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問答 > 詩歌鑑賞題中抒情的方式有哪幾種?

詩歌鑑賞題中抒情的方式有哪幾種?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17W 次

詩中的抒情主人公,一般指“我”,即詩人自己。

詩歌鑑賞題中抒情的方式有哪幾種?

1、知人論世,關注背景。

寄託是古人賦詩的普遍現象:或借詩歌以抒寫懷才不遇、沉居下位之苦;或感發其報國無門、不爲當道所重之憤;或逞其離愁別緒、物是人非之感;或敘其命運無常、孤苦無助之難。凡此種種,不一而足。在這方面,最爲典型的是唐代著名的三首詠蟬詩,雖然都是託物(蟬)寓意,都工於比興寄託,但由於虞世南、駱賓王、李商隱的地位、遭際、情趣、理念不同,因而情貌殊異。

蟬(唐 虞世南)

垂緌飲清露,流響出疏桐。居高聲自遠,非是藉秋風。

詠蟬(唐 駱賓王)

西陸蟬聲唱,南冠客思深。不堪玄鬢影,來對白頭吟。

露重尺難進,風多響易沉。無人信高潔,誰爲表予心?

蟬(唐 李商隱)

本以高難飽,徒勞恨費聲。五更疏欲斷,一樹碧無情。

薄宦梗猶泛,故園蕪已平。煩君最相警,我亦舉家清。

【析】虞詩“垂飲清露,流響出疏桐”借蟬“垂緌”狀和“流響”聲;“清露”之潔、“疏桐”之高挺來喻其不與流俗相同的高潔品格。這樣,“居高聲自遠,非是藉秋風”的寄託之筆,便水到渠成了。

駱賓王的《詠蟬》則由蟬及人,由人到蟬,從而達到物我合一的境界。“露重飛難進,風多響易沉”既是指蟬,更是喻人,言在此而意在彼,別有興寄。我們自是不難從“露重”、“風多”中窺見作者那因環境窘迫而自傷遲暮、無人理解的悽惻苦楚的心境。至此,“無人信高潔,誰爲表餘心”也就順理成章了。

而李商隱的《蟬》則情調與前兩首相異,李詩借“本已高難飽,徒勞恨費聲。五更疏欲斷,一樹碧無情”的蟬的處境來抒寫自己的本性清高而孤苦無告的悽苦之情。“高難飽”和“很費聲”哀中有恨,“疏欲斷”之聲和“碧無情”之樹兩兩相對,無理反襯,這哪是詠蟬呢,簡直是述說自己的身世遭際嘛!至此,“我亦舉家清”的長嘆纔會令人扼腕。

總之,我們在解讀詩歌時,只有立足於作品中意象的聲響、色彩、情調方能體味出作品所寄託的身世之感。

2、抓抒情主人公的語言神態、動作、心理。

登幽州臺歌(唐 陳子昂)

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

[註釋]幽州臺:即薊北樓、燕臺,爲戰國時燕昭王所建,原名黃金臺,是燕昭王招納賢才之地。

【析】分析感情只能從人物的形象特點中來。抓人物語言:“念”、“悠悠” 抓抒情主人公的神態:“獨”“愴然而涕下”。本詩在一幅北方原野的蒼茫廣闊的圖景中,通過直抒胸臆的手法塑造了一位憂國憂民、胸懷大志、孤獨的懷才不遇的封建士大夫形象。可見,詩歌表達的是對封建統治者不能重用賢才的不滿和生不逢時、懷才不遇的悲哀。

總結:

把握詩歌的藝術形象或者說意象是鑑賞詩歌的鑰匙,緣景入情,才能更深刻地理解詩歌。如何具體鑑賞詩歌的藝術形象呢?我們認爲,主要可以從以下四個方面入手:

一、明確意象,辨析意象的特徵、冷暖色調、季節色彩、虛實動靜等存在狀態

古典詩詞中,不同季節的景物往往帶有詩人不同的感情色彩,早春的景物是欣欣向榮的,流露出的多半是喜悅,暮春則是感傷、惋惜和留戀,秋冬則是悽清、肅殺和悲涼。同時,把握作品的基調底色,捕捉形象的典型特徵,找到景與情的結合點,有助於體味詩歌獨特而深邃的意境。

如杜甫《絕句》:“遲日江山麗,春風花草香。泥融飛燕子,沙暖睡鴛鴦。”詩歌描繪的是初春季節的景物。春日陽光普照,四野青綠;溪水映日,春風和煦;百花初放,芳草如茵,芳香濃郁:春光明媚。春暖花開,泥融土溼,燕子正繁忙地飛來飛去,銜泥築巢:生機勃勃、春意盎然。青日和融,日麗沙暖,鴛鴦也要享受春天的溫暖,在溪邊沙洲上靜睡不動。整個畫面和諧統一,色彩鮮明,生意勃發,流露出詩人對初春時節自然界一派生機的歡悅情懷。

而錢起《暮春歸故山草堂》“谷口春殘黃鳥稀,辛夷花盡杏花飛。始憐幽竹山窗下,不改清陰待我歸”,寫的是暮春之景。前兩句一“稀”、“一盡”、“一飛”,三字一氣而下,渲染出春光逝去,了無蹤影的凋零空寂的氣氛。

又如李煜的《相見歡》“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 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別是一般滋味在心頭。”“無言”而又 “獨上”,見出了“斯人獨憔悴”的孤獨身影;“月如鉤”,“缺月”象徵着人事的缺憾。“無言獨上”是寂寞,“梧桐深院”是寂寞,“鎖清秋”是寂寞,眼前一切都着上了冷落悽清的色彩,抒發出幽囚生活的愁苦。

牛嶠《定西番》:“紫塞月明千里,金甲冷,戍樓寒,夢長安。鄉思望中天闊,漏殘星亦殘。畫角數聲嗚咽,雪漫漫”,描寫邊塞風物。下闋月夜望鄉,殘夜行將消逝,望中只見高天遼闊,殘星暗淡,漫漫飛雪中鄉關迷茫,戍樓之間迴盪的畫角數聲,嗚咽沉鬱,愁人聽來,真是如泣如訴。景物的色調悲涼、淒冷,表現了徵人的鄉愁。而李白的《早發白帝城》則快船快意,彩雲輕舟,色調明朗清新,正烘托出詩人突然遇赦的喜悅暢快。

二、解讀比喻、擬人、借代、雙關、襯托等修辭手法及託物言志等表達技巧,把握詩歌形象。

詩歌的傳情達意,往往還要藉助一定的藝術手法。瞭解詩歌這方面的“特色”,有助於對內容的理解和對妙處的品味。

比如,元代才子王冕的詩:“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塵。忽然一夜清風起,散作乾坤萬里春”,詩歌中運用襯托手法,以冰雪林襯托梅之堅毅;還運用對比手法,拿梅與“混芳塵”的桃李對比,顯其清高守志,表達了作者堅持自己的理想和操守,不與世俗合流的高格。

再如《觀祈雨》(李約)“桑條無葉土生煙,簫管迎龍水廟前。朱門幾處看歌舞,猶恐春陰咽管絃”,突出運用對比手法,對百姓苦難的深刻同情,對貴族統治階級荒淫腐朽生活的諷刺,全包含在對比之中。

三、瞭解中華民族中的傳統審美心理,熟記一些特殊意象的含義

古詩在發展過程中有着傳統的審美習慣,像對後來詠史詩、詠懷詩、感遇詩發生了深刻影響的,源於屈原的“善鳥香草,以配忠貞;惡禽臭物,以比讒佞”的寄情於物、託物以諷的表現手法;“望月懷遠”“傷春悲秋”“見流水則思年華易逝,梧桐細雨則悽楚悲涼”,“不得志時寄情山水,仕途失意迴歸自然”,諸如此類的審美心理都與我們這個民族的歷史文化、傳統習俗、生活方式、心理特點等方面發生了各種各樣的聯繫,在歷史的積澱中被賦予了某些言外之意和情感色彩。唐宋詞更是一部充滿憂患意識的悲劇史,它以悲愁爲美,“春花”是“凋零”的,“秋月”是離別的,隱逸是解脫的;愛情的離思使人愁,青春的短暫使人愁,身世遭遇使人愁,家國衰敗使人愁。把握這個特點,很多古典詩詞的理解就容易多了。比如自然界的梧桐細雨到了詩人筆下就讓人感到悽楚悲涼了,這樣的詩篇很多。周紫芝《鷓鴣天》“一點殘紅欲盡時,乍涼秋氣滿屏帷。梧桐葉上三更雨,葉葉聲聲是別離。調寶瑟,撥金猊。那時同唱鷓鴣詞。如今風雨西樓夜,不聽清歌也淚垂”,溫庭筠《更漏子》:“玉爐香,紅蠟淚,偏照畫堂秋思。眉翠薄,鬢雲殘,夜長衾枕寒。梧桐樹,三更雨,不道離情正苦。一葉葉,一聲聲,空階滴到明”,李清照“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張輯《疏簾淡月 秋思》:“梧桐雨細,漸滴作秋聲,被風驚碎。潤逼衣篝,線嫋惠爐沉水,悠悠歲月天涯醉。一分秋,一分憔悴。紫簫吹斷,素箋恨切,夜寒鴻起”(上闋)……家國破亡的傷痛,情人別離的哀愁,思念家鄉的悽苦都可以在梧桐細雨中“聽”得到。

四、串連意象,發揮聯想想象,整體感知,重視對抒情主體自身形象的分析

沒有哪種文學形式能夠像詩這樣讓人看到作者的自身形象,甚至看到作者跳動的心。在詩中,抒情主體或多愁善感或豪放豁達,或意志堅強或隱忍無爲,或積極用世或避世消極,或漠視權貴或關愛民生等等,認知這些或隱或顯的抒情主體的形象,進而把握其情感流動的脈搏,才能準確地入境體情,會意思理。

如蘇軾《江城子 密州出獵》“老夫聊發少年狂,左牽黃,右擎蒼,錦帽貂裘,千騎卷平岡。爲報傾城隨太守,親時虎,看孫郎。酒酣胸膽尚開張,鬢微霜,又何妨。持節雲中,何日遣馮唐?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上闋寫太守出獵的“狂”勁,展現了一個意氣風發的狂飈式的人物形象,下闋勾勒了一個挽弓勁射的英雄形象,表達了詩人希望朝廷委以邊任,到邊疆抗敵,報國立功的豪情壯志。

再如鄭思肖《畫菊》“花開不併百花叢,獨立疏籬趣未窮。寧可枝頭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風中”(詩是生活於宋元易代之際的南宋詩人在宋亡後所作),“百花”指喪失民族氣節,依附新朝的人們,“疏籬”暗指惡劣的政治環境:“抱香”指堅持民族大義;“北風”指元朝統治者。詩歌抒發了詩人堅守大義,寧死不屈的崇高民族氣節。

總之,詩歌鑑賞不是翻譯,也不是對原詩詞進行再創造。它的思維過程是“發現-選點-表達”的過程,有其自身的規律。

“觀千劍而後識器,操千曲而後曉聲”。方法與技巧固然是破譯詩歌鑑賞的利刃,但只有結合實踐並熟練指導實踐,才能發揮其無窮的威力。只要我們平時廣積博覽,勤加訓練,解讀古典詩歌的意象就不是什麼十分困難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