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問答 > 愚公移山出自哪裏?

愚公移山出自哪裏?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75W 次

愚公移山

愚公移山出自哪裏?

【拼音】 yú gōng yí shān

【解釋】比喻堅持不懈地改造自然和堅定不移地進行鬥爭。

【出處】 《列子·湯問》(戰國 列禦寇)記載:愚公家門前有兩大座山擋着路,他決心把山平掉,另一個老人智叟笑他太傻,認爲不能。愚公說:我死了有兒子,兒子死了還有孫子,子子孫孫無窮無盡的,兩座山終究會鑿平。

【用法】主謂式;作主語、定語、賓語;含褒義

【示例】 在現代化建設中,我們要發揚愚公移山的精神。

【近義詞】鍥而不捨、持之以恆、始終不渝

反義詞】虎頭蛇尾、有頭無尾

【詞性】形容詞,褒義詞。

【原文】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萬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陽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懲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謀曰:“吾與汝畢力平險,指通豫南,達於漢陰,可乎?”雜然相許其妻獻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損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雜曰:“投諸渤海之尾,隱士之北。”遂率子孫荷,擔者三夫,叩石墾壤,箕畚運於渤海之尾。鄰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遺男,始齔,跳往助之。寒暑易節,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殘年餘力,曾不能毀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長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徹,曾不若孀妻弱子。雖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孫,孫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孫;子子孫孫無窮匱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應。

操蛇之神聞之,懼其不已也,告之於帝。帝感其誠,命誇娥氏二子負二山,一厝朔東,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漢之陰,無隴斷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