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問答 > 高考語文現代文閱讀怎麼回答能得高分?

高考語文現代文閱讀怎麼回答能得高分?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52W 次

考現代文閱讀主觀表達題出現在試卷的第Ⅱ卷,是對學生篩選、抽象、概括、整合信息能力的全方位考查,有一定的難度.無論是平時訓練還是考試學生對這道題普遍存在着畏難心理,歷年高考這道題的得分率也都偏低.於是一些語文老師認爲在這一考點上投入太多時間得不償失,不如把精力轉向那些更能見效的考點上去.誠然,想在短時間內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不是件易事,似乎無所作爲,但從應試的角度看,使學生在自己的能力範圍內把該拿的分拿到,應該是有可能的.如何讓學生把該拿的分拿到呢?筆者以爲以下幾個環節在平時閱讀訓練中是不容忽的.

高考語文現代文閱讀怎麼回答能得高分?

1、閱讀選文時要勾畫圈點.

“不動筆墨不讀書”.在有限的時間內閱讀一篇文章,如果從頭讀到尾不作任何標記,很可能讀後腦子裏是一片空白,什麼印象也沒有,在這樣的狀態下去做題能有什麼好效果呢?閱讀時對文章中首段、尾段、每段首尾、題目、反問句、設問句、獨立段、中心句、過渡句、關聯詞、指代詞、有意義能上升一定高度的語句、抒情議論句、重複出現的句子、表達作者情感看法的詞句等作勾畫圈點,不僅可以增加對內容的印象,還能大體上把握文章的中心和作者的行文思路,有了這些,解題時就得心應手了.

閱讀現代文,理解文意,要抓好十種句子的分析

★抓首句.一個語段往往是相對獨立的,首句往往有提示、概括和轉承作用.

如果是記敘文 首段,首句中大多數是概括全段內容或交待事件發生發展的空間順序或內部發展順序.如《威尼斯》第一段首句是“威尼斯是一個別致的地方”,它是全文的文眼.“別緻”二字準確地概括出了威尼斯的特點;如果是議論文首段,首句常常是提出分論點.如《崇高的理想》第二段的首句是“理想是有社會性、階級性的”,它是該段的分論點;如果是說明文首段,首句則往往指明對象的某一特徵.如《南州六月荔枝丹》第二段的首句是“成熟的荔枝,大多數是深紅色或紫色”,它交待了荔枝成熟時的顏色.

★抓中心句.語境中的句子不是按等同價值排列的,而是既有關鍵的中心句,又有作爲附加成分的句子.分析時要迅速從大量的擴展句和敘述句中抓住中心句.如:《瑣憶》首段中的“魯迅先生有兩句詩‘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爲孺子牛 …,它是本段的中心句,概括了魯迅先生偉大的人格

★抓轉承句.有的語段有幾層意思,爲了使層次問連貫緊湊,中間常用轉承句或轉承詞.如:《在馬克思墓前的講話》第六段中的“他作爲科學家就是這樣”,承上文,“但是這在他身上還不是主要的”,啓下文.

★抓點睛句.有的句子在語段中能起畫龍點睛的作用.如:《風景談》在每幅畫面後面加上了一句或兩句簡短的議論,這些議論文字昇華了文章的主題.

★抓警句.有的語段中的有些句子含義深刻,耐人尋味,讀後能給人以啓迪.如:《包身工》最後一句話:“黑夜,靜寂得像死一般的黑夜!但是,黎明的到來畢竟是無法抗拒的.索洛警告美國人當心枕木下的屍首,我也想警告某一些人,當心呻吟着的那些錠子上的冤魂.”這組句子既蘊涵着作者對萬惡的舊社會的無限憤激,又深刻地揭示了黑暗終將過去,黎明定會到來的社會發展的必然規律.警句內涵豐富,寓意深刻,它是作者對於生活的高度提煉、概括,並進行邏輯推理的結果,領悟它的含義,有助於提高認識能力.

★抓矛盾句.語段中的有些句子,從字面上看自相矛盾,但作者卻寄寓了深刻的用意.如:《孔乙己》最末一段中的“大約孔乙己的確死了”,此句表面看來矛盾,實際上是絕妙好辭,揭示了孔乙己悲劇命運的必然性.

★抓感情句.語段中的有些句子明顯地表達出作者的喜怒哀樂和對事物的褒揚貶抑.如:《誰是最可愛的人》第三段中的“他們的品質是那樣的純潔和高尚,他們的意志是那樣的堅韌和剛強,他們的氣質是那樣的純樸和謙遜,他們的胸懷是那樣的美麗和寬廣”,作者直抒胸臆,熱情歌頌志願軍戰士.

★抓特殊句.閱讀語段時,有時會碰到一些特殊句式,只有弄清句式特點,才能夠準確理解句意.如《祝福》第三段中的“她一手提着竹籃,內中一個破碗,空的';一手拄着一支比她更長的竹竿,下端開了裂”,句中的“空的”“下端開了裂”都是後置的定語,分別修飾“破碗”“竹竿”,它表明祥林嫂走投無路,淪爲乞丐了.

★抓修辭句.爲了更好地寫景狀物,傳神達意,作者往往在語段中要運用一些修辭格.如《荷塘月色》的第三段,比喻疊出,作者把荷葉比作舞女的裙,把荷花比作明珠、星星,把荷香比作渺茫的歌聲,這些比喻形象貼切,新穎生動.

★抓尾句.語段中的尾句或概括總結上文,或留下餘地讓人思索,或飽蘸筆墨抒發感情.如《背影》末段的尾句“唉!我不知何時再能與他相見”,情真意切,感人肺腑,表達了作者對父親的深切思念和無限熱愛之情.

如1997年高考題現代文選文中有這樣一些句子:“就是我所說的從前的‘散文的心’.”“從前的散文的心是如此,從前的散文的體也是一樣.”“你想,在這兩重械梏之下,我們還寫得出好的散文來麼?”如果我們在閱讀時能畫出這些句子,那麼在回答第26題“文中的‘兩重械梏’分別指的是什麼”這一問題時,就能快速確定答題方向了.

2、審題時要一字不漏.

題目中每一個字(包括數字)都是有它的價值的,不然就不會寫到題目中.這就要求我們審題時不能漏掉一個字.千萬不能用掃視的方式審題,因爲那樣就有可能漏掉有用信息.最好在心裏一個一個字的默讀題目,必要時要動筆作標記.審題時以下幾個環節不可忽視:

①看問題.要看清題目中有幾個問題,如果題目中有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問題,一定要逐一作答,切不可漏答問題或將兩個問題合而爲一作答.1999年高考題第23題設置了兩個問題:“這篇《創造宣言》認爲教育的最大成功是什麼?爲獲得這一成功,教育者要注意哪些問題?”由於考場上的緊張,就有考生在做這道題時將第一問題漏答了,也有的考生將兩個問題合而爲一作答,結果只能是漏答的不能得分,合而爲一的也至多得到一個問題的分.

②看要求.題目上除了提出問題外,往往還對考生答題作出一些要求.題目中的一些要求往往限定了答題的範圍、角度、形式等.如2003年高考題第21題:“本文第四段寫了一代又一代的炎黃子孫浮海遠遊的潮流,並讚頌他們不忘桑梓之情,慷慨奉獻,與祖國休慼相關.請你結合鄉土情結,分析這樣寫的作用和好處.”其中的“結合鄉士情結”就限定了答題的範圍,而高考這道題的參考答案也正是緊緊圍繞“鄉士情結”這四個字來組織的.

③看分值.要看清並揣摩題目的分值.試題的分值往往提示了答案所必須的要點.因爲高考閱卷中是“踩點給分的”,而每個答案要點的配分如果不是整數會給閱卷帶來不便.所以答案所需要要點數應是能被總分值除盡的.如果分值是4分,那要點只能是1個,2個或4個,不可能是3個.如2003年高考題第19題分值4分,答案要點剛好4點,第20題分值4分,答案要點兩點,第21題6分,答案要點是3點.

④看有無字數限制.題目中如果有字數限制,那麼所限定的字數應該就是答案所需的大致字數,清楚了這一點,在組織答案時就要注意不能超過限定的字數,當然也不能比限定的字數少得太多,因爲這樣恐怕會遺漏要點的.題目中如果沒有字數限制,那就要儘量多答點,閱卷時多出的要點是不扣分的.

3、確定答案所在區域.

這一環節至關重要,因爲如果答案所在區域確定錯了,那就會全盤皆失了.確定答案所在區域主要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①藉助題目本身的指定.有時題目上明確指定了答題的閱讀範圍,如2003年高考題第20題的題目是:“作者在第三段中所描寫的少年離家的情況有哪幾種?請概括說明.”在這一題目中就明確指定了答案所在區域是“第三段”.

②根據高考命題原則確定區域.高考命題人在擬定閱讀題時一般遵循這樣一些原則:

1.儘量使考生能夠利用文中語句作爲答題的基本材料.

2.儘量照顧考生的閱讀和思考的先後順序.

3.努力體現由語義理解到綜合分析的過程.

4.努力組成內容由淺入深的系列.根據這些原則,答案應是隨着題號的遞增在文中呈從前到後,從局部到整體分佈.

③找出題幹中的相關語句在選文 中提位置,向上下文搜索,並注意文中的過渡句 、關聯詞 、指代詞的提示.

如2002年高考題第19題,題目是:“愈伯牙 遇到鍾子期這個知音,爲什麼會‘萬分的興奮和感激’?”我們先找出“萬分的興奮和感激”在文中的相應位置,這樣答案區域大體確定在第二節.這句話的原句是:“這怎麼能不讓伯牙萬分興奮感激?”,從句中的“這”這個指代詞可以看出,答案應在此句的上文找.在這裏,指找詞幫了我們的大忙.再如2002年高考題第21題,題目是:“愈伯牙因失去知音而不再鼓琴的故事已成爲千古佳話,但作者爲什麼還要‘唐突地勸慰他’?根據文意,簡要回答.”我們首先找出“唐突地勸慰他”在文中的位置,在第三節,我們再看第四節的首句是“更何況伯牙學習鼓琴的道路實在是太艱辛了”,句中的“何況”這一關聯詞是用反問語氣表示更進一層,是要更進一步說明“勸”的原因,因此第四節也應在答題範圍之內.如果不注意“何況”這個關聯詞就很可能遺漏答案要點了.

4、精心組織答案.

確定了答案所在區域後,剩下的事就是組織答案了.組織答案時以下三點值得注意:

①儘量用原文中的語句整合.根據高考命題特點,考生是應該能夠利用文中語句作爲答題的基本材料的,歷年高考題的參考答案也都是對原文中相關詞句的整合.因此在答題時決不能脫離原文材料作出想當然的答案,應儘量用原文中的語句整合.

②弄清答案和問題之間的邏輯關係.要增強用邏輯思維解題的意識.因爲文學性文章儘管以形象思維爲主,以情感取勝,但在解題時卻絕不可被情感左右,憑感答題,我們只能通過我們的理性分析,有根有據的從文中整合出答案.如2002年高考題第19題,題目要求回答伯牙“萬分興奮感激”的原因,那麼答案和問題之間應是因果關係.有的同學答:因爲他遇到了知音,所以萬分的興奮和感激.答案本身確實是因果關係,但與題幹問題對照,就會發現這個答案等於沒有回答,或者說是答非所問.還有的同學照搬了上面的句子,即:如此神奇地領悟和熟稔伯牙彈奏出來的嫋嫋情思,真像是變成了他的化身一般.這個答案確實與題幹問題有了因果關係,但試想一下,一個彈奏者彈出的一支曲子中所蘊含的情思能被別人領悟和熟稔的現象多了,爲什麼伯牙“萬分興奮感激”呢?其實是因爲伯牙的琴聲“變幻無窮和神祕莫測”,一般人是聽不懂的.所以答案中還應把這一點歸納進去才能和題幹問題形成完整的因果關係.

③選擇合理的表達形式.答案的表達形式是用句子還是用短詞?是用單句還是用複句?是用偏正短詞還是用動賓短詞?這些都得由題幹問題決定.

記敘性語段的表達方式 往往是:何時何地,何對象幹了(記敘)什麼事情或者何對象怎麼了.

描寫性語段的表達方式往往是:描寫了何對象的什麼特點或者何對象怎麼樣,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感情.

議論性語段的表達方式往往是:論證了什麼觀點或通過批駁,確立了什麼觀點.

說明性語段的表達方式往往是:說明(介紹)了什麼對象的什麼特徵(特點).

5、複查驗證答案.

這個環節往往被考生忽視,事實上這個環節是必不可少的.答案擬好後首先要做的是驗證一下所答是否是所問,防止答非所問的情況出現.其次,要通過複查來發現並更正擬出來的答案中的病句、錯別字.在這裏特別要提出來的是,在試卷上答題前最好先擬個草稿,否則辛辛苦苦思考出來的答案語句不通,錯別字耀眼,那豈不可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