③④①② D.①③②④

16. 根據上下文,在下面文字的橫線處補寫出相應內容。要求語意連貫,表達明確,每處不超過15個字。(6分)

“中國式過馬路”“中國式接孩子”“中國式制堵”……近來,越來越多的國人習慣被貼上“中國式”標籤。①_____ ,一個社會、一個時代,總有屬於這個社會這個時代的流行語。通過流行語,我們多少能看出一些社會現象和社會問題,看出人們的心理狀態、思想狀態和生活狀態。在今天,②_____ ,在舊的陋習尚未改掉的同時又滋生了許多新的不良習慣和不良思想,這一點應該引起我們的警醒和重視。但網絡上出現的很多所謂“中國式”,都是一部分人和一些羣體的不良習慣、不良思想、不良風氣,③_____。

17.在某市的汽車站門口,你遇到了一位外地人,向你打聽去青春中學的路,你該怎麼介紹呢?請根據下列地圖,用簡潔的語言表達出來。不超過50字(5分)

六、寫作(60分)

18.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一篇不少於800字的文章。(60分)

英國《太陽報》曾以“世界上最大的快樂”爲題,舉辦了一次有獎徵答活動。從應徵的八萬多封來信中評出四個最佳答案:(1)作品剛剛完成,吹着口哨欣賞自己作品的藝術家;(2)正在用沙子築城堡的兒童;(3)爲嬰兒洗澡的母親;(4)千辛萬苦開刀後,終於挽救了危重病人的外科醫生。

請在全面和準確理解材料的基礎上寫一篇文章,立意自定,題目自擬,文體自選。不要脫離材料內容及含意的範圍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襲,800字以上。

  銀川一中2015屆高三第二次月考語文參考答案

1.C(“外界刺激信號”錯,原文是“特殊刺激”;另“腎腺激素”也有多少之分)

2.D(“其他哺乳動物都是色盲”錯)

3.A(因果推論錯,因爲文中表述的是“‘進化史上最大的鴻溝’之一”)

4.C(抓捕)

5.D

6.A(李通沒有爲劉韻做過事,而是其父李守曾跟着劉韻做事)

7.(1)恰逢前面部隊又上報李通造反的情況,玉莽動怒,在長安的李守的家人都被殺掉。(“會”“殺”“狀”各1分,“守家在長安者”定語後置1分,大意1分,共5分)

(2)李通以平民百姓身份倡導起事,幫助成就帝業,又因爲寧平公主的緣故,特別被皇帝親信重用。(“布衣”“倡議”“重”各1分,“特見親重”的被動句式1分,大意1分,共5分)

8.在內容上:以“湖山勝處”“槐柳陰”“野徑斜”“水滿”“草深”等意象,寫初夏景色之幽美以突出環境的幽靜。在技巧上:以動襯“幽”,如“下鷺”;以聲襯“幽”,如“鳴蛙”。

9. 前六句借“幽居初夏”之景,抒發了詩人怡然自得之樂(閒適之情)。尾聯“嘆息”:一嘆自己志士已老,報國無成;二嘆往日之舊交飄逝殆盡,頓生孤寂惆悵之感。

10.(1)雖體解吾猶未變兮,豈餘心之可懲?

(2)女也不爽 士貳其行

(3)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

11.(1)選A給3分,選C給2分,選E給1分,選B、D不給分(B“這說明他的手藝已經落伍”錯,D“通過祁茂順適應新生活的態度反襯出來的”錯)

(2)①手藝精湛,心細手巧,糊燒活地道,裱糊頂棚講究;②樸實忠厚,熱心助人,街坊鄰居有事相求,總是有求必應;③勤快能幹,認真謹慎,三輪車總是擦洗得很乾淨,收車落鎖,不許人亂碰。(每點2分,意思對即可)

(3)①展示了祁茂順高超的手藝,完成了主人公形象的塑造;②照應開頭糊燒活的情節,結構嚴謹;③表達嘆惋民俗文化衰落的主題。(每點2分,意思對即可)

(4)觀點一:他們的消亡是歷史的必然。

①從文中可以看到時代的變遷:“都興火葬了”“鋼筋水泥的樓房更沒有誰家糊個紙頂棚的”“賣手錶照相機”等,說明“燒活、頂棚、大酒缸”等不能適應時代的變化,已經過時了。②“紙頂棚容易壞,而且招蟑螂,招耗子”,說明不創新變化就不能適應發展,就沒有競爭力,衰敗是必然的趨勢。(觀點2分,分析每點3分)

觀點二:它們的衰落乃至消亡,令人嘆惋。

①糊燒活、糊頂棚是祁茂順的手藝,也是他的生存方式,卻因爲現實的衝擊無奈改行,令人嘆惋。②它們也是傳統民俗文化的代表,構成了我們的文化記憶,衰落和消亡使得這些民俗文化失傳,令人痛惜。(觀點2分,分析每點3分)

12.(1).【解析】 A項,“也有這樣的期望”錯,吳良鏞的父親對他的期望並沒有具體到建築方面;C項,“基於傳統文化的中國現代性的精神”錯,由原文第四段可知“中國現代性的精神”來自於多個方面;E項,使得菊兒衚衕成功改造的因素有很多,吳良鏞的行爲只是其中之一。

【答案】 答B給3分,答D給2分,答E給1分,答A、C不給分。

(2).【解析】 “中國現代性的精神”指的是“來自於中國實際生活的發展,一種新與舊的結合”,整合沙裏寧的評價即可。具體體現在人才培養上,呼籲重視建築教育,並建議建築專業要與建築教育相結合;在建築設計上,注重保護和傳承前代的建築古韻,並提出了“有機更新”理念等。

【答案】 ①“中國現代性的精神”指工作中考慮實際情況,一切從實際出發,兼顧傳承與發展,注重新與舊的整合。②在培養新中國建築人才方面:針對建築人才匱乏的問題,呼籲重視建築教育,提出建築專業與建築教育相結合的教育觀。③在建築設計理念與構想方面:注重保護與傳承傳統建築的建築古韻與滿足人們實際居住的需求的結合,提出了“有機更新”的整治理念和建造“類四合院”的住房體系構想。

(3).【解析】 主要從樑思成在吳良鏞取得成就道路上的作用上來談。起初樑思成在校刊文章上發現了吳良鏞的才學,便讓他當助手,讓他看到了建築領域的前沿資料,開闊了眼界;樑思成推薦吳良鏞赴美留學深造;樑思成的愛國品質、治學精神和態度感染和影響了吳良鏞。

【答案】 ①樑思成是發現吳良鏞的伯樂,並讓吳良鏞做自己的助手,讓他了解了建築領域的前沿信息,開闊了他的眼界。②樑思成推薦吳良鏞赴美留學深造並在新中國成立後寫信將其招回,促使他成才。③樑思成的愛國精神、工作態度與學術精神深深影響了吳良鏞。

(4).【解析】 探究吳良鏞“詩意的棲居”的因素,主要從他的人生經歷、精神品質和理念追求等角度來分析。吳良鏞從小愛好廣泛,對建築業情有獨鍾,並遠赴美國留學深造,有較高造詣;其思想前衛,爲人隨和風趣,也很正派,生活樸素;設計理念時時體現“以人爲本”的思想等。

【答案】 ①有廣泛的愛好,喜歡吟詩作畫,從小有遠大志向,併爲追求自己的夢想而一直努力着;②講課生動,學生喜歡,對學生來說亦師亦友;③爲人正派,生活樸素;④學術上既前衛,又考慮中國的傳統文化,主張“以人爲本”的建築設計理念,讓中國人詩意的棲居。

13. B [解析] 本題考查正確使用成語的能力。“南轅北轍”比喻行動和目的相反;“買櫝還珠”比喻沒有眼光,取捨不當。(1)處應選“買櫝還珠”。“異曲同工”指不同曲調演得同樣美妙,比喻不同人的辭章、言論同樣精彩,或不同的做法收到同樣好的效果;“殊途同歸”指通過不同的途徑,到達同一個目的地,比喻採取不同的方法而得到相同的結果。(2)處應選“殊途同歸”。“如臨深淵”指如同處於深淵邊緣一般,比喻存有戒心,行事極爲謹慎;“如履薄冰”指像走在薄冰上一樣。比喻行事極爲謹慎,存有戒心。(3)處兩個成語都可以選用。

14. C (A項, “超過50%以上”,成分贅餘。B項,“不僅對世界……而且反映美國……”,語序不當。D項,“燃煤行業、鋼鐵行業、水泥行業 以及工業生產”,不合邏輯)

15.A 【解析】 解答本題,關鍵要分析各個句子的關係。①句中的“它”指代前面的“殲-15”,應放在第一個橫線處;由①句中的“載彈量多”,可知②緊接①後;進而推斷出正確答案。

16.(1)流行語折射出社會心態(2)隨着社會的發展(3)並不能代表中國人的全貌(一點2分,意思對即可)

17.您順着萬國路向北走,到鹿鳴路口向東(右)走,在聚賢路和鹿鳴路的交匯處就是青春中學了,路上小心。或您順着萬國路向北走,到育人路口向東(右)走,到聚賢路口向北(左)走到聚賢路和鹿鳴路的交匯處就是青春中學了,路上小心(尊稱1分,用語清楚準確得體1分,其他三個要點每點1分,全答對得6分)

18. 解析:寫好這篇文章,首先要讀懂材料。總體來說,上述材料對什麼是“最大的快樂”加以形象的闡釋,要使自己成爲快樂的人,從第一個答案中,我們知道必須工作,耕耘與創造會使人快樂;第二個答案告訴我們,要學會快樂,必須充滿想象,享受過程;第三個答案告訴我們,要學會快樂,一定要心中有愛,有愛才有快樂;第四個答案告訴我們,要學會快樂,一定要有助人爲樂的技能,幫助他人是最大的快樂。寫作時可以選取一點,從點上突破;也可以綜合闡釋,從面上把握。而在寫作時,不能只是單純地談自己對快樂的感受,儘可能從具體的“形象”和“意境”中,把自己對快樂的感受表現出來。具體立意,可以有以下幾個角度:

1.快樂是一種付出。這個立意可以綜合上述材料得到,四個答案,儘管表述各異,但卻有一個“交點”,即最大的快樂是付出之後獲得成果。不管是富有才華的藝術家,還是充滿童真與想象的兒童,不管是爲嬰兒洗澡的母親,還是挽救了危重病人的外科醫生,他們都在付出,他們因付出而快樂。所以,我們在社會或生活中,要勇於付出,在付出中追求快樂。

2.有耕耘有創造纔有快樂。像藝術家那樣,投入到自己的工作中,沉浸在藝術的氛圍裏,辛勤勞作,這是一種快樂。像藝術家那樣,用自己的智慧創造出精美的藝術作品,這是一種快樂。

3.追求簡單、享受過程是一種快樂。愛玩是孩子的天性,築城堡的過程就是盡情玩耍的過程。“城堡”在孩子的眼中肯定是完美的,孩子不會像成年人那樣在乎別人的評價。當然,追求簡單並不意味着無須奮鬥、不思進取,追求簡單實際上就是將個人的目標放在一個更適合自己的平臺上,確信通過自身的努力能夠實現這個目標。

4.有愛就有快樂。爲嬰兒洗澡的母親爲什麼快樂?因爲她心中有愛,她愛自己的孩子,她把愛施予自己的孩子。由此,我們應該想到,把愛施予別人,也是一種快樂。所以,在生活中我們要做一個有愛心的人。

5.幫助他人是一種快樂。作爲一名醫生,挽救患者的生命,給病人以希望是自己的最大快樂。而實際上,不管哪個職業,不管身處何處,只要真心幫助別人,都是最大的快樂。

參考譯文:

李通字次元,南陽郡宛縣人。父親李守,身長九尺,爲人嚴肅堅毅。開始時跟着劉歆辦事,爲王莽的宗卿師。李通也爲五威將軍從事,後來出任巫縣縣丞,有能幹的名氣。王莽末年,百姓憂愁怨恨,李通曾聽見他父親說過圖讖上講“劉氏復興,李氏爲輔”,心裏常想着這件事。而且因爲家裏很富足,是鄉中第一,因此不想做官,就自動辭職回家。

後來下江兵和新市義兵興起,南陽爲之騷動,李通的堂弟李軼,向來也很好事,就共同商議。恰逢光武避難在宛,李通聽說了就派李軼去迎接光武。光武初因李通是個士君子而慕愛他,所以前往答謝他。等到見了面,兩人談了很久,握手極爲歡暢。這時李守在長安,因此向光武詳細陳述了他的計劃。光武既已深知李通意向,就與李通相約結,定謀議,約定在立秋那天趁都試騎士的機會,劫持前隊大夫及屬正,因而號令大衆宣佈舉事。就讓光武與李軼回到舂陵,舉兵來相應。(李通)派堂兄的兒子李季去長安,把計劃告訴李守。

李季在路上病死,李守祕密知道了,想逃亡回去。這時事情被發覺,李通得以逃脫,王莽知道了,就把李守逮捕入獄。這時前隊甄阜又上書奏明李通造反(興兵)的狀況,王莽發怒,在長安的李守的家人也全部被殺。南陽方面也殺了李通的兄弟、宗族六十四人,都焚屍於宛市。這時漢兵也已經大舉集合。李通與光武、李軼相遇在棘陽,於是一起攻破前隊,殺了甄阜、樑丘賜。

更始帝劉玄即位,派李通持節回去鎮守荊州,李通因此娶光武妹妹伯姬爲妻,就是寧平公主。光武即位,任命李通爲衛尉。建武二年,封固始侯,拜大司農。光武帝每次出征討伐四方,常令李通留守京師,鎮撫百姓,修宮室,建學校。五年春,代王樑爲前將軍。六年夏,率領破奸將軍侯進、捕虜將軍王霸等十營攻打漢中賊寇。公孫述派遣軍隊前去救援,李通等人與他們在西城交戰,大破賊兵,回師,在順陽屯田。這時天下大體平定,李通想避開榮譽寵信,以生病爲由上書請求辭官回家。光武下詔命公卿羣臣討論,大司徒侯霸等說:“李通身懷伊尹、呂尚、蕭何、曹參的謀略,忘身奉主,有扶危存亡的大義。功德最高,海內都有所聞知。李通以天下平定,謙讓辭位。安定不能忘記危險,應令李通帶職療疾。想返回諸侯國,不可聽從。”於是詔令李通治療疾病,按時工作。這年夏天,拜李通爲大司空。

李通以平民百姓的身份倡導起事,幫助成就帝業,又因爲寧平公主的緣故,特別被皇帝親信重用。然而李通生性謙恭,常想避開權勢。平常又有消渴症,自從當了宰相,就稱病在家不理政事,連年告病回鄉,光武帝每每優待寵愛他。令他以公位回家療養,李通再次堅決推辭。過了兩年,就聽從他呈上大司空印綬,特賜他以特進參與朝會。李通在建武十八年去世。諡號爲恭侯。帝與皇后親自前去憑弔,爲他送葬。

  第I卷 閱讀題

甲 必考題

一、現代文閱讀(9分,每小題3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3題。

孔子說“興於詩,立於禮,成於樂。”這三句話簡括地說出孔子的文化理想、社會政策和教育程序。中國古代的社會文化與教育是拿詩書禮樂做根基,教育的主要工具、門徑和方法是藝術文學。藝術的作用是能以感情動人,潛移默化培養社會民衆的性格品德於不知不覺之中,深刻而普遍。尤以詩和樂能直接打動人心,陶冶人的性靈人格。而“禮”卻在羣體生活的和諧與節律中,養成文質彬彬的動作、步調的整齊、意志的集中。中國人由天地的動靜、四時的節律、晝夜的來複、生長老死的綿延,感到宇宙是生生而具條理的。這“生生而條理”就是天地運行的大道。這種最高度的把握生命和最深度的體驗生命的精神境界,具體地貫注到社會實際生活裏,使生活端莊流麗,成就了詩書禮樂的文化。

禮和樂是中國社會的兩大柱石。“禮”構成社會生活裏的秩序條理。“樂”涵潤着羣體內心的和諧與團結力。然而禮樂的'最後根據,在於形而上的天地境界。《禮記》上說:“禮者,天地之序也;樂者,天地之和也。”

人生裏面的禮樂負荷着形而上的光輝,使現實的人生啓示着深一層的意義和美。禮樂使生活上最實用的、最物質的衣食住行及日用品,昇華進端莊流麗的藝術領域。三代的各種玉器,是從石器時代的石斧石磬等,昇華到圭璧等等的禮器樂器。三代的銅器,也是從銅器時代的烹調器及飲器等,昇華到國家的至寶。而它們藝術上的形體之美、式樣之美、花紋之美、色澤之美、銘文之美,集合了畫家書家雕塑家的設計與模型,由冶鑄家的技巧,而終於在圓滿的器形上,表出民族的宇宙意識(天地境界)、生命情調,以至政治的權威、社會的親和力。在中國文化裏,從最低層的物質器皿,穿過禮樂生活,直達天地境界,是一片混然無間、靈肉不二的大和諧、大節奏。

因爲中國人由農業進於文化,對於大自然是“不隔”的,是父子親和的關係,沒有奴役自然的態度。中國人對他的用具,不只是用來控制自然,以圖生存,他更希望能在每件用品裏面,表出對自然的敬愛,把大自然裏啓示着的和諧、秩序,它內部的音樂、詩,表現在具體而微的器皿中。一個鼎要能表象天地人。

中國人的個人人格、社會組織以及日用器皿,都希望能在美的形式中,作爲形而上的宇宙秩序與宇宙生命的表徵。這是中國人的文化意識,也是中國藝術境界的最後根據。

孔子是替中國社會奠定了“禮”的生活的。然而,孔子更進一步求“禮之本”。禮之本在仁,在於音樂的精神。理想的人格,應該是一個“音樂的靈魂”。

社會生活的真精神在於親愛精誠的團結,最能發揚和激勵團結精神的是音樂!音樂使我們步調整齊,意志集中,團結的行動有力而美。中國人感到宇宙全體是大生命的流行,其本就是節奏與和諧。人類社會生活裏的禮和樂,是反射着天地的節奏與和諧。

但西洋文藝自希臘以來所富有的“悲劇精神”,在中國藝術裏,卻得不到充分的發揮,且往往被拒絕和閃躲。人性由劇烈的內心矛盾才能掘發出的深度,往往被濃摯的和諧願望所淹沒。固然,中國人心靈裏並不缺乏雍穆和平的大海似的幽深,然而,由心靈的冒險,不怕悲劇,以窺探宇宙人生的危巖雪嶺,發而爲莎士比亞的悲劇、貝多芬的樂曲,這卻是西洋人生波瀾壯闊的造詣!

(摘編自宗白華《藝術與中國社會》)

1.下列關於原文內容的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A.詩書禮樂是中國古代社會文化與教育的根基,教育的主要工具、門徑和方法是藝術文學,藝術對社會民衆的影響深刻而普遍。

B.中國人感受到宇宙是生生不息而具備條理的運行大道,這種精神境界貫注到社會實際生活裏,詩書禮樂的文化就得以成就。

C.詩書禮樂文化能夠培養社會民衆的性格品德,對中國社會生活具有重要意義。“禮”造就羣體生活的秩序,詩與樂則陶冶性靈。

D.石斧石磐昇華到圭璧等禮器樂器,烹調器及飲器昇華爲國家至寶,從最底層的物質器皿直接進入藝術領域。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A.禮樂在社會生活中擔負具體功能,調節社會關係,只有在個人的生活中才展現形而上的啓示意義,使個體人生更爲深刻。

B.禮樂的最後根據在於形而上的天地境界,二者是中國社會的兩大柱石,相輔相成,對社會有着深遠的影響。

C.中國人對自然的態度是親和、“不隔”的,對用具器皿的製作不單是爲了滿足生存所需,還希望以此表現對自然的敬愛。

D.一個鼎要能表象天地人,這反映了中國人的一種文化意識:在製作器皿時希望以富有美感的形式表現宇宙秩序與宇宙生命。

3.根據原文內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天地的節奏與和諧在中國社會的禮樂中得到反映與體現,物質器皿、禮樂生活與天地境界並非彼此孤立,而是融通和諧。

B.禮樂文化是中國古代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禮之本在於音樂的精神,因此,樂是人類一切藝術的最高境界和最終追求。

C.人類社會的禮和樂反射着天地的節奏與和諧,凝聚了社會親愛精誠的團結精神,使中國人追求和諧的文化理念得以體現。

D.與直麪人生中的衝突與悲劇、展現波瀾壯闊的人生氣象的西洋藝術相比,中國藝術則呈現出端莊流麗、雍穆和平的特點。

二、古代詩文閱讀(36分)

(一)文言文閱讀(19分)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題。

熊鼎,字伯穎,臨川人。元末舉於鄉,長龍溪書院。江西寇亂,鼎結鄉兵自守。陳友諒屢脅之,不應。鄧愈鎮江西,數延見,奇其才,薦之。太祖欲官之,以親老辭,乃留愈幕府贊軍事。母喪除,召至京師,授德清縣丞。松江民錢鶴皋反,臨郡大驚,鼎鎮之以靜。遷起居注,承詔蒐括故事可懲戒者,書新宮壁間。舍人耿忠使廣信還,奏郡縣官違法狀,帝遣御史廉之。而時已頒赦書,丞相李善長再諫不納,鼎偕給事中尹正進曰:“朝廷布大信與四方,復以細故煩御史,失信,且褻威。”帝默然久之,乃不遣御史。洪武改元,新設浙江按察司,以鼎爲僉事,分部臺、溫。臺、溫自方氏竊據,僞官悍將二百人,暴橫甚。鼎盡遷之江、淮間,民始安。平陽知州梅鎰坐贓辨不已民數百訴知州無罪鼎將聽之吏白鼎釋知州如故出何鼎嘆曰法以誅罪吾敢畏譴誅無罪人乎釋鎰以情聞報如其奏寧海民陳德仲支解黎異,異妻屢訴不得直。鼎乃逮德仲,鞠實,立正其罪。是秋,山東初定,設按察司,復以鼎爲僉事。鼎至,奏罷,不職有司數十輩,列部肅清。鼎欲稽官吏利弊,乃令郡縣各置二歷,日書所治訟獄錢粟事。一留郡縣,一上憲府,遞更易,按歷鉤考之,莫敢隱者。八年,西部朵兒只班率部落內附,改鼎岐寧衛經歷。既至,知寇僞降,密疏論之。帝遣使慰勞,賜裘帽,復遣中使趙成召鼎。 鼎既行,寇果叛,脅鼎北還。鼎責以大義,罵之,遂與成及知事杜寅俱被殺。

(節選自《明史•熊鼎傳》)

4.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3分)

A. 平陽知州梅鎰/坐贓辨不已/民數百訴知州無罪/鼎將聽之吏白/鼎釋知州/如故出何/鼎嘆曰/法以誅罪/吾敢畏譴/誅無罪人乎/釋鎰/以情聞/報如其奏/

B. 平陽知州/梅鎰坐贓辨不已/民數百訴知州無罪/鼎將聽之吏白/鼎釋知州/如故出何/鼎嘆曰/法以誅罪/吾敢畏譴誅/無罪人乎/釋鎰/以情聞報/如其奏/

C. 平陽知州梅鎰坐贓/辨不已民數百/訴知州無罪/鼎將聽之/吏白鼎/釋知州/如故出何/鼎嘆曰/法以誅罪/吾敢畏譴/誅無罪人乎/釋鎰/以情聞報/如其奏/

D. 平陽知州梅鎰坐贓/辨不已/民數百訴知州無罪/鼎將聽之/吏白鼎/釋知州/如故出何/鼎嘆曰/法以誅罪/吾敢畏譴/誅無罪人乎/釋鎰/以情聞/報如其奏/

5.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 古代,父母死後,子女按禮須持喪三年,其間不得行婚嫁之事,不預吉慶之典,任官者須離職。

B.“故事”有多種含義,也指一種文學體裁,文中用以表示舊日的典章制度。

C. 御史是我國古代的一種官職名稱,職責一直是掌管朝廷禮儀及檔案文件等事宜。

D. 歷史上新皇帝即位或在位期間改換年號,新年號開始的一年稱改元。

6.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熊鼎卓有才能,處變不驚。他深受鄧愈器重,留在鄧愈手下任職;擔任德清縣丞時,松江有人叛亂,鄰郡驚恐,他冷靜地控制了局面。

B.熊鼎思慮周詳,維護朝廷威信。廣信郡縣官員違法,丞相李善長勸諫皇上派御史查訪,而熊鼎認爲既已頒佈赦令,就不應該失信於天下。

C.熊鼎治政有方,依法辦事。分管臺、溫事務時,他把殘暴的僞官悍將全部遷走,百姓得以安定;逮捕殺人犯陳德仲,審訊後立即治罪。

D.熊鼎面對威逼,正氣凜然。朵兒只班率部投靠朝廷,熊鼎察覺有詐,不久叛寇果然作亂,並脅迫他北還,他責罵叛寇,最終被殺。

7.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0分)

(1)太祖欲官之,以親老辭,乃留愈幕府贊軍事。

(2) 鼎欲稽官吏利弊,乃令郡縣各置二歷,日書所治訟獄錢粟事。

(二)古代詩歌閱讀(11分)

閱讀下面詩歌,完成8—9題。

夜上西城聽梁州曲二首

李益

其一

行人夜上西城宿,聽唱梁州雙管逐。

此時秋月滿關山,何處關山無此曲。

其二

鴻雁新從北地來,聞聲一半卻飛回。

金河戍客腸應斷,更在秋風百尺臺。

8.這兩首詩緊扣聽“梁州曲”各寫了什麼內容?(6分)

9.“何處關山無此曲”妙在何處?請簡要分析。(5分)

(三)名篇名句默寫(6分)

10.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莊子•逍遙遊》指出,“ , ”,就像倒在堂前窪地的一杯水,無法浮起一個杯子一樣。

(2)李商隱《錦瑟》中“ , ”兩句,詩人化用莊周、望帝兩個典故來營造迷離、悽怨意境。

(3)歐陽修《醉翁亭記》中“ , ”兩句,描繪了山間朝暮之景。

乙 選考題

請考生在第三、四兩大題中選定其中一大題作答。只能做選定大題內的小題,不得選做另一題目內的小題。如果多做,則按所做的第一大題計分。

三、文學類文本閱讀(25分)

11.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4)題。(25分)

盲 者

劉學林

她喜歡這條路,尤其是在春天。現在就是春天,垂柳新綠,桃花欲開未開,正是賞花時節。她駕一輛奧迪徐徐東行,直到無路可行時才拐上田園路。剛進檔加速,一個揹着一把墜胡的盲老人迎面走來。也就一閃而過了。然而就在這一閃而過的瞬間,她覺得這個盲老人有點面熟。她開始回憶。明靜遼遠的墜胡聲響起來,那是四年前錄在她記憶中的墜胡聲。

難道會是他嗎?

她猶豫了一下,還是調轉了車頭,超過了盲老人之後靠路邊停住,鑽出汽車,迎着盲老人站在車旁,看着盲老人用手中探路的竹竿一路敲過來。老人雖老,腰桿卻直,滿臉皺紋中有一種大喜大悲之後的淡定,一種飽經滄桑之後的淡定。她認定這一個瞎眼老人就是那一個盲老人。

“老人家,您是在隆興街自由市場——”她頓了一下,斟酌該怎樣表達,“拉琴的嗎?”

盲老人站定,無語。

“你還記得,四年前,您讓一個姑娘多拿幾塊錢的事情嗎?”

“姑娘,您認錯人了。”

盲老人手中的竹竿又向前探出,以盲人特有的輕穩起步走。她有點惘然,一動不動地看着老人的身影漸漸遠去,那淡遠空明的墜胡曲調卻漸漸清晰起來。她重新上路,車開得很慢,墜胡的曲調時遠時近,不絕如縷。

四年前的情景如在眼前。那時候她剛到這個大城市謀生,錢包被偷,她身無分文,飢腸轆轆。她在隆興街自由市場逛悠,油條的氣味,滷麪的氣味,粉漿麪條的氣味,殘忍無情地折磨着她的腸胃。向大媽討一碗粉漿麪條喝喝嗎?她鼓了幾次勇氣沒有張開口。

這時候她聽到了盲老人的墜胡聲,那琴聲淡若流雲,清如溪水,也看到了坐在一條小巷的巷口操琴的盲老人。老人不是那種睜眼瞎,該長眼睛的部位陷進去兩個深坑。老人面如荒漠,坐在鬧市就像坐在渺無人跡的荒原上。老人面前放着一個鐵盒子,圓形的破舊的鐵皮盒子,盒子裏有不少零票子,一角的,兩角的,一元的,兩元的,她看得清清楚楚還有兩張五元的,一張十元的。她的眼睛一亮,心也隨之慌慌跳起來。我只拿一張五元的,只拿一張五元的。可是怎麼拿呢?人熙來攘往,看到我拿一個瞎眼老人的錢,會出現什麼後果呢?

她從盲老人面前走過去,又從盲老人面前走過來。這樣走了兩趟,她終於想出了一個遮人耳目的辦法。當她再一次從老人面前走過的時候,她裝作一不小心把老人盛錢的盒子踩翻了。她說聲“對不起”,連忙蹲下去給老人撿錢,藉機把一張五元的票子握在了手心。正在她準備起身走開的時候,老人開口說話了。老人的聲音空洞淡定,無哀無怨,無喜無怒。

老人說:“姑娘,多拿幾元吧。”

她把汽車鎖進車庫,上四樓回到自己的家。所謂家,其實只是一套四室一廳的豪華住宅而已,她還沒有成家。

經歷了那一段窮苦磨難之後,她腳下的路忽然柳暗花明了。由於經商的天賦,她成立了一家公司,成了一名經理。兩年之後,她已經是這個城市中的富人之一了。

她吃了兩塊“消閒派”,喝了一杯咖啡,點上一支菸。那遼遠的墜胡聲又在她的耳邊悠悠響起。如果說她在路上攔住那位老人只是出於一個偶發的念頭,那麼,這時候她要報答盲老人的願望竟是如此的強烈和急切。

第二天,她到公司安排了一下事務,就直接去了隆興街自由市場,可是她沒有找到那位盲老人。

第三天,她仍然沒有找到那位盲老人。

一連四天她都沒有找到那位盲老人。她問旁邊賣粉漿麪條的一位大娘,大娘只說她也好幾天沒有聽到盲老人的胡琴聲了,對盲老人的其他情況也是一無所知。

她決定每天傍晚到田園路上去等待,終於如願以償等到了那位盲老人。她攔住他。

盲老人漠然無語。

“這是一萬元錢,您先用着。請您告訴我您的地址,我會定期給您送去生活費的。”

“這是從何說起?”老人在傍晚的夕陽下徑直走去。

她跟上老人:“四年前您對我有恩,雖然只是幾塊錢。滴水之恩當涌泉相報,希望您能成全我。”

“我一個瞎子能對誰有恩?請姑娘不要污人清白。”

盲老人說話的時候並沒有回頭。

(有刪改)

(1)下列對這篇小說思想內容與藝術特色的分析和鑑賞,最恰當的兩項是(5分)

A.“垂柳新綠,桃花欲開未開,正是賞花時節”,小說開頭的景物描寫,暗示女主人公曆經磨難後的喜悅心情,也使作品充滿了詩意。

B. 小說注重從細微處表現人的心靈祕密,“她從盲老人面前走過去,又從盲老人面前走過來”寫出了姑娘猶豫、矛盾的複雜心理。

C.盲老人的聲音“空洞淡定,無哀無怨”,“面如荒漠”,“腰桿卻直”,這些細節描寫,反映他與世無爭、淡漠從容的人生智慧。

D. 姑娘因爲拿了盲老人五元錢而耿耿於懷,幾年來她一直尋找盲老人,並拿出一萬元報答老人,這反映了她知錯就改的品質。

E.發生在姑娘和盲老人之間的故事溫馨動人,其中也蘊含着作者對人性和當下社會道德的反思,這是小說的深刻之處。

(2)小說以“盲者”爲題,“盲者”有哪些含義?請簡要分析。(6分)

(3)小說在刻畫盲老人這個形象時,突出了他的哪些性格特徵?請簡要分析。(6分)

(4)小說四次寫墜胡聲響起來,每次作用不同。請結合小說內容具體分析,並說明這樣寫有什麼效果。(8分)

四、實用類文本閱讀(25分)

12.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4)題。(25分)

最景仰之人物——張謇

張謇是中國近代著名的實業家、教育家,主張“實業救國”。他一生創辦了20多個企業,370多所學校,爲我國近代民族工業的興起,爲教育事業的發展做出了寶貴貢獻,被稱爲“狀元實業家”。

1894年,41歲的張謇終於在科舉考試中高中狀元。正當他躊躇滿志準備在政治上大幹一場時,甲午戰爭爆發,中國戰敗,與日本簽訂了喪權辱國的《馬關條約》。張謇不顧自身安危,向慈禧太后進言,應購洋炮、買軍艦、練新軍,進行備戰,建議慈禧太后削減六十大壽慶典的銀兩,以資軍用。慈禧太后大怒,差點把他的“頂戴”給摘了。國難當頭,朝廷腐敗,張謇認爲有頭腦的知識分子,應當爲國家做點實事,而不是寫一些策論文章。於是他主動放棄高官厚祿,明確表示:“願成一分一毫有用之事,不願居八命九命可恥之官!”他決定回家鄉南通創辦實業。

張謇常說,一個人辦一個縣的事,要有一省的眼光;辦一省的事,要有一國的眼光;而辦一國的事,就要有世界的眼光。這種思想,自始至終貫穿在他興辦實業的過程中。他敏銳地察覺到大清當時從國外進口最多的就是棉鐵,僅這兩項,每年2億兩白銀,比什麼賠款都厲害。因此決定辦紡織業來抵禦外國的經濟侵略。鑑於洋務運動以來大批貪官污吏從官辦企業中聚斂私財,張謇又細緻研究了歐美列強藏富於民的富國之策,他懇請兩江總督張之洞讓紗廠由原來的官辦改爲民間紳商自營,採取股份制,吸引商人入股,並採用土地入股的方法來緩解建廠購地的資金壓力。選擇廠址上,針對去上海建廠的主張,張謇力陳南通唐閘鎮的近江灘塗是辦廠的好地段:其一,灘塗地價低廉;其二,廠址周圍村鎮衆多;其三,唐閘鎮周邊就是產棉區,原料可以就近取材;其四,此處瀕臨長江,周圍河流縱橫,水陸交通便捷。事實證明張謇的見解站在了時代的前沿。

爲了解決原料供應問題,張謇創辦了我國第一家農業股份制企業——通海墾牧公司,招募農場工人,設置董事會。他的好友王懷詠說,張謇雖從未出過國門,竟能使用西人的公司制來經營企業,這在中國是前無古人之事。到第一次世界大戰前夕,張謇已興辦各類企業二三十個,在南通建立了一個現代化工業體系,全都是關乎國計民生的實業。他利用《易經》中“天地之大德曰生”之意,爲紗廠取名爲“大生”,在爲大生起草的《廠約》開篇說:“通州之設廠,爲通州民生計,亦即爲中國利源計。”彰顯救濟民生之願。

爲了培養科學等方面的人才,張謇他又積極興建師範學校,中國第一所師範學校南通師範學校就是他所創辦,今日的復旦大學、同濟大學、河海大學的前身也都與他有關。他建立中國第一所博物館——南通博物苑,還建立了軍山氣象臺,此外還陸續創辦了圖書館、盲啞學校等。他帶領民衆,對南通的舊城進行合理的改造,完善公共設施和發展商業金融、娛樂休閒、餐飲旅館等服務業;在南通新城區,他開拓城市的發展空間,重視景觀打造——修建了五個公園,美化了城市環境。使南通從一個封閉落後的城鎮成爲長江中下游的重要商埠和文化中心,張謇的名字與南通已經緊緊聯繫在一起,成爲一方山水。

張謇一生創造了巨大財富,而他給自己取號叫“嗇翁”。他常說一句話:“該用者,爲大衆用者,雖千萬不足惜;自用者,消耗者,一文錢也須考慮,也許節省。”他的一雙襪子縫補過七八次還捨不得扔,十幾年中只做過兩件長袍。一次,他在紗廠車間巡視時,看見一個紗工隨手將兩張紙扔在地上,他連忙撿起來,用手抹平,遞給身後的襄理。他把大部分收入都用在不能產生利潤的公共事業上,有記錄的就有白銀150多萬兩。

1922年,在北京、上海舉辦的成功人物民意測評中,投票選舉“最景仰之人物”,張謇得票數最高,這一年他70歲。也正是這一年,棉紡織業危機,張謇尋求國內外資金支持不成,“大生”無可挽回地走向衰落。他一生孤獨,最大的精神支柱就是內心崇高的社會理想,是一個狀元告別仕途之後的興國之夢。1926年,張謇辭世。

(摘編自曹靖生《張謇奮鬥史》)

相關鏈接

①1920年,唐閘人口近萬戶,接近5萬人。通揚河沿岸工廠林立,商業繁榮。有人看到當年國外發行的中國地圖,許多大城市都沒被標出,卻在南通方位赫然印着“唐家閘”三個字。 (摘自《南通縣圖志》)

②張謇是近代中國史上一個很偉大的失敗的英雄,他獨立開闢了無數新路,做了三十年的開路先鋒,養活了幾萬人,造福於一方,而影響及於全國。終於因爲他開闢的路子太多,擔負的事業過於偉大,他不能不抱着許多未完的志願而死。

(摘自胡適《南通張謇傳記序》)

(1)下列對材料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當的兩項是(5分)

A.張謇認爲有頭腦的知識分子,應該爲國家做實事,不能僅是寫一些空洞的策論文章,他辭職辦實業就表現出強烈的社會責任感。

B. 張謇懇請張之洞讓紗廠由原來的官辦改爲民間紳商自營,採取股份制,吸引商人入股,目的是不讓貪官污吏從企業中謀取私利。

C. 當年國外發行的中國地圖,許多大城市都沒被標出,“唐家閘”卻赫然印上,這表明原本不起眼的小鎮已成爲名滿中外的經濟中心。

D. 張謇一雙襪子縫補過七八次,巡視車間拾起紙片,這些行爲是想告訴員工:企業要做大做強,就要開源節流、降低成本。

E. 胸懷實業救國夢想的張謇,幾十年身體力行,全力趨赴,造福一方,影響全國,爲我國近代民族工業和教育事業做出了寶貴的貢獻。

(2)張謇在興辦實業的過程中,“眼光”體現在哪些方面?請簡要分析。(6分)

(3)爲什麼說張謇成爲一方山水?請結合材料簡要概括。(6分)

(4)張謇爲什麼被選爲“最景仰之人物”?請結合材料談談你的看法。(8分)

  第Ⅱ卷 表達題

五、語言文字運用(20分)

1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橫線處的成語,最恰當的一組是(3分)

①林風眠的畫作既隱含中國虛靜簡逸的精神,又滲透西方藝術的空間構造與畫面張力, ,令人耳目一新。

② 周德清不爲傳統所因囿,突破舊韻書的束縛,根據自己的親身體驗, ,完成了具有劃時代意義的《中原音韻》。

③“90後”大學生的價值觀與前幾代人有很大的不同,他們敢於 ,獨立特行,選擇自己喜歡的生活方式。

A. 別開蹊徑 標新立異 獨樹一幟 B.獨樹一幟 標新立異 別開蹊徑

C. 標新立異 獨樹一幟 別開蹊徑 D.獨樹一幟 別開蹊徑 標新立異

14.下列各句中,沒有語病的一句是(3分)

A.一個民族的文明史實質上就是這個民族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經歷了深重災難,也絕不放棄文化的傳承與融合,從而促進自我發展的精神昇華歷程。

B.開學初,學校先後召開了教學工作會、德育工作會,確保本學期教學任務順利完成和素質教育持續推進奠定堅實基礎。

C.具有自動化生產,智能識別和系統操作等功能的工業機器人,正成爲國內不少裝備製造企業提高生產效率,解決人力成本上漲的利器。

D.我國重新修訂《食品安全法》,目的是用更嚴格的監管、更嚴厲的處罰、更嚴肅的問責,切實保障“舌尖上的安全”,被稱爲“最嚴食品安全法”。

15.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橫線處的語句,最恰當的一句是(3分)

古人說倉頡造字,倉頡實際上是一個集合名詞,是我們所有祖先的名字。 ,這些由點橫撇捺交織錯落成的符號如同粒粒精緻而有營養的糧食,滋養我們的民族文化走向更加深邃的空間。

A.華夏子孫無盡的創造力展現在漢字上,造就了我們民族輝煌燦爛的文化系統

B.漢字展現了華夏子孫無盡的創造力,造就了我們民族輝煌燦爛的文化系統

C. 造就了我們民族輝煌燦爛的文化系統,也展現了華夏子孫無盡的創造力

D. 造就了我們民族輝煌燦爛的文化系統,把華夏子孫無盡的創造力展現出來

16. 在下面一段文字橫線處補寫恰當的語句,使整段文字語意完整連貫,內容貼切,邏輯嚴密。每處不超過15字。(5分)

技術是藝術生產的組成部分,藝術的創作與傳播離不開技術的支持。但即便如此, ① 。《史記》《紅樓夢》等之所以成爲經典, ② ,而不是因爲書寫於竹簡或者印刷在書本里。然而,今天,技術的日新月異造成了人們對技術的盲目崇拜,以至於許多人沒有察覺藝術生產正在出現一個顛倒: ③ ,藝術更像是技術發明力圖開拓的市場。

17.下面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週年紀念活動標識。請寫出構圖要素,並說明圖形寓意,要求語意簡明,句子通順,不超過40個字。(6分)

六、寫作(60分)

18.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一篇不少於800字的文章。(60分)

李強放學回家,沮喪地告訴媽媽,這次考試被好友超過了。媽媽說:“別灰心,下次一定打敗他!”爸爸說:“朋友成績好,應該爲他高興,祝賀他;自己成績好,不要炫耀;輸給別人也不要沮喪。”媽媽說:“培養競爭意識至關重要。我們公司的成功,靠的就是不服輸的勁頭。”爸爸說:“看到別人的長處能去讚美也很重要啊。”李強默默地看着父母,若有所思。

要求選好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脫離材料內容及含意的範圍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襲。

  參考答案

一、(9分,每小題3分)

1. D(“從最底層的物質器皿直接進入藝術領域”表述有誤)

2. A(“只有在個人的生活中才展現形而上的啓示意義”理解有誤)

3.B(“樂是人類一切藝術的最高境界和最終追求”分析有誤)

二、(36分)

4.(3分)D

5.(3分)C

6.(3分)B(“丞相李善長勸諫皇上派御史察訪”分析有誤)

7.(10分)(1)(5分)太祖要授給他官職,他以母親年老需要贍養爲由推辭了,於是留在鄧愈的將軍府中,輔佐鄧愈謀劃軍事。(大意2分,“官”“辭”“贊”各1分)

(2)(5分)熊鼎要考查官吏的好壞,於是命令郡縣各備兩份日曆,每天記下所處理的訴訟錢糧等事。(大意2分,“稽”“置”“書”各1分)

8.(6分)第一首寫出徵的人夜宿西城,聽梁州曲,看到秋月滿山,聯想到邊塞處處能聽到此曲;第二首寫鴻雁聽梁州曲,掉頭回飛;戍守金河的人聞曲斷腸,何況又身處秋風中、高臺上?(每點3分,意思對即可)

9.(5分)運用反問句式和聯想手法,表面寫樂聲,實則寫鄉情。由一關山想到天下萬山,將一己之鄉情,昇華爲廣大戍守將士之鄉愁,境界更爲闊遠,意蘊更爲深厚。(概括3分,分析2分,意思對即可)

10.(6分)(1)(且夫)水之積也不厚 則其負大舟也無力(2)莊生曉夢迷蝴蝶 望帝春心託杜鵑(3)(若夫)日出而林霏開 雲歸而巖穴暝(每答出一空給1分,有錯別字則該空不給分)

三(25分)

11.(25分)

(1)(5分)答E給3分,答B給2分,答A給1分,答C、D不給分。

(2)(6分)①“盲老人”眼睛雖盲,心卻不盲,他能聽出姑娘的猶豫和無奈;②女主人公眼睛明亮,心卻“盲”了,拿盲老人的錢爲自己解困;③引發社會對不同“盲者”的關注與思考。(每點2分,意思對即可)

(3)(6分)①堅持自立,街頭賣藝維持生計,挺直腰桿做人;②樸實善良,幫助別人脫離困境,不求回報;③洞明世事,敏銳發現姑娘窘境,予以幫助,拒絕承認施恩於人。(每點2分,意思對即可)

(4)(8分)具體分析:第一次是“明靜遼遠的墜胡聲響起來”,喚起回憶,引發詢問;第二次是“那淡遠空明的墜胡曲調卻漸漸清晰起來”“墜胡的曲調時遠時近,不絕如縷”,引出對四年前情景的描述;第三次是“那琴聲淡若流雲,清如溪水”,突出盲老人的淡遠明淨的心靈;第四次是“那遼遠的墜胡聲又在她的耳邊悠悠響起”,表明姑娘報答老人的願望強烈而迫切。(任選三次,每次2分)

效果:四次描寫,回憶與現實交替,推動了情節的發展,豐富了人物形象。(2分,意思對即可)(每點2分,意思對即可)

四(25分)

12.(25分)(1)(5分)答E給3分,答A給2分,答B給1分,答C、D不給分。

(2)(6分)①投資方向上,走棉鐵路線,開辦紡織業;②經營模式上,官辦改爲民間紳商自營,使用西人的公司股份制;③選擇廠址上,選擇地價低廉、勞動力充足、原料豐富、交通便捷的南通唐閘鎮的近江灘塗作爲廠址;原料供應上,創辦通海墾牧公司,解決原料供應問題。(任選3點,每點2分,意思對即可)

(3)(6分)①建立現代化工業體系,救濟民生;②興辦教育,培養科學人才;③改造舊城,完善設施,使南通成爲重要商埠和文化中心。(每點2分,意思對即可)

(4)(8分)①關心國家命運的愛國者:懷抱實業興國理想。②勇於實踐的實幹家:創辦了20多個企業,370多所學校。③具有現代意識的改革家:有世界眼光,創辦中國近代多個第一。④一心爲民的濟世情懷:克己節儉,慷慨投入公共事業,實現救濟民生宏願。(每點2分,意思對即可)

五(20分)

13.(3分)D

14.(3分)A(B.句式雜糅,“確保”和“爲……奠定堅實基礎”兩種句式雜糅。C.成分殘缺,可在“上漲”後加“問題”。D.偷換主語,可改爲“修訂的《食品安全法》被稱爲“最嚴食品安全法”)

15.(3分)B

16.(5分)①技術不能主導藝術 ②是因爲它們的藝術魅力 ③技術晉升爲領跑者(寫上兩處給3分,寫上三處給5分,意思對即可)

17.(6分)該圖由數字“70”、時間“1945-2015”、和平鴿、“V”字形的長城圖案構成。 寓意:銘記歷史,紀念勝利,嚮往和平。(構圖要素3分,寓意3分,意思對即可)

參考譯文:

熊鼎,字伯穎,臨川人。元末時鄉試中舉,執掌龍溪書院。江西發生叛亂,熊鼎集結鄉兵自行守衛。陳友諒多次脅迫他投降,他不理睬。鄧愈鎮守江西,多次召請他來相見,驚異於他的才華,便向皇上推薦他。太祖要授給他官職,他以母親年老需要贍養爲由推辭了,於是留在鄧愈的將軍府中,輔佐鄧愈謀劃軍事。母親死後守孝期滿,皇帝召他到京城,授官德清縣丞。後來松江人錢鶴皋反叛,臨近地區大爲驚駭,熊鼎鎮撫他們,使這個地區恢復了平靜。(熊鼎)升任起居注時,奉詔搜求可引以爲戒的舊事例,將其寫在新宮殿的牆壁上。舍人耿忠出使廣信回來,將郡縣官員違法的情況上奏皇帝,皇帝要派遣御史去察訪。而當時已經頒發大赦令,丞相李善長兩次進諫暫時不派御史,皇帝不聽,熊鼎偕同給事中尹正進言說:“朝廷廣佈信用於四方,又因小事派出御史,這樣做會失去信用,而且褻瀆天威。”皇帝沉默了好久,終於沒有派出御史前去。洪武元年,新設浙江按察司,任命熊鼎爲僉事,分管臺、溫。台州、溫州自從被方氏私下佔據以後,僞官悍將有兩百人,非常殘暴兇惡。熊鼎將他們全部遷到長江和淮河之間,百姓才安定下來。平陽知州梅鎰因犯貪贓罪,不停地辯解,幾百個平民都申訴知州無罪。熊鼎正要聽從,有一個小吏稟告道:“如果釋放了知州,(朝廷)問起了我們來怎麼辦呢”熊鼎嘆氣說:“法律是用來誅殺罪人的,我怎敢因爲怕被責罰,而誅殺無辜之人呢?”熊鼎釋放了梅鎰,將情況上奏皇帝,皇帝回覆照此執行。寧海人陳德仲肢解了黎異,黎異的妻子多次投訴都不能申冤。熊鼎就逮捕了陳德仲,審訊得知實情,立刻就治了他的罪。這年秋天,山東剛剛平定,皇帝設置了按察司,又任命熊鼎爲僉事。熊鼎到任,奏請罷免不稱職的官員數十人,各個部門安定清平。熊鼎要考查官吏的好壞,於是命令郡縣各備兩份日曆,每天記下所處理的訴訟錢糧諸事。一份留在郡縣,一份上報御史臺,互相更換,按日曆查考,下面的官吏沒有敢隱瞞的。八年,西部的朵兒只班率領部落來歸附,(朝廷)調熊鼎爲岐寧衛經歷。熊鼎到了那裏,發覺敵寇是假投降,他悄悄地將情況詳加述說(報告皇帝)。皇上派遣使者慰勞,賜給裘皮衣服和帽子,又派中使趙成宣召熊鼎。熊鼎動身後,敵寇果然反叛,他們脅迫熊鼎返回北方。熊鼎對他們申明大義,斥罵他們,於是他與趙成及知事杜寅都被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