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語錄 > 關於莊子格言

關於莊子格言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79W 次

日常學習、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總免不了要接觸或使用格言吧,每句格言代表了不同的意義,它是人生的精華,是我們前進的動力,是我們努力的目標。格言的類型有很多,你都知道嗎?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關於莊子格言,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關於莊子格言

關於莊子格言1

1、一尺之捶,日取其半,萬世不竭。

2、浮游,不知所求;猖狂,不知所往;遊者鞅掌,以觀無妄……

3、名也者,相軋也;知也者,爭之器。二者兇器,非所以盡行也。

4、且舉世而譽之而不加勸,舉世而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內外之分,辯乎榮辱之境,斯已矣。

5、爲善無近名,爲惡無近刑,緣督以爲經,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養親,可以盡年。

6、道隱於小成,言隱於榮華。

7、不忘其所始,不求其所終。

8、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

9、不忘其所始,不求其所終。

10、悲樂者,德之邪;喜怒者,道之過;好惡者,心之失。

11、其耆欲深者,其天機淺。

12、荃者所以在魚,得魚而忘荃;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

13、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以有涯隨無涯,殆已!

14、且夫水之積也不厚,則其負大舟也無力。

15、飽食而遨遊,泛若不繫之舟。

16、無爲爲之之謂天,無爲言之之謂德。

17、日方中方睨,物方生方死。

18、以無厚入有間,恢恢乎其於遊刃必有餘地矣。

19、今子有五石之瓠,何不慮以爲大樽而浮乎江湖,而憂其瓠落無所容?則夫子猶有蓬之心也夫。

20、指窮於爲薪,火傳也,不知其盡也。

21、物無非彼,物無非是;自彼則不見,自知則知之。故曰:彼出於是,是亦因彼。

22、此龜者,寧其死爲留骨而貴乎?寧其生而曳尾於途中乎?吾將曳尾於途中。

23、真者,精誠之至也。不精不誠,不能動人。

24、夫大道不稱,大辯不言,大仁不仁,大廉不謙,大勇不忮。道昭而不道,言辯而不及,仁常而不成,廉清而不信,勇忮而不成。

25、泉涸,魚相與處於陸,相呴以溼,相濡以沫,不如相忘於江湖。

26、夫虛靜恬淡寂漠無爲者,萬物之本也。

27、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以有涯隨無涯,殆已!已而爲知者,殆而已矣!爲善無近名,爲惡無近刑,緣督以爲經,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養親,可以盡年。

28、古之至人,先存諸己而後存諸人。所存於己者未定,何暇至於暴人之所行!

29、舉世譽之而不加勸,舉世非之而不加沮。

30、以其至小,求窮其至大之域,是故迷亂而不能自得也。

31、天與地卑,山與澤平。

32、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吾安得夫忘言之人而與之言哉!

33、泉涸,魚相與處於陸,相呴以溼,相濡以沫,不如相忘於江湖。

34、尾生與女子期於樑下,女子不來,水至不去,抱樑柱而死。

35、道隱於小成,言隱於榮華。

36、脣竭則齒寒,魯酒薄而邯鄲圍,聖人生而大盜起。

37、甘其食,美其服,樂其俗,安其居,鄰國相望,雞狗之音相聞,民至老死而不相往來。

38、故純樸不殘,孰爲犠尊!白玉不毀,孰爲珪璋!道德不廢,安取仁義!脾性不離,安用禮樂!五色不亂,孰爲文采!五聲不亂,孰應六律!

39、進出六合,遊乎九州,獨往獨來,是謂獨佔。獨佔之人,是謂至貴。

40、方生方死,方死方生。方可方不可,方不可方可。

關於莊子格言2

1、生爲附贅懸疣,死爲決疣潰癰。

2、方生方死,方死方生;方可方不可,方不可方可。

3、人心險于山川,難於知天。

4、夫天下莫大於秋豪之末,而太山爲小;莫壽乎殤子,而彭祖爲夭。天地與我並生,而萬物與我爲一。

5、昔者莊周夢爲胡蝶,栩栩然胡蝶也。自喻適志與!不知周也。俄然覺,則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夢爲胡蝶與?胡蝶之夢爲周與?周與胡蝶則必有分矣。此之謂物化。

6、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魚之樂?

7、知足者不以利自累也,審自得者失之而不懼,行修於內者無位而不怍。

8、大知閒閒,小知間間;大言炎炎,小言詹詹。

9、兩喜必多溢美之言,兩怒必多溢惡之言。

10、善人不得聖人之道不立,跖不得聖人之道不行。

11、哀莫大於心死,而人死亦次之。

12、巧者勞,智者憂,無能者無所求,飽食而遨遊,泛若不繫之舟。

13、不知周之夢爲胡蝶與,胡蝶之夢爲周與?

14、井蛙不可語海,夏蟲不可語冰。

15、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時有明法而不議,萬物有成理而不說。聖人者,原天地之美而達萬物之理。

16、小人則以身殉利,士則以身殉名,大夫則以身殉家,聖人則以身殉天下。故此數子者,事業不同,名聲異號,其於傷性以身爲殉,一也。

17、故純樸不殘,孰爲犠尊!白玉不毀,孰爲珪璋!道德不廢,安取仁義!性情不離,安用禮樂!五色不亂,孰爲文采!五聲不亂,孰應六律!

18、此龜者,寧其死爲留骨而貴乎?寧其生而曳尾於途中乎?……吾將曳尾於途中。

19、白玉不毀,孰爲珪璋。

20、好面譽人者,亦好背而毀之。

21、正獲之問於監市履希也,每下愈況。

22、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以有涯隨無涯,殆也。

23、不爲福先,不爲禍始。感而後應,迫而後動,不得已而後起。

24、日月出矣,而爝火不息,其於光也,不亦難乎?

25、彼出於是,是亦因彼。

26、尾生與女子期於樑下,女子不來,水至不去,抱樑柱而死。

27、故純樸不殘,孰爲犠尊!白玉不毀,孰爲珪璋!道德不廢,安取仁義!脾性不離,安用禮樂!五色不亂,孰爲文采!五聲不亂,孰應六律!

28、且環球而譽之而不加勸,環球而非之而不加沮,定乎表裏之分,辯乎榮辱之境,斯已矣。

29、故跖之徒問於跖曰:"盜亦有道乎?"跖曰:"何適而無有道邪?夫妄意室中之藏,聖也;入先,勇也;出後,義也;知能否,知也;分均,仁也。五者不備而能成惡徒者,天下未之有也。

30、小人則以身殉利,士則以身殉名,醫生則以身殉家,聖人則以身殉天下。故此數子者,事業差異,名聲異號,其於傷性以身爲殉,一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