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造句 > 三顧茅廬造句

三顧茅廬造句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31W 次

在學習、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都接觸過很多優秀的造句吧,不同的關鍵詞,在造句的語言環境中的意義和作用大有不同。你知道經典的造句有哪些嗎?以下是小編整理的三顧茅廬造句,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三顧茅廬造句

三顧茅廬造句1

三顧茅廬的意思

中文發音:sān gù máo lú

英語翻譯:call on sb. repeatedly

成語解釋:指誠心誠意地邀請、拜訪有專長的賢人。

成語出處:晉 陳壽《三國志 蜀志 諸葛亮傳》:“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於草廬之中,諮臣以當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許先帝以驅馳。”

成語使用:動賓式;作謂語、賓語;含褒義

書寫技巧:廬,不能寫作“蘆”。

褒貶解析:屬中性成語

近義詞:禮賢下士

反義詞:妄自尊大、拒人千里

三顧茅廬的造句

1、校長三顧茅廬,誠懇地邀請爺爺再返學校代課。

2、他一再來請你到學校主持教務,真有三顧茅廬之誠意,你怎能不去助他一臂之力?

3、新任廠長三顧茅廬,終於把他請出來當總工程師。

4、劉廠長三顧茅廬,終於把身懷絕技的'老工人請回廠。

5、一條紅線把緣牽,兩情相悅把愛戀,三顧茅廬把你約,四面楚歌情敵戰,五花八門哄你歡,六神無主看見你,七上八下想娶你,嫁給我!

6、爲了表示誠意,我決定三顧茅廬,請王先生出馬協助。

7、他是我老闆三顧茅廬地求來的人才,聽說對改善經營的策略很有一套。

8、董事長以三顧茅廬的誠心,到處延攬人才。

9、大名鼎鼎的劉備也放下架子三顧茅廬請諸葛亮出山。

10、還是想試一試看是否有人有"三顧茅廬"的精神呢?

三顧茅廬造句2

三顧茅廬的意思

【拼音】sān gù máo lú

【解釋】顧:拜訪;茅廬:草屋。原爲漢末劉備訪聘諸葛亮的故事。比喻真心誠意,一再邀請。

【出處】語出三國蜀·諸葛亮《出師表》:“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於草廬之中。”

【用法】動賓式;作謂語、賓語;含褒義。

【近義詞】禮賢下士

【反義詞】拒人千里、妄自尊大

三顧茅廬的故事

東漢末年,諸葛亮居住在隆中的茅廬裏。

謀士徐庶向劉備推薦說:諸葛亮是個奇才。劉備爲了請諸亮幫助自己打天下,就同關羽、張飛一起去請他出山。可是諸葛亮不在家,劉備只好留下姓名,怏怏不樂地回去。隔了幾天,劉備打聽到諸葛亮回來了,又帶着關羽、張飛冒着風雪前去。哪知諸葛亮又出門出去了,劉備他們又空走一趟。

劉備第三次去隆中,終於見到了諸葛亮。在交談中,諸葛亮對天下形勢作了非常精闢的分析,劉備十分歎服。

劉備三顧茅廬,使諸葛亮非常感動,答應出山相助。劉備尊諸葛亮爲軍師,對關羽、張飛說:我之有孔明,猶魚之有水也!

諸葛亮初出茅廬,就幫劉備打了不少勝仗,爲劉備奠定了蜀漢的`國基。

三顧茅廬的接龍

三顧茅廬 → 廬山面目 → 目不識丁 → 丁公鑿井 → 井中視星 → 星旗電戟 → 戟指怒目 → 目指氣使 → 使羊將狼 → 狼心狗肺 → 肺石風清 → 清夜捫心 → 心織筆耕 → 耕當問奴 → 奴顏婢膝 → 膝癢搔背 → 背信棄義 → 義無反顧 → 顧全大局 → 侷促不安 → 安步當車 → 車載斗量 → 量才而爲 → 爲淵驅魚 → 魚游釜中 → 中饋猶虛 → 虛有其表 → 表裏如一 → 一呼百諾 → 諾諾連聲 → 聲罪致討 → 討價還價 → 價增一顧 → 顧盼自雄 → 雄心壯志 → 志美行厲 → 厲兵秣馬 → 馬工枚速 → 速戰速決 → 決一雌雄 → 雄才大略 → 略見一斑 → 斑駁陸離 → 離弦走板 → 板上釘釘 → 釘嘴鐵舌 → 舌橋不下 → 下馬看花 → 花樣翻新 → 新陳代謝 → 謝天謝地 → 地久天長 → 長枕大被 → 被山帶河 → 河落海乾 → 乾柴烈火 → 火上澆油 → 油腔滑調 → 調兵遣將 → 將伯之助 → 助人爲樂 → 樂而不淫 → 淫詞豔曲 → 曲終奏雅 → 雅俗共賞 → 賞罰分明 → 明刑不戮 → 戮力同心 → 心心相印 → 印累綬若 → 若有所失 → 失張失智 → 智圓行方 → 方枘圓鑿 → 鑿鑿有據 → 據爲己有 → 有眼無珠 → 珠光寶氣 → 氣味相投 → 投鼠忌器 → 器宇軒昂 → 昂首闊步

用三顧茅廬造句

1. 校長三顧茅廬,誠懇地邀請爺爺再返學校代課。

2. 他一再來請你到學校主持教務,真有三顧茅廬之誠意,你怎能不去助他一臂之力?

3. 新任廠長三顧茅廬,終於把他請出來當總工程師。

4. 劉廠長三顧茅廬,終於把身懷絕技的老工人請回廠。

5. 一條紅線把緣牽,兩情相悅把愛戀,三顧茅廬把你約,四面楚歌情敵戰,五花八門哄你歡,六神無主看見你,七上八下想娶你,嫁給我!

6. 爲了表示誠意,我決定三顧茅廬,請王先生出馬協助。

7. 他是我老闆三顧茅廬地求來的人才,聽說對改善經營的策略很有一套。

8. 董事長以三顧茅廬的誠心,到處延攬人才。

9. 大名鼎鼎的劉備也放下架子三顧茅廬請諸葛亮出山。

10. 還是想試一試看是否有人有"三顧茅廬"的精神呢?

11. 他已經退隱山林多年,現在想請他重新出馬,看來得要三顧茅廬。

12. 如果沒有你,我不可能知道"三顧茅廬"的故事;如果沒有你,我不可能知道"懸樑刺股"的故事。

13. 由於校長三顧茅廬的誠意,終於請來李博士蒞校任教。

14. 公元220xx年劉備三顧茅廬,諸葛亮對劉備陳說三分天下之計,即著名的"隆中對",隨即出山輔助劉備。

15. 老王不忍心拒絕楊經理三顧茅廬的誠意,最後決定到他公司任職。

16. 企業經營者應該用三顧茅廬的誠意,向專家虛心請教有關管理方面的意見。

三顧茅廬造句3

1、在此意義上,《三國演義》“三顧茅廬”的求賢經歷與《李師師外傳》中道君皇帝和李師師的感情糾葛,在深層觀念與故事結構上都極具相似性。

2、他這個人恃才傲物,若不是你三顧茅廬,他哪會答應幫助我們。

3、由於校長三顧茅廬的誠意,終於請來李博士蒞校任教。

4、老王不忍心拒絕楊經理三顧茅廬的誠意,最後決定到他公司任職。

5、他已經退隱山林多年,現在想請他重新出馬,看來得要三顧茅廬。

6、爲了表示誠意,我決定三顧茅廬,請王先生出馬協助。

7、公元207年劉備三顧茅廬,諸葛亮對劉備陳說三分天下之計,即著名的“隆中對”,隨即出山輔助劉備。

8、他是我老闆三顧茅廬地求來的人才,聽說對改善經營的策略很有一套。

9、企業經營者應該用三顧茅廬的`誠意,向專家虛心請教有關管理方面的意見。

10、劉備三顧茅廬才請出了臥龍先生——諸葛亮。

11、還是想試一試看是否有人有“三顧茅廬”的精神呢?

12、董事長以三顧茅廬的誠心,到處延攬人才。